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伤在身,已经从军中退下了。”那女子收起离火枪,似模似样地行了个礼,“刚刚多谢小娘子相让了。”
小娘子是当前常见的称呼,只花枝首次入世,倒有些不习惯:“这位小娘子实力不俗,只是不知道今夜为什么来寻我们姐妹。”
许是听花枝叫得别扭,沈穗儿笑了下:“我是随他们来的。”
说着推了推一旁的高马尾少年。
公孙义连忙行了个涤邪堂专用的礼仪,解释道
“根据涤邪堂规定,所有进入洛京的异人都要前往洛京涤邪堂处备案,从万径山来的妖族则需要报备后由专人监察。”
他们是跟着花月来的,小丫头身上有妖气,应该是个小妖怪。
小妖怪不管是在万径山那边还是在这边都是重点关注对象,属于既需要保护也需要看管的存在。
“阿月不是妖族。”
花枝摇了摇头,纠正道。
公孙义张张嘴,话还没出口就被人打断了。
深蓝羽衣的女童在花枝刚说完话后就从天而降,身后还跟着那个消失许久的柳绿衣裳少年。
她一把拉过公孙义腰带,压着他向花枝告罪:“前辈勿恼,是老朽没看管好这两位后生,让他们来烦扰前辈。”
“无妨,只是小蓝鹊你怎么越长越回去了?”
蓝鹊体质特殊,受了致命伤后就会逆龄缩小。
如今她看上去才五六岁模样,其后估计有些隐情。
蓝鹊一双黑眸闪着深蓝的流光,冰冷妖异。
唯有在看向花枝时柔和了目光,带着不易被察觉的崇敬。
“前些年受了些小伤。”蓝鹊不愿意多说自己的事情,她打量了下花月,称赞道,“阿月近来看着也精神了不少,花前辈当真厉害。”
“阿姐确实很厉害。”
花月重重点头附和。
“今日天色不早了,等到过几日我再来找你们叙旧。”
本来景枫来求援时,蓝鹊没打算跟过来的。
左右有沈穗儿跟着,不会出什么问题。
直到听到他说在熙春路西段。
蓝鹊知道,花前辈新赁的院子就在那处。
深蓝羽衣无风自动,蓝鹊一手拎着一个少年,点头向花枝和花月告别。
等她涤邪堂三人都离开后,沈穗儿摆了摆手:“我也先回去了。”
还没走两步,她忽然又回头朝着花枝眨了眨眼,目光狡黠:“我们应该很快就能再见面。”
雨势似乎小了点。
花枝带着花月往家里走去,略有所思。
蓝鹊可是洛京涤邪堂堂主。
涤邪堂堂主历代都执掌着问世书,属于智囊般的存在,很少会踏入前线。
如今连后方的蓝鹊都伤成这样,看来此世当真不太平。
山君倒是没诓骗她。
雨水未停,但室内灯火如豆,杯中蜜水冒着热气,竹碟里豌豆黄摆放齐整。
好像夜里的寒气也散去不少。
花枝帮花月擦干发上的雨水,递过手里茶盏。
“先喝了暖暖身子,饿的话这里有豌豆黄。”
“豌豆黄?”小丫头一口喝光蜜水,好奇地拿起一块糕点来回翻看。
“在万径山没吃过吗?”
花枝支着头,笑着看着她。
“吃过,没这个好看。”花月捏了个塞到嘴巴里,眼睛一亮,“也没这个好吃!”
这豌豆黄是托别人从隔壁沈家食肆买的,花枝也尝过,味道确实不错。
别处的豌豆黄总是不够细腻,还略甜了些,豌豆清香总会被糖的味道压住。
这豌豆黄就好很多,入口后用舌尖微微一顶,就会在口中化开,属于豌豆的香味醇厚浓郁,回味悠长。
“真想不到人间竟然有人有这般的手艺。”花月又倒了杯热水,小脸上多了平时的活泼神色,“明天还会继续下雨吗?我听他说阿姐打算明日开业?”
“过会儿雨就停了。”
“那明天我们吃什么?”阿月笑嘻嘻地凑在花枝跟前,“开业第一天总是要好好吃一顿吧?”
花月年龄小,还不曾下过厨房。而花枝虽然嘴巴挑剔又灵敏,却实在没有什么厨艺天赋,做出来的饭菜只能用“能吃”来形容。
但偏偏两人都是馋嘴的性子。
只是明天刚刚开业,上午时定然忙碌异常,恐怕朝食要应付过去了。
“明日清晨王婆子会在不远处卖红糖酥饼,你去买些来当朝食。”
“午食的话咱们去沈家食肆吃,我书案上刚刚画好了一副桃花流水图,里面有些肥嫩的鳜鱼。你去画里多捉几条,选条大的送给隔壁老板当见面礼,剩下的请人家帮咱们做顿好的。”
“我做事阿姐放心,不会出差错的。”花月眼睛笑成了月牙,一一将这些事情记到心里后,便转身向书案走去。
墨色的灵光一闪,原本书案前的小女童便不见了踪影,铺子里只剩下了花枝一人。而原先挂在墙上的桃花流水图里,多了一个小小的女童,正张牙舞爪地捉鱼。
花枝去隔间另取了床被子来。
熙春路基本都是两进的小院。
前面是用来做生意的铺子,后面则是一个还算宽敞的院落。
院落北面多是会客厅和两三间卧室,东西两面另有些厢房和凉亭,其余空闲地方大多会种一些果树花木。
她家院子在熙春路最西侧,所以还在另一边开了个侧门。
花枝在院里种有桃子和石榴,墙上爬满了凌霄花和蔷薇,篱笆上缠绕着牵牛花,还有一个葡萄架子和荼蘼花架。
屋中摆设齐整,不算奢华却也精致巧妙,花月来得突然,今夜两姐妹就暂时住在一起。
“等到明天的时候你自己拿了银钱去成衣铺子里买些衣裳。”
花枝掖了掖花月那侧的被角,语调轻缓地说道。
“好啦,阿姐,明天的事情明天再说吧。”小姑娘眯着眼转过来,把少女抱了个满怀,把腿也架到了花枝身上,慢吞吞嘟哝,“快睡吧。”
明日果然是一个好天气,晴朗的阳光落在尚且湿润的街道上,水坑里游动着小小的光斑。
经常路过熙春路的百姓都发现,这里新开张了一家花铺。
洛京人爱花,四月牡丹开时甚至有满城百姓男女老少人人簪花的盛景,卖花的人自然也多。只是大多是卖花郎挑着担子游走在街头巷尾,或者种花的老农用板车拉着各色的盆栽在集市上叫卖,却很少有卖花人财大气粗地租赁下一整间铺子用来卖花。
尤其这熙春路的铺子可不便宜。
唐大娘是不远处六陈铺的老板娘,铺子里主要以米面为主,却也卖些麦豆茶酒盐等杂货。
人居于世,哪里有不吃粮食的?所以唐家的日子一直过得十分滋润。
她今日本来是想去王婆子那里买点红糖酥饼,正好看到这花铺开业,于是就进来看看,一是为了新奇,二是拜访一下新来的街坊邻居。
熙春路最西侧,冬日里的老槐树不见绿意,光秃秃的枝干上绑着几根红绳,被昨夜里的雨水打得湿漉漉的——这红绳是前段时间过年时街坊邻居系上的,为了讨个喜庆。
老槐树后,新开的铺子牌匾上刻着几个颇具风骨的大字——扶疏花铺。
如今还没立春,扶疏花铺里以梅花为主,辅以瑞香忍冬君子兰等等。
花铺外面是用竹子编织的三层架子,上面放了些小型盆栽,红白粉黄四色山茶在苍翠的叶子衬托下显得格外妍丽。
花铺内迎面看到的是一片半人高的黄木矮架,架子上放得是各色的梅花,连着树枝剪下用颇具雅趣的竹筐放好整整齐齐地摆在了架子上,朱砂梅、绿萼梅、洒金梅、玉蝶梅等等分门别类,一应俱全。
而贴着墙的那边,就大多是一些盆栽,多是兰花水仙类的,乍一看不觉新奇,只觉得开得精神气十足,但是如果有识货的过来,就会发现其中夹杂着许多名贵的品种。
除了花木以外,扶疏里最多的就是装饰用的画,有大幅的泼墨山水,也有小幅的花草鸟虫,还有一些小小的画牌垂挂在墙边和架子上做装饰。这些画均是笔触灵动,气象疏朗,吸引了不少客人驻足欣赏。
唐大娘新奇地看来看去,对这在冬日仍然看起来生机勃勃地扶疏花铺十分喜欢。她瞧了半天,觉得其中一棵红色山茶花越看越喜欢,就四面张望,去找这花铺的老板。
这时的花枝刚刚送走一位买了盆兰花的老先生,看到山茶花前的唐大娘后,便浅笑着走了过来。
“娘子可是喜欢这盆山茶?”
唐大娘眼睛微微一亮,没想到这花铺的老板竟然是位年龄这么小的少女,更没想到生得这般好颜色,乍一看倒像是天上的仙女。
尤其这面中那粒小痣生得好,极浅淡的胭脂色,在素白的皮肤上如雪地里的梅花,非但没有突兀地惹人注目,反倒为其添了些生动妍丽,让人心生亲近。
唐大娘看这好颜色的小娘子比看那盆山茶还喜欢,一喜欢,这老毛病就犯了:“这山茶开得真好,姑娘养花手艺当真不俗。不知姑娘是从哪里来的洛京,也不知道有没有婚配?”
原来这唐大娘是方圆十里最出色的媒人,她既不像其他媒人那样乱点鸳鸯谱,也不贪财,是真心喜欢撮合美事,为人热情又爱说笑,于是看到花枝后就忍不住干起了自己的老本行。
花枝也不羞恼,只是浅笑道:“原先在家乡有一心上人,只是前些年得病走了,不欲行嫁娶之事,打算过两年梳了头发自立女户。”
听了这话,唐大娘歇了心思,只是心中怜惜更甚:“好孩子,我姓唐,邻居们都叫我唐大娘。我家铺子就在沈家食肆旁,有什么事情就去找我,莫要不好意思。”
“我们洛京风气最为开明,要是有喜欢的小郎君也别害臊,跟大娘说,大娘帮你……”
“阿姐,红糖酥饼买回来了!”花月兴冲冲地跑了进来,毛茸茸的冬衣显得小脸越发雪白可爱。
花枝连忙拉了花月过来,笑着向唐大娘说道:“我叫花枝,我阿妹叫花月,以后唐大娘有什么事情也可以来找我们姐妹两个,能帮的一定帮!”
“好好好。”唐大娘笑容热情亲切,“我家中儿子也和阿月一般年龄,或许到时候能当同学呢。”
又寒暄了几句,唐大娘付了钱,抱着山茶花回到了自家铺子里,过了不久后又让人送来了米面粮油等各种东西,量不大但种类齐全,应该是害怕姐妹两个人出来乍到来不及添置。
“可惜了可惜了。”花月背着手看着这些东西叹气,语气故作老成但是眼里全是促狭,“可惜唐大娘不知道,我家阿姐根本不会下厨。”
“就你话多。”花枝斜睨了花月一眼,伸手笑道,“红糖酥饼呢?快快拿来。”
花月取出来还热乎着的红糖酥饼,少少掰了一点递给花枝。
虽然明明花枝才是那个当姐姐的,却比阿月要挑食的多,许多东西尝个味道就不愿意继续吃下去。
王婆的红糖酥饼卖相并不难看,圆圆的饼两面被烙得金黄,上面还洒着几粒黑芝麻,透过掰下来的截面,也能看出饼皮酥软,饼馅也放得很足。
花枝掰了一块细尝着,那饼皮应该是半烫面做成的,这样做出来的饼皮既有烫面的柔软,又有凉水和面的韧性,红糖也化成了浆,甜蜜蜜的滋味在舌尖上流淌。
对于不太挑剔的人来说,这红糖酥饼做的确实很不错了。
就是烙饼的时候油放得多了些,馅料里只有红糖,吃着有些腻了,她将剩下的饼全都递给花月,一口饮尽杯子里的茶水。
“阿姐嘴巴也太挑了。”
小丫头习惯性地抱怨一句,乖乖接了过来,左手一口右手一口,吃得不亦乐乎。
花枝笑着递过去一杯茶:“能者多劳,剩下的就拜托你了。”
花枝吃过最好吃的红糖酥饼馅料一般都不单单只放红糖,有的是红糖渍玫瑰,吃起来带着玫瑰花的香甜,有的红糖里拌的有芝麻碎,吃起来味道更加丰富。
而且花枝虽然爱吃甜食,却偏偏吃不了太甜的食物。记忆里的那份红糖酥饼更是特地为她调整了甜度,甚是美味。
用完这份迟到的朝食,花枝又招呼了几个客人。
等到看着隔壁沈家食肆的客人走得差不多了,才抱着一盆水仙和拎着鱼的花月一起走了过去。
没想到的是,她们在这里碰到了个熟人。
小娘子是当前常见的称呼,只花枝首次入世,倒有些不习惯:“这位小娘子实力不俗,只是不知道今夜为什么来寻我们姐妹。”
许是听花枝叫得别扭,沈穗儿笑了下:“我是随他们来的。”
说着推了推一旁的高马尾少年。
公孙义连忙行了个涤邪堂专用的礼仪,解释道
“根据涤邪堂规定,所有进入洛京的异人都要前往洛京涤邪堂处备案,从万径山来的妖族则需要报备后由专人监察。”
他们是跟着花月来的,小丫头身上有妖气,应该是个小妖怪。
小妖怪不管是在万径山那边还是在这边都是重点关注对象,属于既需要保护也需要看管的存在。
“阿月不是妖族。”
花枝摇了摇头,纠正道。
公孙义张张嘴,话还没出口就被人打断了。
深蓝羽衣的女童在花枝刚说完话后就从天而降,身后还跟着那个消失许久的柳绿衣裳少年。
她一把拉过公孙义腰带,压着他向花枝告罪:“前辈勿恼,是老朽没看管好这两位后生,让他们来烦扰前辈。”
“无妨,只是小蓝鹊你怎么越长越回去了?”
蓝鹊体质特殊,受了致命伤后就会逆龄缩小。
如今她看上去才五六岁模样,其后估计有些隐情。
蓝鹊一双黑眸闪着深蓝的流光,冰冷妖异。
唯有在看向花枝时柔和了目光,带着不易被察觉的崇敬。
“前些年受了些小伤。”蓝鹊不愿意多说自己的事情,她打量了下花月,称赞道,“阿月近来看着也精神了不少,花前辈当真厉害。”
“阿姐确实很厉害。”
花月重重点头附和。
“今日天色不早了,等到过几日我再来找你们叙旧。”
本来景枫来求援时,蓝鹊没打算跟过来的。
左右有沈穗儿跟着,不会出什么问题。
直到听到他说在熙春路西段。
蓝鹊知道,花前辈新赁的院子就在那处。
深蓝羽衣无风自动,蓝鹊一手拎着一个少年,点头向花枝和花月告别。
等她涤邪堂三人都离开后,沈穗儿摆了摆手:“我也先回去了。”
还没走两步,她忽然又回头朝着花枝眨了眨眼,目光狡黠:“我们应该很快就能再见面。”
雨势似乎小了点。
花枝带着花月往家里走去,略有所思。
蓝鹊可是洛京涤邪堂堂主。
涤邪堂堂主历代都执掌着问世书,属于智囊般的存在,很少会踏入前线。
如今连后方的蓝鹊都伤成这样,看来此世当真不太平。
山君倒是没诓骗她。
雨水未停,但室内灯火如豆,杯中蜜水冒着热气,竹碟里豌豆黄摆放齐整。
好像夜里的寒气也散去不少。
花枝帮花月擦干发上的雨水,递过手里茶盏。
“先喝了暖暖身子,饿的话这里有豌豆黄。”
“豌豆黄?”小丫头一口喝光蜜水,好奇地拿起一块糕点来回翻看。
“在万径山没吃过吗?”
花枝支着头,笑着看着她。
“吃过,没这个好看。”花月捏了个塞到嘴巴里,眼睛一亮,“也没这个好吃!”
这豌豆黄是托别人从隔壁沈家食肆买的,花枝也尝过,味道确实不错。
别处的豌豆黄总是不够细腻,还略甜了些,豌豆清香总会被糖的味道压住。
这豌豆黄就好很多,入口后用舌尖微微一顶,就会在口中化开,属于豌豆的香味醇厚浓郁,回味悠长。
“真想不到人间竟然有人有这般的手艺。”花月又倒了杯热水,小脸上多了平时的活泼神色,“明天还会继续下雨吗?我听他说阿姐打算明日开业?”
“过会儿雨就停了。”
“那明天我们吃什么?”阿月笑嘻嘻地凑在花枝跟前,“开业第一天总是要好好吃一顿吧?”
花月年龄小,还不曾下过厨房。而花枝虽然嘴巴挑剔又灵敏,却实在没有什么厨艺天赋,做出来的饭菜只能用“能吃”来形容。
但偏偏两人都是馋嘴的性子。
只是明天刚刚开业,上午时定然忙碌异常,恐怕朝食要应付过去了。
“明日清晨王婆子会在不远处卖红糖酥饼,你去买些来当朝食。”
“午食的话咱们去沈家食肆吃,我书案上刚刚画好了一副桃花流水图,里面有些肥嫩的鳜鱼。你去画里多捉几条,选条大的送给隔壁老板当见面礼,剩下的请人家帮咱们做顿好的。”
“我做事阿姐放心,不会出差错的。”花月眼睛笑成了月牙,一一将这些事情记到心里后,便转身向书案走去。
墨色的灵光一闪,原本书案前的小女童便不见了踪影,铺子里只剩下了花枝一人。而原先挂在墙上的桃花流水图里,多了一个小小的女童,正张牙舞爪地捉鱼。
花枝去隔间另取了床被子来。
熙春路基本都是两进的小院。
前面是用来做生意的铺子,后面则是一个还算宽敞的院落。
院落北面多是会客厅和两三间卧室,东西两面另有些厢房和凉亭,其余空闲地方大多会种一些果树花木。
她家院子在熙春路最西侧,所以还在另一边开了个侧门。
花枝在院里种有桃子和石榴,墙上爬满了凌霄花和蔷薇,篱笆上缠绕着牵牛花,还有一个葡萄架子和荼蘼花架。
屋中摆设齐整,不算奢华却也精致巧妙,花月来得突然,今夜两姐妹就暂时住在一起。
“等到明天的时候你自己拿了银钱去成衣铺子里买些衣裳。”
花枝掖了掖花月那侧的被角,语调轻缓地说道。
“好啦,阿姐,明天的事情明天再说吧。”小姑娘眯着眼转过来,把少女抱了个满怀,把腿也架到了花枝身上,慢吞吞嘟哝,“快睡吧。”
明日果然是一个好天气,晴朗的阳光落在尚且湿润的街道上,水坑里游动着小小的光斑。
经常路过熙春路的百姓都发现,这里新开张了一家花铺。
洛京人爱花,四月牡丹开时甚至有满城百姓男女老少人人簪花的盛景,卖花的人自然也多。只是大多是卖花郎挑着担子游走在街头巷尾,或者种花的老农用板车拉着各色的盆栽在集市上叫卖,却很少有卖花人财大气粗地租赁下一整间铺子用来卖花。
尤其这熙春路的铺子可不便宜。
唐大娘是不远处六陈铺的老板娘,铺子里主要以米面为主,却也卖些麦豆茶酒盐等杂货。
人居于世,哪里有不吃粮食的?所以唐家的日子一直过得十分滋润。
她今日本来是想去王婆子那里买点红糖酥饼,正好看到这花铺开业,于是就进来看看,一是为了新奇,二是拜访一下新来的街坊邻居。
熙春路最西侧,冬日里的老槐树不见绿意,光秃秃的枝干上绑着几根红绳,被昨夜里的雨水打得湿漉漉的——这红绳是前段时间过年时街坊邻居系上的,为了讨个喜庆。
老槐树后,新开的铺子牌匾上刻着几个颇具风骨的大字——扶疏花铺。
如今还没立春,扶疏花铺里以梅花为主,辅以瑞香忍冬君子兰等等。
花铺外面是用竹子编织的三层架子,上面放了些小型盆栽,红白粉黄四色山茶在苍翠的叶子衬托下显得格外妍丽。
花铺内迎面看到的是一片半人高的黄木矮架,架子上放得是各色的梅花,连着树枝剪下用颇具雅趣的竹筐放好整整齐齐地摆在了架子上,朱砂梅、绿萼梅、洒金梅、玉蝶梅等等分门别类,一应俱全。
而贴着墙的那边,就大多是一些盆栽,多是兰花水仙类的,乍一看不觉新奇,只觉得开得精神气十足,但是如果有识货的过来,就会发现其中夹杂着许多名贵的品种。
除了花木以外,扶疏里最多的就是装饰用的画,有大幅的泼墨山水,也有小幅的花草鸟虫,还有一些小小的画牌垂挂在墙边和架子上做装饰。这些画均是笔触灵动,气象疏朗,吸引了不少客人驻足欣赏。
唐大娘新奇地看来看去,对这在冬日仍然看起来生机勃勃地扶疏花铺十分喜欢。她瞧了半天,觉得其中一棵红色山茶花越看越喜欢,就四面张望,去找这花铺的老板。
这时的花枝刚刚送走一位买了盆兰花的老先生,看到山茶花前的唐大娘后,便浅笑着走了过来。
“娘子可是喜欢这盆山茶?”
唐大娘眼睛微微一亮,没想到这花铺的老板竟然是位年龄这么小的少女,更没想到生得这般好颜色,乍一看倒像是天上的仙女。
尤其这面中那粒小痣生得好,极浅淡的胭脂色,在素白的皮肤上如雪地里的梅花,非但没有突兀地惹人注目,反倒为其添了些生动妍丽,让人心生亲近。
唐大娘看这好颜色的小娘子比看那盆山茶还喜欢,一喜欢,这老毛病就犯了:“这山茶开得真好,姑娘养花手艺当真不俗。不知姑娘是从哪里来的洛京,也不知道有没有婚配?”
原来这唐大娘是方圆十里最出色的媒人,她既不像其他媒人那样乱点鸳鸯谱,也不贪财,是真心喜欢撮合美事,为人热情又爱说笑,于是看到花枝后就忍不住干起了自己的老本行。
花枝也不羞恼,只是浅笑道:“原先在家乡有一心上人,只是前些年得病走了,不欲行嫁娶之事,打算过两年梳了头发自立女户。”
听了这话,唐大娘歇了心思,只是心中怜惜更甚:“好孩子,我姓唐,邻居们都叫我唐大娘。我家铺子就在沈家食肆旁,有什么事情就去找我,莫要不好意思。”
“我们洛京风气最为开明,要是有喜欢的小郎君也别害臊,跟大娘说,大娘帮你……”
“阿姐,红糖酥饼买回来了!”花月兴冲冲地跑了进来,毛茸茸的冬衣显得小脸越发雪白可爱。
花枝连忙拉了花月过来,笑着向唐大娘说道:“我叫花枝,我阿妹叫花月,以后唐大娘有什么事情也可以来找我们姐妹两个,能帮的一定帮!”
“好好好。”唐大娘笑容热情亲切,“我家中儿子也和阿月一般年龄,或许到时候能当同学呢。”
又寒暄了几句,唐大娘付了钱,抱着山茶花回到了自家铺子里,过了不久后又让人送来了米面粮油等各种东西,量不大但种类齐全,应该是害怕姐妹两个人出来乍到来不及添置。
“可惜了可惜了。”花月背着手看着这些东西叹气,语气故作老成但是眼里全是促狭,“可惜唐大娘不知道,我家阿姐根本不会下厨。”
“就你话多。”花枝斜睨了花月一眼,伸手笑道,“红糖酥饼呢?快快拿来。”
花月取出来还热乎着的红糖酥饼,少少掰了一点递给花枝。
虽然明明花枝才是那个当姐姐的,却比阿月要挑食的多,许多东西尝个味道就不愿意继续吃下去。
王婆的红糖酥饼卖相并不难看,圆圆的饼两面被烙得金黄,上面还洒着几粒黑芝麻,透过掰下来的截面,也能看出饼皮酥软,饼馅也放得很足。
花枝掰了一块细尝着,那饼皮应该是半烫面做成的,这样做出来的饼皮既有烫面的柔软,又有凉水和面的韧性,红糖也化成了浆,甜蜜蜜的滋味在舌尖上流淌。
对于不太挑剔的人来说,这红糖酥饼做的确实很不错了。
就是烙饼的时候油放得多了些,馅料里只有红糖,吃着有些腻了,她将剩下的饼全都递给花月,一口饮尽杯子里的茶水。
“阿姐嘴巴也太挑了。”
小丫头习惯性地抱怨一句,乖乖接了过来,左手一口右手一口,吃得不亦乐乎。
花枝笑着递过去一杯茶:“能者多劳,剩下的就拜托你了。”
花枝吃过最好吃的红糖酥饼馅料一般都不单单只放红糖,有的是红糖渍玫瑰,吃起来带着玫瑰花的香甜,有的红糖里拌的有芝麻碎,吃起来味道更加丰富。
而且花枝虽然爱吃甜食,却偏偏吃不了太甜的食物。记忆里的那份红糖酥饼更是特地为她调整了甜度,甚是美味。
用完这份迟到的朝食,花枝又招呼了几个客人。
等到看着隔壁沈家食肆的客人走得差不多了,才抱着一盆水仙和拎着鱼的花月一起走了过去。
没想到的是,她们在这里碰到了个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