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一天的工作,谭素秋照常穿过集市走过小巷,在敖家宅前碰到刚刚下学的敖子期。他扭捏着走过来,迅速往自己手里塞了一本书后转身跑开。
“诶,小敖,敖子期!你别跑啊,这是什么意思呀?”
敖子期跑进院子后就没再出来,也不管谭素秋在外面怎么唤他。
翻了翻手中的书,其中一页夹着一张纸,谭素秋心下了然,干脆地将书收进布袋,准备回去再看。
林莲从她身后走过来,她手挎竹篮,里面装满了菜。
她带笑靠近谭素秋,从篮中取出一个油纸包,像她表弟一般直接塞到谭素秋手上。
“莲姐,你这又是做什么?”谭素秋被这表姐弟接连的动作弄昏了头,她把油纸包放回去,林莲又塞回到她怀里。
怕两人这样推下去油纸包就得掉到地上了,谭素秋最后还是犹豫着收下。
“你和引芳姨也不能总是菜粥下馒头,更何况引芳姨还病着。你就安心收下吧,这本就是用你的钱买的,只不过是你平日舍不得,我替你买的罢了。”
谭素秋抬头看着林莲,她脸上衔着笑,正用温柔的目光注视自己。
胸中涌上一股暖意,谭素秋握紧了手中的油纸包,对着林莲道谢。
“今天可真是大丰收啊!”
“是啊,没想到能钓上来这么多,这河里的鱼可真肥!”
“鱼,大肥鱼!”
远处传来一阵嘈杂的谈话声,谭素秋循声看去,原来是七婶领着小渔去河边垂钓,刚才回来。
张小渔看到站在路中间的谭素秋,眼睛一亮,捧着手里小鱼篓跌跌撞撞朝她跑来。
“唉呀张小渔,你慢点儿!什么时候都这样莽撞,摔疼了可别又来抱着娘哭!”张苗在后面一手提着一个大竹篓,叉着腰又气又笑地说道。
谭素秋蹲下来,笑着抱起好不容易才跑到自己面前的张小渔,“小渔,怎么跑这么急呀。”
“我今天跟娘去钓鱼了,”张小渔兴奋地举起手中的鱼篓,“这是小渔自己抓到的!”
林莲笑起来,伸手捏了捏张小渔的脸。谭素秋朝竹篓中看去,一条细小的鱼卧在里面挣扎着不停摆动鱼尾,一看就是才捕上来不久。
张小渔在谭素秋怀里不停扭动,看出她想下去,谭素秋便俯下身将她放在地上。张苗也走了过来,拍拍女儿的脑袋,说:“你不是有话要跟你素秋姐姐说吗?”
张小渔点点头,举起手中的鱼篓,“素秋姐姐,这是小渔特意给你和芳芳姨抓的!”
谭素秋心里感动,但她只是摸了摸张小渔的头,婉拒道:“小渔,你的心意姐姐领了…但这条鱼姐姐不能要。这是小渔好不容易才抓到的,当然要自己留着做个纪念。”
“素秋,你就收下吧。这孩子今天听到要去钓鱼,说什么也得跟着一起去。一路上就在念叨要自己给你和引芳钓上来一条,刚才回来你也看到了——你就当是成全这孩子,收下这条鱼吧!”
“这…”
“这孩子虽然还小,可也不是不知感恩。我之前和你河叔在隔壁县做工,平日都要麻烦你和引芳,还有这些街坊帮我们照顾小渔。其实也不止她,我今天去钓的这一大篓全都是准备分给大家的。”说着就从里面抓出一条放入小鱼篓,递给谭素秋。
“这鱼得鲜活的才最好吃,素秋,你拿着回家放盆里养一养,过几天我再教教你这鱼怎么做才最好吃——这几天也别忘了给鱼换换水。”说着推着谭素秋,让她趁着鱼还在活蹦乱跳之前赶紧回家。
谭素秋走前回头冲林莲喊了一声:“莲姐,我们管事同意了!明天是你第一天上工,可别忘了!”
林莲也大声回道:“欸!我记着呢!”
捧着鱼篓,谭素秋脚步轻快地走在小道上,娘常教导自己要与邻为善,爹还在时,附近街坊的小孩晚上都会聚到自家院子里同她一起上课——都是上不了学的孩子。
做这些事让她感到开心,不求人家的回报。对她来说,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内心的充盈与满足,这就是最好的回报了!
何况她也不傻,谁是真心,谁是假意,谁是真需要她这种人的帮助——达官贵人可没她们这些百姓的烦恼。
谭素秋小跑进了院子,从缸中舀出水来倒在木桶里,再把鱼放进去。她蹲在桶旁看鱼儿在水中畅游,思绪却渐渐飘到了天边。
一直到腿有些麻了,她才缓缓起身往屋里走。
谭素秋走到内间,入目就是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的赵引芳。她快步走上去用手放在母亲的鼻下,感受到呼吸才放下心来。
之后她去到厨房,打开油纸拿出其中的馅饼,在菜板上切成小块再装入盘中,院子那一小片地里种的菜今天也能收来做个汤下着吃。
谭素秋端着做好的菜来到内间叫醒了母亲,先喂过对方,才开始自己吃。
赵引芳今日气色看起来好了许多,说话也有力了些,只是大部分时间还是昏睡着。谭素秋端着碗去厨房收拾,夜里静得只能听见附近秋蝉高亢的鸣叫声。
谭素秋回到书房坐在桌前打开布袋,拿出敖子期塞给她的那本书。书皮上写着几个大字,《古今名家诗选》。
她欣喜地翻开,夹在书页中的纸随动作掉出来落在地上。谭素秋捡起这纸,摊开放在桌上。
“素秋姐,言语难明我的感激,知你最喜诗词,故献上藏书一本。同时也借此书表达我的歉意,昨日之事错全在我,钱也将由我来还,很抱歉将你牵连进来。”落款写着敖子期。
“你还?敖子期,你现在还在学堂里上着课呢,你怎么还?真是个什么都不懂还爱装大人的小屁孩!”
谭素秋笑着撇撇嘴,用砚台把纸压住,继续看起书来。
乞巧节前一天,谭素秋照常从染坊回到家中,却发现桌上放着一包东西,赵引芳的声音从内间传来:“素秋,你回来了。桌上是你方姨给你做的新衣裳,你快换上看看合不合身。”
谭素秋打开包袱,里面是一条月白色长裙,她拿着这条裙子走进内间,开口问道:“娘,方姨今天什么时候来的?”
“就在你来家前没多久,还同我说了会儿话,你没碰到她吗?”赵引芳是坐在床上说这句话的。
“没呢,我来的时候一个人也没瞧见。”
赵引芳咳嗽了几声,又接着说:“方姨说你这几日老躲着她,说店里的伙计看见你从集市走都要绕过她店门前,她去染坊找你也找不着,所以直接带着东西到咱家来了。”
谭素秋回道:“方姨平常帮了我们这么多,每次过她家店口都会叫我进去,再拿些东西给我,我实在是不好意思….”
“是啊,”赵引芳又咳嗽起来,接着话锋一转:“你快把新衣裳穿上,让娘看看。”
谭素秋拿着衣服到一旁换上,衣服尺寸没错,只是她好像又瘦了,腰部空了些。
她在赵引芳面前转了一圈,“娘,怎么样。”
“好,好,我们素秋真是长成大姑娘了,站过来些,再让娘仔细看看。”
谭素秋依言靠近,赵引芳拉着女儿的手,仔细看着她身上每一处,似乎想要将她此刻的样子留存心中。
“我女儿真好看,”赵引芳轻抚上谭素秋的脸,她发自内心的赞叹自己的女儿,作为继承两人长相全部优点的谭素秋的确出落得十分水灵。
“娘,您快别说了,”尽管常听见周围人对自己容貌的称赞,谭素秋依旧觉得有些难为情。
“好好好,娘不说了,今天早点歇息,好为明天的乞巧节做准备。”
谭素秋换回劳作常穿的衣裳,服侍母亲吃完饭喝下药,又看了会儿书就上塌睡了。
“素秋,快起来!”
“谭素秋,快些起床!要赶不上去河边濯发了!”
“对啊对啊!素秋,你起了没啊!”
染坊的姐妹都聚集在谭素秋家外,长平县的其他女子也在其中。
“来了来了!大家都小声些,我娘还在睡呢!”谭素秋急匆匆地走出屋子,用手比了比,示意大家安静。
她打开竹门重新拴上,跟着大家一道去了河边。
女孩子们在河边嬉戏打闹,还有人在洗头时放声歌唱,谭素秋将手中的七叶野草揉搓出汁,就着这汁液洗了头。
“今天给放了半日假,咱们赶紧洗完回染坊去,做完工,从下午开始就自由了。”成奚快活地舀着水玩,对身旁众人嚷道。
最后,一群湿着头发的女子穿梭在长平县的大街小巷之中,她们唱着轻快的曲消失在不同店铺内。
谭素秋坐在凳上,嘴里哼着不成调的歌不停搅动手中的布。王武打她们进门开始便不停叹气,在一旁踱步,“你说你们,这不知道的还以为鬼门大开,水鬼全上岸来了!怎么一个个的披头散发,你看看,水都还在往下滴!全给我去先擦擦干再来做工!”
大家嬉笑着你推我,我推你,去房内取出毛巾擦了头发又再回到原位上继续手里的活。
染坊老板的儿子这时突然走到谭素秋身旁,对着她做手势,让她跟着自己过来。谭素秋有些疑惑,起身跟了上去。
“小胖,你今天不去学堂,跑回家做什么?”谭素秋率先发问。
周勉叹了口气一屁股坐在石台上,慢悠悠地回道:“学堂今天举办作文比赛,夫子让我也参加。”
谭素秋挑眉,”这不是很好吗,说明你们夫子很重视你,你不是一直希望得到夫子的肯定吗,这样你爹娘也不会打你了。”
周勉苦闷地捧着自己的肉嘟嘟的小脸,开口:“问题就出在这儿,夫子肯定我,我当然高兴。可是我哪儿写得出来啊….都怪你!”
“怪我?”谭素秋好笑地指着自己。
“就是怪你!我给你钱,只是让你帮我完成功课,你非要写那么好做什么!而且还不是一开始就写好,害得夫子以为我在不断进步,还很欣慰….这才推选我去参加比赛。你说你一个大人,写东西的水平跟我一个小孩儿差不多,进步还比我快….我不管,都怪你!”
谭素秋被气笑了,这破小孩儿简直蛮不讲理,不过对于夸她写文好、进步快的话倒是很受用。
“我可只是拿钱办事,越写越好也是多亏你们夫子,每次的批改都那么认真,让我受益颇丰,这才能不断进步。”
她站到周勉面前继续说:“倒是你,你们夫子的批注你是一点不看啊!平日上课也不好好听讲,当然写不出东西来。现在才知道害怕,多亏你们夫子现在就让你参加比赛,要是等到以后——再让你参加科举,才真是完蛋!”
周勉眼里噙着泪,委屈地说:“那现在怎么办?我去也不行,不去也不行。夫子肯定会跟我爹说,到时候又得挨一顿打,被打就算了,同学们还会笑话我,夫子,夫子肯定也会对我很失望的….”
“诶,小敖,敖子期!你别跑啊,这是什么意思呀?”
敖子期跑进院子后就没再出来,也不管谭素秋在外面怎么唤他。
翻了翻手中的书,其中一页夹着一张纸,谭素秋心下了然,干脆地将书收进布袋,准备回去再看。
林莲从她身后走过来,她手挎竹篮,里面装满了菜。
她带笑靠近谭素秋,从篮中取出一个油纸包,像她表弟一般直接塞到谭素秋手上。
“莲姐,你这又是做什么?”谭素秋被这表姐弟接连的动作弄昏了头,她把油纸包放回去,林莲又塞回到她怀里。
怕两人这样推下去油纸包就得掉到地上了,谭素秋最后还是犹豫着收下。
“你和引芳姨也不能总是菜粥下馒头,更何况引芳姨还病着。你就安心收下吧,这本就是用你的钱买的,只不过是你平日舍不得,我替你买的罢了。”
谭素秋抬头看着林莲,她脸上衔着笑,正用温柔的目光注视自己。
胸中涌上一股暖意,谭素秋握紧了手中的油纸包,对着林莲道谢。
“今天可真是大丰收啊!”
“是啊,没想到能钓上来这么多,这河里的鱼可真肥!”
“鱼,大肥鱼!”
远处传来一阵嘈杂的谈话声,谭素秋循声看去,原来是七婶领着小渔去河边垂钓,刚才回来。
张小渔看到站在路中间的谭素秋,眼睛一亮,捧着手里小鱼篓跌跌撞撞朝她跑来。
“唉呀张小渔,你慢点儿!什么时候都这样莽撞,摔疼了可别又来抱着娘哭!”张苗在后面一手提着一个大竹篓,叉着腰又气又笑地说道。
谭素秋蹲下来,笑着抱起好不容易才跑到自己面前的张小渔,“小渔,怎么跑这么急呀。”
“我今天跟娘去钓鱼了,”张小渔兴奋地举起手中的鱼篓,“这是小渔自己抓到的!”
林莲笑起来,伸手捏了捏张小渔的脸。谭素秋朝竹篓中看去,一条细小的鱼卧在里面挣扎着不停摆动鱼尾,一看就是才捕上来不久。
张小渔在谭素秋怀里不停扭动,看出她想下去,谭素秋便俯下身将她放在地上。张苗也走了过来,拍拍女儿的脑袋,说:“你不是有话要跟你素秋姐姐说吗?”
张小渔点点头,举起手中的鱼篓,“素秋姐姐,这是小渔特意给你和芳芳姨抓的!”
谭素秋心里感动,但她只是摸了摸张小渔的头,婉拒道:“小渔,你的心意姐姐领了…但这条鱼姐姐不能要。这是小渔好不容易才抓到的,当然要自己留着做个纪念。”
“素秋,你就收下吧。这孩子今天听到要去钓鱼,说什么也得跟着一起去。一路上就在念叨要自己给你和引芳钓上来一条,刚才回来你也看到了——你就当是成全这孩子,收下这条鱼吧!”
“这…”
“这孩子虽然还小,可也不是不知感恩。我之前和你河叔在隔壁县做工,平日都要麻烦你和引芳,还有这些街坊帮我们照顾小渔。其实也不止她,我今天去钓的这一大篓全都是准备分给大家的。”说着就从里面抓出一条放入小鱼篓,递给谭素秋。
“这鱼得鲜活的才最好吃,素秋,你拿着回家放盆里养一养,过几天我再教教你这鱼怎么做才最好吃——这几天也别忘了给鱼换换水。”说着推着谭素秋,让她趁着鱼还在活蹦乱跳之前赶紧回家。
谭素秋走前回头冲林莲喊了一声:“莲姐,我们管事同意了!明天是你第一天上工,可别忘了!”
林莲也大声回道:“欸!我记着呢!”
捧着鱼篓,谭素秋脚步轻快地走在小道上,娘常教导自己要与邻为善,爹还在时,附近街坊的小孩晚上都会聚到自家院子里同她一起上课——都是上不了学的孩子。
做这些事让她感到开心,不求人家的回报。对她来说,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内心的充盈与满足,这就是最好的回报了!
何况她也不傻,谁是真心,谁是假意,谁是真需要她这种人的帮助——达官贵人可没她们这些百姓的烦恼。
谭素秋小跑进了院子,从缸中舀出水来倒在木桶里,再把鱼放进去。她蹲在桶旁看鱼儿在水中畅游,思绪却渐渐飘到了天边。
一直到腿有些麻了,她才缓缓起身往屋里走。
谭素秋走到内间,入目就是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的赵引芳。她快步走上去用手放在母亲的鼻下,感受到呼吸才放下心来。
之后她去到厨房,打开油纸拿出其中的馅饼,在菜板上切成小块再装入盘中,院子那一小片地里种的菜今天也能收来做个汤下着吃。
谭素秋端着做好的菜来到内间叫醒了母亲,先喂过对方,才开始自己吃。
赵引芳今日气色看起来好了许多,说话也有力了些,只是大部分时间还是昏睡着。谭素秋端着碗去厨房收拾,夜里静得只能听见附近秋蝉高亢的鸣叫声。
谭素秋回到书房坐在桌前打开布袋,拿出敖子期塞给她的那本书。书皮上写着几个大字,《古今名家诗选》。
她欣喜地翻开,夹在书页中的纸随动作掉出来落在地上。谭素秋捡起这纸,摊开放在桌上。
“素秋姐,言语难明我的感激,知你最喜诗词,故献上藏书一本。同时也借此书表达我的歉意,昨日之事错全在我,钱也将由我来还,很抱歉将你牵连进来。”落款写着敖子期。
“你还?敖子期,你现在还在学堂里上着课呢,你怎么还?真是个什么都不懂还爱装大人的小屁孩!”
谭素秋笑着撇撇嘴,用砚台把纸压住,继续看起书来。
乞巧节前一天,谭素秋照常从染坊回到家中,却发现桌上放着一包东西,赵引芳的声音从内间传来:“素秋,你回来了。桌上是你方姨给你做的新衣裳,你快换上看看合不合身。”
谭素秋打开包袱,里面是一条月白色长裙,她拿着这条裙子走进内间,开口问道:“娘,方姨今天什么时候来的?”
“就在你来家前没多久,还同我说了会儿话,你没碰到她吗?”赵引芳是坐在床上说这句话的。
“没呢,我来的时候一个人也没瞧见。”
赵引芳咳嗽了几声,又接着说:“方姨说你这几日老躲着她,说店里的伙计看见你从集市走都要绕过她店门前,她去染坊找你也找不着,所以直接带着东西到咱家来了。”
谭素秋回道:“方姨平常帮了我们这么多,每次过她家店口都会叫我进去,再拿些东西给我,我实在是不好意思….”
“是啊,”赵引芳又咳嗽起来,接着话锋一转:“你快把新衣裳穿上,让娘看看。”
谭素秋拿着衣服到一旁换上,衣服尺寸没错,只是她好像又瘦了,腰部空了些。
她在赵引芳面前转了一圈,“娘,怎么样。”
“好,好,我们素秋真是长成大姑娘了,站过来些,再让娘仔细看看。”
谭素秋依言靠近,赵引芳拉着女儿的手,仔细看着她身上每一处,似乎想要将她此刻的样子留存心中。
“我女儿真好看,”赵引芳轻抚上谭素秋的脸,她发自内心的赞叹自己的女儿,作为继承两人长相全部优点的谭素秋的确出落得十分水灵。
“娘,您快别说了,”尽管常听见周围人对自己容貌的称赞,谭素秋依旧觉得有些难为情。
“好好好,娘不说了,今天早点歇息,好为明天的乞巧节做准备。”
谭素秋换回劳作常穿的衣裳,服侍母亲吃完饭喝下药,又看了会儿书就上塌睡了。
“素秋,快起来!”
“谭素秋,快些起床!要赶不上去河边濯发了!”
“对啊对啊!素秋,你起了没啊!”
染坊的姐妹都聚集在谭素秋家外,长平县的其他女子也在其中。
“来了来了!大家都小声些,我娘还在睡呢!”谭素秋急匆匆地走出屋子,用手比了比,示意大家安静。
她打开竹门重新拴上,跟着大家一道去了河边。
女孩子们在河边嬉戏打闹,还有人在洗头时放声歌唱,谭素秋将手中的七叶野草揉搓出汁,就着这汁液洗了头。
“今天给放了半日假,咱们赶紧洗完回染坊去,做完工,从下午开始就自由了。”成奚快活地舀着水玩,对身旁众人嚷道。
最后,一群湿着头发的女子穿梭在长平县的大街小巷之中,她们唱着轻快的曲消失在不同店铺内。
谭素秋坐在凳上,嘴里哼着不成调的歌不停搅动手中的布。王武打她们进门开始便不停叹气,在一旁踱步,“你说你们,这不知道的还以为鬼门大开,水鬼全上岸来了!怎么一个个的披头散发,你看看,水都还在往下滴!全给我去先擦擦干再来做工!”
大家嬉笑着你推我,我推你,去房内取出毛巾擦了头发又再回到原位上继续手里的活。
染坊老板的儿子这时突然走到谭素秋身旁,对着她做手势,让她跟着自己过来。谭素秋有些疑惑,起身跟了上去。
“小胖,你今天不去学堂,跑回家做什么?”谭素秋率先发问。
周勉叹了口气一屁股坐在石台上,慢悠悠地回道:“学堂今天举办作文比赛,夫子让我也参加。”
谭素秋挑眉,”这不是很好吗,说明你们夫子很重视你,你不是一直希望得到夫子的肯定吗,这样你爹娘也不会打你了。”
周勉苦闷地捧着自己的肉嘟嘟的小脸,开口:“问题就出在这儿,夫子肯定我,我当然高兴。可是我哪儿写得出来啊….都怪你!”
“怪我?”谭素秋好笑地指着自己。
“就是怪你!我给你钱,只是让你帮我完成功课,你非要写那么好做什么!而且还不是一开始就写好,害得夫子以为我在不断进步,还很欣慰….这才推选我去参加比赛。你说你一个大人,写东西的水平跟我一个小孩儿差不多,进步还比我快….我不管,都怪你!”
谭素秋被气笑了,这破小孩儿简直蛮不讲理,不过对于夸她写文好、进步快的话倒是很受用。
“我可只是拿钱办事,越写越好也是多亏你们夫子,每次的批改都那么认真,让我受益颇丰,这才能不断进步。”
她站到周勉面前继续说:“倒是你,你们夫子的批注你是一点不看啊!平日上课也不好好听讲,当然写不出东西来。现在才知道害怕,多亏你们夫子现在就让你参加比赛,要是等到以后——再让你参加科举,才真是完蛋!”
周勉眼里噙着泪,委屈地说:“那现在怎么办?我去也不行,不去也不行。夫子肯定会跟我爹说,到时候又得挨一顿打,被打就算了,同学们还会笑话我,夫子,夫子肯定也会对我很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