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年节当下,越是往林子里走,连星点灯光都远了,只有一盏灯笼的微光照着前路。
破席子一丢,抬着魏渊走了一路的两个长随赶着掸了掸衣裳袖子。
一个啐道:“真是晦气!早不死晚不死,偏在这小年夜里咽气,平白劳动大爷走了这许多路,新鞋都趟旧了!”
另一个麻脸犹不解恨,在那草席上兜了一脚,冷不防正踢中席子下垫着的一块石头,痛得瘸起腿踉跄一步,“哎呦”一声。
先前开口那长随“吃吃”地笑,这麻脸长随面上挂不住,拧起眉来,怒而上前,踏着露出席子的一条胳膊,发了狠碾着,恨恨道:“还敢伤你爷爷!”
白胳膊上除了青红瘀伤,又添几个黢黑鞋印。
先头骂的那个便笑拦:“哎,千人摸过的,也不怕脏了鞋?”
麻脸仿佛想起什么:“说起来,听说邹管事那耳朵……?”
“都那样儿了,半边儿都没了。”先头的啧啧,瞥那破席子一眼:“这小娘子真够狠的!三郎君赏下来就闹这么一出,邹管事不过抱她两下,她竟把人家半只耳朵都撕了,那血淋淋的呦!闹得这几日邹管事都不大出门了。”
“何苦来哉?”这长随摇摇头,话里话外尽是不解:“要是从了三郎君……”
“要是从了三郎君,这块美肉咱可就摸不着了。”麻脸截住话头,咂摸着那日暧昧一笑:“真嫩,我听闻,这小婊子原还是个官家女子呢。”
先头的却见怪不怪:“好没见识!三郎君手上的哪个不曾是官家小姐?”
“哎,那敢情好!”麻脸击掌,乐道:“要是多有几个立牌坊的,也算美了咱们!”
“想得美!”先头那个哈哈一笑:“哪能天天有这种美事?去兰芳班快活快活得了!”
二人勾肩搭背,嬉笑着下山去了。
此处是虞山,黑老鸦终日盘桓,早年间另有一响当当的名号——
坟山。
魏渊就直愣愣望着虞山青白的天。
她死了,咽气了,死透了,可是死不瞑目。
魏渊只恨不能化作滔天一把火,可是没法子,被拘在坟山上尸身旁,飘着荡着,恨怨几欲滴血,却连化作一阵风卷起几粒沙尘迷那些恶人的眼都不能够。
生前命比纸薄,死后也无处伸冤,落得今日,魏渊恨不能问问老天可否开眼。
九岁上父兄蒙冤,男丁处斩,女眷充奴。同年阿娘病故,死时也未曾阖眼。魏渊几经辗转,入了风尘。
她生得美,还通诗书,十四岁名动江淮,却未有一日忘记洗冤。
只是于一介弱女子,翻案谈何容易。
就是那时遇见宁三郎,魏渊只当自己聪明,勾着这位刺史公子为自个儿引荐达官,推杯换盏之间,她当自己长袖善舞,梦着大仇即日便报。
不料还是棋差一招,叫人耍弄,这不过是个局,宁三郎只用她当个私妓。
不过一年,当年的江淮女校书,竟叫生生磋磨至死。
家冤尚未报,魏氏最后一人,也竟屈死了。
坟山上有个无常。
无常本应四方逡巡,然坟山多鬼,不消各处游走,已够无常忙活一阵儿。
他便搭了个茅庐在山上,鬼差懒择宝地,随意住了。
魏渊头七时,无常来勾她,不知怎地,这无常“咦”了一声。
“该投生了,可女郎怨气扑天,小生无能,不得度化。”这无常舌长面白,却生了一副笑脸。
“女郎,何苦来哉?”
“家人冤死了,某屈死了。”话音咬牙切齿。
“这山头上哪个不是如此?然盘桓人间,不消三年便魂飞魄散,拿生前罚身后,何苦来哉?”无常笑:“不如修来世。”
“那今生呢?”念及身世,两行清泪淌出,魏渊抬手一拭,竟是一片血色。
“一了百了。”无常打着扇子。
“某不愿。”魏渊咬着牙,重重一摇头,辞罢,想了想,魏渊盈盈下拜,又道:“只求无常,若冤杀魏氏之人遭了报,烦请知会某一声。”
无常笑叹一声,微微颔首,算是应了。
魏渊不肯离开,无常也无奈何。
一冬一春,一秋一夏。
坟山上断续添了许多新鬼,来了又去,或问:“女郎怎地盘桓在此?”
初时魏渊尚能应答,日久魂散,人已怔了,讷讷几乎不能言语。
鬼亦知大限,大限将至时,魏渊直愣愣盯着无常,神志已失,可仍存着执念:“若冤杀魏氏之人遭了报,烦请无常替某为耶娘兄弟烧些纸钱。”
无常却不答,只是定定看着她,半晌,长叹一声:“难见如此孝子。”
“那权倾朝野的雍朝长公主殿下同是魂散今日,然贵人命不该绝,地府正募鬼入替。”无常的声音飘进魏渊耳中,已然缥缈了,而这话却如惊雷一道:“小生愿荐女郎。”
无常不曾问魏渊可愿,也不需问。
魏渊心中该是大喜的,却因魂魄将消,无法喜形于色,仍是直愣愣:“谢过无常,不知需某赔上何物?”
“惜命惜运即可。若是有心报答,不妨报与贵人。”
“报与贵人?”魏渊喃喃。
无常颔首:“成一事,寻一人。”
“何事,何人?”
无常但笑不语。
魏渊该若有所思,然神魂逸散,不堪思量,只讷讷点头,道记下了。
“再生为人,望女郎珍重。”一个荷包塞进魏渊手中:“此间有纸符三道,化灰服下,小生便可现身。”
魏渊接过,行了一礼。
平生匆匆似走马灯转过,爹娘兄弟,族人上下染血的脸,假母似劝似逼的言语,宁三郎蛇一般阴毒的眼睛,还有……还有……
应当还有别的,魏渊咬着唇不甘:这一生,应当还有些身不由己以外的时光。
是了,魏渊想起一双眸子,仿佛也有谁曾明眸璨璨注视着自己。
可是那是谁呢……?
却有些记不清了。
三声钟响,邈邈似从西天降下。
大风刮过,虞山上少了一位女郎。
无常仍是笑脸,只当无事,祗着谢公屐,日歌吟万松间,屐声锵然合节,笑勾新鬼去也:
“郎君,该投生了——
雍朝,洛都京郊,邺阳行宫。
女使新月叩门来报时,魏渊正捧着一卷书出神,独坐窗前烛下,清风徐来,好不胜意。
“进。”思绪被打断,她不曾转头,扬声道。
“殿下起了?怎地不叫婢子。”新月看看漏刻,有些惊,不曾唤小丫头来,亲自为魏渊奉茶。
想起方才梦中耶娘兄弟血淋淋的样子,和宁三郎阴笑的脸,魏渊忽地打了个寒战。
她总是出神,或梦魇,有时想起旧事沉冤,有时焦灼洗冤无路,日夜忧思过度,眼下一片乌青。
“噩梦魇醒了,才寅初,我本想读倦了,再歇一会儿。”魏渊合上书:“何事夜中来啊?”
新月道:“周将军在外间候着,有事回禀。”
周靖最是有分寸,如此夤夜搅扰,当真未见。魏渊“唔”了声,吩咐道:“索性难眠,更衣罢。”
自魏渊借尸还魂,已四月有余。
当日醒转,连医师都不曾想,贵主坠马伤重至此,仍未凶险。
几位女官模样的女子当即说了好些吉利话,又道该当遣人报与圣人,真真是好一阵慌乱。
魏渊再世为人,兼之家仇未报,不敢行差踏错,当下不言不语,只作昏迷,好在贵人记忆遗留下七八分,魏渊一直避着人,直至厘清这位贵人生平往事,秉性行事,才敢行为。
这位贵人,原是大雍南氏永安长公主,先帝只此一女,爱得如珠似宝,单名一个明字,小字璎珞奴。
知晓此事,魏渊既惊且喜,然遍阅明公主平生后,又不由得有几分失落。
无常说此人权倾朝野,然依魏渊看来,明长公主殿下乃富贵有余,权柄不足。
她虽不知当年盗金案始末缘由,可狱中所见形状可怖,加之江淮使君无不对此讳莫如深,也知此案怕是非同一般,纵是贵为公主,也不便无端重查此案。
只怕盘根错节,不好追查。
更兼魏渊当时幼小,毫无头绪,只觉迷雾重重。
而今之计,唯有披着贵人的皮,徐徐图之。
今日行宫有宴,正是魏渊苦等四个月里,首个计算。
魏渊更衣毕,至偏殿坐定,问一早便候在此处的周靖:“周将军怎地如此急惶?”
“殿下。”周将军草草行了一叉手礼,一瞬显得欲言又止:“大理寺卿陈公来了。”
魏渊“咦”了一声。
大理寺遣人来,倒是情理之中,不过陈公亲至,实属意料之外。
此事说来话长。
上旬大理寺意外在京郊拿了几个羽族叛逆,按本朝律,本打算判了近日街市处斩,以儆效尤。
未曾想,就在前日,有人拿了公主手信,到大理寺提人。
此事说小不小,说大也不大,贵人多有怪癖,羽族多形貌昳丽者,京城内外,府中收用羽族的,说多不多,说少,却也不少。
若碰上个糊涂的,见这手信,指不定就直接把人放了。
好在那日的值守还算清楚,层层上达,直报到大理寺卿处,陈公差人至公主府一问,才知公主冤枉。
冤了公主,自是要把那假传凤旨之人细细审问,今日是第三日,想来该出了结果。
“那些个羽族的事?”魏渊虽有几分惊诧,但也仅此而已:“大理寺差个衙役来通报一趟也就罢了,陈公怎地还亲自来了?”
见周将军不说话,魏渊心中已有猜测,淡淡道:“说吧,供出谁了?”
“是……乔郎君。陈公不敢擅断,夤夜亲至,正在行宫等候。”周将军顿了顿,还是禀道。
见魏渊垂下视线,他递上棉纸封:“供词在此,请您过目。”
魏渊接过,脑海中浮现出那人清寂之资。
乔郎,乔妄。
不禁失笑:“会是他?”
周将军点头,左不过证词里明明白白:“正是。”
这倒是出乎意料了。
偏头想了想,魏渊问:“那乔郎呢?”
“昨日黄昏被差役提至大理寺,现随陈公来,末将斗胆,已将郎君请至殿外。”周将军禀。
眉头微蹙,魏渊道:“请陈公来此,引乔郎至后殿,多加安抚,便说,若是不曾做,本宫自会护着他。”
殿外,乔妄本垂手而立,闻言似有些意外。
一旁宫人存着攀附的心思,虽不知内情,还是忙谄笑奉承:“殿下对郎君当真用心。”
乔妄一摇头,泠然道“中官慎言。”
宫人不知如何犯了忌讳,正不知所措,正巧周靖遣人来引,宫人一抬眼,却见乔妄仿佛变了模样,眉眼低垂,两肩微扣,喏喏称谢,步履匆匆,随人去了。
咂咂嘴,宫人“呸”了一声,悄声道:“我还当是贵人呢,不过也同我似的,见了人还得点头哈腰,哪里来的傲气叫我慎言?”
破席子一丢,抬着魏渊走了一路的两个长随赶着掸了掸衣裳袖子。
一个啐道:“真是晦气!早不死晚不死,偏在这小年夜里咽气,平白劳动大爷走了这许多路,新鞋都趟旧了!”
另一个麻脸犹不解恨,在那草席上兜了一脚,冷不防正踢中席子下垫着的一块石头,痛得瘸起腿踉跄一步,“哎呦”一声。
先前开口那长随“吃吃”地笑,这麻脸长随面上挂不住,拧起眉来,怒而上前,踏着露出席子的一条胳膊,发了狠碾着,恨恨道:“还敢伤你爷爷!”
白胳膊上除了青红瘀伤,又添几个黢黑鞋印。
先头骂的那个便笑拦:“哎,千人摸过的,也不怕脏了鞋?”
麻脸仿佛想起什么:“说起来,听说邹管事那耳朵……?”
“都那样儿了,半边儿都没了。”先头的啧啧,瞥那破席子一眼:“这小娘子真够狠的!三郎君赏下来就闹这么一出,邹管事不过抱她两下,她竟把人家半只耳朵都撕了,那血淋淋的呦!闹得这几日邹管事都不大出门了。”
“何苦来哉?”这长随摇摇头,话里话外尽是不解:“要是从了三郎君……”
“要是从了三郎君,这块美肉咱可就摸不着了。”麻脸截住话头,咂摸着那日暧昧一笑:“真嫩,我听闻,这小婊子原还是个官家女子呢。”
先头的却见怪不怪:“好没见识!三郎君手上的哪个不曾是官家小姐?”
“哎,那敢情好!”麻脸击掌,乐道:“要是多有几个立牌坊的,也算美了咱们!”
“想得美!”先头那个哈哈一笑:“哪能天天有这种美事?去兰芳班快活快活得了!”
二人勾肩搭背,嬉笑着下山去了。
此处是虞山,黑老鸦终日盘桓,早年间另有一响当当的名号——
坟山。
魏渊就直愣愣望着虞山青白的天。
她死了,咽气了,死透了,可是死不瞑目。
魏渊只恨不能化作滔天一把火,可是没法子,被拘在坟山上尸身旁,飘着荡着,恨怨几欲滴血,却连化作一阵风卷起几粒沙尘迷那些恶人的眼都不能够。
生前命比纸薄,死后也无处伸冤,落得今日,魏渊恨不能问问老天可否开眼。
九岁上父兄蒙冤,男丁处斩,女眷充奴。同年阿娘病故,死时也未曾阖眼。魏渊几经辗转,入了风尘。
她生得美,还通诗书,十四岁名动江淮,却未有一日忘记洗冤。
只是于一介弱女子,翻案谈何容易。
就是那时遇见宁三郎,魏渊只当自己聪明,勾着这位刺史公子为自个儿引荐达官,推杯换盏之间,她当自己长袖善舞,梦着大仇即日便报。
不料还是棋差一招,叫人耍弄,这不过是个局,宁三郎只用她当个私妓。
不过一年,当年的江淮女校书,竟叫生生磋磨至死。
家冤尚未报,魏氏最后一人,也竟屈死了。
坟山上有个无常。
无常本应四方逡巡,然坟山多鬼,不消各处游走,已够无常忙活一阵儿。
他便搭了个茅庐在山上,鬼差懒择宝地,随意住了。
魏渊头七时,无常来勾她,不知怎地,这无常“咦”了一声。
“该投生了,可女郎怨气扑天,小生无能,不得度化。”这无常舌长面白,却生了一副笑脸。
“女郎,何苦来哉?”
“家人冤死了,某屈死了。”话音咬牙切齿。
“这山头上哪个不是如此?然盘桓人间,不消三年便魂飞魄散,拿生前罚身后,何苦来哉?”无常笑:“不如修来世。”
“那今生呢?”念及身世,两行清泪淌出,魏渊抬手一拭,竟是一片血色。
“一了百了。”无常打着扇子。
“某不愿。”魏渊咬着牙,重重一摇头,辞罢,想了想,魏渊盈盈下拜,又道:“只求无常,若冤杀魏氏之人遭了报,烦请知会某一声。”
无常笑叹一声,微微颔首,算是应了。
魏渊不肯离开,无常也无奈何。
一冬一春,一秋一夏。
坟山上断续添了许多新鬼,来了又去,或问:“女郎怎地盘桓在此?”
初时魏渊尚能应答,日久魂散,人已怔了,讷讷几乎不能言语。
鬼亦知大限,大限将至时,魏渊直愣愣盯着无常,神志已失,可仍存着执念:“若冤杀魏氏之人遭了报,烦请无常替某为耶娘兄弟烧些纸钱。”
无常却不答,只是定定看着她,半晌,长叹一声:“难见如此孝子。”
“那权倾朝野的雍朝长公主殿下同是魂散今日,然贵人命不该绝,地府正募鬼入替。”无常的声音飘进魏渊耳中,已然缥缈了,而这话却如惊雷一道:“小生愿荐女郎。”
无常不曾问魏渊可愿,也不需问。
魏渊心中该是大喜的,却因魂魄将消,无法喜形于色,仍是直愣愣:“谢过无常,不知需某赔上何物?”
“惜命惜运即可。若是有心报答,不妨报与贵人。”
“报与贵人?”魏渊喃喃。
无常颔首:“成一事,寻一人。”
“何事,何人?”
无常但笑不语。
魏渊该若有所思,然神魂逸散,不堪思量,只讷讷点头,道记下了。
“再生为人,望女郎珍重。”一个荷包塞进魏渊手中:“此间有纸符三道,化灰服下,小生便可现身。”
魏渊接过,行了一礼。
平生匆匆似走马灯转过,爹娘兄弟,族人上下染血的脸,假母似劝似逼的言语,宁三郎蛇一般阴毒的眼睛,还有……还有……
应当还有别的,魏渊咬着唇不甘:这一生,应当还有些身不由己以外的时光。
是了,魏渊想起一双眸子,仿佛也有谁曾明眸璨璨注视着自己。
可是那是谁呢……?
却有些记不清了。
三声钟响,邈邈似从西天降下。
大风刮过,虞山上少了一位女郎。
无常仍是笑脸,只当无事,祗着谢公屐,日歌吟万松间,屐声锵然合节,笑勾新鬼去也:
“郎君,该投生了——
雍朝,洛都京郊,邺阳行宫。
女使新月叩门来报时,魏渊正捧着一卷书出神,独坐窗前烛下,清风徐来,好不胜意。
“进。”思绪被打断,她不曾转头,扬声道。
“殿下起了?怎地不叫婢子。”新月看看漏刻,有些惊,不曾唤小丫头来,亲自为魏渊奉茶。
想起方才梦中耶娘兄弟血淋淋的样子,和宁三郎阴笑的脸,魏渊忽地打了个寒战。
她总是出神,或梦魇,有时想起旧事沉冤,有时焦灼洗冤无路,日夜忧思过度,眼下一片乌青。
“噩梦魇醒了,才寅初,我本想读倦了,再歇一会儿。”魏渊合上书:“何事夜中来啊?”
新月道:“周将军在外间候着,有事回禀。”
周靖最是有分寸,如此夤夜搅扰,当真未见。魏渊“唔”了声,吩咐道:“索性难眠,更衣罢。”
自魏渊借尸还魂,已四月有余。
当日醒转,连医师都不曾想,贵主坠马伤重至此,仍未凶险。
几位女官模样的女子当即说了好些吉利话,又道该当遣人报与圣人,真真是好一阵慌乱。
魏渊再世为人,兼之家仇未报,不敢行差踏错,当下不言不语,只作昏迷,好在贵人记忆遗留下七八分,魏渊一直避着人,直至厘清这位贵人生平往事,秉性行事,才敢行为。
这位贵人,原是大雍南氏永安长公主,先帝只此一女,爱得如珠似宝,单名一个明字,小字璎珞奴。
知晓此事,魏渊既惊且喜,然遍阅明公主平生后,又不由得有几分失落。
无常说此人权倾朝野,然依魏渊看来,明长公主殿下乃富贵有余,权柄不足。
她虽不知当年盗金案始末缘由,可狱中所见形状可怖,加之江淮使君无不对此讳莫如深,也知此案怕是非同一般,纵是贵为公主,也不便无端重查此案。
只怕盘根错节,不好追查。
更兼魏渊当时幼小,毫无头绪,只觉迷雾重重。
而今之计,唯有披着贵人的皮,徐徐图之。
今日行宫有宴,正是魏渊苦等四个月里,首个计算。
魏渊更衣毕,至偏殿坐定,问一早便候在此处的周靖:“周将军怎地如此急惶?”
“殿下。”周将军草草行了一叉手礼,一瞬显得欲言又止:“大理寺卿陈公来了。”
魏渊“咦”了一声。
大理寺遣人来,倒是情理之中,不过陈公亲至,实属意料之外。
此事说来话长。
上旬大理寺意外在京郊拿了几个羽族叛逆,按本朝律,本打算判了近日街市处斩,以儆效尤。
未曾想,就在前日,有人拿了公主手信,到大理寺提人。
此事说小不小,说大也不大,贵人多有怪癖,羽族多形貌昳丽者,京城内外,府中收用羽族的,说多不多,说少,却也不少。
若碰上个糊涂的,见这手信,指不定就直接把人放了。
好在那日的值守还算清楚,层层上达,直报到大理寺卿处,陈公差人至公主府一问,才知公主冤枉。
冤了公主,自是要把那假传凤旨之人细细审问,今日是第三日,想来该出了结果。
“那些个羽族的事?”魏渊虽有几分惊诧,但也仅此而已:“大理寺差个衙役来通报一趟也就罢了,陈公怎地还亲自来了?”
见周将军不说话,魏渊心中已有猜测,淡淡道:“说吧,供出谁了?”
“是……乔郎君。陈公不敢擅断,夤夜亲至,正在行宫等候。”周将军顿了顿,还是禀道。
见魏渊垂下视线,他递上棉纸封:“供词在此,请您过目。”
魏渊接过,脑海中浮现出那人清寂之资。
乔郎,乔妄。
不禁失笑:“会是他?”
周将军点头,左不过证词里明明白白:“正是。”
这倒是出乎意料了。
偏头想了想,魏渊问:“那乔郎呢?”
“昨日黄昏被差役提至大理寺,现随陈公来,末将斗胆,已将郎君请至殿外。”周将军禀。
眉头微蹙,魏渊道:“请陈公来此,引乔郎至后殿,多加安抚,便说,若是不曾做,本宫自会护着他。”
殿外,乔妄本垂手而立,闻言似有些意外。
一旁宫人存着攀附的心思,虽不知内情,还是忙谄笑奉承:“殿下对郎君当真用心。”
乔妄一摇头,泠然道“中官慎言。”
宫人不知如何犯了忌讳,正不知所措,正巧周靖遣人来引,宫人一抬眼,却见乔妄仿佛变了模样,眉眼低垂,两肩微扣,喏喏称谢,步履匆匆,随人去了。
咂咂嘴,宫人“呸”了一声,悄声道:“我还当是贵人呢,不过也同我似的,见了人还得点头哈腰,哪里来的傲气叫我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