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店铺里,云瑶看见一个妇人瘫坐在地上,怀里抱着一个面色通红,浑身发抖的小男童,小男童双目紧闭,意识昏迷。妇人大声哭诉,药铺的药有问题,小男童吃了不仅没好转,反而病益发重了。
马三一看情况慌了,就要跑出去喊掌柜的,妇人死死拽住马三,非要马三设法救救孩子,要不就去告官,告回春药铺坑害人命。
今天坐堂大夫不在,马三见妇人带小男童抓药,他查看了一下病情,发现只是受了些风寒,于是他给开了药方,抓了药,没想到居然出事了。
这可怎么办,马三急得团团转,这次要是出了人命,说不得还得去见官。云瑶十分厌恶马三的势利,但人命关天,不可意气用事。
云瑶走上前,查看小男童的病情。她先试了试小男童的温度,又替他把了脉。
她转头对马三说:“这孩子吃过的药,拿过来,我看一看。”马三刚想把云瑶臭骂出去,又见云瑶一脸坚定,他半信半疑的走过去拿药,走着走着,突然想到了什么,喜形于色地拿过药方和药包,递给云瑶。
云瑶看了看药方和药包,药方没问题,正对小童的症状,可是这药!
当看到纸包里的柴胡,她眼神一凝,这是大柴胡,不仅不能治病,还有毒。这童子烧得如此严重,与大柴胡脱不了干系。
云瑶心理有了成算,她提出让马三找个安静有床的地方,方便她接下来的治疗。
马三听了云瑶的要求,眼睛狡黠地转了转说:“你要治可以,但出了问题你要负全责。”
原来他打的是这个主意,想把误诊的责任都推给自己,都到这时候了,他还在自私自利得为自己谋划,云瑶替他善后,他不知感恩罢了,还要反过来让她背黑锅,真是良心被狗吃了。
李叔翁一听小伙计的话,顿时替云瑶着急起来,这小男童一看病情很危急,不好医治。现在马三很明显把这个烫手山芋丢给了云瑶,万一治不好云瑶不就受了无辜牵连啦。
李叔翁刚想把云瑶拦住,只见云瑶坚定地盯着李叔翁的眼睛说:“相信我,我能治。”李叔翁嘴动了动,便没再说话,只是帮忙把孩子抱起来。
童子病的如此危急,云瑶懒得跟马三理论,示意他赶紧找地方,他看云瑶没说话,当她默认了,喜滋滋的领着云瑶一行人来到院子后面的客房内。
等把一行人安顿在客房内,马三这才擦擦头上的汗,舒了一口气,心想可算把这包袱甩给了这个愣头青,他不禁为自己的聪明沾沾自喜。
云瑶吩咐妇人打一盆温水,她把小男童的衣服、鞋子脱下来,用温水沾湿布子,反复擦小男童的手心、脚心、前心、后背,又给小男童喝了一大杯冷盐水。
过了半个时辰,小男童温度渐渐下降,身子也不发抖了。
这时,回春药铺的杨掌柜闻讯赶了过来,早有看众把前因后果说给了杨掌柜。
杨掌柜看着云瑶的新奇治疗方法很诧异,这种治疗风寒发热的方法与荀神医的法子有异曲同工之妙,他曾见过询神医不费一药,治好一个高烧不退的人。
面前这个小女童到底是谁,她跟荀神医有什么关系。杨掌柜不禁好奇起来。他审视着云瑶,这个小女童面色发黑,嘴唇发白,显然自身身体有毒。既然她与荀神医关系匪浅,怎么不去找荀神医医治呢,他心里充满了疑惑。
正当杨掌柜天马行空地想着荀神医与云瑶关系的时候,云瑶正嘱咐妇人如何煎药,杨掌柜这才回过神,他站出来道:“鄙人是回春药铺的掌柜,多谢仗义相帮,敢问尊姓大名?”
云瑶见杨掌柜一脸客气真诚,便谦和答道:“免贵,姓云名瑶,我不是为了帮药铺,只是举手之劳,力所能及而已。”
杨掌柜眼中闪过一抹赞扬,路见危难出手相帮,居功而不自傲,这小丫头是个人才。
杨掌柜开始细细详问柴胡的事,云瑶拿出自己炮制的醋柴胡,并向杨掌柜介绍了醋柴胡的功效,接着她把一包醋柴胡交给妇人去煎药。
一柱香的功夫,药煎好了,云瑶趁热喂小男童吃了药。随后给小男童盖上被子,轻轻安抚他睡着了。
安顿好小男童,云瑶提着的心才慢慢放下来,虽然她坚信自己能治好,外表很镇定。但凡事都有万一,她心里依旧隐隐担心。
等一个多时辰,小男童开始出汗。睡醒了,烧彻底退了,只是小男童身体还有些虚弱。云瑶给小男孩试了体温,把了脉。
又抓了几包醋柴胡,叮嘱妇人回家孩子按时煎药吃,喝清淡的粥,切忌油腻,谨记多喝水。
妇人千恩万谢,非要塞给她一两银子,这才小心翼翼地抱着孩子离开了。云瑶看了眼杨掌柜,见他做出请的动作,云瑶大方地把银子收了起来。
杨掌柜盛情邀请云瑶和李叔翁去药铺旁边的耳室吃杯茶,心头愁事解决,云瑶一身轻,她悠闲地喝着茶,事实证明了她炮制醋柴胡的药效,醋柴胡就不愁卖了,所以她现在故意端着,绝口不提醋柴胡的事。
这时,杨掌柜凑过来,笑呵呵地对云瑶说:“你的醋柴胡药效这么好,还卖不卖?价钱咱们可以商量。”
云瑶有些气闷马三的所作所为,先是冷嘲热讽,再是替他背黑锅,菩萨还有三分泥性,更何况云瑶。于是云瑶开口道:“可是贵店的伙计说我这柴胡是馊的,说我是骗子。”
杨掌柜听到云瑶所说,加上从人群中听到的只言片语,立马明白了怎么回事,他的怒火蹭蹭窜上去了,先是收错药把大柴胡当成柴胡,接着误诊还推卸责任。
平时见他好事懒做,可看在他是妻子远房侄子的份上都不计较了。可是这次险些闹出人命,品行不端,是可忍孰不可忍。
于是等马三过来,想要恶人先告状反咬云瑶一口的时候,杨掌柜大嘴巴子把马三打到地上。
杨掌柜实在气不过,又吩咐人把马三的行李打包好,连人带包袱一起扔出了药铺。
云瑶见状,知道杨掌柜是个明事理的人,是个可共事的。方才李叔翁出外面打听到,杨掌柜虽然脾气暴躁,但人品端正,从不暗室欺人。
云瑶懂中医中药,未来的吃喝全指靠这些,如果能得到杨掌柜的认可,以后的日子就好过些了。现在见杨掌柜如此作态,便给他个台阶。
当杨掌柜询问醋柴胡时候,云瑶说:“你收的话,就按照市场价,童叟不欺。”
杨掌柜听闻,丝毫没犹豫大手一挥;“我全要了,以后你炮制了药材只管送过来,有多少要多少。”
杨掌柜心里明白,云瑶就算跟荀神医不认识,小小年纪这份从容气度就值得他结交一番。
况且,他知道云瑶都是在山里采药,量不会太大,所以豪爽的夸下海口。
云瑶心里有些纳闷,怎么杨掌柜突然这么好说话,不过,随后云瑶便将这种想法抛之脑后了,不管他为什么这样,只要他肯收她的药,那就好说了。
云瑶把剩下的醋柴胡都拿出来,按市价换了三两银子,另外杨掌柜特地送了云瑶几颗解毒丸,以答谢云瑶的解围。
云瑶向杨掌柜询问一些解毒药材的价钱,这些都是王老中医解毒方子上提到的,杨掌柜据实说:“你问的这些药材除了甘草外,其余的都不便宜,没有三五百两银子是买不下来的。”云瑶听闻有些沮丧,不过片刻后她想明白了,车到山前必有路,她尽力攒银子就是了。
云瑶向杨掌柜道了谢,便杨掌柜辞别,同李叔翁一起来到集市上。
马三一看情况慌了,就要跑出去喊掌柜的,妇人死死拽住马三,非要马三设法救救孩子,要不就去告官,告回春药铺坑害人命。
今天坐堂大夫不在,马三见妇人带小男童抓药,他查看了一下病情,发现只是受了些风寒,于是他给开了药方,抓了药,没想到居然出事了。
这可怎么办,马三急得团团转,这次要是出了人命,说不得还得去见官。云瑶十分厌恶马三的势利,但人命关天,不可意气用事。
云瑶走上前,查看小男童的病情。她先试了试小男童的温度,又替他把了脉。
她转头对马三说:“这孩子吃过的药,拿过来,我看一看。”马三刚想把云瑶臭骂出去,又见云瑶一脸坚定,他半信半疑的走过去拿药,走着走着,突然想到了什么,喜形于色地拿过药方和药包,递给云瑶。
云瑶看了看药方和药包,药方没问题,正对小童的症状,可是这药!
当看到纸包里的柴胡,她眼神一凝,这是大柴胡,不仅不能治病,还有毒。这童子烧得如此严重,与大柴胡脱不了干系。
云瑶心理有了成算,她提出让马三找个安静有床的地方,方便她接下来的治疗。
马三听了云瑶的要求,眼睛狡黠地转了转说:“你要治可以,但出了问题你要负全责。”
原来他打的是这个主意,想把误诊的责任都推给自己,都到这时候了,他还在自私自利得为自己谋划,云瑶替他善后,他不知感恩罢了,还要反过来让她背黑锅,真是良心被狗吃了。
李叔翁一听小伙计的话,顿时替云瑶着急起来,这小男童一看病情很危急,不好医治。现在马三很明显把这个烫手山芋丢给了云瑶,万一治不好云瑶不就受了无辜牵连啦。
李叔翁刚想把云瑶拦住,只见云瑶坚定地盯着李叔翁的眼睛说:“相信我,我能治。”李叔翁嘴动了动,便没再说话,只是帮忙把孩子抱起来。
童子病的如此危急,云瑶懒得跟马三理论,示意他赶紧找地方,他看云瑶没说话,当她默认了,喜滋滋的领着云瑶一行人来到院子后面的客房内。
等把一行人安顿在客房内,马三这才擦擦头上的汗,舒了一口气,心想可算把这包袱甩给了这个愣头青,他不禁为自己的聪明沾沾自喜。
云瑶吩咐妇人打一盆温水,她把小男童的衣服、鞋子脱下来,用温水沾湿布子,反复擦小男童的手心、脚心、前心、后背,又给小男童喝了一大杯冷盐水。
过了半个时辰,小男童温度渐渐下降,身子也不发抖了。
这时,回春药铺的杨掌柜闻讯赶了过来,早有看众把前因后果说给了杨掌柜。
杨掌柜看着云瑶的新奇治疗方法很诧异,这种治疗风寒发热的方法与荀神医的法子有异曲同工之妙,他曾见过询神医不费一药,治好一个高烧不退的人。
面前这个小女童到底是谁,她跟荀神医有什么关系。杨掌柜不禁好奇起来。他审视着云瑶,这个小女童面色发黑,嘴唇发白,显然自身身体有毒。既然她与荀神医关系匪浅,怎么不去找荀神医医治呢,他心里充满了疑惑。
正当杨掌柜天马行空地想着荀神医与云瑶关系的时候,云瑶正嘱咐妇人如何煎药,杨掌柜这才回过神,他站出来道:“鄙人是回春药铺的掌柜,多谢仗义相帮,敢问尊姓大名?”
云瑶见杨掌柜一脸客气真诚,便谦和答道:“免贵,姓云名瑶,我不是为了帮药铺,只是举手之劳,力所能及而已。”
杨掌柜眼中闪过一抹赞扬,路见危难出手相帮,居功而不自傲,这小丫头是个人才。
杨掌柜开始细细详问柴胡的事,云瑶拿出自己炮制的醋柴胡,并向杨掌柜介绍了醋柴胡的功效,接着她把一包醋柴胡交给妇人去煎药。
一柱香的功夫,药煎好了,云瑶趁热喂小男童吃了药。随后给小男童盖上被子,轻轻安抚他睡着了。
安顿好小男童,云瑶提着的心才慢慢放下来,虽然她坚信自己能治好,外表很镇定。但凡事都有万一,她心里依旧隐隐担心。
等一个多时辰,小男童开始出汗。睡醒了,烧彻底退了,只是小男童身体还有些虚弱。云瑶给小男孩试了体温,把了脉。
又抓了几包醋柴胡,叮嘱妇人回家孩子按时煎药吃,喝清淡的粥,切忌油腻,谨记多喝水。
妇人千恩万谢,非要塞给她一两银子,这才小心翼翼地抱着孩子离开了。云瑶看了眼杨掌柜,见他做出请的动作,云瑶大方地把银子收了起来。
杨掌柜盛情邀请云瑶和李叔翁去药铺旁边的耳室吃杯茶,心头愁事解决,云瑶一身轻,她悠闲地喝着茶,事实证明了她炮制醋柴胡的药效,醋柴胡就不愁卖了,所以她现在故意端着,绝口不提醋柴胡的事。
这时,杨掌柜凑过来,笑呵呵地对云瑶说:“你的醋柴胡药效这么好,还卖不卖?价钱咱们可以商量。”
云瑶有些气闷马三的所作所为,先是冷嘲热讽,再是替他背黑锅,菩萨还有三分泥性,更何况云瑶。于是云瑶开口道:“可是贵店的伙计说我这柴胡是馊的,说我是骗子。”
杨掌柜听到云瑶所说,加上从人群中听到的只言片语,立马明白了怎么回事,他的怒火蹭蹭窜上去了,先是收错药把大柴胡当成柴胡,接着误诊还推卸责任。
平时见他好事懒做,可看在他是妻子远房侄子的份上都不计较了。可是这次险些闹出人命,品行不端,是可忍孰不可忍。
于是等马三过来,想要恶人先告状反咬云瑶一口的时候,杨掌柜大嘴巴子把马三打到地上。
杨掌柜实在气不过,又吩咐人把马三的行李打包好,连人带包袱一起扔出了药铺。
云瑶见状,知道杨掌柜是个明事理的人,是个可共事的。方才李叔翁出外面打听到,杨掌柜虽然脾气暴躁,但人品端正,从不暗室欺人。
云瑶懂中医中药,未来的吃喝全指靠这些,如果能得到杨掌柜的认可,以后的日子就好过些了。现在见杨掌柜如此作态,便给他个台阶。
当杨掌柜询问醋柴胡时候,云瑶说:“你收的话,就按照市场价,童叟不欺。”
杨掌柜听闻,丝毫没犹豫大手一挥;“我全要了,以后你炮制了药材只管送过来,有多少要多少。”
杨掌柜心里明白,云瑶就算跟荀神医不认识,小小年纪这份从容气度就值得他结交一番。
况且,他知道云瑶都是在山里采药,量不会太大,所以豪爽的夸下海口。
云瑶心里有些纳闷,怎么杨掌柜突然这么好说话,不过,随后云瑶便将这种想法抛之脑后了,不管他为什么这样,只要他肯收她的药,那就好说了。
云瑶把剩下的醋柴胡都拿出来,按市价换了三两银子,另外杨掌柜特地送了云瑶几颗解毒丸,以答谢云瑶的解围。
云瑶向杨掌柜询问一些解毒药材的价钱,这些都是王老中医解毒方子上提到的,杨掌柜据实说:“你问的这些药材除了甘草外,其余的都不便宜,没有三五百两银子是买不下来的。”云瑶听闻有些沮丧,不过片刻后她想明白了,车到山前必有路,她尽力攒银子就是了。
云瑶向杨掌柜道了谢,便杨掌柜辞别,同李叔翁一起来到集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