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阳城外,此刻正一片混战。
昨夜子时未到,燕军便有集兵渡江的动静,但守夜的士兵懈怠,军情通报地不及时,直接导致滁阳水师应对匆忙,对战伊始便处于下风。
待到天亮,江面之上燕军势如破竹,魏军已现疲惫之态,不敢再胶着,眼看着敌军气势越发强劲,魏军水师主将不敢再恋战,霎时鸣金收兵,扬帆撤退。
燕军趁势追击,战船也随之南行,不到晌午便顺利渡江。
这一战竟比打堨阳、濮阳还要痛快许多。
吩咐大军安营扎寨,沈鸣川乘船赶回后方军营,却没有立即回自己的军帐,而是奔向后侧方监军营帐。
“小叔”
少年掀门进来,向书桌后端坐着的人报喜:“鸣川见过小叔。大军已顺利渡江,不日便可攻城了。”
少年人的喜悦却没有感染到书桌后的人。
“这么快?”沈寒时皱眉问。
沈鸣川笑道:“本来是没有这么快的。渡江之前我按照小叔您的吩咐没有依着那人暗中送来的兵防图行事,可今日与魏军水师接触交战,我发现整个魏军的兵防布置与那人送来的并无出入,说明那人还未曾暴露,递来的东西自然是可信的。”说到这,少年看了一眼小叔,吞了吞口水,有些心虚,“当时魏师凶猛,我怕拖下去会延误渡江良机,便自作主张按照那人递来的布防图重新布局,这才一切顺利,且减少许多伤亡。”
“魏军死伤几何?”沈琼楼问。
少年挠了挠后脑勺,有些问难:“这..不好估量。毕竟是江上作战,许多船只交织在一起,死伤的人都直接落水,根本无法统计清楚。不过打到后面,魏军明显怯战,抵御不足,开始连连撤退。”
少年回想着当时交战场景,见小叔依旧眉心深锁不见喜色,也有些不确定起来。
“小叔,怎么了,有何不对吗?”他小心翼翼问。
沈琼楼摇摇头。
他也只是有种模糊的感觉,且尚未摸得清这种感觉是什么。
“或许是直觉吧。”沈琼楼淡淡道,又不忘交代他:“临阵变卦是军者大忌,下次切不可再如此冒失行事了。”
“是。”
少年欠身,诚心受教。
直到上座重新传来书页翻动的声音,沈鸣川才抬起头,少年郎藏不住事,犹豫片刻,开口问道:“小叔,如今大军既已成功渡江,那我们何时攻城?”
帐中安静片刻。
沈琼楼淡淡的声音才从上方传来:“如今你是主将,不必事事过问于我,渡江这一战你做得很好,攻城之事交给你我也放心,但有一点你须切记。”
少年人神色霎时郑重起来。
“小叔请讲。”
沈寒时:“若攻城,大军入城切不可大肆杀戮,滋扰平民。”
少年自然也耳闻过近期部分军士入堨阳、濮阳行烧杀抢掠之事。
“此事虽已明令禁止,但南北纠纷由来已久,我燕人恨魏已深入骨髓,再加上大军入城本就诸事繁杂,总有顾及不到的地方。”
“那便严苛军纪,再三约束。若不得人心,这城池打来又有何用呢?”沈寒时语气微凉。
“小叔训诫,鸣川谨记。”少年欠身应下。
第二日傍晚,白雁飞果然差人递来消息,为此流光用了一顿颇合心意的晚膳。
待到中庭月明,凉月如水,见殿下有赏月之意,芳蕤便让人在殿前廊下放置一张躺椅,由她亲手铺上厚厚的棉垫与裘毯,又温了一壶上好的热酒。
流光坐在躺椅上,身上披了一件厚厚的大氅以抵御夜的清寒。
“白家既已答应,殿下可放心了。”玄倾道。
谁说不是呢?
流光笑了笑:“此事若成,那北境以后便再无虞事了。说起来,我们对那少年的确狠心了些。”
与白家的几桩生意做得不甚磊落,白雁飞一见她便咬牙启齿也情有可原。
“殿下不忍心了?”玄倾笑问。
流光故意挑了眉,“怎么会呢?毕竟这才是生意之道嘛。”
两人相视而笑。
回京已有一段时间,终日忙忙碌碌,难得有这样静谧安然的时刻。
中庭月明,洒落一地月色清辉。
“玄倾,你见过比这更美的月色吗?”流光突然问。
彼时玄倾正抱臂倚在廊下的朱柱上,闻言,想起一桩极久远的往事,薄唇微勾:“见过。初到江东,入无双门拜师那晚,江南众多俊秀子弟中师尊唯独点中了来历不明的我,我已记不清当时的许多情景,却唯独记得那夜的月色也像今夜这般极美。”
他难得提起往事,流光闻言而笑:“你是冲和老祖爱徒,更是他一手教导出来的掌门人选,却因我之故不得不滞留金陵多年,以致无双门少主之位空悬,想必这位老祖该是愁白了头发,十分怨怪本宫吧。”
玄倾摇摇头,笑:“怎么会呢?师尊的脾性只是像小孩子一样,胸襟却极为宽厚温和。他如果能与殿下相识,说不准殿下和他还会成为忘年交。”提及亲近之人,他眸光生了几分暖意。
“如若真有那么一天,本宫的确想认识一下这位老祖。”流光淡淡笑道,盯着月色清辉的眸光一瞬间悠远绵长。
玄倾想到殿下的身体,眸光不由黯了黯。
“会有那一天的。师尊会极其喜爱殿下。”他语气笃定。
“承你吉言吧。”
玄倾抬眸去看正望向明月的殿下。
眉目如画,素锦翩跹,这样高贵的皇女,本该生活的无所忧愁......
“殿下呢?”他突然开口问,见流光看过来,温言解释道:“殿下见过比这更美的月色吗?”
“当然见过。”流光收回目光,也想起了一桩极为悠远的事,眸光染上几分温和,“幼时第一次被父皇罚跪勤政殿也是这样的一个月色明亮的冬夜,当时犯的什么错本宫已记不清了,只依稀记得那时体弱,在殿外跪了一夜第二日便染了风寒,为此闹了脾气,任凭父皇和侍女们如何哄劝也不肯吃药。后来是大监告诉本宫,本宫那夜在殿前跪了多久父皇便在窗前站了多久。以后的很多年,本宫都忘不了那个冬夜,因为陪伴本宫的已不止那一轮孤零零的月亮。”
殿下很少外露自己的情绪。
身为锦宫华地真正执掌权势的摄政殿下,她给臣子万民的印象总是高高在上又威仪持重,偶然神色温和,也会令人觉得如隔云端般高冷孤傲。
但在这样满宫万籁俱寂的冬夜,玄倾却很容易地感受到她的柔软与脆弱。
他温声:“先帝之爱,润物无声,对殿下的爱重,更如高山一般深远巍峨。”
流光怔怔,忽然间落下泪珠。
似是察觉她的悲伤,玄倾也柔软了语气:“殿下这么些年一直很怀念先皇吧。”
流光支着下巴重新去看挂在枯树枝头那轮月亮,摇摇头,“本宫是皇女,先皇是君父,君父骤然驾崩,做皇女的像是倒下了半边天。最开始的几年,很是睡不着,后来习惯了,也只是偶尔想起,如今心境沧桑,就连怀念都极少了。”
这样的素华如练的月夜连人的心境无疑都是柔软的。
玄倾也抬首望向天际明月,温声安抚身侧人:“殿下这些年很多事情已做的极好,先帝会因为拥有殿下这样的皇女而骄傲。”
“是吗?可本宫总担心让父皇失望。”流光支着脑袋,脸颊两侧还挂着晶莹剔透的泪珠,神情几分忐忑又几分娇憨。
“怎么会呢?”玄倾放下抱臂的手,走到她身侧,难得神情温柔地弯下腰,“我说了,殿下已做的极好。”他几分温柔哄劝,又见殿下抬目看他,盈盈水眸中明显持有对他话的几分怀疑,他又笑问:“我最是公正,我说得话殿下不信吗?”
流光破涕为笑。
见她终于笑了出来,浅浅的笑意竟比现下的月色还要夺目三分,玄倾松了一口气。
廊下气氛又恢复静谧融洽,适逢芳蕤过来,奉上熬好的汤药,玄倾这才惊觉时辰已不早。
“今夜太晚了,殿下又伤了心神,用完药膳便早些安置吧。”说到此,他看了一眼中庭中已有些西沉迹象的明月,柔和一笑:“这样的月夜,殿下应该会做个好梦。”
也许他的话确有几分灵验,流光适时地打了一个呵欠,玄倾见状,笑着嘱咐芳蕤:“侍奉好殿下。”
芳蕤福身应下。
待到月落乌啼,宫城四处寂静无声,寝殿中殿下沉沉睡去,守夜的侍女吹灭最后一盏宫灯。
内殿空荡,清风裹挟着夜的清冽从未关紧的窗牖处钻进飘着轻纱的殿中,宫灯阑珊的角落,不知何时已多了一位满袖盈香的青衣人。
他从烟罗色的屏风后缓步而出,隔着一层薄薄纱幔去看榻上正侧卧着酣眠的人。
许久,一声轻叹在殿中消散,两侧素纱被人信手勾起,榻上女子睡梦中洇出的泪痕也被人温柔地拭去......
昨夜子时未到,燕军便有集兵渡江的动静,但守夜的士兵懈怠,军情通报地不及时,直接导致滁阳水师应对匆忙,对战伊始便处于下风。
待到天亮,江面之上燕军势如破竹,魏军已现疲惫之态,不敢再胶着,眼看着敌军气势越发强劲,魏军水师主将不敢再恋战,霎时鸣金收兵,扬帆撤退。
燕军趁势追击,战船也随之南行,不到晌午便顺利渡江。
这一战竟比打堨阳、濮阳还要痛快许多。
吩咐大军安营扎寨,沈鸣川乘船赶回后方军营,却没有立即回自己的军帐,而是奔向后侧方监军营帐。
“小叔”
少年掀门进来,向书桌后端坐着的人报喜:“鸣川见过小叔。大军已顺利渡江,不日便可攻城了。”
少年人的喜悦却没有感染到书桌后的人。
“这么快?”沈寒时皱眉问。
沈鸣川笑道:“本来是没有这么快的。渡江之前我按照小叔您的吩咐没有依着那人暗中送来的兵防图行事,可今日与魏军水师接触交战,我发现整个魏军的兵防布置与那人送来的并无出入,说明那人还未曾暴露,递来的东西自然是可信的。”说到这,少年看了一眼小叔,吞了吞口水,有些心虚,“当时魏师凶猛,我怕拖下去会延误渡江良机,便自作主张按照那人递来的布防图重新布局,这才一切顺利,且减少许多伤亡。”
“魏军死伤几何?”沈琼楼问。
少年挠了挠后脑勺,有些问难:“这..不好估量。毕竟是江上作战,许多船只交织在一起,死伤的人都直接落水,根本无法统计清楚。不过打到后面,魏军明显怯战,抵御不足,开始连连撤退。”
少年回想着当时交战场景,见小叔依旧眉心深锁不见喜色,也有些不确定起来。
“小叔,怎么了,有何不对吗?”他小心翼翼问。
沈琼楼摇摇头。
他也只是有种模糊的感觉,且尚未摸得清这种感觉是什么。
“或许是直觉吧。”沈琼楼淡淡道,又不忘交代他:“临阵变卦是军者大忌,下次切不可再如此冒失行事了。”
“是。”
少年欠身,诚心受教。
直到上座重新传来书页翻动的声音,沈鸣川才抬起头,少年郎藏不住事,犹豫片刻,开口问道:“小叔,如今大军既已成功渡江,那我们何时攻城?”
帐中安静片刻。
沈琼楼淡淡的声音才从上方传来:“如今你是主将,不必事事过问于我,渡江这一战你做得很好,攻城之事交给你我也放心,但有一点你须切记。”
少年人神色霎时郑重起来。
“小叔请讲。”
沈寒时:“若攻城,大军入城切不可大肆杀戮,滋扰平民。”
少年自然也耳闻过近期部分军士入堨阳、濮阳行烧杀抢掠之事。
“此事虽已明令禁止,但南北纠纷由来已久,我燕人恨魏已深入骨髓,再加上大军入城本就诸事繁杂,总有顾及不到的地方。”
“那便严苛军纪,再三约束。若不得人心,这城池打来又有何用呢?”沈寒时语气微凉。
“小叔训诫,鸣川谨记。”少年欠身应下。
第二日傍晚,白雁飞果然差人递来消息,为此流光用了一顿颇合心意的晚膳。
待到中庭月明,凉月如水,见殿下有赏月之意,芳蕤便让人在殿前廊下放置一张躺椅,由她亲手铺上厚厚的棉垫与裘毯,又温了一壶上好的热酒。
流光坐在躺椅上,身上披了一件厚厚的大氅以抵御夜的清寒。
“白家既已答应,殿下可放心了。”玄倾道。
谁说不是呢?
流光笑了笑:“此事若成,那北境以后便再无虞事了。说起来,我们对那少年的确狠心了些。”
与白家的几桩生意做得不甚磊落,白雁飞一见她便咬牙启齿也情有可原。
“殿下不忍心了?”玄倾笑问。
流光故意挑了眉,“怎么会呢?毕竟这才是生意之道嘛。”
两人相视而笑。
回京已有一段时间,终日忙忙碌碌,难得有这样静谧安然的时刻。
中庭月明,洒落一地月色清辉。
“玄倾,你见过比这更美的月色吗?”流光突然问。
彼时玄倾正抱臂倚在廊下的朱柱上,闻言,想起一桩极久远的往事,薄唇微勾:“见过。初到江东,入无双门拜师那晚,江南众多俊秀子弟中师尊唯独点中了来历不明的我,我已记不清当时的许多情景,却唯独记得那夜的月色也像今夜这般极美。”
他难得提起往事,流光闻言而笑:“你是冲和老祖爱徒,更是他一手教导出来的掌门人选,却因我之故不得不滞留金陵多年,以致无双门少主之位空悬,想必这位老祖该是愁白了头发,十分怨怪本宫吧。”
玄倾摇摇头,笑:“怎么会呢?师尊的脾性只是像小孩子一样,胸襟却极为宽厚温和。他如果能与殿下相识,说不准殿下和他还会成为忘年交。”提及亲近之人,他眸光生了几分暖意。
“如若真有那么一天,本宫的确想认识一下这位老祖。”流光淡淡笑道,盯着月色清辉的眸光一瞬间悠远绵长。
玄倾想到殿下的身体,眸光不由黯了黯。
“会有那一天的。师尊会极其喜爱殿下。”他语气笃定。
“承你吉言吧。”
玄倾抬眸去看正望向明月的殿下。
眉目如画,素锦翩跹,这样高贵的皇女,本该生活的无所忧愁......
“殿下呢?”他突然开口问,见流光看过来,温言解释道:“殿下见过比这更美的月色吗?”
“当然见过。”流光收回目光,也想起了一桩极为悠远的事,眸光染上几分温和,“幼时第一次被父皇罚跪勤政殿也是这样的一个月色明亮的冬夜,当时犯的什么错本宫已记不清了,只依稀记得那时体弱,在殿外跪了一夜第二日便染了风寒,为此闹了脾气,任凭父皇和侍女们如何哄劝也不肯吃药。后来是大监告诉本宫,本宫那夜在殿前跪了多久父皇便在窗前站了多久。以后的很多年,本宫都忘不了那个冬夜,因为陪伴本宫的已不止那一轮孤零零的月亮。”
殿下很少外露自己的情绪。
身为锦宫华地真正执掌权势的摄政殿下,她给臣子万民的印象总是高高在上又威仪持重,偶然神色温和,也会令人觉得如隔云端般高冷孤傲。
但在这样满宫万籁俱寂的冬夜,玄倾却很容易地感受到她的柔软与脆弱。
他温声:“先帝之爱,润物无声,对殿下的爱重,更如高山一般深远巍峨。”
流光怔怔,忽然间落下泪珠。
似是察觉她的悲伤,玄倾也柔软了语气:“殿下这么些年一直很怀念先皇吧。”
流光支着下巴重新去看挂在枯树枝头那轮月亮,摇摇头,“本宫是皇女,先皇是君父,君父骤然驾崩,做皇女的像是倒下了半边天。最开始的几年,很是睡不着,后来习惯了,也只是偶尔想起,如今心境沧桑,就连怀念都极少了。”
这样的素华如练的月夜连人的心境无疑都是柔软的。
玄倾也抬首望向天际明月,温声安抚身侧人:“殿下这些年很多事情已做的极好,先帝会因为拥有殿下这样的皇女而骄傲。”
“是吗?可本宫总担心让父皇失望。”流光支着脑袋,脸颊两侧还挂着晶莹剔透的泪珠,神情几分忐忑又几分娇憨。
“怎么会呢?”玄倾放下抱臂的手,走到她身侧,难得神情温柔地弯下腰,“我说了,殿下已做的极好。”他几分温柔哄劝,又见殿下抬目看他,盈盈水眸中明显持有对他话的几分怀疑,他又笑问:“我最是公正,我说得话殿下不信吗?”
流光破涕为笑。
见她终于笑了出来,浅浅的笑意竟比现下的月色还要夺目三分,玄倾松了一口气。
廊下气氛又恢复静谧融洽,适逢芳蕤过来,奉上熬好的汤药,玄倾这才惊觉时辰已不早。
“今夜太晚了,殿下又伤了心神,用完药膳便早些安置吧。”说到此,他看了一眼中庭中已有些西沉迹象的明月,柔和一笑:“这样的月夜,殿下应该会做个好梦。”
也许他的话确有几分灵验,流光适时地打了一个呵欠,玄倾见状,笑着嘱咐芳蕤:“侍奉好殿下。”
芳蕤福身应下。
待到月落乌啼,宫城四处寂静无声,寝殿中殿下沉沉睡去,守夜的侍女吹灭最后一盏宫灯。
内殿空荡,清风裹挟着夜的清冽从未关紧的窗牖处钻进飘着轻纱的殿中,宫灯阑珊的角落,不知何时已多了一位满袖盈香的青衣人。
他从烟罗色的屏风后缓步而出,隔着一层薄薄纱幔去看榻上正侧卧着酣眠的人。
许久,一声轻叹在殿中消散,两侧素纱被人信手勾起,榻上女子睡梦中洇出的泪痕也被人温柔地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