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虽近乎一夜未眠,但清晨将至之时袁元却开始做一个怪梦。梦中的她坐于一驾马车中,哭的满面泪痕,喉咙嘶哑,胸中更是有如悬着千斤顶般沉重,在黑暗的夜雨里为着不知何事发愁。
“到了么?”她听见自己问驾车的人,那人朝马扬鞭挥舞,和她一样着急。
“快了,快了……”他答道。
他们这是为了何事,去往何处?
转过几重街巷,两人驶向一栋巍峨的城墙,檐下挂着数列宫灯,使他们目的地的轮廓渐渐清晰起来。她认出那紧闭的是西华门。
“何人如此大胆,居然驾车行近皇城门!”守门的禁卫军朝他俩呵斥道。
那人将车停住,袁元的身体不受控制般掀帘而出,跳下车就往城门处狂奔而去,千般委屈顿时倾泻而出。即使被禁卫军一人一只手臂的拦住,竟也硬生生的挣脱开来,拼了命的上前拍打宫门,大喊道:“爹爹,开开门!让我回去……”
见到此景,两边的禁卫军赶紧试图将她驱逐,“哪来的疯妇!”因她妆容实在惨淡,披散着头发,衣襟不整,无一人认出她的身份。她不断挣扎,直到无力的躺倒在地上,自顾自哭泣。
就在这时,那人从后握住一名禁卫军的手腕,在夜色下的朦胧灯光中,袁元觉得此人面孔十分熟悉。另一位禁卫军登时认出了他:“且慢!我认得他。他是中贵人梁怀吉。而这位小娘子…”
“是兖国公主。”梁怀吉道。
袁元,或者说徽柔,自混沌中醒悟过来,前尘往事涌上心头,她与怀吉青梅竹马的童年岁月,与李玮不幸的婚姻,还有此时此刻不顾规矩的夜开宫门……
眼前场景开始变得模糊,发现自己仍旧躺在宿舍床上的袁元不自觉泪流满面,如果梦境是记忆的重演,那她在梦中不过是亲历了那位福康公主生前的一小段碎片,可就是那么一点时间,都足以痛苦的令人无法呼吸。
晨光微曦,宿舍中的其她三人已经陆续起床梳洗,袁元才想起今天有早课。可经历了一夜的无眠和那段梦境,她根本无力爬起,于是让室友帮自己代为请假,直接躺到她们全部离开之后。
开学以来她还从未旷过课,今天实在是个例外。
她拿起枕边的钢笔,再次打开那张写着诗句的纸条。崔白。她想看看这位画家的作品,可到如今却只有一幅《双喜图》还存世。电子屏幕上看画不够细致,得去图书馆找找有没有相关的书籍才行。
想到这里,袁元突然打起了精神,不知今天他是否在图书馆里,如果能碰见,正好可以感谢其赠送的礼物。于是她开始起床收拾,顺便画个全妆掩盖自己失眠一夜的憔悴。
(二)
对于旷课跑到图书馆这件事,袁元心里还是有些愧疚的,毕竟从小到大她都算是个诚实听话的孩子,如果被别人发现自己做了亏心事,绝对会几天几夜的不安。
好在图书馆里每人都自顾自的做着事,她所臆想的观众也并不存在。她绕着一楼走了一圈,并未看到曹玥,于是往二楼走去,却在楼梯口与正下楼的他四目相对。
今天他竟然穿着一套剪裁得当的灰色西装,头发也有专门打理过的痕迹,像是要去参加什么重要会议。
“袁元,你早上没有课吗?”他问道,可能是长期在图书馆这种环境工作的原因,他的声音永远是轻而和缓的。
“我…”,她在他面前放弃了撒谎,“我请假了。”说罢她抬起来看了一眼他的表情,又赶紧低下头去。
他应该不会生气吧。
“原来如此,那看来是有什么其他重要的事吧。有什么可以让我帮忙的吗?”他走的更近了,袁元闻到空气中飘来一股焚香的味道。
她差点被这味道迷的忘记自己前来的目的,赶紧清理了一下思路。
“我是来感谢您赠送的钢笔,”得知他是学校的老前辈后,袁元不自觉换上了敬语,“顺便,我想来问问有关崔白《双喜图》的事……”
对方停顿了一下,袁元的心脏却扑通直跳,生怕打破图书馆寂静的氛围。
“跟我过来吧。”说着他往另一个方向走去,将袁元领到一个空旷无人的馆内,馆上牌子标的分类是“历史书画收藏”。“你看到了钢笔里的纸条。”
“没错,”她看着他在一排排书架中走过,“我查到那句诗是苏轼对崔白的评价。”
“然后你就对他的画产生了兴趣?”曹玥突然转身看她,表情捉摸不定,似乎在压抑着什么。
袁元想到自入学以来发生的种种怪事,那次莫名的恍惚,冥冥中听到的声音与名字,还有如亲身经历般清晰的梦中场景,这一切应该不会都是巧合吧?它们仿佛都指向同一个真相,而这真相就近在眼前。
她想要说出那些事,却难以启齿,害怕自己是得了某种癔症,害怕被他嘲笑。
空气静默着,曹玥继续在书架上翻找,终于取出一大开本图册递与她,图册书名是《中国画教学大图临摹范本:北宋·崔白双喜图》
“这是你想要找的画。”说完他又往后退去,离她保持了几步距离,袁元不知道这突然的远离是因为什么。不过她还是迫不及待的打开图册,那幅画映入眼帘。
《双喜图》整幅画是灰黄配色,远灰近黄,营造出萧瑟冷峻的自然背景,而在枯枝残叶中,两只禽鸟扑翅而飞,目光望向画的左下角,一只坐在地上的褐色兔子,那兔子正回头看着它们。袁元盯着画中的三个生灵,越看越觉得它们身上附着着一股动人的魔力,仿佛在诉说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
可除此之外,她并没有看出这幅画有什么其他特别的地方。作为理科生的她,只能看出这位画家有着细致的观察与活泼的画工。
“为什么要让我知道这幅画?”她不解的问道。
“没什么。”他只是摇摇头,似乎有一些失望,“我想你也是不一定能看懂的。”
袁元不甘心,继续低下头观察着《双喜图》。这时,她突然想起崔白是北宋的一位画家,而北宋,不也正是历史记载中怀吉与徽柔生活的时代吗?她仿佛经络被打通一般,将这幅画中的三个生灵与那段历史联系了起来。
“崔白他知道那些事是吗?”她激动起来,明白真相已经显山露水。
“哪些事?”曹玥的声音变得紧张,他走上前,“你想起来了对吗?”
袁元看着他的眼睛,梦中的景象再次出现,她想起正是这个人,冒着死罪的风险将福康公主解救于她那死水一般的婚姻生活,带着她于午夜重返西华门,恳求其父亲,也就是宋仁宗,允许她回到自己的娘家。
“他知道,怀吉与徽柔的事。”她的话语坚定起来,“我明白了,这画中的两只鸟,就是他们,而下边这只兔子,是一个惊扰了他们的不速之客,也就是李玮。”
说完这些她才反应过来,他们明明才见过两面,却在说一些一千多年前发生过的事,这是多么奇怪而令人费解啊,仿佛周围的现实都凝固成了静止的时间,而他们站在这时空的缝隙里,成为同时存在于过去和当下的人。
沉默了半晌,曹玥终于说道,“现在你知道我是谁了吗。”
“我知道。”她答,可她没有说出那个名字,因为这实在太丧失理性了,说出那个名字会让她真正变成一个疯子。
他理解她的顾虑,于是他自顾自说道:“我刚认识崔白的时候,他才二十来岁,我叫他的字‘子西’。当时画院里的其他画师都爱临摹黄居寀的花鸟图,他却独爱观察枝上的飞禽。”
“黄居寀又是谁?”她不禁问道,两个人都心照不宣的笑了起来。
“黄居寀是五代十国的一位画家,”他解释说,“在宋代他仍任翰林待诏,深受宋太宗的重视。”
“所以别人是为了巴结,而崔白是为了艺术。”袁元一本正经的总结。
“这样说倒也没错。”他答,“总之他是一个不拘一格的画师,不为那个时代所包容,就连这幅《双喜图》,也是偷偷交于我手中的。”
“所以你还认识很多其他的人,”说出这些她变得轻松起来,因为她确认了自己并不是疯子,“除了崔白,还有北宋那些……”
“宋仁宗、曹皇后、张贵妃、欧阳修、张茂则…”他说着这些人的名字,仿佛与他们不过是许久未见的故友,“司马光,还有赵徽柔。”说出最后一个名字的时候,他的声音是颤抖的,袁元看着他活生生的站在面前,却好像快要碎掉。
“所以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她喃喃自语。
“那是一个人文昌盛,言路开明的时代。而我,就是那样一个时代的遗物。”
虽近乎一夜未眠,但清晨将至之时袁元却开始做一个怪梦。梦中的她坐于一驾马车中,哭的满面泪痕,喉咙嘶哑,胸中更是有如悬着千斤顶般沉重,在黑暗的夜雨里为着不知何事发愁。
“到了么?”她听见自己问驾车的人,那人朝马扬鞭挥舞,和她一样着急。
“快了,快了……”他答道。
他们这是为了何事,去往何处?
转过几重街巷,两人驶向一栋巍峨的城墙,檐下挂着数列宫灯,使他们目的地的轮廓渐渐清晰起来。她认出那紧闭的是西华门。
“何人如此大胆,居然驾车行近皇城门!”守门的禁卫军朝他俩呵斥道。
那人将车停住,袁元的身体不受控制般掀帘而出,跳下车就往城门处狂奔而去,千般委屈顿时倾泻而出。即使被禁卫军一人一只手臂的拦住,竟也硬生生的挣脱开来,拼了命的上前拍打宫门,大喊道:“爹爹,开开门!让我回去……”
见到此景,两边的禁卫军赶紧试图将她驱逐,“哪来的疯妇!”因她妆容实在惨淡,披散着头发,衣襟不整,无一人认出她的身份。她不断挣扎,直到无力的躺倒在地上,自顾自哭泣。
就在这时,那人从后握住一名禁卫军的手腕,在夜色下的朦胧灯光中,袁元觉得此人面孔十分熟悉。另一位禁卫军登时认出了他:“且慢!我认得他。他是中贵人梁怀吉。而这位小娘子…”
“是兖国公主。”梁怀吉道。
袁元,或者说徽柔,自混沌中醒悟过来,前尘往事涌上心头,她与怀吉青梅竹马的童年岁月,与李玮不幸的婚姻,还有此时此刻不顾规矩的夜开宫门……
眼前场景开始变得模糊,发现自己仍旧躺在宿舍床上的袁元不自觉泪流满面,如果梦境是记忆的重演,那她在梦中不过是亲历了那位福康公主生前的一小段碎片,可就是那么一点时间,都足以痛苦的令人无法呼吸。
晨光微曦,宿舍中的其她三人已经陆续起床梳洗,袁元才想起今天有早课。可经历了一夜的无眠和那段梦境,她根本无力爬起,于是让室友帮自己代为请假,直接躺到她们全部离开之后。
开学以来她还从未旷过课,今天实在是个例外。
她拿起枕边的钢笔,再次打开那张写着诗句的纸条。崔白。她想看看这位画家的作品,可到如今却只有一幅《双喜图》还存世。电子屏幕上看画不够细致,得去图书馆找找有没有相关的书籍才行。
想到这里,袁元突然打起了精神,不知今天他是否在图书馆里,如果能碰见,正好可以感谢其赠送的礼物。于是她开始起床收拾,顺便画个全妆掩盖自己失眠一夜的憔悴。
(二)
对于旷课跑到图书馆这件事,袁元心里还是有些愧疚的,毕竟从小到大她都算是个诚实听话的孩子,如果被别人发现自己做了亏心事,绝对会几天几夜的不安。
好在图书馆里每人都自顾自的做着事,她所臆想的观众也并不存在。她绕着一楼走了一圈,并未看到曹玥,于是往二楼走去,却在楼梯口与正下楼的他四目相对。
今天他竟然穿着一套剪裁得当的灰色西装,头发也有专门打理过的痕迹,像是要去参加什么重要会议。
“袁元,你早上没有课吗?”他问道,可能是长期在图书馆这种环境工作的原因,他的声音永远是轻而和缓的。
“我…”,她在他面前放弃了撒谎,“我请假了。”说罢她抬起来看了一眼他的表情,又赶紧低下头去。
他应该不会生气吧。
“原来如此,那看来是有什么其他重要的事吧。有什么可以让我帮忙的吗?”他走的更近了,袁元闻到空气中飘来一股焚香的味道。
她差点被这味道迷的忘记自己前来的目的,赶紧清理了一下思路。
“我是来感谢您赠送的钢笔,”得知他是学校的老前辈后,袁元不自觉换上了敬语,“顺便,我想来问问有关崔白《双喜图》的事……”
对方停顿了一下,袁元的心脏却扑通直跳,生怕打破图书馆寂静的氛围。
“跟我过来吧。”说着他往另一个方向走去,将袁元领到一个空旷无人的馆内,馆上牌子标的分类是“历史书画收藏”。“你看到了钢笔里的纸条。”
“没错,”她看着他在一排排书架中走过,“我查到那句诗是苏轼对崔白的评价。”
“然后你就对他的画产生了兴趣?”曹玥突然转身看她,表情捉摸不定,似乎在压抑着什么。
袁元想到自入学以来发生的种种怪事,那次莫名的恍惚,冥冥中听到的声音与名字,还有如亲身经历般清晰的梦中场景,这一切应该不会都是巧合吧?它们仿佛都指向同一个真相,而这真相就近在眼前。
她想要说出那些事,却难以启齿,害怕自己是得了某种癔症,害怕被他嘲笑。
空气静默着,曹玥继续在书架上翻找,终于取出一大开本图册递与她,图册书名是《中国画教学大图临摹范本:北宋·崔白双喜图》
“这是你想要找的画。”说完他又往后退去,离她保持了几步距离,袁元不知道这突然的远离是因为什么。不过她还是迫不及待的打开图册,那幅画映入眼帘。
《双喜图》整幅画是灰黄配色,远灰近黄,营造出萧瑟冷峻的自然背景,而在枯枝残叶中,两只禽鸟扑翅而飞,目光望向画的左下角,一只坐在地上的褐色兔子,那兔子正回头看着它们。袁元盯着画中的三个生灵,越看越觉得它们身上附着着一股动人的魔力,仿佛在诉说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
可除此之外,她并没有看出这幅画有什么其他特别的地方。作为理科生的她,只能看出这位画家有着细致的观察与活泼的画工。
“为什么要让我知道这幅画?”她不解的问道。
“没什么。”他只是摇摇头,似乎有一些失望,“我想你也是不一定能看懂的。”
袁元不甘心,继续低下头观察着《双喜图》。这时,她突然想起崔白是北宋的一位画家,而北宋,不也正是历史记载中怀吉与徽柔生活的时代吗?她仿佛经络被打通一般,将这幅画中的三个生灵与那段历史联系了起来。
“崔白他知道那些事是吗?”她激动起来,明白真相已经显山露水。
“哪些事?”曹玥的声音变得紧张,他走上前,“你想起来了对吗?”
袁元看着他的眼睛,梦中的景象再次出现,她想起正是这个人,冒着死罪的风险将福康公主解救于她那死水一般的婚姻生活,带着她于午夜重返西华门,恳求其父亲,也就是宋仁宗,允许她回到自己的娘家。
“他知道,怀吉与徽柔的事。”她的话语坚定起来,“我明白了,这画中的两只鸟,就是他们,而下边这只兔子,是一个惊扰了他们的不速之客,也就是李玮。”
说完这些她才反应过来,他们明明才见过两面,却在说一些一千多年前发生过的事,这是多么奇怪而令人费解啊,仿佛周围的现实都凝固成了静止的时间,而他们站在这时空的缝隙里,成为同时存在于过去和当下的人。
沉默了半晌,曹玥终于说道,“现在你知道我是谁了吗。”
“我知道。”她答,可她没有说出那个名字,因为这实在太丧失理性了,说出那个名字会让她真正变成一个疯子。
他理解她的顾虑,于是他自顾自说道:“我刚认识崔白的时候,他才二十来岁,我叫他的字‘子西’。当时画院里的其他画师都爱临摹黄居寀的花鸟图,他却独爱观察枝上的飞禽。”
“黄居寀又是谁?”她不禁问道,两个人都心照不宣的笑了起来。
“黄居寀是五代十国的一位画家,”他解释说,“在宋代他仍任翰林待诏,深受宋太宗的重视。”
“所以别人是为了巴结,而崔白是为了艺术。”袁元一本正经的总结。
“这样说倒也没错。”他答,“总之他是一个不拘一格的画师,不为那个时代所包容,就连这幅《双喜图》,也是偷偷交于我手中的。”
“所以你还认识很多其他的人,”说出这些她变得轻松起来,因为她确认了自己并不是疯子,“除了崔白,还有北宋那些……”
“宋仁宗、曹皇后、张贵妃、欧阳修、张茂则…”他说着这些人的名字,仿佛与他们不过是许久未见的故友,“司马光,还有赵徽柔。”说出最后一个名字的时候,他的声音是颤抖的,袁元看着他活生生的站在面前,却好像快要碎掉。
“所以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她喃喃自语。
“那是一个人文昌盛,言路开明的时代。而我,就是那样一个时代的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