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後重建
因為死的人太多,瑜還比無憂的士兵更快抓到人,所以他們面子丟得很徹底,竹本說:「我們自己沒做好,抓人還慢半拍,被質詢也活該,你們就早點回去吧,不用軍事法庭了,這點小事我還能作主,補償事宜邱先生會跟許黎先生聯絡的。」
瑜之所以比傾全國之力抓人的竹本更快,只是因為他不講武德,那個人原本挾持人質,跟竹本對峙著,結果白瑜把茿茜抓出醫院,逼那個人投降,至於他做了什麼事情,才讓那個人棄械投降?有時候瑜比反派更像反派,所以他不肯告訴我究竟做了什麼。
他總把我當作小孩子,就算我已經長大。
據說一個人的擇偶標準,會受原生家庭影響,跟自己的父親相似,首鎮爸爸常說媽媽是他的大女兒,「掌上明珠」明明是說女兒,但這個成語用在爸爸對媽媽上,不為過,也許我對白瑜的癡迷,就來自於我小時候看著爸爸媽媽相處,也來自於我從小被白瑜呵護,感受過那般的溫柔,就很難再對別人敞開心扉。
我們為期兩年的共同研究被迫提早結束,我早了兩天回基地,幫著許黎老師準備喪禮,這是繼十年前,最多人同時死亡的一次,用盡了基地的鮮花,場地我盡量以白色為基調,綴以黃色的菊花,每個死掉的人最後變成小小的一個罈子,或者幾顆鑽石回來,一下子死了這麼多人,還都是年輕人,許黎老師瞬間老了許多。
喪禮第一天,我就被過度激動的喪家砸花籃:「就因為你是白瑜的女兒,你就可以先回家,那我的小孩呢?既然知道那裡危險,為什麼不把所有人帶回來!」我沒被砸中,不是因為身手矯健,只是因為白瑜站在我身側,幫我擋下了,但我無言以對。
「還有你。」那婦人指著老師,我認出她是陳明渚的媽媽。「就是你說要讓他們出去的,結果人沒了,你賠我一個兒子。」她過於激動,瑜走上前抓著陳媽媽的肩膀,直接丟出去,旁邊一陣譁然,那個婦人滑行了一段才停下來。
瑜還打算再走上前,但警備隊的其他人已一擁而上,把她制伏在地,架著準備送出靈堂,她整個被扯了起來,離地還亂踢、亂叫。嚴重懷疑大家是怕瑜當場殺人,所以才把陳媽媽架出去。
瑜大吼一聲:「再吵?」她就安靜下來,整個靈堂也鴉雀無聲,因為瑜很可怕,旁邊的人已經散到安全圍觀的距離。
我走上前,瑜立刻拉住我的手,我拍拍他的手背:「沒事。」再轉頭跟陳明渚的媽媽說:「陳媽媽,如果你因為妨礙公務被關,這樣等你出來,喪禮恐怕早就結束了,你要不要好好送明渚最後一程?」陳媽媽點點頭,但警備隊的人不放手,還扯著她繼續往外走。
「龍彌彌,你幫幫我,你幫幫我!」陳媽媽一直喊我。
我看向白瑜,癟起嘴,看他沒鬆口,我走過去扯了扯他的袖子。
火頭上的瑜除了我,沒人敢靠近,他直接怒吼:「我白瑜在這裡重申一次,還有誰不滿,儘管來找我,但敢碰我的人,我一定弄死你。」接著朝警備隊的士兵們揚ㄧ揚下巴,陳媽媽才又順利回到喪家的隊伍裡。
我知道大家都覺得我享有特權,甚至這次只有我平安無事,雖然嘴巴上不承認,可我不能否認若白瑜沒來接我,我怎麼可能好好地站在這?沒被砸中,但心裡很不好過。
晚上一起回到家,才關上門,瑜摸了摸我的頭:「嚇到了?」
「沒事,意料中的事,如果都沒人遷怒我,我才覺得不合理。」
自從告白失敗,這五年來我再也沒看過白瑜打赤膊了,瑜梳洗後穿著一件黑色的背心去煮飯,他很擅長烹飪,任何肉類,基地都可以培育後列印出來,但蔬菜不行。瑜煮了羅宋湯,先用奶油把牛肉煎熟,再加入番茄、馬鈴薯和其他蔬菜,算是一道很簡單但災後意外奢侈的菜色。我趴在沙發上看他料理,劫後餘生的慶幸,我躡手躡腳地走到他後面,他頭也不回:「別急,再等一下。」
然後我就從後面抱住他,把鼻子貼在他背後,滿滿的體香撲鼻而來:「好香啊。」我鼻子左右左右、瘋狂蹭他的背。他來接友邦接我,到今天為止,都沒什麼機會再進一步,所以是時候讓他兌現承諾了。
我手指撫過他的腹部,隔著布料,腹肌是一種又軟又硬的觸感,他整個人變得很緊繃:「很癢。」手臂的青筋都冒出來了。
我沒理他,繼續上下其手。
「別亂摸,我拿著刀子,危險!」瑜叫我去客廳待著,但我就是不想聽話。
「那你停下來等我摸完再繼續煮嘛!」我撒嬌著,把手伸進衣服裡,隔著布料摸怎麼會盡興嘛。瑜深深地吸氣、吐氣,又吸了一口氣,再一口氣,也不知道是緊張還是其他原因。
瑜一直沒說話但全身緊繃,把刀子放下後,一邊說很癢,一邊隔著衣服抓住我的手,閃躲又不敢太大力,最後我撩起他的背心,把頭直接鑽進去,親了他的背一下。
我感覺他整個石化了,……到這個尺度也算有進步,別再逼他了:「好啦,不鬧你,先讓你煮飯。」
喪禮持續進行中,為了避免再發生事情,我的協辦工作提早告終,自己待在辦公室,整個靈堂的兵力都增加了,避免還有人敢鬧事,其實只要白瑜往那一站就夠了。
無憂提出的補償計畫是將我們基地整個移到他們基地旁,為我們提供軍事與重建的人力、資源,且無條件公開生物採集的資料庫,信息共享,讓我們盡快恢復。
為此許黎老師特地對全基地的人公開發言:「我們的人本就不算多,現在死亡23人,還有6人需要更高階的醫療協助,仍留在友邦,堅持這些虛的沒意義,臨時政府依然運作中,我們首要任務是讓基地度過危機,再考慮其他的事,在焦土之上,沒有比活下去更重要的事。到底要不要把基地遷過去,大家投票表決。倘若慢慢習慣無憂的生活,未來大家也可以考慮慢慢移民過去。」看著辦公室裡的大電視,對於變動我有點不安。
原本以為人們對於遷徙可能會躊躇,票數拉鋸,或者爭論動盪,沒想到壓倒性通過,我們馬上就動身了,應該說基地馬上就移動了,畢竟不用搬家,只搬「家」,真正改變的只有窗戶外荒涼的景色。
瑜之所以比傾全國之力抓人的竹本更快,只是因為他不講武德,那個人原本挾持人質,跟竹本對峙著,結果白瑜把茿茜抓出醫院,逼那個人投降,至於他做了什麼事情,才讓那個人棄械投降?有時候瑜比反派更像反派,所以他不肯告訴我究竟做了什麼。
他總把我當作小孩子,就算我已經長大。
據說一個人的擇偶標準,會受原生家庭影響,跟自己的父親相似,首鎮爸爸常說媽媽是他的大女兒,「掌上明珠」明明是說女兒,但這個成語用在爸爸對媽媽上,不為過,也許我對白瑜的癡迷,就來自於我小時候看著爸爸媽媽相處,也來自於我從小被白瑜呵護,感受過那般的溫柔,就很難再對別人敞開心扉。
我們為期兩年的共同研究被迫提早結束,我早了兩天回基地,幫著許黎老師準備喪禮,這是繼十年前,最多人同時死亡的一次,用盡了基地的鮮花,場地我盡量以白色為基調,綴以黃色的菊花,每個死掉的人最後變成小小的一個罈子,或者幾顆鑽石回來,一下子死了這麼多人,還都是年輕人,許黎老師瞬間老了許多。
喪禮第一天,我就被過度激動的喪家砸花籃:「就因為你是白瑜的女兒,你就可以先回家,那我的小孩呢?既然知道那裡危險,為什麼不把所有人帶回來!」我沒被砸中,不是因為身手矯健,只是因為白瑜站在我身側,幫我擋下了,但我無言以對。
「還有你。」那婦人指著老師,我認出她是陳明渚的媽媽。「就是你說要讓他們出去的,結果人沒了,你賠我一個兒子。」她過於激動,瑜走上前抓著陳媽媽的肩膀,直接丟出去,旁邊一陣譁然,那個婦人滑行了一段才停下來。
瑜還打算再走上前,但警備隊的其他人已一擁而上,把她制伏在地,架著準備送出靈堂,她整個被扯了起來,離地還亂踢、亂叫。嚴重懷疑大家是怕瑜當場殺人,所以才把陳媽媽架出去。
瑜大吼一聲:「再吵?」她就安靜下來,整個靈堂也鴉雀無聲,因為瑜很可怕,旁邊的人已經散到安全圍觀的距離。
我走上前,瑜立刻拉住我的手,我拍拍他的手背:「沒事。」再轉頭跟陳明渚的媽媽說:「陳媽媽,如果你因為妨礙公務被關,這樣等你出來,喪禮恐怕早就結束了,你要不要好好送明渚最後一程?」陳媽媽點點頭,但警備隊的人不放手,還扯著她繼續往外走。
「龍彌彌,你幫幫我,你幫幫我!」陳媽媽一直喊我。
我看向白瑜,癟起嘴,看他沒鬆口,我走過去扯了扯他的袖子。
火頭上的瑜除了我,沒人敢靠近,他直接怒吼:「我白瑜在這裡重申一次,還有誰不滿,儘管來找我,但敢碰我的人,我一定弄死你。」接著朝警備隊的士兵們揚ㄧ揚下巴,陳媽媽才又順利回到喪家的隊伍裡。
我知道大家都覺得我享有特權,甚至這次只有我平安無事,雖然嘴巴上不承認,可我不能否認若白瑜沒來接我,我怎麼可能好好地站在這?沒被砸中,但心裡很不好過。
晚上一起回到家,才關上門,瑜摸了摸我的頭:「嚇到了?」
「沒事,意料中的事,如果都沒人遷怒我,我才覺得不合理。」
自從告白失敗,這五年來我再也沒看過白瑜打赤膊了,瑜梳洗後穿著一件黑色的背心去煮飯,他很擅長烹飪,任何肉類,基地都可以培育後列印出來,但蔬菜不行。瑜煮了羅宋湯,先用奶油把牛肉煎熟,再加入番茄、馬鈴薯和其他蔬菜,算是一道很簡單但災後意外奢侈的菜色。我趴在沙發上看他料理,劫後餘生的慶幸,我躡手躡腳地走到他後面,他頭也不回:「別急,再等一下。」
然後我就從後面抱住他,把鼻子貼在他背後,滿滿的體香撲鼻而來:「好香啊。」我鼻子左右左右、瘋狂蹭他的背。他來接友邦接我,到今天為止,都沒什麼機會再進一步,所以是時候讓他兌現承諾了。
我手指撫過他的腹部,隔著布料,腹肌是一種又軟又硬的觸感,他整個人變得很緊繃:「很癢。」手臂的青筋都冒出來了。
我沒理他,繼續上下其手。
「別亂摸,我拿著刀子,危險!」瑜叫我去客廳待著,但我就是不想聽話。
「那你停下來等我摸完再繼續煮嘛!」我撒嬌著,把手伸進衣服裡,隔著布料摸怎麼會盡興嘛。瑜深深地吸氣、吐氣,又吸了一口氣,再一口氣,也不知道是緊張還是其他原因。
瑜一直沒說話但全身緊繃,把刀子放下後,一邊說很癢,一邊隔著衣服抓住我的手,閃躲又不敢太大力,最後我撩起他的背心,把頭直接鑽進去,親了他的背一下。
我感覺他整個石化了,……到這個尺度也算有進步,別再逼他了:「好啦,不鬧你,先讓你煮飯。」
喪禮持續進行中,為了避免再發生事情,我的協辦工作提早告終,自己待在辦公室,整個靈堂的兵力都增加了,避免還有人敢鬧事,其實只要白瑜往那一站就夠了。
無憂提出的補償計畫是將我們基地整個移到他們基地旁,為我們提供軍事與重建的人力、資源,且無條件公開生物採集的資料庫,信息共享,讓我們盡快恢復。
為此許黎老師特地對全基地的人公開發言:「我們的人本就不算多,現在死亡23人,還有6人需要更高階的醫療協助,仍留在友邦,堅持這些虛的沒意義,臨時政府依然運作中,我們首要任務是讓基地度過危機,再考慮其他的事,在焦土之上,沒有比活下去更重要的事。到底要不要把基地遷過去,大家投票表決。倘若慢慢習慣無憂的生活,未來大家也可以考慮慢慢移民過去。」看著辦公室裡的大電視,對於變動我有點不安。
原本以為人們對於遷徙可能會躊躇,票數拉鋸,或者爭論動盪,沒想到壓倒性通過,我們馬上就動身了,應該說基地馬上就移動了,畢竟不用搬家,只搬「家」,真正改變的只有窗戶外荒涼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