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清越一直认为自己很幸福。
五口之家,排行老幺。
父母恩爱,兄姐友爱。
家境优渥,开明大度。
顾清越常听母亲说,自己小时候长得粉雕玉琢,机灵可爱。
本来家族女孩就少的可怜,所以顾清越小时候差点被当成女孩养大。
从上小学起,顾清越每天便有哥哥姐姐陪同护送上下学,像是有大孩子的保镖一样。
在校内他又很受同学们欢迎,因为成绩优异,老师又很是看重。
原以为那么无忧无虑的童年,可以一直持续这一辈子。
后来的一次突如其来的车祸,让顾清越猛然认识到这个世界并不是只有美好而无伤痛。
车祸过后,尽管腿是保住了,可医生却还是很残酷地告知他,永远都不可能像正常人那样跑跑跳跳了。
打击肯定是巨大的,无论是自己还是整个家里的亲人。
最初顾清越在医院呆的好几个月里,全家人他们的脸上就几乎再也没出现过笑容。
哥哥姐姐自那时起都一直在自责,他们觉得倘若哥哥没有参加足球比赛,姐姐没有忙着约会,可能那醉酒卡车司机就不会轧到无人看管的自己。
顾清越知道,这跟他们并没有关系。
为了让自己和家里的人能尽快的接受这个事实,顾清越争取配合医生的休养方案,每天都很自律的管控自己的饮食和活动。
每天晚上累得躺在病床上,摸摸没什么知觉的腿,总希望这一切都是个梦。
梦醒后还能像往常那样跟着哥哥姐姐屁股后面玩闹。
可在梦里顾清越自己是能跑能跳、能跨能飞,醒来后却恰恰相反,甚至连生活都不能自理。
那时还是四年级,顾清越整个暑假便是在医院度过的。
开学的时候自己已经能很好地使用轮椅来代步了,记得那时妈妈问过自己还想不想去学校上学,自己是怎么回答的?
好像是想休学在家自学吧?
因为那时顾清越就知道,尽管坐着轮椅是能去上学,但还是要麻烦或者干扰到好多人。
索性他就呆在了家里,看了好多好多的书。
《床边的小豆豆》是最先看完的,既然小豆豆能在校长的关怀下能学会成长,那自己也能像向她一样,在上至祖父、外祖父母,父母姑伯舅婶,下至堂表兄弟姐妹爱护和引导下,身心健康的长大。
因为毕竟周围有好多人都希望自己能快乐幸福,自己也亦是如此。
所以为什么不去争取呢?
顾清越看到妈妈时常会在自己耳边叹气,但转身又会安慰自己:“命运没有欠你什么,为你关了一扇门,必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后来,顾清越就呆在了家里自学或者请家庭教师辅导,尽管再也没受到过学校教育,可学校的那些学习氛围和同学间的相处模式自己还是很了解的。
因为自己有一个话唠哥哥,一放学回来便会跟自己各种吐糟学校的种种,无论好坏。
因为哥哥想让自己知道,就算自己就算脱离了学校,也不能少了对学习的兴趣。
姐姐也一改往常的贪玩叛逆,没事便会在家里为自己弹钢琴拉小提琴,又或者是耐下性子读读中外文名著,或者是陪着自己一起看那些有哲理性的书籍。
特别是史铁生和霍金的经历和著作,姐姐没事就会跟自己讨论几番,而身残志坚对自己的激励作用也是那时被挖掘出来的。
因为自己的家庭经济很是宽裕,妈妈也就呆在家,整天捣鼓些好吃的给自己,怕自己闲得慌还教会了自己烹饪、烘焙、养花种草这些一一不提。
姐姐也常在耳边念叨,男孩子要样样在行,不说精通,但谈论起来还是要有话接的上,和女孩相处才不至于冷场。
顾清越觉得自己好像在这方面有点开窍了。
而自己最喜欢的便是周末的时光,一家人可以一起出去游玩或者踏青,一路欢声笑语。
虽说会有旁人向自己投来差异的目光,但自己也知道回之一笑,我们并没有什么大不同。
因为顾清越知道,亲人们都不希望自己会对人生感到绝望,不论是从那些伟人里的事迹里,还是在日常的教导里,总要给自己灌输一些对未来的憧憬,好有人生的规划。
当成年之际,顾清越在电台做台长的姑姑向父母提出建议,让自己去电台上班。
“你们也应该适当的放手了,让清越自己去社会上历练历练总归是好的。你们这些年把孩子养得很好,温润如玉的性子做这行错不了。”
“你们还灌了那么多的心灵鸡汤,让他歪也歪不了哪儿去。况且不还有我看管着吗?放心。”
还记得父母那时都是反对的,姑姑跟他们好一番理论,自己才有了那第一份职业。
顾清越真心很感谢姑姑的执着,还有自己对那份职业的认真,才能找到最喜欢的那个人。
顾清越记得刚去之时,只是在观摩学习,跟着前辈了解熟悉工作环境,久了也接触到了其中的乐趣所在。
第一次正式主持的是晚间情感沟通频道,当时在通稿设备都实现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收听率还不错。
令人头疼的大概也就是那些随意打进电台却没有话说,或者是一说便能滔滔不绝的一直说下去的听众。
至于那些不太好开导的人把话题引到与节目相关上面来,也可以相安无事了。
不知是从什么时候起,顾清越的节目里总有一两个玩的好的朋友,每晚都会听自己的广播,还在主题电话连线时候打进电台来避免冷场。
也是从那时起,顾清越才反应过来,一个叫宁黛雪的女孩子无声无息地闯进了自己的世界,也算得上是第一个女性朋友吧?
她很爱笑,笑声也很清脆好听。
其实自己希望每晚都能接到她打来的电话。
但顾清越知道她还在读高三,压力大,在学校寄宿的话能听到自己的节目都已经很奢侈了,打电话也只是她放月假时才做得到的事。
她爱玩,爱吃。
所以顾清越就利用工权,把南京风景名胜之处在节目里都详细地介绍给听众,附带大街小巷的美食,就想把她诱导到南京来,还可以给她提供一些志愿填报的意见。
自己不知道怎么在广播里只通过电流更接近她,私心而论,只有这一个比较好、却也比较笨拙的方法。
顾清越的心里逐渐出现了一个自私的想法,他无比想见到她,已经不想局限于声音交流。
临近六月之时,一直为自己做康复计划的英国专家有了一段安定的时间,被父母告知,自己要趁这段时间飞往英国接受新的方案治疗,不然到时专家又全球到处跑,很难取得稳定联系。
顾清越回国时已是十月深秋,自己也知道,自己欠那些曾经守在收音机前的听众一个交代,可已经不敢再去播音了。
当时走得匆匆,再回来能有什么好的解释呢?不如少个挂念,在心头留个想念。
后来顾清越接手了母亲打理了大半辈子的甜品店,整天捣鼓些蛋糕甜点也算有个盼头。
谁知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
当大外甥用自己的手机意外加上宁黛雪的微信后,自己还狂喜了好一阵子。
顾清越原本以为自己一辈子都不会跟她再有交集了,没想到她真的来了南京读大学。
后来凭借着大小外甥的名义成功地约她见了面,幸好聊得还不错,自己也有信心继续发展下去,如果不是她的手机意外掉厕所,恐怕两人还要持续微信聊天很多天。
顾清越喜欢她,幸好她也明白自己的心意。
其实宁黛雪很漂亮,自己一直都知道。
她那种很灵动的美会印在你脑海里挥之不去,呼之又来。
那一天夜晚看到她在灯光璀璨的舞台上肆意扭动着腰肢的时候,她就仿佛化成了一只可清纯可妖娆的小妖精,红衣似火,美得令人惊心夺目。
除了把观众的注意力都吸走外,还让自己轻易失了三魂六魄。
当把她成功地拐带到自己的家时,自己无疑是很高兴地,记得好像还筹划了好些天,没想到她就轻易地答应了。
那一晚宁黛雪看到了卧室里挂着的那副水粉画,她很聪明,马上明白了自己早已经喜欢上了她。
有一句话说的很对,上帝关了你一扇门,必定会给你开一扇窗。
而宁黛雪对于自己而言,可能就是那一扇窗,让自己还能找到时间的幸福和美好。
顾清越突然想到,宁黛雪曾经说,她对自己是一见钟情,可自己又何尝不是呢?
初次见面,我就在想,那是谁家的闺女,怎能长得那么美?后来我才知道这是命中注定的缘。
莞莞,曾经那几百个互相陪伴的夜晚,都化作了月光,照亮了我们走进对方心里的路。
我也愿洗手作羹汤,为你做你爱吃的吃食甜品,因为这些都是我们相爱的记号。
----顾清越
end
五口之家,排行老幺。
父母恩爱,兄姐友爱。
家境优渥,开明大度。
顾清越常听母亲说,自己小时候长得粉雕玉琢,机灵可爱。
本来家族女孩就少的可怜,所以顾清越小时候差点被当成女孩养大。
从上小学起,顾清越每天便有哥哥姐姐陪同护送上下学,像是有大孩子的保镖一样。
在校内他又很受同学们欢迎,因为成绩优异,老师又很是看重。
原以为那么无忧无虑的童年,可以一直持续这一辈子。
后来的一次突如其来的车祸,让顾清越猛然认识到这个世界并不是只有美好而无伤痛。
车祸过后,尽管腿是保住了,可医生却还是很残酷地告知他,永远都不可能像正常人那样跑跑跳跳了。
打击肯定是巨大的,无论是自己还是整个家里的亲人。
最初顾清越在医院呆的好几个月里,全家人他们的脸上就几乎再也没出现过笑容。
哥哥姐姐自那时起都一直在自责,他们觉得倘若哥哥没有参加足球比赛,姐姐没有忙着约会,可能那醉酒卡车司机就不会轧到无人看管的自己。
顾清越知道,这跟他们并没有关系。
为了让自己和家里的人能尽快的接受这个事实,顾清越争取配合医生的休养方案,每天都很自律的管控自己的饮食和活动。
每天晚上累得躺在病床上,摸摸没什么知觉的腿,总希望这一切都是个梦。
梦醒后还能像往常那样跟着哥哥姐姐屁股后面玩闹。
可在梦里顾清越自己是能跑能跳、能跨能飞,醒来后却恰恰相反,甚至连生活都不能自理。
那时还是四年级,顾清越整个暑假便是在医院度过的。
开学的时候自己已经能很好地使用轮椅来代步了,记得那时妈妈问过自己还想不想去学校上学,自己是怎么回答的?
好像是想休学在家自学吧?
因为那时顾清越就知道,尽管坐着轮椅是能去上学,但还是要麻烦或者干扰到好多人。
索性他就呆在了家里,看了好多好多的书。
《床边的小豆豆》是最先看完的,既然小豆豆能在校长的关怀下能学会成长,那自己也能像向她一样,在上至祖父、外祖父母,父母姑伯舅婶,下至堂表兄弟姐妹爱护和引导下,身心健康的长大。
因为毕竟周围有好多人都希望自己能快乐幸福,自己也亦是如此。
所以为什么不去争取呢?
顾清越看到妈妈时常会在自己耳边叹气,但转身又会安慰自己:“命运没有欠你什么,为你关了一扇门,必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后来,顾清越就呆在了家里自学或者请家庭教师辅导,尽管再也没受到过学校教育,可学校的那些学习氛围和同学间的相处模式自己还是很了解的。
因为自己有一个话唠哥哥,一放学回来便会跟自己各种吐糟学校的种种,无论好坏。
因为哥哥想让自己知道,就算自己就算脱离了学校,也不能少了对学习的兴趣。
姐姐也一改往常的贪玩叛逆,没事便会在家里为自己弹钢琴拉小提琴,又或者是耐下性子读读中外文名著,或者是陪着自己一起看那些有哲理性的书籍。
特别是史铁生和霍金的经历和著作,姐姐没事就会跟自己讨论几番,而身残志坚对自己的激励作用也是那时被挖掘出来的。
因为自己的家庭经济很是宽裕,妈妈也就呆在家,整天捣鼓些好吃的给自己,怕自己闲得慌还教会了自己烹饪、烘焙、养花种草这些一一不提。
姐姐也常在耳边念叨,男孩子要样样在行,不说精通,但谈论起来还是要有话接的上,和女孩相处才不至于冷场。
顾清越觉得自己好像在这方面有点开窍了。
而自己最喜欢的便是周末的时光,一家人可以一起出去游玩或者踏青,一路欢声笑语。
虽说会有旁人向自己投来差异的目光,但自己也知道回之一笑,我们并没有什么大不同。
因为顾清越知道,亲人们都不希望自己会对人生感到绝望,不论是从那些伟人里的事迹里,还是在日常的教导里,总要给自己灌输一些对未来的憧憬,好有人生的规划。
当成年之际,顾清越在电台做台长的姑姑向父母提出建议,让自己去电台上班。
“你们也应该适当的放手了,让清越自己去社会上历练历练总归是好的。你们这些年把孩子养得很好,温润如玉的性子做这行错不了。”
“你们还灌了那么多的心灵鸡汤,让他歪也歪不了哪儿去。况且不还有我看管着吗?放心。”
还记得父母那时都是反对的,姑姑跟他们好一番理论,自己才有了那第一份职业。
顾清越真心很感谢姑姑的执着,还有自己对那份职业的认真,才能找到最喜欢的那个人。
顾清越记得刚去之时,只是在观摩学习,跟着前辈了解熟悉工作环境,久了也接触到了其中的乐趣所在。
第一次正式主持的是晚间情感沟通频道,当时在通稿设备都实现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收听率还不错。
令人头疼的大概也就是那些随意打进电台却没有话说,或者是一说便能滔滔不绝的一直说下去的听众。
至于那些不太好开导的人把话题引到与节目相关上面来,也可以相安无事了。
不知是从什么时候起,顾清越的节目里总有一两个玩的好的朋友,每晚都会听自己的广播,还在主题电话连线时候打进电台来避免冷场。
也是从那时起,顾清越才反应过来,一个叫宁黛雪的女孩子无声无息地闯进了自己的世界,也算得上是第一个女性朋友吧?
她很爱笑,笑声也很清脆好听。
其实自己希望每晚都能接到她打来的电话。
但顾清越知道她还在读高三,压力大,在学校寄宿的话能听到自己的节目都已经很奢侈了,打电话也只是她放月假时才做得到的事。
她爱玩,爱吃。
所以顾清越就利用工权,把南京风景名胜之处在节目里都详细地介绍给听众,附带大街小巷的美食,就想把她诱导到南京来,还可以给她提供一些志愿填报的意见。
自己不知道怎么在广播里只通过电流更接近她,私心而论,只有这一个比较好、却也比较笨拙的方法。
顾清越的心里逐渐出现了一个自私的想法,他无比想见到她,已经不想局限于声音交流。
临近六月之时,一直为自己做康复计划的英国专家有了一段安定的时间,被父母告知,自己要趁这段时间飞往英国接受新的方案治疗,不然到时专家又全球到处跑,很难取得稳定联系。
顾清越回国时已是十月深秋,自己也知道,自己欠那些曾经守在收音机前的听众一个交代,可已经不敢再去播音了。
当时走得匆匆,再回来能有什么好的解释呢?不如少个挂念,在心头留个想念。
后来顾清越接手了母亲打理了大半辈子的甜品店,整天捣鼓些蛋糕甜点也算有个盼头。
谁知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
当大外甥用自己的手机意外加上宁黛雪的微信后,自己还狂喜了好一阵子。
顾清越原本以为自己一辈子都不会跟她再有交集了,没想到她真的来了南京读大学。
后来凭借着大小外甥的名义成功地约她见了面,幸好聊得还不错,自己也有信心继续发展下去,如果不是她的手机意外掉厕所,恐怕两人还要持续微信聊天很多天。
顾清越喜欢她,幸好她也明白自己的心意。
其实宁黛雪很漂亮,自己一直都知道。
她那种很灵动的美会印在你脑海里挥之不去,呼之又来。
那一天夜晚看到她在灯光璀璨的舞台上肆意扭动着腰肢的时候,她就仿佛化成了一只可清纯可妖娆的小妖精,红衣似火,美得令人惊心夺目。
除了把观众的注意力都吸走外,还让自己轻易失了三魂六魄。
当把她成功地拐带到自己的家时,自己无疑是很高兴地,记得好像还筹划了好些天,没想到她就轻易地答应了。
那一晚宁黛雪看到了卧室里挂着的那副水粉画,她很聪明,马上明白了自己早已经喜欢上了她。
有一句话说的很对,上帝关了你一扇门,必定会给你开一扇窗。
而宁黛雪对于自己而言,可能就是那一扇窗,让自己还能找到时间的幸福和美好。
顾清越突然想到,宁黛雪曾经说,她对自己是一见钟情,可自己又何尝不是呢?
初次见面,我就在想,那是谁家的闺女,怎能长得那么美?后来我才知道这是命中注定的缘。
莞莞,曾经那几百个互相陪伴的夜晚,都化作了月光,照亮了我们走进对方心里的路。
我也愿洗手作羹汤,为你做你爱吃的吃食甜品,因为这些都是我们相爱的记号。
----顾清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