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没了。”宁展背对几人,“判书未下,大理寺焉敢越俎代庖?”
“并非......大理寺执刑。”以宁长叩不起,断断续续说着大理寺递来的口信:“是......吞刀自戕。”
卫子昀久困其间,若早有佩刀在身,那些屡次深入地牢的青竹隐士不至于有去无回。
“是谁。”宁展侧首望向隔挡里间的珠箔银屏,沉声道,“谁把刀给他的?”
殿内阒然,蓄势已久的闷雷终于滚过天边,轰隆炸响,霍闪将大片彤云劈得四分五裂。
堂前燕抖翼逃散,翎羽落了一地。
这平地惊雷如击人天灵,直震宁展头骨。他身后立着嘉宁与景安,隐着母族与暗阁,即使火气再大,隐忍为上。
来日方长。
戌正一刻,地牢里灯烛通明,全然没了先前的昏暗及腥臭。
卫子昀两臂垂地,额倚高墙,背朝囚门半跪。再旺的光焰,如今也无从打亮他埋入阴影的脸。
宁展与卫子昀阔别多年,原先竟不觉狮子怎么成了眼前这副耸膊成山的模样。
狮头柄傲视群雄,抵着糙可磨铁的地砖。
利刃自下而上,穿喉刺过,撑起一躯随时欲倒的冰冷,送走赍志以殁的不甘。
血溅三尺,草写好梦难圆。
宁展去素冠,缚洁绫,白衫等身,腰佩长剑。
他如约出现在步千弈面前,将一命归阴的卫子昀挡至身后。
“步世子眼下不该盯着文官日夜赶笔,好在天亮之前将此事公诸于世吗?”宁展平和道。
步千弈不紧不慢,抚掌称许:“果然是淑人君子,处变不惊。在下佩服。”
这话,是明摆着讥刺宁展刻薄寡义,那坊间流传的贤德美名不过尔尔。
宁展没心思与步千弈周旋,道:“你我各取所需,何必逼死我的人?步溪世子,是要靠着过河拆桥来开基立业吗。”
“过河拆桥?”步千弈微微摇头,“待明日的新律昭示七州,先前应许步州令,同样会交与宁世子——哦,如今该是展凌君了。”
宁展问出谁把刀给了卫子昀那一刻,便确定了答案。
“没有判书,谁能左右卫子昀死活?”宁展看向囚室地上孤零零的刀鞘,“步世子自作主张、暗下杀手,究竟安的什么心。”
步千弈眉梢一挑,淡然道:“听雪阁尚且不曾追究青竹阁何故派人伪装流民、私立暗桩。始作俑者,倒质问起我来了?”
暗阁游走江湖、市井,不受朝纲限制,效忠掌阁一人,却得有不成文的规矩。虽不必互通实际方位,但设在三位掌阁地界内的暗桩,皆须由主事如数呈报至该掌阁之手。
步溪能力通天者不胜枚举,以致城内青竹、迎柳的一举一动皆难避其耳目,暗桩及其人头不得不平抑在合宜范围内,诸多不为步溪所接纳之念更是被扼死于根源。
然则嘉宁、墨川两座王城中,听雪阁明面上自与其余两阁大差不离,若有心隐瞒,非常人可察。
因着步溪素来讲信修睦,听雪暗桩亦是多作调和各方用,是以纵料此隐患,迎柳掌阁墨司齐也以等闲视之。
彼时堪堪执掌青竹阁大权的宁展则深以为意。
为破前局,宁展留意到部分奔赴步溪城的落难流民。
流民多害怪血病,卫子昀确有此患且才干出众,是极好的问路石。
青竹阁把握悯恤之心,仅两年便将百余名乔装打扮的青竹隐士陆续送入步溪城。至此,宁展能够调动的人手和青竹阁行事的保密程度越发乐观。
即使两年后步千弈亲自毁了这条见不得光的诡道,步溪城中像卫子昀这样的猛将早已各有所成,令人盘查、清理起来十分不易。
“这是掌阁之间的账,你大可找我当面算。如此大费周章去为难一个小部下,”宁展道,“听雪阁怕是连本儿都赚不回来罢?”
“卫氏的死活,从来由他自己而定。他一心求死,听雪阁能如何?”步千弈懒怠与他争执,似是豁达道:“那旧账,就算你平了。”
平?
青竹隐士粗席裹尸,毙命数日不得落葬。
卫子昀手脚筋脉尽断,唯有吞刀过喉,方才得个痛快。
步溪累年难消的凌虐,到头非得借一个外州人的手和命奋起反抗。
烂帐笔笔,片言何平?
“嘉宁人氏,为着步溪的新律出头、认罪。你们呢?”
宁展瞥向卫子昀手掌残留的墨渍和枯红,指节作响。
“不止断人手脚,连性命都不肯留。这般蛮不讲理,步世子早前还要与我谈合作?”
“非也。这新律换敬令,是在下与你协约所定。但卫氏手里,另有宝物。他的命,”步千弈漫不经心道,“须得由此物来换。卫氏心知肚明,展凌君岂会不解?”
宁展固然高挑,还是比不过步千弈的先天优势,矮了对方两三寸。
他跨步上前,势要护住卫子昀的尸首,道:“能解如何,不解又如何?”
步千弈却觉得宁展实在虚伪,于是掸襟离去,只留下一句“展凌君便等着敬令送上门罢”。
步千弈的倒影彻底消失,宁展松了袖衫下掐出印的拳头。
半晌,他才提起迈向桌案的第一步。桌上摆着敞口的信函,想是早被大理寺里外翻了个遍。
封皮上分明写着,吾主亲启。
-
主公,展信好。
阔别九年,重逢于此,实非我愿。
然见主公意气风发,贤名远扬,犹胜当年,吾辈喜不自禁,众心振奋。故家中一切康平,同袍同泽,如竹攀高,将成上可参天,下可拔地之势,所向克捷。唯有一方不毛之地,或须防微杜渐。
渣滓理当躬行诛,雄狮刀下斩奸邪。当年赠言,每饭不忘,是以除恶务尽,问心无愧。
吾乃农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切祸福,自己作来,自己受。
此生,幸得主子青眼,方有枯木再生,两世为人。又托主子慈心,先赐新氏,后冠雅名。诸般恩情,铭肌镂骨,没世难忘。
为君,吾辈九死不悔。
卫氏子昀,今番原璧归赵。望主子长虑却顾,勿念尘芥。前方严阵以待,刀山火海,听凭调令。
吾主明君,年方十九,俊彦有志,赫赫凌云。苍天在上,可见枯苗盼雨,大旱望云霓。愿日月早重光,还君时和岁稔、盛世承平。
此致,拜别。
来世还做投石子,提携玉龙替君死[1]。嘉墨二十七年夏,绝笔。
-
墨迹潦草,疾行纸上。他来去匆匆,字字泣血。
宁展捧着这封以青竹阁密用文法完成的绝命书,视线模糊于“嘉墨二十七年夏”,透骨酸心,惄焉如捣。
戌正三刻,雷雨骤然扑向整个步溪,张狂的潇声肆虐城池。
地牢寂若无人,终为漫漫长夜所没,封棺成殓。宁展不胜其苦,与那几近疯魔的雨夜此唱彼和,泣不可仰。
直至地牢里再接不到一滴泪,即见以宁奋不顾命挥剑闯入,其后追赶的束衣男子面如死灰。
以宁一眼盯住宁展身后的高墙,墙上殷红飞溅。
“——殿下!”他惊惧呼唤,踉跄推开囚门,才瞧见被宁展和桌案遮挡,死状不可谓不惨烈的尸首。
宁展随手抹去泪痕,手压剑柄,看向外边的束衣男子。
不佩刀、弩、剑,身着青蝉翼。
听雪阁。
以宁深知这会儿不是多愁善感的时候。他回神转身,护着宁展,与那人隔门相对。
宁展拨开了以宁的肩,吩咐道:“去,收刀入鞘,将人处理妥当带走。这里太脏。”
令出如山,以宁从不怠慢。
可他方获悉阁中数位隐士下落不明,此际又亲眼目睹往昔雄狮惨死,就是责他违逆,他也没法置宁展的安危次于指令。
宁展并未降罪,只将以宁推向卫子昀,兀自质问束衣男子:“本君的人,现在何处。”
“埋了。”那人答得爽快,却有意不说埋在了哪里。
“现、在、何、处。”宁展一字一顿,步步接近。
束衣男子闭了嘴。
他右手负后,向外倒退,脚步麻利而不失稳健,行止之间,略有几分宁佳与身轻如燕的架子。
可惜,他还远远比不上宁佳与!
那人说话便要走出犴门,即被宁展迎头追上。
宁展踏地腾跃,片刻不差,翻身断其起势,截其去路,将人堵在灯火烛顶的囚室长廊。
束衣男子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似在惊错宁展何以如此了解听雪阁的节奏。
青蝉翼与素白衫之下,脚步迂回,无声对峙。
束衣男子谨慎退至长廊另一头,确保自己将背后全部交与坚实的高墙,而非囚室内蓄势待发般的以宁。
宁展紧盯那人背于身后的右手。
三大暗阁,青竹执剑佩刀,迎柳负弩搭矢,独听雪标新立异,花样层出不穷。
说好听些,是妙用江湖暗器。说难听些,都是下九流的鬼蜮伎俩。
坏人心术!
眼观那人势动,宁展果断拔剑出鞘。束衣男子同时弓腰起跳,借着身后高墙及两侧栅栏凭空飞跨,猛向他俯冲。
宁展亦然阔步,挥剑对敌。
两道锋芒划破一文不值的颜面,二人奔突相向,间距陡然迫近。
束衣男子立刻扬起右手,甩着“哐啷”脆响的刺棱铁链,朝宁展劈头而下!
长剑与刺链擦身撞击,震颤不止。
男子力大如牛,铁索长逾五尺、重达一钧,被他赶得快若疾风,每每以迅雷之势抓住宁展通体煞白的利剑。
宁展并非没有可堪匹敌的功夫,奈何铁索粗重,荆棘似的刺棱更是绕着利剑攀缠直上。剑刃锋锐,但受困须臾,便失了快速还手的威力。
三回五次,宁展发觉此人竟毫无闪避之意,像是咬定了他的长剑不敌铁索,企图借此耗尽他的精力,要与他斗个你死我活。
体格如何精壮,也是实打实的血肉之躯。
对方既不躲,宁展决心与之拼力一搏。他稳步撤剑,气沉丹田,凝通体之息,举刃刺其喉管!
利刃依旧被袭来的铁链锁得几无用武之地。
宁展牢牢把住剑柄,与强力互不相让。他额角业已渗出细汗,险些任面前这尊立地金刚连同那铁索一并带向半空。
硬拼不是良策。
男子气粗劲强,器械霸道,正因如是,他本就吃重的块头还须坠上沉甸甸的铁索。这缠人的刺棱能锁住宁展的剑,亦能锁住他自己的看家本领。
听雪隐士本应行经无迹,如今另受禁锢,能为之活用的轻功,不及宁佳与平素同宁展打闹的半分火候。
倘规避锋芒,再偷师一二,能比其更近听雪之风!
宁展霎时后撤,蹬犴门骤起,逼得束衣男子稍退两步。
他凌空少顷,脑海中不断掠过宁佳与绕手抽扇、蹿房越脊、闪身取袋、飞踢踩尸的种种。
荒郊客栈,城关窄巷,集市长街,寻芳楼前。
如此看,宁佳与貌似讳莫如深,却又向他袒露了不少。
宁展右手把剑,半身不动,双脚则后踩门栅,交替而上。眨眼工夫,他两腿越过头顶,面朝束衣男子,眼色挑衅,随即整个人蓦然前翻!
剑身犹困铁链间不得动弹,剑柄已在宁展掌中迅速掉转。
宁展反手握柄,双脚稳稳落在对方左右两肩。
铁索缠绕长剑,剑柄朝上,利刃朝下,俨若扭转乾坤。
宁展站在这抓了瞎的男子肩头,只消就长剑捅下,利刃便要并着裹了满身的刺,将听雪阁的废物捅个肝胆俱烂!
“——等等!”
宁展循声望去,是那为虎作伥的白公子。
“剑下留人!”白歌左手高举,右手压剑,步子在犴门外刹住,不敢再前半寸,唯恐激怒宁展。
宁展两眼微眯,似在犹豫。孰料下一刻,长剑竟被他脚下的男子勒着刺棱铁链,生生拦腰折断。
尖端“当啷”砸地,余下的断刃连着剑柄,仍被宁展掐于虎口。
不待男子接续动作,他狠狠踩下两脚,借力下了肩,与对方拉开距离,站定白歌一臂之外。
束衣男子磨磨蹭蹭收起铁索,垂着脑袋摸鼻子,难为情地偷瞟白歌。
短暂沉寂,宁展依稀捕捉到利物擦过粗糙的尖锐。
宁展正好挡了白歌视线,缓缓提手,与颈齐平,五指在脸侧并作斜掌,由左上至右下,隔空抹脖。
白歌与宁展相去不远,但始终隔着一扇半掩半开的栅门。他显然也听见了细微动静,暗道不好,却是为时已晚。
宁展手起,以宁刀落。
“苍!”一声,长剑抽出,血柱迸散长廊。
宁展虚拳掩鼻,从容让道,形似在躲身后绽放的血花,实是给白公子将青竹阁“凶残成性”的做派看得更清楚些。
他推门而出,在白歌身边顿了会。
“节哀。”
说罢,宁展向以宁招招手掌,率先离去。
以宁甩下残血,收刃入鞘。他绕过白歌,肩头的卫子昀纹风不动,在他背上睡得格外安稳。
白歌切齿拊心,如鲠在喉。
虎体熊腰的大块头孤零零向后倒去,他终于全力奔入地牢,嘶吼回荡寺狱。
“——师兄!”
“并非......大理寺执刑。”以宁长叩不起,断断续续说着大理寺递来的口信:“是......吞刀自戕。”
卫子昀久困其间,若早有佩刀在身,那些屡次深入地牢的青竹隐士不至于有去无回。
“是谁。”宁展侧首望向隔挡里间的珠箔银屏,沉声道,“谁把刀给他的?”
殿内阒然,蓄势已久的闷雷终于滚过天边,轰隆炸响,霍闪将大片彤云劈得四分五裂。
堂前燕抖翼逃散,翎羽落了一地。
这平地惊雷如击人天灵,直震宁展头骨。他身后立着嘉宁与景安,隐着母族与暗阁,即使火气再大,隐忍为上。
来日方长。
戌正一刻,地牢里灯烛通明,全然没了先前的昏暗及腥臭。
卫子昀两臂垂地,额倚高墙,背朝囚门半跪。再旺的光焰,如今也无从打亮他埋入阴影的脸。
宁展与卫子昀阔别多年,原先竟不觉狮子怎么成了眼前这副耸膊成山的模样。
狮头柄傲视群雄,抵着糙可磨铁的地砖。
利刃自下而上,穿喉刺过,撑起一躯随时欲倒的冰冷,送走赍志以殁的不甘。
血溅三尺,草写好梦难圆。
宁展去素冠,缚洁绫,白衫等身,腰佩长剑。
他如约出现在步千弈面前,将一命归阴的卫子昀挡至身后。
“步世子眼下不该盯着文官日夜赶笔,好在天亮之前将此事公诸于世吗?”宁展平和道。
步千弈不紧不慢,抚掌称许:“果然是淑人君子,处变不惊。在下佩服。”
这话,是明摆着讥刺宁展刻薄寡义,那坊间流传的贤德美名不过尔尔。
宁展没心思与步千弈周旋,道:“你我各取所需,何必逼死我的人?步溪世子,是要靠着过河拆桥来开基立业吗。”
“过河拆桥?”步千弈微微摇头,“待明日的新律昭示七州,先前应许步州令,同样会交与宁世子——哦,如今该是展凌君了。”
宁展问出谁把刀给了卫子昀那一刻,便确定了答案。
“没有判书,谁能左右卫子昀死活?”宁展看向囚室地上孤零零的刀鞘,“步世子自作主张、暗下杀手,究竟安的什么心。”
步千弈眉梢一挑,淡然道:“听雪阁尚且不曾追究青竹阁何故派人伪装流民、私立暗桩。始作俑者,倒质问起我来了?”
暗阁游走江湖、市井,不受朝纲限制,效忠掌阁一人,却得有不成文的规矩。虽不必互通实际方位,但设在三位掌阁地界内的暗桩,皆须由主事如数呈报至该掌阁之手。
步溪能力通天者不胜枚举,以致城内青竹、迎柳的一举一动皆难避其耳目,暗桩及其人头不得不平抑在合宜范围内,诸多不为步溪所接纳之念更是被扼死于根源。
然则嘉宁、墨川两座王城中,听雪阁明面上自与其余两阁大差不离,若有心隐瞒,非常人可察。
因着步溪素来讲信修睦,听雪暗桩亦是多作调和各方用,是以纵料此隐患,迎柳掌阁墨司齐也以等闲视之。
彼时堪堪执掌青竹阁大权的宁展则深以为意。
为破前局,宁展留意到部分奔赴步溪城的落难流民。
流民多害怪血病,卫子昀确有此患且才干出众,是极好的问路石。
青竹阁把握悯恤之心,仅两年便将百余名乔装打扮的青竹隐士陆续送入步溪城。至此,宁展能够调动的人手和青竹阁行事的保密程度越发乐观。
即使两年后步千弈亲自毁了这条见不得光的诡道,步溪城中像卫子昀这样的猛将早已各有所成,令人盘查、清理起来十分不易。
“这是掌阁之间的账,你大可找我当面算。如此大费周章去为难一个小部下,”宁展道,“听雪阁怕是连本儿都赚不回来罢?”
“卫氏的死活,从来由他自己而定。他一心求死,听雪阁能如何?”步千弈懒怠与他争执,似是豁达道:“那旧账,就算你平了。”
平?
青竹隐士粗席裹尸,毙命数日不得落葬。
卫子昀手脚筋脉尽断,唯有吞刀过喉,方才得个痛快。
步溪累年难消的凌虐,到头非得借一个外州人的手和命奋起反抗。
烂帐笔笔,片言何平?
“嘉宁人氏,为着步溪的新律出头、认罪。你们呢?”
宁展瞥向卫子昀手掌残留的墨渍和枯红,指节作响。
“不止断人手脚,连性命都不肯留。这般蛮不讲理,步世子早前还要与我谈合作?”
“非也。这新律换敬令,是在下与你协约所定。但卫氏手里,另有宝物。他的命,”步千弈漫不经心道,“须得由此物来换。卫氏心知肚明,展凌君岂会不解?”
宁展固然高挑,还是比不过步千弈的先天优势,矮了对方两三寸。
他跨步上前,势要护住卫子昀的尸首,道:“能解如何,不解又如何?”
步千弈却觉得宁展实在虚伪,于是掸襟离去,只留下一句“展凌君便等着敬令送上门罢”。
步千弈的倒影彻底消失,宁展松了袖衫下掐出印的拳头。
半晌,他才提起迈向桌案的第一步。桌上摆着敞口的信函,想是早被大理寺里外翻了个遍。
封皮上分明写着,吾主亲启。
-
主公,展信好。
阔别九年,重逢于此,实非我愿。
然见主公意气风发,贤名远扬,犹胜当年,吾辈喜不自禁,众心振奋。故家中一切康平,同袍同泽,如竹攀高,将成上可参天,下可拔地之势,所向克捷。唯有一方不毛之地,或须防微杜渐。
渣滓理当躬行诛,雄狮刀下斩奸邪。当年赠言,每饭不忘,是以除恶务尽,问心无愧。
吾乃农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切祸福,自己作来,自己受。
此生,幸得主子青眼,方有枯木再生,两世为人。又托主子慈心,先赐新氏,后冠雅名。诸般恩情,铭肌镂骨,没世难忘。
为君,吾辈九死不悔。
卫氏子昀,今番原璧归赵。望主子长虑却顾,勿念尘芥。前方严阵以待,刀山火海,听凭调令。
吾主明君,年方十九,俊彦有志,赫赫凌云。苍天在上,可见枯苗盼雨,大旱望云霓。愿日月早重光,还君时和岁稔、盛世承平。
此致,拜别。
来世还做投石子,提携玉龙替君死[1]。嘉墨二十七年夏,绝笔。
-
墨迹潦草,疾行纸上。他来去匆匆,字字泣血。
宁展捧着这封以青竹阁密用文法完成的绝命书,视线模糊于“嘉墨二十七年夏”,透骨酸心,惄焉如捣。
戌正三刻,雷雨骤然扑向整个步溪,张狂的潇声肆虐城池。
地牢寂若无人,终为漫漫长夜所没,封棺成殓。宁展不胜其苦,与那几近疯魔的雨夜此唱彼和,泣不可仰。
直至地牢里再接不到一滴泪,即见以宁奋不顾命挥剑闯入,其后追赶的束衣男子面如死灰。
以宁一眼盯住宁展身后的高墙,墙上殷红飞溅。
“——殿下!”他惊惧呼唤,踉跄推开囚门,才瞧见被宁展和桌案遮挡,死状不可谓不惨烈的尸首。
宁展随手抹去泪痕,手压剑柄,看向外边的束衣男子。
不佩刀、弩、剑,身着青蝉翼。
听雪阁。
以宁深知这会儿不是多愁善感的时候。他回神转身,护着宁展,与那人隔门相对。
宁展拨开了以宁的肩,吩咐道:“去,收刀入鞘,将人处理妥当带走。这里太脏。”
令出如山,以宁从不怠慢。
可他方获悉阁中数位隐士下落不明,此际又亲眼目睹往昔雄狮惨死,就是责他违逆,他也没法置宁展的安危次于指令。
宁展并未降罪,只将以宁推向卫子昀,兀自质问束衣男子:“本君的人,现在何处。”
“埋了。”那人答得爽快,却有意不说埋在了哪里。
“现、在、何、处。”宁展一字一顿,步步接近。
束衣男子闭了嘴。
他右手负后,向外倒退,脚步麻利而不失稳健,行止之间,略有几分宁佳与身轻如燕的架子。
可惜,他还远远比不上宁佳与!
那人说话便要走出犴门,即被宁展迎头追上。
宁展踏地腾跃,片刻不差,翻身断其起势,截其去路,将人堵在灯火烛顶的囚室长廊。
束衣男子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似在惊错宁展何以如此了解听雪阁的节奏。
青蝉翼与素白衫之下,脚步迂回,无声对峙。
束衣男子谨慎退至长廊另一头,确保自己将背后全部交与坚实的高墙,而非囚室内蓄势待发般的以宁。
宁展紧盯那人背于身后的右手。
三大暗阁,青竹执剑佩刀,迎柳负弩搭矢,独听雪标新立异,花样层出不穷。
说好听些,是妙用江湖暗器。说难听些,都是下九流的鬼蜮伎俩。
坏人心术!
眼观那人势动,宁展果断拔剑出鞘。束衣男子同时弓腰起跳,借着身后高墙及两侧栅栏凭空飞跨,猛向他俯冲。
宁展亦然阔步,挥剑对敌。
两道锋芒划破一文不值的颜面,二人奔突相向,间距陡然迫近。
束衣男子立刻扬起右手,甩着“哐啷”脆响的刺棱铁链,朝宁展劈头而下!
长剑与刺链擦身撞击,震颤不止。
男子力大如牛,铁索长逾五尺、重达一钧,被他赶得快若疾风,每每以迅雷之势抓住宁展通体煞白的利剑。
宁展并非没有可堪匹敌的功夫,奈何铁索粗重,荆棘似的刺棱更是绕着利剑攀缠直上。剑刃锋锐,但受困须臾,便失了快速还手的威力。
三回五次,宁展发觉此人竟毫无闪避之意,像是咬定了他的长剑不敌铁索,企图借此耗尽他的精力,要与他斗个你死我活。
体格如何精壮,也是实打实的血肉之躯。
对方既不躲,宁展决心与之拼力一搏。他稳步撤剑,气沉丹田,凝通体之息,举刃刺其喉管!
利刃依旧被袭来的铁链锁得几无用武之地。
宁展牢牢把住剑柄,与强力互不相让。他额角业已渗出细汗,险些任面前这尊立地金刚连同那铁索一并带向半空。
硬拼不是良策。
男子气粗劲强,器械霸道,正因如是,他本就吃重的块头还须坠上沉甸甸的铁索。这缠人的刺棱能锁住宁展的剑,亦能锁住他自己的看家本领。
听雪隐士本应行经无迹,如今另受禁锢,能为之活用的轻功,不及宁佳与平素同宁展打闹的半分火候。
倘规避锋芒,再偷师一二,能比其更近听雪之风!
宁展霎时后撤,蹬犴门骤起,逼得束衣男子稍退两步。
他凌空少顷,脑海中不断掠过宁佳与绕手抽扇、蹿房越脊、闪身取袋、飞踢踩尸的种种。
荒郊客栈,城关窄巷,集市长街,寻芳楼前。
如此看,宁佳与貌似讳莫如深,却又向他袒露了不少。
宁展右手把剑,半身不动,双脚则后踩门栅,交替而上。眨眼工夫,他两腿越过头顶,面朝束衣男子,眼色挑衅,随即整个人蓦然前翻!
剑身犹困铁链间不得动弹,剑柄已在宁展掌中迅速掉转。
宁展反手握柄,双脚稳稳落在对方左右两肩。
铁索缠绕长剑,剑柄朝上,利刃朝下,俨若扭转乾坤。
宁展站在这抓了瞎的男子肩头,只消就长剑捅下,利刃便要并着裹了满身的刺,将听雪阁的废物捅个肝胆俱烂!
“——等等!”
宁展循声望去,是那为虎作伥的白公子。
“剑下留人!”白歌左手高举,右手压剑,步子在犴门外刹住,不敢再前半寸,唯恐激怒宁展。
宁展两眼微眯,似在犹豫。孰料下一刻,长剑竟被他脚下的男子勒着刺棱铁链,生生拦腰折断。
尖端“当啷”砸地,余下的断刃连着剑柄,仍被宁展掐于虎口。
不待男子接续动作,他狠狠踩下两脚,借力下了肩,与对方拉开距离,站定白歌一臂之外。
束衣男子磨磨蹭蹭收起铁索,垂着脑袋摸鼻子,难为情地偷瞟白歌。
短暂沉寂,宁展依稀捕捉到利物擦过粗糙的尖锐。
宁展正好挡了白歌视线,缓缓提手,与颈齐平,五指在脸侧并作斜掌,由左上至右下,隔空抹脖。
白歌与宁展相去不远,但始终隔着一扇半掩半开的栅门。他显然也听见了细微动静,暗道不好,却是为时已晚。
宁展手起,以宁刀落。
“苍!”一声,长剑抽出,血柱迸散长廊。
宁展虚拳掩鼻,从容让道,形似在躲身后绽放的血花,实是给白公子将青竹阁“凶残成性”的做派看得更清楚些。
他推门而出,在白歌身边顿了会。
“节哀。”
说罢,宁展向以宁招招手掌,率先离去。
以宁甩下残血,收刃入鞘。他绕过白歌,肩头的卫子昀纹风不动,在他背上睡得格外安稳。
白歌切齿拊心,如鲠在喉。
虎体熊腰的大块头孤零零向后倒去,他终于全力奔入地牢,嘶吼回荡寺狱。
“——师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