璃瓦覆仓雪,昏烛照天明。春寒料峭,总督府门口今日一早便有女子提着灯笼张望。

    此女子正是中州总督府里的三姑娘,闺名山楹。

    望氏乃中州大族,二十年前开国功臣之一,现任总督望从南职权更是囊括到了雍州、湍州和中州三界,可谓是得了春元帝无上荣宠。

    望山楹守在门口,从尚书府来的马车接到了自家阿姊,欢快的同她聊了一路。

    只是溪竹兴致不高,哪怕温柔带笑的模样依旧,却总有些心不在焉。

    没多久溪竹便又被父亲叫走,望山楹出言挽留,溪竹便同她说稍后回来。

    望氏府中,主母谢氏生了大姑娘、四姑娘和大公子。

    山楹、溪竹和二公子都是姨娘所生,可二公子生母颇受宠爱,与她们又有不同。

    溪竹和山楹自姨娘死后便相依为命,在这捧高踩低的大家族依偎着生活。

    直到前些年大姑娘入宫做了娘娘,溪竹又被安排着进了尚书府,府里便只剩下山楹和四姑娘幼薇。

    望山楹一直守在溶园,却没等到溪竹回来,派人去问,才知道溪竹半个时辰之前就已经离开。

    什么事这么着急,竟然连知会一声都来不及,望山楹又想起溪竹身上的古怪,便想着去父亲面前诉苦。

    她记得溪竹的话,可她也了解溪竹的脾性,阿姊怕麻烦人,可望山楹管不了那么多,她会斟酌字句,绝不给阿姊添麻烦。

    山楹端了一壶热茶,到了父亲院中才发现竟然没人,只有屋内传来低低的谈话声。

    鬼使神差的,她走近了去听。

    谢氏正说道:“老爷,幼薇及笄的日子渐近,你说石家的人会不会找上门来?”

    望从南道:“你怎么又提这事,我不是说了那石苔生素来清高,绝不会上门。”

    “我不是怕吗,幼薇可是我们捧在手心里长大的,那石家小子,穷酸书生一个,怎么配得上幼薇。”

    “清高有什么用,这泼天的富贵我不信他不动心。”

    望从南没好气,“该说的我都说了,你先出去吧。”

    “老爷…”

    “出去!”

    望山楹连忙端着茶水躲到拐角,看着谢氏面色铁青的捏着帕子从院里离开。

    她琢磨了一下此时恐怕不宜再露脸,便小心的端着茶水溜了出去。

    夜间望山楹静卧床塌,听得屋外雪落声无眠,开窗去看,漫天飞雪映合溶园那株老树,简直像是上天织就的一场虚无缥缈的梦境。

    美的让人心惊。

    翌日一早,留月过来传话:“姑娘,老爷说让您去前厅。”

    望山楹边走边问:“有说是什么事吗?”,毕竟望从南很少叫她前去。

    留月摇头,“奴婢不知,但夫人和四姑娘也都去了。”

    她脑中回忆着也没记起自己犯了错,便大大方方的去了。

    没想到一家人难得的用同一副情态看着自己,反倒是望山楹有些不自在。

    “父亲、母亲,这是出了什么事?”,望山楹不解道。

    望从南背过身去,手臂撑在梨木桌边,看上去有些精神有些萎靡。

    谢氏难得不知该如何开口,手里的帕子紧了紧,“山楹,母亲说了,你可得稳住…”

    “您说。”

    谢氏吸了一口气,略微沉重的开口:“溪竹昨夜回去,不小心落了水。”

    望山楹后退半步,面上表情有怀疑和自嘲,“母亲,你是骗我的吧,阿姊昨日还好好的,她还说要我等她回来,一起吃茶酥…”

    山楹说着说着突然眼泪掉落,她拼命捂住嘴,去向谢氏求证一个不争的事实,“母亲…母亲…你肯定是骗我的吧母亲…”

    望从南转过身来,伸手去扶快要站不稳的山楹,看着女儿临近崩溃的眼神,他无从下口。

    “父亲,阿姊昨日还同您说话,您告诉我这些都是假的…您告诉我…”

    “阿楹,你母亲没有骗你。”

    望山楹在一片歇斯底里中看清了父亲绷直的脸,他的眼神中没有伤痛,更没有愤怒。

    就好像他早就知道会有这一天。

    望山楹悲从中来,口不择言道:“我阿姊万事小心,她不会的,她不会落水!…是礼部尚书…是尚书府!!”

    “啪”,清脆响亮的巴掌声将望山楹的头扇的偏向一侧,发丝遮盖住朦胧的眼,只看得见淌血的嘴角。

    望从南气急:“孽障,你知不知道什么叫做祸从口出!”

    望幼薇本想上前安慰,却又在父亲的盛怒中败下阵来,只得偷摸去看山楹的脸色。

    “父亲,阿姊她是你女儿啊…!”

    “溪竹失足落水,难道为父就不心痛吗?!可你也要为望家考虑,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知道吗?”

    望从南说完又去摸山楹的脸,“是父亲下手重了。”

    “所以阿姊的事情就这么了结了是吗?”,望山楹失魂落魄的问。

    “溪竹这件事本就是一场意外”,望从南坚持道。

    恰在这时,有小厮跑进来传话,“老爷,尚书府差人将二姑娘的尸体抬了回来。”

    “他们说…”

    望幼薇忍不住催促,“他们说什么你倒是说啊。”

    “他们说,姨娘本应该随意就处置了,可二姑娘身份不同,便想着将遗体送回。”

    望从南哪里不知这是礼部尚书给他的下马威,当即就怒道:“嫁出去的女儿,就该交由夫家处置,哪里有送回娘家的道理。”

    “让他们抬回去!”

    望山楹跪下来磕头,声泪俱下,字字泣血:“父亲,您就让阿姊回来吧…父亲…父亲!”

    望从南不以为意,怒斥小厮道:“还不快去!”

    “是。”

    望山楹眼见着祈求得不到结果,便想着去见阿姊最后一面。

    她不顾望从南的阻拦,穿过长长的回廊,就在昨天她还在这里同阿姊说笑。

    眼中的白布仿若比这满天飞雪还要白上几分,那晃眼的白好似带了刺,密密麻麻扎满了心脏。

    喘不过来气。

    而那张白布之下,盖的是这世上最爱她的阿姊。

    除了阿姊,没有人会全心全意的对她好。

    可如今,阿姊也没了。

    望山楹伏在溪竹尸体旁大哭。

    她握住溪竹的手。

    冷的,一切都是冷的。

    像冰冷的湖水。

    阿姊一个人掉进去,该有多绝望。

    “呜呜阿姊…阿姊…”

    万一这不是阿姊呢,望山楹悲痛之余忍不住去想,她颤抖着掀开白布的一角。

    溪竹惨白而温柔的面孔映入眼帘。

    那一刻,望山楹的心仿佛碎了一地,她从未感受过原来呼吸还能这样痛。

    总督府门口渐渐有人围观,望从南无比沉着的吩咐道:“抬走吧。”

    和着大门一起关上的,还有望山楹对于这个家族最后的期许。

    望山楹不知道自己当时的眼神究竟是怎样,可她清楚的知道一点。

    望从南眼中对她仅有的一丝怜悯也消失殆尽,“三姑娘病了,将她带回房休息。”

    望山楹被拖着回去,已然心如死灰。

    她望着空荡荡的屋子,嘴角还隐隐作痛。

    阿姊昨日还好好坐在那处同她讲话,望山楹突然笑了起来。

    之前溪竹还活着,所以哪怕她不回来,望山楹也觉得这房里有人气。

    可如今,同一间房,她却有一种被遗弃的错觉,就好像这苍茫天地间,她再没了归处。

    望山楹瘫坐于地,头向后靠着,泪水无声从眼角滑落。

    她好像突然之间就懂了阿姊的话。

    “高门…是个吃人的地方。”

    一条人命啊…说没了就没了。

    这种拙劣的借口连望山楹都看得出来,望从南如何会不知道。

    阿姊昨天走的那样早,连茶酥也没吃上。

    对!

    阿姊说过要回来的。

    那她为什么又没回来?

    父亲同她说了什么?

    为什么阿姊昨晚一回去就溺了水。

    这背后的答案仿佛被一团迷雾裹住,任望山楹如何去想也不得而知。

    “阿楹听话,什么都别问,也别去找父亲。”

    “知道的越多,就越危险。记住了吗?”

    望山楹蜷缩着圈住膝盖,怀里抱着一方锦盒不肯松手。

    阿姊的话仿佛还在耳边,引着她靠近模糊的真相。

    总有一天,她会让这一切都水落石出。

    -

    三个月后。

    中都不知为何谣言四起,都说总督忘恩负义,早年与石氏定下姻亲却未履约,实乃不义!

    望从南因此下朝途中屡屡遭人诟病。

    那些个言官更是抓住了机会便使劲儿弹劾,递上去的折子拦都拦不住。

    最后竟连国主都过问了一句,望从南便不顾谢氏阻拦,派人去肃州请石苔生前来一叙。

    他甚至不明白,究竟是哪一步出了问题,这个秘密除了他和谢氏,根本无人知晓。

    依照谢氏的脾性,巴不得这事儿烂在肚子里,永远不被人知道才好。

    可他想破脑袋也不会知道,这背后之人究竟是谁。

    这一切,都是望山楹推波助澜的结果。

    自溪竹去世后,她被望从南关在溶园整整两个月,也让她看清了望从南的真面目。

    与其被望从南当棋子送出,还不如让她自己做一回主。

    望山楹那日听见这个秘密,后面又才花了大价钱去打听石苔生此人背景。

    原是个无父无母的苦主,却又声名在外,清正不阿。

    对于其他贵女可能是避之不及,望山楹却听了阿姊的话,觉得此人或许是个不错的归处。

    她不求荣华富贵、更不图俗世爱情,她只想逃离这里。

    逃离这个暗无天日的家族。

    她要活下去。

    石苔生无父无母,出身贫寒,而望山楹也正是看中他这一点。

    她不求他将来功成名就,也无所谓他纳几房姨娘,她做得他的正妻,便也做得了自己的主。

    算着时间,石苔生也该到了。

    望山楹闲坐庭院,余光瞥到一抹雪青色。

    那人一头墨发只用一根发带半束起,周身服饰也与这中州繁华格格不入。

    分明不做装束,却叫人莫名觉出几分清艳,投过来的眼神分明疏离,却又勾人。

    带路的门童向山楹问好,山楹装的一概不知,问道:“这是何人?”

    石苔生闻言自答:“在下石宁,来自肃州。”

    门童补充说:“三姑娘,石公子是老爷请来的贵客。”

    山楹点头,“石公子舟车劳顿,想必是累了,先随门童去休息吧。”

    “多谢姑娘”,石苔生答谢道。

    望山楹盯着两人的背影愣神,随后眼中多了几分孤注一掷的意味。

    石苔生,她绝不会放手。

章节目录

缠花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镇中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镇中雪并收藏缠花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