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光二人出了暗牢,便见闻远一身官袍恭候在门外。
“殿下”
“成国公自入暗牢,都接触过哪些人?”
闻远道:“江东军军饷案圣上责令刑部与大理寺督办,因是重案,除了刑部与大理寺几个负责主审的大人,并不准他人与这位接触。”
“那几次审讯你皆在场吗?”她问。
闻远点了点头。
“可有发现主审的官员与成国公暗中往来?”
闻远仔细想了想,摇了摇头。
“几次提审的时辰都很短,且在场那么多双眼睛盯着,即便有心接触也很难避人耳目。”
闻远眼毒,他既这样说,那嫌疑想必不在主审的官员身上。
那还有谁能接触到一个被关押在暗牢的罪囚?
“难道又是老仆?”玄倾皱眉。
流光和闻远对视一眼,很明显心中也是如此猜测。
“不是没有这个可能。这颗棋子看似平庸,却有大用,是臣疏忽了。”闻远道,合袖向流光欠身。
回去的路上,二人驾马并驱,玄倾问她:
“今日面对殿下试探成国公三言两语便将嫌疑撇的干干净净,殿下怎么看?”
流光冷笑:“这只老狐狸心知郭槐于我们不过人证,只要他咬死不承认我们即便有所怀疑也拿他没办法。”
成国公啊,多么聪明圆滑的人,朝中这么多年,于人心算计上何曾落过下风?也许她今日此行亦早在他意料之中。
“可他未免太自负。”
她忽而勒马。玄倾见状也跟着停了下来。
“他在朝中弄权多年,即便是魏锦书势大时也难以将他扳倒。试问这样权势滔天又有赫赫军功的大魏一等国公爷,何人能够驱使?”流光道,眸光和语气一瞬间转凉。
玄倾明白了她的意思,
“与其说是驱使,还不如说是什么样的利益能让成国公这只老谋深算的狐狸动心。”
不错。
流光笑笑,道:
“国公最在意什么?”
“三皇子?”
“那此刻的元奇最需要的又是什么?”
“军功。”
玄倾答,立时想明了其中的关窍。
成国公最在意的无非是身为皇子的外孙的前程,对他而言,皇子最好的前程自然在那至高之位,如今储位空悬,魏党势弱,若有人此时以北境军功诱之,老成如成国公也很难不动心。
“玄倾”殿下忽然唤他。
“怎么了?”
“不知怎么总觉得我们离那个沈淮已经很近了。”流光道,唇角扯出一抹细微的笑。
回到宫中,待更衣梳洗完,已到了用午膳的时辰。
谢青城不见踪影,流光问了兮茵才知他又出了宫。
兮茵见她一脸倦容,却只倚在贵妃榻上闭目休息,看样子是没有传膳的意思。
思量片刻,她斟酌道:
“少主说他今日回来兴许要晚些,让殿下不要等,殿下身子弱,要按时用膳才好。”
殿中安静须臾。
兮茵敛首低眉间,便闻贵妃榻上闭目的人轻应了声。
她会意,立即着人传了膳。
望舒宫的午膳上了桌,此时的凤凰阁也正摆了一桌上好的席面。
谢青城出宫,是因为白雁飞来了金陵。
白家子娶苏家女,是苍梧与青州大族的联姻。
苍梧地位尊崇,白家庄亦为江湖盛姓,此桩婚事之盛不言而喻。
白雁飞做为白家少主,娶得又是青梅竹马的心上人,婚事许多细节都需他亲自照看,若非老丈人有急事嘱咐,他未必能抽出身南下这一趟。
“看样子你在宫中过的很是滋润嘛?”
许是人逢喜事,白雁飞人虽清减了几分,精神却是不错,此刻他打量着坐在对面的青年。
相别日久,谢世兄不见半分情路不畅的忧愁苦闷,竟越发丰神俊秀,温文尔雅。
啧,也难怪,这都摸进了金陵皇城。
看来那位也不是全然冷心冷肺。
他话里话外不无调侃,被谢青城瞪了一眼,到底收敛了几分。
“说正事,晚间我还要回宫里去。”谢青城催促道,很明显并无与许久不见的老友把杯畅饮、通宵达旦的兴致。
白雁飞感叹一声交友不慎,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拍在了桌案上。
“喏,我老丈人让办的事。”
他此番南下金陵正是为了替未来老丈人送这封信。
谢青城接过他推过来的书信,抽出了里面的信函展开,不过匆匆一瞬,身旁的叶晟已察觉他脸色不对。
“怎么了?”白雁飞与叶晟发出同问。
“你不知道?”后者问他。
白雁飞无辜道:“我怎么知道,我只是个送信的。”
且不说这是给谢青城的书信,他一个外姓人不便过问。
他那未来老丈人也特意交代了,这封书信必须由他亲自送到谢青城手中,中间绝不可假手他人。
能让他那老丈人如此在意,动脚趾想想也知道这封书信必然十分特殊。
那边谢青城看完书信,将信函递给了叶晟。
叶晟见他脸色凝重便知事有不对,接过书信看了两眼脸色亦沉了下来。
白雁飞见状,实在好奇信中写了什么,忍不住勾头瞧了一眼,叶晟也没避着,将书信递给他。
等白雁飞看清纸上写的什么,嬉笑的神色顿收。
“这、这哪里得来的消息,可信吗?”他问谢青城。
倒不是不相信苍梧的消息来源,只是信中所言之事太过重要,若为真那......
“这是我师兄的亲笔信。”谢青城回道。
闻言,白雁飞和叶晟对视一眼。
这世上担得起苍梧谢少主一声师兄的当然是那位曾剑挑江南众门派的剑客。
印象中,那位只醉心剑术,从来不理朝廷事,如今却传了这样的一封书信,那肯定是事情重要到他一个江湖散人也放心不下了。
谢青城也在琢磨着这封书信。
自去年武林盛会后,师兄便同关山月一道游历河川,二人访友问道,一度行踪成谜,除了江湖上偶尔传出的一二则关于他们的音讯,连谢青城都不知他们的具体踪迹。
这封信是师兄寄往苍梧的,或许也担忧他不在山中,未免书信途中出了差错,师兄在信中所言并不详尽。
或许,他还要再联系一下师兄。
“青城,若信中之事属实,那可真要变天了。”叶晟道,紧皱的眉心显露他内心的担忧。
谢青城点点头,却没有多说什么,只道:“这事,恐怕还要核实。”
回到宫中,已是日暮西沉。
暮色余晖中,望舒宫被镀上了一层金黄的柔光,几个年轻的宫女聚在靠近星辰池的廊下摆弄着刚剪下不久的鲜嫩花枝,见他走近,慌忙地行了礼。
“殿下还在里面吗?”他问其中一个眼熟的侍女。
“在的,兮茵姑姑正侍奉着。”那侍女回道。
他淡淡点了头,朝着星辰池的方向而去,到了殿外撞上正抱着衣物推门而出的兮茵。
“殿下在里面多久了?”他看了眼她身后阖上的殿门。
“差不多半个时辰了。”兮茵屈膝道。
他没再多说什么,只看了一眼天色,嘱咐她送完衣物后别忘了备好晚间要用的药膳。
兮茵应下,见他越过自己推门进了殿内,便知这里已不用她照顾了。
星辰池热气蒸腾,春桃的馥郁伴着草药的清香,让踏入其间的人如入仙境。
因占地宽广,这里暖殿流汤数十间勾连,由一扇宽大的足有两人高的屏风隔开了更加热气缭绕的里间,也挡住了其后沐浴之人的身影。
殿内很是安静,除了氤氲的水汽并不闻流水清鸣,绕过屏风后才知人已趴在池壁上睡得很沉。
谢青城立在屏风处看了许久,许是白日里累着了,她眉目疲倦,眉心还蹙起一道细微的褶。
他放轻脚步悄声走近,伸手试了一下汤温,指尖下的热汤已有些微凉,无奈地轻叹一声,便知她定是不习惯身边有人侍奉,将兮茵遣去了外间。
初春的暮色还有些寒意,再耽搁下去人怕是要着了凉,他取过一旁挂在屏风上的棉巾将人捞起牢牢裹紧,抱着往与星辰池相通的寝殿而去。
途中怀中的人似有察觉,眉睫动了动竟醒了过来。
“回来了?”她问,下意识伸出掩在棉巾下的一双洁白藕臂揽紧他的脖颈。
他轻应了声,脚步放快进了寝殿,俯身将她放在榻上,脖颈上交缠的玉臂却没有如往常一般松开,他低首看去。
或许是刚刚睡醒的缘故,她眸中尚有未散的水意,此刻迟钝的样子像极了懵懂的孩童,谢青城忍不住低首亲亲她微翘的鼻尖。
“殿下下次药浴时一定要让人在旁侍候,不然再像今日这般睡着是会着凉的。”他轻声提醒。
身下人却皱了皱秀气的鼻尖,咕哝一声:“本宫不喜欢。”
她甚少会露出这般娇气的女儿态,这般鲜活地令人动容,谢青城百炼钢亦成了绕指柔,笑了一声,“那下次我陪殿下吧。”他轻哄着,藏在眸底的笑意说不出的缱绻。
流光清醒了几分。
半睁的水眸对上一双带笑的眉眼,眉眼的主人是她见过的这世上最温柔的青年,此刻正目光湛湛地看向她,温润如碧水的眸里尽是她一个人。
一时情动,她忍不住扬首啄了口他的薄唇。
那被轻薄的人微愣,眸光霎时幽暗。
在宫中的这几日,两人不是没有肌肤之亲,情浓时,抵死缠绵亦不曾节制。
何况眼下美人出浴,薄裘轻纱下乌发雪肤,天下间有几个男人能消受这样的美人恩。
“殿下还没有用药膳。”他哑声道。
身下人没有说话,只伸出洁白如玉的足尖轻轻勾了一下他的腰带。
大手捉住了那只不安分的纤足,谢青城低眸看去。
身下人直视他的目光微微偏了眸,眉目流转间尽显女儿情态。
这谁顶得住?
“也好,那殿下便晚些再用吧。”
他笑了笑,俯身下去,与她唇齿交缠。
云朝暮雨,夜月花朝,情酣意浓处,她突然问他:
“谢青城,你以前有过女人吗?”
回应她的是男人一声轻喘,高挺的鼻梁轻轻蹭着她耳后颤栗之处,似缱绻又似惩罚。
她咬了咬唇,欢愉难耐处眉尖蹙起,近乎刁蛮道:
“以前没有,那以后也不准有。”
男人没有回应,只一吻落在她的眉心,说不尽的温柔爱怜。
“殿下”
“成国公自入暗牢,都接触过哪些人?”
闻远道:“江东军军饷案圣上责令刑部与大理寺督办,因是重案,除了刑部与大理寺几个负责主审的大人,并不准他人与这位接触。”
“那几次审讯你皆在场吗?”她问。
闻远点了点头。
“可有发现主审的官员与成国公暗中往来?”
闻远仔细想了想,摇了摇头。
“几次提审的时辰都很短,且在场那么多双眼睛盯着,即便有心接触也很难避人耳目。”
闻远眼毒,他既这样说,那嫌疑想必不在主审的官员身上。
那还有谁能接触到一个被关押在暗牢的罪囚?
“难道又是老仆?”玄倾皱眉。
流光和闻远对视一眼,很明显心中也是如此猜测。
“不是没有这个可能。这颗棋子看似平庸,却有大用,是臣疏忽了。”闻远道,合袖向流光欠身。
回去的路上,二人驾马并驱,玄倾问她:
“今日面对殿下试探成国公三言两语便将嫌疑撇的干干净净,殿下怎么看?”
流光冷笑:“这只老狐狸心知郭槐于我们不过人证,只要他咬死不承认我们即便有所怀疑也拿他没办法。”
成国公啊,多么聪明圆滑的人,朝中这么多年,于人心算计上何曾落过下风?也许她今日此行亦早在他意料之中。
“可他未免太自负。”
她忽而勒马。玄倾见状也跟着停了下来。
“他在朝中弄权多年,即便是魏锦书势大时也难以将他扳倒。试问这样权势滔天又有赫赫军功的大魏一等国公爷,何人能够驱使?”流光道,眸光和语气一瞬间转凉。
玄倾明白了她的意思,
“与其说是驱使,还不如说是什么样的利益能让成国公这只老谋深算的狐狸动心。”
不错。
流光笑笑,道:
“国公最在意什么?”
“三皇子?”
“那此刻的元奇最需要的又是什么?”
“军功。”
玄倾答,立时想明了其中的关窍。
成国公最在意的无非是身为皇子的外孙的前程,对他而言,皇子最好的前程自然在那至高之位,如今储位空悬,魏党势弱,若有人此时以北境军功诱之,老成如成国公也很难不动心。
“玄倾”殿下忽然唤他。
“怎么了?”
“不知怎么总觉得我们离那个沈淮已经很近了。”流光道,唇角扯出一抹细微的笑。
回到宫中,待更衣梳洗完,已到了用午膳的时辰。
谢青城不见踪影,流光问了兮茵才知他又出了宫。
兮茵见她一脸倦容,却只倚在贵妃榻上闭目休息,看样子是没有传膳的意思。
思量片刻,她斟酌道:
“少主说他今日回来兴许要晚些,让殿下不要等,殿下身子弱,要按时用膳才好。”
殿中安静须臾。
兮茵敛首低眉间,便闻贵妃榻上闭目的人轻应了声。
她会意,立即着人传了膳。
望舒宫的午膳上了桌,此时的凤凰阁也正摆了一桌上好的席面。
谢青城出宫,是因为白雁飞来了金陵。
白家子娶苏家女,是苍梧与青州大族的联姻。
苍梧地位尊崇,白家庄亦为江湖盛姓,此桩婚事之盛不言而喻。
白雁飞做为白家少主,娶得又是青梅竹马的心上人,婚事许多细节都需他亲自照看,若非老丈人有急事嘱咐,他未必能抽出身南下这一趟。
“看样子你在宫中过的很是滋润嘛?”
许是人逢喜事,白雁飞人虽清减了几分,精神却是不错,此刻他打量着坐在对面的青年。
相别日久,谢世兄不见半分情路不畅的忧愁苦闷,竟越发丰神俊秀,温文尔雅。
啧,也难怪,这都摸进了金陵皇城。
看来那位也不是全然冷心冷肺。
他话里话外不无调侃,被谢青城瞪了一眼,到底收敛了几分。
“说正事,晚间我还要回宫里去。”谢青城催促道,很明显并无与许久不见的老友把杯畅饮、通宵达旦的兴致。
白雁飞感叹一声交友不慎,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拍在了桌案上。
“喏,我老丈人让办的事。”
他此番南下金陵正是为了替未来老丈人送这封信。
谢青城接过他推过来的书信,抽出了里面的信函展开,不过匆匆一瞬,身旁的叶晟已察觉他脸色不对。
“怎么了?”白雁飞与叶晟发出同问。
“你不知道?”后者问他。
白雁飞无辜道:“我怎么知道,我只是个送信的。”
且不说这是给谢青城的书信,他一个外姓人不便过问。
他那未来老丈人也特意交代了,这封书信必须由他亲自送到谢青城手中,中间绝不可假手他人。
能让他那老丈人如此在意,动脚趾想想也知道这封书信必然十分特殊。
那边谢青城看完书信,将信函递给了叶晟。
叶晟见他脸色凝重便知事有不对,接过书信看了两眼脸色亦沉了下来。
白雁飞见状,实在好奇信中写了什么,忍不住勾头瞧了一眼,叶晟也没避着,将书信递给他。
等白雁飞看清纸上写的什么,嬉笑的神色顿收。
“这、这哪里得来的消息,可信吗?”他问谢青城。
倒不是不相信苍梧的消息来源,只是信中所言之事太过重要,若为真那......
“这是我师兄的亲笔信。”谢青城回道。
闻言,白雁飞和叶晟对视一眼。
这世上担得起苍梧谢少主一声师兄的当然是那位曾剑挑江南众门派的剑客。
印象中,那位只醉心剑术,从来不理朝廷事,如今却传了这样的一封书信,那肯定是事情重要到他一个江湖散人也放心不下了。
谢青城也在琢磨着这封书信。
自去年武林盛会后,师兄便同关山月一道游历河川,二人访友问道,一度行踪成谜,除了江湖上偶尔传出的一二则关于他们的音讯,连谢青城都不知他们的具体踪迹。
这封信是师兄寄往苍梧的,或许也担忧他不在山中,未免书信途中出了差错,师兄在信中所言并不详尽。
或许,他还要再联系一下师兄。
“青城,若信中之事属实,那可真要变天了。”叶晟道,紧皱的眉心显露他内心的担忧。
谢青城点点头,却没有多说什么,只道:“这事,恐怕还要核实。”
回到宫中,已是日暮西沉。
暮色余晖中,望舒宫被镀上了一层金黄的柔光,几个年轻的宫女聚在靠近星辰池的廊下摆弄着刚剪下不久的鲜嫩花枝,见他走近,慌忙地行了礼。
“殿下还在里面吗?”他问其中一个眼熟的侍女。
“在的,兮茵姑姑正侍奉着。”那侍女回道。
他淡淡点了头,朝着星辰池的方向而去,到了殿外撞上正抱着衣物推门而出的兮茵。
“殿下在里面多久了?”他看了眼她身后阖上的殿门。
“差不多半个时辰了。”兮茵屈膝道。
他没再多说什么,只看了一眼天色,嘱咐她送完衣物后别忘了备好晚间要用的药膳。
兮茵应下,见他越过自己推门进了殿内,便知这里已不用她照顾了。
星辰池热气蒸腾,春桃的馥郁伴着草药的清香,让踏入其间的人如入仙境。
因占地宽广,这里暖殿流汤数十间勾连,由一扇宽大的足有两人高的屏风隔开了更加热气缭绕的里间,也挡住了其后沐浴之人的身影。
殿内很是安静,除了氤氲的水汽并不闻流水清鸣,绕过屏风后才知人已趴在池壁上睡得很沉。
谢青城立在屏风处看了许久,许是白日里累着了,她眉目疲倦,眉心还蹙起一道细微的褶。
他放轻脚步悄声走近,伸手试了一下汤温,指尖下的热汤已有些微凉,无奈地轻叹一声,便知她定是不习惯身边有人侍奉,将兮茵遣去了外间。
初春的暮色还有些寒意,再耽搁下去人怕是要着了凉,他取过一旁挂在屏风上的棉巾将人捞起牢牢裹紧,抱着往与星辰池相通的寝殿而去。
途中怀中的人似有察觉,眉睫动了动竟醒了过来。
“回来了?”她问,下意识伸出掩在棉巾下的一双洁白藕臂揽紧他的脖颈。
他轻应了声,脚步放快进了寝殿,俯身将她放在榻上,脖颈上交缠的玉臂却没有如往常一般松开,他低首看去。
或许是刚刚睡醒的缘故,她眸中尚有未散的水意,此刻迟钝的样子像极了懵懂的孩童,谢青城忍不住低首亲亲她微翘的鼻尖。
“殿下下次药浴时一定要让人在旁侍候,不然再像今日这般睡着是会着凉的。”他轻声提醒。
身下人却皱了皱秀气的鼻尖,咕哝一声:“本宫不喜欢。”
她甚少会露出这般娇气的女儿态,这般鲜活地令人动容,谢青城百炼钢亦成了绕指柔,笑了一声,“那下次我陪殿下吧。”他轻哄着,藏在眸底的笑意说不出的缱绻。
流光清醒了几分。
半睁的水眸对上一双带笑的眉眼,眉眼的主人是她见过的这世上最温柔的青年,此刻正目光湛湛地看向她,温润如碧水的眸里尽是她一个人。
一时情动,她忍不住扬首啄了口他的薄唇。
那被轻薄的人微愣,眸光霎时幽暗。
在宫中的这几日,两人不是没有肌肤之亲,情浓时,抵死缠绵亦不曾节制。
何况眼下美人出浴,薄裘轻纱下乌发雪肤,天下间有几个男人能消受这样的美人恩。
“殿下还没有用药膳。”他哑声道。
身下人没有说话,只伸出洁白如玉的足尖轻轻勾了一下他的腰带。
大手捉住了那只不安分的纤足,谢青城低眸看去。
身下人直视他的目光微微偏了眸,眉目流转间尽显女儿情态。
这谁顶得住?
“也好,那殿下便晚些再用吧。”
他笑了笑,俯身下去,与她唇齿交缠。
云朝暮雨,夜月花朝,情酣意浓处,她突然问他:
“谢青城,你以前有过女人吗?”
回应她的是男人一声轻喘,高挺的鼻梁轻轻蹭着她耳后颤栗之处,似缱绻又似惩罚。
她咬了咬唇,欢愉难耐处眉尖蹙起,近乎刁蛮道:
“以前没有,那以后也不准有。”
男人没有回应,只一吻落在她的眉心,说不尽的温柔爱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