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街上的众人都还没围成一个圈呢,木府就急匆匆地派了人出来,只不过是从角门出来的。
这年头,一般来说大户人家的庶子庶女都不会从角门进出,经常从角门进出的一般就只有下人。
出来的侍女不知道是为了给主子出气自作聪明,还是真就是哪个蠢得不行的木家人安排的,喊了一声“顾小姐请随我来,木老太君候着了”就带着顾予墨往角门走。
“这位婢子,这木老太君难道是不行了?”
“你说什么呢!”这婢子猛然回头,心道果然是个蠢的,这种诅咒的话都敢往外说,哪用得着小姐的那套法子,就凭这句话木老太君就不会喜欢她,“木老太君好得很。果然是个乡下来的,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都不知道!”
“我确实乡下来的没什么见识,不知道木府开个大门要有多麻烦。但是我也知道,好像没有从五品的乡君走角门的道理。”
木家有名有姓的人里头一个是木太后,一个是木贵妃,木家的下人再蠢也蠢不到哪里去。侍女一瞧顾予墨身边好像确实是有两个穿戴比自己还要华贵点的侍女,就知道这乡下来的说的是真的,当机立断叫门房把大门打开,又叫一个挑水的婆子赶紧先去报个信,这才出来按着礼数把顾予墨接了进去。
阅枫堂,木老太君着沉香色水纬罗对衿衫,绯色描金云纹抹额,后边木家大夫人方锦正给老太君捏着肩。
听到了来报信的人说的话,虽然说自家女儿早就嫁出去了,多来一个人也碍不着方锦什么。但总归一个仅仅嫁给州尹的庶女的女儿居然被封乡君,而她嫁了一个首辅,可身上没个诰命,心里还是不舒服的。
“老太君,这顾小姐虽然有太后做倚仗,可也太不把您放在眼里了吧!这种恶毒的话,哪里是个正经大小姐会说出来的东西。”
木老太君好歹当了大半辈子的家,哪里会瞧不出来方锦的心思:“你与一个小姑娘斗什么气,左右不过一个从五品,只不过是为了让她以后有机会嫁一个好人家。哪怕是真就托太后的福嫁给了什么高门大户,她还能不念着咱们木家人的好?”
方锦只好赔笑道:“老太君说的是,媳妇记住了。”
顾予墨踏进阅枫堂的时候,其他人都还没到,厅堂里就坐着木老太君和方锦。
木老太君也没追究顾予墨说的那些大逆不道的话,毕竟要论错处,还是木府先做错了事,再说了顾予墨那话也没大声喧嚷,也算是全了木府的脸面。
木老太君正和顾予墨聊着家常,方锦在一旁附和,门外的婢女通报:“陆姨娘和二公子到了。”
陆姨娘着一身月白鹤纹长衫,头上也只带了一只云形木钗,没有方大夫人那么千娇百媚的小女儿样,却是比方夫人更像个大大方方的夫人。
“陆氏见过顾小姐,见过纪公子。”
“木修见过顾小姐,见过纪公子。”
方锦见到陆氏就头疼,夫君虽然很少在陆氏那儿留宿,一个月也不见得去一次,但是偏偏只要去了,她就能得到好处。上一回夫君去了她那儿,马上就把自己故意安排的不好好教书的家学先生换了,给木修亲自请了一个先生。想到这儿,方锦面色不虞,道:“怎么二公子也来了,不在家学里上课?才刚换的先生,可别过了两天就要求又换一个。”
“回母亲,先生今天请假了,又听说家里有客人,所以才过来的。”
方锦想要发作,但是又碍着顾予墨在场,况且老太君说了首要的是要拿捏顾予墨,可不能让她和木家离了心。
“方夫人,木二公子在家学读书?”
“正是。”
“纪英从小顽劣,也没读过什么书,不知可否让木二公子带着他去家学转一转,好让他也沾一沾书香气。”
方锦正愁没法子打发这个碍眼的,当即答应了。
木修和纪英刚走,从门外又叽叽喳喳地进来了两个姑娘。
木老太君见到这两个姑娘,顿时脸上的笑都真切了不少,唤道:“茯苓,快来这儿坐。”
头上簪着海棠绢花,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姑娘乐呵呵地就往老太君身边凑:“老太君,这位就是顾小姐吗?生的好漂亮!我呢,叫姚茯苓,是姚家的大小姐,以后你要是想去京都哪里玩,我都可以带你去。这京都里,可到处都是新奇玩意,在丹野可是很难见到的。”
姚家在北边不是很出名,倒是在顾予墨住的南边出名得很。姚家原来是书香世家,子孙大都是中状元的料,敦州当地的人做梦都想在姚家的家学上课。不过姚家是不是每个人都如月似玉,聪明伶俐,就不一定了。单看这个示威都示得明目张胆的姚茯苓,就知道了。
顾予墨像听不懂一样感谢地瞧着姚茯苓:“那就先谢过姚小姐了。不过本来今天进宫回来,见到了好多新鲜物件,真是瞧也没瞧过,我是想要借花献佛,当做见面礼的。可是听姚小姐这么一说,可能在京都也是些见惯了的东西,送出来反倒不好。”
方锦在旁边坐着差点吐血,本来想着既然姚茯苓看不惯顾予墨,那就让姚茯苓来对付她,结果谁想到姚茯苓这一说话,把本来可以到手的宫里的物件弄没了。那可是宫里的东西啊!木老太君身上有一品诰命,宫里赐下来的东西不少,可以不稀罕,可自己每年只有宫宴才有机会进去摸一摸、见一见这些物件啊!
姚茯苓也自觉话说错了,补救道:“顾小姐送的东西,就算是见过的,我也是爱惜的,怎么会不好呢!”
“那就太好了!”顾予墨转向木老太君,“对了,太后还有东西让我转交老太君呢!”
叶子把东西叫到了木老太君手上,打开一看,是寿宴的帖子。一般来说宫里的帖子都只是写“首付大人及妻子嫡女”,这次后边还跟了一个名号,“清平乡君顾予墨”。
坐在木老太君旁边的姚茯苓也瞧见了,嫉妒的很。乡君和自己哥哥的职位都属从五品,怎么偏偏顾予墨可以进宫,自己刚才还在顾予墨面前说自己见多识广呢,这不是丢人吗?
揪着手里的手帕,忿忿道:“顾小姐也真是的,也不知道给家里的姐妹谋福利,自己倒是可以去宫宴了。”
顾予墨眼底清明,像是真什么都不知道一样:“我也不知道木家还住着姚小姐啊。来之前只知道木大小姐出嫁了,木二小姐在备嫁,自然不会向太后求什么。”
“那你……”
“好啦。”木老太君打断姚茯苓,“说了这么久了,予墨也该累了。怀玉,带顾小姐去萍春苑去歇息吧。”
怀玉领了命,领着顾予墨走了。
“老太君,为什么她一个乡下来的都可以去宫宴,我去不了啊!”
“好啦,你要去还不简单,到时候让大房的人带着你去不就好了?”老太君慈爱了理了理姚茯苓鬓边的碎发,“她现在嚣张点又如何?反正以后只是给人做继室的命,哪比得上你,有兄长扶持,定会荣华富贵一生。”
姚茯苓被哄好了,拿着木老太君赏的银子高高兴兴出门裁衣裳去了。
木老太君笑着瞧她,眼底全是算计。
怀碧给老太君揉着肩,不解道:“老太君做什么要让姚小姐去宫宴?小的说句不该说的,姚小姐其实瞧着有些小家子气,到了宫宴上恐怕会闹笑话。”
木老太君老神在在地喝了口茶:“这你就不懂了吧,就是要让她闹闹小笑话。这样太后看到了,就知道这姚茯苓比起顾予墨来说,好拿捏得多。况且,你瞧今天那个乡下来的,对所有人都不客气,这样的人让她成了事,以后木家可不一定有好处拿。”
“果然是老太君,想东西比小的们自习多了。”
“要是什么你都能想到,还要我这个老太君当家干什么?”木老太君眯着眼享受着,“对了,顾予墨那儿只有三个侍女,人肯定不够用的,你去找人牙子买几个丫鬟婆子来,挑听话的。”
半夜,一个身影起起落落,到了城东某处。
“来了?”单迁斟茶,“情况如何?”
顾予墨摘下兜帽,坐到单迁对面:“先生料事如神,今天进宫皇上确实封我为乡君,太后也确实在身边埋了眼线,木老太君还没有,但估计只是还在安排。”
“这只是个开始,现在你没有暴露出什么,所以都只是找人盯着你。”单迁把茶杯递到顾予墨面前,“等他们有所发现,就不会这么简单了。”
“是。”顾予墨拿着茶杯,犹豫一阵,还是问了,“可是……先生为何知道圣上会封我为乡君?”
“确实,这件事也应该告诉你,你以后做事心里也有数。”单先生叹了口气,“这是一桩旧事。”
当年木芷嫣是京都赫赫有名的才女,只是出身不佳,是妾室林氏所出。但是木芷嫣的才情以及聪慧,变成了许多没那么有权势的皇子的筹码,一时间,母族无权无势的人都在追求木芷嫣,其中就包括当今眀崇帝。
这年头,一般来说大户人家的庶子庶女都不会从角门进出,经常从角门进出的一般就只有下人。
出来的侍女不知道是为了给主子出气自作聪明,还是真就是哪个蠢得不行的木家人安排的,喊了一声“顾小姐请随我来,木老太君候着了”就带着顾予墨往角门走。
“这位婢子,这木老太君难道是不行了?”
“你说什么呢!”这婢子猛然回头,心道果然是个蠢的,这种诅咒的话都敢往外说,哪用得着小姐的那套法子,就凭这句话木老太君就不会喜欢她,“木老太君好得很。果然是个乡下来的,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都不知道!”
“我确实乡下来的没什么见识,不知道木府开个大门要有多麻烦。但是我也知道,好像没有从五品的乡君走角门的道理。”
木家有名有姓的人里头一个是木太后,一个是木贵妃,木家的下人再蠢也蠢不到哪里去。侍女一瞧顾予墨身边好像确实是有两个穿戴比自己还要华贵点的侍女,就知道这乡下来的说的是真的,当机立断叫门房把大门打开,又叫一个挑水的婆子赶紧先去报个信,这才出来按着礼数把顾予墨接了进去。
阅枫堂,木老太君着沉香色水纬罗对衿衫,绯色描金云纹抹额,后边木家大夫人方锦正给老太君捏着肩。
听到了来报信的人说的话,虽然说自家女儿早就嫁出去了,多来一个人也碍不着方锦什么。但总归一个仅仅嫁给州尹的庶女的女儿居然被封乡君,而她嫁了一个首辅,可身上没个诰命,心里还是不舒服的。
“老太君,这顾小姐虽然有太后做倚仗,可也太不把您放在眼里了吧!这种恶毒的话,哪里是个正经大小姐会说出来的东西。”
木老太君好歹当了大半辈子的家,哪里会瞧不出来方锦的心思:“你与一个小姑娘斗什么气,左右不过一个从五品,只不过是为了让她以后有机会嫁一个好人家。哪怕是真就托太后的福嫁给了什么高门大户,她还能不念着咱们木家人的好?”
方锦只好赔笑道:“老太君说的是,媳妇记住了。”
顾予墨踏进阅枫堂的时候,其他人都还没到,厅堂里就坐着木老太君和方锦。
木老太君也没追究顾予墨说的那些大逆不道的话,毕竟要论错处,还是木府先做错了事,再说了顾予墨那话也没大声喧嚷,也算是全了木府的脸面。
木老太君正和顾予墨聊着家常,方锦在一旁附和,门外的婢女通报:“陆姨娘和二公子到了。”
陆姨娘着一身月白鹤纹长衫,头上也只带了一只云形木钗,没有方大夫人那么千娇百媚的小女儿样,却是比方夫人更像个大大方方的夫人。
“陆氏见过顾小姐,见过纪公子。”
“木修见过顾小姐,见过纪公子。”
方锦见到陆氏就头疼,夫君虽然很少在陆氏那儿留宿,一个月也不见得去一次,但是偏偏只要去了,她就能得到好处。上一回夫君去了她那儿,马上就把自己故意安排的不好好教书的家学先生换了,给木修亲自请了一个先生。想到这儿,方锦面色不虞,道:“怎么二公子也来了,不在家学里上课?才刚换的先生,可别过了两天就要求又换一个。”
“回母亲,先生今天请假了,又听说家里有客人,所以才过来的。”
方锦想要发作,但是又碍着顾予墨在场,况且老太君说了首要的是要拿捏顾予墨,可不能让她和木家离了心。
“方夫人,木二公子在家学读书?”
“正是。”
“纪英从小顽劣,也没读过什么书,不知可否让木二公子带着他去家学转一转,好让他也沾一沾书香气。”
方锦正愁没法子打发这个碍眼的,当即答应了。
木修和纪英刚走,从门外又叽叽喳喳地进来了两个姑娘。
木老太君见到这两个姑娘,顿时脸上的笑都真切了不少,唤道:“茯苓,快来这儿坐。”
头上簪着海棠绢花,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姑娘乐呵呵地就往老太君身边凑:“老太君,这位就是顾小姐吗?生的好漂亮!我呢,叫姚茯苓,是姚家的大小姐,以后你要是想去京都哪里玩,我都可以带你去。这京都里,可到处都是新奇玩意,在丹野可是很难见到的。”
姚家在北边不是很出名,倒是在顾予墨住的南边出名得很。姚家原来是书香世家,子孙大都是中状元的料,敦州当地的人做梦都想在姚家的家学上课。不过姚家是不是每个人都如月似玉,聪明伶俐,就不一定了。单看这个示威都示得明目张胆的姚茯苓,就知道了。
顾予墨像听不懂一样感谢地瞧着姚茯苓:“那就先谢过姚小姐了。不过本来今天进宫回来,见到了好多新鲜物件,真是瞧也没瞧过,我是想要借花献佛,当做见面礼的。可是听姚小姐这么一说,可能在京都也是些见惯了的东西,送出来反倒不好。”
方锦在旁边坐着差点吐血,本来想着既然姚茯苓看不惯顾予墨,那就让姚茯苓来对付她,结果谁想到姚茯苓这一说话,把本来可以到手的宫里的物件弄没了。那可是宫里的东西啊!木老太君身上有一品诰命,宫里赐下来的东西不少,可以不稀罕,可自己每年只有宫宴才有机会进去摸一摸、见一见这些物件啊!
姚茯苓也自觉话说错了,补救道:“顾小姐送的东西,就算是见过的,我也是爱惜的,怎么会不好呢!”
“那就太好了!”顾予墨转向木老太君,“对了,太后还有东西让我转交老太君呢!”
叶子把东西叫到了木老太君手上,打开一看,是寿宴的帖子。一般来说宫里的帖子都只是写“首付大人及妻子嫡女”,这次后边还跟了一个名号,“清平乡君顾予墨”。
坐在木老太君旁边的姚茯苓也瞧见了,嫉妒的很。乡君和自己哥哥的职位都属从五品,怎么偏偏顾予墨可以进宫,自己刚才还在顾予墨面前说自己见多识广呢,这不是丢人吗?
揪着手里的手帕,忿忿道:“顾小姐也真是的,也不知道给家里的姐妹谋福利,自己倒是可以去宫宴了。”
顾予墨眼底清明,像是真什么都不知道一样:“我也不知道木家还住着姚小姐啊。来之前只知道木大小姐出嫁了,木二小姐在备嫁,自然不会向太后求什么。”
“那你……”
“好啦。”木老太君打断姚茯苓,“说了这么久了,予墨也该累了。怀玉,带顾小姐去萍春苑去歇息吧。”
怀玉领了命,领着顾予墨走了。
“老太君,为什么她一个乡下来的都可以去宫宴,我去不了啊!”
“好啦,你要去还不简单,到时候让大房的人带着你去不就好了?”老太君慈爱了理了理姚茯苓鬓边的碎发,“她现在嚣张点又如何?反正以后只是给人做继室的命,哪比得上你,有兄长扶持,定会荣华富贵一生。”
姚茯苓被哄好了,拿着木老太君赏的银子高高兴兴出门裁衣裳去了。
木老太君笑着瞧她,眼底全是算计。
怀碧给老太君揉着肩,不解道:“老太君做什么要让姚小姐去宫宴?小的说句不该说的,姚小姐其实瞧着有些小家子气,到了宫宴上恐怕会闹笑话。”
木老太君老神在在地喝了口茶:“这你就不懂了吧,就是要让她闹闹小笑话。这样太后看到了,就知道这姚茯苓比起顾予墨来说,好拿捏得多。况且,你瞧今天那个乡下来的,对所有人都不客气,这样的人让她成了事,以后木家可不一定有好处拿。”
“果然是老太君,想东西比小的们自习多了。”
“要是什么你都能想到,还要我这个老太君当家干什么?”木老太君眯着眼享受着,“对了,顾予墨那儿只有三个侍女,人肯定不够用的,你去找人牙子买几个丫鬟婆子来,挑听话的。”
半夜,一个身影起起落落,到了城东某处。
“来了?”单迁斟茶,“情况如何?”
顾予墨摘下兜帽,坐到单迁对面:“先生料事如神,今天进宫皇上确实封我为乡君,太后也确实在身边埋了眼线,木老太君还没有,但估计只是还在安排。”
“这只是个开始,现在你没有暴露出什么,所以都只是找人盯着你。”单迁把茶杯递到顾予墨面前,“等他们有所发现,就不会这么简单了。”
“是。”顾予墨拿着茶杯,犹豫一阵,还是问了,“可是……先生为何知道圣上会封我为乡君?”
“确实,这件事也应该告诉你,你以后做事心里也有数。”单先生叹了口气,“这是一桩旧事。”
当年木芷嫣是京都赫赫有名的才女,只是出身不佳,是妾室林氏所出。但是木芷嫣的才情以及聪慧,变成了许多没那么有权势的皇子的筹码,一时间,母族无权无势的人都在追求木芷嫣,其中就包括当今眀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