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第十三章 方子跃回来了
张舒乔怎么也想不到,徐女士一定让她赶回来的原因,竟是小时候邻居家的哥哥留学回国了……
从一进门,看到徐女士脸上笑容快要溢出皱纹的脸,还有身姿挺拔西装革履的方子跃,以及站在一旁疯狂使眼色的张老头儿,张舒乔立刻就顿悟了。
心情吧,就跟打翻了调味料似的,五味杂陈。
张老头是在张舒乔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才发达,一家人搬到现在这个别墅住,跟方家成为了邻居。彼时方子跃六年级,已经开始慢慢长开了,生得高挑帅气,无形中让那时年纪尚小的张舒乔对男孩子的审美拔到了一个很高的档次。
他们学校是小学初中九年制的,于是接下去几年,方子跃和张舒乔几乎天天一起上学放学,寒暑假两家也一起去旅游。
那时,初中部和小学部都知道张舒乔是方子跃的小跟班,连学生家长都起哄他俩肯定定了娃娃亲。
但小舒乔不知道娃娃亲是什么意思,只知道方子跃哥哥很高很帅,对她很好。
转折发生在方子跃要上高中的那年。
张舒乔还以为他要去两公里远的一中读书,乐呵呵地帮他收行李,还说到时候自己也要跟着哥哥去报道。她是后来才知道,方子跃根本不是去一中,而是出国了。
去美国读高中。他舅舅在那边。
张舒乔那时候感觉天都塌了,抱着方子跃送的八音盒哭得死去活来。让她伤心的不是距离,而是不辞而别。
所有人都知道方子跃要出国,但所有人都没告诉张舒乔,连方子跃本人都没说,甚至在她乐呵呵说要跟着哥哥去一中报道时,方子跃也只是笑着说“好”。
徐女士和张老头给她的解释是,方子跃交代过不要提前让乔乔知道,他怕她知道后哭闹,他会不舍得走。
彼时张舒乔刚上六年级,青春偶像剧和疼痛文学盛行,她多多少少接触了一些,所以很多以前不懂的事情慢慢也开始懂了。
她懂了什么叫娃娃亲,什么叫小媳妇,也懂了每次她和陆以牧走在一起时,旁人那些或嫉妒或暧昧或八卦的目光意味着什么。
她甚至不自觉地幻想过,子跃哥哥会喜欢什么样子的女生、和谁谈恋爱和谁结婚。会不会是……她?
然而方子跃单方面斩断了张舒乔所有的念头。那些刚刚破土而出、冒点儿尖尖的、并不成熟的念头。
不辞而别意味着什么?
十二岁的张舒乔觉得是丢弃和背叛。
她生了好久的气,之后方子跃给她打电话、发□□、写信,她都很冷漠,不予理会。
坚持一段时间后,方子跃联系她的次数也变少了,也许是学业紧,也许是耐心有限,总之结果就是,她和方子跃渐渐形同陌路。
后来,春节的时候听说方子跃回来找过她,但那时候爷爷奶奶身体不好,她寒暑假都在老家陪老人,也就没见上面。
再后来,张舒乔学业繁重,性格也变得不爱出门不爱社交,两家的聚餐她也找理由拒了。
再再后来,她上大学、工作,没怎么住家里。
这么一算,她竟然有十来年没见过方子跃了!
年少一别,竟隔了十来年才重逢。
也难怪徐女士电话里不敢告诉她方子跃回来的消息,徐女士估计是怕张舒乔还跟以前一样,听到方子跃的名字打死都不愿意见。
……
装潢精致的会客室里,气氛有些尴尬。
方子跃总体来说变化不大,不过是个子更高了些,少年气褪去,多了几分成熟。还是很帅,还是很招眼。
张舒乔相对而言变化大多了,以前个子矮,还有点婴儿肥,小小一只,头发很少散下来,从来都是利落的高马尾。现在瘦了、高了,穿衣风格大胆了些,头发是空气锁骨发,脸上还有精致的妆容。
属于,倘若在街上偶遇,没注意看都不一定能认出来的那种变化。
方子跃将她从上到下细细打量了一番,眼里满是惊喜。
“还记得我吗?乔乔。”方子跃终于先开口,语气里是难以隐藏的忐忑。
张舒乔礼貌地弯弯唇:“当然。子跃哥。好久不见。”
或许是她太过于自然,太过于大方,以至于方子跃如鲠在喉。
“长大了。”许久,方子跃简单地感叹了一句。三个字,仿佛涵盖了无数杂乱如麻的情绪。
张舒乔还是礼貌地笑着,在沙发另一端坐下,从包里掏出手机就开始刷。这毕竟是她家,做到姿态放松和屏蔽尴尬,可以说是易如反掌。
事实上除了第一眼见到方子跃时有些惊讶,开始交谈后张舒乔就完全平静下来了,平静到连她自己都不敢相信。毕竟那时候,她真的难过了很久很久。
徐女士在厨房里和家里的阿姨一起忙活,张老头和方子跃坐在她旁边泡茶,两人聊的话题也不太有趣,大多和经济、投资相关,张舒乔非常不感兴趣。
他们聊他们的,张舒乔玩自己的。期间,方子跃的眼神往她这儿飘了好几回,但张舒乔一次都没有捕捉过。
跟小时候屁颠屁颠黏在方子跃身后不一样,现在的张舒乔,深知成熟男女之间的相处方式,懂得掌握分寸,也习惯性地做出高冷之态,浑身上下都散发着职业女性的魅力。
倒也不是她故意不理人,也不是她不念旧。这么多年过去,没见面没联系,大家都长大了,实在不知道说些什么。
张舒乔就这样一边听着张老头和方子跃聊风投,一边百无聊赖地摆弄着手机,满脑子都是她家里那一大一小。
也不知道他俩吃完没,现在在干嘛。不知道球球有没有调皮,不知道陆以牧会不会生气。
正想着呢,手机一震,微信里突然钻进来陆以牧的消息:【到了没?】
张舒乔莫名勾起嘴角,指尖飞快跃动:【到了呀,刚到几分钟吧,刚想问你们吃上饭没有】
陆以牧:【吃了,你呢】
张舒乔:【还没,我妈还在努力中】
陆以牧:【恩】
张舒乔:【球球有没有调皮?有没有惹你生气?】
陆以牧:【没有。他不敢。我很凶。】
霸道的语气让张树桥莫名发笑,心想小屁孩儿装什么装,一边顺手回了个“您可真牛逼”的表情包。
不经意地抬了下眼,正好撞上方子跃直勾勾的目光,带着疑问和探究,仿佛在问你笑什么呢。
张舒乔顿了一秒,不动声色地把视线移开,假装没注意,云淡风轻地将这个对视糊弄过去。
低下头,看到陆以牧又发了一条:【所以,你爸妈是为什么急着催你回家?】
张舒乔眉心一跳,默默抬眸,又瞥了方子跃一眼。
这下方子跃倒也没碰巧盯着她看,只是察觉到她的目光后,顺势回望过来。
只一眼,又让张舒乔莫名觉得尴尬。
下一秒,张舒乔慌乱地握紧手机,指尖在手机屏幕上飞舞:【哦,没什么,就以前邻居家一个哥哥回国了,我妈让我回来见见他】
这句话发完,张舒乔看见对话框上方频繁显示“对方正在输入中”,却迟迟未见陆以牧的消息进来。
张舒乔觉得奇怪,却也没主动再问什么。
许久,陆以牧终于回复:【特意让你回家见他,是很重要的哥哥吗?】
看到这句话,张舒乔愣了愣,在心里默默评估起方子跃的分量来。好像……说重要也重要,说不重要也不重要。那几年,方子跃对她来说确实很重要,现在也就那样吧……
纠结片刻,张舒乔下了个顾左右而言他的结论:【以前挺亲的】
同一时刻的张舒乔小窝里,陆以牧看着聊天界面里的对话,眉头不自觉拧紧,问身边正在专心搭积木的小团子:“球球,你知道你干妈有个关系很亲的邻居小哥哥吗?”
球球没听懂:“什么小哥哥?”
“就是,你有没有听你干妈提过,她有一个邻居家小哥哥?有没有?”
球球摇摇头:“我不记得了。”
陆以牧皱眉:“你再仔细想想。”
球球把积木一推,小嘴高高撅起:“陆哥哥,你能不能不要为难小孩子?你为什么不自己问干妈?”
这话着实把陆以牧问住了。
大人心里那些弯弯绕绕的小心思,怎么解释给小孩子听呢?
张舒乔怎么也想不到,徐女士一定让她赶回来的原因,竟是小时候邻居家的哥哥留学回国了……
从一进门,看到徐女士脸上笑容快要溢出皱纹的脸,还有身姿挺拔西装革履的方子跃,以及站在一旁疯狂使眼色的张老头儿,张舒乔立刻就顿悟了。
心情吧,就跟打翻了调味料似的,五味杂陈。
张老头是在张舒乔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才发达,一家人搬到现在这个别墅住,跟方家成为了邻居。彼时方子跃六年级,已经开始慢慢长开了,生得高挑帅气,无形中让那时年纪尚小的张舒乔对男孩子的审美拔到了一个很高的档次。
他们学校是小学初中九年制的,于是接下去几年,方子跃和张舒乔几乎天天一起上学放学,寒暑假两家也一起去旅游。
那时,初中部和小学部都知道张舒乔是方子跃的小跟班,连学生家长都起哄他俩肯定定了娃娃亲。
但小舒乔不知道娃娃亲是什么意思,只知道方子跃哥哥很高很帅,对她很好。
转折发生在方子跃要上高中的那年。
张舒乔还以为他要去两公里远的一中读书,乐呵呵地帮他收行李,还说到时候自己也要跟着哥哥去报道。她是后来才知道,方子跃根本不是去一中,而是出国了。
去美国读高中。他舅舅在那边。
张舒乔那时候感觉天都塌了,抱着方子跃送的八音盒哭得死去活来。让她伤心的不是距离,而是不辞而别。
所有人都知道方子跃要出国,但所有人都没告诉张舒乔,连方子跃本人都没说,甚至在她乐呵呵说要跟着哥哥去一中报道时,方子跃也只是笑着说“好”。
徐女士和张老头给她的解释是,方子跃交代过不要提前让乔乔知道,他怕她知道后哭闹,他会不舍得走。
彼时张舒乔刚上六年级,青春偶像剧和疼痛文学盛行,她多多少少接触了一些,所以很多以前不懂的事情慢慢也开始懂了。
她懂了什么叫娃娃亲,什么叫小媳妇,也懂了每次她和陆以牧走在一起时,旁人那些或嫉妒或暧昧或八卦的目光意味着什么。
她甚至不自觉地幻想过,子跃哥哥会喜欢什么样子的女生、和谁谈恋爱和谁结婚。会不会是……她?
然而方子跃单方面斩断了张舒乔所有的念头。那些刚刚破土而出、冒点儿尖尖的、并不成熟的念头。
不辞而别意味着什么?
十二岁的张舒乔觉得是丢弃和背叛。
她生了好久的气,之后方子跃给她打电话、发□□、写信,她都很冷漠,不予理会。
坚持一段时间后,方子跃联系她的次数也变少了,也许是学业紧,也许是耐心有限,总之结果就是,她和方子跃渐渐形同陌路。
后来,春节的时候听说方子跃回来找过她,但那时候爷爷奶奶身体不好,她寒暑假都在老家陪老人,也就没见上面。
再后来,张舒乔学业繁重,性格也变得不爱出门不爱社交,两家的聚餐她也找理由拒了。
再再后来,她上大学、工作,没怎么住家里。
这么一算,她竟然有十来年没见过方子跃了!
年少一别,竟隔了十来年才重逢。
也难怪徐女士电话里不敢告诉她方子跃回来的消息,徐女士估计是怕张舒乔还跟以前一样,听到方子跃的名字打死都不愿意见。
……
装潢精致的会客室里,气氛有些尴尬。
方子跃总体来说变化不大,不过是个子更高了些,少年气褪去,多了几分成熟。还是很帅,还是很招眼。
张舒乔相对而言变化大多了,以前个子矮,还有点婴儿肥,小小一只,头发很少散下来,从来都是利落的高马尾。现在瘦了、高了,穿衣风格大胆了些,头发是空气锁骨发,脸上还有精致的妆容。
属于,倘若在街上偶遇,没注意看都不一定能认出来的那种变化。
方子跃将她从上到下细细打量了一番,眼里满是惊喜。
“还记得我吗?乔乔。”方子跃终于先开口,语气里是难以隐藏的忐忑。
张舒乔礼貌地弯弯唇:“当然。子跃哥。好久不见。”
或许是她太过于自然,太过于大方,以至于方子跃如鲠在喉。
“长大了。”许久,方子跃简单地感叹了一句。三个字,仿佛涵盖了无数杂乱如麻的情绪。
张舒乔还是礼貌地笑着,在沙发另一端坐下,从包里掏出手机就开始刷。这毕竟是她家,做到姿态放松和屏蔽尴尬,可以说是易如反掌。
事实上除了第一眼见到方子跃时有些惊讶,开始交谈后张舒乔就完全平静下来了,平静到连她自己都不敢相信。毕竟那时候,她真的难过了很久很久。
徐女士在厨房里和家里的阿姨一起忙活,张老头和方子跃坐在她旁边泡茶,两人聊的话题也不太有趣,大多和经济、投资相关,张舒乔非常不感兴趣。
他们聊他们的,张舒乔玩自己的。期间,方子跃的眼神往她这儿飘了好几回,但张舒乔一次都没有捕捉过。
跟小时候屁颠屁颠黏在方子跃身后不一样,现在的张舒乔,深知成熟男女之间的相处方式,懂得掌握分寸,也习惯性地做出高冷之态,浑身上下都散发着职业女性的魅力。
倒也不是她故意不理人,也不是她不念旧。这么多年过去,没见面没联系,大家都长大了,实在不知道说些什么。
张舒乔就这样一边听着张老头和方子跃聊风投,一边百无聊赖地摆弄着手机,满脑子都是她家里那一大一小。
也不知道他俩吃完没,现在在干嘛。不知道球球有没有调皮,不知道陆以牧会不会生气。
正想着呢,手机一震,微信里突然钻进来陆以牧的消息:【到了没?】
张舒乔莫名勾起嘴角,指尖飞快跃动:【到了呀,刚到几分钟吧,刚想问你们吃上饭没有】
陆以牧:【吃了,你呢】
张舒乔:【还没,我妈还在努力中】
陆以牧:【恩】
张舒乔:【球球有没有调皮?有没有惹你生气?】
陆以牧:【没有。他不敢。我很凶。】
霸道的语气让张树桥莫名发笑,心想小屁孩儿装什么装,一边顺手回了个“您可真牛逼”的表情包。
不经意地抬了下眼,正好撞上方子跃直勾勾的目光,带着疑问和探究,仿佛在问你笑什么呢。
张舒乔顿了一秒,不动声色地把视线移开,假装没注意,云淡风轻地将这个对视糊弄过去。
低下头,看到陆以牧又发了一条:【所以,你爸妈是为什么急着催你回家?】
张舒乔眉心一跳,默默抬眸,又瞥了方子跃一眼。
这下方子跃倒也没碰巧盯着她看,只是察觉到她的目光后,顺势回望过来。
只一眼,又让张舒乔莫名觉得尴尬。
下一秒,张舒乔慌乱地握紧手机,指尖在手机屏幕上飞舞:【哦,没什么,就以前邻居家一个哥哥回国了,我妈让我回来见见他】
这句话发完,张舒乔看见对话框上方频繁显示“对方正在输入中”,却迟迟未见陆以牧的消息进来。
张舒乔觉得奇怪,却也没主动再问什么。
许久,陆以牧终于回复:【特意让你回家见他,是很重要的哥哥吗?】
看到这句话,张舒乔愣了愣,在心里默默评估起方子跃的分量来。好像……说重要也重要,说不重要也不重要。那几年,方子跃对她来说确实很重要,现在也就那样吧……
纠结片刻,张舒乔下了个顾左右而言他的结论:【以前挺亲的】
同一时刻的张舒乔小窝里,陆以牧看着聊天界面里的对话,眉头不自觉拧紧,问身边正在专心搭积木的小团子:“球球,你知道你干妈有个关系很亲的邻居小哥哥吗?”
球球没听懂:“什么小哥哥?”
“就是,你有没有听你干妈提过,她有一个邻居家小哥哥?有没有?”
球球摇摇头:“我不记得了。”
陆以牧皱眉:“你再仔细想想。”
球球把积木一推,小嘴高高撅起:“陆哥哥,你能不能不要为难小孩子?你为什么不自己问干妈?”
这话着实把陆以牧问住了。
大人心里那些弯弯绕绕的小心思,怎么解释给小孩子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