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看望完宣予安,两个人凑一起看完了几集最近更新的狗血电视剧,再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深夜。
屋子里没人。
这里只有她一个人住。
父母在她大学毕业前终于离了婚,又各自组建了家庭,自那以后她就开始独居。
她叹了一口气,刚想感慨一下这过度的安静。
结果楼上马上就传来叮叮咚咚的,和小孩子哭闹的声音。
楼上的那一户是一对年轻的夫妻,前不久生了小孩。
女人将屋子里的灯全部打开,才走进卫生间开始洗漱。
过了许久,她擦着头发走出来。
客厅的柜台上摆着一张照片,里面的两个女孩子,一个将手搭在对方的肩膀上,笑得大大咧咧,一个显得腼腆安静,有些天然的不自信感。
女人半弯下腰,对着相框里的人说话,这句话她刚刚也对着宣予安说过:
“晚安。”
......
三千米的比赛被安排在运动会的第二天早上。
十点钟。
前一天还是个烈日炎炎的大晴天,这会儿就突然变阴沉了,太阳半隐半现在乌云背后,不过没有下雨,比赛项目能够照常举行。
宣予安所在的高二年级被安排在第二波上跑道。
从起跑点领到带号码数的蓝色背心,套上后,跟着人群走到跑道上,让裁判员挨个来确认班级和姓名。
裁判要将她们身上的号码记录下来。
“高二9班刘小雨。”
“高二2班王时。”
“高二1班曾桃。”
“高二11班汪梅。”
“高二16班宣予安。”
听到这个名字,1班的曾桃侧过头来。
因为席砚的同班同学,她对宣予安不算陌生。
两个人的中间只隔着一个人,起先她并没有注意到,直到裁判问到面前,宣予安说出名字她才反应过来。
短短几天内,宣予安的变化也太大了,让人第一眼都认不出来。
女生和她们一样穿着普通的短袖校服,外面罩着背心。
与普通的学生没有区别。
曾桃上一回见到宣予安,是在1班门外。
当时宣予安披着墨绿色的长发,在他们班教室后门的地方,等着席砚下课。
他们放学后会一起回家,所有人都知道。
傍晚的霞光从栏杆外投落下来,宣予安背上挂着书包,没有穿校服,靠在门边的白墙上,听到动静时,也会转过头来。
曾桃帮老师去打印室拿了小测成绩单回来,正好从她面前经过。
最后离开时,见到她跟席砚似乎起了些争执。
那天以后,宣予安就再没来过。
田径场上。
确认过身份和背号后,没有马上开始比赛,而是先带着参赛的学生一起做拉伸。
操场中央的绿地上在进行着几个娱乐性的集体项目,老师们也都穿上了运动服和学生们一起参加,女子跳远的比赛则是在一端的沙坑上,开始得更早一些,与其他项目同时进行。
经过前一天的教训,这次在还没解散前,宋琼雨就将本就没参加运动会项目,应该要写加油稿的几个人抓着,留在操场上,不让他们再自己跑掉。
所以那边也就没有唐希的事儿了,刚好她前一天已经想稿子想到词穷,实在是写不出来了。
800m跑则被安排在下午。
她只有这一个项目,于是跟着赵湘君来给她加油打劲。
赵湘君已经跳过两轮,在队伍里等待着第三跳。
唐希抱着水杯站在观看的人群里,她跟赵湘君来得早,也站的靠前。
时不时就有选手因为落地时重心不稳在她面前摔倒。
又快轮到赵湘君了,隔得远,唐希只能用口型对她说:加油。
赵湘君却及时看见,然后对着她开心地笑,以至于她也被这种气氛给感染到。
操场上不时地响起喝彩声,此起彼伏的。
赵湘君的前几跳都跳出不错的成绩,一直稳定在前三名里。
主席台上传来广播的声音,飘荡在整个操场的上空:“女子三千米比赛即将开始,请其他同学不要停留在跑道上。”
天空是灰色的,没有耀眼的光晕,也没有起风,对于跑道上的人来说,也算是个好天气。
随着一声急促的枪响,彩色的飘带冲向空中又缓缓飘下。
蓝色的人群在红跑道上动起来。
踩自行车的白色少年从侧边绕出来,冲在人群的前方,在前面领跑。
曾桃一眼就认出了那人是席砚。
前一天,女生凑到他面前,她的身高不算高,才刚刚过一米六,和席砚说话时,得仰着头看他。
她略带疑惑地问:“今天怎么没看到宣同学,她出什么事情了吗?”
被喊住后,出于礼貌才停下的少年,听到问宣予安,微微皱了眉,反问:“跟你有什么关系?”
他不记得宣予安在1班有其他熟悉的人。
席砚的话让曾桃一时梗住,本来想好的措辞也噎在嘴里。
她挠了挠头,像是被误会后觉得有些着急,解释着说:“我没什么意思,只是问问,以前总看见她给你送水,今天没见到才想着问一下。”
之后又大方地说自己的目的:“其实我是想请你帮个忙,刚刚没想好怎么开口。”
她平时跟班上的同学关系好,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都玩得开,但跟席砚却总说不上太多话。
一方面也是因为有宣予安在,她插不上话。
宣予安在时,几乎不会让席砚跟其他女生有交流。
曾桃像是也有些尴尬,白皙的皮肤上透着一些红,问:“就是我是想问一下,明天我跑三千米,可以请你陪跑吗,我没跑过,怕自己坚持不下来......”
跑长跑的时候有人跟跑,也算是一种加油打气。
不过男生去陪女生跑,总归是有一点暧昧的味道在里面,曾桃心里也没底,只能说出自己的理由:
“你知道的,班上没人愿意报名,我就只能自己先顶上了。”
“我问了其他同学,只有你有过长跑的经历,所以才想请你帮忙。”
她说这话的时候,一直试探着看着席砚的眼睛,女孩的眼睛很亮,显得真诚又单纯。
曾桃是少有的班级里女生来当体育委员,她成绩好,长的也文静,竞选班干部时,老师本来是中意她当学习委员,只是她自己乐意来当体委。
但是回复给她的,是少年没有考虑的拒绝。
席砚抬手擦了一下额头上落下来的汗,手臂牵动着上衣的褶皱,他刚打过球,身上是湿的,并不舒服。
席砚在学校里出名,最主要的原因自然是脸好看,是偏秀气的长相,眉弓微微前突,但不过分,连接着高鼻梁。
侧脸的时候下颌线清晰。
没过多久,女生头顶上就传来少年冷淡的声音:“不好意思,我明天没空,你可以找别人。”
曾桃略带失望地垂了垂眼睛,被拒绝在意料之中,但她没想这么快放弃。
可在她还想再开口前,席砚又补充了一句:“觉得跑不了也可以选择弃权。”
他说话的时候,不会别开目光,而是看着对面的人。
在这种拒绝对方的时候,让人无力再过多纠缠。
像三千米这种对于学生来说难度比较大的项目,虽是强制要有人报名,但是越中每年临阵弃权的人也比比皆是,学校其实也就是嘴上说的严格,实际上并不会为难学生。
另外,席砚确实是练过长跑,但是他那时候也是去陪人跑的,不算多么有经验。
领跑本来是安排给1班的陈子淮的活儿。
陈子淮初中时就跟席砚在同一个班,之后又都在同一个画室上课,这一来二往的,就混熟了。
而现在陈子淮正抱着席砚准备的淡盐水,在跑道边张望。
然后他就看见前几名在前面健步如飞。
席砚在最前面踩车,与第一名始终保持着合适的距离,身姿如燕。
始终跑在最前面的是一名体育特长生。
越中的操场是标准的四百米一圈,一共要跑七圈半。
跑道外全是震耳欲聋的加油鼓气的叫喊声,分不清是给场上的哪个人的。
两圈。
三圈。
赛程接近过半,渐渐开始有人出现体力不支的情况,有几个跑着跑着就面色惨白的同学被提前扶了下去。
三圈过后,曾桃渐渐也感觉有点力不从心,双腿变得很重,如同灌了铅一样,呼吸也是,每一口气都要耗费极大的精力。
虽然她平常练习的时候,按照自己的速度跑,完全可以跑完,但是这是比赛,起步被带的太快,在前面就花费太多力气,想去跟上前面的人。
选手之间的差距也开始拉大。
起跑时,宣予安被旁边的人撞了一下,稳住后,看见面前所有人都混在一团,她没有着急去追,前两圈时被落在最后。
四圈。
五圈......
但是等到第五圈跑过一半的时候,宣予安已经一路超过其他人,来到第三的位置。
她与第二名一前一后,只隔着几步的距离,差距很小,但是她们间隔第一名却有小半圈的距离。
相较而言,宣予安的呼吸频率还算平稳,步伐也没有减慢的趋势。
状态看起来还不错。
唐希同赵湘君从跳远的场地上回来的时候,正好看见宣予安从16班帐篷前跑过。
赵湘君在预选赛里获得第三名,顺利进入几天后的决赛。
路过的唐希侧头看着跑过去的人影,很久以前她似乎也看见过类似的场面,那时候从面前跑过去的背影留着黑色的长发,高挺的马尾在背后一晃一晃。
大家都在一侧张望着。
宣予安能够参加比赛就已经算是个奇迹,现在可能还能获得名次就更令人感到惊讶。
第七圈时,宣予安在中途超越前一名,成为当前场上的第二位。
加油声、呐喊声从四面八方传过来。
呼——
只剩下最后两百米。
跑过弯道后,就是通往终点的直道。
她们跑的速度不算慢,但身体给予的反馈却是轻盈的。
上一次这样跑,是什么时候?
宣予安忽然想到。
她就如同现在一样冲过了终点线。
然后呢......
在终点线前,以仅仅两步的距离,宣予安被再次超越,最终取得了第三名的成绩。
冲过终点后,宣予安被接到跑道一侧,她双手撑在膝盖上,接近九十度地弯着腰。
耳边似乎有声音在叫她不要停下来。
她没有回应。
因为四周全都是人的声音,还很吵。
她盯着地面。
然后呢?
“宣宣,你跑步那么厉害,一定会获得好名次的。”
“哇,宣宣,你得了第一名。”
“你现在想喝水吗?”
面前有人半蹲下来,投下一片阴影后,将水瓶递到她眼前。
宣予安睁着眼睛看着,水瓶的盖子已经被人打开,虚虚地掩在瓶口上。
一阵头晕目眩的感觉,让她喘不过气。
身体还在发烫,很热。
水?
又是水。
忽然间,她一抬手把水瓶给推开。
水在瓶子里猛地晃荡一下,从瓶口溢出一股流在递出水的那只手的虎口上。
再顺着骨节分明的手背一滴滴滑落进草地里。
就着这个力道抬起身来,视线也变得十分清晰,宣予安才发现,这个半蹲在她面前,给她递水的人,是席砚。
除此之外,身边还有人在围着她。
有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
十七岁少年的面孔,在告诉她,这是在越中,不是在十四中。
回过神的宣予安,垂着眼,说:“我,对不起。”
汗珠从她额头上流下来,带着头发也湿漉漉地贴在脸上。
这是她第一次推开席砚给予的东西。
只是一瓶水。
但是是以不太好的方式。
席砚维持着这个姿势,像是没反应过来。
操场上的比赛依旧在不断地持续着,除了跟在她身边的几个人,没人注意到这段小插曲。
曾经有人问过她:
“要这样吗?”
“如果能重来一遍,是要当个陌生人,这似乎有一点离谱了吧?”
她当时是怎么回答的?
她说,是的,她想要这样。
不需要谁可怜。
也不需要拉着谁沉沦。
从最开始的时候,会喝下那一口从下水道里接的脏水,也不过是因为被所谓的朋友欺骗罢了。
屋子里没人。
这里只有她一个人住。
父母在她大学毕业前终于离了婚,又各自组建了家庭,自那以后她就开始独居。
她叹了一口气,刚想感慨一下这过度的安静。
结果楼上马上就传来叮叮咚咚的,和小孩子哭闹的声音。
楼上的那一户是一对年轻的夫妻,前不久生了小孩。
女人将屋子里的灯全部打开,才走进卫生间开始洗漱。
过了许久,她擦着头发走出来。
客厅的柜台上摆着一张照片,里面的两个女孩子,一个将手搭在对方的肩膀上,笑得大大咧咧,一个显得腼腆安静,有些天然的不自信感。
女人半弯下腰,对着相框里的人说话,这句话她刚刚也对着宣予安说过:
“晚安。”
......
三千米的比赛被安排在运动会的第二天早上。
十点钟。
前一天还是个烈日炎炎的大晴天,这会儿就突然变阴沉了,太阳半隐半现在乌云背后,不过没有下雨,比赛项目能够照常举行。
宣予安所在的高二年级被安排在第二波上跑道。
从起跑点领到带号码数的蓝色背心,套上后,跟着人群走到跑道上,让裁判员挨个来确认班级和姓名。
裁判要将她们身上的号码记录下来。
“高二9班刘小雨。”
“高二2班王时。”
“高二1班曾桃。”
“高二11班汪梅。”
“高二16班宣予安。”
听到这个名字,1班的曾桃侧过头来。
因为席砚的同班同学,她对宣予安不算陌生。
两个人的中间只隔着一个人,起先她并没有注意到,直到裁判问到面前,宣予安说出名字她才反应过来。
短短几天内,宣予安的变化也太大了,让人第一眼都认不出来。
女生和她们一样穿着普通的短袖校服,外面罩着背心。
与普通的学生没有区别。
曾桃上一回见到宣予安,是在1班门外。
当时宣予安披着墨绿色的长发,在他们班教室后门的地方,等着席砚下课。
他们放学后会一起回家,所有人都知道。
傍晚的霞光从栏杆外投落下来,宣予安背上挂着书包,没有穿校服,靠在门边的白墙上,听到动静时,也会转过头来。
曾桃帮老师去打印室拿了小测成绩单回来,正好从她面前经过。
最后离开时,见到她跟席砚似乎起了些争执。
那天以后,宣予安就再没来过。
田径场上。
确认过身份和背号后,没有马上开始比赛,而是先带着参赛的学生一起做拉伸。
操场中央的绿地上在进行着几个娱乐性的集体项目,老师们也都穿上了运动服和学生们一起参加,女子跳远的比赛则是在一端的沙坑上,开始得更早一些,与其他项目同时进行。
经过前一天的教训,这次在还没解散前,宋琼雨就将本就没参加运动会项目,应该要写加油稿的几个人抓着,留在操场上,不让他们再自己跑掉。
所以那边也就没有唐希的事儿了,刚好她前一天已经想稿子想到词穷,实在是写不出来了。
800m跑则被安排在下午。
她只有这一个项目,于是跟着赵湘君来给她加油打劲。
赵湘君已经跳过两轮,在队伍里等待着第三跳。
唐希抱着水杯站在观看的人群里,她跟赵湘君来得早,也站的靠前。
时不时就有选手因为落地时重心不稳在她面前摔倒。
又快轮到赵湘君了,隔得远,唐希只能用口型对她说:加油。
赵湘君却及时看见,然后对着她开心地笑,以至于她也被这种气氛给感染到。
操场上不时地响起喝彩声,此起彼伏的。
赵湘君的前几跳都跳出不错的成绩,一直稳定在前三名里。
主席台上传来广播的声音,飘荡在整个操场的上空:“女子三千米比赛即将开始,请其他同学不要停留在跑道上。”
天空是灰色的,没有耀眼的光晕,也没有起风,对于跑道上的人来说,也算是个好天气。
随着一声急促的枪响,彩色的飘带冲向空中又缓缓飘下。
蓝色的人群在红跑道上动起来。
踩自行车的白色少年从侧边绕出来,冲在人群的前方,在前面领跑。
曾桃一眼就认出了那人是席砚。
前一天,女生凑到他面前,她的身高不算高,才刚刚过一米六,和席砚说话时,得仰着头看他。
她略带疑惑地问:“今天怎么没看到宣同学,她出什么事情了吗?”
被喊住后,出于礼貌才停下的少年,听到问宣予安,微微皱了眉,反问:“跟你有什么关系?”
他不记得宣予安在1班有其他熟悉的人。
席砚的话让曾桃一时梗住,本来想好的措辞也噎在嘴里。
她挠了挠头,像是被误会后觉得有些着急,解释着说:“我没什么意思,只是问问,以前总看见她给你送水,今天没见到才想着问一下。”
之后又大方地说自己的目的:“其实我是想请你帮个忙,刚刚没想好怎么开口。”
她平时跟班上的同学关系好,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都玩得开,但跟席砚却总说不上太多话。
一方面也是因为有宣予安在,她插不上话。
宣予安在时,几乎不会让席砚跟其他女生有交流。
曾桃像是也有些尴尬,白皙的皮肤上透着一些红,问:“就是我是想问一下,明天我跑三千米,可以请你陪跑吗,我没跑过,怕自己坚持不下来......”
跑长跑的时候有人跟跑,也算是一种加油打气。
不过男生去陪女生跑,总归是有一点暧昧的味道在里面,曾桃心里也没底,只能说出自己的理由:
“你知道的,班上没人愿意报名,我就只能自己先顶上了。”
“我问了其他同学,只有你有过长跑的经历,所以才想请你帮忙。”
她说这话的时候,一直试探着看着席砚的眼睛,女孩的眼睛很亮,显得真诚又单纯。
曾桃是少有的班级里女生来当体育委员,她成绩好,长的也文静,竞选班干部时,老师本来是中意她当学习委员,只是她自己乐意来当体委。
但是回复给她的,是少年没有考虑的拒绝。
席砚抬手擦了一下额头上落下来的汗,手臂牵动着上衣的褶皱,他刚打过球,身上是湿的,并不舒服。
席砚在学校里出名,最主要的原因自然是脸好看,是偏秀气的长相,眉弓微微前突,但不过分,连接着高鼻梁。
侧脸的时候下颌线清晰。
没过多久,女生头顶上就传来少年冷淡的声音:“不好意思,我明天没空,你可以找别人。”
曾桃略带失望地垂了垂眼睛,被拒绝在意料之中,但她没想这么快放弃。
可在她还想再开口前,席砚又补充了一句:“觉得跑不了也可以选择弃权。”
他说话的时候,不会别开目光,而是看着对面的人。
在这种拒绝对方的时候,让人无力再过多纠缠。
像三千米这种对于学生来说难度比较大的项目,虽是强制要有人报名,但是越中每年临阵弃权的人也比比皆是,学校其实也就是嘴上说的严格,实际上并不会为难学生。
另外,席砚确实是练过长跑,但是他那时候也是去陪人跑的,不算多么有经验。
领跑本来是安排给1班的陈子淮的活儿。
陈子淮初中时就跟席砚在同一个班,之后又都在同一个画室上课,这一来二往的,就混熟了。
而现在陈子淮正抱着席砚准备的淡盐水,在跑道边张望。
然后他就看见前几名在前面健步如飞。
席砚在最前面踩车,与第一名始终保持着合适的距离,身姿如燕。
始终跑在最前面的是一名体育特长生。
越中的操场是标准的四百米一圈,一共要跑七圈半。
跑道外全是震耳欲聋的加油鼓气的叫喊声,分不清是给场上的哪个人的。
两圈。
三圈。
赛程接近过半,渐渐开始有人出现体力不支的情况,有几个跑着跑着就面色惨白的同学被提前扶了下去。
三圈过后,曾桃渐渐也感觉有点力不从心,双腿变得很重,如同灌了铅一样,呼吸也是,每一口气都要耗费极大的精力。
虽然她平常练习的时候,按照自己的速度跑,完全可以跑完,但是这是比赛,起步被带的太快,在前面就花费太多力气,想去跟上前面的人。
选手之间的差距也开始拉大。
起跑时,宣予安被旁边的人撞了一下,稳住后,看见面前所有人都混在一团,她没有着急去追,前两圈时被落在最后。
四圈。
五圈......
但是等到第五圈跑过一半的时候,宣予安已经一路超过其他人,来到第三的位置。
她与第二名一前一后,只隔着几步的距离,差距很小,但是她们间隔第一名却有小半圈的距离。
相较而言,宣予安的呼吸频率还算平稳,步伐也没有减慢的趋势。
状态看起来还不错。
唐希同赵湘君从跳远的场地上回来的时候,正好看见宣予安从16班帐篷前跑过。
赵湘君在预选赛里获得第三名,顺利进入几天后的决赛。
路过的唐希侧头看着跑过去的人影,很久以前她似乎也看见过类似的场面,那时候从面前跑过去的背影留着黑色的长发,高挺的马尾在背后一晃一晃。
大家都在一侧张望着。
宣予安能够参加比赛就已经算是个奇迹,现在可能还能获得名次就更令人感到惊讶。
第七圈时,宣予安在中途超越前一名,成为当前场上的第二位。
加油声、呐喊声从四面八方传过来。
呼——
只剩下最后两百米。
跑过弯道后,就是通往终点的直道。
她们跑的速度不算慢,但身体给予的反馈却是轻盈的。
上一次这样跑,是什么时候?
宣予安忽然想到。
她就如同现在一样冲过了终点线。
然后呢......
在终点线前,以仅仅两步的距离,宣予安被再次超越,最终取得了第三名的成绩。
冲过终点后,宣予安被接到跑道一侧,她双手撑在膝盖上,接近九十度地弯着腰。
耳边似乎有声音在叫她不要停下来。
她没有回应。
因为四周全都是人的声音,还很吵。
她盯着地面。
然后呢?
“宣宣,你跑步那么厉害,一定会获得好名次的。”
“哇,宣宣,你得了第一名。”
“你现在想喝水吗?”
面前有人半蹲下来,投下一片阴影后,将水瓶递到她眼前。
宣予安睁着眼睛看着,水瓶的盖子已经被人打开,虚虚地掩在瓶口上。
一阵头晕目眩的感觉,让她喘不过气。
身体还在发烫,很热。
水?
又是水。
忽然间,她一抬手把水瓶给推开。
水在瓶子里猛地晃荡一下,从瓶口溢出一股流在递出水的那只手的虎口上。
再顺着骨节分明的手背一滴滴滑落进草地里。
就着这个力道抬起身来,视线也变得十分清晰,宣予安才发现,这个半蹲在她面前,给她递水的人,是席砚。
除此之外,身边还有人在围着她。
有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
十七岁少年的面孔,在告诉她,这是在越中,不是在十四中。
回过神的宣予安,垂着眼,说:“我,对不起。”
汗珠从她额头上流下来,带着头发也湿漉漉地贴在脸上。
这是她第一次推开席砚给予的东西。
只是一瓶水。
但是是以不太好的方式。
席砚维持着这个姿势,像是没反应过来。
操场上的比赛依旧在不断地持续着,除了跟在她身边的几个人,没人注意到这段小插曲。
曾经有人问过她:
“要这样吗?”
“如果能重来一遍,是要当个陌生人,这似乎有一点离谱了吧?”
她当时是怎么回答的?
她说,是的,她想要这样。
不需要谁可怜。
也不需要拉着谁沉沦。
从最开始的时候,会喝下那一口从下水道里接的脏水,也不过是因为被所谓的朋友欺骗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