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的生香楼很是热闹。

    一楼几乎满座,说书先生正抑扬顿措地讲着上一次皇家桃花宴的盛事。

    玄和同崔瑾敞着窗子听了一会儿,倒觉得这个说书先生本事不低,平平无奇的故事经了他的口就变得有趣起来。

    不多时,伙计领着了呈上了他们订的饭菜。二人便关了窗,把吵闹嘈杂隔绝在外。

    除了万管事推荐的野鸡香菇烧春笋和秘制烤兔肉,玄和二人还点了用昌平府特产的一种鱼做的清蒸昌平鱼,据说这种鱼头小身大,脂肪丰腴,肉质细嫩,肉味鲜美。

    饭店酒楼的菜品多是精致而量小。两人都很能吃,担心两样荤菜吃不足兴,就又点了两个肉菜,即脆皮烤鸭和胭脂鹅脯,都是生得楼的招牌菜。

    只吃荤菜容易觉得腻味,就又点了四个素菜:香椿拌豆腐、凉拌枸杞芽、凉拌菠菜、素炒油菜心。

    汤品除了万管事推荐的银耳莲子红枣羹,又点了一份用他说的深山菌菇做的八珍菌菇汤。

    除了这些,主食要了灌汤小笼包、生煎包、两碗米饭。

    加起来,有五荤四素一汤一羹、两样面食、两碗米饭,口味且不说,量是足够了。

    玄和先盛了一汤匙银耳莲子红枣羹品尝:“银耳、莲子、红枣都炖得很软烂,味道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软糯滋润,甜度适宜。食材蕴含的生气比一般的同类食材要浓郁。此外,还有一丝极淡的灵气。难怪万管事提起那深山老林的特产那么自信了。你尝尝看喜不喜欢。”说着,给崔瑾盛了半碗。

    这份甜羹量不大,婴儿巴掌大的碗口,一人两碗就吃完了。

    当然,两个人也不是端着碗猛灌。而是搭配着灌汤小笼包和生煎包,一口包子一勺羹,不知不觉就解决了三样。要是饭量小的人,早饭这样也就够了。

    灌汤小笼□□薄肉足、汤汁饱满、鲜香美味。

    刚出锅的生煎包不仅汤汁浓郁,更是皮酥肉香。

    两种包子皆小巧精致,两三口就能吃掉一个。肉香、汁香、面香在舌尖萦绕,让人回味无穷。

    八珍菌菇汤以八种菌菇熬制而成,有褐菇、香菇、平菇、草菇、口蘑、松茸、松露、牛肝菌,既保持了食材本身的鲜美,又不乏菌菇独有的生气和灵气。

    一口汤下去,崔瑾赞道:“好鲜!肚子里似是生了一股热气,暖洋洋的。”

    玄和也尝了一口:“嗯,这份汤所含的精华确实比刚才的银耳莲子红枣羹要多。好在你平时也常喝灵液泡的茶,身体已经渐渐习惯,倒是能多用些这个汤。”

    秘制烤兔肉和脆皮烤鸭都要趁热吃才更能享受到烤出来的那份皮脆肉嫩。

    两人便先放下其他的美味,只将这两样搭配着四个素菜,两口荤一口素地吃了起来。

    深山特产与寻常食材一对比,差别就很明显了。虽然能上桌的食材都不会差,但玄和与崔瑾常吃含有灵气的食材,能明显地感觉到深山特产因多出来的生气和灵气更加可口。难怪生香楼敢抬价。

    呈上来的并不是整只的兔肉和鸭肉,而是口感最好的那一部分。

    因此,用完了这两样,玄和与崔瑾还有余力看向余下的三种荤菜:野鸡香菇烧春笋、清蒸昌平鱼和胭脂鹅脯。

    玄和的筷子先伸向清蒸昌平鱼,确实像宣传的那样,肉多刺少,肉质细嫩,没有腥味。虽是上等食材,但比深山特产差了一截儿好处。

    几样素菜都是普通的食材,但不论生气和灵气的话,香椿拌豆腐和凉拌枸杞芽还算可口。玄和暗暗决定,这一阵子没有灵食的时候就多吃这两样时令菜。

    野鸡香菇烧春笋的主食材都是深山特产。玄和与崔瑾仔细品味了一番,发现其生气与灵气跟八珍菌菇汤相差无几。

    玄和叹:“这处深山老林有点儿东西啊!出产的野物山货也就比修真界的灵食差些。在这个地界算是好东西了。”

    崔瑾眼睛一亮:“这么好?对你的伤可有好处?”

    玄和:“凡食与灵食各有好处。吃对了凡食能补一些生生之气,于我的伤势恢复是有好处的。而灵食则因灵气的存在,能被身体吸收的多,排出去的杂物少,算是减少了身体的负担。像我们今天吃的这些深山特产比普通的同类食材要好些。它们的生生之气和灵气都更多。虽然跟修真界的东西没法比,但我现在正落魄着呢,这些已经算是好东西了。”

    崔瑾喜形于色:“那我们就去这处深山找找。多给你弄些吃的来。”

    玄和心下一暖,笑道:“嗯,一会儿让人把万管事叫来。我们问问那处深山老林在哪里。得个大概方向,我们就能自己找去。”

    崔瑾:“那就好。到时候看看那里物产多不多,要是能长久提供这些就好了。”

    心里装着事,崔瑾对最后一道胭脂鹅脯就不太上心了。尽管玄和一再跟他说不着急,他还是没心思品味了,只匆匆用了几口,就放下筷子等玄和。

    玄和无奈一笑,也放下筷子。反正早就吃得差不多了。

    崔瑾见状,赶紧招呼外面的伙计,让他把万管事叫过来。

    二人边喝茶边等待。

    好一会儿,万管事才匆匆过来,边擦汗边赔礼:“对不住二位。这会儿客人正多,在下一时走不开,这才来得晚了。”

    仍是崔瑾应对:“无妨。万管事且坐下歇歇。”

    万管事拱手一谢便坐下了,见桌面已经收拾过,便问:“二位用得如何?我们生香楼的饭菜名不虚传吧?”

    崔瑾笑:“自然。招牌菜不愧是招牌菜,色香味俱佳,值得再来。”

    万管事顿时眉开眼笑:“那就好,那就好。咱们生香楼全靠您二位这样的客人捧场了。”

    寒暄了几句后,崔瑾道:“万管事推荐的深山特产我们品尝过了,滋味确实不错。我们也好一口吃的,既然碰到了,就不想错过。不知方不方便透露那处深山是在哪里?当然,我们也就是想寻摸些食材自己在家做了吃。并无跟万管事抢生意的意思。当然,相信以生香楼的实力,别人就是想抢这个渠道怕也抢不来吧。”

    万管事哈哈一笑:“多谢您高看生得楼。不瞒您说,凡是吃过这深山特产的,就没有不问的。有的是生意人打听,也有像您这样的,只为私人爱好。我们也不怕问,谁问都告诉人家知道,只为结个善缘。”

    崔瑾来了兴趣,做生意的,怎么可能轻易把自己的渠道透露出去,只怕这里面有什么名堂:“哦?生香楼果然是名声在外的大招牌,有气度。在下也想沾个光呢。愿洗耳恭听。”

    万管事也不故弄玄虚,喝了口茶润喉,便道:“这深山的特产,刚送来时,做出的菜色口感最佳。菌菇之类的山货更是如此。越新鲜,吃起来越好。口感不用说,更重要的是入口之后体内似是生了一团气,本就身体强健的人吃了之后觉得有用不完的力气,身体稍弱的人则觉得似乎恢复了康健,虽只是短暂的感觉,那也是多少钱都求不来的。奈何这好处不长久,那些东西一旦制成干货,再做成菜,比普通的食材好不了多少,且放得越久就越沦为普通食材了。”

    又喝了口茶,万管事接着道:“那山上的动物也是,刚送来时吃着最好。在山下养得越久就越失了效用。就算你用山上的东西喂它们,它们吃的东西一旦离了山也是渐渐失了那些好处。”

    崔瑾不禁笑道:“那岂不是这里的客人们能不能吃到好东西全看山民送不送、送多少?万一遇上天气不好,路上不便,就不会缺货吗?更甚者,若是年成不好,岂不是有断货的风险?”

    万管事悠然抚须:“这些物产确实全靠山民送来。不怕您笑话,货源不稳定有不稳定的好处啊。物以稀为贵嘛。再者,我们生香楼口碑好,山民们最初送山货进城的时候,就我们这里态度好,给的价钱实在,从此跟山民们有了交情,他们愿意跟我们交易。待到后来别人发现了那些东西的好处,也抢不走我们的货源。我们两厢祖祖辈辈合作互利,直到如今。我们也不拦着别人去山里寻那些东西,只要他们不影响山民们的生活、不破坏那里的生态就好。”

    “噢,忘了说。这处深山老林入了皇家的眼呢。但皇家的人见过的好东西多了,这点儿物产还不放在眼里,并没有占了那处地方。只在那里立了碑,不许人破坏那地界。”

    玄和与崔瑾相视一眼。没想到还有皇室的事儿。再一些也不觉得意外。皇室还是有些实力的。建国这么多年,天下总体上是太平的,发现几处宝地是尽早的事。之所以没有占了这里,要么是皇室有更好的资源,要么是这处地方的物产有限,不值得皇室大动干戈。

章节目录

四月桃花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酒美梅香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酒美梅香并收藏四月桃花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