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上一章结尾补了几百字,看过的就不用点啦)
说要跟他一起睡,姜初妤就说什么也不肯撒手了。
她的手一环上他的腰,顾景淮搂在她后腰上的手便收回来,见他又来这套,姜初妤一不做二不休,手臂收紧,整个人贴了上去。
严丝合缝。
这时他若低头,鼻尖就能埋入她高耸的发髻中,像一颗毛茸茸的栗子。
久别重逢后再见,他把她押在宫里的红墙上,呵她不许动。
几个月后,她把他箍在墙上束紧了他的腰,芳唇轻启,脉脉含情:“别推开我。”
好罢,那便等等。
透过窗桕向外看去,月亮就快要移到一棵树的正上方,他想,最多等到那时。
没成想,这个作乱的人比他还心急,不过半盏茶的工夫,姜初妤抬起头来,用那娇憨的鼻音催促道:“夫君,你难道要站着睡觉么?”
顾景淮还在侧着头望月,听她这样问,懒懒地转眼看向她,薄唇吐出惊人之语:“睡哪种觉?”
姜初妤蹭一下挪步离他半人远,不可置信似的迅速瞧了他两眼,脚下慢吞吞地向门口移:
“我去找李姑娘了,夫君也早些安寝。”
顾景淮轻嗤一声,落在静谧的房中听得格外清晰。
“脸皮这么薄,还想学着撩人?”
那眼神就像直白地写着“你没那个本事”了。
姜初妤恨然,天地良心,她只是单纯想睡觉了!
“是夫君逗我。”
她声音发讷,一点儿控诉的力道也不见。
不论如何,方才被她泪花溅出的沉闷气散去了不少,是时候歇下了。
“你是愿意坐着睡,还是躺着?”
“自然躺着。”
顾景淮拎了两个落满灰尘的废旧蒲团,去门外拍打了好半天,尘土乱飞,呛人得很。
姜初妤捂着口鼻站在一旁,眼却被眯了,正揉着,却见他停下手中动作,眸光直直射向她身后。
她回身,李书慧不知道什么时候出来了,双手紧攥着,欲言又止。
“李姑娘有话便说就是。”
“……将军还未回答我,我爹会如何。”她眉间尽是愁色,睃视着顾景淮腰间的账本,似乎想把它们要回来。
“他会死吗?”她终是问。
顾景淮没回答,她便知道答案了。
李书慧靠着墙缓缓滑落,蹲坐在地上怅然了许久。
“李姑娘自责不如恨我,毕竟就算没有你这个助力,到最后也会是那样的结局。”
姜初妤拽拽他的衣袖,示意他适时止语。
可他并未会意,仍继续说道:“倒不如这样想,祸不及你,你也算救了自己一命。”
“别说了!”
她这声有些没收住,惊得虫鸣都黯了一瞬,夜里的雾气弥散,笼在三人之间。
姜初妤抢过他手中一只蒲团,走过去扶起跌坐在地的李书慧,架着她拉开隔壁寮房的门,走了进去。
从始至终,没再给他一个眼神。
顾景淮静待月亮触及树的细枝,也没等到再有什么动静。
执拗着非要跟他一起睡的夫人,反悔了。
为何?
他敛眸看向手中拎着的多余蒲团,长指一松,它无声摔在地上,重新沾染了尘土。
顾景淮缓慢地开门,那吱吱呀呀的响拉着长音,扰人清静。
可四周依然无声无息。
很好,能睡个好觉了。
他反手甩上门,曲腿坐在寮房角落,闭上了眼浅眠。
-
另一厢,姜初妤拉着李书慧进门,二话不说就拿了个蒲团垫在脑袋下,双眼一闭就睡了。
李书慧不明所以,他们夫妻二人是在她出去前就闹了不快?还是…
她也枕着蒲团躺下,就听见了那明显被故意拖长的拉门声。
“夫人,你睡了吗?”她小声问。
姜初妤待门声消失后,立刻睁开眼坐起来,忿忿然道:“他说得太过分了,对吧?”
李书慧更不解了,对上她渴求认同的眼眸,不禁有些哭笑不得:“夫人是在为我鸣不平?我没事的。定远侯说的那些话,也是实话,李家……是自作孽。”
“朝廷里哪有几个好人,李大人毕竟是你父亲,你已丧母,再失父,可不就跟我一样。”
这几日相处时,她也不是石头做的,自然能感受到他态度的软化,起码不像从前那样硬邦邦了。
可是,哪怕他有一点点对她动心,当她在场时说那些话,也应当有一丝犹豫或者委婉吧?
“他是不是太过冷血了?”
冷静下来后,姜初妤又自觉小题大做,可也拉不下脸去挽回,问询时眼神难掩迫切,恨不得按着李书慧的脑袋让她点头。
“臣女倒觉得非也,您刚才没听见那门声么?”李书慧费力提起唇角,眸中流露出一丝艳羡,“夫人不快去哄人,才是冷血了。”
“我才不去呢。”
她揪着蒲团上长短不一的干草,拍了拍沾灰的手,扭过身去闭眼尝试入睡。
明早吧,明早看他表现。
-
身处危机又陌生的环境,两个女子皆是不敢放松分毫,哪怕知道有人守着,也不敢睡熟了。
天刚亮不久,初秋夜里的薄雾还未在黎明的侵袭下四散而逃,山林的深处传来不只是什么野兽发出的呜咽,尾音长而亮,不像猿猴。
姜初妤便是这时醒来的,眼皮似铅重,却并不像那晚一般惧怕野兽侵略的吼声。
虫兽哪有人可怕?
她爬起来抖了抖衣衫,推开门向外探去,竟一个人都没有。
她摸着饿瘪的肚子,脚下静悄悄地走到顾景淮屋外,在心里演练数遍,要怎样开口才最自然地向他要东西吃。
敲门声响起,姜初妤不说话,非要他先开口不可。
但四下始终安静,倒引来了不知从何处出现的易子恭。
“少夫人安,您是要找世子?”
姜初妤有些挫败,打蔫儿似的靠在门上:“瞧这很明显么?”
又是她先认输了,真不甘心。
易子恭细长的眼中又泛起茫然,心道不愧是世子,说的都是金科玉律,女人果然会出现不可理喻的时候。
都站在门口敲门了,到底是哪里能不明显?
他暗下决心,以后还是少跟少夫人讲话,将简札交给她便告退了。
“这是世子昨夜离开前,嘱咐我交给您的。”
姜初妤谢过他,展开一看,窄而小的简札上用挺拔的瘦金体写着:
「明夜归,勿念。宝鼎中埋着烤红苕和兔肉。」
从前安置佛寺的殿中,珍贵的金身大佛已不知下落,然殿前的香炉宝鼎却依然保留着,厚厚的香灰被泥土枯草压在下面,作闷烤红苕之用。
姜初妤挑了一个个头大的红苕,摸着还烫呼呼的,剥皮前对着殿门心里默念着歉言。
阿弥陀佛,罪过罪过。
那简札上还有一列字,明显比前面的字小了不少,一看就是后来才补充上去的。
「若明夜未归,速逃。」
食物卡在嗓子眼里,姜初妤吞了两下也没吞干净,求水不得,只能慢慢顺下去,命大没噎死。
待她缓过来,嘴里甜滋滋的烤红苕也没了滋味,掐皱了简札,甩手扔进宝鼎中。
往寮房走去,她看见易子恭正翻身上马,快步走近拦住他:“你是不是要去与他会合?”
易子恭怕了她了,下意识连连摇头。
姜初妤才不信他,横眉冷笑了声,盛气凌人:“你也给我带句话,就说,明夜之前他不出现,给我等着!”
-
军营的辕门前,顾景淮高举虎符,发号施令。
“此战为君为民,尔等切不可辜负!”
话音刚落,不远处路的尽头马蹄翻滚,出现了熟悉的身影。
顾景淮停下,引众将士一同看向易子恭,准备将他正式介绍给众人。
哪知易子恭方跑马来到他身边,看上去紧张兮兮的,一副不敢言的样子。
这样的精神气貌如何能服众?
顾景淮用力施掌砸在了他肩背上,鼓励道:“男子汉大丈夫有何不敢为的?切勿唯唯诺诺,有话快说。”
很快他便后悔了。
易子恭那气沉丹田之声响彻耳边:
“少夫人说您今夜不回去,她就再也不跟您好了!”
说要跟他一起睡,姜初妤就说什么也不肯撒手了。
她的手一环上他的腰,顾景淮搂在她后腰上的手便收回来,见他又来这套,姜初妤一不做二不休,手臂收紧,整个人贴了上去。
严丝合缝。
这时他若低头,鼻尖就能埋入她高耸的发髻中,像一颗毛茸茸的栗子。
久别重逢后再见,他把她押在宫里的红墙上,呵她不许动。
几个月后,她把他箍在墙上束紧了他的腰,芳唇轻启,脉脉含情:“别推开我。”
好罢,那便等等。
透过窗桕向外看去,月亮就快要移到一棵树的正上方,他想,最多等到那时。
没成想,这个作乱的人比他还心急,不过半盏茶的工夫,姜初妤抬起头来,用那娇憨的鼻音催促道:“夫君,你难道要站着睡觉么?”
顾景淮还在侧着头望月,听她这样问,懒懒地转眼看向她,薄唇吐出惊人之语:“睡哪种觉?”
姜初妤蹭一下挪步离他半人远,不可置信似的迅速瞧了他两眼,脚下慢吞吞地向门口移:
“我去找李姑娘了,夫君也早些安寝。”
顾景淮轻嗤一声,落在静谧的房中听得格外清晰。
“脸皮这么薄,还想学着撩人?”
那眼神就像直白地写着“你没那个本事”了。
姜初妤恨然,天地良心,她只是单纯想睡觉了!
“是夫君逗我。”
她声音发讷,一点儿控诉的力道也不见。
不论如何,方才被她泪花溅出的沉闷气散去了不少,是时候歇下了。
“你是愿意坐着睡,还是躺着?”
“自然躺着。”
顾景淮拎了两个落满灰尘的废旧蒲团,去门外拍打了好半天,尘土乱飞,呛人得很。
姜初妤捂着口鼻站在一旁,眼却被眯了,正揉着,却见他停下手中动作,眸光直直射向她身后。
她回身,李书慧不知道什么时候出来了,双手紧攥着,欲言又止。
“李姑娘有话便说就是。”
“……将军还未回答我,我爹会如何。”她眉间尽是愁色,睃视着顾景淮腰间的账本,似乎想把它们要回来。
“他会死吗?”她终是问。
顾景淮没回答,她便知道答案了。
李书慧靠着墙缓缓滑落,蹲坐在地上怅然了许久。
“李姑娘自责不如恨我,毕竟就算没有你这个助力,到最后也会是那样的结局。”
姜初妤拽拽他的衣袖,示意他适时止语。
可他并未会意,仍继续说道:“倒不如这样想,祸不及你,你也算救了自己一命。”
“别说了!”
她这声有些没收住,惊得虫鸣都黯了一瞬,夜里的雾气弥散,笼在三人之间。
姜初妤抢过他手中一只蒲团,走过去扶起跌坐在地的李书慧,架着她拉开隔壁寮房的门,走了进去。
从始至终,没再给他一个眼神。
顾景淮静待月亮触及树的细枝,也没等到再有什么动静。
执拗着非要跟他一起睡的夫人,反悔了。
为何?
他敛眸看向手中拎着的多余蒲团,长指一松,它无声摔在地上,重新沾染了尘土。
顾景淮缓慢地开门,那吱吱呀呀的响拉着长音,扰人清静。
可四周依然无声无息。
很好,能睡个好觉了。
他反手甩上门,曲腿坐在寮房角落,闭上了眼浅眠。
-
另一厢,姜初妤拉着李书慧进门,二话不说就拿了个蒲团垫在脑袋下,双眼一闭就睡了。
李书慧不明所以,他们夫妻二人是在她出去前就闹了不快?还是…
她也枕着蒲团躺下,就听见了那明显被故意拖长的拉门声。
“夫人,你睡了吗?”她小声问。
姜初妤待门声消失后,立刻睁开眼坐起来,忿忿然道:“他说得太过分了,对吧?”
李书慧更不解了,对上她渴求认同的眼眸,不禁有些哭笑不得:“夫人是在为我鸣不平?我没事的。定远侯说的那些话,也是实话,李家……是自作孽。”
“朝廷里哪有几个好人,李大人毕竟是你父亲,你已丧母,再失父,可不就跟我一样。”
这几日相处时,她也不是石头做的,自然能感受到他态度的软化,起码不像从前那样硬邦邦了。
可是,哪怕他有一点点对她动心,当她在场时说那些话,也应当有一丝犹豫或者委婉吧?
“他是不是太过冷血了?”
冷静下来后,姜初妤又自觉小题大做,可也拉不下脸去挽回,问询时眼神难掩迫切,恨不得按着李书慧的脑袋让她点头。
“臣女倒觉得非也,您刚才没听见那门声么?”李书慧费力提起唇角,眸中流露出一丝艳羡,“夫人不快去哄人,才是冷血了。”
“我才不去呢。”
她揪着蒲团上长短不一的干草,拍了拍沾灰的手,扭过身去闭眼尝试入睡。
明早吧,明早看他表现。
-
身处危机又陌生的环境,两个女子皆是不敢放松分毫,哪怕知道有人守着,也不敢睡熟了。
天刚亮不久,初秋夜里的薄雾还未在黎明的侵袭下四散而逃,山林的深处传来不只是什么野兽发出的呜咽,尾音长而亮,不像猿猴。
姜初妤便是这时醒来的,眼皮似铅重,却并不像那晚一般惧怕野兽侵略的吼声。
虫兽哪有人可怕?
她爬起来抖了抖衣衫,推开门向外探去,竟一个人都没有。
她摸着饿瘪的肚子,脚下静悄悄地走到顾景淮屋外,在心里演练数遍,要怎样开口才最自然地向他要东西吃。
敲门声响起,姜初妤不说话,非要他先开口不可。
但四下始终安静,倒引来了不知从何处出现的易子恭。
“少夫人安,您是要找世子?”
姜初妤有些挫败,打蔫儿似的靠在门上:“瞧这很明显么?”
又是她先认输了,真不甘心。
易子恭细长的眼中又泛起茫然,心道不愧是世子,说的都是金科玉律,女人果然会出现不可理喻的时候。
都站在门口敲门了,到底是哪里能不明显?
他暗下决心,以后还是少跟少夫人讲话,将简札交给她便告退了。
“这是世子昨夜离开前,嘱咐我交给您的。”
姜初妤谢过他,展开一看,窄而小的简札上用挺拔的瘦金体写着:
「明夜归,勿念。宝鼎中埋着烤红苕和兔肉。」
从前安置佛寺的殿中,珍贵的金身大佛已不知下落,然殿前的香炉宝鼎却依然保留着,厚厚的香灰被泥土枯草压在下面,作闷烤红苕之用。
姜初妤挑了一个个头大的红苕,摸着还烫呼呼的,剥皮前对着殿门心里默念着歉言。
阿弥陀佛,罪过罪过。
那简札上还有一列字,明显比前面的字小了不少,一看就是后来才补充上去的。
「若明夜未归,速逃。」
食物卡在嗓子眼里,姜初妤吞了两下也没吞干净,求水不得,只能慢慢顺下去,命大没噎死。
待她缓过来,嘴里甜滋滋的烤红苕也没了滋味,掐皱了简札,甩手扔进宝鼎中。
往寮房走去,她看见易子恭正翻身上马,快步走近拦住他:“你是不是要去与他会合?”
易子恭怕了她了,下意识连连摇头。
姜初妤才不信他,横眉冷笑了声,盛气凌人:“你也给我带句话,就说,明夜之前他不出现,给我等着!”
-
军营的辕门前,顾景淮高举虎符,发号施令。
“此战为君为民,尔等切不可辜负!”
话音刚落,不远处路的尽头马蹄翻滚,出现了熟悉的身影。
顾景淮停下,引众将士一同看向易子恭,准备将他正式介绍给众人。
哪知易子恭方跑马来到他身边,看上去紧张兮兮的,一副不敢言的样子。
这样的精神气貌如何能服众?
顾景淮用力施掌砸在了他肩背上,鼓励道:“男子汉大丈夫有何不敢为的?切勿唯唯诺诺,有话快说。”
很快他便后悔了。
易子恭那气沉丹田之声响彻耳边:
“少夫人说您今夜不回去,她就再也不跟您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