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孩子眉清目秀,长得像你。”摇篮中的孩子柔软的双手紧紧抓着杨思婉的食指,明明只有一个月的大的孩子,却一天一个样子,展示出了顽强的生命力。
淳于摄提娜入乡随俗坐月子,今日刚刚下床梳洗,此刻正被几个婢女伺候着阴干头发。听见杨思婉这般感叹,对着镜子里映出的那张慈爱的脸打趣道:“你别羡慕,既然这么喜欢孩子,你何不与世子一起生一个,你们成婚也快一年了。”
杨思婉从未想过这些事情,他们彼此解开心结已经两月有余,她身上的伤口也早已痊愈,按理说,以宋仁和上一世那般贪欲的情形来看,他早该忍不住了。
可是这一世他倒是十分君子,除了日日将她揽在怀中安眠,每日入睡以及醒来时,拉着她深入交换彼此的涎水,直到她喘息不了,拍着他的肩膀让他松开她的唇之外,他始终没有与她捅破那层窗户纸。
她能感觉到他在忍耐,因为有几次她已经察觉到他游走在失控边缘,可是他都及时忍耐住了。
杨思婉起先觉得他是尊重她,后来她便觉得有些奇怪,原本如此贪欢之人,为何要这般忍耐,现在摄提娜跟她提起了孩子,杨思婉这才找到了症结所在。
纵使心中百转千回,杨思婉却并未显露分毫,她并未主动回应摄提娜的回应,反倒走到她的身边,接过婢女手中的绢帕,为她继续阴干长发:“生下樽儿,你受了不少苦。我给你准备了几身新衣裳,今日你定会光彩夺目、艳压群芳。”
摄提娜心知杨思婉与世子从婚后整日吵吵闹闹着要合离,到有一日突然恩爱甜蜜,定是发生了什么重要的事情,迎来了这个转变。不过既然她不愿说,她便不再追问。只要他们夫妻二人戮力同心、恩爱不移,就足够了。
生育之后的摄提娜,圆润了不少,可是她异域的容貌依然美艳逼人,只是在那份明艳的美丽之上,平添了几分柔和与温柔。身着黎朝服饰的她与杨思婉走在一处,乳母抱着樽儿走在其后。她们一登场,便震慑住了在场的命妇和贵女。
众人纷纷在心中感叹,一个美艳、一个温婉,好一对儿美丽俊俏的美人。众命妇看在杨思婉的面子上,皆为摄提娜母子备上了一份薄礼。一说一笑、一一寒暄过后,宾主落座。
杨思婉将屋内的新贵们引荐给摄提娜,一群命妇在屋内吵闹、说笑,时间久了,杨思婉觉得头脑都有些发昏,不过她已经不是蓟州侯府里的嫡女了,如今她是黎朝的公主,她必须替祖父和仁和安抚好众命妇,稳定她们的不安情绪。
新帝初登基,新贵们虽然有从龙之功,但是眼看着新帝登基后不再如当年在军中那般喜形于色,而且近几个月处理贪腐之事手腕狠辣,他们便不敢再奢求富贵荣华,只希望新帝能高抬贵手,不要因为前朝之事,跟他们翻旧账。
杨思婉受宋仁和提点,深知众臣的不安,也明白他们的夫人希望通过她得到些内幕消息,以确定自己会安然无恙,家族会被善待。因此杨思婉不似以往由着性子说话,现在行动、言语之间,带上了些许的高深莫测,以便竖立自己的威信。
“刘大人处事为国为民,是不可多得的良将,祖父时常和我提起刘大人的英武,黎朝能有此良将,是我黎朝之幸。”杨思婉望着刘夫人殷切的目光,说着半真半假的话,刘大人确实有些小才,不过做官贪得无厌,早晚是要蹲诏狱的命。
就在杨思婉一一接见这些命妇时,青英缓缓走到她身旁,俯身与杨思婉禀报了些什么,杨思婉心知青英有分寸,不会在此刻禀报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便与眼前的命妇示意她要忙些事情,那命妇也机灵,顺势行了礼,起身离开了。
杨思婉赶到后门时,远远看见后门有一个身着海青的尼师背对着她,抬头望着落日余晖。听见身后急促的脚步声,那尼师转过身来,俯身行礼:“贫尼慧真拜见公主。”
听青英说来人称是皇觉寺中清修的尼师,杨思婉本以为是皇觉寺的旧识,可是如今一见,竟是已经剃发出家的孙敬怡。杨思婉慌忙上前,就要拉住孙静怡的手,拉她进院:“那日你突然消失,我派人寻了你许久。”
孙静怡知道杨思婉心善,不会置她于不顾,可是她已经厌倦了尘世纷扰,不愿在这世间飘摇,这些天她在寺中找寻到了久违的平静,她反手抓住杨思婉的手,将一串朱砂手串从自己的手腕上褪到杨思婉的手腕之上。
“公主,贫尼就要远行,可能数年不归。我在世间已经没有其他亲人,想来想去,也只有您还惦念着我。所以无论如何,我都该前来与您话别。贫尼日夜诵经供奉,为您准备了这串朱砂手串,愿它能护佑您此生喜乐平安。”
孙静怡去意已决,无论杨思婉如何规劝,她都不肯留下。杨思婉摩挲着腕间的朱砂手串,泪珠不停滴落,纵使她们两世都曾针锋相对,也都曾经亏欠过对方,可是如今想来,这一世的孙静怡终究受了太多苦,也偿清了前世的孽。
青英忙给小姐拭泪,杨思婉接过帕子,不再留恋的望着孙静怡消失的巷口,简单擦拭了面颊上的泪珠,吩咐道:“你去跟府中新来的董玉寒董管事说,让他去厨房看着些。算了,今日人多事杂,你跟着董管事一起看着点儿吧。”
青英记得这位董玉寒董管事,这位原是三皇子府上的大管事,年纪轻轻就深受重用。前朝亡国后,这位管事被一起发卖了,被卖到铺子里做账房。前些日子小姐去铺子里巡视,一眼看上了这位相貌堂堂的账房,召进了府中做管事。
青英第一次见这位董管事,便被他的相貌迷住,时常在睡梦中梦见这位管事与她花前月下,他们二人双宿双飞。如今能得了这个机会与他共事,她自是喜不自胜。
望着迈着轻快步子去找董玉寒的青英,杨思婉心知,过不了多久,侯府便又要有喜事了。
摄提娜身子还弱,杨思婉不敢让她过度操劳,便让她带着孩子回房,独自用晚膳,这些依然兴致勃勃的命妇们,便由她一人应付。
杨思婉许久没有饮酒,酒量又浅,宋仁和陪姚恩祁送走各位宾客,回到后院时,只见杨思婉坐在正厅,正举着杯子放在眼前,用来遮盖住天上的一弯明月。她不是将杯子凑近眼前,有挪到远处,发出愉快的笑声。
宋仁和一看便知,杨思婉醉的彻底。
她不轻易醉,浅醉时也总是睁着眼睛、正襟危坐,让人看不出她的状态。可是一旦醉得彻底,便总会自娱自乐,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宋仁和将杨思婉打横抱起,将她通红的脸颊藏在他的颈间,她嗅着他身上的清冽味道,忍不住像小狗一般嗅来嗅去。宋仁和任由她耍酒疯,在他身上乱嗅,直到她准备扒开他衣领,才出声阻止:“婉婉,我不是正人君子。”
杨思婉听了这话,狡黠的笑了,眼神极亮:“我不信,你这般守礼,就是个正人君子。”
宋仁和无奈的笑了笑,将杨思婉放在床榻之上,就要起身为她脱去鞋袜,可是杨思婉紧紧搂着宋仁和的脖子不松手,青桔见状,赶忙将屋内的婢女们轰了出去,替两位主子关好正门。
“婉婉,松手。”
“我不!”
宋仁和不再挣扎,顺势坐在了床榻边缘,杨思婉凑近宋仁和“嘿嘿”一笑,拨弄着他长长的睫毛:“宋仁和,我喜欢你。”
宋仁和垂着的眸子亮晶晶的,他没有说话,可是听见杨思婉对着这张杨兆麟的脸喊出了宋仁和的名字,心里熨帖了,原本觉得婉婉喜欢的只是杨兆麟这个皮囊的怀疑也消弭了许多。
纵使他心怀天下,世人称赞他有博大的胸怀,可是在婉婉面前,他还是忍不住自我怀疑,怀疑婉婉喜欢杨兆麟更多一些,怀疑她只是将喜欢杨兆麟的心意分给了他一些,怀疑婉婉是不是真心喜欢这副皮囊下的属于宋仁和的灵魂。
“宋仁和,我好喜欢你。”
宋仁和的笑意更深了些。
“宋仁和,我们给领儿生个弟弟、妹妹吧。”
听到杨思婉提到他们未出世的孩子,听她毫无芥蒂的说出领儿的名字,宋仁和咬紧了牙关,泪水莹润了眼眶,他颤抖着嗓音确认道:“领儿会高兴吗?”
杨思婉再也无法装醉,她泪眼朦胧的跪坐在床榻上,抬起身子吻住宋仁和被泪水浸润过的红唇,随后她抵着他的额头。
“会的,他知道他的父皇深爱着他,他知道他的父皇给他立了一座坟,每半月都给他准备好吃的看望他。他会喜欢你的,就像他的母亲深爱着他的父皇那样。”
这一夜,宋仁和终于放下了心中的沉重的愧疚,与他心爱之人紧紧相拥。他们宛若受伤的野兽,通过最原始的冲击,确认彼此的存在,也通过最激烈的拥吻,在彼此身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最激烈时,宋仁和附在杨思婉耳边,轻声说:“婉婉,谢谢你,救了我。”
淳于摄提娜入乡随俗坐月子,今日刚刚下床梳洗,此刻正被几个婢女伺候着阴干头发。听见杨思婉这般感叹,对着镜子里映出的那张慈爱的脸打趣道:“你别羡慕,既然这么喜欢孩子,你何不与世子一起生一个,你们成婚也快一年了。”
杨思婉从未想过这些事情,他们彼此解开心结已经两月有余,她身上的伤口也早已痊愈,按理说,以宋仁和上一世那般贪欲的情形来看,他早该忍不住了。
可是这一世他倒是十分君子,除了日日将她揽在怀中安眠,每日入睡以及醒来时,拉着她深入交换彼此的涎水,直到她喘息不了,拍着他的肩膀让他松开她的唇之外,他始终没有与她捅破那层窗户纸。
她能感觉到他在忍耐,因为有几次她已经察觉到他游走在失控边缘,可是他都及时忍耐住了。
杨思婉起先觉得他是尊重她,后来她便觉得有些奇怪,原本如此贪欢之人,为何要这般忍耐,现在摄提娜跟她提起了孩子,杨思婉这才找到了症结所在。
纵使心中百转千回,杨思婉却并未显露分毫,她并未主动回应摄提娜的回应,反倒走到她的身边,接过婢女手中的绢帕,为她继续阴干长发:“生下樽儿,你受了不少苦。我给你准备了几身新衣裳,今日你定会光彩夺目、艳压群芳。”
摄提娜心知杨思婉与世子从婚后整日吵吵闹闹着要合离,到有一日突然恩爱甜蜜,定是发生了什么重要的事情,迎来了这个转变。不过既然她不愿说,她便不再追问。只要他们夫妻二人戮力同心、恩爱不移,就足够了。
生育之后的摄提娜,圆润了不少,可是她异域的容貌依然美艳逼人,只是在那份明艳的美丽之上,平添了几分柔和与温柔。身着黎朝服饰的她与杨思婉走在一处,乳母抱着樽儿走在其后。她们一登场,便震慑住了在场的命妇和贵女。
众人纷纷在心中感叹,一个美艳、一个温婉,好一对儿美丽俊俏的美人。众命妇看在杨思婉的面子上,皆为摄提娜母子备上了一份薄礼。一说一笑、一一寒暄过后,宾主落座。
杨思婉将屋内的新贵们引荐给摄提娜,一群命妇在屋内吵闹、说笑,时间久了,杨思婉觉得头脑都有些发昏,不过她已经不是蓟州侯府里的嫡女了,如今她是黎朝的公主,她必须替祖父和仁和安抚好众命妇,稳定她们的不安情绪。
新帝初登基,新贵们虽然有从龙之功,但是眼看着新帝登基后不再如当年在军中那般喜形于色,而且近几个月处理贪腐之事手腕狠辣,他们便不敢再奢求富贵荣华,只希望新帝能高抬贵手,不要因为前朝之事,跟他们翻旧账。
杨思婉受宋仁和提点,深知众臣的不安,也明白他们的夫人希望通过她得到些内幕消息,以确定自己会安然无恙,家族会被善待。因此杨思婉不似以往由着性子说话,现在行动、言语之间,带上了些许的高深莫测,以便竖立自己的威信。
“刘大人处事为国为民,是不可多得的良将,祖父时常和我提起刘大人的英武,黎朝能有此良将,是我黎朝之幸。”杨思婉望着刘夫人殷切的目光,说着半真半假的话,刘大人确实有些小才,不过做官贪得无厌,早晚是要蹲诏狱的命。
就在杨思婉一一接见这些命妇时,青英缓缓走到她身旁,俯身与杨思婉禀报了些什么,杨思婉心知青英有分寸,不会在此刻禀报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便与眼前的命妇示意她要忙些事情,那命妇也机灵,顺势行了礼,起身离开了。
杨思婉赶到后门时,远远看见后门有一个身着海青的尼师背对着她,抬头望着落日余晖。听见身后急促的脚步声,那尼师转过身来,俯身行礼:“贫尼慧真拜见公主。”
听青英说来人称是皇觉寺中清修的尼师,杨思婉本以为是皇觉寺的旧识,可是如今一见,竟是已经剃发出家的孙敬怡。杨思婉慌忙上前,就要拉住孙静怡的手,拉她进院:“那日你突然消失,我派人寻了你许久。”
孙静怡知道杨思婉心善,不会置她于不顾,可是她已经厌倦了尘世纷扰,不愿在这世间飘摇,这些天她在寺中找寻到了久违的平静,她反手抓住杨思婉的手,将一串朱砂手串从自己的手腕上褪到杨思婉的手腕之上。
“公主,贫尼就要远行,可能数年不归。我在世间已经没有其他亲人,想来想去,也只有您还惦念着我。所以无论如何,我都该前来与您话别。贫尼日夜诵经供奉,为您准备了这串朱砂手串,愿它能护佑您此生喜乐平安。”
孙静怡去意已决,无论杨思婉如何规劝,她都不肯留下。杨思婉摩挲着腕间的朱砂手串,泪珠不停滴落,纵使她们两世都曾针锋相对,也都曾经亏欠过对方,可是如今想来,这一世的孙静怡终究受了太多苦,也偿清了前世的孽。
青英忙给小姐拭泪,杨思婉接过帕子,不再留恋的望着孙静怡消失的巷口,简单擦拭了面颊上的泪珠,吩咐道:“你去跟府中新来的董玉寒董管事说,让他去厨房看着些。算了,今日人多事杂,你跟着董管事一起看着点儿吧。”
青英记得这位董玉寒董管事,这位原是三皇子府上的大管事,年纪轻轻就深受重用。前朝亡国后,这位管事被一起发卖了,被卖到铺子里做账房。前些日子小姐去铺子里巡视,一眼看上了这位相貌堂堂的账房,召进了府中做管事。
青英第一次见这位董管事,便被他的相貌迷住,时常在睡梦中梦见这位管事与她花前月下,他们二人双宿双飞。如今能得了这个机会与他共事,她自是喜不自胜。
望着迈着轻快步子去找董玉寒的青英,杨思婉心知,过不了多久,侯府便又要有喜事了。
摄提娜身子还弱,杨思婉不敢让她过度操劳,便让她带着孩子回房,独自用晚膳,这些依然兴致勃勃的命妇们,便由她一人应付。
杨思婉许久没有饮酒,酒量又浅,宋仁和陪姚恩祁送走各位宾客,回到后院时,只见杨思婉坐在正厅,正举着杯子放在眼前,用来遮盖住天上的一弯明月。她不是将杯子凑近眼前,有挪到远处,发出愉快的笑声。
宋仁和一看便知,杨思婉醉的彻底。
她不轻易醉,浅醉时也总是睁着眼睛、正襟危坐,让人看不出她的状态。可是一旦醉得彻底,便总会自娱自乐,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宋仁和将杨思婉打横抱起,将她通红的脸颊藏在他的颈间,她嗅着他身上的清冽味道,忍不住像小狗一般嗅来嗅去。宋仁和任由她耍酒疯,在他身上乱嗅,直到她准备扒开他衣领,才出声阻止:“婉婉,我不是正人君子。”
杨思婉听了这话,狡黠的笑了,眼神极亮:“我不信,你这般守礼,就是个正人君子。”
宋仁和无奈的笑了笑,将杨思婉放在床榻之上,就要起身为她脱去鞋袜,可是杨思婉紧紧搂着宋仁和的脖子不松手,青桔见状,赶忙将屋内的婢女们轰了出去,替两位主子关好正门。
“婉婉,松手。”
“我不!”
宋仁和不再挣扎,顺势坐在了床榻边缘,杨思婉凑近宋仁和“嘿嘿”一笑,拨弄着他长长的睫毛:“宋仁和,我喜欢你。”
宋仁和垂着的眸子亮晶晶的,他没有说话,可是听见杨思婉对着这张杨兆麟的脸喊出了宋仁和的名字,心里熨帖了,原本觉得婉婉喜欢的只是杨兆麟这个皮囊的怀疑也消弭了许多。
纵使他心怀天下,世人称赞他有博大的胸怀,可是在婉婉面前,他还是忍不住自我怀疑,怀疑婉婉喜欢杨兆麟更多一些,怀疑她只是将喜欢杨兆麟的心意分给了他一些,怀疑婉婉是不是真心喜欢这副皮囊下的属于宋仁和的灵魂。
“宋仁和,我好喜欢你。”
宋仁和的笑意更深了些。
“宋仁和,我们给领儿生个弟弟、妹妹吧。”
听到杨思婉提到他们未出世的孩子,听她毫无芥蒂的说出领儿的名字,宋仁和咬紧了牙关,泪水莹润了眼眶,他颤抖着嗓音确认道:“领儿会高兴吗?”
杨思婉再也无法装醉,她泪眼朦胧的跪坐在床榻上,抬起身子吻住宋仁和被泪水浸润过的红唇,随后她抵着他的额头。
“会的,他知道他的父皇深爱着他,他知道他的父皇给他立了一座坟,每半月都给他准备好吃的看望他。他会喜欢你的,就像他的母亲深爱着他的父皇那样。”
这一夜,宋仁和终于放下了心中的沉重的愧疚,与他心爱之人紧紧相拥。他们宛若受伤的野兽,通过最原始的冲击,确认彼此的存在,也通过最激烈的拥吻,在彼此身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最激烈时,宋仁和附在杨思婉耳边,轻声说:“婉婉,谢谢你,救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