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钧深一脚浅一脚走到正院。
心里多少有几分愧疚。
刚上台阶,他就听见林含瑾欢天喜地的说话声:“……娘,陈家家底薄,您除了私下贴补我一万五千两银子,不如再给我些好东西吧?您口口声声说您不偏心,对我和对弟弟是一样的,可不能将好东西藏着掖着不拿出来!”
好东西?
云氏手里哪来的什么好东西?
林钧虽才学不算出众,但他若是个傻子,也不会坐在礼部侍郎这个位置。
云家不比林家当年还曾风光过,云家是一年不如一年,到大云氏去世时,朝中无人,坐吃山空,再加云老太太嫌弃云氏做出这般丑事,借故不肯为云氏置办嫁妆。
林钧停下脚步,听见云氏的说话声:“你这丫头说话太没良心了些,我何曾偏心过你弟弟?比起你弟弟,我想着你只能在我身边十几年,向来都是更疼惜你些。”
“嫁妆一事,我与你父亲商量过,你与林嘉月一视同仁,公中为你们一人置办六十四抬嫁妆。”
“那一万五千两银子,也是我私下偷偷贴补给你的,莫要叫你父亲知道。”
“至于旁的东西,你放心,以后少不了你的。”
“树大招风,闷声发大财,有些东西你攥在手里莫要叫旁人知道,特别是你婆婆他们,他们家底薄,难免会打你嫁妆的主意……”
听到这里,林钧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破船还有三千钉,林家何至到穷的揭不开锅的地步?云氏不过想昧下俞氏的嫁妆贴补自己两个孩子。
这些年来,林钧一直很相信云氏,想着她是大云氏一母同胞的亲妹妹,心思坏不到哪里去,没想到她竟如此……
他推门走了进去,冷声道:“含瑾,你先出去。”
林含瑾喊了声“父亲”,惴惴看向云氏,并没有动。
她不知道方才父亲将她们方才的话听去了多少。
林钧扬声呵斥道:“还愣着做什么?出去!”
声音是前所未有的凌厉。
林含瑾只能噙着泪走了出去。
***
一个时辰后。
飘絮就将正院发生的事娓娓说给林嘉月听了:“老爷不知与夫人说了些什么,夫人哭的不行,说老爷既然不相信她,索性就休了她好了。”
“老爷气的当场叫来老夫人留下的嬷嬷,要她们清点府中的账目与三姑娘等人的花销。”
“老爷当众还说了,要将您生母留下的嫁妆都给您带去镇远侯府。”
她不光不喜欢口蜜腹剑的云氏,甚至还有些瞧不上云氏:“按道理来说,夫人也是出身大族,管家却管的一塌糊涂。”
“从前咱们在淮安时,太太不想叫您知道的事儿,您就算搬出金山银山都打听不出消息来,甚至连太太见了谁都不会知道。”
“林家正院像菜园子似的,只要肯给银子,什么消息都能打听出来。”
“那些婆子嬷嬷还争先恐后递消息给我,就怕来的迟了拿不到赏钱。”
林嘉月想着云氏对她那一双儿女出手阔绰,但对身边伺候的人却抠抠搜搜,也难怪云氏不得人心。
消息很快传来。
林家虽不比当初,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林家在城郊还有两个庄子,合起来还有大几百亩上等的良田,除此之外,在京城闹市还有七八间铺面。
再加上林家放出去的银子……零零散散加起来一年有五六千两的进项。
在京城,这银子虽不算多,但养活林家上下却是绰绰有余。
可如今账面上却只剩下万余两银子。
林钧再一看账本,每月云氏都要在账上支不少银子,今日是娘家侄儿生辰,明日是给林含瑾买镯子,后日又给陈家送去巨礼……看的他脸色发青。
他再次去了正院,将账本子狠狠砸在云氏脸上:“这就是你管的家?当年母亲去世前,账上统共有九万两银子,如今却只剩下一万八千两,我问你,那些银子呢?”
云氏想要辩解,但他根本不给云氏机会:“这些银子都进了你的荷包了吧?你莫要诓我,这些年你以你娘家的名义置办了不少私产,你将东西都还回来,我看在两个孩子的面上便不与你一般计较。”
“还有,我手中也有俞氏的陪嫁册子,你半个月的时间将其中的亏空补齐,若不然,我就将你送回娘家,请岳母好好评评理。”
这话说完,他转身就走。
一刻钟之后,就有老嬷嬷前来说收回云氏的管家之权。
云氏自是哭哭啼啼。
林含瑾也是如临大敌。
她前去小佛堂找林钧求情,谁知道林钧连见都没见她。
云氏被软禁在正院,急的宛如热锅上的蚂蚁,瞧见女儿回来,忙道:“怎么样?”
林含瑾摇了摇头:“父亲根本不肯见我。”
她这几年跟着云氏学习管家,多少也知道云氏贪了不少公中钱财,也知道姨母所出的长兄是长子,以后她与弟弟都要被分出去的,母亲难免要替他们多打算些:“娘,父亲兴许是吓唬您的,就算这件事闹到外祖母跟前,外祖母难不成还能帮着父亲不成?”
云氏落下泪。
有些话她不好说,她总不能对女儿说林钧身边虽无通房姨娘,但好多次与她行房时喊的都是她姐姐的闺名。
她总不能对女儿说她欺辱林嘉月不要紧,这事儿她有办法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她贪了公中财产,就是贪了林景明的财产,林钧不会答应的。
她更不能对女儿说林钧若将这事闹到云家,她还舍不得将银钱拿出来,林钧不会善罢甘休的。
林钧的温情啊,都给了她姐姐,纵然她空有一腔痴心,却不过是个与姐姐有几分相似的替身罢了:“你安心备嫁,别担心这些事。”
“我会有办法的。”
这些年她以财生财,以利滚利,就算将公中和俞氏的陪嫁还回去,也是有些赚头的:“不过先前我答应给你的一万五千两银子的私房钱怕是没有了,瑾姐儿,你既然说陈焕章明年就会高中状元,会平步青云,这些银子对你来说也不算大数目。”
“等着陈焕章拜相入阁后,你要多少银子没有?”
“你弟弟还小,我总得为他打算一二。”
煮熟的鸭子飞走了,林含瑾满脸失望,直说云氏偏心,可不管她怎么闹,云氏都没松口。
不过三日的时间。
云氏就将贪了公中的银子还了大半,也拼拼凑凑,将俞氏的嫁妆册子凑齐了。
秦嬷嬷亲自过来送还的单册,话说的很委婉:“……二姑娘差人去点点看,看看可有什么缺的少的,俞夫人故去十多年,其中好些东西保存不当,有所损耗,夫人都拿了体己银子补上。”
林嘉月听出话中的弦外之音,要她大差不差就得了。
可偏偏她是个较真的性子,当即就吩咐道:“我自是信得过母亲的,可嬷嬷都这样说了,素迎,你带人去点一点吧。”
“若差什么缺什么,拟了册子给母亲送去。”
素迎连声应是。
素迎向来是个极仔细的性子,甚至连缺双袜子都要登记在册。
最后的结果自然是又叫云氏出了一笔钱。
等着林嘉月清点好生母留下的嫁妆,发现嫁妆足足堆满了整个院子,光是陪嫁的银子,就有足足二十万两。
明日就是她出嫁的日子。
院子里四处可见红绸,每个人面上都洋溢着喜气。
唯有林嘉月透过微开的窗户,眼神落在窗外的嫁妆上:“……姨母时常提起娘,说她是个心地良善的,可惜好人没好报。”
“当初外祖父在世,俞家想要将生意做到京城来,想将娘高嫁,姨母不同意这门婚事,但娘在与父亲相看过后,对父亲一见钟情,答应这门亲事。”
“我想,娘当初在看到这些嫁妆时,心里也是激动快活的吧,可惜啊可惜,她却没活过二十岁。”
素迎忙上前劝道:“姑娘,明日就是您的大喜之日了,您说这些做什么?”
“若夫人泉下有知,一定会为您高兴的。”
林嘉月轻轻笑了笑。
她是穿越到大魏的,别说她,就连真正的小嘉月都不记得俞氏长什么样子。
但她在她十岁之前,穿的里衣鞋袜都是俞氏亲手所做,针脚细密,用的料子都是最好的,俞氏病重时想必是日日不停歇,净顾着做衣服吧……
她想,她一定会替小嘉月,替俞氏好好活下去的。
当天夜里,林嘉月早早就歇息了。
翌日天还没亮,她就被叫起来梳洗、绞面、上妆。
接着就是拜别双亲,被送上花轿。
活了两辈子。
林嘉月是第一次嫁人,有几分憧憬,有几分好奇,但更多的却是忐忑。
从前她十分羡慕姨母,有钱有闲有孩子。
她很快也要过上这等生活,但这条路,想想能知道并不好走……
很快,花轿就稳稳落了下来。
林嘉月牵着红绸的一头,稳稳当当步入正厅。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林嘉月刚行完礼,就听到尖厉的声音传来:“圣旨到!”
众人齐齐前去接旨。
就连盖着喜帕的林嘉月都在镇远侯府丫鬟的搀扶下跪了下来,她只听见太监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因蒙古来犯,特诏镇远侯府世子宋曕即刻前往西北,钦此!”
有道是圣旨内容越短,则说明情况越是凶险。
别说在场众人一惊,就连宋曕都微微皱眉。
众人想的是他大婚之日,这洞房没入就算了,他却是连新娘子的面都没见着就走了,这新娘子着实可怜。
但宋曕想的却是西北的战事。
西北时常遭匈奴来犯,如今圣旨来的突然,只怕西北的境况定十分凶险。
他眉目修长疏朗,英气勃勃,一身喜服衬的他面上带着几分温润,身上既带着世家子的矜贵,又有少年郎的意气风发,也难怪即便他是丧妻再娶,京中那些世家贵女也是趋之若鹜。
宋曕稳稳接旨:“臣接旨。”
“臣定不负皇上所望,凯旋而归!”
林嘉月下意识点点头。
很好。
她这短命夫君将一去不复返,她快乐的寡妇生涯即将开始。
她想了想,也知大家此时用何等眼神看着自己,正色开口:“夫君,你安心去吧!”
“你虽是我的夫君,却更是大魏子民,大魏有难,你焉能袖手旁观?”
“你放心,我会照顾好婆母等人,安心在家等你回来的!”
宋曕微微一愣。
他下意识看了林嘉月一眼。
他上前,握住林嘉月的手道:“莫要担心,安心等我回来。”
心里多少有几分愧疚。
刚上台阶,他就听见林含瑾欢天喜地的说话声:“……娘,陈家家底薄,您除了私下贴补我一万五千两银子,不如再给我些好东西吧?您口口声声说您不偏心,对我和对弟弟是一样的,可不能将好东西藏着掖着不拿出来!”
好东西?
云氏手里哪来的什么好东西?
林钧虽才学不算出众,但他若是个傻子,也不会坐在礼部侍郎这个位置。
云家不比林家当年还曾风光过,云家是一年不如一年,到大云氏去世时,朝中无人,坐吃山空,再加云老太太嫌弃云氏做出这般丑事,借故不肯为云氏置办嫁妆。
林钧停下脚步,听见云氏的说话声:“你这丫头说话太没良心了些,我何曾偏心过你弟弟?比起你弟弟,我想着你只能在我身边十几年,向来都是更疼惜你些。”
“嫁妆一事,我与你父亲商量过,你与林嘉月一视同仁,公中为你们一人置办六十四抬嫁妆。”
“那一万五千两银子,也是我私下偷偷贴补给你的,莫要叫你父亲知道。”
“至于旁的东西,你放心,以后少不了你的。”
“树大招风,闷声发大财,有些东西你攥在手里莫要叫旁人知道,特别是你婆婆他们,他们家底薄,难免会打你嫁妆的主意……”
听到这里,林钧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破船还有三千钉,林家何至到穷的揭不开锅的地步?云氏不过想昧下俞氏的嫁妆贴补自己两个孩子。
这些年来,林钧一直很相信云氏,想着她是大云氏一母同胞的亲妹妹,心思坏不到哪里去,没想到她竟如此……
他推门走了进去,冷声道:“含瑾,你先出去。”
林含瑾喊了声“父亲”,惴惴看向云氏,并没有动。
她不知道方才父亲将她们方才的话听去了多少。
林钧扬声呵斥道:“还愣着做什么?出去!”
声音是前所未有的凌厉。
林含瑾只能噙着泪走了出去。
***
一个时辰后。
飘絮就将正院发生的事娓娓说给林嘉月听了:“老爷不知与夫人说了些什么,夫人哭的不行,说老爷既然不相信她,索性就休了她好了。”
“老爷气的当场叫来老夫人留下的嬷嬷,要她们清点府中的账目与三姑娘等人的花销。”
“老爷当众还说了,要将您生母留下的嫁妆都给您带去镇远侯府。”
她不光不喜欢口蜜腹剑的云氏,甚至还有些瞧不上云氏:“按道理来说,夫人也是出身大族,管家却管的一塌糊涂。”
“从前咱们在淮安时,太太不想叫您知道的事儿,您就算搬出金山银山都打听不出消息来,甚至连太太见了谁都不会知道。”
“林家正院像菜园子似的,只要肯给银子,什么消息都能打听出来。”
“那些婆子嬷嬷还争先恐后递消息给我,就怕来的迟了拿不到赏钱。”
林嘉月想着云氏对她那一双儿女出手阔绰,但对身边伺候的人却抠抠搜搜,也难怪云氏不得人心。
消息很快传来。
林家虽不比当初,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林家在城郊还有两个庄子,合起来还有大几百亩上等的良田,除此之外,在京城闹市还有七八间铺面。
再加上林家放出去的银子……零零散散加起来一年有五六千两的进项。
在京城,这银子虽不算多,但养活林家上下却是绰绰有余。
可如今账面上却只剩下万余两银子。
林钧再一看账本,每月云氏都要在账上支不少银子,今日是娘家侄儿生辰,明日是给林含瑾买镯子,后日又给陈家送去巨礼……看的他脸色发青。
他再次去了正院,将账本子狠狠砸在云氏脸上:“这就是你管的家?当年母亲去世前,账上统共有九万两银子,如今却只剩下一万八千两,我问你,那些银子呢?”
云氏想要辩解,但他根本不给云氏机会:“这些银子都进了你的荷包了吧?你莫要诓我,这些年你以你娘家的名义置办了不少私产,你将东西都还回来,我看在两个孩子的面上便不与你一般计较。”
“还有,我手中也有俞氏的陪嫁册子,你半个月的时间将其中的亏空补齐,若不然,我就将你送回娘家,请岳母好好评评理。”
这话说完,他转身就走。
一刻钟之后,就有老嬷嬷前来说收回云氏的管家之权。
云氏自是哭哭啼啼。
林含瑾也是如临大敌。
她前去小佛堂找林钧求情,谁知道林钧连见都没见她。
云氏被软禁在正院,急的宛如热锅上的蚂蚁,瞧见女儿回来,忙道:“怎么样?”
林含瑾摇了摇头:“父亲根本不肯见我。”
她这几年跟着云氏学习管家,多少也知道云氏贪了不少公中钱财,也知道姨母所出的长兄是长子,以后她与弟弟都要被分出去的,母亲难免要替他们多打算些:“娘,父亲兴许是吓唬您的,就算这件事闹到外祖母跟前,外祖母难不成还能帮着父亲不成?”
云氏落下泪。
有些话她不好说,她总不能对女儿说林钧身边虽无通房姨娘,但好多次与她行房时喊的都是她姐姐的闺名。
她总不能对女儿说她欺辱林嘉月不要紧,这事儿她有办法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她贪了公中财产,就是贪了林景明的财产,林钧不会答应的。
她更不能对女儿说林钧若将这事闹到云家,她还舍不得将银钱拿出来,林钧不会善罢甘休的。
林钧的温情啊,都给了她姐姐,纵然她空有一腔痴心,却不过是个与姐姐有几分相似的替身罢了:“你安心备嫁,别担心这些事。”
“我会有办法的。”
这些年她以财生财,以利滚利,就算将公中和俞氏的陪嫁还回去,也是有些赚头的:“不过先前我答应给你的一万五千两银子的私房钱怕是没有了,瑾姐儿,你既然说陈焕章明年就会高中状元,会平步青云,这些银子对你来说也不算大数目。”
“等着陈焕章拜相入阁后,你要多少银子没有?”
“你弟弟还小,我总得为他打算一二。”
煮熟的鸭子飞走了,林含瑾满脸失望,直说云氏偏心,可不管她怎么闹,云氏都没松口。
不过三日的时间。
云氏就将贪了公中的银子还了大半,也拼拼凑凑,将俞氏的嫁妆册子凑齐了。
秦嬷嬷亲自过来送还的单册,话说的很委婉:“……二姑娘差人去点点看,看看可有什么缺的少的,俞夫人故去十多年,其中好些东西保存不当,有所损耗,夫人都拿了体己银子补上。”
林嘉月听出话中的弦外之音,要她大差不差就得了。
可偏偏她是个较真的性子,当即就吩咐道:“我自是信得过母亲的,可嬷嬷都这样说了,素迎,你带人去点一点吧。”
“若差什么缺什么,拟了册子给母亲送去。”
素迎连声应是。
素迎向来是个极仔细的性子,甚至连缺双袜子都要登记在册。
最后的结果自然是又叫云氏出了一笔钱。
等着林嘉月清点好生母留下的嫁妆,发现嫁妆足足堆满了整个院子,光是陪嫁的银子,就有足足二十万两。
明日就是她出嫁的日子。
院子里四处可见红绸,每个人面上都洋溢着喜气。
唯有林嘉月透过微开的窗户,眼神落在窗外的嫁妆上:“……姨母时常提起娘,说她是个心地良善的,可惜好人没好报。”
“当初外祖父在世,俞家想要将生意做到京城来,想将娘高嫁,姨母不同意这门婚事,但娘在与父亲相看过后,对父亲一见钟情,答应这门亲事。”
“我想,娘当初在看到这些嫁妆时,心里也是激动快活的吧,可惜啊可惜,她却没活过二十岁。”
素迎忙上前劝道:“姑娘,明日就是您的大喜之日了,您说这些做什么?”
“若夫人泉下有知,一定会为您高兴的。”
林嘉月轻轻笑了笑。
她是穿越到大魏的,别说她,就连真正的小嘉月都不记得俞氏长什么样子。
但她在她十岁之前,穿的里衣鞋袜都是俞氏亲手所做,针脚细密,用的料子都是最好的,俞氏病重时想必是日日不停歇,净顾着做衣服吧……
她想,她一定会替小嘉月,替俞氏好好活下去的。
当天夜里,林嘉月早早就歇息了。
翌日天还没亮,她就被叫起来梳洗、绞面、上妆。
接着就是拜别双亲,被送上花轿。
活了两辈子。
林嘉月是第一次嫁人,有几分憧憬,有几分好奇,但更多的却是忐忑。
从前她十分羡慕姨母,有钱有闲有孩子。
她很快也要过上这等生活,但这条路,想想能知道并不好走……
很快,花轿就稳稳落了下来。
林嘉月牵着红绸的一头,稳稳当当步入正厅。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林嘉月刚行完礼,就听到尖厉的声音传来:“圣旨到!”
众人齐齐前去接旨。
就连盖着喜帕的林嘉月都在镇远侯府丫鬟的搀扶下跪了下来,她只听见太监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因蒙古来犯,特诏镇远侯府世子宋曕即刻前往西北,钦此!”
有道是圣旨内容越短,则说明情况越是凶险。
别说在场众人一惊,就连宋曕都微微皱眉。
众人想的是他大婚之日,这洞房没入就算了,他却是连新娘子的面都没见着就走了,这新娘子着实可怜。
但宋曕想的却是西北的战事。
西北时常遭匈奴来犯,如今圣旨来的突然,只怕西北的境况定十分凶险。
他眉目修长疏朗,英气勃勃,一身喜服衬的他面上带着几分温润,身上既带着世家子的矜贵,又有少年郎的意气风发,也难怪即便他是丧妻再娶,京中那些世家贵女也是趋之若鹜。
宋曕稳稳接旨:“臣接旨。”
“臣定不负皇上所望,凯旋而归!”
林嘉月下意识点点头。
很好。
她这短命夫君将一去不复返,她快乐的寡妇生涯即将开始。
她想了想,也知大家此时用何等眼神看着自己,正色开口:“夫君,你安心去吧!”
“你虽是我的夫君,却更是大魏子民,大魏有难,你焉能袖手旁观?”
“你放心,我会照顾好婆母等人,安心在家等你回来的!”
宋曕微微一愣。
他下意识看了林嘉月一眼。
他上前,握住林嘉月的手道:“莫要担心,安心等我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