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波(一)
燕德十七年,初春,万物初始。
寅时刚过,微雨寒凉,淅淅沥沥滴落在窗檐上,交织着清脆声响,好似琵琶弦动。
“姑娘,老太太今个一大早就回来了,大夫人让你早先过去请安,别误了时辰。”
身袭墨绿襦裙的小姑娘轻手轻脚推开门,低声说完,便小心翼翼立在百花屏风后。
片刻,一道睡眠不足的咕哝声由内传来,恹恹的。
“知道了。”
有了主子首肯,小姑娘松了口气,领着几个婢女鱼贯而入。
先是勾起靛青色帷帐,又仔细伺候着身着亵衣的娇俏人儿起身,随后才唤来其它婢女递上浸水的丝娟,擦手净脸。
一通忙活后,纤瘦窈窕的人儿终于安坐于铜镜前,开始束发描妆。
焦娇没忍住扫了眼窗外,天还未亮,左右不过清晨五点光景。
即便过了五年,她还是没能适应这般堪称“折磨”的生活作息。
焦娇在心里叹了口气,抬头看着泛黄铜镜里那张熟悉而又青涩的脸,神思恍惚。
五年前,她刚刚大学毕业,却在回家途中撞上儿童溺水,仗着熟识水性,她想都没想就跳下去救人。不料,久未运动导致小腿抽筋,她费力将小孩推上岸,自己却挣扎昏迷,沉入水底。
再睁眼,她已是靖安城焦家的大小姐。
同名同姓,就连五官也一模一样。
在迷茫了几天后,焦娇不得不接受现实,她穿越了,穿的还是历史上完全没有任何记载的朝代。
好似落入一段空白的历史,焦娇只能从周遭婢女婆子的只言片语中得知些许信息。
她所在的国家是燕国,建国已有六十九年。如今在位的正是开祖黄帝唯一的太子。自开祖黄帝病逝,太子继位后,改年号为“燕德”,自此已有十二年之久。
燕德帝聪颖无双,手段雷霆,颇有其父风采,短短几年就将燕国治理的井井有条,百姓安居乐业,一派欣欣向荣。
焦娇在现代是个父母早亡的孤儿,一开始还以为自己撞了狗屎运,孤孤单单过了十几年,总算能享福了。谁知道,她还是想的太年轻。
燕国虽说风调雨顺,也无任何敌国来犯,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封建王朝。
在这里,女子的生活简直如履薄冰。
条条框框规矩繁多,“三从”里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是所有人心照不宣的铁律。除此外,女子名节更是比性命还要重要的东西。
因而在外经商者,多为男子。不到万不得已,女子绝不可抛头露面。出门在外也需以斗笠或纱覆面,与外男保持距离。除特殊节日,女子几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如此才是个知书达礼,守规矩的闺门小姐。
焦娇自由思想了二十多年,一朝束缚,犹如鱼儿落入浅滩,浑身都不自在。
她思来想去几天,仗着自个年幼,悄悄瞒着婢女婆子偷溜出去玩耍。不想仅半个时辰,她就被侍从抓了回去,还害的院子里一干人等全都发落二十大板。同她年岁一般大的贴身婢女似竹,更是打的屁股见了血,呜呜咽咽着,险些见了阎王。
焦娇吓得不轻,哭天抹泪求了半天,总算保下一屋子人,心里却难受极了。
此后,焦娇循规蹈矩,再不敢做出格的事。小心翼翼学着规矩,不给行差踏错的机会。尽管再憋屈,也努力学着做个众人眼中的闺门女子。
一晃五年过去,又办了及笄,许是成婚也不远了。
焦娇回过神,眼见着似竹给她乌黑的发髻上插了支玉簪,又命其他婢女上前更衣。
先是青绿色上衫,再是淡色袄裙,衣着娉婷,姿容袅袅,雪肤如霜,宛若出水芙蓉,清丽怡人,难得好颜色。
似竹笑了笑,由衷夸赞:“小姐这般容貌,便是放在靖安城,也是少有。”
焦娇早已听惯她的彩虹屁,并未放心上,起身拧眉:“走吧,去给老夫人请安。”
再晚一时半刻,说不定又要被母亲念叨。
似竹忙不迭点头,领着她出门。
老夫人住在西苑,是个爱清静的。平日里除了去佛堂烧香念经,并没有太多娱乐活动。
初春的微雨顺着风吹拂到焦娇脸上,她并不在意,兀自加快速度。
很快,一行人进了西苑。
屋头的房妈妈刚伺候老太太坐上榻,难得见焦娇来的这么早,语气讶异:“请大小姐的安,老夫人刚还念着您呢。”
“房妈妈客气,我这就进去。”焦娇对老夫人屋里的老人向来秉承着“敌不犯我我不犯人”的态度,疏离不失冷淡的点头微笑后,目不斜视进门。
堂屋首座,焦老夫人正端坐着喝茶。鬓发霜白,却梳的一丝不苟,并不显老态。
焦娇低眉请安,一举一动并无错处。
焦老夫人看她一眼,淡淡:“近来身子可好些了?”
为了逃避府上无处不在的规矩,焦娇时不时便请个病假,是以众人眼中,她虽称不上病美人,却也体质柔弱,常年流水的补品养着。
幸而燕国的女子大都这般,往日就算有些许漏洞,也并无人追根究底。
焦娇轻轻颔首,“劳祖母惦记,已经大好了。”
焦老夫人又不咸不淡关心她几句,歇了话题。
焦娇与老夫人一贯不亲厚,识趣的自顾自喝茶。
好在其他人陆陆续续到了,很快打破沉默。
先是她的母亲秦氏,眉目温婉的领着她十四岁的妹妹一同进来,低声与焦老夫人问安,态度恭顺,不见丁点差错。
年纪尚小的焦玲紧随其后,规规矩矩行了礼,嗓音青涩乖巧:“祖母安好。”
焦老夫人淡淡点头,让二人坐下,又命丫鬟婆子斟茶上点心,才开口:“周姨娘呢,怎地她还没来?”
秦氏愣了愣,迟疑:“许是起晚了……”
焦娇一听老夫人这话,就感觉气氛不太对劲。果然下一秒,老夫人眉头一皱,立马不悦:“焦家向来规矩严苛,你既执掌府中中馈,怎可任个妾室随意胡来。若是传出去,岂不让焦家成了满靖安城的笑话!”
秦氏脸色一白,“儿媳这就让人去催。”
这么顶大帽子扣下来,别说循规蹈矩几十年的秦氏,就是焦娇都觉得上强度了,压力陡增。
周姨娘虽是二房妾室,却有焦家唯一庶子傍身,一贯受宠。就是老夫人,平日里对她张扬的性子也是睁只眼闭只眼,今个怎地把火烧到她母亲头上来了?
焦娇内心腹诽,正琢磨着怎么帮忙转移战火,门外忽地传来守门小厮的声音:“老夫人,琴妈妈求见。”
琴妈妈是周姨娘从娘家带来的的贴身嬷嬷,莫不是告罪来了?
焦娇暗暗松了口气。
焦老夫人眼神示意房妈妈,片刻领了人进来。
“老夫人大喜!大喜啊!”琴妈妈脚步匆匆,却是满面喜气,激动的差点一脚踩上旁边秦氏的裙摆。
好在玲姐儿眼疾手快,不着痕迹替秦氏扯了下衣摆,这才幸免于难。
焦老夫人见状,眉头当即紧皱,不悦:“周姨娘平日里就是这样教你规矩的?”
琴妈妈慌忙反应过来,转身给秦氏告罪:“实在是事出有因,老奴给大夫人赔罪了。”
秦氏勉强一笑,自不能当众和她计较:“不妨事,周姨娘呢?”
闻言,琴妈妈也不藏着掖着了,笑的眉飞色舞:“老奴就是来给老夫人和大夫人报喜的,姨娘她……有喜了!咱们焦家,怕是不久又能添上一位小主子!”
焦娇懵了。
什么情况?
秦氏备孕多年,各种求子的“灵丹妙药”吃了不知多少,肚子却始终没个动静。前几年听说梧州城有个名气极响的妇科圣手,她们千里迢迢跑过去,不想那人却说秦氏早年生玲姐儿时伤了根基,子嗣缘分已尽。
秦氏百般伤心,却无可奈何,只能断了念想。
第一个反应过来的是焦老夫人,眼神一亮,也不在意琴妈妈方才的横冲直撞了,“可请郎中看了?”
琴妈妈笑:“老夫人放心,一早便请了,正是城东的刘郎中,眼下还在府中哩。”
刘郎中医术卓绝,在靖安城素有美名。
焦老夫人难得微笑,语气都温和了几分:“房妈妈,前些日子宫中御赐的血燕还剩了些,你去吩咐厨房,做好了亲自送去满庭轩。”
那血燕可是御赐之物,就是大少爷也鲜少吃上几回,房妈妈不敢怠慢,点头退下。
琴妈妈喜不自胜,眼角皱纹都挤到了一块,“老夫人可要去看看姨娘?”
焦老夫人颔首,转眼对上秦氏,多了些许严厉:“再有两月,玲姐儿的及笄便到了,务必准备妥当,不可失了礼数。”
“儿媳省的。”秦氏面色苍白,恍惚许久终于回过神,努力扬起微笑,不让外人看出异样。
焦老夫人满意点头,领着婢女婆子走了。
焦娇看在眼里,忍不住心里叹口气。
这都什么狗血戏码,宅斗的开始吗?
寅时刚过,微雨寒凉,淅淅沥沥滴落在窗檐上,交织着清脆声响,好似琵琶弦动。
“姑娘,老太太今个一大早就回来了,大夫人让你早先过去请安,别误了时辰。”
身袭墨绿襦裙的小姑娘轻手轻脚推开门,低声说完,便小心翼翼立在百花屏风后。
片刻,一道睡眠不足的咕哝声由内传来,恹恹的。
“知道了。”
有了主子首肯,小姑娘松了口气,领着几个婢女鱼贯而入。
先是勾起靛青色帷帐,又仔细伺候着身着亵衣的娇俏人儿起身,随后才唤来其它婢女递上浸水的丝娟,擦手净脸。
一通忙活后,纤瘦窈窕的人儿终于安坐于铜镜前,开始束发描妆。
焦娇没忍住扫了眼窗外,天还未亮,左右不过清晨五点光景。
即便过了五年,她还是没能适应这般堪称“折磨”的生活作息。
焦娇在心里叹了口气,抬头看着泛黄铜镜里那张熟悉而又青涩的脸,神思恍惚。
五年前,她刚刚大学毕业,却在回家途中撞上儿童溺水,仗着熟识水性,她想都没想就跳下去救人。不料,久未运动导致小腿抽筋,她费力将小孩推上岸,自己却挣扎昏迷,沉入水底。
再睁眼,她已是靖安城焦家的大小姐。
同名同姓,就连五官也一模一样。
在迷茫了几天后,焦娇不得不接受现实,她穿越了,穿的还是历史上完全没有任何记载的朝代。
好似落入一段空白的历史,焦娇只能从周遭婢女婆子的只言片语中得知些许信息。
她所在的国家是燕国,建国已有六十九年。如今在位的正是开祖黄帝唯一的太子。自开祖黄帝病逝,太子继位后,改年号为“燕德”,自此已有十二年之久。
燕德帝聪颖无双,手段雷霆,颇有其父风采,短短几年就将燕国治理的井井有条,百姓安居乐业,一派欣欣向荣。
焦娇在现代是个父母早亡的孤儿,一开始还以为自己撞了狗屎运,孤孤单单过了十几年,总算能享福了。谁知道,她还是想的太年轻。
燕国虽说风调雨顺,也无任何敌国来犯,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封建王朝。
在这里,女子的生活简直如履薄冰。
条条框框规矩繁多,“三从”里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是所有人心照不宣的铁律。除此外,女子名节更是比性命还要重要的东西。
因而在外经商者,多为男子。不到万不得已,女子绝不可抛头露面。出门在外也需以斗笠或纱覆面,与外男保持距离。除特殊节日,女子几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如此才是个知书达礼,守规矩的闺门小姐。
焦娇自由思想了二十多年,一朝束缚,犹如鱼儿落入浅滩,浑身都不自在。
她思来想去几天,仗着自个年幼,悄悄瞒着婢女婆子偷溜出去玩耍。不想仅半个时辰,她就被侍从抓了回去,还害的院子里一干人等全都发落二十大板。同她年岁一般大的贴身婢女似竹,更是打的屁股见了血,呜呜咽咽着,险些见了阎王。
焦娇吓得不轻,哭天抹泪求了半天,总算保下一屋子人,心里却难受极了。
此后,焦娇循规蹈矩,再不敢做出格的事。小心翼翼学着规矩,不给行差踏错的机会。尽管再憋屈,也努力学着做个众人眼中的闺门女子。
一晃五年过去,又办了及笄,许是成婚也不远了。
焦娇回过神,眼见着似竹给她乌黑的发髻上插了支玉簪,又命其他婢女上前更衣。
先是青绿色上衫,再是淡色袄裙,衣着娉婷,姿容袅袅,雪肤如霜,宛若出水芙蓉,清丽怡人,难得好颜色。
似竹笑了笑,由衷夸赞:“小姐这般容貌,便是放在靖安城,也是少有。”
焦娇早已听惯她的彩虹屁,并未放心上,起身拧眉:“走吧,去给老夫人请安。”
再晚一时半刻,说不定又要被母亲念叨。
似竹忙不迭点头,领着她出门。
老夫人住在西苑,是个爱清静的。平日里除了去佛堂烧香念经,并没有太多娱乐活动。
初春的微雨顺着风吹拂到焦娇脸上,她并不在意,兀自加快速度。
很快,一行人进了西苑。
屋头的房妈妈刚伺候老太太坐上榻,难得见焦娇来的这么早,语气讶异:“请大小姐的安,老夫人刚还念着您呢。”
“房妈妈客气,我这就进去。”焦娇对老夫人屋里的老人向来秉承着“敌不犯我我不犯人”的态度,疏离不失冷淡的点头微笑后,目不斜视进门。
堂屋首座,焦老夫人正端坐着喝茶。鬓发霜白,却梳的一丝不苟,并不显老态。
焦娇低眉请安,一举一动并无错处。
焦老夫人看她一眼,淡淡:“近来身子可好些了?”
为了逃避府上无处不在的规矩,焦娇时不时便请个病假,是以众人眼中,她虽称不上病美人,却也体质柔弱,常年流水的补品养着。
幸而燕国的女子大都这般,往日就算有些许漏洞,也并无人追根究底。
焦娇轻轻颔首,“劳祖母惦记,已经大好了。”
焦老夫人又不咸不淡关心她几句,歇了话题。
焦娇与老夫人一贯不亲厚,识趣的自顾自喝茶。
好在其他人陆陆续续到了,很快打破沉默。
先是她的母亲秦氏,眉目温婉的领着她十四岁的妹妹一同进来,低声与焦老夫人问安,态度恭顺,不见丁点差错。
年纪尚小的焦玲紧随其后,规规矩矩行了礼,嗓音青涩乖巧:“祖母安好。”
焦老夫人淡淡点头,让二人坐下,又命丫鬟婆子斟茶上点心,才开口:“周姨娘呢,怎地她还没来?”
秦氏愣了愣,迟疑:“许是起晚了……”
焦娇一听老夫人这话,就感觉气氛不太对劲。果然下一秒,老夫人眉头一皱,立马不悦:“焦家向来规矩严苛,你既执掌府中中馈,怎可任个妾室随意胡来。若是传出去,岂不让焦家成了满靖安城的笑话!”
秦氏脸色一白,“儿媳这就让人去催。”
这么顶大帽子扣下来,别说循规蹈矩几十年的秦氏,就是焦娇都觉得上强度了,压力陡增。
周姨娘虽是二房妾室,却有焦家唯一庶子傍身,一贯受宠。就是老夫人,平日里对她张扬的性子也是睁只眼闭只眼,今个怎地把火烧到她母亲头上来了?
焦娇内心腹诽,正琢磨着怎么帮忙转移战火,门外忽地传来守门小厮的声音:“老夫人,琴妈妈求见。”
琴妈妈是周姨娘从娘家带来的的贴身嬷嬷,莫不是告罪来了?
焦娇暗暗松了口气。
焦老夫人眼神示意房妈妈,片刻领了人进来。
“老夫人大喜!大喜啊!”琴妈妈脚步匆匆,却是满面喜气,激动的差点一脚踩上旁边秦氏的裙摆。
好在玲姐儿眼疾手快,不着痕迹替秦氏扯了下衣摆,这才幸免于难。
焦老夫人见状,眉头当即紧皱,不悦:“周姨娘平日里就是这样教你规矩的?”
琴妈妈慌忙反应过来,转身给秦氏告罪:“实在是事出有因,老奴给大夫人赔罪了。”
秦氏勉强一笑,自不能当众和她计较:“不妨事,周姨娘呢?”
闻言,琴妈妈也不藏着掖着了,笑的眉飞色舞:“老奴就是来给老夫人和大夫人报喜的,姨娘她……有喜了!咱们焦家,怕是不久又能添上一位小主子!”
焦娇懵了。
什么情况?
秦氏备孕多年,各种求子的“灵丹妙药”吃了不知多少,肚子却始终没个动静。前几年听说梧州城有个名气极响的妇科圣手,她们千里迢迢跑过去,不想那人却说秦氏早年生玲姐儿时伤了根基,子嗣缘分已尽。
秦氏百般伤心,却无可奈何,只能断了念想。
第一个反应过来的是焦老夫人,眼神一亮,也不在意琴妈妈方才的横冲直撞了,“可请郎中看了?”
琴妈妈笑:“老夫人放心,一早便请了,正是城东的刘郎中,眼下还在府中哩。”
刘郎中医术卓绝,在靖安城素有美名。
焦老夫人难得微笑,语气都温和了几分:“房妈妈,前些日子宫中御赐的血燕还剩了些,你去吩咐厨房,做好了亲自送去满庭轩。”
那血燕可是御赐之物,就是大少爷也鲜少吃上几回,房妈妈不敢怠慢,点头退下。
琴妈妈喜不自胜,眼角皱纹都挤到了一块,“老夫人可要去看看姨娘?”
焦老夫人颔首,转眼对上秦氏,多了些许严厉:“再有两月,玲姐儿的及笄便到了,务必准备妥当,不可失了礼数。”
“儿媳省的。”秦氏面色苍白,恍惚许久终于回过神,努力扬起微笑,不让外人看出异样。
焦老夫人满意点头,领着婢女婆子走了。
焦娇看在眼里,忍不住心里叹口气。
这都什么狗血戏码,宅斗的开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