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她穿的这具身体,原主也叫闻惜禾。
原主是和娘亲逃难来的,路上其他亲人散的散,死的死。
最后,到达田家村时,只剩原主和娘亲。
原主娘亲嫁给田家村的猎户田壮力,就此在田家村落户。
原主不是田壮力的亲女儿,因此不得田壮力爹娘的喜爱。
至于原主的娘亲,并不是田壮力爹娘中意的媳妇,只是田壮力自己喜欢,所以不顾爹娘反对,执意要娶原主娘亲。
田壮力的爹娘头一次被儿子反抗顶撞,因此,对原主的娘亲格外不喜。
另外,田壮力娶了媳妇,成家了,要养家,打到的猎物就上交的少了。
田壮力的爹娘,和他的弟弟、弟媳们就不高兴了。
自此之后,田家一大家子都看原主,和原主娘亲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
平日里更是诸多刁难,即便田壮力疼媳妇和没有血缘的闺女,但爹娘毕竟是压在头上的长辈,田壮力总不能和爹娘干架。
田壮力本想分家,但他是猎户,打猎能给家里添肉吃,还能卖了赚钱,家里人哪会放他走?
田壮力分不了家,为了妻女少受点儿欺负,平日里只能多打猎,多挣点儿钱上交,希望家里人能对自己妻女好一点儿。
原主娘和田壮力成亲后,又生了一女一儿。
一家人日子虽苦,时常也少不了委屈受,但大体上还是能过得去的。
变故出在田壮力服兵役。
三年前,朝廷征兵,家里要出一个人服兵役。
田壮力的爹娘不舍得小儿子去当兵,二儿子又嘴甜会哄人,二老被哄得找不着北,本就偏的心,这下子更是偏得到了十万八千里之外。
二老用孝道压着田壮力去服兵役,同时又哄他,只要他去服兵役,以后就再也不会为难原主娘。
田壮力反抗不了孝道,又想着让妻子的日子好过点儿,最终便同意去服兵役。
田壮力刚走之后,田家对原主娘亲还可以。
可谁知,时间一年一年过去,田壮力不在家,田家其他人的本性便又暴露出来了。
去年,边关打了一场败仗,死了许多士兵,田壮力也疑似在死亡名单里。
从去年到今年,田壮力一直没传信回来,尽管官府的文书还没送来,田家人也彻底相信田壮力已经死了。
田壮力一死,田家其他人就更肆无忌惮了。
原主今年正好刚满十五岁,田壮力的弟弟和弟媳们,便撺掇爹娘,把原主嫁出去。
田壮力的二弟说,镇上一户富商的妻子死了,要娶续弦,给的聘礼足足有二百两。
那可是二百两!
庄稼人谁见过二百两啊!
别说二百两了,就连银子,那都是少有见到的。
田家二老和田家其他人,都要被白花花的二百两银子闪瞎眼了,直接找媒人上门,把原主说给了那富户。
原主娘亲得知公公婆婆把自己女儿说给富户,又知道那富户的年龄都能当女儿的祖父了,险些疯掉。
原主娘亲立马找到另一个媒人,急匆匆地给女儿相看人家。
时间紧急,原主娘亲本以为来不及找到什么好人家,但至少比嫁给五旬老翁强!
谁知,竟有意外之喜。
赵家村、赵大的家中,有二子一女,良田十几亩,家产颇丰。
大房家的长子长孙,甚至还是童生。
庄稼人供出一个读书人可不简单。
老二是女儿,已经出嫁。
老三娶妻刘氏刘小娥,育有二子二女。
刘小娥的大儿子赵越聪明能干,正好与原主年龄相当,原主娘亲当即就定下了这门亲事。
原主娘亲担心亲事被公公婆婆知道后生出变故,三天内,便匆匆把原主嫁到了赵家村。
木已成舟,即便公公婆婆知道,也没什么办法了。
原主娘亲终于松了一口气。
可谁知,原主成亲当日,夫君就被征兵的征走了。
原主小时候逃难,伤了身体根本,后来在田家又多加操劳,身体便一直不怎么好。
逃难途中,原主还亲眼看见官兵射杀动乱的难民,那血腥的场面成为原主童年的噩梦。
因此在成亲当日,看见官差强行征兵,噩梦重现,当场就把原主吓昏过去了。
半夜里,原主心悸发高烧,被刘氏发现,匆忙带去县城看病。
只是,半路上原主没撑过去,便一命呜呼了。
闻惜禾便是那时穿过来的,只是意识一直处于昏迷之中。
……
闻惜禾与原主的记忆渐渐融合,也就理解了这里的语言。
闻惜禾终于懂了之前大夫和刘氏说了什么,准备后事——闻惜禾呼吸一窒,脑袋嗡嗡作响。
我穿的这具身体得了绝症?
所以,我才刚活过来,就又要死了吗?
闻惜禾突然觉得头更疼了。
*
牛车颠簸了一路,到了中午时,终于回到了赵家村。
赵家村村口,一个十岁左右的男孩子,从天不亮就早早等在这里,已经等了三四个时辰。
他看见牛车过来,远远地跑过去迎接:“娘!石头哥!大嫂!你们终于回来了。”
牛车上躺尸似的闻惜禾听见喊叫,掀开眼皮看了一眼。
跑过来的男孩儿晒得黑黢黢的,一双眼睛又大又亮,就是太瘦了,身上没几两肉。
不过从骨相看过,男孩儿模样不错,长大了绝对是一位帅气的小伙子。
闻惜禾从原主的记忆里知道,男孩儿是原主夫君——现在是自己夫君了,是自己夫君的亲弟弟,名叫赵丰年,今年十一岁。
闻惜禾只睁开眼睛看了一眼,就又重新闭上了,实在是经过一路颠簸,她现在浑身上下难受得更厉害。
赵丰年飞奔到刘氏面前,和她并肩一起走。
赵丰年侧歪过头,眼睛亮亮地看向刘氏:“娘,大嫂的病治好了吧?”
刘氏沉默摇头。
赵丰年眼里光瞬间就熄灭了:“娘?”
他求救地看向赵石头:“石头哥?”
赵石头看了一眼牛车上闭着眼睛的闻惜禾,小声说话:“年年,先别问了。”
赵丰年顿时忐忑起来,心里有了不好的预感。
牛车经过村口的大槐树,进入村子里。
赵石头把牵牛绳递给刘氏:“大娘,我现在就跑一趟田家村,通知弟妹的家人,请他们过来一趟。”
刘氏红着眼睛:“石头,辛苦你了,真的太谢谢你了。”
“大娘,您跟我说这些客气话干啥,我去了。”赵石头转身朝田家村的方向匆匆赶去。
回到家门口,刘氏把闻惜禾从牛车上背下来,扭头对儿子说:“年年,你把牛车送回你石头哥家里。”
赵丰年点头,牵过牛绳,临走前回头担忧地看了一眼闻惜禾。
*
刘氏背着闻惜禾回家,进入自家房间里,把闻惜禾放在木板床上。
“禾娘,你先歇着,我去给你倒碗水。”
等刘氏从房间里出去,闻惜禾开始打量这间房间。
整个房间是用泥土垒起来的,屋顶盖着稻草,窗户用自编的竹帘子挡着,由于竹帘子不透光,白天是卷起来的。
房间里摆放了两张用条凳和木板搭起来的床——勉强算是能称之为床吧。
屋子里空间不大,其中一张床白天要收起来,不然人进来都不好落脚。
屋子的角落里放了两个竹筐,里面堆着一些杂物。
除此之外,这个家里再没有其他东西了,真真正正的家徒四壁。
闻惜禾环顾一周,家里这么穷,肯定是没有银子给她看病了。
不过……
闻惜禾疑惑地眨眨眼,现在她觉得自己除了头疼,和体温比较高、又渴又饿、身体虚软无力之外,好像也没有其他不舒服的地方?
当然,古代医疗条件差,对于现代人来说,一个小小的高烧,也可能会要了古人的命。
闻惜禾刚腾起的希望又落了下去,盯着茅草屋顶,无奈地叹出一口气。
刘氏出来给闻惜禾倒水,路过鸡窝,脚步一顿,看见细软的稻草上摆放着两枚鸡蛋,一时之间眼睛怎么也挪不开了。
家里的鸡蛋,都是要留着给大房家的长子赵成才吃的。
公公婆婆说了,赵成才是读书人,要补充足够的营养才能念好书。
所以下了死命令,家中的鸡蛋,除了给赵成才吃,谁都不能动。
刘氏回头看看家中空无一人的院子,深吸一口气,蹲下.身迅速从鸡窝里捡走两枚鸡蛋,脚尖一拐,直接进入厨房里。
刘氏生火烧水,等水开后,把两枚鸡蛋打进瓦罐里,用勺子一搅拌,一锅蛋花汤就好了。
刘氏把蛋花汤倒进碗里,又往汤里加了一点点盐。
蛋花汤很香很香,刘氏嘴里不受控制地分泌口水,肚子咕隆咕隆响起来。
她从昨天到现在什么东西都没吃,还连夜赶路跑去县城又回来,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
刘氏憋住气不去闻蛋花汤的香味儿,从水缸里舀了一瓢水,一口气喝光,勉强压了压饿到抽搐的胃。
刘氏端着一碗蛋花汤回自家屋里。
“禾娘?禾娘快起来喝蛋花汤了。”
屋子里连张桌子都没有,刘氏只能先把碗放在地上,扶起闻惜禾靠坐在床头后,又回头从地上端起碗。
刘氏用勺子舀起一勺蛋花汤,吹了吹送到闻惜禾嘴边:“禾娘,来,小心烫?”
闻惜禾早就渴得嗓子冒火了,迫不及待喝下一勺蛋花汤,刺疼的嗓子终于舒缓了一点。
等一碗蛋花汤下肚,闻惜禾身上恢复了一些力气,才终于真切地觉出自己重新活过来了。
刘氏看闻惜禾喝完鸡蛋汤后,脸色似乎好了一些,心里不由得冒出希望——或许,或许禾娘还有救呢?
不到最后一刻,怎么也不能放弃!
“禾娘,我再去给你煮碗白米粥。”一碗稀稀的蛋花汤哪能吃饱?刘氏激动地端着空碗出去。
刘氏刚出屋门,就看见自个儿的婆婆正叉腰站在鸡窝前,脸色阴沉。
“天杀的哪个小偷偷我家鸡蛋哟!个烂屁股的黑心贼,敢偷我家鸡蛋,吃死你啊!”李云英跺脚大骂,一转身,看见呆站着的刘氏。
“刘氏,你一上午跑哪里躲懒去了?家里的活儿也不知道干,就知道躲懒!你说你有什么用?”
李云英瞥见刘氏手里的碗:“吃吃吃,就知道吃!你又背着为娘偷吃什么了?”
“娘,我、我没……”刘氏心里害怕,下意识用袖子挡了挡碗。
李云英脸色一变,莫不是真偷吃什么好东西了?
李云英甩着臂膀就小跑到刘氏面前,一把抢过她手里的碗:“挡什么挡?”
李云英低头看碗,碗里的蛋花汤早就喝得干干净净,丁点儿不剩。
李云英凑近碗闻了闻,闻见一股鸡蛋味儿,怒火腾地从头顶蹿出来,高高扬起手臂,啪的一巴掌狠狠落在刘氏脸上。
刘氏奔波一夜,加上粒米未进,早就饿得头晕眼花,李云英这一巴掌甩下来,直打得刘氏耳朵嗡嗡响,站立不稳,原地踉跄转了两圈,一头撞到门柱上,身子顺着门柱滑落,瘫软在了地上。
原主是和娘亲逃难来的,路上其他亲人散的散,死的死。
最后,到达田家村时,只剩原主和娘亲。
原主娘亲嫁给田家村的猎户田壮力,就此在田家村落户。
原主不是田壮力的亲女儿,因此不得田壮力爹娘的喜爱。
至于原主的娘亲,并不是田壮力爹娘中意的媳妇,只是田壮力自己喜欢,所以不顾爹娘反对,执意要娶原主娘亲。
田壮力的爹娘头一次被儿子反抗顶撞,因此,对原主的娘亲格外不喜。
另外,田壮力娶了媳妇,成家了,要养家,打到的猎物就上交的少了。
田壮力的爹娘,和他的弟弟、弟媳们就不高兴了。
自此之后,田家一大家子都看原主,和原主娘亲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
平日里更是诸多刁难,即便田壮力疼媳妇和没有血缘的闺女,但爹娘毕竟是压在头上的长辈,田壮力总不能和爹娘干架。
田壮力本想分家,但他是猎户,打猎能给家里添肉吃,还能卖了赚钱,家里人哪会放他走?
田壮力分不了家,为了妻女少受点儿欺负,平日里只能多打猎,多挣点儿钱上交,希望家里人能对自己妻女好一点儿。
原主娘和田壮力成亲后,又生了一女一儿。
一家人日子虽苦,时常也少不了委屈受,但大体上还是能过得去的。
变故出在田壮力服兵役。
三年前,朝廷征兵,家里要出一个人服兵役。
田壮力的爹娘不舍得小儿子去当兵,二儿子又嘴甜会哄人,二老被哄得找不着北,本就偏的心,这下子更是偏得到了十万八千里之外。
二老用孝道压着田壮力去服兵役,同时又哄他,只要他去服兵役,以后就再也不会为难原主娘。
田壮力反抗不了孝道,又想着让妻子的日子好过点儿,最终便同意去服兵役。
田壮力刚走之后,田家对原主娘亲还可以。
可谁知,时间一年一年过去,田壮力不在家,田家其他人的本性便又暴露出来了。
去年,边关打了一场败仗,死了许多士兵,田壮力也疑似在死亡名单里。
从去年到今年,田壮力一直没传信回来,尽管官府的文书还没送来,田家人也彻底相信田壮力已经死了。
田壮力一死,田家其他人就更肆无忌惮了。
原主今年正好刚满十五岁,田壮力的弟弟和弟媳们,便撺掇爹娘,把原主嫁出去。
田壮力的二弟说,镇上一户富商的妻子死了,要娶续弦,给的聘礼足足有二百两。
那可是二百两!
庄稼人谁见过二百两啊!
别说二百两了,就连银子,那都是少有见到的。
田家二老和田家其他人,都要被白花花的二百两银子闪瞎眼了,直接找媒人上门,把原主说给了那富户。
原主娘亲得知公公婆婆把自己女儿说给富户,又知道那富户的年龄都能当女儿的祖父了,险些疯掉。
原主娘亲立马找到另一个媒人,急匆匆地给女儿相看人家。
时间紧急,原主娘亲本以为来不及找到什么好人家,但至少比嫁给五旬老翁强!
谁知,竟有意外之喜。
赵家村、赵大的家中,有二子一女,良田十几亩,家产颇丰。
大房家的长子长孙,甚至还是童生。
庄稼人供出一个读书人可不简单。
老二是女儿,已经出嫁。
老三娶妻刘氏刘小娥,育有二子二女。
刘小娥的大儿子赵越聪明能干,正好与原主年龄相当,原主娘亲当即就定下了这门亲事。
原主娘亲担心亲事被公公婆婆知道后生出变故,三天内,便匆匆把原主嫁到了赵家村。
木已成舟,即便公公婆婆知道,也没什么办法了。
原主娘亲终于松了一口气。
可谁知,原主成亲当日,夫君就被征兵的征走了。
原主小时候逃难,伤了身体根本,后来在田家又多加操劳,身体便一直不怎么好。
逃难途中,原主还亲眼看见官兵射杀动乱的难民,那血腥的场面成为原主童年的噩梦。
因此在成亲当日,看见官差强行征兵,噩梦重现,当场就把原主吓昏过去了。
半夜里,原主心悸发高烧,被刘氏发现,匆忙带去县城看病。
只是,半路上原主没撑过去,便一命呜呼了。
闻惜禾便是那时穿过来的,只是意识一直处于昏迷之中。
……
闻惜禾与原主的记忆渐渐融合,也就理解了这里的语言。
闻惜禾终于懂了之前大夫和刘氏说了什么,准备后事——闻惜禾呼吸一窒,脑袋嗡嗡作响。
我穿的这具身体得了绝症?
所以,我才刚活过来,就又要死了吗?
闻惜禾突然觉得头更疼了。
*
牛车颠簸了一路,到了中午时,终于回到了赵家村。
赵家村村口,一个十岁左右的男孩子,从天不亮就早早等在这里,已经等了三四个时辰。
他看见牛车过来,远远地跑过去迎接:“娘!石头哥!大嫂!你们终于回来了。”
牛车上躺尸似的闻惜禾听见喊叫,掀开眼皮看了一眼。
跑过来的男孩儿晒得黑黢黢的,一双眼睛又大又亮,就是太瘦了,身上没几两肉。
不过从骨相看过,男孩儿模样不错,长大了绝对是一位帅气的小伙子。
闻惜禾从原主的记忆里知道,男孩儿是原主夫君——现在是自己夫君了,是自己夫君的亲弟弟,名叫赵丰年,今年十一岁。
闻惜禾只睁开眼睛看了一眼,就又重新闭上了,实在是经过一路颠簸,她现在浑身上下难受得更厉害。
赵丰年飞奔到刘氏面前,和她并肩一起走。
赵丰年侧歪过头,眼睛亮亮地看向刘氏:“娘,大嫂的病治好了吧?”
刘氏沉默摇头。
赵丰年眼里光瞬间就熄灭了:“娘?”
他求救地看向赵石头:“石头哥?”
赵石头看了一眼牛车上闭着眼睛的闻惜禾,小声说话:“年年,先别问了。”
赵丰年顿时忐忑起来,心里有了不好的预感。
牛车经过村口的大槐树,进入村子里。
赵石头把牵牛绳递给刘氏:“大娘,我现在就跑一趟田家村,通知弟妹的家人,请他们过来一趟。”
刘氏红着眼睛:“石头,辛苦你了,真的太谢谢你了。”
“大娘,您跟我说这些客气话干啥,我去了。”赵石头转身朝田家村的方向匆匆赶去。
回到家门口,刘氏把闻惜禾从牛车上背下来,扭头对儿子说:“年年,你把牛车送回你石头哥家里。”
赵丰年点头,牵过牛绳,临走前回头担忧地看了一眼闻惜禾。
*
刘氏背着闻惜禾回家,进入自家房间里,把闻惜禾放在木板床上。
“禾娘,你先歇着,我去给你倒碗水。”
等刘氏从房间里出去,闻惜禾开始打量这间房间。
整个房间是用泥土垒起来的,屋顶盖着稻草,窗户用自编的竹帘子挡着,由于竹帘子不透光,白天是卷起来的。
房间里摆放了两张用条凳和木板搭起来的床——勉强算是能称之为床吧。
屋子里空间不大,其中一张床白天要收起来,不然人进来都不好落脚。
屋子的角落里放了两个竹筐,里面堆着一些杂物。
除此之外,这个家里再没有其他东西了,真真正正的家徒四壁。
闻惜禾环顾一周,家里这么穷,肯定是没有银子给她看病了。
不过……
闻惜禾疑惑地眨眨眼,现在她觉得自己除了头疼,和体温比较高、又渴又饿、身体虚软无力之外,好像也没有其他不舒服的地方?
当然,古代医疗条件差,对于现代人来说,一个小小的高烧,也可能会要了古人的命。
闻惜禾刚腾起的希望又落了下去,盯着茅草屋顶,无奈地叹出一口气。
刘氏出来给闻惜禾倒水,路过鸡窝,脚步一顿,看见细软的稻草上摆放着两枚鸡蛋,一时之间眼睛怎么也挪不开了。
家里的鸡蛋,都是要留着给大房家的长子赵成才吃的。
公公婆婆说了,赵成才是读书人,要补充足够的营养才能念好书。
所以下了死命令,家中的鸡蛋,除了给赵成才吃,谁都不能动。
刘氏回头看看家中空无一人的院子,深吸一口气,蹲下.身迅速从鸡窝里捡走两枚鸡蛋,脚尖一拐,直接进入厨房里。
刘氏生火烧水,等水开后,把两枚鸡蛋打进瓦罐里,用勺子一搅拌,一锅蛋花汤就好了。
刘氏把蛋花汤倒进碗里,又往汤里加了一点点盐。
蛋花汤很香很香,刘氏嘴里不受控制地分泌口水,肚子咕隆咕隆响起来。
她从昨天到现在什么东西都没吃,还连夜赶路跑去县城又回来,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
刘氏憋住气不去闻蛋花汤的香味儿,从水缸里舀了一瓢水,一口气喝光,勉强压了压饿到抽搐的胃。
刘氏端着一碗蛋花汤回自家屋里。
“禾娘?禾娘快起来喝蛋花汤了。”
屋子里连张桌子都没有,刘氏只能先把碗放在地上,扶起闻惜禾靠坐在床头后,又回头从地上端起碗。
刘氏用勺子舀起一勺蛋花汤,吹了吹送到闻惜禾嘴边:“禾娘,来,小心烫?”
闻惜禾早就渴得嗓子冒火了,迫不及待喝下一勺蛋花汤,刺疼的嗓子终于舒缓了一点。
等一碗蛋花汤下肚,闻惜禾身上恢复了一些力气,才终于真切地觉出自己重新活过来了。
刘氏看闻惜禾喝完鸡蛋汤后,脸色似乎好了一些,心里不由得冒出希望——或许,或许禾娘还有救呢?
不到最后一刻,怎么也不能放弃!
“禾娘,我再去给你煮碗白米粥。”一碗稀稀的蛋花汤哪能吃饱?刘氏激动地端着空碗出去。
刘氏刚出屋门,就看见自个儿的婆婆正叉腰站在鸡窝前,脸色阴沉。
“天杀的哪个小偷偷我家鸡蛋哟!个烂屁股的黑心贼,敢偷我家鸡蛋,吃死你啊!”李云英跺脚大骂,一转身,看见呆站着的刘氏。
“刘氏,你一上午跑哪里躲懒去了?家里的活儿也不知道干,就知道躲懒!你说你有什么用?”
李云英瞥见刘氏手里的碗:“吃吃吃,就知道吃!你又背着为娘偷吃什么了?”
“娘,我、我没……”刘氏心里害怕,下意识用袖子挡了挡碗。
李云英脸色一变,莫不是真偷吃什么好东西了?
李云英甩着臂膀就小跑到刘氏面前,一把抢过她手里的碗:“挡什么挡?”
李云英低头看碗,碗里的蛋花汤早就喝得干干净净,丁点儿不剩。
李云英凑近碗闻了闻,闻见一股鸡蛋味儿,怒火腾地从头顶蹿出来,高高扬起手臂,啪的一巴掌狠狠落在刘氏脸上。
刘氏奔波一夜,加上粒米未进,早就饿得头晕眼花,李云英这一巴掌甩下来,直打得刘氏耳朵嗡嗡响,站立不稳,原地踉跄转了两圈,一头撞到门柱上,身子顺着门柱滑落,瘫软在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