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以承还是初次见宁佳与如此苦恼,一时不知该不该往下问。他眨眼干等,等宁佳与随意答些什么,不答也无妨。
他好奇得抓心挠肝,也不想因着让人为难而失去方才结交的朋友。
宁佳与斟酌再三,道:“步世子与坊间的传言相去无几。大家觉得上天入地者即是神,那么他就是神。少君封号‘弈祇’,正是取地神之意。景公子适间说的断案卓绝、技艺超群,哪怕再添上妙手丹青、常胜将军,也......远不足以形容他。”
闻此侈谈,旁听半晌的宁展几欲嗤笑,却唯恐没完没了的疑难转回自己身上。他牙关紧闭,心里斥了哄得天下人团团转的步千弈百八十回。
“竟真有这般神人......”景以承讷讷感慨。
宁佳与敛了眸,小声嘀咕。
“小与姑娘说什么?”景以承道。
“没什么。”宁佳与笑着摸出几粒荷包里的含桃,递给景以承,“吃吗?”
步千弈最像神,可宁佳与始终不这么认为——他就是人啊,有血肉,有悲喜,一步一脚印。
-
尽管步溪臣民口头对外州人尽是“好走不送”的态度,相安无事时动起手来,却是绝对的热心肠。
此动手,非彼动手。
景安至步溪,只一条官道行到底,宁展便是再忌讳,也别无选择。
好在没有什的泥泞陡坡,亦无丛林岔路,还要多亏步溪儿郎力能扛鼎,不但将自家的楼阁筑得伟丽,更将南北通途修得坦阔。
各方官道,按律皆由相通的两地分担承修。步溪二话不说,大包大揽,且官道修下来任人挑不出一处毛病。
这条道,确比嘉宁至景安的泥泞小道平稳,但不比墨川至步溪路程更近。
是夜。
宁佳与拨开帷帘,堪堪望见远处的步溪城门,迎面便遇上几人破口大骂。
为首七人衣紫腰金,当中五人肥头大耳,余下一位蜂目豺声、一位鹰鼻鹞眼。
待他们近前了瞧,脸上无不憋得涨红,逢车、逢人往步溪城去,必要拦下提一句“忠告”。
“别往前走了!那群不长眼的东西死都不肯开门让道!”
上句底气十足,下句只敢说与他们自己人听,却也入了宁佳与和宁展的耳。
“要不是他们人多势众......老子拆了那步溪城的破门!”
宁佳与抿嘴忍笑。
人多势众?
她看见门下拢共就六个守卫,不过个个牛高马大,让人没胆子招惹罢了。
七人鼻孔撩天,领着后头一众随从经过青竹简车,念念有词。
“这步溪越发分不清哪个是孙子、哪个是爷了,捡了先帝的施舍得以大州自居,还真把自己当回事儿。如今耀武扬威,连咱们都拦!想当初太师府还在,谁敢不敬墨川?”
宁展睁开眼,侧首直盯窗幔。
“轻声些!说法还没讨回去,你就不想活了?”
“怕个屁,死都死了,有能耐爬出来塞活人的嘴......”
宁佳与双手环胸,紧了肘弯下的拳头。
景以承脑子转得慢,但耐不住嘴快,有言必出:“这......不对啊。步溪从不主动与外人争执,微王更是亲和大度。怎会像他们说的那般不近人情?”
柳如殷一路无话谛听,发现几人中景以承最易搭腔。因而景以承每每发话,她便如此点头附和:“景公子这话有理。”
以宁则是巴不得连夜遁入步溪,学来能够自控五感的秘术,免得耳朵疼。
“步溪城平日便是轻易不开城门的。眼下已近二更,近日又出了大事,无论那些墨川人何等来头,”宁佳与道,“守卫不放行才属正常。”
步溪常年封城,宁展对此不是没有顾虑。
车马连着九天不停,休整皆在两个时辰内,仍不足。依沿途青竹暗桩一封接一封的急报看,农夫之事引起的骚乱并未得到控制。
即使他会像那些人一样被守卫截住,也得碰碰运气。
或从此行南下起,或从遇上宁佳与开始,宁展自觉愈发心绪不宁,此刻亦然。
舆外吵嚷渐消,他回眸,宁佳与果然看过来,于是递了眼色,示意宁佳与下车说话。
宁展眼色使得果断,可二人独处相对,他却踌躇不决了。
“怎么了。”宁佳与挥手摆过他面前,“公子?”
“听雪阁......我的意思是,若与姑娘你出面交涉,”宁展望向城门,没头没尾道,“他们能放行吗?”
宁佳与随之远望。
风送清辉,城楼上的火把灭了。
旗帜微动,长杆卓立。月下,那倒不似物,似站着个整理衣袂的人。
这是宁展第二次真正有求于她,她自诩聪明,却总是想不出两全的法子,帮不得宁展什么。
片晌,宁佳与收回视线,道:“抱歉,公子。我没有把握。”
见宁展面露不解,她以为对方半信半疑,坚定重复道:“我真的没有把握。”
宁展想解释,自己并无他意。
念头尚未付诸,他不由诧异——他为什么要向宁佳与解释?或说,他为什么怕宁佳与误会?
“无碍。事已至此,”宁展丢开那念头,转身上车,“寻个客栈休整罢。”
“好。”宁佳与隔着荷包摸含桃,抬眼即是宁展一个踉跄把住了门框。
她下意识伸手要扶,宁展快速侧身,对手臂僵在半空的宁佳与道:“天黑,你自己当心些。”
宁佳与茫然道了谢,宁展说罢便掀帘入内,不知听没听着这声谢。
简车折返,很快寻得一处门面大气的客栈。
五人各自拎上包袱,迎着头顶“何处不相逢”的牌匾跨过门槛。
孰料客栈空有其表,门头光鲜,里边却是破破烂烂,楼上更是震起一阵阵熟悉的喧闹,闹得人心烦意更乱。
幸而店内仅是摆件、屋顶各有残缺,四下里被人打扫得还算干净。
掌柜的貌似看惯了客人们满脸期待地进门,又满眼失望退走,麻利赔笑道:“诸位贵客,小店日久失修,绝非存心诱骗生意。几位打算另择他处也好,千万别勉强,千万别骂娘......”
宁展闻言反而径直上前,拿出钱袋,笑微微道:“劳烦掌柜的,我们要四间上房。”
“可是......”掌柜略显意外,随即指向二楼,“小店十间上房,现下只剩三间了。您看......”
宁展掂量钱袋,若有所思。
“不若。”他转了身,依次点过自己、以宁、景以承,“我们三人一间。两位姑娘各一间,如何?”
其余人皆点头,示意自己无异议,除了景以承。
“不、不好罢!近日乱得很......”景以承抱紧包袱,“怎能让两位姑娘各一间?”
“那有什么问题?人姑娘没说话,是您不肯同我和公子挤一个屋,”以宁不悦道,“还当自己是宫里宝贝的金砖。”
“胡说!”景以承奋力挥动手中的竹简,申辩道:“我是担心她们二人的安危!”
以宁一记眼刀过去,道:“您何不担心担心自己那一吹就倒的身板,我看两位姑娘的处境未必有您危险。”
以宁虽心生怨怼,却是实事求是。
宁佳与的功夫不必说,更耍得一手好扇子,此地又是在她熟悉的步州境内。
柳如殷好像羸弱无力,步子浮而不稳,但长期独在异乡,自有其防身之法。
相较之下,日日捧着笔墨,一把骨头弱不胜衣似的景以承,比二位姑娘更像盏易碎的花瓶。
景以承不爱面子,可同伴这般看自己,心里难免发堵。他举着竹简壮势,开口却只知道让以宁把话收回去。
经景以承这一提,宁佳与也虑及柳如殷的安危。她是对柳如殷的意图存疑,但——万一呢?
万一柳如殷并没有她以为的凶狠,且与她有着同样不能宣之于口的隐衷呢?
“柳姑娘,要不你和我一间?我身子骨硬,睡桌边就成。”宁佳与笑道。见柳如殷犹豫,她拍了拍胸脯,“放心,我虽不如柳姑娘穿得严实,但不觉着冷。”
宁佳与分明是对着柳如殷说话,十分真挚,宁展却听得不自在。即若冷不防被虫蚁叮了几口,无关紧要,照样折磨人。
他瞥了眼自己的外袍,越想越觉得日前那件云锦披衣多余。
未待柳如殷应声,景以承失惊道:“......啊?三间房,你们一间,剩下那间……不是要把我分进去罢......这——”
以宁大步冲着景以承去,景以承长了记性,赶忙护住衣襟,边退边打磕巴:“作、作甚!又要打、打我不成?”
景以承在个头儿上就吃了大亏,以宁居高临下,正颜厉色道:“这也不好,那也不妙。二殿下究竟要旁人如何迁就才满意?”
“阿宁。”宁展平和提醒。
此二人个中嫌隙,宁展至今不知全貌。以宁情愿说,他便听;以宁不曾提及之处,他不会多问。
然不论恩怨几多,凡事总得讲个轻重缓急。
以宁与以墨久别相聚又匆匆分开,出于体谅,宁展近来待以宁其实放纵太甚了。
宁展平淡的招唤让以宁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他身形一顿,垂于腿侧的拳头竟隐约发颤。
以宁清楚,宁展不会体罚,也没体罚过他。他心惊,是因着近来的所言所行逐一复现眼前。
他伴宁展左右,是要护其平安、稳其心神、助其大业。
以墨之“墨”,取自文怀王后姓氏;“以宁”之“宁”,取自宁展姓氏。意在时刻不忘大恩,时刻不忘报德。
宁展将他视作手足,他却屡屡感情用事。
南下以来,先是因私误公,致殿下中箭;再是借己之便,恳求殿下容许柳氏同行;又是不管不顾,一味顶撞与殿下同为少君的景以承。
桩桩件件,他如今才意识到。
“公子,属下自请同二殿下一屋。”以宁回身道,“负责他的安危。”
他好奇得抓心挠肝,也不想因着让人为难而失去方才结交的朋友。
宁佳与斟酌再三,道:“步世子与坊间的传言相去无几。大家觉得上天入地者即是神,那么他就是神。少君封号‘弈祇’,正是取地神之意。景公子适间说的断案卓绝、技艺超群,哪怕再添上妙手丹青、常胜将军,也......远不足以形容他。”
闻此侈谈,旁听半晌的宁展几欲嗤笑,却唯恐没完没了的疑难转回自己身上。他牙关紧闭,心里斥了哄得天下人团团转的步千弈百八十回。
“竟真有这般神人......”景以承讷讷感慨。
宁佳与敛了眸,小声嘀咕。
“小与姑娘说什么?”景以承道。
“没什么。”宁佳与笑着摸出几粒荷包里的含桃,递给景以承,“吃吗?”
步千弈最像神,可宁佳与始终不这么认为——他就是人啊,有血肉,有悲喜,一步一脚印。
-
尽管步溪臣民口头对外州人尽是“好走不送”的态度,相安无事时动起手来,却是绝对的热心肠。
此动手,非彼动手。
景安至步溪,只一条官道行到底,宁展便是再忌讳,也别无选择。
好在没有什的泥泞陡坡,亦无丛林岔路,还要多亏步溪儿郎力能扛鼎,不但将自家的楼阁筑得伟丽,更将南北通途修得坦阔。
各方官道,按律皆由相通的两地分担承修。步溪二话不说,大包大揽,且官道修下来任人挑不出一处毛病。
这条道,确比嘉宁至景安的泥泞小道平稳,但不比墨川至步溪路程更近。
是夜。
宁佳与拨开帷帘,堪堪望见远处的步溪城门,迎面便遇上几人破口大骂。
为首七人衣紫腰金,当中五人肥头大耳,余下一位蜂目豺声、一位鹰鼻鹞眼。
待他们近前了瞧,脸上无不憋得涨红,逢车、逢人往步溪城去,必要拦下提一句“忠告”。
“别往前走了!那群不长眼的东西死都不肯开门让道!”
上句底气十足,下句只敢说与他们自己人听,却也入了宁佳与和宁展的耳。
“要不是他们人多势众......老子拆了那步溪城的破门!”
宁佳与抿嘴忍笑。
人多势众?
她看见门下拢共就六个守卫,不过个个牛高马大,让人没胆子招惹罢了。
七人鼻孔撩天,领着后头一众随从经过青竹简车,念念有词。
“这步溪越发分不清哪个是孙子、哪个是爷了,捡了先帝的施舍得以大州自居,还真把自己当回事儿。如今耀武扬威,连咱们都拦!想当初太师府还在,谁敢不敬墨川?”
宁展睁开眼,侧首直盯窗幔。
“轻声些!说法还没讨回去,你就不想活了?”
“怕个屁,死都死了,有能耐爬出来塞活人的嘴......”
宁佳与双手环胸,紧了肘弯下的拳头。
景以承脑子转得慢,但耐不住嘴快,有言必出:“这......不对啊。步溪从不主动与外人争执,微王更是亲和大度。怎会像他们说的那般不近人情?”
柳如殷一路无话谛听,发现几人中景以承最易搭腔。因而景以承每每发话,她便如此点头附和:“景公子这话有理。”
以宁则是巴不得连夜遁入步溪,学来能够自控五感的秘术,免得耳朵疼。
“步溪城平日便是轻易不开城门的。眼下已近二更,近日又出了大事,无论那些墨川人何等来头,”宁佳与道,“守卫不放行才属正常。”
步溪常年封城,宁展对此不是没有顾虑。
车马连着九天不停,休整皆在两个时辰内,仍不足。依沿途青竹暗桩一封接一封的急报看,农夫之事引起的骚乱并未得到控制。
即使他会像那些人一样被守卫截住,也得碰碰运气。
或从此行南下起,或从遇上宁佳与开始,宁展自觉愈发心绪不宁,此刻亦然。
舆外吵嚷渐消,他回眸,宁佳与果然看过来,于是递了眼色,示意宁佳与下车说话。
宁展眼色使得果断,可二人独处相对,他却踌躇不决了。
“怎么了。”宁佳与挥手摆过他面前,“公子?”
“听雪阁......我的意思是,若与姑娘你出面交涉,”宁展望向城门,没头没尾道,“他们能放行吗?”
宁佳与随之远望。
风送清辉,城楼上的火把灭了。
旗帜微动,长杆卓立。月下,那倒不似物,似站着个整理衣袂的人。
这是宁展第二次真正有求于她,她自诩聪明,却总是想不出两全的法子,帮不得宁展什么。
片晌,宁佳与收回视线,道:“抱歉,公子。我没有把握。”
见宁展面露不解,她以为对方半信半疑,坚定重复道:“我真的没有把握。”
宁展想解释,自己并无他意。
念头尚未付诸,他不由诧异——他为什么要向宁佳与解释?或说,他为什么怕宁佳与误会?
“无碍。事已至此,”宁展丢开那念头,转身上车,“寻个客栈休整罢。”
“好。”宁佳与隔着荷包摸含桃,抬眼即是宁展一个踉跄把住了门框。
她下意识伸手要扶,宁展快速侧身,对手臂僵在半空的宁佳与道:“天黑,你自己当心些。”
宁佳与茫然道了谢,宁展说罢便掀帘入内,不知听没听着这声谢。
简车折返,很快寻得一处门面大气的客栈。
五人各自拎上包袱,迎着头顶“何处不相逢”的牌匾跨过门槛。
孰料客栈空有其表,门头光鲜,里边却是破破烂烂,楼上更是震起一阵阵熟悉的喧闹,闹得人心烦意更乱。
幸而店内仅是摆件、屋顶各有残缺,四下里被人打扫得还算干净。
掌柜的貌似看惯了客人们满脸期待地进门,又满眼失望退走,麻利赔笑道:“诸位贵客,小店日久失修,绝非存心诱骗生意。几位打算另择他处也好,千万别勉强,千万别骂娘......”
宁展闻言反而径直上前,拿出钱袋,笑微微道:“劳烦掌柜的,我们要四间上房。”
“可是......”掌柜略显意外,随即指向二楼,“小店十间上房,现下只剩三间了。您看......”
宁展掂量钱袋,若有所思。
“不若。”他转了身,依次点过自己、以宁、景以承,“我们三人一间。两位姑娘各一间,如何?”
其余人皆点头,示意自己无异议,除了景以承。
“不、不好罢!近日乱得很......”景以承抱紧包袱,“怎能让两位姑娘各一间?”
“那有什么问题?人姑娘没说话,是您不肯同我和公子挤一个屋,”以宁不悦道,“还当自己是宫里宝贝的金砖。”
“胡说!”景以承奋力挥动手中的竹简,申辩道:“我是担心她们二人的安危!”
以宁一记眼刀过去,道:“您何不担心担心自己那一吹就倒的身板,我看两位姑娘的处境未必有您危险。”
以宁虽心生怨怼,却是实事求是。
宁佳与的功夫不必说,更耍得一手好扇子,此地又是在她熟悉的步州境内。
柳如殷好像羸弱无力,步子浮而不稳,但长期独在异乡,自有其防身之法。
相较之下,日日捧着笔墨,一把骨头弱不胜衣似的景以承,比二位姑娘更像盏易碎的花瓶。
景以承不爱面子,可同伴这般看自己,心里难免发堵。他举着竹简壮势,开口却只知道让以宁把话收回去。
经景以承这一提,宁佳与也虑及柳如殷的安危。她是对柳如殷的意图存疑,但——万一呢?
万一柳如殷并没有她以为的凶狠,且与她有着同样不能宣之于口的隐衷呢?
“柳姑娘,要不你和我一间?我身子骨硬,睡桌边就成。”宁佳与笑道。见柳如殷犹豫,她拍了拍胸脯,“放心,我虽不如柳姑娘穿得严实,但不觉着冷。”
宁佳与分明是对着柳如殷说话,十分真挚,宁展却听得不自在。即若冷不防被虫蚁叮了几口,无关紧要,照样折磨人。
他瞥了眼自己的外袍,越想越觉得日前那件云锦披衣多余。
未待柳如殷应声,景以承失惊道:“......啊?三间房,你们一间,剩下那间……不是要把我分进去罢......这——”
以宁大步冲着景以承去,景以承长了记性,赶忙护住衣襟,边退边打磕巴:“作、作甚!又要打、打我不成?”
景以承在个头儿上就吃了大亏,以宁居高临下,正颜厉色道:“这也不好,那也不妙。二殿下究竟要旁人如何迁就才满意?”
“阿宁。”宁展平和提醒。
此二人个中嫌隙,宁展至今不知全貌。以宁情愿说,他便听;以宁不曾提及之处,他不会多问。
然不论恩怨几多,凡事总得讲个轻重缓急。
以宁与以墨久别相聚又匆匆分开,出于体谅,宁展近来待以宁其实放纵太甚了。
宁展平淡的招唤让以宁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他身形一顿,垂于腿侧的拳头竟隐约发颤。
以宁清楚,宁展不会体罚,也没体罚过他。他心惊,是因着近来的所言所行逐一复现眼前。
他伴宁展左右,是要护其平安、稳其心神、助其大业。
以墨之“墨”,取自文怀王后姓氏;“以宁”之“宁”,取自宁展姓氏。意在时刻不忘大恩,时刻不忘报德。
宁展将他视作手足,他却屡屡感情用事。
南下以来,先是因私误公,致殿下中箭;再是借己之便,恳求殿下容许柳氏同行;又是不管不顾,一味顶撞与殿下同为少君的景以承。
桩桩件件,他如今才意识到。
“公子,属下自请同二殿下一屋。”以宁回身道,“负责他的安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