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春,山腰古寺,恍入烟雨。
佛堂青灯之下,一把锈迹斑斑的剃刀“呲呲”推过头顶,三千青丝若漫天黑雪纷飞而下。
“施主,落发已成。”
“还请方丈赐法号。”
“便赐法号,普玄。”
普玄起身拜过老和尚:“谢方丈。”
“主公!”一个手持佩刀的男人匆忙迈进佛堂,恍惚了一瞬,回过神来才对普玄敬禀道,“主公,刑庭司的人已经追上山了。”
一个身着玄衣,黑发束于头顶,手持长剑的女子,正于泥泞的山道上疾驰如飞。她眉似流星,眼如杏花,然而目光却似匕首般狠厉,仿佛能一眼将人杀死。
此女名唤林离,乃刑庭司掌司大人。
刑庭司,隶属于南朝皇城司之下,专门负责处理一些棘手的、又或是无法曝于太阳底下的案件。而林掌司虽是女人,却是以其冰冷果决的性子和杀人于无形的剑术令人闻风丧胆。
半个时辰的功夫,林离来到了一座寺庙前。
寺庙不大,院墙通体黄色,但不少地方的漆皮早已剥落,呈现出一股颓败之感,大门的匾额上写着朱红色三个大字,烟雨寺。
一个素衣白袜,僧侣模样的人走了出来,朝林离行了拜礼:“这位施主,是要烧香还是礼佛呢?”
“可曾有四个山匪进了你们寺庙?”
“贫僧未曾看到山匪。”
“是吗?”林离打量着周围,“这一路上来,只此一条道,难道继续朝山上去了?”
晃眼间,门槛边数个半干的鞋印引起了林离的注意。
“雨过天晴,山路湿滑,我见小师傅的鞋面干净的很,定是还未出过寺门吧!你说你没看到山匪,那这泥印又是从何而来?!”
“贫僧未曾见过山匪,至于这泥印...”
“闪开。”
未等他说完,林离直直冲进了寺院。
院里的石板地上,泥印还依稀留存,沿着泥印,她来到了一座佛殿前。
佛殿的左右两边佛像林立,佛灯通明,正中间是一座巨大的如来金身。
金身之下,一个披着月白袈裟的和尚正闭眼打坐。
林离走到和尚跟前,开口道:“那些个山匪都藏哪了?”
和尚没有回答,低头捻着佛珠。
林离拔出长剑贴在和尚雪白的脖颈:“说话。”
和尚依旧没有回答。
“再不说的话,这尊如来大佛若是倒下来,大师可就只能埋这儿了。”
大殿里安静得只剩佛灯“滋滋”燃烧的声音。
“你别欺人太甚!!”
粗犷的人声突然从大佛身后传来,接着一道银光飞了出来。林离侧身一躲,银光却割断了林离束发的红绳。
黑发如瀑布般顷泻而下。
“哟,不躲了?”
头发散了又如何,不耽误抓人。林离一个箭步上前,眨眼的功夫,那四个山匪就被绑得跟四个大粽子似的。
她拿剑鞘抵着其中一个山匪的喉咙,冷冷开口:“说吧,这和尚和你们什么关系?”
“和尚...和尚当然和我们毫无关系,你们刑庭司真是可笑,出家之人也碍着你事儿了?”
“毫无关系...会为了他暴露自己?”
林离眸子闪过不屑,缓步走到和尚面前。
这还是她第一次见到如此绝色的和尚。
他年纪不大,身形瘦削而苍劲,眉如远山青黛,唇如雪中落樱。而他的眼睛,就像是湖水中倒映着一弯玄月,湖面水汽弥漫,玄月也若隐若现,可看得仔细了,却又更似极深极深的黑夜,里头明明空无一物。
林离抬起手,在和尚眼前晃了晃。
果然,他毫无反应。
“你看不见?”
“不曾视物。”
“目盲多久了?”
“算来,已十七个年头。”
“如此久了...”
和尚虽两眼无光,手指却在不住地翻动,又不像是捻的佛珠。
林离警觉道:“你手里拿的何物?”
“小玩意儿罢了。”
林离定睛一看,竟是一只蚂蚱,棕叶编的,栩栩如生。
她呆愣在原地良久,像是被抽走了魂儿,唯有一双琥珀色的眸子在眼眶内晃动不止。
缓过神来,她的语气柔了不少:“敢问大师法号?”
“普玄。”
“大师在此参佛多少年月了?”
“山中岁月容易过,早已不知多少春秋。”
“可大师却还记得何时目盲。”
见和尚没有再回话,林离又问道:“我看大师年纪不大,既已入佛门净地,为何又要包庇这些罪匪?”
“施主无需再问,若贫僧确然有罪,施主今日不必剑下留人。”
林离愣了半晌,才戏谑般笑了笑,说道:“我虽杀人无数,却有两种人不杀。一,不杀女人,二,不杀瞎子。大师既然目盲,今日自不会死在我的剑下。”
“未曾想施主还有这番论道。”
“不过,大师恐得跟我走一趟刑庭司。”
“你说掌司大人为何抓了个和尚回来?”
“何时之事?”
“方才你俩交班去了,没瞧见。咱掌司抓了四个山匪和一瞎和尚。这会儿啊,正在里头问审呢...”
“这你们就不知道了吧,与那和尚不和尚无甚关系。咱掌司大人啊,素来和瞎子过不去,凡执行任务碰到了,必会带回来严加审问。”
刑庭司大狱的门口,四个狱役正在交头接耳。
“你们几个,何事值得如此商榷!?”
猛的一个洪钟般的声音,四个衙役霎时吓得各归各位,大气也不敢出一声。
来人玄色长袍,头戴结式幞头,手拿青钢长剑,宽直的浓眉下生着一双杏眼,威严中透露着一丝憨直。
此人名为袁震,皇城司副使,说起来还算林离半个顶头上司,却偏被林离吃的死死的。
“见过袁副使!小的几个刚才在分析山匪和那和尚之间的关系,想替掌司大人分担分担。”
“如此最好,若让我知道你们在这儿乱嚼舌根,我可不会轻易饶了你们。可知道?”
“小的们明白!”
“嗯,开门。”
“袁副使要进大狱?”
“怎么,你有意见?我堂堂皇城司副使,难道进不得你们刑庭司的大狱吗?”
“小的不敢!只是,刚才林掌司进去之时吩咐小的们,没有她的允许谁也不能进。”
“如此,那本副使就在这儿等着。”
一旁的狱役脸色尬然,道:“袁副使请自便。”
四面高墙的暗室,伸手不见五指,唯一个砖块大小的天窗,渗进来一点点微光。
普玄于草垫上闭目打坐,这一点点的微光刚好落在他白皙的脸庞上,光影明暗间勾勒出分明而起伏的线条,每一根都描得深入人心。
林离双手抱胸,立于他身前良久。
“施主已经盯着贫僧瞧了半个时辰了,可瞧出你要的答案了?”
“你俗名为何?”
“贫僧既已入佛门,俗名自然也忘了。”
“你还忘的挺快,你的头发今日刚剃的吧?才入佛门一日,便把俗名忘了?”
“施主果然聪明。”
“欺骗朝廷命官,这罪名可不小。”
“青丝一落即为僧,算不得欺骗。”
“很好,那便到今日为止吧。”
“不知施主何意。”
“明日你会还俗,三日后你将与刑庭司的掌司大婚。”
普玄睁开了眼睛,那空无一物的瞳孔微微震颤:“......刑庭司掌司,何人?”
“在下,林离。”
空气突然安静了,只听得见两人的呼吸声。过了许久,普玄才笑了起来。
这笑容比刚才多了一分不羁,一分无奈,夹杂着淡漠和愤慨,层层思绪,在他的心湖里荡漾开来。
然而林离却没有那么多情绪,从始至终她只有一个表情,那便是笃定。
“掌司大人又为何觉得我会同意?”
“因为你没得选择。若你拒绝,假冒和尚和包庇山匪两罪,够你在这大狱里头呆半辈子。”
“即便我并非和尚,也不过一瞎眼之人,剩下半辈子在哪过并无差别。”
“你我成婚后,我会替你改了这命数。”
“这么说来,我倒该受宠若惊了?”
“随你怎么想。”
“我虽眼瞎,却也自由惯了,大人还是另觅良人吧。”
“我可以和你约法三章,大婚之后绝不干涉你自由,也绝不过问你任何私事。”
“若我还是不愿呢,大人莫非要强买强卖?”
林离深吸了一口气,双手紧紧捏成了拳头:“既已在刑庭司,便由不得你愿不愿了。”
话罢,她转身欲离开,又突然停住脚步侧头问道:“对了,你还未告诉我你的俗名。”
“......穆予。”
“林离,你可终于出来了!我正好找你商量那老君坳的山匪一事儿。”
“这和尚和山匪没关系,审过了。”
“如此,这两天我俩还是得跑一趟老君坳了。”
“不去。”
“为何?你不是一向喜欢速战速决吗?这山匪一事儿也拖了有段时日了。”
“三日后我成婚,没时间。”
“成婚?!和谁?莫不是...太子殿下...?”
林离瞪了袁震一眼:“不是。”
袁震的声音接近哭腔:“那到底是谁呀!你不是一向对这些情情爱爱冷眼相看吗?如今怎么说成婚就要成婚了?”
瞥到袁震要开始耍浑了,林离拍了拍他的肩膀道:“那个,我先走了啊,山匪一事儿你多留心留心。”
林离拍拍袖子扬长而去,留袁震独自在风中凌乱。
夜色朦胧,银月如勾。
林离坐于莲池边一块儿巨石上发呆。
此刻她并未束着头发,而是松散着披在肩头,在月色的映衬下,往日冷厉的眉眼也柔和了不少。
她手里拿着一只干黄的草叶编的蚂蚱,任由思绪飞回到十七年前的那个寒冬。
......
十七年前的冬天,汴朝于一夜间倾覆,南朝初建。
信阳城的街边野外,处处都是尸骸。冻死的,饿死的,病死的,战乱打死的,不计其数。
一场大雪过后,那些暗红的血液,乌青的残躯,令人作呕的恶臭,统统都被埋在了这纯净的银白之下。
那一年,林离六岁,父母病死于疟疾。
入夜,瘦得只剩一张皮的小女孩,静静蜷缩在一处废木板之下,等待着死亡。
就在她渐渐失去意识之时,身旁传来一阵动静。她用尽全力撑开了眼皮,借着月光,看到了一个老人和一个小男孩。
老人小心翼翼地透过木板缝隙朝外头张望,小男孩好像在哭,眼角流着红色的眼泪。
很快,一阵马蹄声和嘈杂的人声在外面响起。
“再给我搜仔细了,一处也不要放过!”
“是!大人。”
林离不记得过了多久,许是半个时辰,或是更久,外头终于又恢复了死一般的寂静。
这时,一个稚嫩的带着颤抖的声音在脚边响起:“要吃馒头吗?”
林离不知道他在和谁说话,她也没有力气回应。
半晌,手边传来一股温热,一双小手小心翼翼地打开了自己的手掌,放进了一个软软的还有点余温的东西。
是馒头,真的是馒头...她已经太久没吃过东西了,恍惚了片刻,才抓起那块馒头往嘴里塞。
“别噎着,我这里还有。”
“小殿下,您的眼睛还疼吗?”老人说话了,声线极细腻,带着哭腔。
“已经不疼了。程公...程爷爷,我们等下该去往何处?”
“哎,今夜暂且就在这儿呆着吧,待到天蒙蒙亮时,我们再启程。”
林离依旧蜷缩着一动不动,只睁着两只杏仁般的眼睛打量这一老一小:“你在哭吗?为何你的眼泪是红色的?”
“我没哭,我才不哭鼻子。这不是眼泪,这是血,我的眼睛瞎了所以才流血的。”
“...对不起。”
“跟你又没有关系,你干嘛跟我说对不起。”
“谢谢你的馒头,我...我还可以再吃一个吗?”
“我还有三个,都给你吧。”
老人谨慎地瞥了一眼林离,叹了口气后对小男孩说道:“我们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赶,您不饿吗?”
“不饿,程爷爷,我能挺的住。”
次日清晨,小女孩儿再从梦中醒来时,老人和小男孩已不见了踪影,而她的手边,却多出了一只绿油油的叶子编的蚂蚱。
......
佛堂青灯之下,一把锈迹斑斑的剃刀“呲呲”推过头顶,三千青丝若漫天黑雪纷飞而下。
“施主,落发已成。”
“还请方丈赐法号。”
“便赐法号,普玄。”
普玄起身拜过老和尚:“谢方丈。”
“主公!”一个手持佩刀的男人匆忙迈进佛堂,恍惚了一瞬,回过神来才对普玄敬禀道,“主公,刑庭司的人已经追上山了。”
一个身着玄衣,黑发束于头顶,手持长剑的女子,正于泥泞的山道上疾驰如飞。她眉似流星,眼如杏花,然而目光却似匕首般狠厉,仿佛能一眼将人杀死。
此女名唤林离,乃刑庭司掌司大人。
刑庭司,隶属于南朝皇城司之下,专门负责处理一些棘手的、又或是无法曝于太阳底下的案件。而林掌司虽是女人,却是以其冰冷果决的性子和杀人于无形的剑术令人闻风丧胆。
半个时辰的功夫,林离来到了一座寺庙前。
寺庙不大,院墙通体黄色,但不少地方的漆皮早已剥落,呈现出一股颓败之感,大门的匾额上写着朱红色三个大字,烟雨寺。
一个素衣白袜,僧侣模样的人走了出来,朝林离行了拜礼:“这位施主,是要烧香还是礼佛呢?”
“可曾有四个山匪进了你们寺庙?”
“贫僧未曾看到山匪。”
“是吗?”林离打量着周围,“这一路上来,只此一条道,难道继续朝山上去了?”
晃眼间,门槛边数个半干的鞋印引起了林离的注意。
“雨过天晴,山路湿滑,我见小师傅的鞋面干净的很,定是还未出过寺门吧!你说你没看到山匪,那这泥印又是从何而来?!”
“贫僧未曾见过山匪,至于这泥印...”
“闪开。”
未等他说完,林离直直冲进了寺院。
院里的石板地上,泥印还依稀留存,沿着泥印,她来到了一座佛殿前。
佛殿的左右两边佛像林立,佛灯通明,正中间是一座巨大的如来金身。
金身之下,一个披着月白袈裟的和尚正闭眼打坐。
林离走到和尚跟前,开口道:“那些个山匪都藏哪了?”
和尚没有回答,低头捻着佛珠。
林离拔出长剑贴在和尚雪白的脖颈:“说话。”
和尚依旧没有回答。
“再不说的话,这尊如来大佛若是倒下来,大师可就只能埋这儿了。”
大殿里安静得只剩佛灯“滋滋”燃烧的声音。
“你别欺人太甚!!”
粗犷的人声突然从大佛身后传来,接着一道银光飞了出来。林离侧身一躲,银光却割断了林离束发的红绳。
黑发如瀑布般顷泻而下。
“哟,不躲了?”
头发散了又如何,不耽误抓人。林离一个箭步上前,眨眼的功夫,那四个山匪就被绑得跟四个大粽子似的。
她拿剑鞘抵着其中一个山匪的喉咙,冷冷开口:“说吧,这和尚和你们什么关系?”
“和尚...和尚当然和我们毫无关系,你们刑庭司真是可笑,出家之人也碍着你事儿了?”
“毫无关系...会为了他暴露自己?”
林离眸子闪过不屑,缓步走到和尚面前。
这还是她第一次见到如此绝色的和尚。
他年纪不大,身形瘦削而苍劲,眉如远山青黛,唇如雪中落樱。而他的眼睛,就像是湖水中倒映着一弯玄月,湖面水汽弥漫,玄月也若隐若现,可看得仔细了,却又更似极深极深的黑夜,里头明明空无一物。
林离抬起手,在和尚眼前晃了晃。
果然,他毫无反应。
“你看不见?”
“不曾视物。”
“目盲多久了?”
“算来,已十七个年头。”
“如此久了...”
和尚虽两眼无光,手指却在不住地翻动,又不像是捻的佛珠。
林离警觉道:“你手里拿的何物?”
“小玩意儿罢了。”
林离定睛一看,竟是一只蚂蚱,棕叶编的,栩栩如生。
她呆愣在原地良久,像是被抽走了魂儿,唯有一双琥珀色的眸子在眼眶内晃动不止。
缓过神来,她的语气柔了不少:“敢问大师法号?”
“普玄。”
“大师在此参佛多少年月了?”
“山中岁月容易过,早已不知多少春秋。”
“可大师却还记得何时目盲。”
见和尚没有再回话,林离又问道:“我看大师年纪不大,既已入佛门净地,为何又要包庇这些罪匪?”
“施主无需再问,若贫僧确然有罪,施主今日不必剑下留人。”
林离愣了半晌,才戏谑般笑了笑,说道:“我虽杀人无数,却有两种人不杀。一,不杀女人,二,不杀瞎子。大师既然目盲,今日自不会死在我的剑下。”
“未曾想施主还有这番论道。”
“不过,大师恐得跟我走一趟刑庭司。”
“你说掌司大人为何抓了个和尚回来?”
“何时之事?”
“方才你俩交班去了,没瞧见。咱掌司抓了四个山匪和一瞎和尚。这会儿啊,正在里头问审呢...”
“这你们就不知道了吧,与那和尚不和尚无甚关系。咱掌司大人啊,素来和瞎子过不去,凡执行任务碰到了,必会带回来严加审问。”
刑庭司大狱的门口,四个狱役正在交头接耳。
“你们几个,何事值得如此商榷!?”
猛的一个洪钟般的声音,四个衙役霎时吓得各归各位,大气也不敢出一声。
来人玄色长袍,头戴结式幞头,手拿青钢长剑,宽直的浓眉下生着一双杏眼,威严中透露着一丝憨直。
此人名为袁震,皇城司副使,说起来还算林离半个顶头上司,却偏被林离吃的死死的。
“见过袁副使!小的几个刚才在分析山匪和那和尚之间的关系,想替掌司大人分担分担。”
“如此最好,若让我知道你们在这儿乱嚼舌根,我可不会轻易饶了你们。可知道?”
“小的们明白!”
“嗯,开门。”
“袁副使要进大狱?”
“怎么,你有意见?我堂堂皇城司副使,难道进不得你们刑庭司的大狱吗?”
“小的不敢!只是,刚才林掌司进去之时吩咐小的们,没有她的允许谁也不能进。”
“如此,那本副使就在这儿等着。”
一旁的狱役脸色尬然,道:“袁副使请自便。”
四面高墙的暗室,伸手不见五指,唯一个砖块大小的天窗,渗进来一点点微光。
普玄于草垫上闭目打坐,这一点点的微光刚好落在他白皙的脸庞上,光影明暗间勾勒出分明而起伏的线条,每一根都描得深入人心。
林离双手抱胸,立于他身前良久。
“施主已经盯着贫僧瞧了半个时辰了,可瞧出你要的答案了?”
“你俗名为何?”
“贫僧既已入佛门,俗名自然也忘了。”
“你还忘的挺快,你的头发今日刚剃的吧?才入佛门一日,便把俗名忘了?”
“施主果然聪明。”
“欺骗朝廷命官,这罪名可不小。”
“青丝一落即为僧,算不得欺骗。”
“很好,那便到今日为止吧。”
“不知施主何意。”
“明日你会还俗,三日后你将与刑庭司的掌司大婚。”
普玄睁开了眼睛,那空无一物的瞳孔微微震颤:“......刑庭司掌司,何人?”
“在下,林离。”
空气突然安静了,只听得见两人的呼吸声。过了许久,普玄才笑了起来。
这笑容比刚才多了一分不羁,一分无奈,夹杂着淡漠和愤慨,层层思绪,在他的心湖里荡漾开来。
然而林离却没有那么多情绪,从始至终她只有一个表情,那便是笃定。
“掌司大人又为何觉得我会同意?”
“因为你没得选择。若你拒绝,假冒和尚和包庇山匪两罪,够你在这大狱里头呆半辈子。”
“即便我并非和尚,也不过一瞎眼之人,剩下半辈子在哪过并无差别。”
“你我成婚后,我会替你改了这命数。”
“这么说来,我倒该受宠若惊了?”
“随你怎么想。”
“我虽眼瞎,却也自由惯了,大人还是另觅良人吧。”
“我可以和你约法三章,大婚之后绝不干涉你自由,也绝不过问你任何私事。”
“若我还是不愿呢,大人莫非要强买强卖?”
林离深吸了一口气,双手紧紧捏成了拳头:“既已在刑庭司,便由不得你愿不愿了。”
话罢,她转身欲离开,又突然停住脚步侧头问道:“对了,你还未告诉我你的俗名。”
“......穆予。”
“林离,你可终于出来了!我正好找你商量那老君坳的山匪一事儿。”
“这和尚和山匪没关系,审过了。”
“如此,这两天我俩还是得跑一趟老君坳了。”
“不去。”
“为何?你不是一向喜欢速战速决吗?这山匪一事儿也拖了有段时日了。”
“三日后我成婚,没时间。”
“成婚?!和谁?莫不是...太子殿下...?”
林离瞪了袁震一眼:“不是。”
袁震的声音接近哭腔:“那到底是谁呀!你不是一向对这些情情爱爱冷眼相看吗?如今怎么说成婚就要成婚了?”
瞥到袁震要开始耍浑了,林离拍了拍他的肩膀道:“那个,我先走了啊,山匪一事儿你多留心留心。”
林离拍拍袖子扬长而去,留袁震独自在风中凌乱。
夜色朦胧,银月如勾。
林离坐于莲池边一块儿巨石上发呆。
此刻她并未束着头发,而是松散着披在肩头,在月色的映衬下,往日冷厉的眉眼也柔和了不少。
她手里拿着一只干黄的草叶编的蚂蚱,任由思绪飞回到十七年前的那个寒冬。
......
十七年前的冬天,汴朝于一夜间倾覆,南朝初建。
信阳城的街边野外,处处都是尸骸。冻死的,饿死的,病死的,战乱打死的,不计其数。
一场大雪过后,那些暗红的血液,乌青的残躯,令人作呕的恶臭,统统都被埋在了这纯净的银白之下。
那一年,林离六岁,父母病死于疟疾。
入夜,瘦得只剩一张皮的小女孩,静静蜷缩在一处废木板之下,等待着死亡。
就在她渐渐失去意识之时,身旁传来一阵动静。她用尽全力撑开了眼皮,借着月光,看到了一个老人和一个小男孩。
老人小心翼翼地透过木板缝隙朝外头张望,小男孩好像在哭,眼角流着红色的眼泪。
很快,一阵马蹄声和嘈杂的人声在外面响起。
“再给我搜仔细了,一处也不要放过!”
“是!大人。”
林离不记得过了多久,许是半个时辰,或是更久,外头终于又恢复了死一般的寂静。
这时,一个稚嫩的带着颤抖的声音在脚边响起:“要吃馒头吗?”
林离不知道他在和谁说话,她也没有力气回应。
半晌,手边传来一股温热,一双小手小心翼翼地打开了自己的手掌,放进了一个软软的还有点余温的东西。
是馒头,真的是馒头...她已经太久没吃过东西了,恍惚了片刻,才抓起那块馒头往嘴里塞。
“别噎着,我这里还有。”
“小殿下,您的眼睛还疼吗?”老人说话了,声线极细腻,带着哭腔。
“已经不疼了。程公...程爷爷,我们等下该去往何处?”
“哎,今夜暂且就在这儿呆着吧,待到天蒙蒙亮时,我们再启程。”
林离依旧蜷缩着一动不动,只睁着两只杏仁般的眼睛打量这一老一小:“你在哭吗?为何你的眼泪是红色的?”
“我没哭,我才不哭鼻子。这不是眼泪,这是血,我的眼睛瞎了所以才流血的。”
“...对不起。”
“跟你又没有关系,你干嘛跟我说对不起。”
“谢谢你的馒头,我...我还可以再吃一个吗?”
“我还有三个,都给你吧。”
老人谨慎地瞥了一眼林离,叹了口气后对小男孩说道:“我们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赶,您不饿吗?”
“不饿,程爷爷,我能挺的住。”
次日清晨,小女孩儿再从梦中醒来时,老人和小男孩已不见了踪影,而她的手边,却多出了一只绿油油的叶子编的蚂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