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庆历二十年二月二十九日下午,衙门催税的官差翻着田亩册子,敲开了三河村姚姜的家门。

    “朝廷征收田税,你家三亩田地得缴纳三两银子。后日我们来收取。”

    姚姜想了想:“小女子有一事不明。年前我家已缴过一次田税,怎会又缴纳?”

    官差:“收税的公文贴在村头,你自行去看。速速准备银子,没银子就去服苦役。”

    官差一走,姚姜就直奔村头站在树下将告示仔仔细细看了三遍。

    而后,她返回家中带着小姑杜翠兰和小叔杜良辰清点家中财物。

    八日前,婆母独自去祭拜丈夫和儿子,不幸遇上山石崩裂,被飞石砸中过世。

    为了办理丧仪,姚姜曾在婆母屋内翻找到的五两银子已经置办了棺木纸钱。

    这回清点比上回细致了许多,连同灶间和后院的贮粮地窖中的物事也细细清点了。找到的铜钱汇集在一处清点了两回,只有不到四百文。

    办丧事不仅累人费银子,还得招待前来凭吊和帮手的乡邻吃喝,丧仪办完,去年秋收留下的百多斤米粮去了大半。

    姚姜在心中算计了片刻:“去年各家收成都不错,米粮卖不上价。家中现有的米全卖了也只值百来文,差得远呢。”

    杜翠兰咬了咬嘴唇:“嫂嫂,我和良辰去二位叔父家中借些银钱。母亲走后,叔父和婶婶对我们很是关怀,想必借银子不是难事。”

    她给杜良辰洗了脸,又把他身上的孝服理了理:“嫂嫂等着,我们去去就来。”

    杜家大房没有当家人,只有两名寡妇。

    姚姜是新寡妇,而她的婆母已守了五年寡。

    杜家的叔父嫌弃她们克夫不祥,生怕自家也被她们克了,对他们一家避之惟恐不及,往来甚少,在村中遇见了都绕道走开连招呼都不打。

    婆母过世后,二位叔父都来了,一反往常的冷淡对杜家姐弟嘘寒问暖关怀备至,连二位婶婶也热心地忙前忙后。

    乡邻都夸赞他们雪中送炭,对小辈体恤爱惜。

    但姚姜却知道这是二位叔父看到了吞并兄嫂家产的机会,见机而动。

    长辈们的花招迷不住姚姜的眼,却让幼年失怙又乍然失去了母亲的杜翠兰将先前受过的冷遇都抛之脑后,对叔叔婶婶都亲近起来。

    疏不间亲,即便把结果说给杜翠兰,杜翠兰也不会相信!

    姚姜把说到嘴边的话又吞了回去,看着杜翠兰姐弟出门去了。

    不久,两人垂头丧气地回来。

    没等他们开口,姚姜安慰:“二位叔父家中也要缴纳田税,想必也正为银子为难,没有多余的银子借我们。”

    杜翠兰点着头叹了口气:“嫂嫂,咱们把我养的鸡和鸡下的蛋都拿去换钱吧,猪也卖掉!妈妈留的银耳环也、也卖掉吧!”

    她摸了摸耳垂上的银耳环,神情不舍,但还是下了决心。

    入夜,姚姜在心中盘算着怎么把不多物件换成钱,直到夜深才矇眬睡去。

    但没多久,极轻的敲门声将她惊醒,没等她完全清静,屋门又轻轻响了一记。

    姚姜问:“谁?”

    “嫂嫂,后院有声响!”杜翠兰带着哭腔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姚姜飞快起身穿好衣衫,拉开屋门,杜翠兰和杜良辰眼泪汪汪站在她门外。

    没等姚姜出言,后院传来“哗啦”声响,猪嘶鸡鸣此起彼伏,邻家的狗吠叫不已。

    姚姜赶紧将杜翠兰与杜良辰拉进来:“别怕别怕,后院墙壁上有道裂缝,这声响应当是院墙坍塌了。等我点起灯去看一看。”

    杜翠兰拽着她的衣袖拼命摇头:“嫂嫂别去,我仿佛听到有人声,不会是鬼吧?”

    姚姜听了杜翠兰的话也心中害怕,但强自镇定安抚她:“不会。”

    她抚拍着杜家姐弟,还没想出该如何是好,后院传来猪的嘶叫!

    静夜之中,这嘶叫格外凄厉!

    姚姜压低了声音:“你们别出声,我开门看一眼。”

    她深呼吸了片刻轻轻将屋门开了条缝,通过门缝向外看了片刻。

    门外无人,她正想把门开大些,一个声音飘来:“按住了,别让它挣开。”

    话声不高,但静夜中姚姜听得格外分明,乃是男子话声。

    后院果真有人!还不止一个!

    她的呼吸顿住,全身汗毛都立了起来,飞快将门关上。

    杜翠兰拉了拉她的衣襟,姚姜捂住她的嘴凑到她耳边:“有贼!别出声,我们走!”

    说完这几个字,她强摄心神,将门开了条缝再次向外张望。

    院中依旧无人,她顿了片刻深深吸了口气,将门轻轻拉开率先出屋。

    后院猪叫连声,还有人说话,声音不高但听得甚是清楚。

    姚姜趁着贼人没往前院来,回头招手,杜家姐弟立刻出来跟在她身边。

    三人轻手轻脚穿过天井来到院门前将院门拉开。

    院门“呀”地响了一声,姚姜心惊肉跳,将杜家姐弟推出门外自己也闪身而出。

    在黑暗中辨别了方向,姚姜拉着杜翠兰和杜良辰摸到邻居莫五家院门前敲门。

    敲了三回门,莫五的声音响了起来:“何人叩门?”

    姚姜:“五叔、婶婶,我是姚姜。”

    片刻后,院门开了条缝,莫五夫妇于门缝内向外看来。

    姚姜颤抖着:“五叔、婶婶,我家进贼了!”

    莫五媳妇连忙开门让姚姜和杜家姐弟进院。

    莫五去墙边挑了耙子:“进了几个毛贼?”

    姚姜惊魂稍定:“不知晓,贼人在后院,我不敢去看!但必定不止一人!”

    莫五媳妇拉住莫五:“你可别一人前去,再去找些乡邻来帮手。”

    不多时,狗吠连声,莫五带着乡邻来了。

    莫五媳妇带着姚姜和杜家姐弟出来,跟着他们返回姚姜家。

    来到门前,莫五带着四名乡邻先行进入。

    莫五找来的是身强力壮的庄稼汉,手中都执着棍棒农具。

    贼人早已没了踪影。

    莫五和乡邻又拿着火把带着乡邻四处查看,确知贼人已离去,才让姚姜和杜家姐弟进入。

    到了这时,姚姜提得紧紧的心才放下来,才觉察背心已经被冷汗浸透。

    莫五媳妇陪着姚姜和杜家姐弟进了家门,姚姜先奔到后院门外。

    后院院墙塌了半幅,鸡舍倒了,家中养的鸡都被压在了下方。

    杜翠兰喂养的肥猪倒在坍塌的墙壁边,身上罩着张渔网,猪的四蹄还在抽搐,猪颈上有个烂糟糟的刀口,下方的地上有大片血迹,刀口处还在往外冒血!

    姚姜的冷汗又冒了出来,庆幸自己没敢贸然到后院来!

    杜翠兰看到自己悉心喂养的肥猪和鸡横尸于地,“哇”地一声哭出声来。

    莫五回来对着猪看了片刻:“你家这猪不行了,得赶紧处置,可别放坏了。鸡也压伤了,未必活得下去,与猪一同处置了吧。”

    姚姜:“五叔,今晚这事不是意外,我们报官吧。这鸡和猪可是物证,等官府来验看了再处置。”

    莫五转头看她:“报官?这情形,报了也不会有结果!”

    姚姜愣了,莫五媳妇拉着她走开几步:“咱们没能当场抓住贼人,报官就难有结果。官差来到也看不出所以然,但他们离去时必定会将你的鸡猪都拿走!之后唤我们去问两回话,但不知何时才会有下文。”

    姚姜咬着牙关:“可我知道是谁来作的恶!”

    她向杜翠兰看去,见杜翠兰正痛哭流涕没留神这边,压低了话声:“这事应当与杜家的二位叔父脱不了干系。”

    三河村除了村正家都是寻常农户,家中钱财不多。贼人不去有钱的村正家中行窃,而是到姚姜的穷家来偷盗,本就怪异。

    婆母守寡数年,低头进出从不与乡邻争执,没有结仇家!

    姚姜家不在村头村尾,而是在村中,即便贼人误闯误进,也该悄悄找寻轻巧易携带又值些钱的物事后溜之大吉!

    但贼人没找值钱的物件,却推倒后院院墙将难以偷走的肥猪杀了,压根没到前院来,这样的损人不利己与寻常窃贼所为大异!

    姚姜不禁疑心今日来的歹人是专门来杀猪的!

    只是杜翠兰将这头猪喂得太肥,没四五条壮汉抬不走!结果便是更加不值钱了!

    这事的结果是猪与鸡越发卖不上价!导致自己凑不出税银,家中得有人去服苦役!

    杜翠兰虚岁十三,杜良辰才六岁,苦役只会落在姚姜身上!

    姚姜离开,杜家的叔父和婶婶就会来照料年幼无依的杜家姐弟,并接手这个家的一切!

    烂船也有三斤铁,这个家虽贫穷,却也还有一院房屋与三亩田地。

    叔父们照拂侄儿侄女,房屋和田地便都得交在他们手中!即便她熬过了苦役回来,家中的一切都已经被二位叔父掌握,收不回来了!

    既得利益者便是下黑手的人!

    因此说要报官时,姚姜已确定了这事背后的黑手!

    莫五媳妇欲言又止,莫五“嘘”了一声:“姚小娘子,你若真有凭据,自然该报官!但你若拿不出凭据,报官吃亏的只会是你!小辈状告长辈,不论是何情形,都要先挨一顿板子!即便杜家早已分了家,他们依旧算杜家的长辈!”

    莫五这是提醒:官府对突发案件的侦破能力有限,无凭据报官只会对自己不利,不仅要挨打还要蒙受损失!

    姚姜没有凭据!她叹了口气:“从前村中遇上这情形如何处置?”

    莫五媳妇:“这情形从前没遇过。以往各家的牲畜死伤都是自行处置。你家的鸡猪不是病死,肉还能食,本应做成咸肉,但现今天气回暖,做的咸肉会腐坏发臭,不如不做。”

    “村正识得与酒楼饭铺有生意往来的庄头,酒楼食肆每日都要不少猪鸡做菜。天明后你去求一求村正,村正会找位庄头来帮你把这些鸡猪都沽卖出去。只是活猪能值五六百钱,死猪便值不了这许多,鸡更加不值钱,但总强过没有。”

    姚姜一愣:“五六百钱?”

    莫五媳妇点头:“年前我家那头二百斤的活猪,正是卖了六百钱。”

    姚姜本想将猪与鸡卖了凑齐田税渡过难关,却没想到一头近二百斤的猪连一两银子都不值!

    她看着已不再动弹的猪想了片刻:“现下乡邻们凑银子必定都卖家中的牲畜卖米粮,价钱只会更贱。我另寻门路吧。”

    莫五媳妇一愣:“你自行找寻酒楼饭铺沽售?酒楼饭铺都各有掌柜管事,他们不识得你,不会收你送去的猪鸡!”

    姚姜摇头:“我不找酒楼饭铺。我将这些鸡和猪都做成菜饭,在青川城外的集市里支两张桌子沽售。”

    莫五媳妇更加吃惊:“现下已过三更,你找了人来将这猪洗剥收拾完毕天都亮了,再做熟也要花费时刻,错过了饭时可未必会有食客。再者,咱们做的吃食味道都寻常,若没人买,你又怎生是好?”

    姚姜在心中仔细盘算了一阵:“多谢婶婶提醒,但我应当能卖出些许去。”

    抬头看到莫五媳妇不赞同的神情,她补了句:“若真卖不出去,我再带回来分给村中乡邻。”

    莫五媳妇皱着眉头:“村中乡邻现今都为田税发愁,拿了你的猪肉也不会给你银钱。还是请村正与庄头相助好些。”

    姚姜微笑:“多谢五叔婶婶的提醒,我心中有数。”

章节目录

从小厨娘到大司农的那些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匪石心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匪石心并收藏从小厨娘到大司农的那些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