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姜:“二婶婶,我会照,”
“你照料?你拿什么照料?”杨氏不耐烦地打断她:“你连陪嫁都没带光着身子进的杜家门,就别说大话了。大嫂嫂走了你就该去做活计养家,养活她的儿女!你命硬,已克死了你男人和婆母,可别再让大嫂嫂的儿女饿死!”
她白了姚姜一眼:“就你这身板,哪里能去做苦役?去了苦役或许都回不来了!去富人家做活计比做苦役好!现下家家都要让儿女找主家赚银子!还有主家不嫌你年纪大肯要你,你该念佛了!”
姚姜知晓二位婶婶杨氏头脑简单,又尖酸刻薄不留口德,与乡邻有矛盾时常常冲锋在前。在官府加征田税时逼上门逼迫她卖身为奴,是叔父们派她来打头阵,是夺取家产的第一步!
她心念电转间有人敲响了院门,莫五媳妇的声音在门外响起:“姜姜,你可在家中?”
杜翠兰从灶间出来开了院门,莫五媳妇站在院门外向内张望:“你嫂嫂呢,我来寻她说句话。”
姚姜立起身来:“我与莫家婶婶有要紧事说,二婶婶稍候。”
莫五媳妇跟着姚姜到了她住的屋内,忐忑地开了口:“你昨晚说我与莫五去帮手,你会借些银子给我,现下,”
姚姜知晓莫五媳妇见杨氏跟着自己回家有了担忧,她怕自己将银子借给杨氏不借给她,便赶着来了。
她取来三块碎银:“婶婶,这三两银子我本打算明早给婶婶送去。既然婶婶来了,便拿去吧。”
她看向房门:“莫家婶婶,银子的事可别与乡邻说起。我杜家的叔父与婶婶们更加不能知晓。”
莫五媳妇对着银子松了口气:“我们绝不会对外说一个字。你自家的田税可够了?”
姚姜点头:“够了。叔叔婶婶今日辛苦了,多谢。”
莫五媳妇接过银子:“不辛苦不辛苦,我们有了银子就还你。”
送走莫五媳妇,姚姜来到正屋,杨氏已离去。
杜翠兰挨近来:“二婶婶回去了,说明日再来。”
姚姜听她的话声微带哭音,一把拉住:“你转过头来。”
杜翠兰本已转身要走,被拉住片刻后才转回来,她眼中含泪:“二婶婶说已为我在富人家找了活计,还说也给嫂嫂找了个好主家,以后良辰就靠我们的月钱养活。”
她看着姚姜眼泪成串地掉下来:“嫂嫂,你和我都走了,良辰可怎么好?”
姚姜向杜良辰看去,他坐在门前的小凳上眉头紧皱紧抿着小嘴,眼中泪光闪动。
姚姜穿过来时躺在床上养了几日伤。
杜翠兰细心体贴地照料,连水和粥都送亲自喂到她口边,杜良辰就守在门前帮手拿递东西。
姚姜轻声呼痛都会让他们即刻便围拢来,想方设法为她减轻苦楚。
这两姐弟让她在这个陌生的世界体味到了温暖,姚姜有了精神便给他们讲故事。
她的故事神奇又玄妙,很快便把两个孩子吸引住了,围在床前用亮晶晶的眼睛看着她,依赖又崇拜。
婆母离世,杜家姐弟只能依靠她了,而她也需要这对姐弟。
他们会是她在这个世界最好的遮掩,能彼此守护相互帮助。
姚姜没把杨氏要发卖自己放在心上,但听到杨氏连杜翠兰都不放过,顿觉无语!
杨氏口口声声为了不服苦役才让给她们找了富人家的活计,是掩饰他们夺取家产压榨兄嫂儿女的恶行!
但这话自己说出来与杜家姐弟想明白,结果截然不同!
更兼累了半个夜晚与一整日,她身心疲惫无力开解,连杜翠兰的话都听得时断时续。
“二婶婶说,”杜翠兰抹着眼泪:“说明日就让我们去了。”
姚姜实在撑不住了,打着哈欠:“你别把二婶婶的话往心里去!我们明日哪里也不去!”
次日上午,杜翠兰和杜良是被诱人香气钩醒的。
杜翠兰给弟弟洗漱后带着他来到灶间,咽了咽口水:“嫂嫂煮的菜真香。”
她和杜良辰都两眼红肿,神情委顿。
姚姜只当不曾看见:“你们去请莫五叔一家来用午饭若他们不肯来,你们便将他们拖来。”
莫五媳妇先来到,她一来便凑到了姚姜面前:“姜姜,我也要来找你。我和你五叔商议过了,请你把我们把家中的那头肥猪也做成烤肉沽卖。”
姚姜一愣,莫五媳妇小心地道:“我昨日有心帮你计数,但哪里计得过来。回家后我算了算,你家那猪除去头尾内脏还有一百三十多斤,连肉骨头烤了都有食客买走。结果我们两家的田税都有了,你这一头猪可生生卖出十头活猪的钱了,真值!我与你五叔便想着我们家中养着的猪不给庄头了,请你帮我们沽卖。”
她看着姚姜:“你可肯帮手?”
姚姜想了片刻:“婶婶,我可以帮你们把猪卖出去,但我不能担保生意能如昨日那般好。且香料生长要些时日,卖猪的日子得等我备好香料再定。”
莫五媳妇点头:“能有昨日生意的四五成,我们都心满意足了。现下不为田税发愁,我也不急了,卖猪的日子便由你定。我知晓你的香料昂贵,卖得的银钱除了还你借给我们的银子外,我们平分。你定下日子我便找人杀猪。”
说定了大事,莫五媳妇心情轻松,端详着桌上的菜:“我竟是这两日才知晓你有手好厨艺,难怪昨日的生意那般好。这卤猪蹄的香味我在院外就闻到了,我家那头猪的下水猪脚也归你,你做熟了分我一半便好。”
杜翠兰插进来:“莫家婶婶,我也是这两日才知我嫂嫂做得一手好菜。”
正说笑着,院门一响,杨氏步入院内。
杜翠兰的笑容瞬间消失,面色变为苍白,她咬着嘴唇看向姚姜。
杨氏笑眯眯地往灶间来,看见莫五媳妇也在愣得一愣,姚姜已扬声:“二婶婶来了。”
杨氏回过神来:“你们做什么吃食?真香呀。”
她瞥了莫五媳妇一眼,扯出个笑容:“姜姜,咱们昨晚不是商量好了么?你和翠兰的随身衣裳可收拾好了?别磨蹭了,主事娘子等着呢。”
姚姜笑着:“多谢婶婶为我们打算了许多,但我和翠兰都不欲卖身为奴,这事婶婶不用再提了。”
杨氏一听这话便炸了:“衙门的官差即刻就要来收取税银了,我们没多余的银钱照管你们,难不成眼睁睁看着你去服苦役?去富人家中做活计总比服苦役强,你这身板可未必捱得过苦役去!”
“官差收缴税银,你躲得了今日也躲不过明天!没了田地,良辰将来可怎么好?良辰可是大哥大嫂的骨血!你和翠兰一个是他的嫂子,一个是他的亲姐,理当去做些活计养活他!再者,这回来找人的可是户好人家,活计轻省,与去享福也差不了多少!”
莫五媳妇实在忍不住了:“卖身为奴是福气?那这福气还是杨娘子自己享用吧!”
杨氏没料到莫五媳妇会出言,也觉自己说的过了,讪讪地:“莫家娘子,我就是说顺嘴了。”
她转头对着姚姜:“快着些,别磨蹭!”
“我家的田税已有了,多谢婶婶挂在心上。”姚姜一笑:“婶婶还是赶紧凑自家的田税去吧!”
杨氏大吃一惊:“你有银子?在哪儿?怎么有的?拿给我看!”
姚姜:“我一早就把我家的田税交到了村正伯伯处,婶婶若不信,可去村正伯伯处问一问!”
杨氏看着姚姜的笑脸心里没了底:“这,你,你打哪里抓挠来的银子?”
姚姜看了她片刻,微微一笑:“叔父和婶婶特意找人来帮我杀了猪,我将杀好的猪与鸡卖了个好价钱,税银便凑够了。托叔父和婶婶的福,我连杀猪钱都不必出。”
杨氏哪敢承认,强撑着:“你这孩子可别胡说!我们何曾找人帮你杀猪?”
姚姜:“找没找婶婶心中自知!婶婶家的田税可得赶紧想法子凑呀!不然家中亲人可就要去捱苦役了。”
杨氏脸色极其难看,她将姚姜一指便要发作。
姚姜却没给她机会:“前晚的贼人是推倒墙壁进来的。我家后院围墙有条缝隙,外面看不见,婆母没对外人说过但与二位婶婶提过一回,贼人是怎么知晓的?婶婶们,绝户不是这么吃的!良辰还有亲姐还有我这个嫂嫂,不是绝户也不会被你们变为绝户!”
杨氏骂到口边的话被堵了回去,好不容易才憋出句:“你,你胡说八道!”
院门一响,又进来一名妇人。
这妇人一进来就将两扇院门打开,引着另一名妇人进来。
先进来的妇人是杜家的三婶黄氏,跟在她身后进来的妇人三十来岁,鬓发抿得一丝不乱,发髻上插着发簪,面目清秀,虽身着布衣但合体精致,衬得身着葛布裳木簪挽发的杨氏和黄氏灰头土脸。
先进来的妇人向灶间看了看,引着后进来的妇人来到灶间门前,站定脚步。
后进来的妇人将灶间内的姚姜和杜翠兰打量了几眼,目光如刀子般锐利。
“你照料?你拿什么照料?”杨氏不耐烦地打断她:“你连陪嫁都没带光着身子进的杜家门,就别说大话了。大嫂嫂走了你就该去做活计养家,养活她的儿女!你命硬,已克死了你男人和婆母,可别再让大嫂嫂的儿女饿死!”
她白了姚姜一眼:“就你这身板,哪里能去做苦役?去了苦役或许都回不来了!去富人家做活计比做苦役好!现下家家都要让儿女找主家赚银子!还有主家不嫌你年纪大肯要你,你该念佛了!”
姚姜知晓二位婶婶杨氏头脑简单,又尖酸刻薄不留口德,与乡邻有矛盾时常常冲锋在前。在官府加征田税时逼上门逼迫她卖身为奴,是叔父们派她来打头阵,是夺取家产的第一步!
她心念电转间有人敲响了院门,莫五媳妇的声音在门外响起:“姜姜,你可在家中?”
杜翠兰从灶间出来开了院门,莫五媳妇站在院门外向内张望:“你嫂嫂呢,我来寻她说句话。”
姚姜立起身来:“我与莫家婶婶有要紧事说,二婶婶稍候。”
莫五媳妇跟着姚姜到了她住的屋内,忐忑地开了口:“你昨晚说我与莫五去帮手,你会借些银子给我,现下,”
姚姜知晓莫五媳妇见杨氏跟着自己回家有了担忧,她怕自己将银子借给杨氏不借给她,便赶着来了。
她取来三块碎银:“婶婶,这三两银子我本打算明早给婶婶送去。既然婶婶来了,便拿去吧。”
她看向房门:“莫家婶婶,银子的事可别与乡邻说起。我杜家的叔父与婶婶们更加不能知晓。”
莫五媳妇对着银子松了口气:“我们绝不会对外说一个字。你自家的田税可够了?”
姚姜点头:“够了。叔叔婶婶今日辛苦了,多谢。”
莫五媳妇接过银子:“不辛苦不辛苦,我们有了银子就还你。”
送走莫五媳妇,姚姜来到正屋,杨氏已离去。
杜翠兰挨近来:“二婶婶回去了,说明日再来。”
姚姜听她的话声微带哭音,一把拉住:“你转过头来。”
杜翠兰本已转身要走,被拉住片刻后才转回来,她眼中含泪:“二婶婶说已为我在富人家找了活计,还说也给嫂嫂找了个好主家,以后良辰就靠我们的月钱养活。”
她看着姚姜眼泪成串地掉下来:“嫂嫂,你和我都走了,良辰可怎么好?”
姚姜向杜良辰看去,他坐在门前的小凳上眉头紧皱紧抿着小嘴,眼中泪光闪动。
姚姜穿过来时躺在床上养了几日伤。
杜翠兰细心体贴地照料,连水和粥都送亲自喂到她口边,杜良辰就守在门前帮手拿递东西。
姚姜轻声呼痛都会让他们即刻便围拢来,想方设法为她减轻苦楚。
这两姐弟让她在这个陌生的世界体味到了温暖,姚姜有了精神便给他们讲故事。
她的故事神奇又玄妙,很快便把两个孩子吸引住了,围在床前用亮晶晶的眼睛看着她,依赖又崇拜。
婆母离世,杜家姐弟只能依靠她了,而她也需要这对姐弟。
他们会是她在这个世界最好的遮掩,能彼此守护相互帮助。
姚姜没把杨氏要发卖自己放在心上,但听到杨氏连杜翠兰都不放过,顿觉无语!
杨氏口口声声为了不服苦役才让给她们找了富人家的活计,是掩饰他们夺取家产压榨兄嫂儿女的恶行!
但这话自己说出来与杜家姐弟想明白,结果截然不同!
更兼累了半个夜晚与一整日,她身心疲惫无力开解,连杜翠兰的话都听得时断时续。
“二婶婶说,”杜翠兰抹着眼泪:“说明日就让我们去了。”
姚姜实在撑不住了,打着哈欠:“你别把二婶婶的话往心里去!我们明日哪里也不去!”
次日上午,杜翠兰和杜良是被诱人香气钩醒的。
杜翠兰给弟弟洗漱后带着他来到灶间,咽了咽口水:“嫂嫂煮的菜真香。”
她和杜良辰都两眼红肿,神情委顿。
姚姜只当不曾看见:“你们去请莫五叔一家来用午饭若他们不肯来,你们便将他们拖来。”
莫五媳妇先来到,她一来便凑到了姚姜面前:“姜姜,我也要来找你。我和你五叔商议过了,请你把我们把家中的那头肥猪也做成烤肉沽卖。”
姚姜一愣,莫五媳妇小心地道:“我昨日有心帮你计数,但哪里计得过来。回家后我算了算,你家那猪除去头尾内脏还有一百三十多斤,连肉骨头烤了都有食客买走。结果我们两家的田税都有了,你这一头猪可生生卖出十头活猪的钱了,真值!我与你五叔便想着我们家中养着的猪不给庄头了,请你帮我们沽卖。”
她看着姚姜:“你可肯帮手?”
姚姜想了片刻:“婶婶,我可以帮你们把猪卖出去,但我不能担保生意能如昨日那般好。且香料生长要些时日,卖猪的日子得等我备好香料再定。”
莫五媳妇点头:“能有昨日生意的四五成,我们都心满意足了。现下不为田税发愁,我也不急了,卖猪的日子便由你定。我知晓你的香料昂贵,卖得的银钱除了还你借给我们的银子外,我们平分。你定下日子我便找人杀猪。”
说定了大事,莫五媳妇心情轻松,端详着桌上的菜:“我竟是这两日才知晓你有手好厨艺,难怪昨日的生意那般好。这卤猪蹄的香味我在院外就闻到了,我家那头猪的下水猪脚也归你,你做熟了分我一半便好。”
杜翠兰插进来:“莫家婶婶,我也是这两日才知我嫂嫂做得一手好菜。”
正说笑着,院门一响,杨氏步入院内。
杜翠兰的笑容瞬间消失,面色变为苍白,她咬着嘴唇看向姚姜。
杨氏笑眯眯地往灶间来,看见莫五媳妇也在愣得一愣,姚姜已扬声:“二婶婶来了。”
杨氏回过神来:“你们做什么吃食?真香呀。”
她瞥了莫五媳妇一眼,扯出个笑容:“姜姜,咱们昨晚不是商量好了么?你和翠兰的随身衣裳可收拾好了?别磨蹭了,主事娘子等着呢。”
姚姜笑着:“多谢婶婶为我们打算了许多,但我和翠兰都不欲卖身为奴,这事婶婶不用再提了。”
杨氏一听这话便炸了:“衙门的官差即刻就要来收取税银了,我们没多余的银钱照管你们,难不成眼睁睁看着你去服苦役?去富人家中做活计总比服苦役强,你这身板可未必捱得过苦役去!”
“官差收缴税银,你躲得了今日也躲不过明天!没了田地,良辰将来可怎么好?良辰可是大哥大嫂的骨血!你和翠兰一个是他的嫂子,一个是他的亲姐,理当去做些活计养活他!再者,这回来找人的可是户好人家,活计轻省,与去享福也差不了多少!”
莫五媳妇实在忍不住了:“卖身为奴是福气?那这福气还是杨娘子自己享用吧!”
杨氏没料到莫五媳妇会出言,也觉自己说的过了,讪讪地:“莫家娘子,我就是说顺嘴了。”
她转头对着姚姜:“快着些,别磨蹭!”
“我家的田税已有了,多谢婶婶挂在心上。”姚姜一笑:“婶婶还是赶紧凑自家的田税去吧!”
杨氏大吃一惊:“你有银子?在哪儿?怎么有的?拿给我看!”
姚姜:“我一早就把我家的田税交到了村正伯伯处,婶婶若不信,可去村正伯伯处问一问!”
杨氏看着姚姜的笑脸心里没了底:“这,你,你打哪里抓挠来的银子?”
姚姜看了她片刻,微微一笑:“叔父和婶婶特意找人来帮我杀了猪,我将杀好的猪与鸡卖了个好价钱,税银便凑够了。托叔父和婶婶的福,我连杀猪钱都不必出。”
杨氏哪敢承认,强撑着:“你这孩子可别胡说!我们何曾找人帮你杀猪?”
姚姜:“找没找婶婶心中自知!婶婶家的田税可得赶紧想法子凑呀!不然家中亲人可就要去捱苦役了。”
杨氏脸色极其难看,她将姚姜一指便要发作。
姚姜却没给她机会:“前晚的贼人是推倒墙壁进来的。我家后院围墙有条缝隙,外面看不见,婆母没对外人说过但与二位婶婶提过一回,贼人是怎么知晓的?婶婶们,绝户不是这么吃的!良辰还有亲姐还有我这个嫂嫂,不是绝户也不会被你们变为绝户!”
杨氏骂到口边的话被堵了回去,好不容易才憋出句:“你,你胡说八道!”
院门一响,又进来一名妇人。
这妇人一进来就将两扇院门打开,引着另一名妇人进来。
先进来的妇人是杜家的三婶黄氏,跟在她身后进来的妇人三十来岁,鬓发抿得一丝不乱,发髻上插着发簪,面目清秀,虽身着布衣但合体精致,衬得身着葛布裳木簪挽发的杨氏和黄氏灰头土脸。
先进来的妇人向灶间看了看,引着后进来的妇人来到灶间门前,站定脚步。
后进来的妇人将灶间内的姚姜和杜翠兰打量了几眼,目光如刀子般锐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