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呦喂,娘娘哎!您可别动怒啊!陛下也真是的,怎么这么个节骨眼上还送这些让人生气上火的东西来啊!”阿蔷急得冒火,口不择言的说了皇帝的不是,又急又悔,便把火气发到罗全身上,“罗公公,罗大总管!咱们娘娘是怎么动了胎气的,您老不知道吗?非得这个时候来雪上加霜啊?”
罗全其实心里也犯嘀咕,可是他也不能把皇帝推出来,只好打躬作揖的背下了这口大锅:“是是是,是奴才的错,阿蔷姑姑教训得是。”
休息了一日,崔玉臻的身体状况已经好了很多,腹中胎儿的胎动也恢复了正常。她不愿见李元璟,是因为心中矛盾纠结,不知道怎么面对他,也不知道是不是该彻底挑明,然而现在李元璟送来了诚王李遵在外头查到的国师不法的罪证,她却是十分上心的。
他就是前世那人也好,至少,于这些政事上,他们终归是有几分默契。
崔玉臻苦笑一下,问阿芙:“文华县主这些日子如何?”
阿芙回道:“回娘娘,奴婢听说,县主自出宫后便一直住在女学里,如今已经招好了先生,也订好了章程,正在招考女弟子们呢。有您的懿旨和陛下的支持,京城世家大族的姑娘们多有报名的,也没人去捣乱。哦对了,听说孔夫人上门去过一次,似乎是不太愉快,正好谢侯爷去女学公干,把人给轰出去了。”
崔玉臻笑了笑,点点头:“那就好。你现在出宫,带一套宫制的新书,再把前日刚得的那方绛州澄泥砚带上,跟她说,本宫对女学寄予厚望,若有为难之事,可随时来找本宫。让小玉陪你去。”
阿芙眨了下眼睛,明白了她的意思,便领命去取东西了。
崔玉臻把那封信交给小玉:“你把此信交到谢寻手上,告诉他,让他和傅化成一起办国师,本宫会把暗卫查到的所有证据交给他,十日之内,国师必须下狱。”
小玉郑重应下,转身去找阿芙。
崔玉臻这才看着罗全说:“你回去把你所见的都说给你主子,若他觉得本宫有僭越之处,本宫过后自去请罪。”
罗全先是垂手答应,然后又辩白了一句:“娘娘啊,陛下都那么说了,自然不会那般想,陛下对娘娘那可是一片赤诚、万分信任啊!”
“行了,你去吧。”崔玉臻摆摆手,想了想,又加了一句,“好生伺候着,莫让他乱来,万事都养好伤再说。”
“哎!奴才遵旨!”罗全喜笑颜开的走了。
姚黄过来扶崔玉臻躺好,轻声道:“娘娘还是得再养几日,天大的事都该放一放,那歹人也不会逃走。”
崔玉臻躺下,脸色发冷:“你当我只是恼他们劫掠我嫂嫂的船队吗?诚王查到,南方许多地方有女童被拐卖进高门大户,那些孩子活下来的十不存一,他查有实据的已经有一百多个了。”
姚黄和赵粉对视一眼,都露出了又惊又怒的神色:“这些畜生!莫非背后主使的是国师?”
“不错,运作此事的就是那个道貌岸然的国师!”崔玉臻说,“此外,他的门人也做下了不少龌龊事,为一幅画一块玉就能让人家破人亡,这些人都该杀!”
“这些罪状确实令人义愤,可是,娘娘,您如此,嗯,杀伐果决,会不会引得陛下不快?毕竟这听着就是前朝的政事。”姚黄小心的提醒。
崔玉臻不以为意:“无妨,本宫不在乎。”
姚黄便不再开口,安静的守在床前。
崔玉臻却辗转反侧起来,总觉得忘了件要紧的事情。
怀孕以来,她的记性确实差了不少,这会儿她怎么都想不起来了,也只好暂且放一放,兴许过一会儿就想起来了。如此休养了两天,就到了崔玉信成婚的日子。
崔玉臻今天格外高兴,早饭就比平日多吃了些,一整天都是喜气洋洋的。
阿蔷跟姚黄笑着咬耳朵:“咱们侯爷娶亲,你看娘娘这欢喜劲儿,也不知道是不是在心里盼着新嫂嫂给她这个小姑一份大大的见面礼呢。”
“就你小家子气!还用得着我盼?嫂嫂肯定是早就准备好了的!”崔玉臻说着,也忍不住笑了起来,“其实当初那百万钱粮,怎么不算一份大礼呢?”
“咱们侯夫人确实是个巾帼英雄,魄力本事都是一等一的。”赵粉十分敬服。
“要奴婢说啊,这都是第二要紧的,顶顶要紧的一样呢,是咱们侯爷喜欢!咱们侯爷正派守礼,除了跟娘娘这个妹子亲近些,从来不与女子靠近的,如今娶了夫人,往后侯府里的日子不知道要多和美呢!太夫人很快就要含饴弄孙啦!”阿蔷始终还是把自己当作侯府的人,今天也打心里欢喜。
“是啊,他们俩人得了个好结局,我心里欢喜得很。”崔玉臻抹抹眼睛,她重生一回,促成一桩美满姻缘,免去一场悲剧,着实值得欣慰。
傍晚,阿芙和小玉回宫复命。
崔玉臻先看小玉。
小玉抱拳:“娘娘,奴婢在酒宴上见到了谢大人,他让奴婢转告,娘娘吩咐之事已有了眉目,请您静待消息。”
正事说完了,大家才围拢过来,听阿芙讲述侯府婚宴的热闹情形,房间里一片欢乐。
“娘娘,陛下下了朝就去了,不过轻车简从,只说他是以侯府女婿的身份去吃席的,还特意解释了,说您因为有了身子不便前往。奴婢瞧着,那些宾客的神色都不一样了,竟比大摆仪仗更给侯府长脸。侯爷甚是感动,太夫人更是喜极而泣呢。”阿芙扶着崔玉臻的手臂,面上动容,“陛下这是跟天下人昭示,他爱重您呢。”
崔玉臻摇头:“今日可是哥哥的大喜日子,他去出这个风头作甚。”
“娘娘,您这可有些口是心非了啊。”阿蔷笑嘻嘻的凑过来,“瞧瞧,您都脸红了!”
崔玉臻下意识的抬手摸脸,却没嗔怪她。
阿芙拽了拽阿蔷的袖子,摇了摇头,又继续说:“陛下还带了册封侯夫人的旨意,大婚礼成之后就叫罗公公念了,可是给了咱们侯夫人一个大大的体面!寻常勋贵人家,谁不是新夫人进了门再上表请封,等到礼部批回来,短的要两三个月,长的一年半载的也不少。陛下还说,娘娘与嫂嫂投契,往后还要侯夫人和太夫人多多进宫陪伴娘娘呢。”
她话还没说完,院子里就传来了人声,原来是李元璟过来了。
她们这里说得热闹,可是几天前,皇帝皇后闹得可不小呢,这会儿皇帝来了,众人便都收了笑,去看崔玉臻。
崔玉臻抿了抿嘴,叫她们都出去。
李元璟也是一个人进来的。
他似乎刚刚沐浴过,发稍处还有几分湿气。
崔玉臻坐在榻边,并没起身,只是抬头看着他。
李元璟对上她的目光,心中就是一个咯噔。那眼神里有喜有悲,复杂难辨,他看出了怨怼,却也感到了情意,仿佛有了实质一般,丝丝缕缕的缠绕着他,让他心中情绪翻涌,却半分不敢造次。
“怎么不擦干了头发?”崔玉臻先开了口。
“啊?哦,无妨的,已经擦过了,一点潮气而已。”李元璟就站在门口,也不上前,“怕太晚过来,你歇下了。”
“那便等明日再说,也……没什么着急的。”
“我……我就是想看看你。”
“你怎么没贴伤药?”
“那药味道大,侯府人多眼杂,说不得有人窥伺,便没有用了。”
“回来也该贴上的。”
“我看过你再贴。”
“今日的事,我听说了,多谢你。”
“不要你谢,我并不是做给旁人看的,都是份内事。”
“你……”
两人遥遥相对,说了一阵子话,李元璟终于找到了机会,慢慢的走到崔玉臻面前,弯腰执起她的手:“我曾经做错过很多事,可是如今我改了,真的。”
崔玉臻低头看着两人交握的双手,沉默半晌,道:“陛下这一日也累了,回去歇着吧,记得用药。”
李元璟自然是失望的,却也不敢多说,知道她看到自己就会想起那两个惨死的孩子,心里那一关过不去。他只好缓缓的松开手,站起来往外走。
走到门口的时候,他回头,轻声问:“明日,我能来看你吗?”
“陛下好生养伤吧。”崔玉臻摸着肚子,“这孩儿,容不得一丝闪失。”
李元璟闭了闭眼,深吸了口气,大步离开。
第二日,崔玉信带着新婚的妻子石兰进宫谢恩。
李元璟在御花园里召见了他们,不过没说几句话,给了赏赐,就让他们去见崔玉臻了。
崔玉臻则是早早的就在等着,一见他们夫妻相携而来,立刻就笑了:“快免礼,坐。嫂嫂,可有给我这个小姑的礼啊?”
身后侍立的阿蔷和赵粉对了个眼神,掩口偷笑。
石兰连忙站起来,身旁的崔玉信也跟着起身,甚至伸了一个胳膊去扶她。
崔玉臻看得分明,也知道是什么缘故,便叫姚黄:“给侯夫人上红枣茶来,再加个软垫,莫要累到,哥哥该心疼了。”
石兰身为新妇,本就有几分拘谨,这下子更是大窘,说不出话来。
崔玉信便道:“娘娘,别逗你嫂子了。跟陛下一比,为兄可是惭愧得很呢。”
罗全其实心里也犯嘀咕,可是他也不能把皇帝推出来,只好打躬作揖的背下了这口大锅:“是是是,是奴才的错,阿蔷姑姑教训得是。”
休息了一日,崔玉臻的身体状况已经好了很多,腹中胎儿的胎动也恢复了正常。她不愿见李元璟,是因为心中矛盾纠结,不知道怎么面对他,也不知道是不是该彻底挑明,然而现在李元璟送来了诚王李遵在外头查到的国师不法的罪证,她却是十分上心的。
他就是前世那人也好,至少,于这些政事上,他们终归是有几分默契。
崔玉臻苦笑一下,问阿芙:“文华县主这些日子如何?”
阿芙回道:“回娘娘,奴婢听说,县主自出宫后便一直住在女学里,如今已经招好了先生,也订好了章程,正在招考女弟子们呢。有您的懿旨和陛下的支持,京城世家大族的姑娘们多有报名的,也没人去捣乱。哦对了,听说孔夫人上门去过一次,似乎是不太愉快,正好谢侯爷去女学公干,把人给轰出去了。”
崔玉臻笑了笑,点点头:“那就好。你现在出宫,带一套宫制的新书,再把前日刚得的那方绛州澄泥砚带上,跟她说,本宫对女学寄予厚望,若有为难之事,可随时来找本宫。让小玉陪你去。”
阿芙眨了下眼睛,明白了她的意思,便领命去取东西了。
崔玉臻把那封信交给小玉:“你把此信交到谢寻手上,告诉他,让他和傅化成一起办国师,本宫会把暗卫查到的所有证据交给他,十日之内,国师必须下狱。”
小玉郑重应下,转身去找阿芙。
崔玉臻这才看着罗全说:“你回去把你所见的都说给你主子,若他觉得本宫有僭越之处,本宫过后自去请罪。”
罗全先是垂手答应,然后又辩白了一句:“娘娘啊,陛下都那么说了,自然不会那般想,陛下对娘娘那可是一片赤诚、万分信任啊!”
“行了,你去吧。”崔玉臻摆摆手,想了想,又加了一句,“好生伺候着,莫让他乱来,万事都养好伤再说。”
“哎!奴才遵旨!”罗全喜笑颜开的走了。
姚黄过来扶崔玉臻躺好,轻声道:“娘娘还是得再养几日,天大的事都该放一放,那歹人也不会逃走。”
崔玉臻躺下,脸色发冷:“你当我只是恼他们劫掠我嫂嫂的船队吗?诚王查到,南方许多地方有女童被拐卖进高门大户,那些孩子活下来的十不存一,他查有实据的已经有一百多个了。”
姚黄和赵粉对视一眼,都露出了又惊又怒的神色:“这些畜生!莫非背后主使的是国师?”
“不错,运作此事的就是那个道貌岸然的国师!”崔玉臻说,“此外,他的门人也做下了不少龌龊事,为一幅画一块玉就能让人家破人亡,这些人都该杀!”
“这些罪状确实令人义愤,可是,娘娘,您如此,嗯,杀伐果决,会不会引得陛下不快?毕竟这听着就是前朝的政事。”姚黄小心的提醒。
崔玉臻不以为意:“无妨,本宫不在乎。”
姚黄便不再开口,安静的守在床前。
崔玉臻却辗转反侧起来,总觉得忘了件要紧的事情。
怀孕以来,她的记性确实差了不少,这会儿她怎么都想不起来了,也只好暂且放一放,兴许过一会儿就想起来了。如此休养了两天,就到了崔玉信成婚的日子。
崔玉臻今天格外高兴,早饭就比平日多吃了些,一整天都是喜气洋洋的。
阿蔷跟姚黄笑着咬耳朵:“咱们侯爷娶亲,你看娘娘这欢喜劲儿,也不知道是不是在心里盼着新嫂嫂给她这个小姑一份大大的见面礼呢。”
“就你小家子气!还用得着我盼?嫂嫂肯定是早就准备好了的!”崔玉臻说着,也忍不住笑了起来,“其实当初那百万钱粮,怎么不算一份大礼呢?”
“咱们侯夫人确实是个巾帼英雄,魄力本事都是一等一的。”赵粉十分敬服。
“要奴婢说啊,这都是第二要紧的,顶顶要紧的一样呢,是咱们侯爷喜欢!咱们侯爷正派守礼,除了跟娘娘这个妹子亲近些,从来不与女子靠近的,如今娶了夫人,往后侯府里的日子不知道要多和美呢!太夫人很快就要含饴弄孙啦!”阿蔷始终还是把自己当作侯府的人,今天也打心里欢喜。
“是啊,他们俩人得了个好结局,我心里欢喜得很。”崔玉臻抹抹眼睛,她重生一回,促成一桩美满姻缘,免去一场悲剧,着实值得欣慰。
傍晚,阿芙和小玉回宫复命。
崔玉臻先看小玉。
小玉抱拳:“娘娘,奴婢在酒宴上见到了谢大人,他让奴婢转告,娘娘吩咐之事已有了眉目,请您静待消息。”
正事说完了,大家才围拢过来,听阿芙讲述侯府婚宴的热闹情形,房间里一片欢乐。
“娘娘,陛下下了朝就去了,不过轻车简从,只说他是以侯府女婿的身份去吃席的,还特意解释了,说您因为有了身子不便前往。奴婢瞧着,那些宾客的神色都不一样了,竟比大摆仪仗更给侯府长脸。侯爷甚是感动,太夫人更是喜极而泣呢。”阿芙扶着崔玉臻的手臂,面上动容,“陛下这是跟天下人昭示,他爱重您呢。”
崔玉臻摇头:“今日可是哥哥的大喜日子,他去出这个风头作甚。”
“娘娘,您这可有些口是心非了啊。”阿蔷笑嘻嘻的凑过来,“瞧瞧,您都脸红了!”
崔玉臻下意识的抬手摸脸,却没嗔怪她。
阿芙拽了拽阿蔷的袖子,摇了摇头,又继续说:“陛下还带了册封侯夫人的旨意,大婚礼成之后就叫罗公公念了,可是给了咱们侯夫人一个大大的体面!寻常勋贵人家,谁不是新夫人进了门再上表请封,等到礼部批回来,短的要两三个月,长的一年半载的也不少。陛下还说,娘娘与嫂嫂投契,往后还要侯夫人和太夫人多多进宫陪伴娘娘呢。”
她话还没说完,院子里就传来了人声,原来是李元璟过来了。
她们这里说得热闹,可是几天前,皇帝皇后闹得可不小呢,这会儿皇帝来了,众人便都收了笑,去看崔玉臻。
崔玉臻抿了抿嘴,叫她们都出去。
李元璟也是一个人进来的。
他似乎刚刚沐浴过,发稍处还有几分湿气。
崔玉臻坐在榻边,并没起身,只是抬头看着他。
李元璟对上她的目光,心中就是一个咯噔。那眼神里有喜有悲,复杂难辨,他看出了怨怼,却也感到了情意,仿佛有了实质一般,丝丝缕缕的缠绕着他,让他心中情绪翻涌,却半分不敢造次。
“怎么不擦干了头发?”崔玉臻先开了口。
“啊?哦,无妨的,已经擦过了,一点潮气而已。”李元璟就站在门口,也不上前,“怕太晚过来,你歇下了。”
“那便等明日再说,也……没什么着急的。”
“我……我就是想看看你。”
“你怎么没贴伤药?”
“那药味道大,侯府人多眼杂,说不得有人窥伺,便没有用了。”
“回来也该贴上的。”
“我看过你再贴。”
“今日的事,我听说了,多谢你。”
“不要你谢,我并不是做给旁人看的,都是份内事。”
“你……”
两人遥遥相对,说了一阵子话,李元璟终于找到了机会,慢慢的走到崔玉臻面前,弯腰执起她的手:“我曾经做错过很多事,可是如今我改了,真的。”
崔玉臻低头看着两人交握的双手,沉默半晌,道:“陛下这一日也累了,回去歇着吧,记得用药。”
李元璟自然是失望的,却也不敢多说,知道她看到自己就会想起那两个惨死的孩子,心里那一关过不去。他只好缓缓的松开手,站起来往外走。
走到门口的时候,他回头,轻声问:“明日,我能来看你吗?”
“陛下好生养伤吧。”崔玉臻摸着肚子,“这孩儿,容不得一丝闪失。”
李元璟闭了闭眼,深吸了口气,大步离开。
第二日,崔玉信带着新婚的妻子石兰进宫谢恩。
李元璟在御花园里召见了他们,不过没说几句话,给了赏赐,就让他们去见崔玉臻了。
崔玉臻则是早早的就在等着,一见他们夫妻相携而来,立刻就笑了:“快免礼,坐。嫂嫂,可有给我这个小姑的礼啊?”
身后侍立的阿蔷和赵粉对了个眼神,掩口偷笑。
石兰连忙站起来,身旁的崔玉信也跟着起身,甚至伸了一个胳膊去扶她。
崔玉臻看得分明,也知道是什么缘故,便叫姚黄:“给侯夫人上红枣茶来,再加个软垫,莫要累到,哥哥该心疼了。”
石兰身为新妇,本就有几分拘谨,这下子更是大窘,说不出话来。
崔玉信便道:“娘娘,别逗你嫂子了。跟陛下一比,为兄可是惭愧得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