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衣跟在袁崇夫妇身后,只觉他方才的态度,甚是耐人寻味。
不过来不及细想,在回流觞亭的路上,她用传音符与李长风讲述自己在榕夫人厢房内发现的一切。
说到关键之处时,蝶衣懊恼道:“差一点就能知道那叠纸中是否还有人皮。”
“既然她没发现你,那就说明我们还有机会再探。”李长风轻声安慰。
她点头,“不过榕夫人行迹实在可疑,我推测上元节的人皮天灯就是她放的,至于人是不是她杀的……”
说话间,她们已经来到了流觞亭。
只见从稷山引下来的活水,蜿蜒穿过亭中,溪水汩汩。
受邀的文人雅客们早已列坐在溪畔,手里的柳枝拂过水面,在溪中荡开圈圈涟漪。
他们轻甩沾了水的柳条,溪水便洒在身上,迸溅的水珠在阳光下散发出莹白色泽。
此项仪式是璃国曲水流觞前的祓禊仪式。
洗濯去垢,祓禊去灾。
眼前春日融融之景,让蝶衣也心生荡漾。
她走到亭边,折下一支柳条,轻沾溪水,趁着李长风不注意时,笑吟吟地将水珠洒在他的脸上。
然而每次在他“望”过来时,便偷偷溜走。
如此三番四次的折腾,万年不动的泥胎终于在她再一次想“干坏事”时,单手摁住她的爪子,无奈道:“我知道是你。”
随后李长风握住她的手,连带着柳条,划过溪水,反手将水珠甩在她脸上,“礼尚往来。”
蝶衣猛地闭上双眼,只觉凉雨敷面,仿若洗涤铅华,十分惬意。
“诸位,”她身侧的袁崇突然站起身朝着上流的客人,抬手示意道,“曲水流觞,开始吧。”
话音刚落,盛酒的杯盏就顺着溪水漂流而下。
随后稳稳停在“诗酒仙”王献身前。
王献拿起溪中酒杯,张口欲饮,却被一旁的宾客阻止,“王兄不可,按照规矩,作了诗才能饮。”
“不饮怎能作?”王献挥开旁人之手,仰头喝酒。
王献自是对得起他“诗酒仙”的绰号,一口干了杯中酒后,诗兴大发,张口便吟出佳句。
与此同时,亭中的书法大家,谢榕的兄长谢宽手执鼠须笔,泼墨挥毫,在蚕茧纸上,记录他所吟下的诗句。
众人听完王献的诗,又是惊艳又是羡慕,开口打趣道:“王兄你不该叫‘诗酒仙’,应当叫‘诗酒鬼’才对!”
王献三声大笑后,拎起酒壶给面前的酒杯满上,随后流觞杯晃晃悠悠漂流而下,停在了蝶衣跟前。
索性她早有准备,蝶衣站起身,白色帷纱轻轻飘动,不深不浅的话语从里传出,“妾身不会作诗,这便以画代诗,献丑了。”
她从袖中取出纸笔红墨,将那日天灯上的九瓣莲画在纸上。
“听闻榕夫人画技超群,”李长风突然开口,言辞恳切,“可否为内子点评一二?”
榕夫人扫了一眼蝶衣的画,袖口处的指尖颤抖,面上故作镇定道:“画得很好。”
“夫人谬赞。”蝶衣深深看了她一眼,然后饮酒后坐下。
重新斟上酒的流觞杯,飘至袁崇跟前停下。
“说起画,我近日苦心钻营画技,终于有一幅可堪佳作。此画耗费了我毕生心血,若是不能与诸位共赏,实在可惜。”说罢,他从怀中掏出画卷,在众人面前徐徐展开。
画上是一片红枫林,片片红叶鲜艳似火,热烈得几乎将整个画面燃烧。
画作在众人手上依次传阅,没有一人在看到后不惊叹的。
“这颜色,简直太像,太鲜活了。”
“此等颜料何处可寻啊!”
“……”
袁崇十分满意他们的反应,笑着饮下杯中酒,“此画为改良版的红墨所作,我将它称之为极品红墨,不日便会在朱华斋公开出售,望诸位届时能赏脸光顾。”
王献也大笑着回应道:“袁兄客气了,这红墨是极品中的极品,若能得此墨,是我等之幸啊……”
“是啊是啊。”众人纷纷附和。
然而就在这时,酒杯突然“咚”的一声掉落在溪中,袁崇双手紧紧捂住自己的肚子,面色涨紫,看起来疼痛难忍。
这突如其来的惊变一时间让所有人都愣在原地。
待众人反应过来后,袁崇已经倒在地上,圆睁的双目布满猩红血丝,嘴角糜烂,他的口中还在不断涌出白沫。
在抽搐片刻后,他停止了动弹。
榕夫人抱着丈夫渐冷的身体,惊呼连连,如万年雪莲般的冷傲在此刻彻底碎裂。
“快!快去请大夫!”周围有人喊道。
不消片刻,镇上回春堂的张大夫便提着药匣子,拨开层层人群,来到袁崇身前。
他掀开袁崇的眼皮,望了望。
然后搭上他的手腕,把脉了一会,摇头道:“已经无力回天了。”
“什么?!”榕夫人身子一晃,难以置信。
“大夫,你能看出袁兄是怎么死的吗?”王献试探地问道。
此话问出了在场众人的心中所想。
袁崇是在曲水流觞途中死的,他们目睹这一切,简直惊出一身的冷汗,深觉后怕。
张大夫捏住袁崇下巴,仔细打量。
随后他的视线落在了袁崇的嘴角,显然是看见了他口角的糜烂。
张大夫拿出帕子掏干净他口中白沫,贴近闻了闻,诊断道:“是中毒死的,他口中有一股金属味。死者生前可是吃过,饮过什么东西?”
“酒!他死前喝了流觞杯里的酒!”王献喊道,随后他召集众人,立马去寻因无人在意,已经飘得很远的酒杯。
找到酒杯后,张大夫从针灸包内取出银针,探入杯底。
只见银针提起后,从酒水中没出的尖端变得墨黑无比。
“这……”众人见此情形大惊,“居然是有人在酒杯里下毒!”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蝶衣身上,此女自进亭起便带着帷帽,一副不可见人的模样。
“我没有下毒害他。”面对众人的灼热目光,蝶衣淡淡道。
王献红着脖子,喊道:“那为何你喝了没事,袁崇喝了就死了?袁崇喝的酒就是你下的,这前后脚的功夫,只有你有机会下毒!”
曲水流觞时,每个人的身旁都有一个酒壶,这只酒壶的作用就是为了给下一位取杯者斟上酒,所以他断定袁崇杯中的毒来自蝶衣的酒壶。
然而打脸来得很快,张大夫已经验完了蝶衣的酒壶,银针没有变黑,说明酒壶里没有毒。
“这不可能!如果酒壶里没有毒,那毒是从哪来的?”这显然超出了王献的认知。
随后,他无意间瞧见蝶衣身侧的笔墨,这是她先前作画时留下的工具,眼下正放在一旁晾干。
王献恍然大悟,指着那堆东西,得意道:“对了,我们这群人里只有你研磨了红墨,要知道红墨里可是有朱砂的,朱砂剧毒,这回你怎么解释?”
张大夫拿起蝶衣身侧的上品红墨,观察了片刻,“这红墨一看就是经过火煅了。朱砂最忌火煅,凡经火及其烧煅,其毒则等同于砒霜,服之必毙。且死者的死状,确实很朱砂中毒一模一样。”
“可笑,就算我用了红墨又如何?我与袁崇无冤无仇,为何要害他?”蝶衣冷笑。
她话音刚落,李长风也开口了,“流觞杯是顺着水流漂流停止的,它停在谁面前不是我夫人能决定的,你们说她要害袁崇,这一点又如何解释?”
闻言,张大夫看了一眼李长风,只觉他瞧着有些眼熟,却想不起在哪里见过。
“不管怎样你夫人的嫌疑最大,”王献扭头吩咐小厮,“赶紧去报官,就说袁氏山庄发生命案了,嫌疑人也在此。”
小厮领命退下。
李长风正打算掏出令牌表明身份时,蝶衣却阻止了他,“还没有找到人皮天灯案的凶手,还是不要打草惊蛇。”
如果天灯案的凶手就在这庄子内,那么她被诬陷成害死袁崇的凶手,不管是不是真正的凶手所为,都能让此人放松警惕。
最好能够让ta放松到露出马脚。
……
一个时辰后,陈生与蝶衣面面相觑。
“你说谁杀了人?”陈生又问了一遍,音调猛然拔高。
王献“唰”地指向蝶衣,“就是她呀,县太爷您这已经是问第二次了。”
他面上恭恭敬敬,心里却在暗自腹诽,这新上任的县令,不是耳朵不好使,就是记性不太好。
陈生的眼睛瞪得像铜铃,蝶衣从他的眼神中读到了“姑奶奶你又在玩什么把戏”。
他看了看蝶衣,又抬头看了眼李长风。
最后将视线落在王献脸上。
这蠢货,凭她与三皇子的关系,至于用下毒杀人这种卑鄙之法吗?
就算是他陈生杀了人,蝶衣也不可能杀人。
可是陈生不能直言,因为看她俩的样子,是没打算暴露身份。
但这就难为他了。
有什么办法既能瞒天过海,又不能放跑真正的嫌疑人。
陈生搔了搔头,沉吟片刻,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点子。
嘿嘿,这办法好,通了通了。
他面上不显,以拳抵唇,轻咳道:“没有证据无法直接定罪,但凡与袁崇有过接触的都是嫌疑人,即日起,所有人都不许离开袁氏山庄。”
他一不做二不休,将所有人都关在袁氏山庄的厢房里,如此一来,真正的凶手也逃不掉了。
只是这案情,又变得扑朔迷离了。
不过来不及细想,在回流觞亭的路上,她用传音符与李长风讲述自己在榕夫人厢房内发现的一切。
说到关键之处时,蝶衣懊恼道:“差一点就能知道那叠纸中是否还有人皮。”
“既然她没发现你,那就说明我们还有机会再探。”李长风轻声安慰。
她点头,“不过榕夫人行迹实在可疑,我推测上元节的人皮天灯就是她放的,至于人是不是她杀的……”
说话间,她们已经来到了流觞亭。
只见从稷山引下来的活水,蜿蜒穿过亭中,溪水汩汩。
受邀的文人雅客们早已列坐在溪畔,手里的柳枝拂过水面,在溪中荡开圈圈涟漪。
他们轻甩沾了水的柳条,溪水便洒在身上,迸溅的水珠在阳光下散发出莹白色泽。
此项仪式是璃国曲水流觞前的祓禊仪式。
洗濯去垢,祓禊去灾。
眼前春日融融之景,让蝶衣也心生荡漾。
她走到亭边,折下一支柳条,轻沾溪水,趁着李长风不注意时,笑吟吟地将水珠洒在他的脸上。
然而每次在他“望”过来时,便偷偷溜走。
如此三番四次的折腾,万年不动的泥胎终于在她再一次想“干坏事”时,单手摁住她的爪子,无奈道:“我知道是你。”
随后李长风握住她的手,连带着柳条,划过溪水,反手将水珠甩在她脸上,“礼尚往来。”
蝶衣猛地闭上双眼,只觉凉雨敷面,仿若洗涤铅华,十分惬意。
“诸位,”她身侧的袁崇突然站起身朝着上流的客人,抬手示意道,“曲水流觞,开始吧。”
话音刚落,盛酒的杯盏就顺着溪水漂流而下。
随后稳稳停在“诗酒仙”王献身前。
王献拿起溪中酒杯,张口欲饮,却被一旁的宾客阻止,“王兄不可,按照规矩,作了诗才能饮。”
“不饮怎能作?”王献挥开旁人之手,仰头喝酒。
王献自是对得起他“诗酒仙”的绰号,一口干了杯中酒后,诗兴大发,张口便吟出佳句。
与此同时,亭中的书法大家,谢榕的兄长谢宽手执鼠须笔,泼墨挥毫,在蚕茧纸上,记录他所吟下的诗句。
众人听完王献的诗,又是惊艳又是羡慕,开口打趣道:“王兄你不该叫‘诗酒仙’,应当叫‘诗酒鬼’才对!”
王献三声大笑后,拎起酒壶给面前的酒杯满上,随后流觞杯晃晃悠悠漂流而下,停在了蝶衣跟前。
索性她早有准备,蝶衣站起身,白色帷纱轻轻飘动,不深不浅的话语从里传出,“妾身不会作诗,这便以画代诗,献丑了。”
她从袖中取出纸笔红墨,将那日天灯上的九瓣莲画在纸上。
“听闻榕夫人画技超群,”李长风突然开口,言辞恳切,“可否为内子点评一二?”
榕夫人扫了一眼蝶衣的画,袖口处的指尖颤抖,面上故作镇定道:“画得很好。”
“夫人谬赞。”蝶衣深深看了她一眼,然后饮酒后坐下。
重新斟上酒的流觞杯,飘至袁崇跟前停下。
“说起画,我近日苦心钻营画技,终于有一幅可堪佳作。此画耗费了我毕生心血,若是不能与诸位共赏,实在可惜。”说罢,他从怀中掏出画卷,在众人面前徐徐展开。
画上是一片红枫林,片片红叶鲜艳似火,热烈得几乎将整个画面燃烧。
画作在众人手上依次传阅,没有一人在看到后不惊叹的。
“这颜色,简直太像,太鲜活了。”
“此等颜料何处可寻啊!”
“……”
袁崇十分满意他们的反应,笑着饮下杯中酒,“此画为改良版的红墨所作,我将它称之为极品红墨,不日便会在朱华斋公开出售,望诸位届时能赏脸光顾。”
王献也大笑着回应道:“袁兄客气了,这红墨是极品中的极品,若能得此墨,是我等之幸啊……”
“是啊是啊。”众人纷纷附和。
然而就在这时,酒杯突然“咚”的一声掉落在溪中,袁崇双手紧紧捂住自己的肚子,面色涨紫,看起来疼痛难忍。
这突如其来的惊变一时间让所有人都愣在原地。
待众人反应过来后,袁崇已经倒在地上,圆睁的双目布满猩红血丝,嘴角糜烂,他的口中还在不断涌出白沫。
在抽搐片刻后,他停止了动弹。
榕夫人抱着丈夫渐冷的身体,惊呼连连,如万年雪莲般的冷傲在此刻彻底碎裂。
“快!快去请大夫!”周围有人喊道。
不消片刻,镇上回春堂的张大夫便提着药匣子,拨开层层人群,来到袁崇身前。
他掀开袁崇的眼皮,望了望。
然后搭上他的手腕,把脉了一会,摇头道:“已经无力回天了。”
“什么?!”榕夫人身子一晃,难以置信。
“大夫,你能看出袁兄是怎么死的吗?”王献试探地问道。
此话问出了在场众人的心中所想。
袁崇是在曲水流觞途中死的,他们目睹这一切,简直惊出一身的冷汗,深觉后怕。
张大夫捏住袁崇下巴,仔细打量。
随后他的视线落在了袁崇的嘴角,显然是看见了他口角的糜烂。
张大夫拿出帕子掏干净他口中白沫,贴近闻了闻,诊断道:“是中毒死的,他口中有一股金属味。死者生前可是吃过,饮过什么东西?”
“酒!他死前喝了流觞杯里的酒!”王献喊道,随后他召集众人,立马去寻因无人在意,已经飘得很远的酒杯。
找到酒杯后,张大夫从针灸包内取出银针,探入杯底。
只见银针提起后,从酒水中没出的尖端变得墨黑无比。
“这……”众人见此情形大惊,“居然是有人在酒杯里下毒!”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蝶衣身上,此女自进亭起便带着帷帽,一副不可见人的模样。
“我没有下毒害他。”面对众人的灼热目光,蝶衣淡淡道。
王献红着脖子,喊道:“那为何你喝了没事,袁崇喝了就死了?袁崇喝的酒就是你下的,这前后脚的功夫,只有你有机会下毒!”
曲水流觞时,每个人的身旁都有一个酒壶,这只酒壶的作用就是为了给下一位取杯者斟上酒,所以他断定袁崇杯中的毒来自蝶衣的酒壶。
然而打脸来得很快,张大夫已经验完了蝶衣的酒壶,银针没有变黑,说明酒壶里没有毒。
“这不可能!如果酒壶里没有毒,那毒是从哪来的?”这显然超出了王献的认知。
随后,他无意间瞧见蝶衣身侧的笔墨,这是她先前作画时留下的工具,眼下正放在一旁晾干。
王献恍然大悟,指着那堆东西,得意道:“对了,我们这群人里只有你研磨了红墨,要知道红墨里可是有朱砂的,朱砂剧毒,这回你怎么解释?”
张大夫拿起蝶衣身侧的上品红墨,观察了片刻,“这红墨一看就是经过火煅了。朱砂最忌火煅,凡经火及其烧煅,其毒则等同于砒霜,服之必毙。且死者的死状,确实很朱砂中毒一模一样。”
“可笑,就算我用了红墨又如何?我与袁崇无冤无仇,为何要害他?”蝶衣冷笑。
她话音刚落,李长风也开口了,“流觞杯是顺着水流漂流停止的,它停在谁面前不是我夫人能决定的,你们说她要害袁崇,这一点又如何解释?”
闻言,张大夫看了一眼李长风,只觉他瞧着有些眼熟,却想不起在哪里见过。
“不管怎样你夫人的嫌疑最大,”王献扭头吩咐小厮,“赶紧去报官,就说袁氏山庄发生命案了,嫌疑人也在此。”
小厮领命退下。
李长风正打算掏出令牌表明身份时,蝶衣却阻止了他,“还没有找到人皮天灯案的凶手,还是不要打草惊蛇。”
如果天灯案的凶手就在这庄子内,那么她被诬陷成害死袁崇的凶手,不管是不是真正的凶手所为,都能让此人放松警惕。
最好能够让ta放松到露出马脚。
……
一个时辰后,陈生与蝶衣面面相觑。
“你说谁杀了人?”陈生又问了一遍,音调猛然拔高。
王献“唰”地指向蝶衣,“就是她呀,县太爷您这已经是问第二次了。”
他面上恭恭敬敬,心里却在暗自腹诽,这新上任的县令,不是耳朵不好使,就是记性不太好。
陈生的眼睛瞪得像铜铃,蝶衣从他的眼神中读到了“姑奶奶你又在玩什么把戏”。
他看了看蝶衣,又抬头看了眼李长风。
最后将视线落在王献脸上。
这蠢货,凭她与三皇子的关系,至于用下毒杀人这种卑鄙之法吗?
就算是他陈生杀了人,蝶衣也不可能杀人。
可是陈生不能直言,因为看她俩的样子,是没打算暴露身份。
但这就难为他了。
有什么办法既能瞒天过海,又不能放跑真正的嫌疑人。
陈生搔了搔头,沉吟片刻,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点子。
嘿嘿,这办法好,通了通了。
他面上不显,以拳抵唇,轻咳道:“没有证据无法直接定罪,但凡与袁崇有过接触的都是嫌疑人,即日起,所有人都不许离开袁氏山庄。”
他一不做二不休,将所有人都关在袁氏山庄的厢房里,如此一来,真正的凶手也逃不掉了。
只是这案情,又变得扑朔迷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