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史程修府上。

    七皇子明泰正扶额看着案几上的战报,他怒火滔天。一字一句咬牙切齿:“赵、玺!”

    程修不卑不亢道:“臣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但先前赵玺身边的心腹牧善确实来找我说过求和的事。这赵玺……许是想招安前抬一抬自己的身价。”

    七皇子明泰正不太在意赵玺到底是怎么想的,他指着桌子敲敲点点说:“如今当务之急是让义州太守回归文职。赵玺这件事不能报,否则朝廷知道了,必然要暂缓收拢义州府兵的事。等裴宗开始剿匪,此事又不知道要拖到什么时候了。”

    程修迟滞,没想到七皇子能无耻到这个地步。

    程修试图争取,“可是,七殿下……剿匪是大事,耽误不得。当务之急是镇压赵逆,再放任赵玺那样的氓流四处称王下去。对陇西诸民会是场莫大的灾难。”

    七皇子明泰正怒道:“你敢违抗我的命令?”

    程修苦口婆心劝道:“七殿下,义州府兵只有五千不足为患。且裴宗并没有谋反之心,实在是……”

    “住口!”

    程修被打断,他略显沉默。

    程修坚持己见,“实在是不至于如此。七皇子,义州乃兵备之地,有许多将领可以剿匪。我们上报朝廷,皇上未必非点裴宗去剿匪。您是陛下派来陇西夺权的,上报了赵玺的事。未必就影响您卸裴宗兵权。”

    七皇子明泰正道:“事不可赌万一。”

    程修又气又急,他说:“殿下,回禀义州异象是我的职责。”

    七皇子明泰正不以为然道:“皇后纵容母家肆意在嘉关夺掠,行强盗之事。本王这位三嫂,心野的很。程修你知道这件事上报上去是什么后果吗?”

    程修说:“不管什么后果,下官只是尽了下官该尽的责任。”

    程修不怕义州的王裴宗,自然也不怕当今母仪天下的皇后。

    七皇子明泰正笑道:“兄长登基匆忙,本王这位三嫂还没有学会怎么母仪天下,恐怕没有皇后容忍的肚量。程刺史,你到底为何非要报这件事不可?”

    程修说:“我只知道赵逆叛乱,其余什么也不知。”至于会不会牵扯到皇后不在他关心的范围。

    忽而一笑,明泰正说:“既然如此,你就去做吧。”

    “本王等着朝廷的圣旨下来。”

    *

    九月秋末,万物萧条。陇西提前荒凉了起来。

    裴宗在府外迎接一月不见的明泰正,他笑着说:“七皇子这些日子看着红润了些。”

    七皇子明泰正知道裴宗这是在嘲讽他这些日子过的消停,他淡淡地说:“走吧。到裴大人的书房谈。”

    裴宗笑道:“恭敬不如从命。”

    裴宗书房简朴雅致,这里是他待客的书房,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寻常人都喜欢把重要的东西放在内院的书房,裴宗却是个例外。他重要的东西都在外院,内院待客非常方便。

    明泰正没想到他这么容易就进来了。毕竟上次想闯都闯不进来,他好奇坐下,四处打量,笑着问裴宗:“上次你家那个漂亮的小丫鬟呢?”

    明泰正要裴幼溪来上茶。

    裴宗面不改色心不跳,“七殿下饶了我吧。我夫人可说了,不许我院子里有漂亮的女使。若是让她知道了我专门点了个美貌的姑娘来上茶,这不是要了我的命吗。”

    明泰正也不好意思说你把事情往我身上推,明明很正常的一件事,这个画风下去,说得他好像要白日宣丨淫一样。

    七皇子明泰正清咳一声说:“无妨,无妨。”

    裴宗笑咪丨咪的给明泰正斟茶。

    上好的信阳毛尖,茶叶根根分明,透着香气。

    明泰正打趣裴宗:“裴大人这日子过的逍遥啊。天下太守做到你这样是头一份了。快活。”

    明泰正拿出晋感帝的圣旨,放在桌子上敲了敲说:“皇上心疼你。令你少劳些心,自古太守就没有掌兵的。裴大人名不正言不顺了这么多年,如今也该松快松快了。”

    裴宗不以为忤,不慌不忙的说:“嘉关赵逆闹事,如今正是要紧的时候,当务之急七殿下不忙着剿匪赵玺,怎么还操心我这把老骨头累不累呢。”

    说完他朝天拱了拱手,凛然大义,裴宗说:“替朝廷办事,怎么能喊累呢。这是皇上的看重。”

    七皇子笑了,不得已赞叹裴宗的狡猾。明泰正拍着大丨腿说:“裴太守就是太过聪明了些。”只可惜,聪明过头了。

    明泰正扬手打开圣旨,滚轴呼啦啦滚开。内阁文部的手迹和批红赫然出现,上面写着:则,义州太守裴宗,还兵于军。缮从文职,加封清议大夫。

    裴宗赫然跪下,利落起身叩拜圣旨:“臣裴宗领旨!”

    七皇子明泰正按着圣旨说:“不必了,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既然裴太守都说了,当务之急是剿匪赵逆。那我们就看看朝廷怎么说吧!”

    明泰正卷起圣旨又撤回,一副极不负责任的样子。他吊儿郎当,散漫的令人厌烦。裴宗却笑容从容不变,他领命退下道:“是。”

    裴宗一点都没有为这份圣旨着急上火的感觉。

    七皇子看着他说:“裴太守消息灵通,对赵逆的事了如指掌。不愧是陇西的父母官,陇西有你真是天下之兴啊。”

    裴宗拱手连连后退:“不敢当如此缪赞。”

    明泰正起身离开,负手侧眸说:“赵玺的事自有程修上报朝廷,一码归一码,陇西有武将。剿匪的事未必能落到你头上。义州太守府的明天就握在你手里。你想要保全所有人,就趁早替他们做打算吧。”

    “多谢七皇子提点。”

    裴宗说:“心有灵犀!我和七皇子想到一起去了。早先赵玺出事的时候我就把事情上报给朝廷了。下官对剿匪有经验,如今就看朝廷怎么安排了。”

    好险!

    明泰正凛然紧张,第一次有了和裴宗正面交锋的感觉。

    裴宗这般深藏不露,若非程修执意坚持,只怕他就要落入裴宗圈套了。嘉关赵逆的事,裴宗报了,他在陇西检察他却没报。传出了,还以为他在庇佑皇后党呢!

    七皇子明泰正道:“好一个忠心耿耿的裴太守啊。”

    明泰正笑容无不讽刺。

    裴宗一言不发,笑着恭送明泰正。

    *

    西北的大雁飞过京城的金銮殿,乾政大殿。

    乾政大殿冰冷的地板上黑漆漆的,皇后衣衫凌乱,紧紧抱着小太子哭泣道:“陛下,我知错了。您就看在太子的份上原谅臣妾吧。今后臣妾一定严加管教母族,臣妾是真不知他们背着臣妾在宫外做这些事啊!”

    晋感帝冰冷的站在大殿上。

    皇后扑爬过来紧紧抱着他的脚,贴着龙靴大哭道:“皇上!”

    “臣妾久居深宫,两耳不闻窗外事,对外面的事并不知情,也并不知晓。还请您明察啊!”

    晋感帝甩开皇后,冷冷的道:“你坏了朕的大计。若是因为区区一个赵匪,耽误了义州的大事,我非要废后不可!”

    皇后跌坐在地上,被儿子的小臂膀紧紧抱住。

    皇后花容失色,“义州太守不过区区五千兵马,收的回来收不回来算得了什么大事。皇上怎可如此待我?!当年在潜坻的时候我为了陛下熬坏了手,陛下您说,有朝一日待你发达,必会回报我千万。如今这才几日,您就忘了当初的誓言了吗?”

    晋感帝大发雷霆,“毒妇,你什么也不懂!那义州五千府兵,可当百万雄师,人人拎出来都能独当一面。你以为他们是什么无名小卒,他们个个都是将才,耽误在裴宗手里才是可惜。”

    便是这五千人收回来后,只有五十个能用。晋感帝也不枉费尽心机一场。

    皇后伏地痛哭道:“您是皇上,天下万民之主。若是你想要那些将才,大可以将裴宗杀了。把他们归顺到朝廷中来。天子之威下,有谁会不臣服?”

    她娇弱连连,捂着胸口说:“您何必要说那些诛心锥肠的话,让我痛惜,让我疼?皇上,臣妾是您的结发妻子。是您的枕边人,若不是因为您称了帝。臣妾绝计做不了这个皇后。您为何要这么对臣妾。”

    皇后昂起脖子说:“您可以废了臣妾这个皇后。可臣妾绝不接受您要休了臣妾。我是你的妻子,一生一世都是。您爱不爱我,我都要赖着您。”

    晋感帝闭着眼睛说:“朕,不会再容忍你第二次。”

    “传令下去,把皇后母族从一等公降为三等公。令他们严己修身,若是再有犯错。皇后求情也没有用。”

    皇后感激涕零,抱着小太子连连叩首感激:“多谢皇上,多谢皇上!”

    小太子也奶声奶气拱着手,像个小大人似的,板正地说:“多谢父皇开恩,放过母后一家。”

    皇后牵着小太子的手离开乾政大殿。

    凤有来仪门口,皇后侄女正焦急的在门口等待。见皇后回来了,忙迎上去:“姑姑!”

    皇后微微对她颔首,拂过眼角泪水道:“回去叮嘱你父亲,这些天让家里人收敛些。皇上对他们降爵已经是恩赐,千万不可在外面流露出不满。至于陇西那边,姑且收敛些。我会想其他办法。嘉关是不能再碰了。”

    凤有来仪宫殿里,屏风上连绵不断的雪山,精美写意。

    皇后秀指点着一处雪山道:“这里,玛泌雪山。西宁矿产最丰富的山。”

    *

    入秋了,裴幼溪裹上洒紫金的披风,她玉立的站在树下。

    上梨院的枯木院枝已经再也看不出一丝绿叶的影子。梨花五月末的时候就凋尽了。一眨眼,自她重生起已经过去四个月了。

    裴幼溪恍然若梦,好日子总是过的极快。

    素净的手里托起一枚小粉章,空白的印章上不知小主人要雕刻什么。裴幼溪时常看着这块粉冻玉发呆。赵玺送她这块粉冻印章是什么意思呢?

    好看,漂亮?仅仅觉得这块粉冻石难得,适合送给女孩子?

    裴幼溪想不明白,她怔怔看着印章。

    前世和今生发生了很多不同的变化,唯一不变的是赵玺越来越朝赵逆的方向走去了。

    裴幼溪庆幸她早早和赵玺划清了界限。

    她已经改变了命运的轨迹。

    赵逆,愿你平安。

章节目录

匪媒(重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东阳岁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东阳岁岁并收藏匪媒(重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