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苏静枝与柳承逸的姻缘,就不得不提苏远山当年流落街头时的一桩旧事。
彼时的苏远山仅是河东一小商户之子,自幼不喜生意往来之事,倒是喜欢舞文弄墨。
然而他似乎没有仕途运道,连考数年都只中得秀才。祖父见他仕途混沌又不肯从商,几经思量为他说了一门亲事。
果然等苏静枝出生后,苏远山开始主动接手铺子的生意,整日忙的不亦乐乎。
可河东的一场洪灾不仅让年迈的祖父丢了性命,连全数家财都一洗而空。
大灾之后必发瘟疫,苏远山埋了老父便决定携着娇妻幼女到京师避难。
“爹爹,我饿。”三岁的苏静枝瘪着嘴流泪,她连哭的力气都没了。
“枝儿乖,你和你娘在这里等着,爹爹这就给你买酥饼去。”苏远山摸了摸她的头,拖着饿的发飘的脚步往外走。
苏远山所过之处都是如他一般的流民,个个面黄肌瘦。他心知自己今天如果还找不来吃食,只怕也是离饿死不远了。
河东遭了水患,他带全家逃难到南陵已经快一个月了,开始还能吃到朝廷的赈灾粮,如今施粥铺关了,苏远山他们已经足足饿了四天。
他摇摇晃晃的走到一处宅院,一个没站稳往前扑去,正扑到一个人脚下。
苏远山有气无力的说“你莫怕。是我自己跌倒的,与你无关。”
那人将他搀扶起身,苏远山先是行了拱手礼,然后有气无力的拍了拍身上的灰尘。
“你这人真是奇怪,都这幅样子了还拍灰作甚?”来人剑眉星目,风度儒雅。
苏远山虚弱的说“无论是何境地,君子当洁身守道。”
说完便体力不支,晕死过去。
嘴里清甜的滋味让苏远山恢复了意识,他看见一个年长的家仆正在给他喂粥。
看他醒转,老朴说苏远山饿的狠了,现在只能喝些稀粥。主人出门巡营去了,走前特意吩咐老仆等他离去时再送些吃食。
苏远山心下大为感动,问了他家主人名讳。这才得知他是朝中四品武将,南陵柳家当家柳如锋。
苏远山暗自下定决心,有朝一日定报这一饭之恩。
他吃了两碗清粥感觉缓过劲来,心中惦念夫人孩子便带上吃食赶紧回去了。
有了柳家给的吃食,苏远山带着夫人孩子回到了河东。
水患过后百废待兴,苏远山敏锐的嗅到了其中的商机,一步步发达起来。
苏远山时常忆及当初在南陵差点饿死,所以他定了规矩:如果有人上门讨饭,必定有热饭一碗。
苏静枝从小受苏明远熏陶也养成救助他人的习惯。
一日中午,苏远山吃罢中饭正欲午睡,苏静枝急急跑过来对他说街上来了好多官兵要苏远山带她去瞧。
苏远山知道这是去平西南暴乱的将士回南陵的路上经过河东。西南茶道因为暴乱停了半年之久,他的茶叶生意一落千丈,如今总算有望通畅了。
大喜之下苏远山牵着苏静枝便出门了。
街上挤满了人,官兵虽得胜而归却都精神奄奄。苏远山将苏静枝放在肩上,小心的避让拥挤的人群。
他向队伍望去,随即便举手大呼恩人,苏静枝看他大喊也学着一起。
终于,他们的眼光碰在了一起。马上之人似乎没有认出他,苏远山冲开前面的人,跟着马儿奔走。
“恩人,是我!”苏远山放下苏静枝便朝他行跪拜大礼。
柳如锋下马扶他起身,苏远山怕他又要赶路于是急着说“恩人,我观你与将士脸色只怕在西南吃尽了水土不服的苦头。我药铺中有专治的良药,待我给你取来。”
柳如锋拉住苏远山“先上马,有话等下再说。”苏远山不再客气,抱着苏静枝上马随柳如锋到了扎营地。
“听说了吗?苏大善人在城郊支了几十口大锅,正给回城的将士免费熬药呢!”街上的人传的沸沸扬扬。
柳如锋终于记起了苏远山,笑道当日一饭竟然救下了河东的首富。
苏远山说他羞愧难当,他是这仕途无望为养家糊口这才从的商,满身铜臭之人不敢当柳将军的夸奖。
他们叙话之时,苏静枝听不太懂便跟管家一起去给将士们盛药。
柳如锋见苏静枝虽然年幼,帮忙盛药却颇有章法。模样生的整齐又与自己的儿子柳承逸年纪相仿。
于是他向苏远山提议结成儿女亲家。
苏远山大喜,当即答应。
柳如锋说现今柳承逸在宫中作太子伴读,等柳承逸冠礼后便登门提亲。
苏远山心知柳如锋乃君子,必定不会食言。
回府后,苏远山赶紧把这件喜事告诉了他的夫人殷淑静。
殷淑静高兴之余颇有几分为难,她的密友王灵素跟她说过,想把苏静枝许配给褚一帆。
苏远山说柳如锋是苏家的救命恩人,恩人开口说亲,他若推拒岂不成了忘恩负义的小人了。
何况褚天雄这人性格火爆,一帆这小子颇得他的真传。现在都整天跟苏静枝打架,以后成家了可怎么好?
等次女苏静婉大一些倒是可以考虑许配给褚一帆。
殷淑静听后知道苏远山决心已定便再不多话。
苏远山自此别无他愿,只求夫人为他生个儿子继承家业。
长女苏静枝既然婚事已定,她好武便由了她去。
次女苏静婉还小,过两年操心也不迟。
彼时的苏远山仅是河东一小商户之子,自幼不喜生意往来之事,倒是喜欢舞文弄墨。
然而他似乎没有仕途运道,连考数年都只中得秀才。祖父见他仕途混沌又不肯从商,几经思量为他说了一门亲事。
果然等苏静枝出生后,苏远山开始主动接手铺子的生意,整日忙的不亦乐乎。
可河东的一场洪灾不仅让年迈的祖父丢了性命,连全数家财都一洗而空。
大灾之后必发瘟疫,苏远山埋了老父便决定携着娇妻幼女到京师避难。
“爹爹,我饿。”三岁的苏静枝瘪着嘴流泪,她连哭的力气都没了。
“枝儿乖,你和你娘在这里等着,爹爹这就给你买酥饼去。”苏远山摸了摸她的头,拖着饿的发飘的脚步往外走。
苏远山所过之处都是如他一般的流民,个个面黄肌瘦。他心知自己今天如果还找不来吃食,只怕也是离饿死不远了。
河东遭了水患,他带全家逃难到南陵已经快一个月了,开始还能吃到朝廷的赈灾粮,如今施粥铺关了,苏远山他们已经足足饿了四天。
他摇摇晃晃的走到一处宅院,一个没站稳往前扑去,正扑到一个人脚下。
苏远山有气无力的说“你莫怕。是我自己跌倒的,与你无关。”
那人将他搀扶起身,苏远山先是行了拱手礼,然后有气无力的拍了拍身上的灰尘。
“你这人真是奇怪,都这幅样子了还拍灰作甚?”来人剑眉星目,风度儒雅。
苏远山虚弱的说“无论是何境地,君子当洁身守道。”
说完便体力不支,晕死过去。
嘴里清甜的滋味让苏远山恢复了意识,他看见一个年长的家仆正在给他喂粥。
看他醒转,老朴说苏远山饿的狠了,现在只能喝些稀粥。主人出门巡营去了,走前特意吩咐老仆等他离去时再送些吃食。
苏远山心下大为感动,问了他家主人名讳。这才得知他是朝中四品武将,南陵柳家当家柳如锋。
苏远山暗自下定决心,有朝一日定报这一饭之恩。
他吃了两碗清粥感觉缓过劲来,心中惦念夫人孩子便带上吃食赶紧回去了。
有了柳家给的吃食,苏远山带着夫人孩子回到了河东。
水患过后百废待兴,苏远山敏锐的嗅到了其中的商机,一步步发达起来。
苏远山时常忆及当初在南陵差点饿死,所以他定了规矩:如果有人上门讨饭,必定有热饭一碗。
苏静枝从小受苏明远熏陶也养成救助他人的习惯。
一日中午,苏远山吃罢中饭正欲午睡,苏静枝急急跑过来对他说街上来了好多官兵要苏远山带她去瞧。
苏远山知道这是去平西南暴乱的将士回南陵的路上经过河东。西南茶道因为暴乱停了半年之久,他的茶叶生意一落千丈,如今总算有望通畅了。
大喜之下苏远山牵着苏静枝便出门了。
街上挤满了人,官兵虽得胜而归却都精神奄奄。苏远山将苏静枝放在肩上,小心的避让拥挤的人群。
他向队伍望去,随即便举手大呼恩人,苏静枝看他大喊也学着一起。
终于,他们的眼光碰在了一起。马上之人似乎没有认出他,苏远山冲开前面的人,跟着马儿奔走。
“恩人,是我!”苏远山放下苏静枝便朝他行跪拜大礼。
柳如锋下马扶他起身,苏远山怕他又要赶路于是急着说“恩人,我观你与将士脸色只怕在西南吃尽了水土不服的苦头。我药铺中有专治的良药,待我给你取来。”
柳如锋拉住苏远山“先上马,有话等下再说。”苏远山不再客气,抱着苏静枝上马随柳如锋到了扎营地。
“听说了吗?苏大善人在城郊支了几十口大锅,正给回城的将士免费熬药呢!”街上的人传的沸沸扬扬。
柳如锋终于记起了苏远山,笑道当日一饭竟然救下了河东的首富。
苏远山说他羞愧难当,他是这仕途无望为养家糊口这才从的商,满身铜臭之人不敢当柳将军的夸奖。
他们叙话之时,苏静枝听不太懂便跟管家一起去给将士们盛药。
柳如锋见苏静枝虽然年幼,帮忙盛药却颇有章法。模样生的整齐又与自己的儿子柳承逸年纪相仿。
于是他向苏远山提议结成儿女亲家。
苏远山大喜,当即答应。
柳如锋说现今柳承逸在宫中作太子伴读,等柳承逸冠礼后便登门提亲。
苏远山心知柳如锋乃君子,必定不会食言。
回府后,苏远山赶紧把这件喜事告诉了他的夫人殷淑静。
殷淑静高兴之余颇有几分为难,她的密友王灵素跟她说过,想把苏静枝许配给褚一帆。
苏远山说柳如锋是苏家的救命恩人,恩人开口说亲,他若推拒岂不成了忘恩负义的小人了。
何况褚天雄这人性格火爆,一帆这小子颇得他的真传。现在都整天跟苏静枝打架,以后成家了可怎么好?
等次女苏静婉大一些倒是可以考虑许配给褚一帆。
殷淑静听后知道苏远山决心已定便再不多话。
苏远山自此别无他愿,只求夫人为他生个儿子继承家业。
长女苏静枝既然婚事已定,她好武便由了她去。
次女苏静婉还小,过两年操心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