坠进崖底,他望见月华遍地。

    斗转星移,有缥缈山雾飘来,让他这一生如江河倒流。

    半天朱霞,烨然如焚。

    “你就是李殊吧。”白衣少年剑客含笑看着李殊,眼神中带着几分欣赏,“小姑多年不回江湖,我都快忘了她的模样,不过你和小姑长得真像。”

    皓紫剑袍的少年听了这话,不禁露出几分玩世不恭的笑容,他上下打量了李殊片刻,然后嘲笑道:“你是李桔?桔子的桔,这样不得志的名字?”

    李桔不惊不怒,只是轻轻一笑:“桔子有桔子的好啊,殊宝美玉有殊宝美玉的好啊。”

    李殊摇头:“不如拔剑一战。”

    李桔面色露出一点犹豫:“殊弟,你真要与我打上一场?不过我可得提醒你,我如今已到谈瀛洲的境地,不知你实力如何?”

    风雨山庄风雨剑,共有五式,谈瀛洲为第四式、第四剑,

    是为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李殊闻言,脸上露出几分不以为意的神色,摇头道:“不必多言,打便打。”

    李桔轻轻摇头:“那便点到为止。”说完,他身形一动。

    如见天台四万八千丈,他衣袍翻涌如风,挥出一剑,剑势凌厉,如同丘峦崩摧,啸声凄厉。

    然而,这一剑虽然威猛,却仍旧不敌李殊。

    只见李殊身形飘逸,如同乘风而起,手中长剑挥出一剑。

    那是何等一剑?

    却如乘风而起,鲲鹏鸣吟,剑招、剑势与天地呼应,盎然意满,从心所欲。

    是为:我意逍遥。

    李桔叹息而道:“弟弟好心境、好剑法,是我不如。”

    李殊自得道:“承让。”

    恍惚间,李殊睁开眼睛,下意识握紧手中长剑。

    他垂眸望去,那是陪伴自己八年之久的同阙,长二尺一寸,宽五指,极薄,剑身由漆黑玄铁打造而成,柄为双刃形,刃如秋霜。

    它不是早断了?怎么会这样圆满如初?

    “殊弟?殊弟?”

    李殊怔愣抬头,望向那陌生又熟悉的面庞,多少恨,不堪言!

    还未想明白为什么,他已本能举剑翻身而刺,李桔一惊,连忙提剑回挡:“殊弟,你怎么了?”

    剑声铮铮,他对陌生的身体毫无适应,以至于轻易被李桔制下。

    他茫然望着李桔疑惑不已的双眸,却许久没有回过神来,前尘若梦,今生如幻。

    ——我真的重生了?

    李殊心头狂跳,又忍不住想:“这会不会根本就是自己做的一场梦呢?”

    可连做梦,我都无力杀死这伪善恶人李桔吗?这委实是不是太可怜了一些?

    李桔的连声呼唤终于让李殊回过神来,他轻轻摆了摆手,随意地敷衍道:“我刚刚似乎有了一些顿悟,想在这里待一待,你不必管我。”

    李桔略带担忧地看了李殊几眼,这才无可奈何温和说道:“那殊弟你若有需要,就随时吩咐下人。我就在庄内,若有急事随时可以找我。”说完他便转身离去。

    望见李桔走进庄内,李殊这才提起同阙细细摸去,毫无疑问,这就是他的同阙,绝无半分差错。

    “重生?我怎么会重生?”

    他抱剑站在风雨山庄门前,冰冷双目却盯着那四个大字。

    天色渐暗,潮气渐起,细雨如丝般连绵不绝,最终化作倾盆大雨。他独自站在风雨山庄的檐下,任由雨水在周围肆虐。

    听着雨声,他心想,原来当年今日下了一场雨吗?

    还下了这样久吗?

    整整一夜,他一动不动,直至天空弥漫出一层淡淡的云霭,漂浮在缤纷飞叶的边缘,晨曦中的暮鸦沉默停在枯枝上,远处的山峦,静谧着,在朝霞中渐渐明亮起来。

    眼里于是没有了犹豫,没有了仁慈。

    只剩下一个念头。

    活着。

    ——重来一世,该如何活?

    ——怎么自在,便怎么活。

    他抱剑下山庄,没有知会任何一个人。

    去哪里?

    “欲穷天下事,登高极意楼。”

    他连续奔走一日一夜,毫无停歇,滴水未进,滴米未吃,只是想要去极意楼知道一个真相。

    极意楼矗立在群山之间,依山而建,气势磅礴。远远望去,只见楼顶尖端直插云霄,雕栏玉砌的门楼在闪耀着光芒。

    楼的正面,三个大字“极意楼”墨彩浓重,笔走龙蛇。

    他步履蹒跚地抵达楼阁前,身体已近乎耗尽最后一丝力气,但仍旧咬紧牙关,挣扎着爬上顶层。

    推开那扇沉重的木门,他仿佛走进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世界,室内陈设古朴典雅,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茶香。

    钟离楼主此刻正悠然坐于屏风之后,手中轻轻把玩着茶壶,为自己倒上一杯香茗。

    “你终于来了。”钟离楼主的声音极淡,却轻易让李殊心惊肉跳。

    李殊想要开口询问,但钟离楼主却微微抬手,示意他不要多言:“天机不可泄露。”

    “本座给你三个选择。”钟离楼主继续道,“其一,取一副完整仙心玉骨予本座。其二,杀尽风雨山庄李家人。其三,为本座找到曾经送你同阙之人。”

    这三个选择,每一个都足以让人心惊胆战。

    可是第一个他做不到,第二个他也做不了。

    他深深地看了钟离楼主一眼,仿佛要将那个沉浮的虚影刻入心中,才把所有疑惑深藏内心:“我选其三。”

    钟离楼主听见他的选择,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静候佳音。”

    ---

    连日下雨,山路泥泞,可李殊走得格外稳,一步一步间却想起当年练剑事。

    深渊万丈如黑龙翻腾而下,他静坐于峭壁深渊之旁,任凭万顷狂风吹拂于周身气脉,挥下一剑。

    回首望去,苍穹山石断裂如巨刃高悬。

    是为不要踌躇。

    他越群山万壑,于人间浮沉,一剑破万里。

    是为不要仁慈。

    他登山入庙,日行千里,抚去剑上寒冰冷雪。

    俯仰之间,松雪之下,是为不要圆满。

    他摘了树间一片残叶拿在手中把玩,满不在乎衣襟下摆被泥泞沾湿,慢悠悠踱步下山。

    “真是好苦啊......”

    我真是苦了好久......好久...

    我虽天资纵横天下,仍日日练剑,练得满手血泡,满手淋漓,夏避寒冬忍冰,不看戏听曲,不嬉闹言笑。

    只为一剑惊天下,只为一剑得头鼎。

    可惜啊。

    “只可惜天命在我。”他捏碎手中残叶,缓缓开口,“仅凭我一人,如何找到那人,又如何撼动江湖?我需要帮手......我需要钱财......”

    略一思索,他微微一笑:“不如这样......”

    齐郡王府坐落于繁华的郡城之中,府邸占地面积广阔,四周伫立着高耸的围墙,

    正门朱红,门前两尊石狮昂首挺胸,门楣上则悬挂着一块金色的匾额,上书“齐郡王府”四个大字,字迹苍劲有力,尽显皇家风范。

    李殊身形矫健,悄无声息地潜入王府,只见庭院深深,回廊曲折,繁花似锦,翠竹摇曳,假山流水间,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布局精巧,错落有致。

    他却如鱼入水,好似回到了自己家一般。

    ——这本来就是他阔别已久的家。

    他轻车熟路地溜进厨房,顺手拿起一个馒头,一边咀嚼一边潜入库房。

    尽管库房外重兵把守,但李殊却如游鱼般滑入库中,悄无声息,没有惊动任何士兵。

    “让我看看这里有什么......”他低声自语,随手打开一个木箱,顿时被箱内金银珠宝的光芒晃得睁不开眼,“嚯!原来阿爹藏了这么多宝贝?”

    他心中暗自惊叹,将手中的馒头啃完,拍了拍手上的碎屑:“好了,这下都是我的了。”

    “不过这得偷几天吧?有点难办......”

    还未等李殊想出丁卯时,门外突然传来脚步声,紧接着是士兵恭敬的声音:“夫人好。”

    母亲轻答:“我就进去找个玉簪,你们候着就是。”

    李殊心中一惊,连忙四处张望,寻找藏身之处,只有那处了!

    他迅速攀上顶梁柱,屏住呼吸,生怕被阿娘发现。只见阿娘进门后扫视了一圈,目光最终定格在某一处,她轻轻一笑,摇了摇头。

    李殊心中暗自叫苦,这才想起刚才吃馒头时留下的碎屑还没有清理,可眼下他只能硬着头皮静观其变。

    却见阿娘踱步到一木箱旁,好似不经意道:“昨日我放在这里的银票哪里去了,哦......原来在这里。”

    待阿娘关门走出库房,李殊才长吐一口气。

    毫无疑问阿娘已经发现他了,但她并没有揭穿他,反而还给他指明了“财路”。

    “阿娘......”他低声念,脑海中浮现出当年阿娘哽咽、带着仿徨的哭腔:“殊儿,你不要学剑好不好?”

    “你对娘亲发誓,此生不要学剑好不好?不要去江湖争那名头好不好?”

    然而他却提起同阙,满身张扬自得:“我为何不能学剑?我为何不能去江湖争一个天下第一?”

    “阿娘,我李殊险峻不惧,千难无退,百死无悔!”

    李殊将眼闭上,心中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情绪,不知前世阿娘得知自己死讯该何等后悔?她若得知今日果,当初是不是押都要押着我不学剑?

    世事难料,他还是走上了这条路,还是一走两次。

    李殊喉间苦涩:“阿娘,是我对不住你。不过这是儿子自己选的路,绝不后悔!”

    收了库房银票,李殊来到普世民间,一个个摸骨过去,问他们:“你愿不愿意学我的三万六千剑?”

    “你愿不愿意把命掌在自己手中。”

    乞丐磕头,孤女流泪,哑奴下跪,自此,引车卖浆、贩夫走卒,皆拜他门下。

    他们平日皆隐于民间做普通人家,若有要事害事,便化李殊手中一利刃。

    是心素门。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章节目录

剑出东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张楚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张楚慈并收藏剑出东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