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思婉对着账目研究了好几日,始终不得其解。如此严丝合缝的账目,若真的只是姚君恩随意做梦梦出来的,那他简直是个天才。

    杨思婉以往不喜欢亲自摆弄算盘,可是这奇怪的账目始终让她耿耿于怀,于是她这几日总是窝在姚君恩的旧书房里亲自演算。又一次查出百万亏空之时,杨思婉愤怒的将眼前的算盘拨乱,气的一口气一大碗温茶水。

    “这其中有超百万两的亏空,还是你这梦没做全,拉下了什么重要的部分?”

    姚君恩这几日被杨思婉缠得没了脾气,也渐渐和杨思婉混熟了,于是他一边往嘴里扔花生糖,一边含混的解释:“不会的,我保证我把每一笔都记清楚了。我觉得这些账目本来就有巨大的亏空,就是一本烂账。”

    杨思婉如梦初醒,将这些账目分门别类的调整了顺序,忽然眼前一亮。这些年份本就有迹可循,将他们按照年份调整好后,杨思婉原本纷乱如麻的思绪一下子被打通了。

    “这些账目是各个州的年报,每一份都分别记载了各州一年来的税收、支出、和结余。”

    听了这话,姚君恩也来了兴趣,赶忙放下手中的花生糖,凑到桌前,将杨思婉此从算盘前挤开,手指纷飞的在算盘上计算着,不时用毛笔在宣纸上记录下某些数据,不出半个时辰,这纷乱的账目就被理通顺。

    杨思婉接过最后的账目,仔细的看了一遍又一遍,她始终不敢相信,各州的亏空竟然如此严重。

    自宋仁和继位之前,各州便已经入不敷出,虽然宋仁和登基后尽力改革,厉行新政,可是短时间内除了让各州财政年报稍微好看一些,使得各州自给自足、弥补亏空,离彻底缓解各州问题,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

    “如果在最后一年,我要和邻国开战,或是动用几万人镇压叛军,以都城和各州年报来看,能负担的起吗?”

    姚君恩并不知这份账目是何等的重要,只当小姐好奇心渐起,直言不讳道:“别说筹集后续的军粮、军资,就连开拔之资都得掏空国库。”

    杨思婉忽然如遭雷击:“你是说,朝廷根本负担不起?可是如果军情紧急,不得不想办法呢?”

    “要我来看,朝廷不是不愿给军中供给,而是从都城到地方,是一分也挤不出了。朝廷不是不想给,而是真的给不起。”

    “不是不想给,而是给不起”。

    杨思婉反复咀嚼这句话,抓起书桌上的账目就朝着门口跑去。

    她想见宋仁和,她必须立刻见到他,她有太多问题要问。她要亲自听到他说出这句“不是不想给,而是给不起”。

    当年祖父带军御敌,宋仁和迟迟不给军资,是不是因为那时的黎朝已经山穷水尽。

    她祖父和几万杨家军将士的生命,到底是因为他忌惮祖父的军权而痛下杀手;还是因为黎朝风雨飘摇,才没能留下他们的生命。

    她必须要见到他,问个明白。

    当晓月公主举着匕首冲向她时,杨思婉根本没能来得及反应,便腹部中刀。

    杨思婉吃惊的望着眼前惊慌不已的晓月公主,刚想出声问询,便被晓月公主身边的嬷嬷推进了后花园的水池之中。

    杨思婉手中紧紧抓住那些记录着账目的宣纸,最终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它们在池水中渐渐飘散,她也因为被刺伤,渐渐脱力,朝着池水深处沉去。

    杨思婉失去意识之前,扪心自问,是不是因为她从一开始便是错的,所以上天才会这般捉弄她,让她这一世也不能死个明白。

    杨思婉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一个关于宋仁和的梦。

    “我送你去找你的心上人,你永远也不要回来。”淳于摄提娜接到郡帝赐婚那日,宋仁和这般和她叮嘱。宋仁和眼神坚定又温柔,“我有心爱之人,我不能让她因为你而受了委屈。”

    可是摄提娜的未婚夫婿冒顿绍并不敢与黎朝为敌,又将摄提娜送了回来,当地官员还亲自将摄提娜护送回了都城。

    就在那一天,他兴冲冲的要去见她,她看着骑在马上的宋仁和幸福的笑容,竟也忍不住偷偷落泪。原来他不是不愿来与她解释,也不是不顾及她的所思所感。真的是造化弄人,才会让摄提娜成了他们心中的一根刺。

    “你要跟我保证,你会尽力护好义兄,我只有祖父和义兄这两个亲人,这次你们一起上战场,你要保证你们二人安然无恙、凯旋凯旋。”

    就是因为她的这一句话,义兄去追穷寇之时,他明知前方必有陷阱,还是为了救下义兄性命,以身涉险,最后身中奇毒,药石无医。他用自己的性命,换了义兄一条生路。

    “我一定要赶回去,婉婉会有危险,谁也不许拦我。”

    那一天太子和皇后谋权篡位,圈禁了她和孙静怡做人质。他得到消息时,刚刚苏醒,顾不得身上的伤还在流血,他就拖着残躯纵马奔腾,从许州回来的路上,他曾数次险些从马上跌落,却片刻不歇息的赶到了她的身边。

    “我说过,我的伤不许告诉婉婉。”

    宋仁和满头大汗的泡着药浴,日日喝着不知从哪里寻来的药方熬制的苦药。他曾数次摸着她微微隆起的肚子,在她熟睡时暗自祈祷:“父皇命不久矣,希望你是个聪颖的皇儿,替父皇守护好你母后。”

    “开我的私库,务必保证杨家军的军资筹措妥当。如果还是不够,就将你发现的那些贪污受贿的官员抄家,无论如何,务必保证军队不能缺衣少粮。”

    姚恩祁跪在地上受训,立下军令状保证务必凑齐军资。

    可是造化弄人,孙静怡那时受他冷落多时,渐渐心灰意冷。竟然联手恭亲王,给宋仁和下药,让他日日昏厥。

    宫内由孙静怡看住宋仁和,恭亲王则在外趁机哄抬粮价,保护那些贪官污吏。纵使姚恩祁拼尽全力,也没能凑齐军资。

    杨家军全军覆没的消息传到了刚刚苏醒的宋仁和耳中,他绝望的沉默了许久。后来听闻她震惊过度,跌倒在地,他们尚未出世的孩子再也没有机会看一看这个世界。

    他坐在龙椅上,泪水顿时滴落在龙袍之上,后来他拖着已经虚弱至极的身体在她床榻边守了两天两夜,直到他自己昏厥过去。

    他们在佛堂争吵那日,他已经有些下不来床了,他望着镜子里虚弱的自己,找人拿来了胭脂水粉,一点点仔细遮盖好他苍白的面孔,乌青双眼,和干裂的唇角。

    那一天她用最恶毒言语诅咒他,她朝他宣泄着心中所有的情绪。她摩挲着他涂着胭脂水粉的脸颊,骂他像个女子一般娘气。她一气之下点燃了佛堂中的纱幔,想要和他同归于尽。

    那一瞬他想过与她一同死去,可是他还是拼尽了全力替她挡住了掉落的房梁,他因此在床榻上趴了两个月。也正是因为这两个月他无法在朝中坐镇,孙静怡和恭亲王趁机把持朝政,宋仁和再临朝之时,朝中政事已经无力回天。

    纵使他已经病入膏肓,宋仁和依然夙兴夜寐,日夜不停的挽救朝局,还要不时去看望一心求死的她,此间种种,都在加速他生命的流逝。

    后来他收到了阿十的信,信中简述了义兄还活着的消息。宋仁和心知黎朝已经无力回天,他只想百姓少受战乱之苦,所以安排身边所有近卫认义兄为主,安排有能之臣陆续投靠起义军。

    不仅如此,当他察觉自己大限将至之时,他吩咐黎朝各处哨卡一路放行,进而让起义军顺风顺水的来到历城城郊。

    “恩祁,你我君臣一场,是我对不起你。我只求你一件事,求你亲自打开宫门,带领百官认杨兆麟为新君,日后对他尽心扶持、耐心规劝。”宋仁和说了这么一长串,停下来喘了半晌,“毁了你一世英名,是我对不起你。”

    姚恩祁泪流满面,跪地不起:“臣幸得陛下赏识,此生无憾。若有来世,臣必将结草衔环。陛下,臣永远是陛下的臣子,臣会用此生铭记陛下嘱托,为国为民,至死方休!”

    因为他的嘱托,姚恩祁从一介清流成了世人辱骂的叛国贼,至死也没有为自己辩驳过一句。

    “我知道你心悦婉婉,甚至不惜伤害身子也要进宫陪她。”宋仁和望着为他擦拭脸颊的姚君恩,吩咐道,“朕死后,会下旨让她入地宫生殉。”

    听了这话,老姚公公和姚君恩都跪地哀求,宋仁和艰难的抬手打断他们:“我安排了人接应,会让她安然无恙的离开。她这一生最爱自由,我便还她自由......”

    宋仁和察觉自己大限将至,他焦急唤着姚恩祁和老姚公公:“我要看看婉婉......”

    原本四面敞开的轿辇早就因为他不能受寒而加上了厚厚的盖子,明明微风吹在他身子上都像剔骨的利刃,可是他还是坚持让老姚公公掀开了轿辇的围帘。

    他依依不舍的望着杨思婉的寝宫,望着她院子里高高的梧桐树。

    濒死之时,他不停的祈求上苍:“若有来世,求上苍垂怜,允我与心爱之人相知相许、相偕白首。”

章节目录

觅良缘(双重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章小引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章小引并收藏觅良缘(双重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