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庄村不大,住的都是祖祖辈辈在此生活的百姓。
春芽和秦永亭做了十六年的邻居,算是自小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
虽然秦永亭一副迂腐书生的模样,生怕被人瞧见二人单独走在一处,但其实两家往来颇多。
秦永亭他爹虽在,但常年不着家,秦家大娘闲时常常来找周氏说话。
又可怜周氏独自一人带着个病弱的女儿生存不易,故而时常帮衬。
周氏虽同春芽说话时有些不阴不阳的调子,但面对外人时却很是正常,丝毫看不出那阴沉古怪的模样。
烟蘅在这个家待了三天,隔壁的秦家大娘日日都要过来,手上还总端着些东西,或是鸡蛋或是零嘴,对春芽家来说算得上稀罕物。
她这才发觉,那日初见秦永亭时判断有误,秦家的条件比春芽家还是要好上不少的,至于他那天为何穿得破破烂烂,用秦家大娘的话来说,那就是“满脑门子只有书,说给他做新衣裳死活不肯,每回他去镇上看他爹,我都给钱让他扯些布回来好给他缝身新的,可每次回来手上都只有书,问他钱去哪儿了,全买书了!”
秦家大娘说得唾沫横飞,显然秦永亭这么做已经不是一两次了。
烟蘅坐在一旁嗑着瓜子,她这两日已经摸索出来了,大概她和梨秋的故事无关,反正在这方小院里,任她怎么折腾周氏和秦大娘都不会怀疑。
所以她今日连装样子的绣棚都给扔了,就坐在那儿喝茶嗑瓜子,对着满桌的瓜果点心和上好的茶,周氏和秦大娘也没有任何意外,她们仿佛根本看不见这些东西。
秦大娘仍说得起劲,不知怎地就说到她身上。
她瞧着烟蘅垂头静坐的模样连连点头,同周氏道:“还是你家春芽好,性子温柔又勤劳,知道替你分担家里的事,哪像我家那个,成日里一进书房就万事不管。”
她这话说得实在有失偏颇,据烟蘅观察,秦家大部分家务都是秦永亭在干,一大早鸡都没起,烟蘅还在打坐时,就能听见他劈柴挑水的动静。
天才蒙蒙亮,秦永亭不仅喂完了自家的鸡,还把她家院子里的水缸都挑满了。
在这样少有外人来往的小村子里,家家都习惯了夜不闭户,春芽家的大门也没上锁,秦永亭动作熟练,显然也不是头一次替她家干活了。
周氏听完自然要劝,秦大娘嘴上虽埋怨着,但脸色瞧得出对自家儿子是十分满意的。
于是又说起他的婚事来,说秦永亭年纪也不小了,前几年说是要考秀才,如今秀才也考上了,村里人见着都要恭维几句,说他将来说不定还能做状元。
秦大娘对状元没什么实感,毕竟她家上数八代,也就只有秦永亭这一个读书人,已经很够她得意了,比起虚无缥缈的状元,她更操心儿子的婚事。
眼看着秦永亭就要及冠了,别人家十五六岁就能娶媳妇生孩子,他都二十了还没着落,秦大娘每每提起便是唉声叹气。
她手指飞快翻转着,在缝一件新袍子,眼睛却不住地拿余光去瞥烟蘅,似乎想瞧清她的神色。
烟蘅又剥了个橘子,一瓣瓣玩似的慢慢扔进嘴里,看在周氏与秦大娘眼里却是在老老实实理着丝线。
秦大娘暗自点头,是个沉得住气的。
眼看春芽不说话,秦大娘只好去看周氏,问起周氏的打算。
“你家春芽翻过年也快十七,年纪可不小了,你就不着急?”
周大娘抬头笑笑,看了眼春芽,只道:“这种事也急不来,总要慢慢看的,我就这一个孩子,都说女子嫁人犹如投胎,没遇上合适的人家,也不好随便把姑娘嫁了。”
烟蘅瞥她一眼,深觉这周氏有点问题。
在这种偏僻乡下,快十七还没许人家的都得被叫一声老姑娘,周氏却是当真不急,难不成这春芽身上也有点秘密?
那头秦大娘闻言有些讪讪。
春芽这丫头是她看着长大的,模样在小庄村也算得上出挑,身子虽弱了些,但也不妨事,反正永亭将来是要做官的,新媳妇不必在田间地里操劳,能识得字最好。
听说春芽她爹早先是读书人家出身,只是后来家道中落才流落至此,她娘又曾在京城大户人家里做丫鬟,见识眼界都不是普通村妇能比的,春芽自小跟她娘读书识字,这一点莫说小庄村,附近镇上的富户家小姐也未必及得上。
这般体体面面,正适合做官夫人。
但周氏不接茬,她也没好再说下去,想着春芽还在屋里,周氏大概顾着女儿家脸皮薄才不好多说。
不过永亭与春芽这两个孩子的心思她们都看在眼里,自认已有默契,心里暗自盘算着干脆挑个好日子直接请媒人上门说项,早些将此事定下来,也免得耽搁永亭明年科考。
送走了秦大娘,屋中一时沉默下来。
周氏望着窗户兀自出神,那厢烟蘅心中已隐隐不耐。
她入此幻境三日,还是无任何线索,梨秋到底身在何处?又为何偏让她做春芽?
这几日观察下来,无论是春芽周氏母女,还是隔壁的秦家母子,都不过是普通村民,跟妖扯不上半点关系,梨秋这会儿总不能还是迟水山上的一株普通梨树吧?
虽然心头抱怨,烟蘅也知道,梨秋不会无缘无故把她扔到这个地方来。
但她实在坐不住了,打算出门逛逛,说不定还能找找叶澄明等人。
正当她提步往外走时,本在发呆的周氏如前两日一样挡在了门前。
“你要去哪儿?”
“出去走走。”
“你身子不好,还是在家歇着,少出门的好。”周氏话中看似关切,却听不出半点儿温情,这几日待她的态度不像是对亲女儿,倒像是在看守犯人一般。
烟蘅不紧不慢地堵回去:“大夫说了,身子弱才要多出门走动。”
说罢不再看周氏,绕过她往外走去,周氏竟然奇异的没再开口阻拦。
待得院门合上的声音响起,周氏才幽幽地叹了口气:“小庄村,待不得了。”
烟蘅在村子里随意走了走,瞧见有人时就把头一低,这几日她旁敲侧击,把真正的春芽的性情琢磨了个七七八八,春芽腼腆少语,就算在小庄村待了十几年,也很少同村民们说话,故而她这副模样没引起任何人怀疑。
不过看周氏的做派和秦家人的态度,春芽的腼腆少语恐怕并不是因为怕生,而是周氏有意为之,不让她过多接触村民。
其中缘由尚且未知,但此刻倒是大大方便了她。
绕过几棵古树,就听见前方传来喧闹之声。
有数人正在争执,观其言语应都是小庄村村民。
烟蘅对家长里短的争论没什么兴致,可前方只有一条路,避无可避,她只好加快脚步顺着一旁墙根走。
耳中听得一男子怒喝:“你这不孝子,还不向你娘磕头认错,真要气死她不成?”
随即便有妇人哭天抢地扯着面前年轻男子的袖子道:“儿啊,新妇是你自个儿非要娶的,娶进门了你却家也不回人也不见,一门心思往外跑,到底是为什么?”
年轻男子面上浓浓的无奈,一手托着那妇人没让她滑倒下去,一手试图将袖子从对方手中扯出来。
“我心有大志,尚未立业怎能成家?一昧耽于儿女私情非大丈夫所为,在此拜别二老,伏愿二位长命百岁白头偕老,还请速速放我离去,莫再纠缠。”
先前出言呵斥的壮汉听得这话更怒,随手抄起靠墙的木棍便朝着男子头上敲去:“浑小子,说什么胡话,你爹还在镇上没回来!”
那人却像身后长了眼睛一般往侧边一闪,扭头挑眉一笑:“是么?胡言乱语的确该打,就当我神志不清了罢。”
壮汉仍阻拦着不让他走,那头妇人还在连声哭泣,烟蘅没听明白来龙去脉,只顾盯着那青年。
嘶——
这副欠揍的做派好生眼熟!
青年如泥鳅一般从壮汉棍下遁逃而走,经过烟蘅身侧时还瞥了她一眼,很快收回,并未将她放在眼中。
烟蘅心中生疑,脚下步子一转跟了上去,眼看他拐进另一条小路,往村口方向去,她才小跑几步到他身后,伸手就要拎他后衣领,碍于错估了春芽的身高,只好又垫了垫脚。
被拎住衣领的青年转头就要骂出口,却忽然从面前这瘦弱得跟门口柳树有得一拼的小丫头眼里看出几分熟悉来。
于是将要出口的怒骂收住,他迟疑着打量再三,确认道:“烟蘅?”
“是我。”
耽误的片刻功夫方才那几人已追了上来,都顾不上烟蘅,仍旧劝说着男子回家。
烟蘅似笑非笑,退开几步,抱臂靠在墙上,瞧着这出浪荡子抛下新妇老母远走天涯的好戏。
被团团围住的青年抽空瞪了她一眼,见她一副置身事外看戏的姿态,咬紧了牙眼珠一转,忽而指着人群外的烟蘅道:“你们不是想知道我为何执意抛下新婚妻子与家中母亲非要离乡远走么,喏,就是因为她!”
烟蘅没料到这厮竟然还想拖她下水,正要转身就走,那几人却都已扭过头来,瞪大了眼瞧着她。
脸上泪痕未干的妇人指着烟蘅,颤颤巍巍唤了一句:“春芽?”复又看向青年,难以置信道,“她、她可是你妹妹。”
随即身子一软晕了过去。
这话无异于惊雷在二人耳边炸开,烟蘅捏紧了拳头暗自呼气吐气,压下此刻对某人高涨的杀意,现在说她只是路过村民们会信么?
春芽和秦永亭做了十六年的邻居,算是自小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
虽然秦永亭一副迂腐书生的模样,生怕被人瞧见二人单独走在一处,但其实两家往来颇多。
秦永亭他爹虽在,但常年不着家,秦家大娘闲时常常来找周氏说话。
又可怜周氏独自一人带着个病弱的女儿生存不易,故而时常帮衬。
周氏虽同春芽说话时有些不阴不阳的调子,但面对外人时却很是正常,丝毫看不出那阴沉古怪的模样。
烟蘅在这个家待了三天,隔壁的秦家大娘日日都要过来,手上还总端着些东西,或是鸡蛋或是零嘴,对春芽家来说算得上稀罕物。
她这才发觉,那日初见秦永亭时判断有误,秦家的条件比春芽家还是要好上不少的,至于他那天为何穿得破破烂烂,用秦家大娘的话来说,那就是“满脑门子只有书,说给他做新衣裳死活不肯,每回他去镇上看他爹,我都给钱让他扯些布回来好给他缝身新的,可每次回来手上都只有书,问他钱去哪儿了,全买书了!”
秦家大娘说得唾沫横飞,显然秦永亭这么做已经不是一两次了。
烟蘅坐在一旁嗑着瓜子,她这两日已经摸索出来了,大概她和梨秋的故事无关,反正在这方小院里,任她怎么折腾周氏和秦大娘都不会怀疑。
所以她今日连装样子的绣棚都给扔了,就坐在那儿喝茶嗑瓜子,对着满桌的瓜果点心和上好的茶,周氏和秦大娘也没有任何意外,她们仿佛根本看不见这些东西。
秦大娘仍说得起劲,不知怎地就说到她身上。
她瞧着烟蘅垂头静坐的模样连连点头,同周氏道:“还是你家春芽好,性子温柔又勤劳,知道替你分担家里的事,哪像我家那个,成日里一进书房就万事不管。”
她这话说得实在有失偏颇,据烟蘅观察,秦家大部分家务都是秦永亭在干,一大早鸡都没起,烟蘅还在打坐时,就能听见他劈柴挑水的动静。
天才蒙蒙亮,秦永亭不仅喂完了自家的鸡,还把她家院子里的水缸都挑满了。
在这样少有外人来往的小村子里,家家都习惯了夜不闭户,春芽家的大门也没上锁,秦永亭动作熟练,显然也不是头一次替她家干活了。
周氏听完自然要劝,秦大娘嘴上虽埋怨着,但脸色瞧得出对自家儿子是十分满意的。
于是又说起他的婚事来,说秦永亭年纪也不小了,前几年说是要考秀才,如今秀才也考上了,村里人见着都要恭维几句,说他将来说不定还能做状元。
秦大娘对状元没什么实感,毕竟她家上数八代,也就只有秦永亭这一个读书人,已经很够她得意了,比起虚无缥缈的状元,她更操心儿子的婚事。
眼看着秦永亭就要及冠了,别人家十五六岁就能娶媳妇生孩子,他都二十了还没着落,秦大娘每每提起便是唉声叹气。
她手指飞快翻转着,在缝一件新袍子,眼睛却不住地拿余光去瞥烟蘅,似乎想瞧清她的神色。
烟蘅又剥了个橘子,一瓣瓣玩似的慢慢扔进嘴里,看在周氏与秦大娘眼里却是在老老实实理着丝线。
秦大娘暗自点头,是个沉得住气的。
眼看春芽不说话,秦大娘只好去看周氏,问起周氏的打算。
“你家春芽翻过年也快十七,年纪可不小了,你就不着急?”
周大娘抬头笑笑,看了眼春芽,只道:“这种事也急不来,总要慢慢看的,我就这一个孩子,都说女子嫁人犹如投胎,没遇上合适的人家,也不好随便把姑娘嫁了。”
烟蘅瞥她一眼,深觉这周氏有点问题。
在这种偏僻乡下,快十七还没许人家的都得被叫一声老姑娘,周氏却是当真不急,难不成这春芽身上也有点秘密?
那头秦大娘闻言有些讪讪。
春芽这丫头是她看着长大的,模样在小庄村也算得上出挑,身子虽弱了些,但也不妨事,反正永亭将来是要做官的,新媳妇不必在田间地里操劳,能识得字最好。
听说春芽她爹早先是读书人家出身,只是后来家道中落才流落至此,她娘又曾在京城大户人家里做丫鬟,见识眼界都不是普通村妇能比的,春芽自小跟她娘读书识字,这一点莫说小庄村,附近镇上的富户家小姐也未必及得上。
这般体体面面,正适合做官夫人。
但周氏不接茬,她也没好再说下去,想着春芽还在屋里,周氏大概顾着女儿家脸皮薄才不好多说。
不过永亭与春芽这两个孩子的心思她们都看在眼里,自认已有默契,心里暗自盘算着干脆挑个好日子直接请媒人上门说项,早些将此事定下来,也免得耽搁永亭明年科考。
送走了秦大娘,屋中一时沉默下来。
周氏望着窗户兀自出神,那厢烟蘅心中已隐隐不耐。
她入此幻境三日,还是无任何线索,梨秋到底身在何处?又为何偏让她做春芽?
这几日观察下来,无论是春芽周氏母女,还是隔壁的秦家母子,都不过是普通村民,跟妖扯不上半点关系,梨秋这会儿总不能还是迟水山上的一株普通梨树吧?
虽然心头抱怨,烟蘅也知道,梨秋不会无缘无故把她扔到这个地方来。
但她实在坐不住了,打算出门逛逛,说不定还能找找叶澄明等人。
正当她提步往外走时,本在发呆的周氏如前两日一样挡在了门前。
“你要去哪儿?”
“出去走走。”
“你身子不好,还是在家歇着,少出门的好。”周氏话中看似关切,却听不出半点儿温情,这几日待她的态度不像是对亲女儿,倒像是在看守犯人一般。
烟蘅不紧不慢地堵回去:“大夫说了,身子弱才要多出门走动。”
说罢不再看周氏,绕过她往外走去,周氏竟然奇异的没再开口阻拦。
待得院门合上的声音响起,周氏才幽幽地叹了口气:“小庄村,待不得了。”
烟蘅在村子里随意走了走,瞧见有人时就把头一低,这几日她旁敲侧击,把真正的春芽的性情琢磨了个七七八八,春芽腼腆少语,就算在小庄村待了十几年,也很少同村民们说话,故而她这副模样没引起任何人怀疑。
不过看周氏的做派和秦家人的态度,春芽的腼腆少语恐怕并不是因为怕生,而是周氏有意为之,不让她过多接触村民。
其中缘由尚且未知,但此刻倒是大大方便了她。
绕过几棵古树,就听见前方传来喧闹之声。
有数人正在争执,观其言语应都是小庄村村民。
烟蘅对家长里短的争论没什么兴致,可前方只有一条路,避无可避,她只好加快脚步顺着一旁墙根走。
耳中听得一男子怒喝:“你这不孝子,还不向你娘磕头认错,真要气死她不成?”
随即便有妇人哭天抢地扯着面前年轻男子的袖子道:“儿啊,新妇是你自个儿非要娶的,娶进门了你却家也不回人也不见,一门心思往外跑,到底是为什么?”
年轻男子面上浓浓的无奈,一手托着那妇人没让她滑倒下去,一手试图将袖子从对方手中扯出来。
“我心有大志,尚未立业怎能成家?一昧耽于儿女私情非大丈夫所为,在此拜别二老,伏愿二位长命百岁白头偕老,还请速速放我离去,莫再纠缠。”
先前出言呵斥的壮汉听得这话更怒,随手抄起靠墙的木棍便朝着男子头上敲去:“浑小子,说什么胡话,你爹还在镇上没回来!”
那人却像身后长了眼睛一般往侧边一闪,扭头挑眉一笑:“是么?胡言乱语的确该打,就当我神志不清了罢。”
壮汉仍阻拦着不让他走,那头妇人还在连声哭泣,烟蘅没听明白来龙去脉,只顾盯着那青年。
嘶——
这副欠揍的做派好生眼熟!
青年如泥鳅一般从壮汉棍下遁逃而走,经过烟蘅身侧时还瞥了她一眼,很快收回,并未将她放在眼中。
烟蘅心中生疑,脚下步子一转跟了上去,眼看他拐进另一条小路,往村口方向去,她才小跑几步到他身后,伸手就要拎他后衣领,碍于错估了春芽的身高,只好又垫了垫脚。
被拎住衣领的青年转头就要骂出口,却忽然从面前这瘦弱得跟门口柳树有得一拼的小丫头眼里看出几分熟悉来。
于是将要出口的怒骂收住,他迟疑着打量再三,确认道:“烟蘅?”
“是我。”
耽误的片刻功夫方才那几人已追了上来,都顾不上烟蘅,仍旧劝说着男子回家。
烟蘅似笑非笑,退开几步,抱臂靠在墙上,瞧着这出浪荡子抛下新妇老母远走天涯的好戏。
被团团围住的青年抽空瞪了她一眼,见她一副置身事外看戏的姿态,咬紧了牙眼珠一转,忽而指着人群外的烟蘅道:“你们不是想知道我为何执意抛下新婚妻子与家中母亲非要离乡远走么,喏,就是因为她!”
烟蘅没料到这厮竟然还想拖她下水,正要转身就走,那几人却都已扭过头来,瞪大了眼瞧着她。
脸上泪痕未干的妇人指着烟蘅,颤颤巍巍唤了一句:“春芽?”复又看向青年,难以置信道,“她、她可是你妹妹。”
随即身子一软晕了过去。
这话无异于惊雷在二人耳边炸开,烟蘅捏紧了拳头暗自呼气吐气,压下此刻对某人高涨的杀意,现在说她只是路过村民们会信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