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清醒在五年级的课堂中。
她被后座的女生推醒,睁眼迷糊地看着眼前的场景。
遥远且模糊的记忆慢慢浮现在眼前,她发懵地看着自己白嫩胖乎的手臂,不可置信地抬头。讲台上老师没有关注她,依旧讲的滔滔不绝。
窗外那棵老榕树的枝桠处,鸟箱颜色仍然很鲜亮。
她猛然扭头,坐在身旁的男孩皮肤苍白但眼神清亮,一双眼睛专心地盯着黑板,似乎对她的注视毫不在意。
严寒。
十一岁的严寒。
她将他仔细打量,长久的观察哪怕再迟钝的人都有所反应,在他看过来的一瞬间盛夏赶紧转头。
原来冰块也有像个奶团子一样的时候呢。
她在心里偷笑。
感谢上苍,让她回到过去重新开始,也给她报恩的机会。
她记得,这一年,她的小神明过的并不好。
脑中极力挖掘深埋的记忆,盛夏不知不觉又侧目望向严寒。
曾听说,严寒的父亲是个泥瓦工,在学校建设期间出了意外,因工死亡。为了压住舆论、避免争执,校方免了他的学费,让他在校读书。
但他们所在的私立学校学费只是一项基础的开支,校服、用餐、兴趣班、课外实践费,对普通家庭来说都不是简单的开销。
更别说……
盛夏仿若不经意地扫过他单薄的衬衣和鞋子,抿抿嘴唇,瞥了眼窗上的雾气,心中冒出一丝名叫心疼的情绪。
“盛夏,一起去吃牛排吧。”
在如今肯德基只开在一线城市的年代里,牛排还是个稀罕玩意。
盛夏看着眼前比她矮了半个头的赵杏杏,高兴地点头。她都快忘了,杏杏原来还有比她矮的时候呢。
盛夏摸摸肚子,小时候的自己总是饿得快,刚才快下课时已经“咕咕”叫得不行。她赶忙收拾桌面,把书本随意团在一起放到课桌里。
赵杏杏牵起她的手就想往外走,盛夏犹豫了一下,拉住她转过身。
她目光望向端正坐在位置上的严寒,下课铃声对他没有丝毫影响,他仍沉浸在学习的状态,小手握着笔在本子上写写画画。
盛夏张了张口,不知该怎么说,但想起课堂上从隔壁传来的微不可闻的叫声,还是鼓起勇气问道:“严寒,你要和我们一起去吗?”
仿佛没有听到般,严寒下笔的手没有一丝停顿,甚至连眼皮都没抬。
盛夏就这样被晾了几分钟,她不确定他是否听见了。
可、可能风声太大,他没听清吧。
盛夏这样安慰自己。
犹豫是否要再开口的她在看见严寒纤长苍白的手指上有好几个醒目的红疮后,愣了片刻毅然说道:“严寒,要一起吗?”她顿了顿,吸取了刚才的教训,“要是你不喜欢吃牛排就算了。”
回应她的依旧是沉默,男孩的身边像划了一圈看不见的线,与周遭的所有都隔离开来。
没人进得去,他也不出来。
赵杏杏在盛夏第一次问的时候就愣住了,现在回过神来,有些气恼地瞥了眼严寒又带上了果然如此的神色拉着她离开。
两人走在去食堂的路上。
“夏夏,你喊他干什么?”赵杏杏不理解。
盛夏有些低落,想了想说:“我就是想问问他,要不要一起去吃。”
“他不会理你的!他有孤独症。”赵杏杏肯定道。
啊,盛夏惊讶回头。虽然严寒冷漠少言,但她记得长大后的他和老师之间可以正常沟通呐。
“我从没见他和谁说过话,也不理人,我听姑姑说过,这就是孤独症。”赵杏杏的姑姑是市立医院妇产科的主任,她经常听到姑姑在聚会上聊这些专业的名词。
“而且……”她变得有些神秘,凑近盛夏的耳朵说:“隔壁班的刘敏瑶说她看见过严寒自残!我姑姑说过自残就是孤独症的典型症状!”
“不可能!”盛夏立即反驳,她记得严寒在初中时优异的表现,还代表学校参加竞赛获奖,发表感言时她们全校都在电视机上看到了转播。
尽管确实有些沉默寡言,但孤独症……盛夏摇摇头,她相信不会的。
不想同学们这么误会他,盛夏想了想,拉过赵杏杏说:“昨天他还和我说话呢。”
“真的?!”赵杏杏惊讶,她还没见过严寒在班级里和谁说过话呢。
盛夏有些心虚的点点头,“嗯,他、他问我借橡皮来着。”
“那看来他不是孤独症啊。”小孩子的心思总是简单,听到这儿,赵杏杏立马否定了自己的猜测,“看来他就是不喜欢说话呀。”
盛夏立马点头同意她的说法,见目的达成,赶紧换了话题,以免再问了什么答不上来。
英华是一所私立学校,占地很大,分为小学、初中和高中部。徐市但凡有点实力和追求的家庭,都会把孩子送来从小学念起。
对于大部分英华学生来说,整个学生生涯几乎都是在这儿度过的。
为了让在校学生的体验感更好,英华不仅教学楼群遍立、设施丰富,连食堂都按需设立了三个。
盛夏她们来的就是三食堂,也是特色餐饮最多的一个。
“夏夏,要不要喝果汁?”正在排队的赵杏杏问。
盛夏饶有兴趣的看着今日菜单,这物价和未来比起来……简直是低的离谱啊!她肯定地点点头,“喝!”
不得不说三食堂师傅的手艺真心不错,不论是外观还是味道,都让她们两人吃的非常开心。
不愧是英华,估计连徐市都找不出几个做牛排那么精致好吃的地方来。
盛夏饿得快,饱得也快,不一会,肚皮就鼓起来。
她单手撑着头,看着食堂的人慢慢变少,想起刚才沉默坐在教室里的身影,喃喃念道:“再不来吃饭,食堂就要关门了。”
赵杏杏刚好吃完,听见她说的,皱起眉问:“谁啊?”
盛夏一愣,下意识回道:“严寒。”
“他从来不到食堂吃饭,你又不是不知道。”
是……吗……
盛夏和严寒做了七年的同桌,从小学一直到初中。
期间不是没调换过座位,甚至连班级都换了,但总是这么巧合,兜兜转转,还是坐在了一张桌子后。
就像她俩的名字,盛夏、严寒,那么格格不入,却又莫名般配。
同样不变的还有他对她冷漠而疏离的态度。
想到这儿,盛夏内心不禁叹口气。
还以为是长大后才拒人千里之外,原来小时候就冷冰冰的。
“他不到食堂吃饭,吃什么呢?”
儿时的记忆只有片段,更何况是一个对她并不友善的同桌,盛夏自然不记得这些事,只能问赵杏杏。
“他自己带馒头,”赵杏杏歪头想了想,“还有咸菜。”
“……每天吗?”
“是啊,毕竟连学费都交不起,咱们学校的食堂他更吃不起吧。”
这一年,英华食堂的助学窗口还没开放,里面的物价是让校外学生都咋舌的程度。
原来是这样。
盛夏松开挽着赵杏杏的手。
“你先回去吧,我肚子有点疼,去趟厕所。”
目送赵杏杏离开,盛夏咬咬嘴唇,忙跑回刚才点餐的窗口。
刚出炉的牛排滚烫炙热,没有精致隔热的打包盒出现前,只能用个塑料盒简单装起来。盛夏捏着盒边,娇嫩白皙的指尖已经被烫的微红。
回到教室的时候,班级里只稀稀拉拉坐了几个人,赵杏杏不知去哪儿了,盛夏环视一圈,背影单薄的男孩仍然安静地坐在位置上。
她踟蹰走过去,拉开椅子坐好,用余光瞄了眼身旁的严寒。
很好,还是没有分给她一点关注。
盛夏鼓起腮帮子,乌黑的眼珠颤了一下,抬头看了眼时钟后,将盒子拿出来放在桌上,推到严寒面前,尽量用不在意且平常的语气轻声说:“食堂新出的菜品,我尝过了,挺好吃的,给你带了一份,要试试吗?”
严寒翻书的手顿了一下,侧目用眼尾扫了她一眼,没有说话。
似是想到了什么,盛夏赶紧补充:“不用给钱,这是我请你的。”
周围的温度莫名又冷了几分。
这一次,严寒直接将眸光收回,秀气的眼睛里全是淡漠。
听到教室外依稀传来的打闹声,盛夏有些焦急,不知所措地扣着手指。良久,似乎意识到严寒不会再理她后,她有些失落,但没有气馁,狠狠心一把抓过盒子塞进他的课桌里。
“你已经吃饱的话就算了,带回去热一下晚上也能吃。”
盛夏迅速地做完这些,立刻扭头不敢看他,身体绷得挺直,连呼吸都浅了几分。
冷眼看完她的动作,严寒瞥了眼课桌里还在散发热气的东西,扫过隔壁女孩微红的耳尖,他低头嗤笑一声。
班级里陆续有人回到座位上。
周围逐渐吵闹,盛夏当他应了,便没再开口。
可是,直到放学后,严寒也没有动过这份牛排。
盛夏怔怔地看着孤单躺在课桌中的盒子,再扫了眼空荡的座位,许久轻叹一声,“味道真的挺好的。”
她被后座的女生推醒,睁眼迷糊地看着眼前的场景。
遥远且模糊的记忆慢慢浮现在眼前,她发懵地看着自己白嫩胖乎的手臂,不可置信地抬头。讲台上老师没有关注她,依旧讲的滔滔不绝。
窗外那棵老榕树的枝桠处,鸟箱颜色仍然很鲜亮。
她猛然扭头,坐在身旁的男孩皮肤苍白但眼神清亮,一双眼睛专心地盯着黑板,似乎对她的注视毫不在意。
严寒。
十一岁的严寒。
她将他仔细打量,长久的观察哪怕再迟钝的人都有所反应,在他看过来的一瞬间盛夏赶紧转头。
原来冰块也有像个奶团子一样的时候呢。
她在心里偷笑。
感谢上苍,让她回到过去重新开始,也给她报恩的机会。
她记得,这一年,她的小神明过的并不好。
脑中极力挖掘深埋的记忆,盛夏不知不觉又侧目望向严寒。
曾听说,严寒的父亲是个泥瓦工,在学校建设期间出了意外,因工死亡。为了压住舆论、避免争执,校方免了他的学费,让他在校读书。
但他们所在的私立学校学费只是一项基础的开支,校服、用餐、兴趣班、课外实践费,对普通家庭来说都不是简单的开销。
更别说……
盛夏仿若不经意地扫过他单薄的衬衣和鞋子,抿抿嘴唇,瞥了眼窗上的雾气,心中冒出一丝名叫心疼的情绪。
“盛夏,一起去吃牛排吧。”
在如今肯德基只开在一线城市的年代里,牛排还是个稀罕玩意。
盛夏看着眼前比她矮了半个头的赵杏杏,高兴地点头。她都快忘了,杏杏原来还有比她矮的时候呢。
盛夏摸摸肚子,小时候的自己总是饿得快,刚才快下课时已经“咕咕”叫得不行。她赶忙收拾桌面,把书本随意团在一起放到课桌里。
赵杏杏牵起她的手就想往外走,盛夏犹豫了一下,拉住她转过身。
她目光望向端正坐在位置上的严寒,下课铃声对他没有丝毫影响,他仍沉浸在学习的状态,小手握着笔在本子上写写画画。
盛夏张了张口,不知该怎么说,但想起课堂上从隔壁传来的微不可闻的叫声,还是鼓起勇气问道:“严寒,你要和我们一起去吗?”
仿佛没有听到般,严寒下笔的手没有一丝停顿,甚至连眼皮都没抬。
盛夏就这样被晾了几分钟,她不确定他是否听见了。
可、可能风声太大,他没听清吧。
盛夏这样安慰自己。
犹豫是否要再开口的她在看见严寒纤长苍白的手指上有好几个醒目的红疮后,愣了片刻毅然说道:“严寒,要一起吗?”她顿了顿,吸取了刚才的教训,“要是你不喜欢吃牛排就算了。”
回应她的依旧是沉默,男孩的身边像划了一圈看不见的线,与周遭的所有都隔离开来。
没人进得去,他也不出来。
赵杏杏在盛夏第一次问的时候就愣住了,现在回过神来,有些气恼地瞥了眼严寒又带上了果然如此的神色拉着她离开。
两人走在去食堂的路上。
“夏夏,你喊他干什么?”赵杏杏不理解。
盛夏有些低落,想了想说:“我就是想问问他,要不要一起去吃。”
“他不会理你的!他有孤独症。”赵杏杏肯定道。
啊,盛夏惊讶回头。虽然严寒冷漠少言,但她记得长大后的他和老师之间可以正常沟通呐。
“我从没见他和谁说过话,也不理人,我听姑姑说过,这就是孤独症。”赵杏杏的姑姑是市立医院妇产科的主任,她经常听到姑姑在聚会上聊这些专业的名词。
“而且……”她变得有些神秘,凑近盛夏的耳朵说:“隔壁班的刘敏瑶说她看见过严寒自残!我姑姑说过自残就是孤独症的典型症状!”
“不可能!”盛夏立即反驳,她记得严寒在初中时优异的表现,还代表学校参加竞赛获奖,发表感言时她们全校都在电视机上看到了转播。
尽管确实有些沉默寡言,但孤独症……盛夏摇摇头,她相信不会的。
不想同学们这么误会他,盛夏想了想,拉过赵杏杏说:“昨天他还和我说话呢。”
“真的?!”赵杏杏惊讶,她还没见过严寒在班级里和谁说过话呢。
盛夏有些心虚的点点头,“嗯,他、他问我借橡皮来着。”
“那看来他不是孤独症啊。”小孩子的心思总是简单,听到这儿,赵杏杏立马否定了自己的猜测,“看来他就是不喜欢说话呀。”
盛夏立马点头同意她的说法,见目的达成,赶紧换了话题,以免再问了什么答不上来。
英华是一所私立学校,占地很大,分为小学、初中和高中部。徐市但凡有点实力和追求的家庭,都会把孩子送来从小学念起。
对于大部分英华学生来说,整个学生生涯几乎都是在这儿度过的。
为了让在校学生的体验感更好,英华不仅教学楼群遍立、设施丰富,连食堂都按需设立了三个。
盛夏她们来的就是三食堂,也是特色餐饮最多的一个。
“夏夏,要不要喝果汁?”正在排队的赵杏杏问。
盛夏饶有兴趣的看着今日菜单,这物价和未来比起来……简直是低的离谱啊!她肯定地点点头,“喝!”
不得不说三食堂师傅的手艺真心不错,不论是外观还是味道,都让她们两人吃的非常开心。
不愧是英华,估计连徐市都找不出几个做牛排那么精致好吃的地方来。
盛夏饿得快,饱得也快,不一会,肚皮就鼓起来。
她单手撑着头,看着食堂的人慢慢变少,想起刚才沉默坐在教室里的身影,喃喃念道:“再不来吃饭,食堂就要关门了。”
赵杏杏刚好吃完,听见她说的,皱起眉问:“谁啊?”
盛夏一愣,下意识回道:“严寒。”
“他从来不到食堂吃饭,你又不是不知道。”
是……吗……
盛夏和严寒做了七年的同桌,从小学一直到初中。
期间不是没调换过座位,甚至连班级都换了,但总是这么巧合,兜兜转转,还是坐在了一张桌子后。
就像她俩的名字,盛夏、严寒,那么格格不入,却又莫名般配。
同样不变的还有他对她冷漠而疏离的态度。
想到这儿,盛夏内心不禁叹口气。
还以为是长大后才拒人千里之外,原来小时候就冷冰冰的。
“他不到食堂吃饭,吃什么呢?”
儿时的记忆只有片段,更何况是一个对她并不友善的同桌,盛夏自然不记得这些事,只能问赵杏杏。
“他自己带馒头,”赵杏杏歪头想了想,“还有咸菜。”
“……每天吗?”
“是啊,毕竟连学费都交不起,咱们学校的食堂他更吃不起吧。”
这一年,英华食堂的助学窗口还没开放,里面的物价是让校外学生都咋舌的程度。
原来是这样。
盛夏松开挽着赵杏杏的手。
“你先回去吧,我肚子有点疼,去趟厕所。”
目送赵杏杏离开,盛夏咬咬嘴唇,忙跑回刚才点餐的窗口。
刚出炉的牛排滚烫炙热,没有精致隔热的打包盒出现前,只能用个塑料盒简单装起来。盛夏捏着盒边,娇嫩白皙的指尖已经被烫的微红。
回到教室的时候,班级里只稀稀拉拉坐了几个人,赵杏杏不知去哪儿了,盛夏环视一圈,背影单薄的男孩仍然安静地坐在位置上。
她踟蹰走过去,拉开椅子坐好,用余光瞄了眼身旁的严寒。
很好,还是没有分给她一点关注。
盛夏鼓起腮帮子,乌黑的眼珠颤了一下,抬头看了眼时钟后,将盒子拿出来放在桌上,推到严寒面前,尽量用不在意且平常的语气轻声说:“食堂新出的菜品,我尝过了,挺好吃的,给你带了一份,要试试吗?”
严寒翻书的手顿了一下,侧目用眼尾扫了她一眼,没有说话。
似是想到了什么,盛夏赶紧补充:“不用给钱,这是我请你的。”
周围的温度莫名又冷了几分。
这一次,严寒直接将眸光收回,秀气的眼睛里全是淡漠。
听到教室外依稀传来的打闹声,盛夏有些焦急,不知所措地扣着手指。良久,似乎意识到严寒不会再理她后,她有些失落,但没有气馁,狠狠心一把抓过盒子塞进他的课桌里。
“你已经吃饱的话就算了,带回去热一下晚上也能吃。”
盛夏迅速地做完这些,立刻扭头不敢看他,身体绷得挺直,连呼吸都浅了几分。
冷眼看完她的动作,严寒瞥了眼课桌里还在散发热气的东西,扫过隔壁女孩微红的耳尖,他低头嗤笑一声。
班级里陆续有人回到座位上。
周围逐渐吵闹,盛夏当他应了,便没再开口。
可是,直到放学后,严寒也没有动过这份牛排。
盛夏怔怔地看着孤单躺在课桌中的盒子,再扫了眼空荡的座位,许久轻叹一声,“味道真的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