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家玉一直觉得,自己这辈子活的就像一出苦情剧。
她自小无父无母,在孤儿院长大,连姓都是跟着院长的姓氏。孤儿院里的生活并不好过,护工们没有饿着他们、冻着他们,更不曾体罚辱骂,但也从来不曾关心疼爱过他们。
那里的孩子们长期处于一种能活下去但也活不好的状态,用其他孤儿的话来说就是,他们就是路边流浪的小猫小狗,有人定期喂食,却没有抱起他们带回家。
浑浑噩噩的长大,霍家玉高中一毕业就出去工作了,为的只是自食其力早点离开孤儿院。她一路摸爬滚打,为了赚钱吃了多少的苦只有自己清楚。
五年后,她总算有了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和一小笔积蓄,本以为自己的人生也可以充满希望时,厄运再次降临。
在长期腰痛的折磨下,霍家玉好容易舍得去看了医生,检查报告一出来她直接就傻了眼——淋巴癌末期,已出现扩散迹象,无法进行手术,痊愈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就连向来鼓励病人要乐观的医生,都委婉的表示,有什么心愿尽快了结,以及多陪陪家人。
家人,她哪儿来的家人?真可笑。
微薄的积蓄根本不足以支撑她住院治疗,她唯一能做的就是拿着这点钱定期去医院打止痛针,然后吃点好的。
又在病痛中苦熬了两个月,霍家玉感觉大限将至,提前住了院等死。她不想死在出租屋里,怕给房子沾染了晦气,影响日后的出租。
善良的女孩儿直到死都还在为别人考虑,可惜老天却从未厚待过她。
呼吸停止前的那么几秒,霍家玉感到从未有过的轻松,她这一生都活的很辛苦,在孤儿院时要讨好院长护工,工作后要看老板的脸色,衣食无靠居无定所,最后还得病死了。
她这时才意识到自己才二十三岁,正是花一样的年纪,然而自己却过早的凋零了。
这一世太苦,下辈子不来人间了。
*
“郎中,我女儿怎么还不醒?您在想办法救救她。”
“霍夫人,不是老朽不想尽力,霍家也算是老朽的老主顾,老朽一定是拼尽一身医术去救霍小姐的。只是霍小姐溺水太久,造成窒息时间过长,现在能缓上一口起来已经是奇迹了。老朽真的不敢保证她一定能醒,什么时候会醒。以老朽的意思,您还是快些给霍老爷去信,让他赶紧回家见见女儿吧,你们都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不,这不是真的,我和老爷就家玉这一个女儿,她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也不活了。”
“夫人您别伤心,小姐还需要您照顾,您可不能先垮了啊。”
“刘管家,我看还是听郎中的话赶紧给老爷去信吧,万一真有个不测,总得让老爷见小姐最后一面。”
“真是作孽啊,小姐才十五岁怎么就……夫人,夫人您怎么了,来人啊,夫人昏过去了,快送回房,麻烦郎中再给我们夫人看看……”
吵死了,还让不让人睡觉啦?
耳边响着无数嘈杂的声音,哭声、叫声、脚步声……纷至沓来,扰了人清梦。
霍家玉被吵醒,气恼的恨不得骂人。哪儿来的这么多人在她耳边嗡嗡嗡,一定是小区里那些无所事事又觉少的大妈们在楼下唠嗑。
她住的小区楼层矮隔音差居民素质也不是很好,那些退了休的大爷大妈们闲的没事干睡眠还少,于是就成日里三五一群的站在墙根处要么打牌要么唠嗑,偏偏还学不会压低声音,嗓门的整栋楼都能听到。
住户们反应过好几次,但无奈小区物业光拿钱不办事,那些大爷大妈们更是将蛮不讲理发挥到了极致,人家越投诉他们就叫的越大声,仿佛故意似的。
霍家玉平时工作又忙又累,所以睡眠质量嘎嘎好,戴上耳塞后倒也能免疫这些噪音,但今天不知发生了什么事,这些人就好像聚集到了她家里,就在她床边吵个没完。
她顿时忍无可忍,虽然房子是租,但也不能随便进她家啊,她白天还要工作至少十二个小时,每天就指望着睡个好觉缓解疲劳呢。
容忍到了极限的霍家玉直挺挺的从床上起身,跟诈尸似的,她连眼睛都只是半睁着,扫视了一圈屋里的人后,大吼道:“安静点,我在睡觉,吵什么吵,这里是我家,谁让你们进来的,都给我出去,不然我不客气了。”
放完狠话,她再次直挺挺的倒回床上,依旧很像挺尸。
也不知是不是她这一嗓子吓唬住了人,总之房间顿时鸦雀无声,她满意的嘟囔了一句,翻了个身,再次进入梦乡。
沉默大概持续了有一两分钟,才有个声音不确定似的问道:“小姐,小姐刚刚是醒了吧?”
一句话犹如沸水滴入热油中,所有人愣了一瞬间后,再度集体沸腾了起来。
“醒了,绝对是醒了,刚刚小姐起身说了好多话,我可听的一清二楚。”
“郎中您是不是说过,只要小姐能醒过来,就有救?”
“快去告诉夫人,夫人知道小姐醒了,肯定什么病都没有了。”
“嘘,咱们小点声吧,没听见小姐刚刚说什么了吗?她说咱们太吵,打扰她睡觉了。”
胡子花白的老郎中好容易制止住众人,他习惯性的捻了捻胡子,说道:“老朽这就去给小姐把脉,大家安静些。嗯,这里人太多了,不利于病人养病,这样吧,除了日常贴身伺候霍小姐的丫鬟,其余人先出去等我消息。你们留在这儿也帮不上忙。”
在郎中的劝说下,刘管家带着一屋子的下人们离开,房间里只剩下郎中和带来的小徒弟,以及霍家玉的奶娘和两个贴身大丫鬟。
郎中走到霍家玉的床榻前,一会儿把脉一会儿掀眼皮的,忙碌了好一会儿,长长的出了一口气,一直严肃的脸上总算是有了笑意。
“恭喜府上了,小姐这次大难不死,是个有后福之人啊。”郎中对霍家玉的奶娘崔嬷嬷说道。
崔嬷嬷是伺候是霍家玉长大的,比亲女儿还亲,霍家玉出事后,府上最伤心的人除了霍夫人就是她了,这会儿听到郎中用肯定的语气说霍家玉“大难不死”,眼泪顿时就流了下来。
“郎中,您的意思是,我家小姐无碍了是吗?”崔嬷嬷哆嗦着嘴唇问道,似是还有点不敢相信。
“无碍了,我刚刚给小姐检查过,她的脉象平稳,不会有问题了。之前我就说过小姐是溺水,溺水之人就看能不能醒过来,只要能醒过来那就多半无事;若一直昏迷不醒就坏事了。刚刚你们也都看见了,小姐不仅清醒了过来,还起身说了很多话。我可以很肯定小姐不会有事了。”
老郎中拍着胸脯保证道。
旁边一位一身翠绿色衣裙的小丫鬟担忧的看着霍家玉,忍不住问道:“那为什么小姐还在昏迷,刚刚明明醒了。”
“萍儿姑娘放心,小姐只是在昏睡。她溺水伤了身子,不会那么快就恢复的,睡觉有助于她养伤。”郎中的小徒弟解释。
翠绿色衣裙的姑娘叫萍儿,另一位留在房间里的水红色衣裙的叫梅儿,此刻正用手帕蘸着清水轻拭霍家玉的干裂的嘴唇。
萍儿和梅儿都是霍家玉的贴身婢女,五六岁时就来到了霍家玉身边伺候。
郎中开了药方,和小徒弟一起出去煎药,临走前叮嘱道:“老朽和徒弟去煎药,就在院子里,劳烦崔嬷嬷和两位姑娘留在房里伺候小姐,有任何的动静都要来告诉我。”
送走了郎中,崔嬷嬷和两个丫鬟互看了几眼,顿时都觉得有些虚脱,双腿开始发软,几乎要站立不住了。
崔嬷嬷年纪大了,只得坐下来休息,边摇头边感叹道:“下次一定要看牢了小姐,这种事要是再来上一次,那真是要了咱们的小命了。还好这次人救回来了,我都不敢想象要是小姐没了,老爷和夫人会怎样。”
原来前天霍夫人带着女儿霍家玉出去踏青,霍家玉贪玩,一到了郊外就跟撒了欢的兔子似的,好几个下人在后面跟着都逮不住她。
都说乐极生悲,霍家玉一个猛冲就扎进了河里,偏偏河水很深水流也因为连着下雨有些湍急,虽然跟去的家丁马上跟着跳下去救人,但还是费了好大的功夫才把人救上来。
霍家玉被救上来的时候人已经陷入了昏迷,连着吐出很多脏水后就开始呼吸微弱,在回家的途中甚至一度没了呼吸。好容易回到家请了郎中来看,那位一直为霍家诊治的医术精湛的老郎中都吓得不轻。
就这样霍家玉一直昏迷不醒,期间高热不退、呼吸时而急促时而微弱,还有几次烧的说了胡话,老郎中察觉到不妙,委婉的告诉霍夫人最好赶紧将出门在外的霍老爷请回来。
霍家在本地也算是数一数二的巨富,夫妻俩琴瑟和鸣乐善好施,不但霍家一派祥和,在本地的口碑也一向很好。
若说有什么不如意的地方,那就是子嗣单薄,家中只有霍家玉一个独女,还是霍家夫妇在年纪很大的时候才生的。
老来得女还是独女,可想而知霍家玉在霍家的地位,她可是霍老爷夫妇二人的命根子,毫不夸张的说,这次但凡霍家玉有个什么三长两短,她爹娘怕是也活不下去了。
好在老天保佑,霍家玉平安渡劫,霍家也没有散。
她自小无父无母,在孤儿院长大,连姓都是跟着院长的姓氏。孤儿院里的生活并不好过,护工们没有饿着他们、冻着他们,更不曾体罚辱骂,但也从来不曾关心疼爱过他们。
那里的孩子们长期处于一种能活下去但也活不好的状态,用其他孤儿的话来说就是,他们就是路边流浪的小猫小狗,有人定期喂食,却没有抱起他们带回家。
浑浑噩噩的长大,霍家玉高中一毕业就出去工作了,为的只是自食其力早点离开孤儿院。她一路摸爬滚打,为了赚钱吃了多少的苦只有自己清楚。
五年后,她总算有了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和一小笔积蓄,本以为自己的人生也可以充满希望时,厄运再次降临。
在长期腰痛的折磨下,霍家玉好容易舍得去看了医生,检查报告一出来她直接就傻了眼——淋巴癌末期,已出现扩散迹象,无法进行手术,痊愈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就连向来鼓励病人要乐观的医生,都委婉的表示,有什么心愿尽快了结,以及多陪陪家人。
家人,她哪儿来的家人?真可笑。
微薄的积蓄根本不足以支撑她住院治疗,她唯一能做的就是拿着这点钱定期去医院打止痛针,然后吃点好的。
又在病痛中苦熬了两个月,霍家玉感觉大限将至,提前住了院等死。她不想死在出租屋里,怕给房子沾染了晦气,影响日后的出租。
善良的女孩儿直到死都还在为别人考虑,可惜老天却从未厚待过她。
呼吸停止前的那么几秒,霍家玉感到从未有过的轻松,她这一生都活的很辛苦,在孤儿院时要讨好院长护工,工作后要看老板的脸色,衣食无靠居无定所,最后还得病死了。
她这时才意识到自己才二十三岁,正是花一样的年纪,然而自己却过早的凋零了。
这一世太苦,下辈子不来人间了。
*
“郎中,我女儿怎么还不醒?您在想办法救救她。”
“霍夫人,不是老朽不想尽力,霍家也算是老朽的老主顾,老朽一定是拼尽一身医术去救霍小姐的。只是霍小姐溺水太久,造成窒息时间过长,现在能缓上一口起来已经是奇迹了。老朽真的不敢保证她一定能醒,什么时候会醒。以老朽的意思,您还是快些给霍老爷去信,让他赶紧回家见见女儿吧,你们都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不,这不是真的,我和老爷就家玉这一个女儿,她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也不活了。”
“夫人您别伤心,小姐还需要您照顾,您可不能先垮了啊。”
“刘管家,我看还是听郎中的话赶紧给老爷去信吧,万一真有个不测,总得让老爷见小姐最后一面。”
“真是作孽啊,小姐才十五岁怎么就……夫人,夫人您怎么了,来人啊,夫人昏过去了,快送回房,麻烦郎中再给我们夫人看看……”
吵死了,还让不让人睡觉啦?
耳边响着无数嘈杂的声音,哭声、叫声、脚步声……纷至沓来,扰了人清梦。
霍家玉被吵醒,气恼的恨不得骂人。哪儿来的这么多人在她耳边嗡嗡嗡,一定是小区里那些无所事事又觉少的大妈们在楼下唠嗑。
她住的小区楼层矮隔音差居民素质也不是很好,那些退了休的大爷大妈们闲的没事干睡眠还少,于是就成日里三五一群的站在墙根处要么打牌要么唠嗑,偏偏还学不会压低声音,嗓门的整栋楼都能听到。
住户们反应过好几次,但无奈小区物业光拿钱不办事,那些大爷大妈们更是将蛮不讲理发挥到了极致,人家越投诉他们就叫的越大声,仿佛故意似的。
霍家玉平时工作又忙又累,所以睡眠质量嘎嘎好,戴上耳塞后倒也能免疫这些噪音,但今天不知发生了什么事,这些人就好像聚集到了她家里,就在她床边吵个没完。
她顿时忍无可忍,虽然房子是租,但也不能随便进她家啊,她白天还要工作至少十二个小时,每天就指望着睡个好觉缓解疲劳呢。
容忍到了极限的霍家玉直挺挺的从床上起身,跟诈尸似的,她连眼睛都只是半睁着,扫视了一圈屋里的人后,大吼道:“安静点,我在睡觉,吵什么吵,这里是我家,谁让你们进来的,都给我出去,不然我不客气了。”
放完狠话,她再次直挺挺的倒回床上,依旧很像挺尸。
也不知是不是她这一嗓子吓唬住了人,总之房间顿时鸦雀无声,她满意的嘟囔了一句,翻了个身,再次进入梦乡。
沉默大概持续了有一两分钟,才有个声音不确定似的问道:“小姐,小姐刚刚是醒了吧?”
一句话犹如沸水滴入热油中,所有人愣了一瞬间后,再度集体沸腾了起来。
“醒了,绝对是醒了,刚刚小姐起身说了好多话,我可听的一清二楚。”
“郎中您是不是说过,只要小姐能醒过来,就有救?”
“快去告诉夫人,夫人知道小姐醒了,肯定什么病都没有了。”
“嘘,咱们小点声吧,没听见小姐刚刚说什么了吗?她说咱们太吵,打扰她睡觉了。”
胡子花白的老郎中好容易制止住众人,他习惯性的捻了捻胡子,说道:“老朽这就去给小姐把脉,大家安静些。嗯,这里人太多了,不利于病人养病,这样吧,除了日常贴身伺候霍小姐的丫鬟,其余人先出去等我消息。你们留在这儿也帮不上忙。”
在郎中的劝说下,刘管家带着一屋子的下人们离开,房间里只剩下郎中和带来的小徒弟,以及霍家玉的奶娘和两个贴身大丫鬟。
郎中走到霍家玉的床榻前,一会儿把脉一会儿掀眼皮的,忙碌了好一会儿,长长的出了一口气,一直严肃的脸上总算是有了笑意。
“恭喜府上了,小姐这次大难不死,是个有后福之人啊。”郎中对霍家玉的奶娘崔嬷嬷说道。
崔嬷嬷是伺候是霍家玉长大的,比亲女儿还亲,霍家玉出事后,府上最伤心的人除了霍夫人就是她了,这会儿听到郎中用肯定的语气说霍家玉“大难不死”,眼泪顿时就流了下来。
“郎中,您的意思是,我家小姐无碍了是吗?”崔嬷嬷哆嗦着嘴唇问道,似是还有点不敢相信。
“无碍了,我刚刚给小姐检查过,她的脉象平稳,不会有问题了。之前我就说过小姐是溺水,溺水之人就看能不能醒过来,只要能醒过来那就多半无事;若一直昏迷不醒就坏事了。刚刚你们也都看见了,小姐不仅清醒了过来,还起身说了很多话。我可以很肯定小姐不会有事了。”
老郎中拍着胸脯保证道。
旁边一位一身翠绿色衣裙的小丫鬟担忧的看着霍家玉,忍不住问道:“那为什么小姐还在昏迷,刚刚明明醒了。”
“萍儿姑娘放心,小姐只是在昏睡。她溺水伤了身子,不会那么快就恢复的,睡觉有助于她养伤。”郎中的小徒弟解释。
翠绿色衣裙的姑娘叫萍儿,另一位留在房间里的水红色衣裙的叫梅儿,此刻正用手帕蘸着清水轻拭霍家玉的干裂的嘴唇。
萍儿和梅儿都是霍家玉的贴身婢女,五六岁时就来到了霍家玉身边伺候。
郎中开了药方,和小徒弟一起出去煎药,临走前叮嘱道:“老朽和徒弟去煎药,就在院子里,劳烦崔嬷嬷和两位姑娘留在房里伺候小姐,有任何的动静都要来告诉我。”
送走了郎中,崔嬷嬷和两个丫鬟互看了几眼,顿时都觉得有些虚脱,双腿开始发软,几乎要站立不住了。
崔嬷嬷年纪大了,只得坐下来休息,边摇头边感叹道:“下次一定要看牢了小姐,这种事要是再来上一次,那真是要了咱们的小命了。还好这次人救回来了,我都不敢想象要是小姐没了,老爷和夫人会怎样。”
原来前天霍夫人带着女儿霍家玉出去踏青,霍家玉贪玩,一到了郊外就跟撒了欢的兔子似的,好几个下人在后面跟着都逮不住她。
都说乐极生悲,霍家玉一个猛冲就扎进了河里,偏偏河水很深水流也因为连着下雨有些湍急,虽然跟去的家丁马上跟着跳下去救人,但还是费了好大的功夫才把人救上来。
霍家玉被救上来的时候人已经陷入了昏迷,连着吐出很多脏水后就开始呼吸微弱,在回家的途中甚至一度没了呼吸。好容易回到家请了郎中来看,那位一直为霍家诊治的医术精湛的老郎中都吓得不轻。
就这样霍家玉一直昏迷不醒,期间高热不退、呼吸时而急促时而微弱,还有几次烧的说了胡话,老郎中察觉到不妙,委婉的告诉霍夫人最好赶紧将出门在外的霍老爷请回来。
霍家在本地也算是数一数二的巨富,夫妻俩琴瑟和鸣乐善好施,不但霍家一派祥和,在本地的口碑也一向很好。
若说有什么不如意的地方,那就是子嗣单薄,家中只有霍家玉一个独女,还是霍家夫妇在年纪很大的时候才生的。
老来得女还是独女,可想而知霍家玉在霍家的地位,她可是霍老爷夫妇二人的命根子,毫不夸张的说,这次但凡霍家玉有个什么三长两短,她爹娘怕是也活不下去了。
好在老天保佑,霍家玉平安渡劫,霍家也没有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