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寺的素饭尤为清淡,文家人吃着饭菜神色各异,饭量都比平日里要小。
青菜当中只有一点咸味,汤则是笋汤,旁的作料一点不加,吃起来味道寡淡极了。
文以微向来是个嘴刁的,才吃了一口便皱着眉头放下筷子。
文夫人赶忙道:“守成啊,再吃点吧,莫要饿坏了肚子。”
文以微摇了摇头说:“母亲慢用,孩儿实在用不下。”说着,余光往身边瞟了一眼。
锦芍就坐在他的身侧,以往听到这样的话,指不定早就奔着厨房去绞尽脑汁也得做出些花样来,让他高兴。
而这会儿却没露出任何心疼之类的神色,端着饭碗慢条斯理的吃。
他的脸色愈发难看了,起身道:“屋中闷,孩儿去外头走走。”
这里人才走出门,坐在另一边的容朝月停箸起身道:“我吃完了,回房歇息去,姑婆、嫂嫂们慢用。”
她头不用抬都知道这人藏着什么样的心思,陪着大伙一起用膳。
文以微虽不在这里,可文夫人却一直惦记着,“守成这孩子从小嘴就挑,平日在府中锦芍做得才吃一些,哎……”
二嫂看向锦芍,直言道:“不若让弟妹在琉禅寺的厨房做点吃得给守成吧。”话刚说完,就被二哥捅了捅胳膊示意她别多嘴。
锦芍放下吃了大半的饭碗,捏着帕子擦了擦嘴唇说:“寺庙清净哪有荤物?夫君平日里最不喜素。”
伺候了他大半辈子,喜好了若指掌,知道他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不过现在她也不想再花心思在他身上了。
“那可怎么办?不若早日下山的好。”文夫人左思右想,终于想出了这么个办法。
“昨儿个才上山,今日便要下山,会不会太急促了些。”二嫂想了想一路颠簸过来都两股战战了,这会儿还要再坐回去,那可是遭老罪了。
“闭嘴,吃你的饭去。”二哥恨铁不成钢的瞪着傅氏,傅氏委屈的噘嘴夹菜吃进去,味同嚼蜡。
文夫人不以为然道:“本来就是为了还愿才上的山,如今愿还完了,为何还要继续留在山上?你喜欢吃斋饭?”
被问到的傅氏连连摇头,文夫人拍案决定:“今日就下山,我这就去向大师道声别,你们回院去收拾一下包袱,半个时辰后到寺门口集合。”
男人女眷们走出膳房,文夫人已经走远,锦芍看到膳房旁的厨房,喊住路过的小僧问:“小师傅,我想借厨房一用,不知可否?”
小僧支支吾吾道:“夫人,琉禅寺内不得做荤腥之物,还请夫人见谅。”
“不必担心,我就用你们这儿有的,不破荤戒。”锦芍微微一笑解释道,小僧勉强答应下来。
琉禅寺的厨房小而闷,只有西面一侧的窗户打开,才有一丝清凉的气息涌入。
玉眠将锦芍的衣袖拉上,皱着脸说:“小姐,您肩上的伤还没好呢,又要下厨?”
“我知晓,所以要麻烦你替我揉面了。”她摸了摸肩头,看着案板上已经放好的面粉说。
“我?”玉眠吃惊地指着自己,替她拉着衣袖的手松开了,有些为难道,“小姐您也是知道的,当初您让我学厨艺,差点就酿成大祸……”
“无事,我在一旁看着你就成。”锦芍手法娴熟的将鸡蛋用碗边磕碎,取其金黄入面粉团,让她揉捏。
“这道菜,奴婢怎么从来没见小姐做过?小姐是什么时候学的?”玉眠一边揉着面团一边疑惑地问。
“是吗?这菜我做过,许是你不记得了。”锦芍扯了个谎,轻轻咳嗽了一声,但玉眠不疑有他点着头按照她的吩咐揉捏。
这道千里糕做法简单至极,很快面粉就被揉捏成淡黄色的面团,玉眠惊喜道:“小姐,我揉成了!”
锦芍笑着点头应道:“瞧见了,切成一寸抹上香油即可入锅了。”
玉眠照着做,将香油抹上放入锅中,只听得油声噼里啪啦,随之鸡蛋与面香味也散开来。
站在门口监督她们的小僧不争气的喉结上下一动。
锦芍大方的端出刚煎好的千里糕放入盘中端上,“多谢小师傅行方便,尝尝这千里糕吧。”
“这怎么能成……”小僧红着脸往后退,可目光却一直停留在盘中,心口不一。
“小师傅也瞧见了,这千里糕只用了白糖、面粉、鸡黄、香油,不会破了荤戒,小师傅吃吧。”锦芍将盘子塞进小僧的怀中,他终于放下戒备,拿起碗中的千里糕吃起来。
吃惯了清淡斋饭,像千里糕这般入口焦脆里嫩的糕点,也实在是难得一见。
周锦芍身为周家的嫡长女,从小就得守着各种规矩,父亲是乡下出身进京考取功名的书生,对于子女很是苛刻,年幼时哥哥(周云烨)就被授以各种夫人教导读文差些习武更佳,而周锦芍也因为身为嫡长女,教导以各种女红、女戒礼仪等,为日后嫁到夫家受用。
母亲时常教导周锦芍未嫁从父出嫁从夫,恪守本分出嫁后以夫为准,周锦芍一直没有想过未来会嫁一个什么样的人。
直到在及笄那年遇到了哥哥的朋友,文以微。
周锦芍生性安静寡言,只会让人觉得无趣,虽学一些诗词但常常觉得不解其意,当时的文以微意气风发,问周锦芍最喜欢什么诗人的诗词。
周锦芍说自己喜欢李清照的词,尤其声声慢最为欢喜,当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独有一股美感。
周云烨嘲笑周锦芍还是个小姑娘便这样伤春悲秋,文以微却认为周锦芍的内心丰富多彩,周锦芍对这个俊朗少年生出好感。
再次相见时已经年方十六,在文家老太的寿辰上,她如厕完返回时丢了帕子,人多眼杂姑娘家的帕子落入他人之手不是件好事,正欲找寻之际,文以微出现还她手绢还认出她,唤声周妹妹。
彼时的文以微已经考取功名年少有为,又长得高大俊朗许多女子都为之心动,少女怀春文以微当然是首选。
这样炙手可热的人,当然是京中诸位大臣心中的理想女婿,却没想到意外的文以微竟然选了她,上门提亲那日,周锦芍自己不敢信,躲在屏风后头听得真真切切从小到大第一次感受到这样喜悦的感情。
如愿以偿嫁给文以微后,周锦芍一直秉持着母亲的教诲,对丈夫嘘寒问暖,但大多数时候他并不在府上,而是住在工作的地方。
一次文以微犯了胃疾,周锦芍才知道文以微挑嘴得很不喜欢的东西吃得很少加上公务繁忙有事索性就不吃,于是便开始琢磨厨艺,从一开始的不熟练渐渐地变成老手,摸清文以微喜欢吃什么。
婆母觉得周锦芍是个好媳妇,懂礼貌会看眼色就是太安静话少了些,成婚半载还未有身孕,于是让她多去找找文以微。
以前经常是将膳食交给小厮让他端给丈夫吃,但得到婆母的允许后,周锦芍大胆了一些,亲自提着食盒去书房找人,偶尔还好,一次正好碰到有来客,文以微让她留下东西就走,从那往后亲自送去书房的茶水糕点都是递给小厮,并不让自己进去。
文以微只会在初一十五这两日同她行房事,行完房事后也不留宿在此,回娘家也会陪伴但大多只留一日两日。
妯娌教她什么样的女子得丈夫的喜欢,像青楼里的女子一样,行房前穿些轻薄的衣裳,男人的魂便会被勾着走,周锦芍虽然难以接受穿这样轻薄的衣裳,但还是难为情的穿上,等着文以微来,结果没等到只等到宿在自己庭院里的消息,让周锦芍有些失望。
文以微向周锦芍提及过他的远房表妹容朝月,说是要暂住在文府,过段时日就会回江南,一开始周锦芍并不在意这个表妹,直到那日容朝月的马车停在文府的大门前,却是文以微亲自接来的。
这让周锦芍不得不在意。
比起周锦芍与丈夫之间,文以微与容朝月二人之间似乎有说不完的话,每每看到文以微身旁站着他的表妹二人有说有笑的样子,让周锦芍很是刺眼。
但女子善妒是大忌,周锦芍一直强压着心头的委屈与不满希望容朝月能早日离开。
青菜当中只有一点咸味,汤则是笋汤,旁的作料一点不加,吃起来味道寡淡极了。
文以微向来是个嘴刁的,才吃了一口便皱着眉头放下筷子。
文夫人赶忙道:“守成啊,再吃点吧,莫要饿坏了肚子。”
文以微摇了摇头说:“母亲慢用,孩儿实在用不下。”说着,余光往身边瞟了一眼。
锦芍就坐在他的身侧,以往听到这样的话,指不定早就奔着厨房去绞尽脑汁也得做出些花样来,让他高兴。
而这会儿却没露出任何心疼之类的神色,端着饭碗慢条斯理的吃。
他的脸色愈发难看了,起身道:“屋中闷,孩儿去外头走走。”
这里人才走出门,坐在另一边的容朝月停箸起身道:“我吃完了,回房歇息去,姑婆、嫂嫂们慢用。”
她头不用抬都知道这人藏着什么样的心思,陪着大伙一起用膳。
文以微虽不在这里,可文夫人却一直惦记着,“守成这孩子从小嘴就挑,平日在府中锦芍做得才吃一些,哎……”
二嫂看向锦芍,直言道:“不若让弟妹在琉禅寺的厨房做点吃得给守成吧。”话刚说完,就被二哥捅了捅胳膊示意她别多嘴。
锦芍放下吃了大半的饭碗,捏着帕子擦了擦嘴唇说:“寺庙清净哪有荤物?夫君平日里最不喜素。”
伺候了他大半辈子,喜好了若指掌,知道他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不过现在她也不想再花心思在他身上了。
“那可怎么办?不若早日下山的好。”文夫人左思右想,终于想出了这么个办法。
“昨儿个才上山,今日便要下山,会不会太急促了些。”二嫂想了想一路颠簸过来都两股战战了,这会儿还要再坐回去,那可是遭老罪了。
“闭嘴,吃你的饭去。”二哥恨铁不成钢的瞪着傅氏,傅氏委屈的噘嘴夹菜吃进去,味同嚼蜡。
文夫人不以为然道:“本来就是为了还愿才上的山,如今愿还完了,为何还要继续留在山上?你喜欢吃斋饭?”
被问到的傅氏连连摇头,文夫人拍案决定:“今日就下山,我这就去向大师道声别,你们回院去收拾一下包袱,半个时辰后到寺门口集合。”
男人女眷们走出膳房,文夫人已经走远,锦芍看到膳房旁的厨房,喊住路过的小僧问:“小师傅,我想借厨房一用,不知可否?”
小僧支支吾吾道:“夫人,琉禅寺内不得做荤腥之物,还请夫人见谅。”
“不必担心,我就用你们这儿有的,不破荤戒。”锦芍微微一笑解释道,小僧勉强答应下来。
琉禅寺的厨房小而闷,只有西面一侧的窗户打开,才有一丝清凉的气息涌入。
玉眠将锦芍的衣袖拉上,皱着脸说:“小姐,您肩上的伤还没好呢,又要下厨?”
“我知晓,所以要麻烦你替我揉面了。”她摸了摸肩头,看着案板上已经放好的面粉说。
“我?”玉眠吃惊地指着自己,替她拉着衣袖的手松开了,有些为难道,“小姐您也是知道的,当初您让我学厨艺,差点就酿成大祸……”
“无事,我在一旁看着你就成。”锦芍手法娴熟的将鸡蛋用碗边磕碎,取其金黄入面粉团,让她揉捏。
“这道菜,奴婢怎么从来没见小姐做过?小姐是什么时候学的?”玉眠一边揉着面团一边疑惑地问。
“是吗?这菜我做过,许是你不记得了。”锦芍扯了个谎,轻轻咳嗽了一声,但玉眠不疑有他点着头按照她的吩咐揉捏。
这道千里糕做法简单至极,很快面粉就被揉捏成淡黄色的面团,玉眠惊喜道:“小姐,我揉成了!”
锦芍笑着点头应道:“瞧见了,切成一寸抹上香油即可入锅了。”
玉眠照着做,将香油抹上放入锅中,只听得油声噼里啪啦,随之鸡蛋与面香味也散开来。
站在门口监督她们的小僧不争气的喉结上下一动。
锦芍大方的端出刚煎好的千里糕放入盘中端上,“多谢小师傅行方便,尝尝这千里糕吧。”
“这怎么能成……”小僧红着脸往后退,可目光却一直停留在盘中,心口不一。
“小师傅也瞧见了,这千里糕只用了白糖、面粉、鸡黄、香油,不会破了荤戒,小师傅吃吧。”锦芍将盘子塞进小僧的怀中,他终于放下戒备,拿起碗中的千里糕吃起来。
吃惯了清淡斋饭,像千里糕这般入口焦脆里嫩的糕点,也实在是难得一见。
周锦芍身为周家的嫡长女,从小就得守着各种规矩,父亲是乡下出身进京考取功名的书生,对于子女很是苛刻,年幼时哥哥(周云烨)就被授以各种夫人教导读文差些习武更佳,而周锦芍也因为身为嫡长女,教导以各种女红、女戒礼仪等,为日后嫁到夫家受用。
母亲时常教导周锦芍未嫁从父出嫁从夫,恪守本分出嫁后以夫为准,周锦芍一直没有想过未来会嫁一个什么样的人。
直到在及笄那年遇到了哥哥的朋友,文以微。
周锦芍生性安静寡言,只会让人觉得无趣,虽学一些诗词但常常觉得不解其意,当时的文以微意气风发,问周锦芍最喜欢什么诗人的诗词。
周锦芍说自己喜欢李清照的词,尤其声声慢最为欢喜,当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独有一股美感。
周云烨嘲笑周锦芍还是个小姑娘便这样伤春悲秋,文以微却认为周锦芍的内心丰富多彩,周锦芍对这个俊朗少年生出好感。
再次相见时已经年方十六,在文家老太的寿辰上,她如厕完返回时丢了帕子,人多眼杂姑娘家的帕子落入他人之手不是件好事,正欲找寻之际,文以微出现还她手绢还认出她,唤声周妹妹。
彼时的文以微已经考取功名年少有为,又长得高大俊朗许多女子都为之心动,少女怀春文以微当然是首选。
这样炙手可热的人,当然是京中诸位大臣心中的理想女婿,却没想到意外的文以微竟然选了她,上门提亲那日,周锦芍自己不敢信,躲在屏风后头听得真真切切从小到大第一次感受到这样喜悦的感情。
如愿以偿嫁给文以微后,周锦芍一直秉持着母亲的教诲,对丈夫嘘寒问暖,但大多数时候他并不在府上,而是住在工作的地方。
一次文以微犯了胃疾,周锦芍才知道文以微挑嘴得很不喜欢的东西吃得很少加上公务繁忙有事索性就不吃,于是便开始琢磨厨艺,从一开始的不熟练渐渐地变成老手,摸清文以微喜欢吃什么。
婆母觉得周锦芍是个好媳妇,懂礼貌会看眼色就是太安静话少了些,成婚半载还未有身孕,于是让她多去找找文以微。
以前经常是将膳食交给小厮让他端给丈夫吃,但得到婆母的允许后,周锦芍大胆了一些,亲自提着食盒去书房找人,偶尔还好,一次正好碰到有来客,文以微让她留下东西就走,从那往后亲自送去书房的茶水糕点都是递给小厮,并不让自己进去。
文以微只会在初一十五这两日同她行房事,行完房事后也不留宿在此,回娘家也会陪伴但大多只留一日两日。
妯娌教她什么样的女子得丈夫的喜欢,像青楼里的女子一样,行房前穿些轻薄的衣裳,男人的魂便会被勾着走,周锦芍虽然难以接受穿这样轻薄的衣裳,但还是难为情的穿上,等着文以微来,结果没等到只等到宿在自己庭院里的消息,让周锦芍有些失望。
文以微向周锦芍提及过他的远房表妹容朝月,说是要暂住在文府,过段时日就会回江南,一开始周锦芍并不在意这个表妹,直到那日容朝月的马车停在文府的大门前,却是文以微亲自接来的。
这让周锦芍不得不在意。
比起周锦芍与丈夫之间,文以微与容朝月二人之间似乎有说不完的话,每每看到文以微身旁站着他的表妹二人有说有笑的样子,让周锦芍很是刺眼。
但女子善妒是大忌,周锦芍一直强压着心头的委屈与不满希望容朝月能早日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