“看来少主对我了解地很透彻。不错,我是在元宸帝五十三年做了殿下的亲随。”
他坦然承认,谢青城眉角一挑。
“五十三年?好一个特殊的年份。”他语气有些意味深长。
“的确非常特殊。想必少主也听闻过,这一年大魏发生了许多事情。殿下得封太女,流州发了水患,加上先帝病重,新帝登位,上官家隐蔽,暻王驻守流州......这一切事情皆发生在元宸帝五十三年,堆叠地便连史官的纸笔也无法全然记录。”
那是大魏史上最动荡飘摇的年代,地方暴乱、皇权更迭、朝堂涣散......层出不穷。
可只要有心窥探,任谁也能嗅出其中的蹊跷来。
谢青城仔细琢磨他话中意,心中隐隐有了猜测。
“她是在流州赈灾时中的毒?”
当初在金陵凤凰阁,雁飞便说过,元徽得封皇太女后,正逢流州爆发水患,当时她率兵前赴救济,却遭遇暴民起事,曾受伤昏迷。
而玄倾即将出口的话显然与他所了解的如出一撤。
“不错。当年流州水患,殿下自请赈灾,却遭遇暴民起事,从中受了伤。”
“以她的身份,率兵赈灾,无异于代表朝廷对此事的极高重视,对当时的流州子民而言都是极大的安抚。情势这般有利,却还生了暴民之乱,恐怕也另有蹊跷吧。所以,是暴民中有凶徒下的毒?”他又问。
玄倾却笑,眼光微冷。
“少主敏锐,暴民之乱的确另有它故。可惜,真正下毒的是殿下当时的亲随。”
他语气已有些冷然。
“亲随?心腹?”谢青城眉间皱起。
元徽堂堂皇女,又自幼被当作太女栽培。
她身侧的人不消说亲随暗卫,便是普通的侍女宫仆,也必然经过帝王精挑细选,谨慎万般。尤其是近身保护的亲卫,武力修为与赤胆忠心缺一不可。这样的人往往自幼便被帝王擢拔教导,培养出一个所耗费的精力自不必言说。
玄倾露出一抹讽刺的笑。
“是啊。就是这般令人防不胜防。”
以至于殿下这么多年很难习惯身边再有其他人亲近侍奉,如今还能保有对他人的信任之心也实属难得。
“什么人竟然可以收买皇女心腹?”谢青城疑惑。
当时元徽已得封太女,如无意外,是板上钉钉的未来女帝。作为她的心腹,单凭这份从龙之功,后世子孙享之不尽的富贵荣华。试问,天下间还有谁能收买这样前程似锦的人?
玄倾笑,他淡淡道:“话就又要从头说起了。不过眼下还有一桩要事,少主既对我们从燕宫所取之物很是清楚,那想必对此物也应当很感兴趣了。”
玄倾不动声色地转了话题。
谢青城目光微动,却也没有追问。
他笑道:“怎么说?”
玄倾倒也没卖关子,他道:“三十余年,大燕不惜牺牲数个世家宗族谋划了如此庞大的局,志在的又岂止一个大魏?自大燕建国起,北方政权南下之心便久矣,那想必铲除卧榻之旁的他人耳目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说到此,玄倾看向对面挑眉的人,直言道:
“所以关乎那封密折,大魏还需要苍梧的助力。”
他直接点明了,当日他和元徽从燕宫盗走的乃一封密折,也算开诚布公了。
谢青城神色未动,只问:“这是她的意思?”
玄倾道:“我从不会违拗殿下之意行事。”
廊中一声轻笑。
谢青城想了想,倒也同意。
“此事我可以应允,苍梧山也会尽绵薄之力。”
“多谢少主。”玄倾拱手,真心实意表露感激。
谢青城心中还记挂着流光的事情,他既已允诺,便也不想再纠缠这个话题。
“当年她既已中毒,又是谁帮她压制了体内之毒?”他问。
玄倾摇摇头。
“当时我也重伤昏迷,并不清楚首尾,只醒来后听闻有人奉上无忧草,救了殿下性命。”
“无忧草?传闻中可解天下百毒的圣草无忧?”
“不错。可遗憾地是,殿下当年并未服用。”
谢青城当即皱了眉。
“为何?”
“殿下的意思——当年没有谁可以确定无忧草就能解了雪上霜之毒,可在当时此草却能挽救他人性命。如果没有料错,当年应该是有人求药求到了魏皇宫,不然殿下不会拱手让出圣草,否则便是殿下自己同意,先帝也不会同意。说来惭愧——”他自嘲地笑了笑。
“跟随殿下多年,若不是此次燕宫之行,我竟也不知她当初根本没有服下圣草,自然对那个替她压制体内毒性的人不知情。”
他话落,发觉对面的谢少主脸色有些不对。
“怎么了?”他问。
谢青城只是模糊地记起一桩往事来,嗓子眼莫名地哽塞。
“她、她当年中毒是什么时候?”
玄倾不知其意,却还是回道:
“流州水患之后,初秋左右。”
初秋左右?
谢青城脸色微变。
“多谢。我突然想起一桩要事,需加急处理,告辞。”
他哑声撂下一句,转头走得飞快。
玄倾瞧出他步伐中的慌乱,不明所以,皱了眉心。
正思虑间,刚刚消失的引路侍女又出现在廊下,见他转身看过来,笑道:
“公子,客房已预备妥当,请~”
“多谢。”
苍梧山,天枢殿。
苏明微正在向父亲苏礼文回禀元启殿探访之事。
“她竟什么也没有透露?”
“这位殿下心思敏锐,许是猜到我有意试探,并无谈论的兴致。”苏明微如实回道,就见她爹皱了眉。
“爹,您也不必忧虑。魏燕交战不过数日,大燕虽来势汹汹,但大魏同样不可小觑,何况流州军兵帅元暻是天下闻名的战神,怎么看大魏也不会屈居弱势。”她温言安慰。
然而她爹的眉心没有半分舒展。
苏礼文叹道:“话虽如此。可我担忧的不是大魏能否打赢此战,而是这场战役中大魏的目的。”
“目的?”苏明微不明白。
大燕拥兵南下,大魏北境迎战,目的不就是击退外寇,保家国安平吗?
难不成还有其它目的?
看出女儿的疑惑,苏礼文道:“保家国安平不假,可谁又能界定大魏就没有逐鹿中原之心呢?”
“您是的意思是”
“明微,一场战役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巨大,无论哪个国家都不会轻易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大魏此战倘若只是维系北境安宁,此战中便只有内耗而没有获益,这不合常规。”
他没有告诉女儿的是。大燕屡屡借助江湖之手插手大魏内政,甚至肆意刺杀朝廷官员,此事已触及元徽底线,所以此战中大魏便不可能只是挫一挫燕军锐气那么简单。
“爹爹的意思倘若此战燕胜,南方诸国危矣;倘若此战魏胜,那大魏也会北伐中原?”
苏礼文没有否认。
“不错。同样是生灵涂炭,此战中谁胜谁负便不再重要了。而我们苍梧山将不得不搅入这一场天下乱局中。”
而为了匡扶正义,还天下百姓之安宁,苍梧山就必须择明主而助,兵临天下。
那当年谢燕联军的故事便会重演,而无论最后胜方是魏或是燕,它的下一个对手会是江南。
之后,便是长久的两国对垒,今日这番局势也将会再次上演。
届时整个天下,会硝烟不断,战事连连。
苏明微听出此间意思,也添了几分忧色。
“爹爹忧虑甚是。可如今元徽殿下并不愿透露什么,我们若想了解更多内情,恐怕还要青城亲自探她口风。”
毕竟那位殿下是他的贵客,想来也只会买他的面子。
提到青城,苏礼文难免又头疼起来。
他何尝没有考虑过这个法子?可每当他有此意,话头刚起便被青城糊弄过去,那小子压根不想拿此事去烦那位贵客。
所以他不得已才让女儿去探探口风。
本来属意小女儿的,可知微那丫头单纯直接,什么事都写在脸上,根本指望不上。
但也没有料到,大女儿同样铩羽而归。
如今之计,也只能挑明了跟青城讲了。
他坦然承认,谢青城眉角一挑。
“五十三年?好一个特殊的年份。”他语气有些意味深长。
“的确非常特殊。想必少主也听闻过,这一年大魏发生了许多事情。殿下得封太女,流州发了水患,加上先帝病重,新帝登位,上官家隐蔽,暻王驻守流州......这一切事情皆发生在元宸帝五十三年,堆叠地便连史官的纸笔也无法全然记录。”
那是大魏史上最动荡飘摇的年代,地方暴乱、皇权更迭、朝堂涣散......层出不穷。
可只要有心窥探,任谁也能嗅出其中的蹊跷来。
谢青城仔细琢磨他话中意,心中隐隐有了猜测。
“她是在流州赈灾时中的毒?”
当初在金陵凤凰阁,雁飞便说过,元徽得封皇太女后,正逢流州爆发水患,当时她率兵前赴救济,却遭遇暴民起事,曾受伤昏迷。
而玄倾即将出口的话显然与他所了解的如出一撤。
“不错。当年流州水患,殿下自请赈灾,却遭遇暴民起事,从中受了伤。”
“以她的身份,率兵赈灾,无异于代表朝廷对此事的极高重视,对当时的流州子民而言都是极大的安抚。情势这般有利,却还生了暴民之乱,恐怕也另有蹊跷吧。所以,是暴民中有凶徒下的毒?”他又问。
玄倾却笑,眼光微冷。
“少主敏锐,暴民之乱的确另有它故。可惜,真正下毒的是殿下当时的亲随。”
他语气已有些冷然。
“亲随?心腹?”谢青城眉间皱起。
元徽堂堂皇女,又自幼被当作太女栽培。
她身侧的人不消说亲随暗卫,便是普通的侍女宫仆,也必然经过帝王精挑细选,谨慎万般。尤其是近身保护的亲卫,武力修为与赤胆忠心缺一不可。这样的人往往自幼便被帝王擢拔教导,培养出一个所耗费的精力自不必言说。
玄倾露出一抹讽刺的笑。
“是啊。就是这般令人防不胜防。”
以至于殿下这么多年很难习惯身边再有其他人亲近侍奉,如今还能保有对他人的信任之心也实属难得。
“什么人竟然可以收买皇女心腹?”谢青城疑惑。
当时元徽已得封太女,如无意外,是板上钉钉的未来女帝。作为她的心腹,单凭这份从龙之功,后世子孙享之不尽的富贵荣华。试问,天下间还有谁能收买这样前程似锦的人?
玄倾笑,他淡淡道:“话就又要从头说起了。不过眼下还有一桩要事,少主既对我们从燕宫所取之物很是清楚,那想必对此物也应当很感兴趣了。”
玄倾不动声色地转了话题。
谢青城目光微动,却也没有追问。
他笑道:“怎么说?”
玄倾倒也没卖关子,他道:“三十余年,大燕不惜牺牲数个世家宗族谋划了如此庞大的局,志在的又岂止一个大魏?自大燕建国起,北方政权南下之心便久矣,那想必铲除卧榻之旁的他人耳目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说到此,玄倾看向对面挑眉的人,直言道:
“所以关乎那封密折,大魏还需要苍梧的助力。”
他直接点明了,当日他和元徽从燕宫盗走的乃一封密折,也算开诚布公了。
谢青城神色未动,只问:“这是她的意思?”
玄倾道:“我从不会违拗殿下之意行事。”
廊中一声轻笑。
谢青城想了想,倒也同意。
“此事我可以应允,苍梧山也会尽绵薄之力。”
“多谢少主。”玄倾拱手,真心实意表露感激。
谢青城心中还记挂着流光的事情,他既已允诺,便也不想再纠缠这个话题。
“当年她既已中毒,又是谁帮她压制了体内之毒?”他问。
玄倾摇摇头。
“当时我也重伤昏迷,并不清楚首尾,只醒来后听闻有人奉上无忧草,救了殿下性命。”
“无忧草?传闻中可解天下百毒的圣草无忧?”
“不错。可遗憾地是,殿下当年并未服用。”
谢青城当即皱了眉。
“为何?”
“殿下的意思——当年没有谁可以确定无忧草就能解了雪上霜之毒,可在当时此草却能挽救他人性命。如果没有料错,当年应该是有人求药求到了魏皇宫,不然殿下不会拱手让出圣草,否则便是殿下自己同意,先帝也不会同意。说来惭愧——”他自嘲地笑了笑。
“跟随殿下多年,若不是此次燕宫之行,我竟也不知她当初根本没有服下圣草,自然对那个替她压制体内毒性的人不知情。”
他话落,发觉对面的谢少主脸色有些不对。
“怎么了?”他问。
谢青城只是模糊地记起一桩往事来,嗓子眼莫名地哽塞。
“她、她当年中毒是什么时候?”
玄倾不知其意,却还是回道:
“流州水患之后,初秋左右。”
初秋左右?
谢青城脸色微变。
“多谢。我突然想起一桩要事,需加急处理,告辞。”
他哑声撂下一句,转头走得飞快。
玄倾瞧出他步伐中的慌乱,不明所以,皱了眉心。
正思虑间,刚刚消失的引路侍女又出现在廊下,见他转身看过来,笑道:
“公子,客房已预备妥当,请~”
“多谢。”
苍梧山,天枢殿。
苏明微正在向父亲苏礼文回禀元启殿探访之事。
“她竟什么也没有透露?”
“这位殿下心思敏锐,许是猜到我有意试探,并无谈论的兴致。”苏明微如实回道,就见她爹皱了眉。
“爹,您也不必忧虑。魏燕交战不过数日,大燕虽来势汹汹,但大魏同样不可小觑,何况流州军兵帅元暻是天下闻名的战神,怎么看大魏也不会屈居弱势。”她温言安慰。
然而她爹的眉心没有半分舒展。
苏礼文叹道:“话虽如此。可我担忧的不是大魏能否打赢此战,而是这场战役中大魏的目的。”
“目的?”苏明微不明白。
大燕拥兵南下,大魏北境迎战,目的不就是击退外寇,保家国安平吗?
难不成还有其它目的?
看出女儿的疑惑,苏礼文道:“保家国安平不假,可谁又能界定大魏就没有逐鹿中原之心呢?”
“您是的意思是”
“明微,一场战役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巨大,无论哪个国家都不会轻易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大魏此战倘若只是维系北境安宁,此战中便只有内耗而没有获益,这不合常规。”
他没有告诉女儿的是。大燕屡屡借助江湖之手插手大魏内政,甚至肆意刺杀朝廷官员,此事已触及元徽底线,所以此战中大魏便不可能只是挫一挫燕军锐气那么简单。
“爹爹的意思倘若此战燕胜,南方诸国危矣;倘若此战魏胜,那大魏也会北伐中原?”
苏礼文没有否认。
“不错。同样是生灵涂炭,此战中谁胜谁负便不再重要了。而我们苍梧山将不得不搅入这一场天下乱局中。”
而为了匡扶正义,还天下百姓之安宁,苍梧山就必须择明主而助,兵临天下。
那当年谢燕联军的故事便会重演,而无论最后胜方是魏或是燕,它的下一个对手会是江南。
之后,便是长久的两国对垒,今日这番局势也将会再次上演。
届时整个天下,会硝烟不断,战事连连。
苏明微听出此间意思,也添了几分忧色。
“爹爹忧虑甚是。可如今元徽殿下并不愿透露什么,我们若想了解更多内情,恐怕还要青城亲自探她口风。”
毕竟那位殿下是他的贵客,想来也只会买他的面子。
提到青城,苏礼文难免又头疼起来。
他何尝没有考虑过这个法子?可每当他有此意,话头刚起便被青城糊弄过去,那小子压根不想拿此事去烦那位贵客。
所以他不得已才让女儿去探探口风。
本来属意小女儿的,可知微那丫头单纯直接,什么事都写在脸上,根本指望不上。
但也没有料到,大女儿同样铩羽而归。
如今之计,也只能挑明了跟青城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