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色朦胧,叽叽喳喳的蝉鸣响彻整个清芜院,窗外的梧桐叶也伴随着微风,施施然然的落在姜婉禾手心,翠绿的叶子被悄无声息的捏碎,徒留脉络浮于表面。
书意看着眼前的一切,心头一颤,急忙将架上的披风搭在姜婉禾粉白色的寝衣身上,话里是止不住的担忧。
“这入夜后,不似白天般那么燥热,世子妃还是多穿一点比较好。”
书意探头,瞧着四下无人的后院,啪嗒一声打开的木窗关上。
姜婉禾瞥了一眼心事重重的书意,神情自若的搅着雪泡豆水儿,不紧不慢道:“什么事。”
书意俯身在姜婉禾耳边轻语道:“方才奴婢去小厨房拿宵夜时,有一个鬼鬼祟祟的女侍拦住奴婢,自称是世子妃的旧识,奴婢瞧她说的有鼻子有眼的,特来禀告世子妃。”
“哦。”姜婉禾来了兴致,将雪泡豆水儿搁置在一旁,半眯的眸子里闪过一丝狐疑,把玩着手上的玉佩,不由失笑道:“她可有什么证据。”
“奴婢原先也同世子妃想的一般,就问她身上有没有什么可以证明身份的物件,她就将这枚簪子给了奴婢,还说如果世子妃问起,就说她名唤清遥。”
话音刚落,书意就从身上摸出一只金累花丝金簪递给姜婉禾,继续道:“奴婢瞧着这支金簪不是什么贱物,故而拿不定主意。”
姜婉禾看着手上的金簪,心里面已经信了七八分,只不过还是存着一丝疑虑,“她人现在在哪。”
“奴婢知道此事非同小可,特意让她在门外先候着。”
姜婉禾微微蹙起眉头,双眸似有浮翠流丹掠,沉声道:“让她进来。”
“是。”
姜婉禾看着手中的金簪,眉头一皱,放在心口的位置喃喃道:“会不会是你。”
清遥看着和当年如出一辙的小姐,泪水顿时从夺眶而出,俯身就朝着姜婉禾行大礼,哽咽道:“奴婢给世子妃请安。”
再次听到熟悉的声音,姜婉禾美目盼兮的眸子里满是欣喜,压抑着哭腔,有条不紊的吩咐道:“书意你去外面看着,没有我的允许,谁也不能进来。”
“是。”
听着平稳的脚步声渐行渐远,姜婉禾再也控制不住心头的苦涩,抱着清遥硌手的后背,红着眼眶,一抽一抽的哭泣着。
“这么多年你都去哪了,那日我们泛溪一别,倒真应了那句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被姜婉禾抱在怀里的清遥,仿佛是找到什么倚靠,长臂死死抱着姜婉禾的腰不肯松开。
断断续续哭了好一阵,才委屈道:“我被一个农户所救,只不过那家人救我也不是出于好心,而是想将我许配给她们家那个呆儿,一次争吵中,我才知道那里是她们救了我,她们明明是从人牙子哪里买的,我一路北上打听,终于打听到小姐的下落,他们说如果月初之前不拿出一百两银子,他们就要把我买到窑子里去。”
听着清遥的哭诉,姜婉禾只觉得自己心都要碎了。
清遥从小就要强,哭成这样得是受了多大的委屈。
姜婉禾红着眼眶,轻手轻脚的给清遥顺气,涩声道:“一切都过去了,农户那边我给你解决,从今往后你就在我身边呆着,哪也不去好不好。”
“好。”
清遥似是想到什么,扯着姜婉禾的衣袖,仰头正色道:“姑娘我方才在小厨房听到有人要害你。”
“有人要害我。”姜婉禾不可置信的看着清遥,眸中闪过一丝毒辣,捏着帕子冷笑道:“我连人都还没有见完,就有人开始迫不及待的露出狐狸尾巴了。”
此刻的清遥也冷静下来,站起身走到姜婉禾身侧,看着桌上的雪泡豆水儿,道:“虽小姐本无意入定北王府这个虎狼窝,可到底是因为这个虚名挡了某些人的路,等假以时日小姐彻底在定北王本站稳脚跟,那些人保不齐要狗急跳墙。”
“你方才在小厨房听到什么。”
姜婉禾捏着手中的帕子,冷眼瞧着正中间挂着的画像,微微上弯的柳叶眉此刻满是戾气,嘴角也噙着一抹意味不明的冷笑。
“奴婢听他们说什么老夫人这病越发不好,以后整个王府还不是王妃的天下,让下毒的厨子不用担心,王妃是个好说话的主,况且就以王妃的脑子,根本就查不出来,不然也不会被老夫人压了这么多年。”
姜婉禾冷笑道:“王妃被老夫人压了那么多年,哪里是因为没有脑子,而是那软的不成样的耳根,不成器的娘家,再配上那嚣张跋扈的性子,不被老夫人算计那才奇怪,我倒是不知这王府里既然还有第五个女主人。”
清遥自然知道其中的利弊,忍不住出声道:“就是不知道他们会把毒下在哪里。”
姜婉禾嘴角勾起一抹讥讽的笑意,笑道:“要想神不知鬼不觉的下毒,除了替罪羔羊,最重要的是如何把毒混在菜里,还能让人毫无察觉,除了小厨房按照规矩每日供应的燕窝,就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让人毫无察觉。”
清遥听每日供应,立马变了脸色,紧张道:“小姐那没有吃吧。”
“吃。”姜婉禾冷哼道:“这定北王府的燕窝又不是什么稀罕物件,还入不了我的口,只不过防人之心不可无,清遥乘他们现在还不知道你是我的人,我吩咐你一件事。”
“小姐你说。”清遥俯身凑过去,眼珠子咕噜咕噜的转了几圈,眼里是止不住的惊叹,“小姐这个方法,倒是能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在门外把风的书意哪里知道里面主仆二人的密谋,打着哈欠,眼含泪意道:“怎么这么久还没有出来。”
不知道过了多久,身后的大门缓缓打开,昏昏欲睡的书意瞬间惊醒。
只见清遥落落大方的朝着书意俯身,道:“书意姑娘,今日的事多亏了你”
“你我同是服侍世子妃的,互相帮衬帮衬也是理所应当,姑娘可有住处。”
听着书意的关心,清遥摇了摇头,“多谢姑娘关心,进府之人怎么会没有任处,时候也不早了,我得趁着没被发现之前赶紧回去,书意姑娘,后会有期。”
清遥潇洒离去的背影,在月光下被拉得很长,书意撇着嘴,喃喃自语道:“真是一个怪人。”
---
“沈大人清留步。”
听着身后御前总管康富辉的声音,沈珩安同身侧跟着的同僚简单客气几句。
才施施然然的回过身去,客气道:“可是陛下有何吩咐。”
见沈珩安这么客气,康富辉白团子的脸上满是谄媚,笑道:“陛下说好久没有和沈大人一起切磋棋意,这段时间心里面一直犯痒痒,姑邀沈大人去御书房下下棋。”
“多谢公公提点。”
---
“臣给陛下请安。”
“来了。”文帝一脸笑意的看着沈珩安,指着桌上的残局,兴致盎然道:“这是朕前些日子从古书上看到的残局,一眼就想到了你这个混小子。”
沈珩安神情自若的走到文帝对侧的位置,冷眼瞧着棋盘上被逼进死胡同的白子,嘴角噙着一抹若有若无的冷笑。
轻轻拭起一枚白子,将其放到棋盘上最不起眼的角落,好整以暇地望着说道:“陛下召臣过来,应该不是为了一盘无关紧要的棋局吧。”
文帝看着从小在自己身边长大的沈珩安,指着他摇头叹息道:“你这孩子怎么就是沉不住气,朕不是听说突然你成亲,娶的还是一个穷乡僻壤出来的商户之女,就想召你进宫,听听你是怎么想的。”
“臣能有什么想法。”
说话间,沈珩安又在棋盘上轻轻落下一子,原本败局已定的白子,隐隐约约有了死灰复燃之势。
沈珩安微微掀了掀眼皮,抬眸瞧着文帝轻笑不语,将被吃的黑子悄无声息的收入囊中。
“如今她已与臣已经拜了堂,只要她日后安分守己,臣定当要为她的后半生负责。”
文帝知道沈珩安是一条路走到黑的性子,即使对那个女子无意,也还是会给那个女子身为正妻应有的尊贵,体面。
况且瞧着沈珩安这样子,也不像是无意。
文帝轻叹一口气,瞧着棋盘上大势已去的黑子,叹息道:“你啊你啊,既然人家姑娘已经和你拜过高堂,就好好对人家,别和你那个混账父亲一样,做出宠妾灭妻的荒唐事。”
“扑通。”沈珩安一时不察,手上的白子就这么出来了的滚落在棋盘上,让原本就疏散的棋子更是七零八落。
沈珩安看着大局已定的棋盘,不由冷笑一声,待到将棋子全部归位,才不紧不慢道:“听陛下这语气,是他要回来了吧。”
“朕也不能让他在边关呆一辈子,不过你如今也长大了,世子之位更是稳如泰山,想必他也会有所收敛。”文帝满眼心疼的瞧着沈珩安。
语气中的关切,不应是一个帝王对臣子该有的情愫。
“臣倒是不担心他,只不过臣听说最近边关捉到两个刺客,不知可审出什么没有。”
听沈珩安这么一说,文帝才想起真正让沈珩安过来的目的,轻咳一声,语气不善道:“还没来得及审,人就已经开始毒发身亡。
书意看着眼前的一切,心头一颤,急忙将架上的披风搭在姜婉禾粉白色的寝衣身上,话里是止不住的担忧。
“这入夜后,不似白天般那么燥热,世子妃还是多穿一点比较好。”
书意探头,瞧着四下无人的后院,啪嗒一声打开的木窗关上。
姜婉禾瞥了一眼心事重重的书意,神情自若的搅着雪泡豆水儿,不紧不慢道:“什么事。”
书意俯身在姜婉禾耳边轻语道:“方才奴婢去小厨房拿宵夜时,有一个鬼鬼祟祟的女侍拦住奴婢,自称是世子妃的旧识,奴婢瞧她说的有鼻子有眼的,特来禀告世子妃。”
“哦。”姜婉禾来了兴致,将雪泡豆水儿搁置在一旁,半眯的眸子里闪过一丝狐疑,把玩着手上的玉佩,不由失笑道:“她可有什么证据。”
“奴婢原先也同世子妃想的一般,就问她身上有没有什么可以证明身份的物件,她就将这枚簪子给了奴婢,还说如果世子妃问起,就说她名唤清遥。”
话音刚落,书意就从身上摸出一只金累花丝金簪递给姜婉禾,继续道:“奴婢瞧着这支金簪不是什么贱物,故而拿不定主意。”
姜婉禾看着手上的金簪,心里面已经信了七八分,只不过还是存着一丝疑虑,“她人现在在哪。”
“奴婢知道此事非同小可,特意让她在门外先候着。”
姜婉禾微微蹙起眉头,双眸似有浮翠流丹掠,沉声道:“让她进来。”
“是。”
姜婉禾看着手中的金簪,眉头一皱,放在心口的位置喃喃道:“会不会是你。”
清遥看着和当年如出一辙的小姐,泪水顿时从夺眶而出,俯身就朝着姜婉禾行大礼,哽咽道:“奴婢给世子妃请安。”
再次听到熟悉的声音,姜婉禾美目盼兮的眸子里满是欣喜,压抑着哭腔,有条不紊的吩咐道:“书意你去外面看着,没有我的允许,谁也不能进来。”
“是。”
听着平稳的脚步声渐行渐远,姜婉禾再也控制不住心头的苦涩,抱着清遥硌手的后背,红着眼眶,一抽一抽的哭泣着。
“这么多年你都去哪了,那日我们泛溪一别,倒真应了那句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被姜婉禾抱在怀里的清遥,仿佛是找到什么倚靠,长臂死死抱着姜婉禾的腰不肯松开。
断断续续哭了好一阵,才委屈道:“我被一个农户所救,只不过那家人救我也不是出于好心,而是想将我许配给她们家那个呆儿,一次争吵中,我才知道那里是她们救了我,她们明明是从人牙子哪里买的,我一路北上打听,终于打听到小姐的下落,他们说如果月初之前不拿出一百两银子,他们就要把我买到窑子里去。”
听着清遥的哭诉,姜婉禾只觉得自己心都要碎了。
清遥从小就要强,哭成这样得是受了多大的委屈。
姜婉禾红着眼眶,轻手轻脚的给清遥顺气,涩声道:“一切都过去了,农户那边我给你解决,从今往后你就在我身边呆着,哪也不去好不好。”
“好。”
清遥似是想到什么,扯着姜婉禾的衣袖,仰头正色道:“姑娘我方才在小厨房听到有人要害你。”
“有人要害我。”姜婉禾不可置信的看着清遥,眸中闪过一丝毒辣,捏着帕子冷笑道:“我连人都还没有见完,就有人开始迫不及待的露出狐狸尾巴了。”
此刻的清遥也冷静下来,站起身走到姜婉禾身侧,看着桌上的雪泡豆水儿,道:“虽小姐本无意入定北王府这个虎狼窝,可到底是因为这个虚名挡了某些人的路,等假以时日小姐彻底在定北王本站稳脚跟,那些人保不齐要狗急跳墙。”
“你方才在小厨房听到什么。”
姜婉禾捏着手中的帕子,冷眼瞧着正中间挂着的画像,微微上弯的柳叶眉此刻满是戾气,嘴角也噙着一抹意味不明的冷笑。
“奴婢听他们说什么老夫人这病越发不好,以后整个王府还不是王妃的天下,让下毒的厨子不用担心,王妃是个好说话的主,况且就以王妃的脑子,根本就查不出来,不然也不会被老夫人压了这么多年。”
姜婉禾冷笑道:“王妃被老夫人压了那么多年,哪里是因为没有脑子,而是那软的不成样的耳根,不成器的娘家,再配上那嚣张跋扈的性子,不被老夫人算计那才奇怪,我倒是不知这王府里既然还有第五个女主人。”
清遥自然知道其中的利弊,忍不住出声道:“就是不知道他们会把毒下在哪里。”
姜婉禾嘴角勾起一抹讥讽的笑意,笑道:“要想神不知鬼不觉的下毒,除了替罪羔羊,最重要的是如何把毒混在菜里,还能让人毫无察觉,除了小厨房按照规矩每日供应的燕窝,就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让人毫无察觉。”
清遥听每日供应,立马变了脸色,紧张道:“小姐那没有吃吧。”
“吃。”姜婉禾冷哼道:“这定北王府的燕窝又不是什么稀罕物件,还入不了我的口,只不过防人之心不可无,清遥乘他们现在还不知道你是我的人,我吩咐你一件事。”
“小姐你说。”清遥俯身凑过去,眼珠子咕噜咕噜的转了几圈,眼里是止不住的惊叹,“小姐这个方法,倒是能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在门外把风的书意哪里知道里面主仆二人的密谋,打着哈欠,眼含泪意道:“怎么这么久还没有出来。”
不知道过了多久,身后的大门缓缓打开,昏昏欲睡的书意瞬间惊醒。
只见清遥落落大方的朝着书意俯身,道:“书意姑娘,今日的事多亏了你”
“你我同是服侍世子妃的,互相帮衬帮衬也是理所应当,姑娘可有住处。”
听着书意的关心,清遥摇了摇头,“多谢姑娘关心,进府之人怎么会没有任处,时候也不早了,我得趁着没被发现之前赶紧回去,书意姑娘,后会有期。”
清遥潇洒离去的背影,在月光下被拉得很长,书意撇着嘴,喃喃自语道:“真是一个怪人。”
---
“沈大人清留步。”
听着身后御前总管康富辉的声音,沈珩安同身侧跟着的同僚简单客气几句。
才施施然然的回过身去,客气道:“可是陛下有何吩咐。”
见沈珩安这么客气,康富辉白团子的脸上满是谄媚,笑道:“陛下说好久没有和沈大人一起切磋棋意,这段时间心里面一直犯痒痒,姑邀沈大人去御书房下下棋。”
“多谢公公提点。”
---
“臣给陛下请安。”
“来了。”文帝一脸笑意的看着沈珩安,指着桌上的残局,兴致盎然道:“这是朕前些日子从古书上看到的残局,一眼就想到了你这个混小子。”
沈珩安神情自若的走到文帝对侧的位置,冷眼瞧着棋盘上被逼进死胡同的白子,嘴角噙着一抹若有若无的冷笑。
轻轻拭起一枚白子,将其放到棋盘上最不起眼的角落,好整以暇地望着说道:“陛下召臣过来,应该不是为了一盘无关紧要的棋局吧。”
文帝看着从小在自己身边长大的沈珩安,指着他摇头叹息道:“你这孩子怎么就是沉不住气,朕不是听说突然你成亲,娶的还是一个穷乡僻壤出来的商户之女,就想召你进宫,听听你是怎么想的。”
“臣能有什么想法。”
说话间,沈珩安又在棋盘上轻轻落下一子,原本败局已定的白子,隐隐约约有了死灰复燃之势。
沈珩安微微掀了掀眼皮,抬眸瞧着文帝轻笑不语,将被吃的黑子悄无声息的收入囊中。
“如今她已与臣已经拜了堂,只要她日后安分守己,臣定当要为她的后半生负责。”
文帝知道沈珩安是一条路走到黑的性子,即使对那个女子无意,也还是会给那个女子身为正妻应有的尊贵,体面。
况且瞧着沈珩安这样子,也不像是无意。
文帝轻叹一口气,瞧着棋盘上大势已去的黑子,叹息道:“你啊你啊,既然人家姑娘已经和你拜过高堂,就好好对人家,别和你那个混账父亲一样,做出宠妾灭妻的荒唐事。”
“扑通。”沈珩安一时不察,手上的白子就这么出来了的滚落在棋盘上,让原本就疏散的棋子更是七零八落。
沈珩安看着大局已定的棋盘,不由冷笑一声,待到将棋子全部归位,才不紧不慢道:“听陛下这语气,是他要回来了吧。”
“朕也不能让他在边关呆一辈子,不过你如今也长大了,世子之位更是稳如泰山,想必他也会有所收敛。”文帝满眼心疼的瞧着沈珩安。
语气中的关切,不应是一个帝王对臣子该有的情愫。
“臣倒是不担心他,只不过臣听说最近边关捉到两个刺客,不知可审出什么没有。”
听沈珩安这么一说,文帝才想起真正让沈珩安过来的目的,轻咳一声,语气不善道:“还没来得及审,人就已经开始毒发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