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低垂,院中几点灯火透过半阖的窗子微微映亮了榻上少女的脸庞,她眉眼蹙着,额前的刘海被冷汗浸湿了,像是陷入一个惹人困扰的噩梦。
“也遥?”房间门被敲了两下,有人在唤她的名字,“也遥,时辰差不多到了,身子还难受着吗?”
“吱呀”一声,木门被推开,祝也遥缓缓睁开眼,她有一双颜色稍浅的眸子,还没清醒似地又眨了两下,这才看向来人。
来的正是与她同窗几日内交到的好朋友柳见见,柳见见的鞋踩在木地板上,没发出半点声响。
祝也遥艰难地起了身,前几日染上的风寒简直是入了骨,她想开口逗柳见见两句,好要她别担心,嘴巴张了张,愣是一个音也没力气发出来。
一只干净白皙的手掌在她面前摊开,掌心躺着一颗棕色药丸,祝也遥愣了愣,就听柳见见轻声说:“这是昨日我写信托爹爹送来的,对风寒立马能见效,也遥,快些吃了吧。”
祝也遥点点头,就着水将药丸吞下,重新理了理及腰的乌发,被柳见见搀着站起身,慢慢向屋外的夜色中走去。
夜凉如水,几乎是一步一顿地走到院门口,体内这才稍稍有了一些力气,祝也遥轻轻拍了拍柳见见的手:“谢谢。”
“这有什么呀,”柳见见叹了口气,“也遥,要不是你,我的命恐怕就要喂给那湖水了。”
说完,她抬头望了望天色,又道:“我提早了一些喊你,祭场入口排队的人应是不多,等进去了,我们寻个前些的位置,”柳见见眼中似有期盼之色,“传闻大灵夜祭之时,群魔唯谨,万妖俯首,星辰斗转汇于祭场之上,千名修行道人诵经护持,大祭司以血为祭,时间就此停格一瞬。”
祭成后的事,祝也遥也听人讲过了,那将又是风调雨顺,举国安康的五年。
“这回总算能亲眼见到了!”柳见见雀跃道。
祝也遥见她笑,只觉身上病痛跟着柳见见上扬的尾音消弭了一些,先前因为昏睡而混沌的头脑也清醒不少。
在同窗们的只言片语中,大灵夜祭上,最重要的角色非那位大祭司莫属,而只用淌下的几滴血作祭品,便能一人完成如此恐怖的、令环伺的妖魔鬼怪不敢再起风云、令整个人间获得五年平安的大祭——她当然不信喊他们这些刚接触了点什么天道术法的半吊子去念点不知所云的咒能起到什么作用,所以这样一场盛大的祭祀自始至终的确只由他一人运作,在人们的口中,他似乎真是可通天地的、一抹神明怜惜世间苦难而留下的残影。
“不过……”柳见见像是想到什么,撇了撇嘴道,“近些时日来,大祭司性情大变,据说他一夜之间屏退了身边所有侍者和近卫,一个人住在祭场后边的一处偏殿里,听我爹爹说,那天在朝堂上,他忽然提着剑闯进来,当着皇帝的面,直接抹了好几位权臣的脖子,至今也未给出什么交代来。”
“性情大变……”祝也遥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那你可曾听闻,他从前是什么性子?”
柳见见一愣:“这倒没有,大祭司行事向来不为人所知晓。”
这么说来,这位祭司的性情到底原本如此,还是前些日突生了变故使他变成这样,就不是她们能知道的了。
“但我总觉得,”柳见见说,“一个……祈愿来年国泰民安之人,总归不该是随随便便就要人性命的吧。”
“况且,那还是在朝堂之上,”祝也遥也觉得有些不对劲,“天子九五之尊,他却……莫非皇帝也忌惮他?”
柳见见听了,急忙要来捂她的嘴,“呸呸呸,也遥,快别说了,这可不是咱们俩能妄议的,还好这处僻静,现下除了你我也没别人,万一有哪个耳力好的听了去,大卸八块怕都是轻的。”
“……好。”祝也遥在心里叹了口气,应了柳见见一声。
只不过...大祭司究竟是何许人也,总不会是什么温润如玉之辈,毕竟这祭祀又是在夜晚进行,主持之人是他,向天请愿之人是他,做法之人是他,就连祭品也是他自己的鲜血。
这样一个人,像从黑夜中走来,连拂过的风,都沾染了血气。
寒冬夜里,恰有一阵风吹来,顺着散开了一点的披风钻进去,割着她的脖颈,透过一身棉衣,刮着她的肌肤。
祝也遥霎时打了个寒颤,柳见见连忙帮她紧了紧衣领,担忧道:“这天气也真是,你还受着风寒呢,若不是学宫隶属主持祭祀的丹玉司,上头又发了话,不参加祭祀者取消入学资格,你回屋里多养养病也好。”
“没事,我……”祝也遥顿了顿,说,“我自己也想看看,这大灵夜祭……究竟是何等盛景。”
柳见见扶着她,继续朝祭场走去,风已循着夜色远去了,可那寒意却仿佛从她骨头里长出来,祝也遥抑制不住般发着抖,她深深吸了一口寒冬里的冷空气,干净,凛冽,随即又咳出声来。
方才风吹过的时候,分明也同这般洁净无比,可祝也遥却觉得,自己似乎真的闻到了那股血腥的味道。
就好像曾经也有这样一个更深露重的夜晚,她见到那位繁星环伺下踱步而来的人,怀着满身肃杀之意,让她至今想起来,都被那几乎绝望的情绪裹挟着不能自拔。
走了不知多久,脑海中似有若无的场景终于被一阵又一阵刺骨的寒风吹散了,柳见见瞧见她苍白的嘴唇,默默伸手将祝也遥搂住了。
不远处零零散散亮起几盏烛灯,祝也遥抬起头,那烛光便照亮了她琥珀色的瞳孔,瞳孔随即微缩了一瞬,眼底倒映着那些光,还有……面前水泄不通的人群。
柳见见瞪大了眼睛:“竟然这么多人,我还以为我们算来的早的了。”
祝也遥想了想说:“好多熟面孔,见见,你看这一圈人,是不是都是学宫的师兄?”
“还真是,”柳见见目光又往前头巡睃着,“哎,最前面那几个,不是和我们同期的几位吗?”
想来也是,学宫乃四年学制,而祭祀又是五年一度,这群后辈本就对大灵夜祭新奇无比,加上大祭司这抹神鬼莫测的颜色,第一次参祭,足够引得众人早早前来祭场列好队,一眼望去,人头攒动,柳见见牵上祝也遥,站在了队伍末尾。
而站的近了,就免不得听见旁人谈天。
“你听说了吗,”一名白衣长袍男子对同伴说道,“待会儿要出场那个,前些时候在铭德殿上杀了几个人,血洒在黑漆柱子上,溅了足足五尺高!”
“这有什么,”他身边之人道,“你是不知道,我听祖父提起过,四十七年前群魔来犯,他可是孤身一人提剑斩十方大魔之首,随后把自个的手腕一割,那血都要将祭台淌满了,也不知是血应了天道,还是天应了他的道!魔族还真被他唬退了,从此过了四十七年,天下便太平了四十七年!”
白衣男子心虚般往四下望了望,朝同伴嘘了一声:“你且小声些说话,不过,若真像你祖父说的那样,当今朝廷,也的确没几个能触他之威的,可总不至于……不至于视若无人啊!”
他们的声音低了下去,可在祝也遥耳里却一清二楚,她听见那位白衣男子又问,“那你祖父可提过,大祭司长什么样?”
他的同伴点了点头:“据说一袭玄色锦袍,面上戴着银做的面具,祭司嘛,要是以真面目见鬼神,难道不怕那地底下千万横死的怨灵找上门?”
此言一出,风中似乎有什么东西呜咽了一声,霎时间,狂风大作。
还来不及细想他们二人的话,祝也遥险些被吹得站不住,抓着柳见见的小臂,才勉强稳住身形,人群不安地躁动着,柳见见抬手过来,把她环住,顺便将她肩上的披风裹得更紧了。
“嗡。”
祭场中央传来一声钟响,所有人的头骨仿佛被剥开,雄浑而厚重的钟声猛地灌进来,一切尘世的感官都在此刻被荡涤干净,于是这一瞬间,万籁俱寂。
钟声荡起了古老的余音,一圈圈涟漪四散开来,祝也遥指尖微微发麻,随即惊奇地发现,身体好像不似之前那样难受了。
“亥时已到。”此时,队伍的最前方,祭场入口处站着的一位两鬓斑白的学宫长老开了口,他声音不大,在可怖的寂静下,全场每一个人都能听到。
“学宫弟子听令,”他缓缓说,“入学宫最晚一期弟子在前,反之在后,按顺序发放祈安符,进入祭场后,符会领着你们各归其位,之后的事,先生们教过你们了。”
紧绷的人群,就这样松散成一团,弟子们缄默着,迅速将队型摆开。
没过多久,丹玉司的其他的几百位道长和大能也接连到了场,他们像已排练了千百遍般,轻车熟路地走到了人群末端。
而祝也遥和柳见见,与其他几名同窗一起,站在了队伍的最前面,抬起头,就能看见祭场高大的门上,横架着漆黑的门楣。
祭场里的风穿过大门,仿若带着上古神灵的呼唤,轻柔地抚过祝也遥的发丝。
一缕长发被风捧起,拂上她白皙的侧颊,掌中符咒上的字发着金色的荧光,似有一股拉扯之力,顺着祝也遥攥着符咒的手,引她往前去。
祝也遥抬起脚,跨过了眼前漆黑的门槛,步入祭场之中。
其实很多时候,祝也遥都习惯跟在人群后面,路上出了差错会被前面的人先发现,她再随着人们一同变道就是了,捷径什么的更是懒得冒风险去找,反正人的归宿也就那么一个,只要最后能到终点就行。
可是这一次,她变成了走进祭场的第一个人。
前方空空荡荡,一片肃穆寂寥,既没有波涛让她跟随,更没有流水要她追逐。
这个要容纳上千人的场子,一眼望不到头,不知有多大。
祝也遥少有紧张的情绪,可这一刻,黑暗中的祭场像一个未知的黑洞,让她的心脏高高悬起。
场中没有点灯,大半的月亮都被埋在云层后边,只有手心的符咒微微发着光。
耳边风声呼啸,这阵风绕着祝也遥转了个圈,往祭场更深处刮去。
有脚步声渐渐在身后响起,是其他人也跟着符咒的指引进来了。
祝也遥低下头,想看清自己白色的鞋尖。
就这样低着头不知走了多久,符咒忽然停下了,它上面刻着的字的光芒纷纷消散,仿佛变成一张平平无奇的黄纸。
而祝也遥轻轻抬眼,看见了近在咫尺的祭坛。
祭坛约莫一丈高,不知是由什么制成的,和这里的一切一样通体漆黑。
不知为何,祝也遥心下忽地变得很空旷,心脏不再揪着,好像事情皆已经了然。
她曲起膝盖往面前的空地上跪坐了下去,按先生的吩咐静静等候。
没过多久,身旁有了动静,祝也遥转过头,与柳见见无声对视一眼。
紧接着,四周响起越来越多的脚步声和衣料摩擦地面的声音,许久之后,才重归于寂。
就在此时,盖住月亮的云不知所踪,月光清清冷冷地洒下来,以祭坛为中心,稍稍照亮了这一方天地——也照亮了祭场尽头走来的那个人。
祝也遥的目光往右侧去,那人一身黑衣浸在浓重的夜色里,如瀑的长发散在腰侧,月光为他披了一层朦胧的纱。
他的银色面具上刻着许多精致又古老的图案,面具几乎把整张脸都遮住了,只露出一双和面具一样颜色的眼睛。
大祭司从一片黑暗中踏月色而来,不疾不徐地穿行过跪坐着的人群,抬脚走上了通往祭坛的台阶。
离得实在是太近了。
一时间祝也遥脑子里只剩这一个念头。
而她只是稍稍一抬头,就看见了祭司修长苍白的左手。
手腕上圈着的,是一条银线做成的手链,中间嵌了三颗红得像血的珠子。
黑色的袍摆向上拂过台阶,那三颗珠子也随它的主人一起消失在祝也遥眼前。
“诸位。”祭坛上的人缓缓开口,嗓音像山中的冷泉,“近来吾身体有恙,今日大祭恐有灵力波动,祭成虽不是问题,离得近了,尔等难免受其影响,还请往后退一些罢。”
他话音刚落,众人手上的符咒便又亮了起来,符咒转了弯,引他们朝远离祭坛的方向退了两丈远,这才偃旗息鼓。
众人重新跪坐于地,望向中央那位。
月明星稀,他挺拔地立于祭坛之上,墨发被风扬起,面具上缀着一点银光。
大祭司手中变出一支白色的鸟类羽毛,那羽毛随即幻化成纷纷扬扬的光点向他飘去,而他黑色的长衣上顷刻间便仿若铺上了一层繁星。
与此同时,风起云涌,风中传来远古的鬼哭。
月亮高高悬起,千万星辰层层环绕聚于祭坛上空形成一个灿烂的漩涡,好像随时要把坛上之人卷入高高的云层里。
坛上的人屹然不动,只有黑袍被狂风吹得猎猎作响,于是他身上的繁星也涌动起来,同夜空交相辉映。
他从身后抽出一把极薄的冰剑,割破了自己右手的手腕。
血液霎时间争先恐后地涌出来,掉在了祭场之上。
弹指之间,血不再淌了,大祭司也没去擦它,任由血迹在掌心蜿蜒。
风渐渐停了,星光也在他头顶织成一片银河,大祭司微拢手掌,将灵力注入祭坛中。
同一时刻,祭场中千名修道之人掌中符咒的字迹大亮,众人齐声念诵请运咒,万民的夙愿仿佛也在其中。
待念诵完毕,符咒上燃起了白色的火焰。
火焰将符纸吞没得干干净净,消散在了空中——就像一切夙愿得了。
人们怔怔注视着火焰的残影。
大祭司收了手中之力,直起身,向跪着的一片人望去。
祝也遥似有所感,猛地抬起头,对上了一双哀伤又宁静的,银色的眼睛。
“也遥?”房间门被敲了两下,有人在唤她的名字,“也遥,时辰差不多到了,身子还难受着吗?”
“吱呀”一声,木门被推开,祝也遥缓缓睁开眼,她有一双颜色稍浅的眸子,还没清醒似地又眨了两下,这才看向来人。
来的正是与她同窗几日内交到的好朋友柳见见,柳见见的鞋踩在木地板上,没发出半点声响。
祝也遥艰难地起了身,前几日染上的风寒简直是入了骨,她想开口逗柳见见两句,好要她别担心,嘴巴张了张,愣是一个音也没力气发出来。
一只干净白皙的手掌在她面前摊开,掌心躺着一颗棕色药丸,祝也遥愣了愣,就听柳见见轻声说:“这是昨日我写信托爹爹送来的,对风寒立马能见效,也遥,快些吃了吧。”
祝也遥点点头,就着水将药丸吞下,重新理了理及腰的乌发,被柳见见搀着站起身,慢慢向屋外的夜色中走去。
夜凉如水,几乎是一步一顿地走到院门口,体内这才稍稍有了一些力气,祝也遥轻轻拍了拍柳见见的手:“谢谢。”
“这有什么呀,”柳见见叹了口气,“也遥,要不是你,我的命恐怕就要喂给那湖水了。”
说完,她抬头望了望天色,又道:“我提早了一些喊你,祭场入口排队的人应是不多,等进去了,我们寻个前些的位置,”柳见见眼中似有期盼之色,“传闻大灵夜祭之时,群魔唯谨,万妖俯首,星辰斗转汇于祭场之上,千名修行道人诵经护持,大祭司以血为祭,时间就此停格一瞬。”
祭成后的事,祝也遥也听人讲过了,那将又是风调雨顺,举国安康的五年。
“这回总算能亲眼见到了!”柳见见雀跃道。
祝也遥见她笑,只觉身上病痛跟着柳见见上扬的尾音消弭了一些,先前因为昏睡而混沌的头脑也清醒不少。
在同窗们的只言片语中,大灵夜祭上,最重要的角色非那位大祭司莫属,而只用淌下的几滴血作祭品,便能一人完成如此恐怖的、令环伺的妖魔鬼怪不敢再起风云、令整个人间获得五年平安的大祭——她当然不信喊他们这些刚接触了点什么天道术法的半吊子去念点不知所云的咒能起到什么作用,所以这样一场盛大的祭祀自始至终的确只由他一人运作,在人们的口中,他似乎真是可通天地的、一抹神明怜惜世间苦难而留下的残影。
“不过……”柳见见像是想到什么,撇了撇嘴道,“近些时日来,大祭司性情大变,据说他一夜之间屏退了身边所有侍者和近卫,一个人住在祭场后边的一处偏殿里,听我爹爹说,那天在朝堂上,他忽然提着剑闯进来,当着皇帝的面,直接抹了好几位权臣的脖子,至今也未给出什么交代来。”
“性情大变……”祝也遥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那你可曾听闻,他从前是什么性子?”
柳见见一愣:“这倒没有,大祭司行事向来不为人所知晓。”
这么说来,这位祭司的性情到底原本如此,还是前些日突生了变故使他变成这样,就不是她们能知道的了。
“但我总觉得,”柳见见说,“一个……祈愿来年国泰民安之人,总归不该是随随便便就要人性命的吧。”
“况且,那还是在朝堂之上,”祝也遥也觉得有些不对劲,“天子九五之尊,他却……莫非皇帝也忌惮他?”
柳见见听了,急忙要来捂她的嘴,“呸呸呸,也遥,快别说了,这可不是咱们俩能妄议的,还好这处僻静,现下除了你我也没别人,万一有哪个耳力好的听了去,大卸八块怕都是轻的。”
“……好。”祝也遥在心里叹了口气,应了柳见见一声。
只不过...大祭司究竟是何许人也,总不会是什么温润如玉之辈,毕竟这祭祀又是在夜晚进行,主持之人是他,向天请愿之人是他,做法之人是他,就连祭品也是他自己的鲜血。
这样一个人,像从黑夜中走来,连拂过的风,都沾染了血气。
寒冬夜里,恰有一阵风吹来,顺着散开了一点的披风钻进去,割着她的脖颈,透过一身棉衣,刮着她的肌肤。
祝也遥霎时打了个寒颤,柳见见连忙帮她紧了紧衣领,担忧道:“这天气也真是,你还受着风寒呢,若不是学宫隶属主持祭祀的丹玉司,上头又发了话,不参加祭祀者取消入学资格,你回屋里多养养病也好。”
“没事,我……”祝也遥顿了顿,说,“我自己也想看看,这大灵夜祭……究竟是何等盛景。”
柳见见扶着她,继续朝祭场走去,风已循着夜色远去了,可那寒意却仿佛从她骨头里长出来,祝也遥抑制不住般发着抖,她深深吸了一口寒冬里的冷空气,干净,凛冽,随即又咳出声来。
方才风吹过的时候,分明也同这般洁净无比,可祝也遥却觉得,自己似乎真的闻到了那股血腥的味道。
就好像曾经也有这样一个更深露重的夜晚,她见到那位繁星环伺下踱步而来的人,怀着满身肃杀之意,让她至今想起来,都被那几乎绝望的情绪裹挟着不能自拔。
走了不知多久,脑海中似有若无的场景终于被一阵又一阵刺骨的寒风吹散了,柳见见瞧见她苍白的嘴唇,默默伸手将祝也遥搂住了。
不远处零零散散亮起几盏烛灯,祝也遥抬起头,那烛光便照亮了她琥珀色的瞳孔,瞳孔随即微缩了一瞬,眼底倒映着那些光,还有……面前水泄不通的人群。
柳见见瞪大了眼睛:“竟然这么多人,我还以为我们算来的早的了。”
祝也遥想了想说:“好多熟面孔,见见,你看这一圈人,是不是都是学宫的师兄?”
“还真是,”柳见见目光又往前头巡睃着,“哎,最前面那几个,不是和我们同期的几位吗?”
想来也是,学宫乃四年学制,而祭祀又是五年一度,这群后辈本就对大灵夜祭新奇无比,加上大祭司这抹神鬼莫测的颜色,第一次参祭,足够引得众人早早前来祭场列好队,一眼望去,人头攒动,柳见见牵上祝也遥,站在了队伍末尾。
而站的近了,就免不得听见旁人谈天。
“你听说了吗,”一名白衣长袍男子对同伴说道,“待会儿要出场那个,前些时候在铭德殿上杀了几个人,血洒在黑漆柱子上,溅了足足五尺高!”
“这有什么,”他身边之人道,“你是不知道,我听祖父提起过,四十七年前群魔来犯,他可是孤身一人提剑斩十方大魔之首,随后把自个的手腕一割,那血都要将祭台淌满了,也不知是血应了天道,还是天应了他的道!魔族还真被他唬退了,从此过了四十七年,天下便太平了四十七年!”
白衣男子心虚般往四下望了望,朝同伴嘘了一声:“你且小声些说话,不过,若真像你祖父说的那样,当今朝廷,也的确没几个能触他之威的,可总不至于……不至于视若无人啊!”
他们的声音低了下去,可在祝也遥耳里却一清二楚,她听见那位白衣男子又问,“那你祖父可提过,大祭司长什么样?”
他的同伴点了点头:“据说一袭玄色锦袍,面上戴着银做的面具,祭司嘛,要是以真面目见鬼神,难道不怕那地底下千万横死的怨灵找上门?”
此言一出,风中似乎有什么东西呜咽了一声,霎时间,狂风大作。
还来不及细想他们二人的话,祝也遥险些被吹得站不住,抓着柳见见的小臂,才勉强稳住身形,人群不安地躁动着,柳见见抬手过来,把她环住,顺便将她肩上的披风裹得更紧了。
“嗡。”
祭场中央传来一声钟响,所有人的头骨仿佛被剥开,雄浑而厚重的钟声猛地灌进来,一切尘世的感官都在此刻被荡涤干净,于是这一瞬间,万籁俱寂。
钟声荡起了古老的余音,一圈圈涟漪四散开来,祝也遥指尖微微发麻,随即惊奇地发现,身体好像不似之前那样难受了。
“亥时已到。”此时,队伍的最前方,祭场入口处站着的一位两鬓斑白的学宫长老开了口,他声音不大,在可怖的寂静下,全场每一个人都能听到。
“学宫弟子听令,”他缓缓说,“入学宫最晚一期弟子在前,反之在后,按顺序发放祈安符,进入祭场后,符会领着你们各归其位,之后的事,先生们教过你们了。”
紧绷的人群,就这样松散成一团,弟子们缄默着,迅速将队型摆开。
没过多久,丹玉司的其他的几百位道长和大能也接连到了场,他们像已排练了千百遍般,轻车熟路地走到了人群末端。
而祝也遥和柳见见,与其他几名同窗一起,站在了队伍的最前面,抬起头,就能看见祭场高大的门上,横架着漆黑的门楣。
祭场里的风穿过大门,仿若带着上古神灵的呼唤,轻柔地抚过祝也遥的发丝。
一缕长发被风捧起,拂上她白皙的侧颊,掌中符咒上的字发着金色的荧光,似有一股拉扯之力,顺着祝也遥攥着符咒的手,引她往前去。
祝也遥抬起脚,跨过了眼前漆黑的门槛,步入祭场之中。
其实很多时候,祝也遥都习惯跟在人群后面,路上出了差错会被前面的人先发现,她再随着人们一同变道就是了,捷径什么的更是懒得冒风险去找,反正人的归宿也就那么一个,只要最后能到终点就行。
可是这一次,她变成了走进祭场的第一个人。
前方空空荡荡,一片肃穆寂寥,既没有波涛让她跟随,更没有流水要她追逐。
这个要容纳上千人的场子,一眼望不到头,不知有多大。
祝也遥少有紧张的情绪,可这一刻,黑暗中的祭场像一个未知的黑洞,让她的心脏高高悬起。
场中没有点灯,大半的月亮都被埋在云层后边,只有手心的符咒微微发着光。
耳边风声呼啸,这阵风绕着祝也遥转了个圈,往祭场更深处刮去。
有脚步声渐渐在身后响起,是其他人也跟着符咒的指引进来了。
祝也遥低下头,想看清自己白色的鞋尖。
就这样低着头不知走了多久,符咒忽然停下了,它上面刻着的字的光芒纷纷消散,仿佛变成一张平平无奇的黄纸。
而祝也遥轻轻抬眼,看见了近在咫尺的祭坛。
祭坛约莫一丈高,不知是由什么制成的,和这里的一切一样通体漆黑。
不知为何,祝也遥心下忽地变得很空旷,心脏不再揪着,好像事情皆已经了然。
她曲起膝盖往面前的空地上跪坐了下去,按先生的吩咐静静等候。
没过多久,身旁有了动静,祝也遥转过头,与柳见见无声对视一眼。
紧接着,四周响起越来越多的脚步声和衣料摩擦地面的声音,许久之后,才重归于寂。
就在此时,盖住月亮的云不知所踪,月光清清冷冷地洒下来,以祭坛为中心,稍稍照亮了这一方天地——也照亮了祭场尽头走来的那个人。
祝也遥的目光往右侧去,那人一身黑衣浸在浓重的夜色里,如瀑的长发散在腰侧,月光为他披了一层朦胧的纱。
他的银色面具上刻着许多精致又古老的图案,面具几乎把整张脸都遮住了,只露出一双和面具一样颜色的眼睛。
大祭司从一片黑暗中踏月色而来,不疾不徐地穿行过跪坐着的人群,抬脚走上了通往祭坛的台阶。
离得实在是太近了。
一时间祝也遥脑子里只剩这一个念头。
而她只是稍稍一抬头,就看见了祭司修长苍白的左手。
手腕上圈着的,是一条银线做成的手链,中间嵌了三颗红得像血的珠子。
黑色的袍摆向上拂过台阶,那三颗珠子也随它的主人一起消失在祝也遥眼前。
“诸位。”祭坛上的人缓缓开口,嗓音像山中的冷泉,“近来吾身体有恙,今日大祭恐有灵力波动,祭成虽不是问题,离得近了,尔等难免受其影响,还请往后退一些罢。”
他话音刚落,众人手上的符咒便又亮了起来,符咒转了弯,引他们朝远离祭坛的方向退了两丈远,这才偃旗息鼓。
众人重新跪坐于地,望向中央那位。
月明星稀,他挺拔地立于祭坛之上,墨发被风扬起,面具上缀着一点银光。
大祭司手中变出一支白色的鸟类羽毛,那羽毛随即幻化成纷纷扬扬的光点向他飘去,而他黑色的长衣上顷刻间便仿若铺上了一层繁星。
与此同时,风起云涌,风中传来远古的鬼哭。
月亮高高悬起,千万星辰层层环绕聚于祭坛上空形成一个灿烂的漩涡,好像随时要把坛上之人卷入高高的云层里。
坛上的人屹然不动,只有黑袍被狂风吹得猎猎作响,于是他身上的繁星也涌动起来,同夜空交相辉映。
他从身后抽出一把极薄的冰剑,割破了自己右手的手腕。
血液霎时间争先恐后地涌出来,掉在了祭场之上。
弹指之间,血不再淌了,大祭司也没去擦它,任由血迹在掌心蜿蜒。
风渐渐停了,星光也在他头顶织成一片银河,大祭司微拢手掌,将灵力注入祭坛中。
同一时刻,祭场中千名修道之人掌中符咒的字迹大亮,众人齐声念诵请运咒,万民的夙愿仿佛也在其中。
待念诵完毕,符咒上燃起了白色的火焰。
火焰将符纸吞没得干干净净,消散在了空中——就像一切夙愿得了。
人们怔怔注视着火焰的残影。
大祭司收了手中之力,直起身,向跪着的一片人望去。
祝也遥似有所感,猛地抬起头,对上了一双哀伤又宁静的,银色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