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晟是在两日后到达的天山。

    他在途中遇了点麻烦,耽搁了路程,本也没有什么,但偏偏就在他耽搁的这些时日里天山的事情出了变数。

    他处理完麻烦事,刚出青州,便听闻了长春子身死的消息。而杀他的人,是青城。

    这个消息犹如雪花一般飘散于江湖各处,各种阴谋论层出不穷。

    叶晟听了一耳朵的闲谈,各种传闻混在一起,实在难以区分真假。

    这还不算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是,他与青城失去了联系。

    飞出的信鸽没有回来,发出的密函也收不到任何回应。

    他很忧心青城的安危。

    好在他们早有约定,无论谁先抵达天山都要给对方留下踪迹。

    叶晟到了约定地点,在山脚周围绕了几圈,皇天不负有心人,果真让他找到了青城刻意留下的标记。

    他松了一口气。

    按照标记指示,叶晟寻到了山脚下一家不起眼的茶寮。

    开茶寮的是一对白发老夫妇,茅草临时搭建的伙房,几张陈旧的木桌露天摆放,坐了几个过路人还有听闻长春子过世赶来探消息的江湖人,除此以外并无其它顾客。

    叶晟看了一圈,并不见谢青城的身影。

    他在角落上一个空桌入座,刚放下剑,有人在他身旁坐了下来。

    他眉目一凝,右手握紧剑柄,刚要抽剑便被一只手按住。

    “别动,是我。”身旁人低低道了一句。

    叶晟浑身一僵,看向身旁人。

    他戴了一顶黑色幕离,左手拎了一把普通的长剑,虽看不清脸,但声音的确是谢青城的声音。

    确认是真人没错,叶晟总算放下警惕。

    他瞥向谢青城手中长剑,皱了眉。

    “你动剑了?”

    不怪他惊奇,谢青城虽少小聪慧,但自弱冠后,修为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并无进益,后来他访江东,机缘下得知修为沉滞也许是自己年轻气盛,杀念太盛的缘故,便封了剑。到了如今,即便已悟道,修为大涨,却再也没有动剑的兴致了。

    就是当初关山月强求较量,也未能让他破了例。

    如今却...可见天山出的事不小。

    “怎么回事?我一路过来,江湖上都在传你杀了长春子。”他问了最关键的问题。

    幕离后,谢青城神色并无多少波动,他道:“此事说来话长。这里言多眼杂,喝了这盏茶你跟我来。”

    叶晟应了声,适时老妪泡好茶水,过来给他们添了茶。

    两人端起杯盏,便听周围一桌的江湖人在小声密谈。

    “不是说长春子过世了吗,这天山怎么如此安静?”

    “是啊,这可是横死,没道理这么安静啊?”

    “嘘,不是说了吗?杀人的是苍梧的那位。”

    “那位又如何?杀人偿命,难不成苍梧还要包庇自家人不成?不过说来也奇怪,那位为何要杀长春子,怎么想也没理由啊?”

    “我听说是天山屡屡插手朝堂之事,让那位很不高兴。再加上长春子寿宴时有人质疑苍梧威望,那位估计是想杀人立威了。”

    “即便天山有错在先,但在江湖中还有叶盟主,苍梧当年既选了武林盟掌管江湖,如今江湖人犯了错,苍梧却越俎代庖,也未免太说不过去了。”

    “也许正是叶老盟主声势太旺,苍梧却湮没江湖,那位不甘心才动的手,还是那句话——杀人立威呗。”

    ......

    都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叶晟总算见识到了什么叫人言可畏。

    他看向身旁人。

    谢青城平静地喝完最后一口茶,放下杯盏。

    “走吧。”

    二人提剑离开茶寮,却在无人处飞身而起,叶晟跟着谢青城,疾行数里,入了一道密林。

    刚落地,谢青城便取下幕离,露出他干净如玉的面容,清俊非凡。

    叶晟观他内息平稳,一路疾行也未见紊乱,可见修为也没有受损,便算放了心。

    “阿晟,你在路上遇了何事?”谢青城问。

    叶晟没多想,如实道:“我刚入青州便撞上叶氏以前的合作商队,他们和青州的守城卫起了些冲突,正巧遇上我,我帮他们处理了麻烦,耽误了些时日。”

    “这商队是要南下?”

    “不错,到金陵。”

    金陵?那就有意思了。

    谢青城沉吟片刻,道:“去金陵?从青州走,那北境便是南下大魏必经之地,可南北打仗,北境战事正激烈,许多商队为此纷纷放弃南下的商机,为何这家商队却反其道而行?而且和守城卫起冲突?天底下哪个做生意的敢不怕死地去招惹当兵的?那招惹便招惹了吧,又为何偏偏叫你在刚入青州的时候撞上呢?”

    叶晟也是聪明人。

    谢青城不过稍加提点,他就察觉了不对劲。

    仔细一想那家合作商队因丢了身份文牒不能进城而与官兵起了冲突这是事实。可怪就怪在,他顾念合作关系帮这群人成功进了城后,那商队的老帮头硬要拜托他多留两日帮商队办好身份文牒。他当时一心想着奔天山而去,想过婉拒或找人帮他们办妥此事,但那老帮头不肯相信别人,又涕泗横流地恳求,叶晟这才不得已多留了两日。

    “你的意思——他们故意耽误我?”

    “不是没有可能。我现在甚至怀疑自长春子发往叶家的第一封书信起,我们便入了旁人精心设的局,且目前为止我们还在局内。”

    如果真的如他所言这是一场局,那自那封书信起一切事情就十分值得细究了。

    “那你在天山到底遇了何事?”叶晟问了最重要的。

    谢青城简单讲了一下事情经过。

    叶晟听明白了。

    “最后进来的是贺别鹊?”他问。

    谢青城颔首:“还有几个天山弟子。”

    “这么说来,你觉得贺别鹊是凶手?”

    “但是杀长春子的人却不是他。”

    见他似很笃定,叶晟疑惑了。

    “什么意思?”他问。

    谢青城回想了一下当时情景。

    那把先刺向他的剑虽来势凶猛,但当时他背对着也能一掌即中,说明那把剑的杀意并不浓重,甚至与那道直逼长春子的白光相比,更像是一招声东击西。

    为此,他还特地查看了长春子胸口处的那柄匕首,对比了那把剑上的气息。

    谢青城:“先刺向我的那柄剑,有天山内门弟子的气息,如无料错,当是贺别鹊动的手。但那柄匕首上的气息与那把剑并不类似,甚至隐隐有佛法的力量。”

    重点是佛法。

    叶晟当即便想到了一个人。

    “会不会是鸠摩?长春子前辈临终前特意嘱咐你小心海外,听闻鸠摩就是来自海外,何况此人与贺别鹊有所来往。”

    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天山寿宴时,此人便在宾客之列。

    “很大可能是鸠摩。但问题是他为何要杀长春子?”谢青城更细究缘由。

    “或许和贺别鹊有何合作?”叶晟猜测。

    “既然有合作,就有利益交换。他杀长春子,于贺别鹊而言,利在掌门之位,可于鸠摩而言呢?他的利益又在哪儿?”谢青城问。

    叶晟眸光一动。

    “中原武林?”他脱口而出。

    这倒不是他空谈。

    这些年,随着中原武林做大,觊觎它的不止是朝廷,还有海外。

    而且除了这个,叶晟想不到还有什么能够让这个来自海外的游僧动心。

    这个答案最接近,但还不足以解答谢青城的其它疑惑。

    谢青城想了想,道:“若是这个因果,那长春子前辈过世前为何不直接提醒我‘鸠摩’二字而是‘海外’呢?我猜测这个‘海外’应当不只是提醒我鸠摩这个人,还该有其它含义。”

    叶晟顺着他的思路,喃喃道:“如果海外二字确定和鸠摩有关,那它的第二层含义会不会和鸠摩的来处有关。都说鸠摩来自海外,可世间海域不胜其数,具体哪个海外好像也没有人知道。”

    这个才是最可怕的。

    若猜测如实,那海外就意味着一股势力,它独立于三国朝堂之外,不受中原武林牵制,也不受苍梧制衡,而游僧鸠摩或许只是它伸向中原武林的一个触角,一个仅仅是试探的触角。

    现在,这个触角杀了一个一派掌门,而这个掌门还在中原武林德高望重。

    密林中安静片刻。

    谢青城长身玉立,他抬头看了看有些灰暗的天空,不知何时才能拨云见雾见到丽阳。

    “阿晟,我没有告诉过你,当初天山寿宴后,我让江南和白家同时查了这个海外游僧的底细,可时至今日也没有传来任何消息。”他淡淡道。

    江南和青州同时出手都没能查出半点底细,这就意味鸠摩此人来历成谜,且十分值得深究。

    “看来长春子前辈的死和这个鸠摩脱不开关系。”叶晟叹道。

    最重要的是,他担心——

    “倘若‘海外’真的代表着一股势力,那这股势力的目的是什么呢?”

    仅仅一个游僧已搅得中原武林风起云涌,可见对方对中原的了解有多么深厚,而他们对于这个“海外”却一无所知,

    未知,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

    谢青城却笑了。

    “那就要看目前的局面了。杀了长春子,嫁祸谢青城,这一场血雨腥风中最终获利的会是谁?还有,最倒霉的又是谁?”

章节目录

徽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向意晚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向意晚并收藏徽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