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里向来是顶顶繁华的所在。街上商铺林立,吆喝叫卖声,好不热闹。

    马车从朝阳门大街穿过,车里刘嬷嬷搂着湘云坐在正中,翠缕并周瑞家的坐在两旁。

    “卖糖葫芦喽,又香又甜的糖葫芦哦~”

    翠缕听着马车外的叫卖声,忍不住揭开车窗帘子的一角。

    湘云也偏过头去瞧,正瞧见马车经过一间三层楼高的酒楼,楼外的牌匾上书着三个烫金大字“京肴楼”。

    周瑞家的见两人盯着窗外只当是小孩子被糖葫芦所吸引,忙说道:

    “街上卖的东西尽是给贫贱人家吃的,吃坏了肚子可就不好了,云姑娘若是想吃,待到了府里吩咐厨房一声便是了,府里什么吃食做不来的。”

    “那待会嬷嬷可以帮我去厨房说一声,湘云想吃,二哥哥和迎春姐姐她们也都要,新来的林姐姐肯定也爱吃。湘云先谢过嬷嬷。”史湘云眨巴着大眼睛盯着周瑞家的。

    心想总得给许久未见的姊妹们带点东西,但奈何五岁小孩做不了什么主,只能借花献佛请大家吃点儿东西了。

    周瑞家的听了这话只觉得湘云又可爱又懂事,笑着说道:“云姑娘放心,到了府里我就吩咐下去,做好了就送上来。”

    马车继续前行,往达官贵人们居住的城东走去,一路行来,叫卖声逐渐减少,街道房屋也越显华贵。

    说起史湘云路上见到的京肴楼,这是京城里少见的高楼建筑,更可以说是城里首屈一指的大酒楼。

    京肴楼一楼搭了个戏台,平常多会请说书先生来,二三楼则设了些雅座雅间一类,后面更是留了几个院子专为接待各类达官显贵。

    此时京肴楼一楼大堂里,台上的说书先生口若悬河地讲着三国演义,正说到诸葛亮用计七擒孟获的故事。台下听客高声叫好,端的一番热闹景象。

    但在大堂南侧远离戏台的地方有一桌客人显得安静许多,坐在桌子右首一身白色粗布衣裳的男子端起杯酒,侧身贴近酒桌上另一名男子,悄声说道:

    “赵兄可听说广州府里那件奇事?”

    旁边另一位食客听到这话凑了过来:

    “兄台说的可是广州府梅家那事,也不知道当地县太爷怎么想的?梅家族里男丁一个个可都活着呢。”

    这两句话勾起了正在吃酒的那位赵兄的兴趣,忙停了筷,两手作揖问道:

    “请两位兄台赐教,小弟这几日未曾出门,不知又出现了什么新鲜事儿?”

    白衣男子听了这话直起身笑道:

    “哈哈哈,赵兄不知广州府的梅家,那一定也听说过京城里锦绣坊的名品——广绣牡丹的名声。”

    “这自然知道,锦绣坊当初收来这幅牡丹图后,可是广邀京城学子前去观摩作诗。在下不才,也做了一二首。”

    赵兄说着,更是拿起桌上的折扇自得的扇了扇。这时旁边桌上那位插话的男子也端着自己酒杯也来到这桌坐下:

    “莫非兄台就是得了头名的赵修赵兄。久仰久仰。”又放低音量问道:“听闻头名可得锦绣坊白银百两相赠,这事儿可是真的?”

    “不才正是在下…的兄长。两位兄台还是先说说这广州府梅家的事。这梅家怎么了?又和锦绣坊有什么关系?”

    “赵兄有所不知,锦绣坊收来的广绣牡丹正是从梅家绣坊里收来的,这梅家也是当地的大户,只可惜啊,梅老爷娶了几房妻妾奈何还是只有一个独女……”

    “梅老爷去了之后,梅家绣坊乱成一锅粥,梅家族里这个堂兄弟,那个叔伯家,为了梅家绣坊的归属几乎是要打出花来。奶奶您猜后来怎么了?”

    “能怎么的?左不过是看哪家人多,哪家势众,争赢了的拿下家产,只可怜了梅老爷的妻女。若赢了的是个知礼的,还能照拂一二。”

    “这奶奶可想错了,梅家这个独女可是个顶顶厉害的人物,听说她爹在世每次去绣坊都带着她,她也好学,后来她爹更是把家业都交给她管。”

    荣国府里,贾琏夫妻二人居住的小院里,贾琏之妻王熙凤半倚在炕上休息,贾琏的奶嬷嬷赵氏则坐在炕下的绣墩上,此时正一脸谄媚地凑到王熙凤身边献宝,说着自己听来的新鲜事儿。

    这贾琏夫妻也倒有趣,一个是贾府大房贾赦如今的长子,荣国府名正言顺的下一任继承人;另一个则是荣国府把持家务的当家太太——二房王夫人的侄女。两人婚后王夫人嘴上说把管家权交给王熙凤她放心,手里却捏着钥匙对牌等不放,平日里更是事事过问。难为王熙凤头顶两层婆婆,更有一位姑妈盯着,还能把贾府管的井井有条,做到事事周全。

    “她管一个绣坊有什么值得你夸得,难不成还比我管着荣国府难?!”王熙凤是听不得有人比她厉害的,笑着反问道。

    “再者说,她爹在世,她能帮衬管家,她爹走了,这家业总归得给男人们继承。她一个女娃娃还要管兄弟家的事不成。”

    赵嬷嬷窥见王熙凤神色,自打几下嘴巴:“她自然是比不过奶奶,小地方的绣坊能有多少事。怕是连咱们这院子的一半都没有。”

    “荣国府里多少主子下人平日里都指着奶奶;吃穿用度、大小事务多少的事儿,难为奶奶一件件都料理的周全,要是换成其他人,早不知累成什么样了。【1】”赵嬷嬷继续夸道。

    王熙凤听了这话,抬了抬眉,得意道:

    “那是。你继续说那梅家的事。”

    “这梅家虽说比不上咱们府半分,呸,估计奶奶指头缝里漏点儿出来也比他家的家业多。”赵嬷嬷先拍了王熙凤的马屁又继续说道:

    “虽说是份小家业也够他们争得了。那边几个伯叔侄子的争得火热,这边这位梅小姐直接宣称自己守了望门寡,立了女户,接过了她爹的家业。”

    王熙凤听到此处,一改本来倚在引枕上漫不经心的姿势,直起身问道:“那梅家其他人能服?当地官府也不管?”

    “奶奶说的不错,当地官府说梅家家产本该传给梅家赘婿暂管,待生下长子继承,可惜天妒英才。如今梅小姐既然立了女户当了家主,家业自然与这些叔伯无关。只一点叫梅小姐按时给梅家族人送上分红便是。”

    “竟是这般?这梅小姐果真有魄力。”

    二人正说着,见王熙凤的陪嫁丫鬟平儿掀开门帘进来:

    “刚东角门的小厮传话进来,说是史大姑娘的车到了。我惦记着奶奶说要去老太太那边候着的,便赶着回来了。”

    “奶奶既然有事要忙,老奴便不耽搁了。”赵嬷嬷说着起身告退。

    “你先回去吧,也拿几碟糕点带回去给你孙子,就当是我们孝敬你的。待琏二爷回来,我再使人请你。”王熙凤边说边给平儿使了个眼色。

    平儿从外间取了个食盒进来,从王熙凤面前的炕桌上取了几碟糕点装上,又搀着赵嬷嬷出了门才递出糕点回了屋里。

    “这次史侯府竟舍得放人,之前接了几次,不是云丫头要上学,就是这个那个的有病了。也不知他家有多缺人才会叫个五岁小丫头侍疾。”

    王熙凤此时正有几个小丫头伺候着收拾,见平儿进来搭话道。

    平儿接过一个小丫头手里的毛巾伺候起王熙凤。

    “怕是听了宫里消息,知道咱们家老爷要被重用了。”

    平儿是王熙凤从王家带过来的丫鬟,口中这句咱们家老爷说的便是王熙凤和王夫人娘家现任的当家人王子腾了。

    “奶奶何必管这些,老太太喜欢云姑娘,眼下云姑娘接来了,老太太自然舒心,奶奶只管陪着乐呵就是了。”

    “那倒也是,外面的事儿咱们何必操心,左不过天塌下来有他们做爷的顶着。”

    王熙凤扶了扶头上的簪子,又说道:

    “之前老太太接了云丫头过来不是安排在自己房里同住,就是住在她那屋的碧纱橱里;如今这碧纱橱是林丫头住着,总不能让两个妹妹一起挤着…”

    “奶奶忘了?林姑娘刚来那会儿老太太不是说等开春了要给宝二爷和林姑娘换屋子【2】,过完年奶奶不就吩咐下去了,昨儿里管这事的林之孝家的来回,说是宝二爷和林姑娘的屋子都收拾好了。”

    平儿说话间扶着王熙凤起身,两人往老太太房里走去。

    “昨儿天晚,二爷又回来了,我就想着今儿再回这事,只又忙忘了。”

    王熙凤伸手点了点平儿的头,笑骂道:

    “你这丫头,怕是等着雪中送炭好邀功呢。就罚你现在去盯着他们好好收拾打扫一番,房间里的摆设用品,帐幔帘子的一应要用最好的。缺什么只管朝库房里要,老太太疼他们,没有不给的。”

    想了想又补充道:

    “你也和袭人紫鹃他们通个气,怕是今晚就能安顿下来了。”

    “是是是,奶奶想的周到,就去就去。”

    又把头靠在王熙凤肩膀上,软声撒娇道:“我才忙完回来,又被指派出去,奶奶也不心疼心疼我。”

    王熙凤被平儿逗得乐不可支,笑骂道:“好你个平儿,倒冤枉起我来了。你放心,等你回来有疼你的。”

    “奶奶快别排揎人了,老太太还等着奶奶这张嘴热场子呢。”

    待出了院门,平儿自去找林之孝家的不提,王熙凤便带着个小丫头往贾母房里去了。

章节目录

重生之湘云虐渣记[架空红楼]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绒绒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绒绒月并收藏重生之湘云虐渣记[架空红楼]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