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走着,怀中的纸险些被吹走,萧疏墨在风中展开,不知是不是光线太昏暗,纸上却空无一物,便随手把纸折了几下,卡在了纱灯的花瓣之间。
一路通畅,眼见前方有建筑灯火,萧疏墨心中暗喜,忽而听闻林中传来异响,仔细看去远远的竟是一人影,倚靠在树边,身边放着几小坛酒,那人一手举着坛子饮酒,另一手握着一物,看似极为珍视,嘴里窸窸窣窣地低声念叨什么。
灰暗中看不真切,可叹偏偏头顶是一轮圆月,而此人却孤坐树林,失意饮酒,倒显得寂寞悲怆。
那人也听到她动响,向这边看来,盯着她手中的花灯,一时没反应过来,轻声问道:“是你吗?”
像是怕她消失一样,连说话都是小心翼翼的。
或许是他被风吹得着了凉,又或许是他醉了神志不清,说出的话带着些鼻音,倒显得可怜兮兮的。
萧疏墨听后心中一酸,却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不敢多留,将莫名的感慨压在心中,看了两眼就要离开。
那少年见她要走有些慌了,也没顾及手中的东西掉到地上,扶着树站起来,踉踉跄跄地往她这走了几步,扶住另一棵树,眼睛直直地看着她,嘴里喃喃道:“别走……”
又见他不甘心地向她抬起手,萧疏墨心脏乱跳,不再顾及身后,转身向山下跑,一路跑到街道,找了一家亮着的客栈。
别家客栈大都打烊了,这家花萝客栈也仅仅只在前台点了油灯,与她手中的花灯亮度相近,台后坐着一少年,年纪十二左右,面前放本账簿,手边摆一算盘,正低着头算账。
萧疏墨将花灯的蜡烛吹灭,问道:“冒昧打扰,不知您这还有没有多的空房?”
少年抬起头,打量她几眼,不自在地开口道:“哦,有啊,你跟我来。”
萧疏墨进了房间,刚一关门就将荷包花灯掷在桌上,旋即扑上床,歇了一会,撑起身子晃晃悠悠地走到梳妆台前,实在不忍心拆散发型,只是摘了发饰。
回到床上,用被褥垫了个舒服的位置,连吹灯的精力都没有,一晃神就睡着了。
次日,萧疏墨醒来时,窗外阳光明媚,可知大约晌午时分,昨夜睡得并不安稳,打起精神收拾一番,磨磨蹭蹭地出了门。
正要下楼,只听昨夜记账的少年道:“那人半夜来住店,身上衣裙崭新,发型古怪,还提个花灯!对住店常识一概不知,我怀疑她是哪个妖精幻化而成,来这里准没好事!”
萧疏墨提着裙摆一步一步走下楼梯,看见少年身边还有位素衣少女,想必那些话是对她所讲。
瞥见萧疏墨下楼,他忙闭上了嘴,神色尴尬,悻然低头。
这时一边的少女低声斥道:“小李,既来了客栈,就要面对形形色色的客人,客人有生疏不解的,自然要耐心讲明。况且你又不知根知底,怎么能背后嚼人舌根?”
又见小李异样,顺着看去,与萧疏墨对视几眼,心中明了,向她点了个头,转了个身进了后屋。
小李低头摸着鼻子,一点一点移过来,神色怏然,低声道:“对不起,是我随意揣测失礼了。”
不一会儿,少女从前台出来,双手捧着一个果盒,蹙着眉,声音虽低,却很真诚,道:“抱歉姑娘,是我们失礼了。原是精怪多来此处,导致这里怪事频出,所以小李对外来的人多有警惕,这是给姑娘的赔礼。”
小李在一旁又说了声对不起。
萧疏墨笑道:“无碍,只是小孩随口的玩笑。这果盒我也不需要,姑娘收回去罢。”
那素衣少女又道:“小女姓官名愁,昨日借居此处,与店家相熟,小李今日冒犯了姑娘,作为赔罪,不如我带姑娘在先花镇内逛一逛?”
小李开口正想说话,官愁对他却摇了摇头,示意他安静,看向萧疏墨,等着她的回应。
眼前之人比她略矮些,圆眼含露,五官清秀小巧,周身气质平和,但神情憔悴,双眼肿胀,不知怎的,萧疏墨心底不禁泛起怜爱之情,对她好感倍增。
她不自觉的柔声道:“多谢官愁姑娘,姑娘疲惫还是去歇息吧,这些小事不用放在心上,我初来贵地想自己转转。”
见此官愁也没在勉强,将果盒放在前台下面,给小李递了个眼色,朝她施了一礼上了楼。
萧疏墨顺便坐在一旁的长凳上思考今日的行程安排,小李从前台探出头,几经犹豫,拿着一个瓷碟缓缓坐到她对面,不自在地咳一声。
而她无暇理会,小李一时间不知所措,又咳更大一声,使她骤然一惊,回过神来,愣愣地看着他,问道:“怎么?”
小李将盘子推向她,自己趴到桌上,闷声道:“对不起,我原以为你会恼我,今早上受了气,才说的那些混账话,我跟你道歉。”
萧疏墨哼笑一声,扔给他一颗花生,自己取了一把瓜子,笑道:“头一次当着本尊面前说坏话吧?不过也不能怪你,我也确实够奇怪的……”
小李将花生塞进嘴里,问道:“什么?”
“给你个将功补过的机会,跟我说说你这条镇子有什么好玩的好吃的。”
“你来这儿到底干嘛?怎么什么都不知道啊!”
“我们的镇子叫‘先花镇’,沿着这条街走,有一家‘石姐面馆’,老店了!面出了名的好吃。”小李又悄咪咪地补充道,“但是千万别再这儿吃!这店如其名,只有做的萝卜汤勉强吃得下去。”
“小李!一天到晚就知道偷懒,早上刚训过你,都当耳边风!快过来帮忙!”后厨传来一声吼叫。
小李一惊,扔下一句我先走了,赶忙向后跑去,喊道:“来了来了!”
“哎疼!别拧耳朵,我错了!”
手中的瓜子没吃几个呢,小李就被喊走了,萧疏墨摇摇头,把它们放回碟子里,拍了拍手,慢慢悠悠晃到了石姐面馆。
正如小李所言,面馆内坐满了人,面也确实不错,但最有趣的还是他家的小二擦桌子时总会碎碎念:
“呵,吃得比抹布还干净。”
“筷子这样摆是想请你家祖先也尝尝我家的面吗?”
“桌上这么多东西是我家桌子吃饭还是你吃饭。”
“啧啧啧,嘴巴烂了就让小爷我给你缝一缝,看这桌子上的汤油!”
……
酒足饭饱,回房后却发现桌子正中间放着晌午的那个果盒,萧疏墨勾唇一笑,懂了官愁递给小李的眼神。
眼见天色尚早,萧疏墨打算继续阅读杂册,可房内光线昏暗,只得下楼坐到了窗边。
阳光正好,穿透镂空隔窗打在身上,她脸上的绒毛清晰可见,睫毛翩跹,眼眸微微移动,又翻过一页。
突然,萧疏墨感到一股视线直直地看着她,秀眉微蹙,仔细确认后仍有感受,抬头四处寻找一番后与一位坐在角落的红衣少女对上了眼。
少女端坐角落,容貌艳丽,身姿曼妙,肤白如玉,眼角上挑,尽显妩媚,却似有轻蔑之态,明眸皓齿,一颦一笑皆勾人心魂。
她的魅力不是清纯,而是娇艳,也懂得如何展现出来,从发饰到鞋靴除用素色打底外一概为红,这艳红与她正相配,衬得她媚态横生,体态丰腴,撩人心弦,当真多情。
可叹世人多喜瘦,纤细苗条还不够,更去追求所谓的“病态美”,有时将美追求到了极致,竟真成了一种病态。
在世俗的裹挟下,多少人为了外表柔弱惹人怜悯,弄得自己内里身心交瘁伤病不断。对于这另类的美人,多是否认曲解,鲜少被有识之人疼爱欣赏。
萧疏墨不觉惋惜起来,还是起身走到红衣少女身边,坐到她对面,笑着问道:“姐姐一直看着我,莫不是有什么事?”
红衣少女轻轻啊了一声,收回视线,用自己点的茶壶给她倒了杯茶,叹气道:“冒犯了,只是最近有些恍惚,看着姑娘面熟,一时间分了神。”又给自己也添了些茶水。
萧疏墨接过茶,喝了一小口,笑道:“这也算是我们的缘分。”
少女听后一顿,便问道:“敢问姑娘芳名?”
“萧疏墨。”
少女握着茶杯的手一抖,溅到了几滴茶水也无心顾及,追问道:“‘萧’?哪个‘萧’?”
“‘萧瑟’的‘萧。’”
少女似有些失望,垂下眸子,解释道:“是我误会了,原以为我们是同姓,我也姓‘肖’,名绛颜;却是同音不同字。”
后又问过年纪,原比萧疏墨大一岁,遂称呼她为“颜姐姐”;绛颜亦称其为“疏墨”。
见天色晚了,萧疏墨便邀请道:“天快黑了,颜姐姐不如与我一同在镇内吃一餐?”
肖绛颜站起身,行动间展示出了腰间的配饰,像个镂空的骰子,上面有精细的雕花,还闪着红光,可没看两眼,就又被衣衫遮住了。
萧疏墨也跟着站起,她原来算得上高挑,却发现肖绛颜还比她还高了些。从这个角度看,肖绛颜倒显得有些高冷出尘了。
“不瞒你说,我是为除妖而来。”肖绛颜解释道,“因为我一时疏忽,让妖物一路逃窜到黄烟山内,免得再生事端,先失陪了。”
接着她从盘子拿了七颗红枣,三两步跨出了客栈门,萧疏墨看着桌上的茶水和盘中的花生红枣,心中知道只是推辞:毕竟如果除妖真的很重要,她自然不会在客栈内逗留这么久。
她自己也没食欲,萧疏墨干脆就回了房,应付着吃了几片果盒内的糕点,又洗把脸,坐在凳上歇了一会。
眼睛扫到丢在桌上的储物袋,干脆直接把里面的东西倒到桌上,拆下花灯,拿着玉笔和杂册一个个的清点:
碎银几两,丹药几瓶,吊坠一枚,草药钱币些许;
玉笔、花折、杂册、蝶花镜。
原先在陌绮镇里太过匆忙没看到这个吊坠,刚拿起后萧疏墨忍不住哟了一声,奇道:“洋玩意儿。”
吊坠约是拇指大小,整体偏向西洋风,坠上似有摔损痕迹,镶嵌一副图画:
一位青衣少女,年纪十四五,眉眼含情,嘴角带笑,手持一节竹枝;
背面写:婷婷玉立。
吊坠本身不大,字迹细如蚊睫,画像就更不能辨别太多细节,人物却神态鲜活,惟妙惟肖。
萧疏墨又仔细看了两眼,周围装饰虽有损坏,却得到了精细修复,画作墨水上佳,可见主人对其珍视。
正想着再拿一块点心,却不小心碰歪了盒子,只见底下压着一张纸:
疏墨,吊坠是一对,还有一个请今夜取回——小丁。
姓名、吊坠、小丁都对得上,萧疏墨自然认为是小丁所写,可小丁曾说“要在中秋当夜出镇”,怎么现在又让她回去了?
回想起树林里的那个少年,萧疏墨心头还是一动,对他不抗拒也不亲近,只是那句“别走”一直回荡在耳畔。
隔壁房间突然传来异响,应该是开门的声音,房间里的人走了出去,继而听到小李从楼梯口传来,“官姐姐,你出来了。”
为了取回吊坠,她只得穿起滕姑给的披风,花灯里的烛火将近烧完了,撑不了多久,出门后正好碰上小李,和他借了个提灯,万般不愿地向黄烟山走去
这边萧疏墨在林子里转悠许久都没找到镇子的位置,天越来越黑,秋风呼啸,枯叶如雨,她原本就疲惫,此时更想放弃了,心道:不知吊坠有何用途,少一个就少一个吧。
这样想着,便抬脚往山下走,突然扫到远处立着个人影,似乎还举着手,萧疏墨一顿,对方也看到了她,原地蹦了一下,飞速向她袭来。
“僵尸?!”
萧疏墨倒退两步,一手提灯,一手提起裙摆,拔腿就跑,又向后瞄几眼,心跳的更快了,疑惑道:“怎么会飞啊?!!”
那僵尸衣着华丽,四肢僵硬,头不低,眼不斜,腿不分,尸不腐,遍身白毛,急速飞行,直追着她不放。
萧疏墨一路狂奔,体力却渐渐耗尽,头晕目眩,又没看清路,一脚踩空,心脏骤停,重重地摔在地上。
飞僵见此,距离她有几步远就落到了地上,一蹦一跳地慢慢靠近,可还没碰到她就咆哮一声松开向后飞出数尺,萧疏墨眼眸一亮,原来滕姑在斗篷上绣符文为实,今日可算是救她一命!
再看那僵尸身上,确有灼伤痕迹,它似乎也怕疼,喉间发出呜呜咽咽的吼声。
萧疏墨只当它恼了,抓起提灯又向山下跑,飞僵又是紧追,当她将近又被飞僵追上时,飞僵猛然大吼一声,又硬生生止住,行动猛然变得迟缓。
肖绛颜立于树的枝干上,神情冷淡,抬手将最后一枚枣核钉入僵尸体内,此时飞僵被彻底定在原地。
官愁也从远处赶来,问道:“疏墨姐姐不在客栈休息,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这时肖绛颜也走到两人身边,皱着眉将她浑身上下扫视一番,眼中似乎有些担心。
萧疏墨还是隐瞒了陌绮镇诸事,也不管她们信不信,编道:“我早听说黄烟山,心中好奇所以想上来走走看看,不想这如此危险。”
又赶忙转移话题,谢道:“多谢颜姐姐相救。”接着将下午和肖绛颜结识一事诉与官愁,官愁听后只点了两下头。
然而这肖绛颜和官愁也是旧相识,虽是相识,可两人并不亲热,总是刻意回避眼神的对视,关系不温不火。
萧疏墨刚闲下心来观察,才发现这里就是今早碰到那人的地方,树边确实有几个小酒坛,又看到地上有一物件正在反光,大小与吊坠相近,心中推测:
应该和原有的吊坠是一对,只是怎么会跑到这里?
她累得没力气站起来,只缓缓向亮光处挪过去,正当将要碰到那物件时,肖绛颜瞳孔一缩,官愁连忙一把将她拉回,两人一起扑倒在地。
肖绛颜猛然将脸朝向暗处,皱眉怒道:“你做什么?伤到她怎么办!”
萧疏墨也是惊魂未定,向旁边一看,果真有一银色小叉,比绣花针长些,造型像长枪,半截钉入树干。
倘若方才官愁没有拉那一把,她的手恐怕已经被刺穿了。
暗处走出一人,正是前一晚孤坐树旁饮酒的那人,他身穿青衣,衣衫算得上整洁,却散发着酒味。
提灯亮度昏暗,但在模糊中仍可看出他五官分明,长相俊美,面颊红晕未散,此时又是面无表情,倒像是在生闷气一样,双眼迷离,眼含秋波,看着又很委屈。
当然,也只是看着。
什么可怜委屈全是假的!他就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
萧疏墨握紧了双手,虽没有被银叉碰到,可还是觉得手上隐隐作痛,双眼愤懑地瞪着对方。
官愁不敢表达自己的情绪,头垂得很低,以至于看不清神色,在一旁轻轻地把她搀扶起来。
对方却也不在乎她们,只是乜斜着看了肖绛颜一眼,又收回视线,径直走到萧疏墨身边,弯下身拾起了吊坠,仔细检查一番后才安心收入怀中。
走到树边,抬手拔了树上的银叉,起身哼了一声,又自顾自地走入黑暗中。
见状,肖绛颜嗤笑一声,眼神却很不屑,嘴里嘟囔了句晦气。
一旁的飞僵还被定在原地,身体僵直,身上毛茸茸的,竟然有些可爱,肖绛颜将飞僵收入乾坤袋,三人一同下山。
路上,萧疏墨还是控制不住,好奇问道:“我只听说过会跳的僵尸,怎么还有会飞的僵尸?”
肖绛颜道:“万物皆可修行,这僵尸是个白僵,应当是死了一段时间,身上长了白毛。”
官愁皱眉问道:“僵尸生于红沙日,死于黑沙日,葬于飞沙地,条件如此苛刻,这又是个飞僵,且衣着华丽,不像有破损的样子,怎么会突然跑到这里?”
肖绛颜顿了顿,若无其事地答道:“这两天心神不宁,是我不小心把封姐收的白僵放了出来,前两日无暇管它,让它一路逃到这里。”
萧疏墨回起下午肖绛颜拿的红枣,没料到肖绛颜真是为了除妖,笑道:“原来今日下午你只取七颗红枣是为了这个!这红枣竟还能定住僵尸!”
肖绛颜看着她咋咋呼呼的样子轻笑一声,回答道:“是,用枣核钉入七处僵尸脊背的穴道,就可以暂时定住它。”
一路通畅,眼见前方有建筑灯火,萧疏墨心中暗喜,忽而听闻林中传来异响,仔细看去远远的竟是一人影,倚靠在树边,身边放着几小坛酒,那人一手举着坛子饮酒,另一手握着一物,看似极为珍视,嘴里窸窸窣窣地低声念叨什么。
灰暗中看不真切,可叹偏偏头顶是一轮圆月,而此人却孤坐树林,失意饮酒,倒显得寂寞悲怆。
那人也听到她动响,向这边看来,盯着她手中的花灯,一时没反应过来,轻声问道:“是你吗?”
像是怕她消失一样,连说话都是小心翼翼的。
或许是他被风吹得着了凉,又或许是他醉了神志不清,说出的话带着些鼻音,倒显得可怜兮兮的。
萧疏墨听后心中一酸,却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不敢多留,将莫名的感慨压在心中,看了两眼就要离开。
那少年见她要走有些慌了,也没顾及手中的东西掉到地上,扶着树站起来,踉踉跄跄地往她这走了几步,扶住另一棵树,眼睛直直地看着她,嘴里喃喃道:“别走……”
又见他不甘心地向她抬起手,萧疏墨心脏乱跳,不再顾及身后,转身向山下跑,一路跑到街道,找了一家亮着的客栈。
别家客栈大都打烊了,这家花萝客栈也仅仅只在前台点了油灯,与她手中的花灯亮度相近,台后坐着一少年,年纪十二左右,面前放本账簿,手边摆一算盘,正低着头算账。
萧疏墨将花灯的蜡烛吹灭,问道:“冒昧打扰,不知您这还有没有多的空房?”
少年抬起头,打量她几眼,不自在地开口道:“哦,有啊,你跟我来。”
萧疏墨进了房间,刚一关门就将荷包花灯掷在桌上,旋即扑上床,歇了一会,撑起身子晃晃悠悠地走到梳妆台前,实在不忍心拆散发型,只是摘了发饰。
回到床上,用被褥垫了个舒服的位置,连吹灯的精力都没有,一晃神就睡着了。
次日,萧疏墨醒来时,窗外阳光明媚,可知大约晌午时分,昨夜睡得并不安稳,打起精神收拾一番,磨磨蹭蹭地出了门。
正要下楼,只听昨夜记账的少年道:“那人半夜来住店,身上衣裙崭新,发型古怪,还提个花灯!对住店常识一概不知,我怀疑她是哪个妖精幻化而成,来这里准没好事!”
萧疏墨提着裙摆一步一步走下楼梯,看见少年身边还有位素衣少女,想必那些话是对她所讲。
瞥见萧疏墨下楼,他忙闭上了嘴,神色尴尬,悻然低头。
这时一边的少女低声斥道:“小李,既来了客栈,就要面对形形色色的客人,客人有生疏不解的,自然要耐心讲明。况且你又不知根知底,怎么能背后嚼人舌根?”
又见小李异样,顺着看去,与萧疏墨对视几眼,心中明了,向她点了个头,转了个身进了后屋。
小李低头摸着鼻子,一点一点移过来,神色怏然,低声道:“对不起,是我随意揣测失礼了。”
不一会儿,少女从前台出来,双手捧着一个果盒,蹙着眉,声音虽低,却很真诚,道:“抱歉姑娘,是我们失礼了。原是精怪多来此处,导致这里怪事频出,所以小李对外来的人多有警惕,这是给姑娘的赔礼。”
小李在一旁又说了声对不起。
萧疏墨笑道:“无碍,只是小孩随口的玩笑。这果盒我也不需要,姑娘收回去罢。”
那素衣少女又道:“小女姓官名愁,昨日借居此处,与店家相熟,小李今日冒犯了姑娘,作为赔罪,不如我带姑娘在先花镇内逛一逛?”
小李开口正想说话,官愁对他却摇了摇头,示意他安静,看向萧疏墨,等着她的回应。
眼前之人比她略矮些,圆眼含露,五官清秀小巧,周身气质平和,但神情憔悴,双眼肿胀,不知怎的,萧疏墨心底不禁泛起怜爱之情,对她好感倍增。
她不自觉的柔声道:“多谢官愁姑娘,姑娘疲惫还是去歇息吧,这些小事不用放在心上,我初来贵地想自己转转。”
见此官愁也没在勉强,将果盒放在前台下面,给小李递了个眼色,朝她施了一礼上了楼。
萧疏墨顺便坐在一旁的长凳上思考今日的行程安排,小李从前台探出头,几经犹豫,拿着一个瓷碟缓缓坐到她对面,不自在地咳一声。
而她无暇理会,小李一时间不知所措,又咳更大一声,使她骤然一惊,回过神来,愣愣地看着他,问道:“怎么?”
小李将盘子推向她,自己趴到桌上,闷声道:“对不起,我原以为你会恼我,今早上受了气,才说的那些混账话,我跟你道歉。”
萧疏墨哼笑一声,扔给他一颗花生,自己取了一把瓜子,笑道:“头一次当着本尊面前说坏话吧?不过也不能怪你,我也确实够奇怪的……”
小李将花生塞进嘴里,问道:“什么?”
“给你个将功补过的机会,跟我说说你这条镇子有什么好玩的好吃的。”
“你来这儿到底干嘛?怎么什么都不知道啊!”
“我们的镇子叫‘先花镇’,沿着这条街走,有一家‘石姐面馆’,老店了!面出了名的好吃。”小李又悄咪咪地补充道,“但是千万别再这儿吃!这店如其名,只有做的萝卜汤勉强吃得下去。”
“小李!一天到晚就知道偷懒,早上刚训过你,都当耳边风!快过来帮忙!”后厨传来一声吼叫。
小李一惊,扔下一句我先走了,赶忙向后跑去,喊道:“来了来了!”
“哎疼!别拧耳朵,我错了!”
手中的瓜子没吃几个呢,小李就被喊走了,萧疏墨摇摇头,把它们放回碟子里,拍了拍手,慢慢悠悠晃到了石姐面馆。
正如小李所言,面馆内坐满了人,面也确实不错,但最有趣的还是他家的小二擦桌子时总会碎碎念:
“呵,吃得比抹布还干净。”
“筷子这样摆是想请你家祖先也尝尝我家的面吗?”
“桌上这么多东西是我家桌子吃饭还是你吃饭。”
“啧啧啧,嘴巴烂了就让小爷我给你缝一缝,看这桌子上的汤油!”
……
酒足饭饱,回房后却发现桌子正中间放着晌午的那个果盒,萧疏墨勾唇一笑,懂了官愁递给小李的眼神。
眼见天色尚早,萧疏墨打算继续阅读杂册,可房内光线昏暗,只得下楼坐到了窗边。
阳光正好,穿透镂空隔窗打在身上,她脸上的绒毛清晰可见,睫毛翩跹,眼眸微微移动,又翻过一页。
突然,萧疏墨感到一股视线直直地看着她,秀眉微蹙,仔细确认后仍有感受,抬头四处寻找一番后与一位坐在角落的红衣少女对上了眼。
少女端坐角落,容貌艳丽,身姿曼妙,肤白如玉,眼角上挑,尽显妩媚,却似有轻蔑之态,明眸皓齿,一颦一笑皆勾人心魂。
她的魅力不是清纯,而是娇艳,也懂得如何展现出来,从发饰到鞋靴除用素色打底外一概为红,这艳红与她正相配,衬得她媚态横生,体态丰腴,撩人心弦,当真多情。
可叹世人多喜瘦,纤细苗条还不够,更去追求所谓的“病态美”,有时将美追求到了极致,竟真成了一种病态。
在世俗的裹挟下,多少人为了外表柔弱惹人怜悯,弄得自己内里身心交瘁伤病不断。对于这另类的美人,多是否认曲解,鲜少被有识之人疼爱欣赏。
萧疏墨不觉惋惜起来,还是起身走到红衣少女身边,坐到她对面,笑着问道:“姐姐一直看着我,莫不是有什么事?”
红衣少女轻轻啊了一声,收回视线,用自己点的茶壶给她倒了杯茶,叹气道:“冒犯了,只是最近有些恍惚,看着姑娘面熟,一时间分了神。”又给自己也添了些茶水。
萧疏墨接过茶,喝了一小口,笑道:“这也算是我们的缘分。”
少女听后一顿,便问道:“敢问姑娘芳名?”
“萧疏墨。”
少女握着茶杯的手一抖,溅到了几滴茶水也无心顾及,追问道:“‘萧’?哪个‘萧’?”
“‘萧瑟’的‘萧。’”
少女似有些失望,垂下眸子,解释道:“是我误会了,原以为我们是同姓,我也姓‘肖’,名绛颜;却是同音不同字。”
后又问过年纪,原比萧疏墨大一岁,遂称呼她为“颜姐姐”;绛颜亦称其为“疏墨”。
见天色晚了,萧疏墨便邀请道:“天快黑了,颜姐姐不如与我一同在镇内吃一餐?”
肖绛颜站起身,行动间展示出了腰间的配饰,像个镂空的骰子,上面有精细的雕花,还闪着红光,可没看两眼,就又被衣衫遮住了。
萧疏墨也跟着站起,她原来算得上高挑,却发现肖绛颜还比她还高了些。从这个角度看,肖绛颜倒显得有些高冷出尘了。
“不瞒你说,我是为除妖而来。”肖绛颜解释道,“因为我一时疏忽,让妖物一路逃窜到黄烟山内,免得再生事端,先失陪了。”
接着她从盘子拿了七颗红枣,三两步跨出了客栈门,萧疏墨看着桌上的茶水和盘中的花生红枣,心中知道只是推辞:毕竟如果除妖真的很重要,她自然不会在客栈内逗留这么久。
她自己也没食欲,萧疏墨干脆就回了房,应付着吃了几片果盒内的糕点,又洗把脸,坐在凳上歇了一会。
眼睛扫到丢在桌上的储物袋,干脆直接把里面的东西倒到桌上,拆下花灯,拿着玉笔和杂册一个个的清点:
碎银几两,丹药几瓶,吊坠一枚,草药钱币些许;
玉笔、花折、杂册、蝶花镜。
原先在陌绮镇里太过匆忙没看到这个吊坠,刚拿起后萧疏墨忍不住哟了一声,奇道:“洋玩意儿。”
吊坠约是拇指大小,整体偏向西洋风,坠上似有摔损痕迹,镶嵌一副图画:
一位青衣少女,年纪十四五,眉眼含情,嘴角带笑,手持一节竹枝;
背面写:婷婷玉立。
吊坠本身不大,字迹细如蚊睫,画像就更不能辨别太多细节,人物却神态鲜活,惟妙惟肖。
萧疏墨又仔细看了两眼,周围装饰虽有损坏,却得到了精细修复,画作墨水上佳,可见主人对其珍视。
正想着再拿一块点心,却不小心碰歪了盒子,只见底下压着一张纸:
疏墨,吊坠是一对,还有一个请今夜取回——小丁。
姓名、吊坠、小丁都对得上,萧疏墨自然认为是小丁所写,可小丁曾说“要在中秋当夜出镇”,怎么现在又让她回去了?
回想起树林里的那个少年,萧疏墨心头还是一动,对他不抗拒也不亲近,只是那句“别走”一直回荡在耳畔。
隔壁房间突然传来异响,应该是开门的声音,房间里的人走了出去,继而听到小李从楼梯口传来,“官姐姐,你出来了。”
为了取回吊坠,她只得穿起滕姑给的披风,花灯里的烛火将近烧完了,撑不了多久,出门后正好碰上小李,和他借了个提灯,万般不愿地向黄烟山走去
这边萧疏墨在林子里转悠许久都没找到镇子的位置,天越来越黑,秋风呼啸,枯叶如雨,她原本就疲惫,此时更想放弃了,心道:不知吊坠有何用途,少一个就少一个吧。
这样想着,便抬脚往山下走,突然扫到远处立着个人影,似乎还举着手,萧疏墨一顿,对方也看到了她,原地蹦了一下,飞速向她袭来。
“僵尸?!”
萧疏墨倒退两步,一手提灯,一手提起裙摆,拔腿就跑,又向后瞄几眼,心跳的更快了,疑惑道:“怎么会飞啊?!!”
那僵尸衣着华丽,四肢僵硬,头不低,眼不斜,腿不分,尸不腐,遍身白毛,急速飞行,直追着她不放。
萧疏墨一路狂奔,体力却渐渐耗尽,头晕目眩,又没看清路,一脚踩空,心脏骤停,重重地摔在地上。
飞僵见此,距离她有几步远就落到了地上,一蹦一跳地慢慢靠近,可还没碰到她就咆哮一声松开向后飞出数尺,萧疏墨眼眸一亮,原来滕姑在斗篷上绣符文为实,今日可算是救她一命!
再看那僵尸身上,确有灼伤痕迹,它似乎也怕疼,喉间发出呜呜咽咽的吼声。
萧疏墨只当它恼了,抓起提灯又向山下跑,飞僵又是紧追,当她将近又被飞僵追上时,飞僵猛然大吼一声,又硬生生止住,行动猛然变得迟缓。
肖绛颜立于树的枝干上,神情冷淡,抬手将最后一枚枣核钉入僵尸体内,此时飞僵被彻底定在原地。
官愁也从远处赶来,问道:“疏墨姐姐不在客栈休息,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这时肖绛颜也走到两人身边,皱着眉将她浑身上下扫视一番,眼中似乎有些担心。
萧疏墨还是隐瞒了陌绮镇诸事,也不管她们信不信,编道:“我早听说黄烟山,心中好奇所以想上来走走看看,不想这如此危险。”
又赶忙转移话题,谢道:“多谢颜姐姐相救。”接着将下午和肖绛颜结识一事诉与官愁,官愁听后只点了两下头。
然而这肖绛颜和官愁也是旧相识,虽是相识,可两人并不亲热,总是刻意回避眼神的对视,关系不温不火。
萧疏墨刚闲下心来观察,才发现这里就是今早碰到那人的地方,树边确实有几个小酒坛,又看到地上有一物件正在反光,大小与吊坠相近,心中推测:
应该和原有的吊坠是一对,只是怎么会跑到这里?
她累得没力气站起来,只缓缓向亮光处挪过去,正当将要碰到那物件时,肖绛颜瞳孔一缩,官愁连忙一把将她拉回,两人一起扑倒在地。
肖绛颜猛然将脸朝向暗处,皱眉怒道:“你做什么?伤到她怎么办!”
萧疏墨也是惊魂未定,向旁边一看,果真有一银色小叉,比绣花针长些,造型像长枪,半截钉入树干。
倘若方才官愁没有拉那一把,她的手恐怕已经被刺穿了。
暗处走出一人,正是前一晚孤坐树旁饮酒的那人,他身穿青衣,衣衫算得上整洁,却散发着酒味。
提灯亮度昏暗,但在模糊中仍可看出他五官分明,长相俊美,面颊红晕未散,此时又是面无表情,倒像是在生闷气一样,双眼迷离,眼含秋波,看着又很委屈。
当然,也只是看着。
什么可怜委屈全是假的!他就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
萧疏墨握紧了双手,虽没有被银叉碰到,可还是觉得手上隐隐作痛,双眼愤懑地瞪着对方。
官愁不敢表达自己的情绪,头垂得很低,以至于看不清神色,在一旁轻轻地把她搀扶起来。
对方却也不在乎她们,只是乜斜着看了肖绛颜一眼,又收回视线,径直走到萧疏墨身边,弯下身拾起了吊坠,仔细检查一番后才安心收入怀中。
走到树边,抬手拔了树上的银叉,起身哼了一声,又自顾自地走入黑暗中。
见状,肖绛颜嗤笑一声,眼神却很不屑,嘴里嘟囔了句晦气。
一旁的飞僵还被定在原地,身体僵直,身上毛茸茸的,竟然有些可爱,肖绛颜将飞僵收入乾坤袋,三人一同下山。
路上,萧疏墨还是控制不住,好奇问道:“我只听说过会跳的僵尸,怎么还有会飞的僵尸?”
肖绛颜道:“万物皆可修行,这僵尸是个白僵,应当是死了一段时间,身上长了白毛。”
官愁皱眉问道:“僵尸生于红沙日,死于黑沙日,葬于飞沙地,条件如此苛刻,这又是个飞僵,且衣着华丽,不像有破损的样子,怎么会突然跑到这里?”
肖绛颜顿了顿,若无其事地答道:“这两天心神不宁,是我不小心把封姐收的白僵放了出来,前两日无暇管它,让它一路逃到这里。”
萧疏墨回起下午肖绛颜拿的红枣,没料到肖绛颜真是为了除妖,笑道:“原来今日下午你只取七颗红枣是为了这个!这红枣竟还能定住僵尸!”
肖绛颜看着她咋咋呼呼的样子轻笑一声,回答道:“是,用枣核钉入七处僵尸脊背的穴道,就可以暂时定住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