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秋池没说话,他满眼都是二人并肩远去,相谈甚欢的模样。
他站得并不算远,只是先前撞见那二人争执,全是未出阁的女眷,他不便现身。
方才那几人离开时,他正打算过去,谁知又来了个碍事的谯鉴。
眼看二人越走越远,节华还是一副看好戏的姿态,晏秋池淡淡问:“围场也来了,先生说的意外收获在何处?”
“关系她生死转机之人,都已在这围场之中,王爷莫急。”
难得从他嘴里听见几句有用的话,晏秋池立马追问:“转机?何人?”
节华又摆出了那副高深莫测的做派,像个讹钱的江湖神棍:“天机不可泄露,但机缘天定,非俗世人可插手,王爷安心便是。”
“俗世人”深深地看了他一眼,似笑非笑:“那本王就拭目以待了,相信先生必不会令我失望,先生知晓此事在本王心中的分量,将来事成,定有重礼相谢。”
至于若是不成嘛……
节华无声轻笑。
若是不成,左不过赔上这条命谢罪。
“王爷现在还是先去追人吧,孤男寡女还越走越偏,多不安全。”
他贴心地找好了借口,晏秋池也就顺势点头:“也对,那我去看看。”
但在旁人眼中相谈甚欢的二人,实则此刻气氛远算不上融洽。
谯鉴已听说了青青因对盛平王有恩,被他收为义妹之事,本就自觉二人已有了几分交情,现在看她更是顺眼,于是盛情邀请于归回洛阳后去他府上打马吊。
但于归对打马吊实在是一窍不通,也不感兴趣。
她只是想借谯鉴脱身,并没有当真要和他交朋友的意思。
她又不会在洛阳城待很久,再过几个月,就算她还活着,也是要离开的。
但谯鉴分外热情,又问她想不想去游船,城外庄子上的莲湖小荷初露,游湖饮酒,也颇有景致。
见她兴趣缺缺,又打算约她去打马球。
于归想了想,且不说她会不会打马球,以她的气力,真上了场,到时候人和马总得伤一个。
她委婉道:“你看我身娇体弱的,骑马都不太熟练,何况是打马球。”
谯鉴脚下一个踉跄,瞪着眼睛难以置信:“身娇体弱?敢情那日拎着棍子打人的不是你?”
于归面无表情地转开头。
忘了这回事了。
她硬着头皮道:“我那还不是事出有因!”虽然事后她也觉得是自己过于紧张了些,不过是个素未谋面之人,顶多有些疑惑她的身份,绝不可能认出她。
但谯鉴听见这句话却不自然起来。
事出有因……她是为了他……
“什么事出有因?”
乍一听见晏秋池的声音在身后响起,谯鉴差点没跳起来。
他反应极大地转头,欣喜道:“表兄,你可算来了,我前些日子去你府上找不见人,昨夜去你帐中你也不在,真让我好找。”
昨夜……
晏秋池眼中快速闪过一抹不自在,略一点头,并没有解释自己昨夜行踪的意思。
他不动神色地走到二人中央,看向于归:“在说什么?”
“只是闲聊几句,谯公子热情好客,说要请我去做客。”
“做客?”他皱了皱眉,对谯鉴道:“单独请一个姑娘去你府上做客,你的礼数都丢到脑子后头去了吗?”
他对谯鉴说话时可不如对于归那么温柔。
谯鉴虽然前几日心心念念要去寻表兄,但一听这语气还是下意识有些发憷,垂头辩解道:“我让娘亲给她下帖子不就成了么,我娘的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三天两头的设宴聚会,家里成日热闹得跟个酒楼似的,多她一个也不多。”
“那也不行,你娘成日里设宴还不是为了替你寻一门好亲事,这种场合不适合她。”
“怎么就不适合了?”谯鉴下意识张口反驳,但晏秋池瞥了他一眼,他又蔫了下去,嘴硬着说:“青青不也是没出嫁的姑娘。”
这话在晏秋池的目光中越说越低,他没敢再当着他的面说。
青青?
晏秋池略一思忖,明白过来,想必是她胡诌的名字。
不知为何,他方才还莫名有些凝滞的心情又好了起来。
谯鉴没发现他的变化,也没留意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已和青青被人隔开。
晏秋池语气实在太过正经,谯鉴完全没想过表兄会有别的用意,当真反思起自己的不妥之处来。
想不到表兄对这个救命恩人如此看重。
也是,表兄素来重情重义,青青于他有恩,又孤身一人,自然得多看顾些。
可他不同啊,他又不是外人,对表兄有恩就是对他有恩,他可以帮表兄一起照顾青青,有他在,绝不会让青青受半点委屈的!
晏秋池出现后,谯鉴的注意力立马转移了。
他一路上都在旁敲侧击,将话题绕到永州,试图打听出晏秋池回永州的时间。
他原本十拿九稳,表兄又不像母亲那般迷信,绝不会因什么江湖术士的虚妄狂言就阻止他。
但见晏秋池始终不接茬,像是听不明白似的,谯鉴也急了起来。
于归不知前情,看他这般模样,多问了一句:“谯公子想出门自个儿出便是,又非闺阁女子,谁还能不让你走?为何非得缠着他?”
“你不懂,现在只有表兄能帮我了。”谯鉴摆了摆手,又对晏秋池连连奉承起来,恨不得将表兄夸得天上有地下无的。
晏秋池觑他一眼,淡淡道:“不必说了。”
谯鉴脸上一喜,就听得他的后半句话,“好好在家待着吧。”
眼看他的笑容僵在了嘴角,随即竟拉着晏秋池的袖子低声下气地开始哀求。
于归看得直乐,眼前的谯鉴哪还有初见她时那不可一世的样子?
“表兄,我保证绝对不会给你添乱的,我就是想出去转一转,你孤身一人前往封地的时候,不也才十几岁?”
晏秋池不为所动。
“我都快加冠了,还是跟你一起,你亲自看着我还不放心吗?”
“缘由你心知肚明,你既然叫我一声表兄,我就不能放纵你胡来,否则若是当真出事,你让你母亲如何自处?”
“她可只有你一个孩子!”
他加重了语气,其中的不容违逆连于归都听出来了。
“可我已经长大了!”
谯鉴一下子激动起来,站在原地嚷嚷道。
他多少还顾忌着场合,围场中人多嘴杂,故而这句话声音并不算高,但他的神色像一只不服气的狼崽,下一刻就要咬人似的。
于归讶然地转头看着他,心知这其中恐怕有些什么她不知道的隐情。
晏秋池却并未软化态度,他只是平静问道:“谯鉴,冲动行事、恣意妄为,就是你口中的长大吗?你是个什么名声什么做派我远在永州亦有所耳闻,十八九岁,已是成家立业的年纪,你这个样子,如何担得起重任?”
谯鉴不服气,仰着头倔强反问:“表兄少年时的名声又比我好到哪里去?不也是离京去了永州后才变得成熟稳重么?我娘不许我离开洛阳,也不让我出仕,我需要担什么重任,成日除了吃喝玩乐我还能做什么?”
晏秋池脸色变了,他袖中的手抬了起来,仿佛下一刻巴掌就要扇到谯鉴脸上。
于归立马抓着他的手紧紧握住。
虽然谯鉴这个样子确实像个欠揍的纨绔,但她有种预感,晏秋池要是真打了他,他恐怕能当场哭出来。
看得出来,谯鉴对他这个表兄分明是很崇敬在意的。
晏秋池也就是方才一下气急,没想真动手,于归一拦,他也就顺势放下了。
但他看着谯鉴的眼神中仍带着火气:“你母亲把你看得比她的心肝还重,就算你当真不在乎自己的死活,也要为她想一想。”
“今日也就是我,你将方才的话拿去皇兄面前再说一遍,且看他是会为你做主欢欢喜喜送你上路,还是打断你的腿!”
二人大吵一架后不欢而散,谯鉴独自闷着头先行离去,晏秋池神色平静地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样,将于归送了回去。
路上,不等于归提及,他就先解释了谯鉴的事。
他从前的确如谯鉴所料那般不信这些怪力乱神的说法,可现在不同,天地浩渺,万物不过其中一粟,或许人力不可及之处,当真有玄妙仙山,得道仙人。
世上都能有起死回生之术,那有勘破命数的高人也不足为奇。
毕竟谁又说得准这世上不会有第二个节华?
他能理解汝阳郡主,为了在乎之人,就算是再虚无缥缈的说法,也不得不信。
“谯公子今年多大?”
“十九,刚好小你三个月。”
于归算了算,“那离他二十岁生辰岂不是还有半年?半年也没那么长吧,他怎么就非得这个时候离开洛阳?”
“他虽然表面纨绔,但内心极其骄傲,一直不满姑姑因术士之言拘束于他,越是临近加冠之日,他越想离开。”
“我懂了,他是想证明给郡主看,那个术士是个骗子?可万一是真的,岂不是拿自己的命来赌?”
晏秋池点头。
“所以我绝不会答应。”
*
午后,围猎正式开始。
晏明川作为君主,率先入林猎回一只鹿后,便端坐高台,将猎场留给了臣子们。
君子六艺,无论文臣武将,大多通些骑射功夫,不过这种场合,向来是留给年轻人出风头的,上了些年纪的大臣们便都识趣地陪坐在此,并未加入。
沈于归坐在不起眼的角落,伸长了脖子,终于在朝林中疾驰的身影中看见了一抹熟悉的红衣。
都能上马打猎了,身子必然是没问题的。
她操碎了一颗做姐姐的心,复又看向上首的帝王銮驾——晏秋池就坐在皇帝身边。
他也并未随众人入林,而是懒洋洋坐在华盖下饮酒,时不时地与身边的兄长说几句话,目光却总是不经意般往此处看来。
场中有人高举着酒杯,向皇帝敬酒,口中不住感叹。
于归分心听了几句,大意是在说君王节俭,竟连衣服上都有补丁,连声赞颂着得贤君如此,夫复何求。
此言一出,众臣纷纷附和。
于归仗着没人注意,悄悄打量半晌,果然在皇帝今日所穿的披风上瞧见一处兰花纹样。
这原来是个补丁?
她怎么没瞧出来?
不过隔这么远,她能看清那个纹样已经很不容易了。
上首的皇帝闻言,竟然轻笑了一声,随后道:“要说节俭,那也是贵妃节俭,这是贵妃亲手为朕所缝。寻常人家的夫妻不就是这么过日子?寻常人穿得,朕也穿得,有何稀奇?怎么,张爱卿,尊夫人不替你缝衣裳?”
这……
这话惊住的不仅是先前的大臣,而是在场所有人,连晏秋池也难掩震惊。
于归愣愣抬头看去——
众人目光所落之处,都是皇帝身旁的姜贵妃。
他站得并不算远,只是先前撞见那二人争执,全是未出阁的女眷,他不便现身。
方才那几人离开时,他正打算过去,谁知又来了个碍事的谯鉴。
眼看二人越走越远,节华还是一副看好戏的姿态,晏秋池淡淡问:“围场也来了,先生说的意外收获在何处?”
“关系她生死转机之人,都已在这围场之中,王爷莫急。”
难得从他嘴里听见几句有用的话,晏秋池立马追问:“转机?何人?”
节华又摆出了那副高深莫测的做派,像个讹钱的江湖神棍:“天机不可泄露,但机缘天定,非俗世人可插手,王爷安心便是。”
“俗世人”深深地看了他一眼,似笑非笑:“那本王就拭目以待了,相信先生必不会令我失望,先生知晓此事在本王心中的分量,将来事成,定有重礼相谢。”
至于若是不成嘛……
节华无声轻笑。
若是不成,左不过赔上这条命谢罪。
“王爷现在还是先去追人吧,孤男寡女还越走越偏,多不安全。”
他贴心地找好了借口,晏秋池也就顺势点头:“也对,那我去看看。”
但在旁人眼中相谈甚欢的二人,实则此刻气氛远算不上融洽。
谯鉴已听说了青青因对盛平王有恩,被他收为义妹之事,本就自觉二人已有了几分交情,现在看她更是顺眼,于是盛情邀请于归回洛阳后去他府上打马吊。
但于归对打马吊实在是一窍不通,也不感兴趣。
她只是想借谯鉴脱身,并没有当真要和他交朋友的意思。
她又不会在洛阳城待很久,再过几个月,就算她还活着,也是要离开的。
但谯鉴分外热情,又问她想不想去游船,城外庄子上的莲湖小荷初露,游湖饮酒,也颇有景致。
见她兴趣缺缺,又打算约她去打马球。
于归想了想,且不说她会不会打马球,以她的气力,真上了场,到时候人和马总得伤一个。
她委婉道:“你看我身娇体弱的,骑马都不太熟练,何况是打马球。”
谯鉴脚下一个踉跄,瞪着眼睛难以置信:“身娇体弱?敢情那日拎着棍子打人的不是你?”
于归面无表情地转开头。
忘了这回事了。
她硬着头皮道:“我那还不是事出有因!”虽然事后她也觉得是自己过于紧张了些,不过是个素未谋面之人,顶多有些疑惑她的身份,绝不可能认出她。
但谯鉴听见这句话却不自然起来。
事出有因……她是为了他……
“什么事出有因?”
乍一听见晏秋池的声音在身后响起,谯鉴差点没跳起来。
他反应极大地转头,欣喜道:“表兄,你可算来了,我前些日子去你府上找不见人,昨夜去你帐中你也不在,真让我好找。”
昨夜……
晏秋池眼中快速闪过一抹不自在,略一点头,并没有解释自己昨夜行踪的意思。
他不动神色地走到二人中央,看向于归:“在说什么?”
“只是闲聊几句,谯公子热情好客,说要请我去做客。”
“做客?”他皱了皱眉,对谯鉴道:“单独请一个姑娘去你府上做客,你的礼数都丢到脑子后头去了吗?”
他对谯鉴说话时可不如对于归那么温柔。
谯鉴虽然前几日心心念念要去寻表兄,但一听这语气还是下意识有些发憷,垂头辩解道:“我让娘亲给她下帖子不就成了么,我娘的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三天两头的设宴聚会,家里成日热闹得跟个酒楼似的,多她一个也不多。”
“那也不行,你娘成日里设宴还不是为了替你寻一门好亲事,这种场合不适合她。”
“怎么就不适合了?”谯鉴下意识张口反驳,但晏秋池瞥了他一眼,他又蔫了下去,嘴硬着说:“青青不也是没出嫁的姑娘。”
这话在晏秋池的目光中越说越低,他没敢再当着他的面说。
青青?
晏秋池略一思忖,明白过来,想必是她胡诌的名字。
不知为何,他方才还莫名有些凝滞的心情又好了起来。
谯鉴没发现他的变化,也没留意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已和青青被人隔开。
晏秋池语气实在太过正经,谯鉴完全没想过表兄会有别的用意,当真反思起自己的不妥之处来。
想不到表兄对这个救命恩人如此看重。
也是,表兄素来重情重义,青青于他有恩,又孤身一人,自然得多看顾些。
可他不同啊,他又不是外人,对表兄有恩就是对他有恩,他可以帮表兄一起照顾青青,有他在,绝不会让青青受半点委屈的!
晏秋池出现后,谯鉴的注意力立马转移了。
他一路上都在旁敲侧击,将话题绕到永州,试图打听出晏秋池回永州的时间。
他原本十拿九稳,表兄又不像母亲那般迷信,绝不会因什么江湖术士的虚妄狂言就阻止他。
但见晏秋池始终不接茬,像是听不明白似的,谯鉴也急了起来。
于归不知前情,看他这般模样,多问了一句:“谯公子想出门自个儿出便是,又非闺阁女子,谁还能不让你走?为何非得缠着他?”
“你不懂,现在只有表兄能帮我了。”谯鉴摆了摆手,又对晏秋池连连奉承起来,恨不得将表兄夸得天上有地下无的。
晏秋池觑他一眼,淡淡道:“不必说了。”
谯鉴脸上一喜,就听得他的后半句话,“好好在家待着吧。”
眼看他的笑容僵在了嘴角,随即竟拉着晏秋池的袖子低声下气地开始哀求。
于归看得直乐,眼前的谯鉴哪还有初见她时那不可一世的样子?
“表兄,我保证绝对不会给你添乱的,我就是想出去转一转,你孤身一人前往封地的时候,不也才十几岁?”
晏秋池不为所动。
“我都快加冠了,还是跟你一起,你亲自看着我还不放心吗?”
“缘由你心知肚明,你既然叫我一声表兄,我就不能放纵你胡来,否则若是当真出事,你让你母亲如何自处?”
“她可只有你一个孩子!”
他加重了语气,其中的不容违逆连于归都听出来了。
“可我已经长大了!”
谯鉴一下子激动起来,站在原地嚷嚷道。
他多少还顾忌着场合,围场中人多嘴杂,故而这句话声音并不算高,但他的神色像一只不服气的狼崽,下一刻就要咬人似的。
于归讶然地转头看着他,心知这其中恐怕有些什么她不知道的隐情。
晏秋池却并未软化态度,他只是平静问道:“谯鉴,冲动行事、恣意妄为,就是你口中的长大吗?你是个什么名声什么做派我远在永州亦有所耳闻,十八九岁,已是成家立业的年纪,你这个样子,如何担得起重任?”
谯鉴不服气,仰着头倔强反问:“表兄少年时的名声又比我好到哪里去?不也是离京去了永州后才变得成熟稳重么?我娘不许我离开洛阳,也不让我出仕,我需要担什么重任,成日除了吃喝玩乐我还能做什么?”
晏秋池脸色变了,他袖中的手抬了起来,仿佛下一刻巴掌就要扇到谯鉴脸上。
于归立马抓着他的手紧紧握住。
虽然谯鉴这个样子确实像个欠揍的纨绔,但她有种预感,晏秋池要是真打了他,他恐怕能当场哭出来。
看得出来,谯鉴对他这个表兄分明是很崇敬在意的。
晏秋池也就是方才一下气急,没想真动手,于归一拦,他也就顺势放下了。
但他看着谯鉴的眼神中仍带着火气:“你母亲把你看得比她的心肝还重,就算你当真不在乎自己的死活,也要为她想一想。”
“今日也就是我,你将方才的话拿去皇兄面前再说一遍,且看他是会为你做主欢欢喜喜送你上路,还是打断你的腿!”
二人大吵一架后不欢而散,谯鉴独自闷着头先行离去,晏秋池神色平静地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样,将于归送了回去。
路上,不等于归提及,他就先解释了谯鉴的事。
他从前的确如谯鉴所料那般不信这些怪力乱神的说法,可现在不同,天地浩渺,万物不过其中一粟,或许人力不可及之处,当真有玄妙仙山,得道仙人。
世上都能有起死回生之术,那有勘破命数的高人也不足为奇。
毕竟谁又说得准这世上不会有第二个节华?
他能理解汝阳郡主,为了在乎之人,就算是再虚无缥缈的说法,也不得不信。
“谯公子今年多大?”
“十九,刚好小你三个月。”
于归算了算,“那离他二十岁生辰岂不是还有半年?半年也没那么长吧,他怎么就非得这个时候离开洛阳?”
“他虽然表面纨绔,但内心极其骄傲,一直不满姑姑因术士之言拘束于他,越是临近加冠之日,他越想离开。”
“我懂了,他是想证明给郡主看,那个术士是个骗子?可万一是真的,岂不是拿自己的命来赌?”
晏秋池点头。
“所以我绝不会答应。”
*
午后,围猎正式开始。
晏明川作为君主,率先入林猎回一只鹿后,便端坐高台,将猎场留给了臣子们。
君子六艺,无论文臣武将,大多通些骑射功夫,不过这种场合,向来是留给年轻人出风头的,上了些年纪的大臣们便都识趣地陪坐在此,并未加入。
沈于归坐在不起眼的角落,伸长了脖子,终于在朝林中疾驰的身影中看见了一抹熟悉的红衣。
都能上马打猎了,身子必然是没问题的。
她操碎了一颗做姐姐的心,复又看向上首的帝王銮驾——晏秋池就坐在皇帝身边。
他也并未随众人入林,而是懒洋洋坐在华盖下饮酒,时不时地与身边的兄长说几句话,目光却总是不经意般往此处看来。
场中有人高举着酒杯,向皇帝敬酒,口中不住感叹。
于归分心听了几句,大意是在说君王节俭,竟连衣服上都有补丁,连声赞颂着得贤君如此,夫复何求。
此言一出,众臣纷纷附和。
于归仗着没人注意,悄悄打量半晌,果然在皇帝今日所穿的披风上瞧见一处兰花纹样。
这原来是个补丁?
她怎么没瞧出来?
不过隔这么远,她能看清那个纹样已经很不容易了。
上首的皇帝闻言,竟然轻笑了一声,随后道:“要说节俭,那也是贵妃节俭,这是贵妃亲手为朕所缝。寻常人家的夫妻不就是这么过日子?寻常人穿得,朕也穿得,有何稀奇?怎么,张爱卿,尊夫人不替你缝衣裳?”
这……
这话惊住的不仅是先前的大臣,而是在场所有人,连晏秋池也难掩震惊。
于归愣愣抬头看去——
众人目光所落之处,都是皇帝身旁的姜贵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