堡垒
“今晚吃鸡吗?”
“不了。”刘诗雯侧过头去看车晓曦,“我之前把那游戏卸了,感觉有点浪费时间。”
“枣儿,太刻苦了你。”车晓曦闻言从餐盘里夹了块肉给她,“你现在是游戏也不打了,假没放完就又跑回来训练了。太辛苦了,多吃点。”
刘诗雯原本脑中还盘桓着今天上午练的下砍式发球,被她突然提了“提前结束假期”这档子事儿也没了心思,望着盘子里的肉苦笑了一声。
“我肠胃炎。”
“哦,我差点忘了。”车晓曦又把肉夹回去自个儿吃了。
“你故意逗我是不?”
“没——”车晓曦将手臂揽过她的肩膀,晃了晃她,“总觉得你心事重重的,有什么不开心的一定要和我讲。我随时倾听,嗯?”
她点了点头后有点羞愧,但是又不能真的把实际情况告诉车晓曦——谁又能想到呢,一年过去了,她又开始纠结一年前就决定放弃掉的人和事。
“常晨晨!你等等我!”
很早了,那是零几年的事,那会子张继科和刘诗雯谈了没两年恋爱,年轻人精力旺盛,三天两头吵架。他们自己折腾倒也就罢了,连带身边的一干朋友都多多少少有些苦不堪言。
刘诗雯在下训之后气喘吁吁地去追先她一步出球馆的常晨晨,追上了,扯了一把她的袖子要她停下。
她们原地来回拉扯好一会儿,常晨晨才有些闷闷不乐地开了口:“刘小枣儿,你真的不能这样。”
“前一天你哭得那么伤心,我帮着你把他骂了一顿,第二天你们俩就光速复合了。这样的事也不是第一次了,我很尴尬哎。”
刘诗雯有点不好意思,也有些愧疚:“对不起啊晨晨,我……”
“欸,算了算了,你和我道什么歉啊?你自己觉得不会后悔就行了。”
两个女孩儿低着头,各自踩了一会儿入秋后地上落的国槐叶子,噼里啪啦一阵响,常晨晨转过脸来向她正色道:“我算是明白了,你们俩的事其实别的人是掺合不了的,想管也管不着。我真没生你气,以后你还能找我,但我是只听不讲了。”
后来他们身边的这一干朋友对他们之间的事大都保持了和常晨晨类似的态度,所有曾经试图调解的人都悟出了同一个道理:张继科和刘诗雯的事,除非他们自己想,否则没人劝得动;同理,除非他们自己想,也没人分得开他们。
手机屏幕忽地亮了起来,信息提示赫然来自于张继科,内容倒也简单:
“吃过午饭没?”
刘诗雯突然觉得头有点疼。
她心里对今天的情况是很有意料的,无非是信息,电话,或者甚至于说他会直接出现在球馆。该怎么应对,实话讲她没想好,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她真的累了,也和他折腾不起了。
她删掉短信,索性关了机。
直到晚上看技术录像要拍照做笔记她才敢把手机开机,但很意外地,关机之后并没有再收到其他信息和电话提醒。聊天框里干干净净,她甚至有些怔愣。
丁宁坐在她旁边,问她:“枣儿你手机没电?我这儿有充电宝。”
她一看发现还真是,连了丁宁的充电宝之后快速地回复了几条下午错过的无关紧要的信息,却又听见丁宁说,“枣儿你看起来好焦虑。你是在等什么吗?”
她才意识到自己回完信息之后就在漫无目的地刷新信息。
的确也算是一种等待,但这种等待恐怕不是期待,而是像悬在头顶的利剑,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骤然降落下来的严阵以待。
把技术录像看完已经是八九点,接送大巴停在训练馆楼下,车晓曦从车窗里探出脑袋来叫她:“枣儿,快上车!”
刘诗雯仰面看了她好一会儿才道:“车车,我要回一趟家。”
很难去形容当她看到张继科的车果然停在自家楼下那一刻的心情。
荒唐,无语,恼火但又好笑,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在心里缠绕了一天的焦虑却莫名稳稳落地。
现在是几点?她抽出手机来看时间,九点半。他到底来了多久,又打算再等上多久?
车里没人,那么很明显他在楼上,并且估计就蹲在她家门口。
她绕着他的车看了一圈,咬着牙笑,她现在回一趟自己家,还要先四处侦察情况,活像自个儿在作贼。
让他蹲。看他能蹲到几时。
她不会上楼给他碰面的机会,索性一屁股坐在楼底下的凉亭里,抱着臂望定自家的楼层。
夜里九点,小区里遛狗的散步的跳广场舞的都已回家,嘈杂喧闹之声散去大半。只有万家灯火如同繁星散布,只有楼道中的声控灯时隐时现。
她望着自家的楼层,声控灯是他昨天换上的。她知道他就在那里,也许买了菜吧,也许在抽烟吧。她希望他离开的时候可以把他抽剩的烟蒂也一并带走。
八月末的北京已近入秋,平原地势无法抵御南下的寒流,夜里风大且凉,抬头一望也瞧不见月亮,像是被云层遮盖——这是阴雨的征兆。
她就坐了这么一小会儿,也被风吹出了一臂鸡皮疙瘩。
快回去吧。她在心里叹气,不知道是在向自己,还是向他。
回去的路上刘诗雯在出租车里昏昏欲睡,碰到包里丁宁的充电宝之后突然想起很久之前的一桩事。
那是一次队内采访,因为临近情人节所以杂志敲定的是恋爱专题,其中有一个问题是“如果恋爱了,最想和他/她一起干什么?”
那时候大家年纪都小,队里没多少人真的谈过恋爱。没谈过恋爱的孩子们大都对爱情抱有一些罗曼蒂克且不切实际的幻想,给出的答案都天马行空,要去南极北极,最好要环游世界,丁宁更是说要去普罗旺斯看薰衣草和北海道滑雪。
刘诗雯当时真的没忍住笑了。因为这些回答都太可爱了,所以笑了。
问到她的时候,她只是笑着回答:“只要吃吃饭,聊聊天,逛逛街就行了。”
她从15岁起就知道爱情的面貌并不是普罗旺斯的薰衣草和北海道的滑雪场,它的真相比较接近于红配绿的草莓糖水和蓝湾半日游。
他们是这样地在彼此的人生中占尽先机,从源头就将彼此对于爱情的想象垄断。以致于十四年过去,提到恋爱,她的第一反应都还是他。
因此他们曾经的感情看起来是如此地深厚,且坚不可摧,犹如固若金汤的堡垒。连他们自己都这么觉得,所以在彼此伤害的时候都毫不留情,刀刀见血。
共生之树,有时也会相互绞杀。
人最不吝惜伤害的人就是那些与自己亲密无间,并且有把握对方绝不会离开自己的人。
直到这堡垒轰然倒塌才会幡然醒悟,原来爱实际是脆弱的易碎品,需要双方慎之又慎小心翼翼地呵护。
她已然受到教训,也被这堡垒轰然倒塌后的碎石精准砸伤。受了重伤,没了力气,没了勇气,也不愿意回头。
刘诗雯发誓这是最后一次心软。她绝不会只是停在这里。
“不了。”刘诗雯侧过头去看车晓曦,“我之前把那游戏卸了,感觉有点浪费时间。”
“枣儿,太刻苦了你。”车晓曦闻言从餐盘里夹了块肉给她,“你现在是游戏也不打了,假没放完就又跑回来训练了。太辛苦了,多吃点。”
刘诗雯原本脑中还盘桓着今天上午练的下砍式发球,被她突然提了“提前结束假期”这档子事儿也没了心思,望着盘子里的肉苦笑了一声。
“我肠胃炎。”
“哦,我差点忘了。”车晓曦又把肉夹回去自个儿吃了。
“你故意逗我是不?”
“没——”车晓曦将手臂揽过她的肩膀,晃了晃她,“总觉得你心事重重的,有什么不开心的一定要和我讲。我随时倾听,嗯?”
她点了点头后有点羞愧,但是又不能真的把实际情况告诉车晓曦——谁又能想到呢,一年过去了,她又开始纠结一年前就决定放弃掉的人和事。
“常晨晨!你等等我!”
很早了,那是零几年的事,那会子张继科和刘诗雯谈了没两年恋爱,年轻人精力旺盛,三天两头吵架。他们自己折腾倒也就罢了,连带身边的一干朋友都多多少少有些苦不堪言。
刘诗雯在下训之后气喘吁吁地去追先她一步出球馆的常晨晨,追上了,扯了一把她的袖子要她停下。
她们原地来回拉扯好一会儿,常晨晨才有些闷闷不乐地开了口:“刘小枣儿,你真的不能这样。”
“前一天你哭得那么伤心,我帮着你把他骂了一顿,第二天你们俩就光速复合了。这样的事也不是第一次了,我很尴尬哎。”
刘诗雯有点不好意思,也有些愧疚:“对不起啊晨晨,我……”
“欸,算了算了,你和我道什么歉啊?你自己觉得不会后悔就行了。”
两个女孩儿低着头,各自踩了一会儿入秋后地上落的国槐叶子,噼里啪啦一阵响,常晨晨转过脸来向她正色道:“我算是明白了,你们俩的事其实别的人是掺合不了的,想管也管不着。我真没生你气,以后你还能找我,但我是只听不讲了。”
后来他们身边的这一干朋友对他们之间的事大都保持了和常晨晨类似的态度,所有曾经试图调解的人都悟出了同一个道理:张继科和刘诗雯的事,除非他们自己想,否则没人劝得动;同理,除非他们自己想,也没人分得开他们。
手机屏幕忽地亮了起来,信息提示赫然来自于张继科,内容倒也简单:
“吃过午饭没?”
刘诗雯突然觉得头有点疼。
她心里对今天的情况是很有意料的,无非是信息,电话,或者甚至于说他会直接出现在球馆。该怎么应对,实话讲她没想好,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她真的累了,也和他折腾不起了。
她删掉短信,索性关了机。
直到晚上看技术录像要拍照做笔记她才敢把手机开机,但很意外地,关机之后并没有再收到其他信息和电话提醒。聊天框里干干净净,她甚至有些怔愣。
丁宁坐在她旁边,问她:“枣儿你手机没电?我这儿有充电宝。”
她一看发现还真是,连了丁宁的充电宝之后快速地回复了几条下午错过的无关紧要的信息,却又听见丁宁说,“枣儿你看起来好焦虑。你是在等什么吗?”
她才意识到自己回完信息之后就在漫无目的地刷新信息。
的确也算是一种等待,但这种等待恐怕不是期待,而是像悬在头顶的利剑,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骤然降落下来的严阵以待。
把技术录像看完已经是八九点,接送大巴停在训练馆楼下,车晓曦从车窗里探出脑袋来叫她:“枣儿,快上车!”
刘诗雯仰面看了她好一会儿才道:“车车,我要回一趟家。”
很难去形容当她看到张继科的车果然停在自家楼下那一刻的心情。
荒唐,无语,恼火但又好笑,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在心里缠绕了一天的焦虑却莫名稳稳落地。
现在是几点?她抽出手机来看时间,九点半。他到底来了多久,又打算再等上多久?
车里没人,那么很明显他在楼上,并且估计就蹲在她家门口。
她绕着他的车看了一圈,咬着牙笑,她现在回一趟自己家,还要先四处侦察情况,活像自个儿在作贼。
让他蹲。看他能蹲到几时。
她不会上楼给他碰面的机会,索性一屁股坐在楼底下的凉亭里,抱着臂望定自家的楼层。
夜里九点,小区里遛狗的散步的跳广场舞的都已回家,嘈杂喧闹之声散去大半。只有万家灯火如同繁星散布,只有楼道中的声控灯时隐时现。
她望着自家的楼层,声控灯是他昨天换上的。她知道他就在那里,也许买了菜吧,也许在抽烟吧。她希望他离开的时候可以把他抽剩的烟蒂也一并带走。
八月末的北京已近入秋,平原地势无法抵御南下的寒流,夜里风大且凉,抬头一望也瞧不见月亮,像是被云层遮盖——这是阴雨的征兆。
她就坐了这么一小会儿,也被风吹出了一臂鸡皮疙瘩。
快回去吧。她在心里叹气,不知道是在向自己,还是向他。
回去的路上刘诗雯在出租车里昏昏欲睡,碰到包里丁宁的充电宝之后突然想起很久之前的一桩事。
那是一次队内采访,因为临近情人节所以杂志敲定的是恋爱专题,其中有一个问题是“如果恋爱了,最想和他/她一起干什么?”
那时候大家年纪都小,队里没多少人真的谈过恋爱。没谈过恋爱的孩子们大都对爱情抱有一些罗曼蒂克且不切实际的幻想,给出的答案都天马行空,要去南极北极,最好要环游世界,丁宁更是说要去普罗旺斯看薰衣草和北海道滑雪。
刘诗雯当时真的没忍住笑了。因为这些回答都太可爱了,所以笑了。
问到她的时候,她只是笑着回答:“只要吃吃饭,聊聊天,逛逛街就行了。”
她从15岁起就知道爱情的面貌并不是普罗旺斯的薰衣草和北海道的滑雪场,它的真相比较接近于红配绿的草莓糖水和蓝湾半日游。
他们是这样地在彼此的人生中占尽先机,从源头就将彼此对于爱情的想象垄断。以致于十四年过去,提到恋爱,她的第一反应都还是他。
因此他们曾经的感情看起来是如此地深厚,且坚不可摧,犹如固若金汤的堡垒。连他们自己都这么觉得,所以在彼此伤害的时候都毫不留情,刀刀见血。
共生之树,有时也会相互绞杀。
人最不吝惜伤害的人就是那些与自己亲密无间,并且有把握对方绝不会离开自己的人。
直到这堡垒轰然倒塌才会幡然醒悟,原来爱实际是脆弱的易碎品,需要双方慎之又慎小心翼翼地呵护。
她已然受到教训,也被这堡垒轰然倒塌后的碎石精准砸伤。受了重伤,没了力气,没了勇气,也不愿意回头。
刘诗雯发誓这是最后一次心软。她绝不会只是停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