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最主要的人是我自己。】——《小草日记》
-
十六岁的李蓁终于意识到自己对段斯成产生了不一样的感情。
也许这种感情早在她懵懂的四年级的时候就悄悄地埋进她的心里,只是一直到她高一的这一年,才终于破土而出。
校运会圆满结束,一切重回到了原本的轨道上。没了练习,李蓁遇见段斯成的机会大大减少。
她早已习惯。
只是早操的时候,她会为了见到他,在前奏准备的时间早早就来到操场上,时刻注意着入口进来的同学,有时候能远远看到他,就会特别高兴。
诺大的学校里,李蓁遇到他的次数实在太少了。
每一次杜心如去办公室交作业,她总要想些说辞和她一起去,只是为了路过他们班时偷偷看他一眼。
以前她不会问为什么她们班要被安排在创新楼,而不是教学楼呢。这些事情她从来不会抱怨,甚至觉得在创新楼很好。可现在她却想,要是她们班也能在教学楼就好了。
高一上学期一晃而过,他们这届是新高考改革的第一届,期末考试之前学校组织他们高一年级开了一次大会。年级组长在台上介绍了新高考改革的3+3模式,又大概统计了一下同学们理想的选科情况。然后让他们在这个寒假认真考虑,下学期回来就要做好选科的工作。
大会结束后,同学们一窝蜂的往外涌。
李蓁走在后面,徐正走到她的旁边,与她一道走出去。
“杜心如呢?”
“回教室了。”会议到后部分的时候杜心如就借口去厕所然后溜回教室了。
徐正:“这家伙。”
“你有想要选的科了吗?”他问。
李蓁轻叹口气:“简直就是一头雾水。你呢,有想要选的吗?”
徐正:“物理和化学肯定是要选的,我比较偏向理科。”
“偏理比较好找工作。”她说。
徐正:“嗯。兴趣也很重要。”
走出大会堂,凉飕飕的风迎面吹来。李蓁打了个寒颤。徐正和班上的其他都同学勾肩搭背往别处走了,李蓁缩了缩脖子,走下台阶,慢慢的往教室走。
抬眼时,视线中一下子出现了一道熟悉的身影。
蓝白的校服外套里是一件连帽卫衣,他的手里卷着几张A4纸,上头密密麻麻看着像是学习资料。不知和身边的男生说了什么,他忽然摇了摇头。
有个女生从她身边跑过,不小心撞到了她。
女生停下道歉。
李蓁说没事之后她就快速跑走,走到段斯成的身后拍了一下他,然后快速躲到另一个男生的身后。
段斯成停下回头,没看到人轻蹙了一下眉就转头。
结果女生从另一个男生的身边跳了出来,段斯成显然被吓了一跳,立马停下脚步。旁边的人大笑起来。
李蓁终于想起了那女生是之前校运会在厕所里借她橡皮筋的人。那个蝴蝶结橡皮筋她一直没机会还给她。
原来她和段斯成认识啊。
看起来,关系好像很好的样子。
李蓁看着他们走上教学楼,身影消失在人群中才转身回班。
-
期末考试全市联考,题的难度有点大。李蓁数学考了136,物理87,其他科就考得不是很好。
整个寒假的她过着每天两点一线的生活。除了在店里帮忙,就是窝在家里学习。
她和妈妈商量了选科的事情,妈妈直接说学文。
妈妈说:“就你那个成绩还去学理,根本就跟不上人家。学文好一点。你姐不就是学文的。”
最后妈妈丢了一句:“不然就去问你表姐看看她说什么。我又没多少文化,能给你提什么建议。”
李蓁洗着碗,碗筷碰撞的声音以及水流哗啦啦的声音真是让人觉得烦闷。她轻轻的嗯了声。
李蓁回到房间就给表姐发了消息询问,表姐认为如果她成绩还可以的话,学理科比较好一点,理科工作机会多。表姐还问了她以后想要做什么,她的梦想是什么?
那天晚上,李蓁失眠了。
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
从假期到开学,李蓁都只在做一件事情。
那就是寻找自己的梦想。
第一次月考结束后学校就让提交选科表。
班上同学交头接耳,讨论和分享自己的选科情况。李蓁看着手里这张灰色表格,一脸愁容。
杜心如一拿到表格就快速的勾选,见她还拿着表格发呆,便问道:“怎么了,你还没想好吗?”
李蓁点头。
徐正拿着表格走上前,在她们的前面坐下:“你们打算选什么?”
杜心如:“政治历史生物。你呢?选了全理?”
徐正:“物理化学历史。”
杜心如:“物理?你啊?”
“对啊,什么语气你。”
“没,就是觉得物理好难。你考虑好了?”
“好了啊。好多专业都需要物理的啊,选物理,以后选择就能多一点。”
“也是。”
徐正转眼看向李蓁,“你还没想好?”
李蓁摇摇头。
徐正想了想说:“没事,还有几天的时间可以考虑。”
杜心如说:“对,别着急。”
晚上下了晚自习,李蓁在房间学习时听到了客厅里李雨晴和大伯父大伯母说选科的事情的声音。李雨晴早就想好要学什么了,她选的科目和杜心如是一样的。
大伯父叫她出去,问了她的选科情况。
李蓁说自己想学物理。
大伯父:“学理好啊。你堂哥就是学理的,现在在北京的工作很好的。而且你成绩好,学理科不浪费。”
她的成绩真的好吗?
上学期的期末联考一塌糊涂,这次的月考还只是排在班级第二。昨晚和妈妈打电话,妈妈说她成绩差,学文科轻松一点。
她应该听谁的呢?
-
周末李蓁回了一趟家,因为选科表需要家长的签名。
妈妈坚持让她学文。
“从过年到现在,一直拿这件事情来问,说了你又不听。你厉害,你有自己的主见。你觉得就你那个成绩你学得了理科吗?比你聪明比你厉害的人有多少。”妈妈一边收拾桌子一边说,“你看你表姐学的文科不好?以后出来当个老师,考个公务员。你学理科你想去干什么,你能干什么。”
“你要是不听我的你就去学,你到时候别来给我哭着说学不下去。”
妈妈说错了,她一点自己的主见都没有。
周日要去学校的那天,李蓁把写好的选科表给妈妈签字。
她写了和杜心如一样的科目。
妈妈签了名。
下午,她到车站坐车去学校。
班车的味道很臭,李蓁是有点晕车的。上车时,上面已经有不少人了,靠窗的位置都被人坐了。李蓁在第二排的空位坐下,抱着书包,拿出手机插上耳机。刚打开,就有一条消息跳了进来。
段斯成的名字一闪而过,她的神经一下子紧绷了起来。
她点开,看清那一条消息的瞬间,立马转头。
左边后面倒数第二排靠窗的位置,段斯成坐直着身体咧嘴笑着对她招了招手:“这儿。”
李蓁心脏怦怦直跳。她的呼吸有些急促,克制着抬起手微微一笑的同他挥手。算是打了招呼。
其实他的旁边是有空位的,只是李蓁不敢过去。
车上的空位陆陆续续有人坐下,她回头看了好几次他身旁的位置。心里做了无数次斗争,在司机发车时,终于鼓起勇气想要过去,然而那时有人上来了。
他身旁的位置没有了。
李蓁默默收回了脚。
心里不断懊悔。
因为晕车她根本就不敢玩手机,司机发车后她便戴上耳机播放音乐闭眼了。
车上学生居多,没有什么声音,比较安静。一路下来,李蓁昏昏欲睡,压根就不知道车上都上了哪些人,在哪个站停,下了哪些人。
进入市区,等待红绿灯的时候,李蓁才睁开眼睛。
她转头往窗外看去,高楼林立,太阳快要下山了。
红灯一过,汽车直行拐弯,在车站附近的公交站停了车。车门打开,车上的人还没下去完,就听到那些拉客阿姨招呼人坐车。
李蓁憋着一口气,收耳机整理衣服快速下车。
她走到公交站的凳子上坐下,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她才慢慢缓过来。
段斯成是最后一个从公共汽车上下来的。
他穿着一件白色T恤,蓝色外套,下面是一件黑色短裤,戴着耳机,背着一个斜挎包,很阳光干净。
段斯成拒绝了那些拉客阿姨,然后走到她旁边。李蓁与他对视弯唇笑了笑。
段斯成说:“你脸色不太好,怎么了?”
李蓁说没事。
段斯成看了她一会儿,问道:“你是不是晕车?”
李蓁点头:“有点。”
段斯成伸手在斜挎包里摸了摸,很快从里面拿出了几颗糖果:“这是薄荷糖,吃了会好一点。”
李蓁接过道谢。
段斯成又问:“你要不要喝水?”
李蓁摇头:“吃这个就好了。”
然而段斯成像是没听到一样,对她说:“你等我一会儿。”
李蓁有些奇怪,视线跟着他移动。
段斯成转身走到公交站旁的小商铺,买了一瓶矿泉水。
公交站有不少人,他大步朝她走来。风吹动了他的头发和衣摆,树叶跟着沙沙作响,公交站旁的紫色风铃花瓣从天而降,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许多人都拿起手机对着这棵盛大又浪漫的风铃木拍,而李蓁的视线从始至终都只在段斯成的身上。
他带着花香,朝着她走来。
段斯成停在她的面前,打开瓶盖弯腰将水递给她:“喝点水会更舒服一点。”
李蓁抬着头,看了他好一会儿,才伸手接过。
她喝了一口,再次抬眼看他时,发现了他头上的风铃花。她没多想,伸手帮他拿了下来。
段斯成一下子愣住。
四目相对的那一刻,李蓁脸颊滚烫。
天空仿佛陷入了荒芜寂静,风铃花静静地躺在她的手心。她咽了咽喉咙,眼神闪躲:“你头上有这个。”
段斯成眨了眨眼睛,立马站直了身,随意摸了下头发。
-
公交车很快过来,李蓁快速把这株小花朵收进口袋。然后起身,两人一前一后上车。
李蓁在靠窗的位置坐下,抱着书包,目视前方,心脏狂跳地等着段斯成在旁边落座。
他坐下的那一刻,她觉得自己的心跳都要骤停了。他身上的气味很好闻,淡淡地,有一股清香,窗外的风将他的味道带到她的鼻尖。
段斯成说,“对了,你要选什么?”
李蓁:“政治历史生物。”
“文科?你这个算是文科了吧。”他偏头看她,语气有些不可思议。
“嗯。偏文科的。”李蓁轻轻点头,笑说,“干嘛这个语气。”
段斯成:“没。就是有些意外。我记得你理科成绩挺好的。”
李蓁心跳漏了半拍,他也在关注着她吗?
“大家都说理科到后面很难学,我怕自己学不下去。”她转头,开玩笑般笑着说,“我比较笨。”
段斯成眉头轻蹙:“什么话!”
“选科,最主要的人是你自己,不是别人。这个事情在于你的兴趣,你的能力和未来想要做什么。”
“而且,你一点也不笨好吗!”
李蓁怔住。
“你以后想要做什么?”他认真问道。
李蓁盯着他看了一会儿,然后视线移开看向窗外。下午的阳光没那么热烈,很温暖,今天的天空特别美,有点橙又有点紫。她的梦想是什么?
小的时候,她看见穿着白大褂的爸爸在医院救人的样子。那让她印象深刻。
后来,出了事,家里人就比较排斥医生这个职业。
所以,她也就渐渐的把这个医生梦放到心里。
可是在寒假的那段时间里,这个梦,又出来了。
她说:“我想学医。”
一直以来她都不敢告诉任何人自己想学这个。
“学医挺好的啊。”他又蹙眉,“可是你选的科目和学医不搭边吧,学医应该要全理比较合适吧。”
李蓁点头。
一点也不搭边,完全不搭边。
段斯成不解道:“那你还选?”
“我家里人不支持我学医。”
“为什么?”他问。
李蓁抿了抿唇,说:“我爸爸以前就是医生,一年到头回不来几次,很忙。他13年去震区支援,出意外去世了。”
段斯成沉默良久,小声说:“对不起。”
“没事。”李蓁故作轻松笑道:“我觉得学文也挺好的。”
“但是学医是你的梦想啊。”他说。
李蓁笑着不说话。
段斯成,你知道我为什么还是想要学医吗?
寒假的时候,你在Q|Q空间分享了一个纪录片,写了你的观后感,我去看了那个纪录片。想起了我的爸爸,我被里面的故事感动无数次,我也想靠自己的能力去救更多的人。
我也希望,这样一个渺小的我,能做有意义的事情。
可是你不会知道的。
而我也不能让妈妈伤心。
她侧头看着他笑:“你呢,你选了什么?”
段斯成:“物理化学地理。”
-
十六岁的李蓁终于意识到自己对段斯成产生了不一样的感情。
也许这种感情早在她懵懂的四年级的时候就悄悄地埋进她的心里,只是一直到她高一的这一年,才终于破土而出。
校运会圆满结束,一切重回到了原本的轨道上。没了练习,李蓁遇见段斯成的机会大大减少。
她早已习惯。
只是早操的时候,她会为了见到他,在前奏准备的时间早早就来到操场上,时刻注意着入口进来的同学,有时候能远远看到他,就会特别高兴。
诺大的学校里,李蓁遇到他的次数实在太少了。
每一次杜心如去办公室交作业,她总要想些说辞和她一起去,只是为了路过他们班时偷偷看他一眼。
以前她不会问为什么她们班要被安排在创新楼,而不是教学楼呢。这些事情她从来不会抱怨,甚至觉得在创新楼很好。可现在她却想,要是她们班也能在教学楼就好了。
高一上学期一晃而过,他们这届是新高考改革的第一届,期末考试之前学校组织他们高一年级开了一次大会。年级组长在台上介绍了新高考改革的3+3模式,又大概统计了一下同学们理想的选科情况。然后让他们在这个寒假认真考虑,下学期回来就要做好选科的工作。
大会结束后,同学们一窝蜂的往外涌。
李蓁走在后面,徐正走到她的旁边,与她一道走出去。
“杜心如呢?”
“回教室了。”会议到后部分的时候杜心如就借口去厕所然后溜回教室了。
徐正:“这家伙。”
“你有想要选的科了吗?”他问。
李蓁轻叹口气:“简直就是一头雾水。你呢,有想要选的吗?”
徐正:“物理和化学肯定是要选的,我比较偏向理科。”
“偏理比较好找工作。”她说。
徐正:“嗯。兴趣也很重要。”
走出大会堂,凉飕飕的风迎面吹来。李蓁打了个寒颤。徐正和班上的其他都同学勾肩搭背往别处走了,李蓁缩了缩脖子,走下台阶,慢慢的往教室走。
抬眼时,视线中一下子出现了一道熟悉的身影。
蓝白的校服外套里是一件连帽卫衣,他的手里卷着几张A4纸,上头密密麻麻看着像是学习资料。不知和身边的男生说了什么,他忽然摇了摇头。
有个女生从她身边跑过,不小心撞到了她。
女生停下道歉。
李蓁说没事之后她就快速跑走,走到段斯成的身后拍了一下他,然后快速躲到另一个男生的身后。
段斯成停下回头,没看到人轻蹙了一下眉就转头。
结果女生从另一个男生的身边跳了出来,段斯成显然被吓了一跳,立马停下脚步。旁边的人大笑起来。
李蓁终于想起了那女生是之前校运会在厕所里借她橡皮筋的人。那个蝴蝶结橡皮筋她一直没机会还给她。
原来她和段斯成认识啊。
看起来,关系好像很好的样子。
李蓁看着他们走上教学楼,身影消失在人群中才转身回班。
-
期末考试全市联考,题的难度有点大。李蓁数学考了136,物理87,其他科就考得不是很好。
整个寒假的她过着每天两点一线的生活。除了在店里帮忙,就是窝在家里学习。
她和妈妈商量了选科的事情,妈妈直接说学文。
妈妈说:“就你那个成绩还去学理,根本就跟不上人家。学文好一点。你姐不就是学文的。”
最后妈妈丢了一句:“不然就去问你表姐看看她说什么。我又没多少文化,能给你提什么建议。”
李蓁洗着碗,碗筷碰撞的声音以及水流哗啦啦的声音真是让人觉得烦闷。她轻轻的嗯了声。
李蓁回到房间就给表姐发了消息询问,表姐认为如果她成绩还可以的话,学理科比较好一点,理科工作机会多。表姐还问了她以后想要做什么,她的梦想是什么?
那天晚上,李蓁失眠了。
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
从假期到开学,李蓁都只在做一件事情。
那就是寻找自己的梦想。
第一次月考结束后学校就让提交选科表。
班上同学交头接耳,讨论和分享自己的选科情况。李蓁看着手里这张灰色表格,一脸愁容。
杜心如一拿到表格就快速的勾选,见她还拿着表格发呆,便问道:“怎么了,你还没想好吗?”
李蓁点头。
徐正拿着表格走上前,在她们的前面坐下:“你们打算选什么?”
杜心如:“政治历史生物。你呢?选了全理?”
徐正:“物理化学历史。”
杜心如:“物理?你啊?”
“对啊,什么语气你。”
“没,就是觉得物理好难。你考虑好了?”
“好了啊。好多专业都需要物理的啊,选物理,以后选择就能多一点。”
“也是。”
徐正转眼看向李蓁,“你还没想好?”
李蓁摇摇头。
徐正想了想说:“没事,还有几天的时间可以考虑。”
杜心如说:“对,别着急。”
晚上下了晚自习,李蓁在房间学习时听到了客厅里李雨晴和大伯父大伯母说选科的事情的声音。李雨晴早就想好要学什么了,她选的科目和杜心如是一样的。
大伯父叫她出去,问了她的选科情况。
李蓁说自己想学物理。
大伯父:“学理好啊。你堂哥就是学理的,现在在北京的工作很好的。而且你成绩好,学理科不浪费。”
她的成绩真的好吗?
上学期的期末联考一塌糊涂,这次的月考还只是排在班级第二。昨晚和妈妈打电话,妈妈说她成绩差,学文科轻松一点。
她应该听谁的呢?
-
周末李蓁回了一趟家,因为选科表需要家长的签名。
妈妈坚持让她学文。
“从过年到现在,一直拿这件事情来问,说了你又不听。你厉害,你有自己的主见。你觉得就你那个成绩你学得了理科吗?比你聪明比你厉害的人有多少。”妈妈一边收拾桌子一边说,“你看你表姐学的文科不好?以后出来当个老师,考个公务员。你学理科你想去干什么,你能干什么。”
“你要是不听我的你就去学,你到时候别来给我哭着说学不下去。”
妈妈说错了,她一点自己的主见都没有。
周日要去学校的那天,李蓁把写好的选科表给妈妈签字。
她写了和杜心如一样的科目。
妈妈签了名。
下午,她到车站坐车去学校。
班车的味道很臭,李蓁是有点晕车的。上车时,上面已经有不少人了,靠窗的位置都被人坐了。李蓁在第二排的空位坐下,抱着书包,拿出手机插上耳机。刚打开,就有一条消息跳了进来。
段斯成的名字一闪而过,她的神经一下子紧绷了起来。
她点开,看清那一条消息的瞬间,立马转头。
左边后面倒数第二排靠窗的位置,段斯成坐直着身体咧嘴笑着对她招了招手:“这儿。”
李蓁心脏怦怦直跳。她的呼吸有些急促,克制着抬起手微微一笑的同他挥手。算是打了招呼。
其实他的旁边是有空位的,只是李蓁不敢过去。
车上的空位陆陆续续有人坐下,她回头看了好几次他身旁的位置。心里做了无数次斗争,在司机发车时,终于鼓起勇气想要过去,然而那时有人上来了。
他身旁的位置没有了。
李蓁默默收回了脚。
心里不断懊悔。
因为晕车她根本就不敢玩手机,司机发车后她便戴上耳机播放音乐闭眼了。
车上学生居多,没有什么声音,比较安静。一路下来,李蓁昏昏欲睡,压根就不知道车上都上了哪些人,在哪个站停,下了哪些人。
进入市区,等待红绿灯的时候,李蓁才睁开眼睛。
她转头往窗外看去,高楼林立,太阳快要下山了。
红灯一过,汽车直行拐弯,在车站附近的公交站停了车。车门打开,车上的人还没下去完,就听到那些拉客阿姨招呼人坐车。
李蓁憋着一口气,收耳机整理衣服快速下车。
她走到公交站的凳子上坐下,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她才慢慢缓过来。
段斯成是最后一个从公共汽车上下来的。
他穿着一件白色T恤,蓝色外套,下面是一件黑色短裤,戴着耳机,背着一个斜挎包,很阳光干净。
段斯成拒绝了那些拉客阿姨,然后走到她旁边。李蓁与他对视弯唇笑了笑。
段斯成说:“你脸色不太好,怎么了?”
李蓁说没事。
段斯成看了她一会儿,问道:“你是不是晕车?”
李蓁点头:“有点。”
段斯成伸手在斜挎包里摸了摸,很快从里面拿出了几颗糖果:“这是薄荷糖,吃了会好一点。”
李蓁接过道谢。
段斯成又问:“你要不要喝水?”
李蓁摇头:“吃这个就好了。”
然而段斯成像是没听到一样,对她说:“你等我一会儿。”
李蓁有些奇怪,视线跟着他移动。
段斯成转身走到公交站旁的小商铺,买了一瓶矿泉水。
公交站有不少人,他大步朝她走来。风吹动了他的头发和衣摆,树叶跟着沙沙作响,公交站旁的紫色风铃花瓣从天而降,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许多人都拿起手机对着这棵盛大又浪漫的风铃木拍,而李蓁的视线从始至终都只在段斯成的身上。
他带着花香,朝着她走来。
段斯成停在她的面前,打开瓶盖弯腰将水递给她:“喝点水会更舒服一点。”
李蓁抬着头,看了他好一会儿,才伸手接过。
她喝了一口,再次抬眼看他时,发现了他头上的风铃花。她没多想,伸手帮他拿了下来。
段斯成一下子愣住。
四目相对的那一刻,李蓁脸颊滚烫。
天空仿佛陷入了荒芜寂静,风铃花静静地躺在她的手心。她咽了咽喉咙,眼神闪躲:“你头上有这个。”
段斯成眨了眨眼睛,立马站直了身,随意摸了下头发。
-
公交车很快过来,李蓁快速把这株小花朵收进口袋。然后起身,两人一前一后上车。
李蓁在靠窗的位置坐下,抱着书包,目视前方,心脏狂跳地等着段斯成在旁边落座。
他坐下的那一刻,她觉得自己的心跳都要骤停了。他身上的气味很好闻,淡淡地,有一股清香,窗外的风将他的味道带到她的鼻尖。
段斯成说,“对了,你要选什么?”
李蓁:“政治历史生物。”
“文科?你这个算是文科了吧。”他偏头看她,语气有些不可思议。
“嗯。偏文科的。”李蓁轻轻点头,笑说,“干嘛这个语气。”
段斯成:“没。就是有些意外。我记得你理科成绩挺好的。”
李蓁心跳漏了半拍,他也在关注着她吗?
“大家都说理科到后面很难学,我怕自己学不下去。”她转头,开玩笑般笑着说,“我比较笨。”
段斯成眉头轻蹙:“什么话!”
“选科,最主要的人是你自己,不是别人。这个事情在于你的兴趣,你的能力和未来想要做什么。”
“而且,你一点也不笨好吗!”
李蓁怔住。
“你以后想要做什么?”他认真问道。
李蓁盯着他看了一会儿,然后视线移开看向窗外。下午的阳光没那么热烈,很温暖,今天的天空特别美,有点橙又有点紫。她的梦想是什么?
小的时候,她看见穿着白大褂的爸爸在医院救人的样子。那让她印象深刻。
后来,出了事,家里人就比较排斥医生这个职业。
所以,她也就渐渐的把这个医生梦放到心里。
可是在寒假的那段时间里,这个梦,又出来了。
她说:“我想学医。”
一直以来她都不敢告诉任何人自己想学这个。
“学医挺好的啊。”他又蹙眉,“可是你选的科目和学医不搭边吧,学医应该要全理比较合适吧。”
李蓁点头。
一点也不搭边,完全不搭边。
段斯成不解道:“那你还选?”
“我家里人不支持我学医。”
“为什么?”他问。
李蓁抿了抿唇,说:“我爸爸以前就是医生,一年到头回不来几次,很忙。他13年去震区支援,出意外去世了。”
段斯成沉默良久,小声说:“对不起。”
“没事。”李蓁故作轻松笑道:“我觉得学文也挺好的。”
“但是学医是你的梦想啊。”他说。
李蓁笑着不说话。
段斯成,你知道我为什么还是想要学医吗?
寒假的时候,你在Q|Q空间分享了一个纪录片,写了你的观后感,我去看了那个纪录片。想起了我的爸爸,我被里面的故事感动无数次,我也想靠自己的能力去救更多的人。
我也希望,这样一个渺小的我,能做有意义的事情。
可是你不会知道的。
而我也不能让妈妈伤心。
她侧头看着他笑:“你呢,你选了什么?”
段斯成:“物理化学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