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感激你保护了城儿,我也不会将你赶出将军府。但是,你要记住,蛮力是解决问题最愚蠢的办法,知道吗?”
施弋沉默着点点头,忽又抬起头,道:“但……上官家,该如何交代?”
孙沂儿笑着道:“放心,将军府可不是好欺负的,他们不敢如何。”
说完,便拍拍施弋的手,离开了前厅。
看着孙沂儿离开的背影,施弋呆呆地站在那儿许久,才慢慢走出前厅。
一出前厅,便看见宋满城被江妈和林妈紧紧抱住,小不点还在不甘心地挣扎着,闹得两位妈妈满头大汗。
看见施弋出来,宋满城终于睁开捂着嘴的手:“小哥哥!”
被松开束缚,宋满城马上跑跳着奔向施弋:“怎么样,我娘亲为难你了没有?”
“没有。”
宋满城松了口气,拍拍胸口:“那就好那就好,吓死我了。”
突然又想起了什么,“对了!你会写字吗?”
施弋疑惑地点点头。
“那抄书的事可得帮我!我一个人可写不来!”
施弋笑了出来,点点头:“好。”
宋满城愣了一下,她这是第一次见冷冰冰的施弋笑呢,而且,很好看。
——————
在大召,富贵人家的子弟一般学习君子六艺,而皇家及显贵臣子的子弟则除了六艺之外,还需要有一定的骑术。
因此,召庠每季都会挑选吉日举行较为大型的骑术训练,让皇族贵子和高官子弟一同到京都最大的马场进行训练。
这日正是到马场训练的日子。
前一天,整个马场便用帷幔围了起来,只在东面和西面开两个小门,以防马受了惊跑了出去。
在帷幔内,还简单地搭起了几个供休息用的小棚,并用幕布将男女间隔开。
宋满城向来对骑术感兴趣,从两岁时便时常随着父亲哥哥到马场来。
看着父亲和哥哥在马场上驰骋的风姿,早就心生向往,却因年纪太小而无法亲自骑过。一直到了今年进了召庠,才能在夫子和院长的允许之下骑马。
虽说是可以骑马了,却也只能骑夫子挑选的小马驹,看起来确实不够有派,但三次训练下来,却常受夫子夸赞,倒是比训练久了的还要好。
一大早,宋满城便带着施弋到了马场,马场内也已到了不少人。
“满城,我在这儿!”宋满城刚进帷幔,许木木便远远地看见了她。
宋满城跑过去,小喘道:“怎么大家今天都那么早?”
许木木压低着声音道:“听说太子和九皇子这次也来了。”
“原来如此。听说去年太子和九皇子便从召庠出去,回皇宫内院中读书,今年召庠举行的三次马场训练也没来,却不知这一次怎么会来?”宋满城挠挠头不解道。
“我也不知。”许木木摆手道,“我也是昨儿听堂姐说起才知道他们要来。”
“不过说来好笑。”许木木突然笑了,“听说太子和九皇子要来,召庠的人倒也不偷懒了,赶早得就来了。喏,你看,连吟兰阁的谷乔幽都是一大早就来呢。”
宋满城说着方向看去,果然看见了谷乔幽坐在棚下,上着银红色上袄,下穿月白色裙,看着倒也十分清丽可爱。
宋满城亦笑道:“太子来了,总不能失了礼,反让太子等人吧。”
“哎呀你还小,不知道。这哪里是为太子。”许木木看了眼施弋,更加压低了声音,“这里大部分女学生,是为九皇子。”
宋满城更加不解了:“这是为何?不为太子,反为九皇子了?”
“小满城,你是不知啊。”许木木叹道,“我比你先来召庠一年,见过九皇子。那模样,可谓是天人之姿啊。而且脾气是出了名的好,温文尔雅的。真是书中所写的,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啊!”
一旁的施弋听着,渐渐黑了脸。
宋满城却没注意,虽不知男女之事,但从小听过一些戏,便学着戏中人物,笑道:“木木,你矜持一些。”
许木木又回过神道:“你说什么呢。虽说院中大部分女学生喜欢,我可不喜欢。”
正说着话,上官烨和上官煊便也在帷幔外下了车,进了马场。
宋满城拉着许木木和施弋走在人少的地方,想躲着,可上官烨眼尖,一进马场就远远看见了宋满城他们。
上官烨正准备迈开脚步走过去,却听得后面一句“上官二公子”传来。
余子显进了西门,见上官烨他们也刚进场,便忙抛下一起来的弟弟余子明,小跑向上官烨这边。
这余子显是中散大夫余鸿的嫡长子。虽比上官烨大了两岁,却也甘愿常常跟在上官烨身后做出一副溜须拍马的模样。
此时的余子显见上官烨兄妹进场,还不得赶紧弃了自家庶出的弟弟,如同苍蝇闻着味儿般靠向上官烨。
上官烨虽不屑于余子显这幅奉承的样子,但也有几分受用和自得,便也不直接远离,依旧以礼相待。
“余公子。”上官烨拱手回礼道。
上官煊见他二人要说话,便也只是相互行了礼后独自走开,与其他女学生说话。
上官烨看着上官煊走开后,便对着余子显笑道:“昨儿听闻余公子得了一件宝物,不知在下是否有幸能得一观,长长见识,开开眼。”
余子显的脸色微微一变,但也仍笑道:“这……唉,哪是什么宝物,不过是一件从乡下人手中得来的蠢物罢了。”
上官烨不说话,只是面带着笑,眼底笑意却逐渐消失。
余子显暗暗在心中叹了口气,骂了几句,但脸上仍谄媚地笑道:“既然……既然二公子有意,子显明日便叫人将东西送到府上。”
“这怎么好意思呢。”上官烨笑道,“既然是余公子的一片心意,在下也就不好推脱。”
余子显虽脸上赔笑着,心中却不知骂了多少回。
这宝物如今正在自家马车上。
昨日听闻今日太子会来马场,便让人四处搜罗珍稀的物什想要在今日献上,却怎么也找不到一件像样的东西。
直到昨日戌时,那余子明的母舅乡下带来一件罕见的东西献到余府,余子显才立刻将东西夺了,欲在今日献上。
却不想上官烨不知从哪儿得到了消息,今日一大早便来问他。余子显虽谄媚猥琐,但也并不蠢笨,猜想上官烨哪里只是为了一见,分明是想得到。
既然上官烨已然开了口,便十有八九已经知道是何物,也不好拿别的东西搪塞糊弄,只能放弃将东西献给太子。
要说这余家乃是书香清流世家,那中散大夫余鸿也是朝中清流正直人物,却不想余夫人因只出了这一支独子,溺爱非常,让余子显从小便养成了攀权附贵、欺软怕硬的性格。
余鸿虽也见不惯,却也因政务繁忙,疏于管教,又因余夫人强势,便也只是口头说过几次,没有过多谴责。
这边,因同在吟兰阁读书,上官煊便走到谷乔幽身旁与她说话。
在吟兰阁中,谷乔幽与上官煊较其他人关系更为亲密。然而此时谷乔幽见上官煊身穿浅靛蓝交领,外穿一件紫檀色比甲,显得人更加白皙,又因本就身材纤细,更添几分温柔风流,心中不禁暗暗起了一丝妒意。
谷乔幽按下心中不满,微微笑道:“前几日,你家哥哥与宋家那丫头又起了冲突,受了伤,我还以为今日你们不会来呢。不知二公子伤势如何了?”
“无碍,宋家姨母送了药来,那药倒是十分灵验,二哥哥的伤也好了大半。只是……”
上官煊叹了口气,“我本就不喜骑马,母亲以往也从不强迫我,今日本也不想来,却不知为何母亲硬是让二哥哥带我来。”
谷乔幽在心中猜想着,正想说话,却听周围说话声、吵闹声渐渐消失,见众人皆朝着东门方向作揖,也忙拉着上官煊向东门行礼。
此时,两名身着锦服的少年与翁院长从东门进了场。
朝堂正殿上,一股压抑沉寂的气息笼罩着整个大殿,大召皇帝傅君翊坐在龙椅上,手指轻轻敲着面前的案桌,一双眼睛盯着底下的文武大臣,却一句话也没说。
底下的文武大臣大气不敢出,全部低着头,看着自己的脚尖。手指敲击案桌发出的声响一声声像是鼓槌捶在每个人的心上,让本就压抑的气氛更增添了一种致命的紧张感。
上官渝先是深深吸了一口气,考虑良久,才缓缓走文臣一列,向前跪拜道:“陛下,臣愚见,臣主打。”
敲击案桌的手指突然停下了,傅君翊看着上官渝,微微眯了眼:“为何?”
“大召与北越向来积怨已深,几年前的召越大战,更让大召陷入了水深火热的处境。”上官渝用眼角偷偷看了一眼一旁的宋怀旭,又道,“而如今,若非南安公主密信到此,恐怕大召还被蒙在鼓里。”
上官渝低着头说话,听傅君翊依旧没说什么,便干脆大着胆子继续说:“大召苦受多年压制,民间早已哀怨连天。若说前朝几代不与北越计较,是因讲求休养生息,且实力还不足与北越抗衡。但如今,我大召经过几代贤君,当今更有明君,已有了足够的实力,不应再受北越的压制才是!”
施弋沉默着点点头,忽又抬起头,道:“但……上官家,该如何交代?”
孙沂儿笑着道:“放心,将军府可不是好欺负的,他们不敢如何。”
说完,便拍拍施弋的手,离开了前厅。
看着孙沂儿离开的背影,施弋呆呆地站在那儿许久,才慢慢走出前厅。
一出前厅,便看见宋满城被江妈和林妈紧紧抱住,小不点还在不甘心地挣扎着,闹得两位妈妈满头大汗。
看见施弋出来,宋满城终于睁开捂着嘴的手:“小哥哥!”
被松开束缚,宋满城马上跑跳着奔向施弋:“怎么样,我娘亲为难你了没有?”
“没有。”
宋满城松了口气,拍拍胸口:“那就好那就好,吓死我了。”
突然又想起了什么,“对了!你会写字吗?”
施弋疑惑地点点头。
“那抄书的事可得帮我!我一个人可写不来!”
施弋笑了出来,点点头:“好。”
宋满城愣了一下,她这是第一次见冷冰冰的施弋笑呢,而且,很好看。
——————
在大召,富贵人家的子弟一般学习君子六艺,而皇家及显贵臣子的子弟则除了六艺之外,还需要有一定的骑术。
因此,召庠每季都会挑选吉日举行较为大型的骑术训练,让皇族贵子和高官子弟一同到京都最大的马场进行训练。
这日正是到马场训练的日子。
前一天,整个马场便用帷幔围了起来,只在东面和西面开两个小门,以防马受了惊跑了出去。
在帷幔内,还简单地搭起了几个供休息用的小棚,并用幕布将男女间隔开。
宋满城向来对骑术感兴趣,从两岁时便时常随着父亲哥哥到马场来。
看着父亲和哥哥在马场上驰骋的风姿,早就心生向往,却因年纪太小而无法亲自骑过。一直到了今年进了召庠,才能在夫子和院长的允许之下骑马。
虽说是可以骑马了,却也只能骑夫子挑选的小马驹,看起来确实不够有派,但三次训练下来,却常受夫子夸赞,倒是比训练久了的还要好。
一大早,宋满城便带着施弋到了马场,马场内也已到了不少人。
“满城,我在这儿!”宋满城刚进帷幔,许木木便远远地看见了她。
宋满城跑过去,小喘道:“怎么大家今天都那么早?”
许木木压低着声音道:“听说太子和九皇子这次也来了。”
“原来如此。听说去年太子和九皇子便从召庠出去,回皇宫内院中读书,今年召庠举行的三次马场训练也没来,却不知这一次怎么会来?”宋满城挠挠头不解道。
“我也不知。”许木木摆手道,“我也是昨儿听堂姐说起才知道他们要来。”
“不过说来好笑。”许木木突然笑了,“听说太子和九皇子要来,召庠的人倒也不偷懒了,赶早得就来了。喏,你看,连吟兰阁的谷乔幽都是一大早就来呢。”
宋满城说着方向看去,果然看见了谷乔幽坐在棚下,上着银红色上袄,下穿月白色裙,看着倒也十分清丽可爱。
宋满城亦笑道:“太子来了,总不能失了礼,反让太子等人吧。”
“哎呀你还小,不知道。这哪里是为太子。”许木木看了眼施弋,更加压低了声音,“这里大部分女学生,是为九皇子。”
宋满城更加不解了:“这是为何?不为太子,反为九皇子了?”
“小满城,你是不知啊。”许木木叹道,“我比你先来召庠一年,见过九皇子。那模样,可谓是天人之姿啊。而且脾气是出了名的好,温文尔雅的。真是书中所写的,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啊!”
一旁的施弋听着,渐渐黑了脸。
宋满城却没注意,虽不知男女之事,但从小听过一些戏,便学着戏中人物,笑道:“木木,你矜持一些。”
许木木又回过神道:“你说什么呢。虽说院中大部分女学生喜欢,我可不喜欢。”
正说着话,上官烨和上官煊便也在帷幔外下了车,进了马场。
宋满城拉着许木木和施弋走在人少的地方,想躲着,可上官烨眼尖,一进马场就远远看见了宋满城他们。
上官烨正准备迈开脚步走过去,却听得后面一句“上官二公子”传来。
余子显进了西门,见上官烨他们也刚进场,便忙抛下一起来的弟弟余子明,小跑向上官烨这边。
这余子显是中散大夫余鸿的嫡长子。虽比上官烨大了两岁,却也甘愿常常跟在上官烨身后做出一副溜须拍马的模样。
此时的余子显见上官烨兄妹进场,还不得赶紧弃了自家庶出的弟弟,如同苍蝇闻着味儿般靠向上官烨。
上官烨虽不屑于余子显这幅奉承的样子,但也有几分受用和自得,便也不直接远离,依旧以礼相待。
“余公子。”上官烨拱手回礼道。
上官煊见他二人要说话,便也只是相互行了礼后独自走开,与其他女学生说话。
上官烨看着上官煊走开后,便对着余子显笑道:“昨儿听闻余公子得了一件宝物,不知在下是否有幸能得一观,长长见识,开开眼。”
余子显的脸色微微一变,但也仍笑道:“这……唉,哪是什么宝物,不过是一件从乡下人手中得来的蠢物罢了。”
上官烨不说话,只是面带着笑,眼底笑意却逐渐消失。
余子显暗暗在心中叹了口气,骂了几句,但脸上仍谄媚地笑道:“既然……既然二公子有意,子显明日便叫人将东西送到府上。”
“这怎么好意思呢。”上官烨笑道,“既然是余公子的一片心意,在下也就不好推脱。”
余子显虽脸上赔笑着,心中却不知骂了多少回。
这宝物如今正在自家马车上。
昨日听闻今日太子会来马场,便让人四处搜罗珍稀的物什想要在今日献上,却怎么也找不到一件像样的东西。
直到昨日戌时,那余子明的母舅乡下带来一件罕见的东西献到余府,余子显才立刻将东西夺了,欲在今日献上。
却不想上官烨不知从哪儿得到了消息,今日一大早便来问他。余子显虽谄媚猥琐,但也并不蠢笨,猜想上官烨哪里只是为了一见,分明是想得到。
既然上官烨已然开了口,便十有八九已经知道是何物,也不好拿别的东西搪塞糊弄,只能放弃将东西献给太子。
要说这余家乃是书香清流世家,那中散大夫余鸿也是朝中清流正直人物,却不想余夫人因只出了这一支独子,溺爱非常,让余子显从小便养成了攀权附贵、欺软怕硬的性格。
余鸿虽也见不惯,却也因政务繁忙,疏于管教,又因余夫人强势,便也只是口头说过几次,没有过多谴责。
这边,因同在吟兰阁读书,上官煊便走到谷乔幽身旁与她说话。
在吟兰阁中,谷乔幽与上官煊较其他人关系更为亲密。然而此时谷乔幽见上官煊身穿浅靛蓝交领,外穿一件紫檀色比甲,显得人更加白皙,又因本就身材纤细,更添几分温柔风流,心中不禁暗暗起了一丝妒意。
谷乔幽按下心中不满,微微笑道:“前几日,你家哥哥与宋家那丫头又起了冲突,受了伤,我还以为今日你们不会来呢。不知二公子伤势如何了?”
“无碍,宋家姨母送了药来,那药倒是十分灵验,二哥哥的伤也好了大半。只是……”
上官煊叹了口气,“我本就不喜骑马,母亲以往也从不强迫我,今日本也不想来,却不知为何母亲硬是让二哥哥带我来。”
谷乔幽在心中猜想着,正想说话,却听周围说话声、吵闹声渐渐消失,见众人皆朝着东门方向作揖,也忙拉着上官煊向东门行礼。
此时,两名身着锦服的少年与翁院长从东门进了场。
朝堂正殿上,一股压抑沉寂的气息笼罩着整个大殿,大召皇帝傅君翊坐在龙椅上,手指轻轻敲着面前的案桌,一双眼睛盯着底下的文武大臣,却一句话也没说。
底下的文武大臣大气不敢出,全部低着头,看着自己的脚尖。手指敲击案桌发出的声响一声声像是鼓槌捶在每个人的心上,让本就压抑的气氛更增添了一种致命的紧张感。
上官渝先是深深吸了一口气,考虑良久,才缓缓走文臣一列,向前跪拜道:“陛下,臣愚见,臣主打。”
敲击案桌的手指突然停下了,傅君翊看着上官渝,微微眯了眼:“为何?”
“大召与北越向来积怨已深,几年前的召越大战,更让大召陷入了水深火热的处境。”上官渝用眼角偷偷看了一眼一旁的宋怀旭,又道,“而如今,若非南安公主密信到此,恐怕大召还被蒙在鼓里。”
上官渝低着头说话,听傅君翊依旧没说什么,便干脆大着胆子继续说:“大召苦受多年压制,民间早已哀怨连天。若说前朝几代不与北越计较,是因讲求休养生息,且实力还不足与北越抗衡。但如今,我大召经过几代贤君,当今更有明君,已有了足够的实力,不应再受北越的压制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