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澜娱乐除了艺人经纪,还有制作影视剧的业务。这些年专注拍推理悬疑题材,口碑越发好了。制作部的四楼是编剧的办公区,五楼是摄制组,六楼是后期组。
陶蓁蓁拿着她在闻澜签的第二份合同走进了四楼。她想象中的编剧应该是正襟危坐,认认真真在写剧本。没想到她刚进门,就被人喊来演尸体。
“周老师,是这样吗?”陶蓁蓁以一种极其扭曲的姿势躺在地上。
周业明是闻澜有名的编剧,专注给公司内戏写剧本,此时他正要求陶蓁蓁假装中刀倒下。
“嗯,看来还是头要朝门倒下才对。”他哐哐改完内容,然后请她起身,“不好意思,公司平常没生人来,有些细节还是得找人演着才知道对不对。”
“没事的,我也想要当演员,能帮上忙就很开心了。“陶蓁蓁站起来拍拍身上的灰。
周业明一听,立马就来了兴趣:“你想当演员?正好,我这有剧本,你来试试。”
陶蓁蓁开心极了,她赶紧接过剧本,看完又沉默了。文言文的台词,好几个字都不认识。
“周老师,有几个字我不认识……”
周业明眼里的光渐渐熄灭了:“想要做演员,不认识字读不了剧本,这戏还怎么演?”他把手往右边一指,“拼音你总会吧?那里有字典,查好了再来。”
陶蓁蓁很羞愧,她读完高中就离家了。她从小数学就不好,数学老师没耐心,做不出来的题目总是质问“你上课有没有好好听讲?听完了就不该做不对”。她真的认真听了,但是数学就是有一个步骤想不通,后面的就不用想了。她靠着语文勉强把难看的数学拉到平均线。她也对大学生活有过幻想,但是高考不管是学文还是理,都绕不过数学,那些公式代数和图形,她确实分不清。家里也没钱支持她去走艺考的路,就算艺考考上了,高考也得靠数学。数学题怎么就这么难解?有时候她会想,难道一定要成绩好的才能当演员吗?考得好就能演好戏吗?有些学霸转行来演戏,不也被骂像个木头吗?你看那个谁,重点大学毕业后闯荡娱乐圈,一连拍了三四部偶像剧,剧没火起来,演技也被人骂。就算是表演科班出身,演的戏也就是那么一回事。
虽然她一直是这么想的,但是现在直接被写了不少佳作的编剧点出来演员也得有文化,她之前的骄傲都没了。是的,演员也得学数学,万一以后她要演个数学老师呢?陶蓁蓁默默走去书柜,找到新华字典,一个一个读音标上去了。
周业明没有再找她。
她的工作就是管理那台打印机。
四楼坐了八个编剧,每人一个房间,里面甚至放了床铺。办公区还有不少桌椅,另外一半是巨大的图书角,满满当当放了十几个架子的书。编剧忙起来的时候除了敲键盘的声音,就只有她负责的打印机能制造出点响动。
有的编剧有奇怪的癖好,写完一集非要打出来再用笔修改。所以忙起来的时候,陶蓁蓁就得一直盯着打印机出纸。
当然,出现故障也得她来解决。
“周老师,这个打印机,好像出问题了,不吐纸出来。”陶蓁蓁不得已只能找她认识的人求救。
周业明走过来一看,打印机的显示屏报错显示“C5”。
“你不认识字,这些总认识吧?”周业明指着打印机上盖上的一溜代码说,“这里显示的是C5,就是没纸了。抽屉里有A4纸,如果用完了就去二楼行政部拿。放的时候注意对齐,不然歪掉的纸会卡住。卡住的话,你把左边的盖子打开,清理掉卡住的纸,然后盖上盖子,就行了。”
果然如他所说,陶蓁蓁把空白纸放进去,打印机又开始痛快往外吐纸了。
没有打印任务的时候,陶蓁蓁就去图书角翻书看。
周业明在写一部古装探案剧的剧本《拭尘记》,听说是特地和其他公司联合制作的大项目。台词有不少之乎者也的话,陶蓁蓁看不懂也是正常。
“周老师,第五集第二场的台词我已经准备好了。您现在要看看吗?”
看到周业明没说话,陶蓁蓁清了清嗓子,就开始了。
“当今圣上荒淫无道,民不聊生,朝中唯有光王能力挽狂澜,大人您何苦同流合污作践自己?不如依将军所言拜入光王门下,做光王的肱骨之臣,还百姓一个安宁。”
周业明听着感觉还是有点不对劲,又回去改词了。
自己背书和当着编剧的面念台词,感觉还是不一样。没文化连剧本都看不懂,还怎么当演员?陶蓁蓁对演戏这件事的重视又提高了一分。不管能不能演成戏,至少她现在在制作部可以光明正大地看书,这里这么多书,不看白不看。
既来之则安之,陶蓁蓁决定还是得多学点知识才行。闲着无事,她就找书来看。制作部的图书角放的书籍种类也不少,分门别类一一摆放整齐。除了常见的社会科学类图书,也有不少自然科学类,比如《解剖学》《药学》,想来应该是给写推理类的编剧看的。陶蓁蓁走马观花,看到感兴趣的就翻上几页,不感兴趣的看了个目录就放回去了。一来二去,一天也能看完一两本。有时候看不懂的,她也会去找人问,最常问的就是周业明。
“周老师,你说崔莺莺怎么这么拧巴呢?她喜欢张生为什么不能直接说出来,非要写在诗里,还得托红娘去牵线,万一张生没看到可不就错过了?”这是陶蓁蓁看完《西厢记》之后的感想。
“自由恋爱是这几十年才出现的,古代人的婚姻大事都是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父母让你嫁给谁就得嫁给谁,哪管你喜不喜欢。崔莺莺碍于身份不能直接表白,但是红娘看出来了去给两个人牵线,家里越是阻力大,越能对比出她对爱情的重视,这才能体现个人意志。话说回来,如果真要按偶像剧那种套路,一见钟情就表白,这剧还演不了10分钟就可以结束了。”
两个月转瞬即过,陶蓁蓁正在看一本《聊斋志异》,她都快忘了自己来制作部只待两个月。正看得起劲,都没注意到脚步声。乍一眼看到于淼淼不声不响站在旁边,她还吓了一跳。
“于总,您怎么来了?”
“下午四点到我办公室来一趟。”
说完,于淼淼就转身去了电梯间。
什么狐妖啊书生啊,这下也变得不好看了。陶蓁蓁其实还挺喜欢在四楼的工作,起码跟字和纸打交道,不用费太多心思去揣测。她读到什么就是什么,全凭个人感悟。
第三次走进于淼淼的办公室,陶蓁蓁已经有点习惯了室内的氛围。空气中有淡淡的桂花香,闻着让人放松。
“从下个月起,你要去医院做陪护。陪护对象是一个17岁的女孩子。她是青屿的粉丝,三年前得了白血病,一直是青屿在付医药费。不过她下个月就要做骨髓移植手术了,术后观察没有排斥反应后就能出院。前后应该有三个月的时间,做完这三个月,你就能留在艺人部。工资我会给你加到8000块,其他福利照旧,没意见的话把这份合同签了。”于淼淼依然是不罗嗦的作风,简洁说完她的重点。
陶蓁蓁没有直接答应,而是鼓起勇气想要争取一点什么,“于总,我有一个条件。”
“哦,这倒是第一次听你谈条件,我听听看。”于淼淼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她是艺人部的负责人,条件谈不谈得成都由她决定。
“就是,十月底不是闻澜艺人要拍台历吗?我想那一天能来看拍摄现场。”
“你想看谁?”
“青屿。我是她的粉丝。”
于淼淼还以为陶蓁蓁会要狮子大开口,没想到竟然是这种小事,“如果青屿能来拍,我答应你。”
陶蓁蓁签下了那份陪护的劳务合同。
陶蓁蓁拿着她在闻澜签的第二份合同走进了四楼。她想象中的编剧应该是正襟危坐,认认真真在写剧本。没想到她刚进门,就被人喊来演尸体。
“周老师,是这样吗?”陶蓁蓁以一种极其扭曲的姿势躺在地上。
周业明是闻澜有名的编剧,专注给公司内戏写剧本,此时他正要求陶蓁蓁假装中刀倒下。
“嗯,看来还是头要朝门倒下才对。”他哐哐改完内容,然后请她起身,“不好意思,公司平常没生人来,有些细节还是得找人演着才知道对不对。”
“没事的,我也想要当演员,能帮上忙就很开心了。“陶蓁蓁站起来拍拍身上的灰。
周业明一听,立马就来了兴趣:“你想当演员?正好,我这有剧本,你来试试。”
陶蓁蓁开心极了,她赶紧接过剧本,看完又沉默了。文言文的台词,好几个字都不认识。
“周老师,有几个字我不认识……”
周业明眼里的光渐渐熄灭了:“想要做演员,不认识字读不了剧本,这戏还怎么演?”他把手往右边一指,“拼音你总会吧?那里有字典,查好了再来。”
陶蓁蓁很羞愧,她读完高中就离家了。她从小数学就不好,数学老师没耐心,做不出来的题目总是质问“你上课有没有好好听讲?听完了就不该做不对”。她真的认真听了,但是数学就是有一个步骤想不通,后面的就不用想了。她靠着语文勉强把难看的数学拉到平均线。她也对大学生活有过幻想,但是高考不管是学文还是理,都绕不过数学,那些公式代数和图形,她确实分不清。家里也没钱支持她去走艺考的路,就算艺考考上了,高考也得靠数学。数学题怎么就这么难解?有时候她会想,难道一定要成绩好的才能当演员吗?考得好就能演好戏吗?有些学霸转行来演戏,不也被骂像个木头吗?你看那个谁,重点大学毕业后闯荡娱乐圈,一连拍了三四部偶像剧,剧没火起来,演技也被人骂。就算是表演科班出身,演的戏也就是那么一回事。
虽然她一直是这么想的,但是现在直接被写了不少佳作的编剧点出来演员也得有文化,她之前的骄傲都没了。是的,演员也得学数学,万一以后她要演个数学老师呢?陶蓁蓁默默走去书柜,找到新华字典,一个一个读音标上去了。
周业明没有再找她。
她的工作就是管理那台打印机。
四楼坐了八个编剧,每人一个房间,里面甚至放了床铺。办公区还有不少桌椅,另外一半是巨大的图书角,满满当当放了十几个架子的书。编剧忙起来的时候除了敲键盘的声音,就只有她负责的打印机能制造出点响动。
有的编剧有奇怪的癖好,写完一集非要打出来再用笔修改。所以忙起来的时候,陶蓁蓁就得一直盯着打印机出纸。
当然,出现故障也得她来解决。
“周老师,这个打印机,好像出问题了,不吐纸出来。”陶蓁蓁不得已只能找她认识的人求救。
周业明走过来一看,打印机的显示屏报错显示“C5”。
“你不认识字,这些总认识吧?”周业明指着打印机上盖上的一溜代码说,“这里显示的是C5,就是没纸了。抽屉里有A4纸,如果用完了就去二楼行政部拿。放的时候注意对齐,不然歪掉的纸会卡住。卡住的话,你把左边的盖子打开,清理掉卡住的纸,然后盖上盖子,就行了。”
果然如他所说,陶蓁蓁把空白纸放进去,打印机又开始痛快往外吐纸了。
没有打印任务的时候,陶蓁蓁就去图书角翻书看。
周业明在写一部古装探案剧的剧本《拭尘记》,听说是特地和其他公司联合制作的大项目。台词有不少之乎者也的话,陶蓁蓁看不懂也是正常。
“周老师,第五集第二场的台词我已经准备好了。您现在要看看吗?”
看到周业明没说话,陶蓁蓁清了清嗓子,就开始了。
“当今圣上荒淫无道,民不聊生,朝中唯有光王能力挽狂澜,大人您何苦同流合污作践自己?不如依将军所言拜入光王门下,做光王的肱骨之臣,还百姓一个安宁。”
周业明听着感觉还是有点不对劲,又回去改词了。
自己背书和当着编剧的面念台词,感觉还是不一样。没文化连剧本都看不懂,还怎么当演员?陶蓁蓁对演戏这件事的重视又提高了一分。不管能不能演成戏,至少她现在在制作部可以光明正大地看书,这里这么多书,不看白不看。
既来之则安之,陶蓁蓁决定还是得多学点知识才行。闲着无事,她就找书来看。制作部的图书角放的书籍种类也不少,分门别类一一摆放整齐。除了常见的社会科学类图书,也有不少自然科学类,比如《解剖学》《药学》,想来应该是给写推理类的编剧看的。陶蓁蓁走马观花,看到感兴趣的就翻上几页,不感兴趣的看了个目录就放回去了。一来二去,一天也能看完一两本。有时候看不懂的,她也会去找人问,最常问的就是周业明。
“周老师,你说崔莺莺怎么这么拧巴呢?她喜欢张生为什么不能直接说出来,非要写在诗里,还得托红娘去牵线,万一张生没看到可不就错过了?”这是陶蓁蓁看完《西厢记》之后的感想。
“自由恋爱是这几十年才出现的,古代人的婚姻大事都是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父母让你嫁给谁就得嫁给谁,哪管你喜不喜欢。崔莺莺碍于身份不能直接表白,但是红娘看出来了去给两个人牵线,家里越是阻力大,越能对比出她对爱情的重视,这才能体现个人意志。话说回来,如果真要按偶像剧那种套路,一见钟情就表白,这剧还演不了10分钟就可以结束了。”
两个月转瞬即过,陶蓁蓁正在看一本《聊斋志异》,她都快忘了自己来制作部只待两个月。正看得起劲,都没注意到脚步声。乍一眼看到于淼淼不声不响站在旁边,她还吓了一跳。
“于总,您怎么来了?”
“下午四点到我办公室来一趟。”
说完,于淼淼就转身去了电梯间。
什么狐妖啊书生啊,这下也变得不好看了。陶蓁蓁其实还挺喜欢在四楼的工作,起码跟字和纸打交道,不用费太多心思去揣测。她读到什么就是什么,全凭个人感悟。
第三次走进于淼淼的办公室,陶蓁蓁已经有点习惯了室内的氛围。空气中有淡淡的桂花香,闻着让人放松。
“从下个月起,你要去医院做陪护。陪护对象是一个17岁的女孩子。她是青屿的粉丝,三年前得了白血病,一直是青屿在付医药费。不过她下个月就要做骨髓移植手术了,术后观察没有排斥反应后就能出院。前后应该有三个月的时间,做完这三个月,你就能留在艺人部。工资我会给你加到8000块,其他福利照旧,没意见的话把这份合同签了。”于淼淼依然是不罗嗦的作风,简洁说完她的重点。
陶蓁蓁没有直接答应,而是鼓起勇气想要争取一点什么,“于总,我有一个条件。”
“哦,这倒是第一次听你谈条件,我听听看。”于淼淼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她是艺人部的负责人,条件谈不谈得成都由她决定。
“就是,十月底不是闻澜艺人要拍台历吗?我想那一天能来看拍摄现场。”
“你想看谁?”
“青屿。我是她的粉丝。”
于淼淼还以为陶蓁蓁会要狮子大开口,没想到竟然是这种小事,“如果青屿能来拍,我答应你。”
陶蓁蓁签下了那份陪护的劳务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