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有一灵,无称无名 ,因它们是伴着器物而生,准确来说,是器物主人寄予的祈愿而生,后被记载为愿灵。
此灵诞生和寻常精怪不同,如果主人的祈愿动摇,初心生变,那么愿灵便会消散。
月华山连续下了几日的绵绵细雨终于渐止,灰白厚重的云层破了个洞,迎来第一缕阳光。
雨过初晴,空气弥漫着山间露水湿润的清冽气息,远方山峦云雾缭绕。
垂丝海棠树的枝梢上坐着名藕荷色齐胸裙的女子,眉目如画,气质恬静柔和,宛如神妃仙子。
奇怪的是,树上的水珠半点未沾湿她的衣裳。
梨锦晃悠着悬空的脚,盯着弓鞋鞋尖晃来晃去珍珠挂饰,她向来喜欢精致的东西,算不上名贵,但都有着巧妙构思。
在裙摆晃荡的一瞬,她的脚腕忽然变得若隐若现,几近透明,顷刻又恢复原样。
梨锦对此见怪不怪,这副情况已经是这个月的第四次。
之前次数没有此刻这么频繁,头一次发生在竺听澜离开这座院子的第二年。
自竺拂弦离世后,竺听澜性格大变,脾性阴晴不定,一个人闷在屋子里不吃不喝,大概是十天吧,修士早已辟谷,不算什么大事。
经历大悲,心境不稳是常态,那会的梨锦没有放在心上。
竺听澜舍得出门的原因不是别的,而是竺拂弦唯一留下的药草园。
她一声不吭地站在垂丝海棠前盯着丛丛娇艳的海棠花,眼睛不复往日轻快,多了些别的沉重的东西。
梨锦将自己从回忆抽身,掐诀隐去身形,暗自打量从书房里出来经过廊道的司徒幕,不禁想起,当时也是这般独坐在枝头,把这些尽收眼底。
都说愿灵消散前会想起自己诞生那天。
春雨刚过,也是和今日一般,空气里弥漫着青草夹杂露水的味道,带来丝丝春意。
竺拂弦擦了擦额头的汗水,青色的衣袍染上泥水,却丝毫不在意。
他和普通儒雅的医修不一样,面容硬朗坚毅,倒像是凡间遛鸟斗蛐的纨绔公子,眉目意气风发。
竺拂弦朝渐渐走近的竺听澜爽朗笑道,“我把你上回提过的海棠移植在了院子,靠廊道那,这样你每次处理完公务经过这里,可以一眼看到。”
“多谢阿兄。”竺听澜抿唇,音调雀跃,一副羞怯的女儿家模样。
她的眼神意味不明,最后垂下眼睫敛下,再抬眼时和平常无异。
“不客气,为妹妹做这些,阿兄甘之如饴。”
一切顺理成章,梨锦从这天开始加入他们的生活,尽管只有一丝灵气,可外界发生的她约莫能感知到一半。
竺拂弦二人身出药王谷,因犯了事被逐出门派,隐世之后他们偶尔会去医治附近的村落,但人心难测,并不是所有人心怀善意。
“听说对着心爱之物许愿能够成真,阿澜有想要许的吗?”
竺听澜一眨不眨地盯着竺拂弦,明明他经常笑,竺听澜觉得这个笑容比平时都要耀眼,“阿兄之愿即我所期。”
“时逢乱世,只能尽力多救几人,以赎清你我身上罪孽。”
“便愿世上无病痛,人人都能安乐于世吧。”
也愿吾妹安康顺遂,平安喜乐。
后半句未说出口,却被梨锦听得清清楚楚。
死去的海棠周边,稀疏的灵气逐渐会拢变成一团光晕,化出人形。
梨锦在山上呆了一百年,日子过的索然无味,平淡的日子直到某一日月华山来了名雪肤黑发的男孩被打破。
那孩子很奇怪,天生缺一魄,漂亮的像是观音身旁的玉童,但出气多进气少,羸弱不堪,如同鸟巢里被遗弃的幼鸟,随时会夭折。
听竺拂弦所言,男孩名唤司徒幕。
在司徒幕上山治病时,梨锦曾偷偷去窗边瞧过他一眼。
不知出于什么心情,竟鬼使神差地用自己的真身一瓣补全了他失去的一魄。
许是因为这个缘故,司徒幕似乎能看见修为低下不能显现身形的她,每回经过树前都要遥遥远望许久。
起初以为是错觉,久而久之次数多了,梨锦便多留了心思。
本来一切都好好的,平淡但温馨,扭转局面的是一次瘟疫,竺拂弦整整一个月未归,风雨欲来。
山脚的村落对他们照拂不少,出现这种事情定是不会放任不管。
竺拂弦是药人,他的血是最好的药,但人数过多,放血也不是办法,最紧要的还是找出源头,配出药方。
日日如此,竺听澜看着他的脸色越来越差,她是被捡回来的养女,和竺拂弦不一样,帮不了他的忙,每次割血都宛如割在自己的心上。
腕上的伤疤越来越深,最后留下不可去除的痕迹。
竺拂弦看到妹妹心疼的眼神,心头像是被揪住,明明虚弱,却强撑着打趣她,“阿兄留疤了,听澜要是嫌弃阿兄可怎么办?”
竺听澜听了,眼眶顿时酸涩泛红,强忍住快要漫上的泪水,想要稳住声调,但控制不住的颤抖,她真的害怕了。
“不会,不管阿兄变成什么样,我都最最喜欢你。”
时间越来越紧张,意外发生了,有难民撞见竺拂弦放血在药里,消息像长了翅膀止也止不住,再想挽回时机已晚。
竺听澜在知道之前被竺拂弦支开去村外的深山寻药,来回至少要两个时辰,等到她回来之后,一切变得都不一样了。
挚爱的兄长躺在血泊里,伤疤斑驳,灿若星辰的灰色眼眸空洞地望着村口,竺听澜不用想也明白过来,他在等她。
手里的竹篮砰的一声落地,篮子的草药是竺拂弦嘱咐她摘的,此时滚落在泥地染上尘埃。
瘟疫纵行的村落空无一人,荒芜贫瘠,许是村民做了亏心事冷静下来后慌张心虚逃离,和之前的世外桃源天壤之别。
青年昔日熠熠生辉的眼眸蒙上灰暗,一如跌落尘埃的药草,满身灰尘。
竺拂弦身上的伤痕深浅不一,如同瓷娃娃摔落在地,身上的裂痕永久的留下。
作为医者,何尝看不出是什么东西割的,竺听澜每看到一处疤痕,脸色便惨白一分,身形颤抖,她盯着竺拂弦的眼眸慢慢靠近,最后倾身帮他阖上。
“阿兄?”
“骗子……你心知有人看见,故意骗我引开我,竺拂弦你这个骗子!”
初春正逢雨季,间歇性不规律的下雨,细如丝线般的水珠打湿在二人身上,竺听澜歇斯底里的跪坐在地哭喊出来。
单薄的身躯弯折的如蓄力的青竹,仿佛下一秒就会承不住极限断裂。
她俯身将竺拂弦抱在怀里。
雨势渐大,最后哭声被淹没在雨声里欲渐欲弱,清亮的嗓音变得暗哑,眼睛里再也流不出泪水,干涩肿痛。
雨水从竺听澜的面颊滑落,分不清是眼泪还是雨水,竺听澜不知道自己哭了多久,只记得声音渐渐沙哑,再也哭不动了。
她的阿兄,就这么丢下她了。
眼里明灭的光芒随着竺拂弦的逝世熄灭,没了光彩,仿若行尸走肉。
无形中有什么东西无法挽回。
“尽管修为尽废,也不可能落到这番田地!”
“你定是对他们心软了。”
“为何不还手!为何,不还手……”
荒凉死寂的村子,无人回答竺听澜的质问,满腹怨气最后只剩短短几句微弱的哽咽,“阿兄莫怕,我来带你回家。”
自此之后竺听澜欲渐沉默寡言,一把火烧了山下的村落,消失不见没了踪迹,连带着竺拂弦也不知被她安置去了哪里。
回忆到此为止,梨锦思绪不明,目光停留在廊道四处张望的司徒幕身上,不知在想些什么。
与此同时,人烟稀少的山林,山雨欲来风满楼,狂风大作,黑沉沉的乌云压在上空,平日皎洁的月光被遮掩的严严实实,让人心神不宁。
白衣女娘披着黑斗篷,戴着风帽将面容挡的严丝不漏。
她手提一盏珍珠流苏绛纱灯,纱灯由深蓝,月白,朱红三色纱幔交叠而成,轻纱随着脚步带起的微风在身侧轻轻拂动,在静谧的黑夜神秘艳丽。
仔细一瞧,绛纱灯中心亮起点点光晕的不是什么熄不灭的烛火,而是被禁锢于此的魂魄。
倏然,女子停住步履,眼睛盯着树叶葱茏的远方,声音低地几乎混入吹过的晚风里,眼睛阴翳,“还差一点。”
“这是,你们欠我的。”
在绿林深处,有座荒芜破败的村子,村子周围冒着冲天黑气,并伴有一阵鬼哭狼嚎的凄惨声。
黑雾聚拢在一块形成巨大的漩涡,霎时间狂风呼啸,阴森悚然。
一盏茶的时间过后,一切又默默恢复平静,好似方才的一切只是错觉。
“交易已成,不可反悔。”安静无人的夜晚,女子的声音仿若一道催命符,令人心生惧怕。
*
听青鸟城传信,附近似乎有竺听澜的消息,不知真假,梨锦心底莫名惴惴不安。
她清楚的感受到身体里明亮的光芒黯淡了几分,且在这几年隐隐有熄灭的趋势。
没找到心念的身影,司徒幕渐渐露出失落的神情。
梨锦目光一顿,鬼使神差地挥手撤掉自己身上的隐藏术,唇角轻扬,从树上轻盈落下站到司徒幕面前。
“小师姐!”
梨锦比司徒幕先来月华山,找不到合适的称呼,便自作主张当他师姐。
少年身穿普通的白色弟子长袍,马尾用朱红色发带高束固定在脑后,发丝轻扬,眉目清朗,桃花眼似银白弯月,看人时深情款款,嘴角因着笑意露出浅浅的酒窝。
样貌打扮透着这个年纪的蓬勃朝气,可他气质内敛沉着,与肆意张扬相反,清润随和的让人信服依靠。
司徒幕走出书房经过廊道没想到会遇到出来透气的梨锦,这些天不见她的影子,说不惊喜是假的。
梨锦这一动作,惹得海棠树花瓣纷飞,像是下了一场淅淅沥沥的花雨,她站在花雨里如同花间仙子,美艳不可方物。
司徒幕不由得睁大眼眸,瞳仁跟着花瓣颤了颤,一时忘了彼此距离太近这回事。
梨锦没有察觉他的异样,自顾自拍掉身上沾上的花叶,尾调上扬,“怎么?几日不见,小师弟甚是想念我了?”
灿烂的笑颜令司徒幕不禁怔愣,心头扑通直跳,心脏好像要跳出胸腔,忘了此时过近的距离。
意识慢慢回笼,司徒幕脸上顿时染上羞赧,慌忙后退两步拉开距离别开头,用垂落的鬓发遮住红霞一片。
他紧抿嘴唇,不自觉想到。
太近了。
梨锦的角度看不清他的神情,第一个念头便是认为他禁不得玩笑,好在她调整的快,不到片刻就把那抹不自在忘到脑后。
想起正事,梨锦又扬起笑容,杏眼闪烁着狡黠的光辉,“在山上呆了这么久,小师弟想不想下山闯荡闯荡?”
考虑到外出的时间,她又继续道,“不过暂时是不会回来了,路程有点赶,有什么重要的东西最好趁今天收拾好。”
梨锦喋喋不休的话语落在司徒幕耳边逐渐虚化,他的脑海中占满了花瓣纷飞下,明媚耀眼的笑容,久久不能回神。
面对她的叮嘱,司徒幕思绪纷扰,匆匆点头应下,分了心神记住其中关键几句。
司徒姓氏是柯州一带又名的捉妖世家,虽不知为何族中弟子会在十岁变成竺拂弦的徒弟,但起码现在下山身边多了个打手。
除非万不得已,她不喜欢和别人打起来。
看到他怔愣的傻样,梨锦想自己真是日子过到头了,不然怎么会频繁想起过去的事。
这或许就是人间所说的死前会看到的走马灯?
她眨了眨眼,目露疑惑。
司徒幕能看到自己,是梨锦不曾想过的。
起初以为是错觉,直到有一天,那面容虚弱的像个雪娃娃的小孩,趁她坐在树上出神的间隙,跑到树下拽住自己的裙角。
“为什么,你总在树上坐着?”
“你是仙女吗?”
他扬起一张小脸,眼睛似颗葡萄乌亮有神,不知是不是那片真身的作用,面色恢复了几分精神气,露出这份年纪的稚嫩天真。
梨锦自他朝自己跑来那刻起,留了心注意司徒幕的动向,未料他会冒出这么一句话,神情错愕。
应该说,她根本没想过这个约莫八九岁的小孩会突然拽住自己的裙角。
裙角被人攥住向下拉了拉,显出一道褶皱。
穿过花叶斑驳洒落的阳光不仅照亮了司徒幕未长开的面容,在司徒幕眼中,亦照亮了梨锦。
她逆光坐在高处,微微俯身,神色淡淡,唯一双杏眸露出略微失神惊讶的情绪。
不过片刻梨锦便想明白了缘由,眼睫缓缓低垂,掩下眸子里的思绪,神色不明。
“……”
看样子因为多管闲事,自己好像和他连上了因果。
啧。
这会儿的梨锦一直百思不得其解,为何向来厌恶繁琐的自己,会这般损己利人。
也许只是一时心软吧。
不过也算是在琐碎无趣的拾到了个乐子。
除开竺听澜和竺拂弦,司徒幕是梨锦唯一觉得无暇的人,和前者复杂难言的感情不同,他是直白的,纯粹的。
若要说清楚,应该是细雨蒙蒙里忽然袭来的微风,在孤寂无趣的日子里,悬起的心感受到了实处。
后来经世,五感清晰,梨锦才恍然大悟,这种回到故处安心的感觉为何。
情至深处无所觉,相思入骨却不知,待到恍然所悟时,心湖回漾。
此灵诞生和寻常精怪不同,如果主人的祈愿动摇,初心生变,那么愿灵便会消散。
月华山连续下了几日的绵绵细雨终于渐止,灰白厚重的云层破了个洞,迎来第一缕阳光。
雨过初晴,空气弥漫着山间露水湿润的清冽气息,远方山峦云雾缭绕。
垂丝海棠树的枝梢上坐着名藕荷色齐胸裙的女子,眉目如画,气质恬静柔和,宛如神妃仙子。
奇怪的是,树上的水珠半点未沾湿她的衣裳。
梨锦晃悠着悬空的脚,盯着弓鞋鞋尖晃来晃去珍珠挂饰,她向来喜欢精致的东西,算不上名贵,但都有着巧妙构思。
在裙摆晃荡的一瞬,她的脚腕忽然变得若隐若现,几近透明,顷刻又恢复原样。
梨锦对此见怪不怪,这副情况已经是这个月的第四次。
之前次数没有此刻这么频繁,头一次发生在竺听澜离开这座院子的第二年。
自竺拂弦离世后,竺听澜性格大变,脾性阴晴不定,一个人闷在屋子里不吃不喝,大概是十天吧,修士早已辟谷,不算什么大事。
经历大悲,心境不稳是常态,那会的梨锦没有放在心上。
竺听澜舍得出门的原因不是别的,而是竺拂弦唯一留下的药草园。
她一声不吭地站在垂丝海棠前盯着丛丛娇艳的海棠花,眼睛不复往日轻快,多了些别的沉重的东西。
梨锦将自己从回忆抽身,掐诀隐去身形,暗自打量从书房里出来经过廊道的司徒幕,不禁想起,当时也是这般独坐在枝头,把这些尽收眼底。
都说愿灵消散前会想起自己诞生那天。
春雨刚过,也是和今日一般,空气里弥漫着青草夹杂露水的味道,带来丝丝春意。
竺拂弦擦了擦额头的汗水,青色的衣袍染上泥水,却丝毫不在意。
他和普通儒雅的医修不一样,面容硬朗坚毅,倒像是凡间遛鸟斗蛐的纨绔公子,眉目意气风发。
竺拂弦朝渐渐走近的竺听澜爽朗笑道,“我把你上回提过的海棠移植在了院子,靠廊道那,这样你每次处理完公务经过这里,可以一眼看到。”
“多谢阿兄。”竺听澜抿唇,音调雀跃,一副羞怯的女儿家模样。
她的眼神意味不明,最后垂下眼睫敛下,再抬眼时和平常无异。
“不客气,为妹妹做这些,阿兄甘之如饴。”
一切顺理成章,梨锦从这天开始加入他们的生活,尽管只有一丝灵气,可外界发生的她约莫能感知到一半。
竺拂弦二人身出药王谷,因犯了事被逐出门派,隐世之后他们偶尔会去医治附近的村落,但人心难测,并不是所有人心怀善意。
“听说对着心爱之物许愿能够成真,阿澜有想要许的吗?”
竺听澜一眨不眨地盯着竺拂弦,明明他经常笑,竺听澜觉得这个笑容比平时都要耀眼,“阿兄之愿即我所期。”
“时逢乱世,只能尽力多救几人,以赎清你我身上罪孽。”
“便愿世上无病痛,人人都能安乐于世吧。”
也愿吾妹安康顺遂,平安喜乐。
后半句未说出口,却被梨锦听得清清楚楚。
死去的海棠周边,稀疏的灵气逐渐会拢变成一团光晕,化出人形。
梨锦在山上呆了一百年,日子过的索然无味,平淡的日子直到某一日月华山来了名雪肤黑发的男孩被打破。
那孩子很奇怪,天生缺一魄,漂亮的像是观音身旁的玉童,但出气多进气少,羸弱不堪,如同鸟巢里被遗弃的幼鸟,随时会夭折。
听竺拂弦所言,男孩名唤司徒幕。
在司徒幕上山治病时,梨锦曾偷偷去窗边瞧过他一眼。
不知出于什么心情,竟鬼使神差地用自己的真身一瓣补全了他失去的一魄。
许是因为这个缘故,司徒幕似乎能看见修为低下不能显现身形的她,每回经过树前都要遥遥远望许久。
起初以为是错觉,久而久之次数多了,梨锦便多留了心思。
本来一切都好好的,平淡但温馨,扭转局面的是一次瘟疫,竺拂弦整整一个月未归,风雨欲来。
山脚的村落对他们照拂不少,出现这种事情定是不会放任不管。
竺拂弦是药人,他的血是最好的药,但人数过多,放血也不是办法,最紧要的还是找出源头,配出药方。
日日如此,竺听澜看着他的脸色越来越差,她是被捡回来的养女,和竺拂弦不一样,帮不了他的忙,每次割血都宛如割在自己的心上。
腕上的伤疤越来越深,最后留下不可去除的痕迹。
竺拂弦看到妹妹心疼的眼神,心头像是被揪住,明明虚弱,却强撑着打趣她,“阿兄留疤了,听澜要是嫌弃阿兄可怎么办?”
竺听澜听了,眼眶顿时酸涩泛红,强忍住快要漫上的泪水,想要稳住声调,但控制不住的颤抖,她真的害怕了。
“不会,不管阿兄变成什么样,我都最最喜欢你。”
时间越来越紧张,意外发生了,有难民撞见竺拂弦放血在药里,消息像长了翅膀止也止不住,再想挽回时机已晚。
竺听澜在知道之前被竺拂弦支开去村外的深山寻药,来回至少要两个时辰,等到她回来之后,一切变得都不一样了。
挚爱的兄长躺在血泊里,伤疤斑驳,灿若星辰的灰色眼眸空洞地望着村口,竺听澜不用想也明白过来,他在等她。
手里的竹篮砰的一声落地,篮子的草药是竺拂弦嘱咐她摘的,此时滚落在泥地染上尘埃。
瘟疫纵行的村落空无一人,荒芜贫瘠,许是村民做了亏心事冷静下来后慌张心虚逃离,和之前的世外桃源天壤之别。
青年昔日熠熠生辉的眼眸蒙上灰暗,一如跌落尘埃的药草,满身灰尘。
竺拂弦身上的伤痕深浅不一,如同瓷娃娃摔落在地,身上的裂痕永久的留下。
作为医者,何尝看不出是什么东西割的,竺听澜每看到一处疤痕,脸色便惨白一分,身形颤抖,她盯着竺拂弦的眼眸慢慢靠近,最后倾身帮他阖上。
“阿兄?”
“骗子……你心知有人看见,故意骗我引开我,竺拂弦你这个骗子!”
初春正逢雨季,间歇性不规律的下雨,细如丝线般的水珠打湿在二人身上,竺听澜歇斯底里的跪坐在地哭喊出来。
单薄的身躯弯折的如蓄力的青竹,仿佛下一秒就会承不住极限断裂。
她俯身将竺拂弦抱在怀里。
雨势渐大,最后哭声被淹没在雨声里欲渐欲弱,清亮的嗓音变得暗哑,眼睛里再也流不出泪水,干涩肿痛。
雨水从竺听澜的面颊滑落,分不清是眼泪还是雨水,竺听澜不知道自己哭了多久,只记得声音渐渐沙哑,再也哭不动了。
她的阿兄,就这么丢下她了。
眼里明灭的光芒随着竺拂弦的逝世熄灭,没了光彩,仿若行尸走肉。
无形中有什么东西无法挽回。
“尽管修为尽废,也不可能落到这番田地!”
“你定是对他们心软了。”
“为何不还手!为何,不还手……”
荒凉死寂的村子,无人回答竺听澜的质问,满腹怨气最后只剩短短几句微弱的哽咽,“阿兄莫怕,我来带你回家。”
自此之后竺听澜欲渐沉默寡言,一把火烧了山下的村落,消失不见没了踪迹,连带着竺拂弦也不知被她安置去了哪里。
回忆到此为止,梨锦思绪不明,目光停留在廊道四处张望的司徒幕身上,不知在想些什么。
与此同时,人烟稀少的山林,山雨欲来风满楼,狂风大作,黑沉沉的乌云压在上空,平日皎洁的月光被遮掩的严严实实,让人心神不宁。
白衣女娘披着黑斗篷,戴着风帽将面容挡的严丝不漏。
她手提一盏珍珠流苏绛纱灯,纱灯由深蓝,月白,朱红三色纱幔交叠而成,轻纱随着脚步带起的微风在身侧轻轻拂动,在静谧的黑夜神秘艳丽。
仔细一瞧,绛纱灯中心亮起点点光晕的不是什么熄不灭的烛火,而是被禁锢于此的魂魄。
倏然,女子停住步履,眼睛盯着树叶葱茏的远方,声音低地几乎混入吹过的晚风里,眼睛阴翳,“还差一点。”
“这是,你们欠我的。”
在绿林深处,有座荒芜破败的村子,村子周围冒着冲天黑气,并伴有一阵鬼哭狼嚎的凄惨声。
黑雾聚拢在一块形成巨大的漩涡,霎时间狂风呼啸,阴森悚然。
一盏茶的时间过后,一切又默默恢复平静,好似方才的一切只是错觉。
“交易已成,不可反悔。”安静无人的夜晚,女子的声音仿若一道催命符,令人心生惧怕。
*
听青鸟城传信,附近似乎有竺听澜的消息,不知真假,梨锦心底莫名惴惴不安。
她清楚的感受到身体里明亮的光芒黯淡了几分,且在这几年隐隐有熄灭的趋势。
没找到心念的身影,司徒幕渐渐露出失落的神情。
梨锦目光一顿,鬼使神差地挥手撤掉自己身上的隐藏术,唇角轻扬,从树上轻盈落下站到司徒幕面前。
“小师姐!”
梨锦比司徒幕先来月华山,找不到合适的称呼,便自作主张当他师姐。
少年身穿普通的白色弟子长袍,马尾用朱红色发带高束固定在脑后,发丝轻扬,眉目清朗,桃花眼似银白弯月,看人时深情款款,嘴角因着笑意露出浅浅的酒窝。
样貌打扮透着这个年纪的蓬勃朝气,可他气质内敛沉着,与肆意张扬相反,清润随和的让人信服依靠。
司徒幕走出书房经过廊道没想到会遇到出来透气的梨锦,这些天不见她的影子,说不惊喜是假的。
梨锦这一动作,惹得海棠树花瓣纷飞,像是下了一场淅淅沥沥的花雨,她站在花雨里如同花间仙子,美艳不可方物。
司徒幕不由得睁大眼眸,瞳仁跟着花瓣颤了颤,一时忘了彼此距离太近这回事。
梨锦没有察觉他的异样,自顾自拍掉身上沾上的花叶,尾调上扬,“怎么?几日不见,小师弟甚是想念我了?”
灿烂的笑颜令司徒幕不禁怔愣,心头扑通直跳,心脏好像要跳出胸腔,忘了此时过近的距离。
意识慢慢回笼,司徒幕脸上顿时染上羞赧,慌忙后退两步拉开距离别开头,用垂落的鬓发遮住红霞一片。
他紧抿嘴唇,不自觉想到。
太近了。
梨锦的角度看不清他的神情,第一个念头便是认为他禁不得玩笑,好在她调整的快,不到片刻就把那抹不自在忘到脑后。
想起正事,梨锦又扬起笑容,杏眼闪烁着狡黠的光辉,“在山上呆了这么久,小师弟想不想下山闯荡闯荡?”
考虑到外出的时间,她又继续道,“不过暂时是不会回来了,路程有点赶,有什么重要的东西最好趁今天收拾好。”
梨锦喋喋不休的话语落在司徒幕耳边逐渐虚化,他的脑海中占满了花瓣纷飞下,明媚耀眼的笑容,久久不能回神。
面对她的叮嘱,司徒幕思绪纷扰,匆匆点头应下,分了心神记住其中关键几句。
司徒姓氏是柯州一带又名的捉妖世家,虽不知为何族中弟子会在十岁变成竺拂弦的徒弟,但起码现在下山身边多了个打手。
除非万不得已,她不喜欢和别人打起来。
看到他怔愣的傻样,梨锦想自己真是日子过到头了,不然怎么会频繁想起过去的事。
这或许就是人间所说的死前会看到的走马灯?
她眨了眨眼,目露疑惑。
司徒幕能看到自己,是梨锦不曾想过的。
起初以为是错觉,直到有一天,那面容虚弱的像个雪娃娃的小孩,趁她坐在树上出神的间隙,跑到树下拽住自己的裙角。
“为什么,你总在树上坐着?”
“你是仙女吗?”
他扬起一张小脸,眼睛似颗葡萄乌亮有神,不知是不是那片真身的作用,面色恢复了几分精神气,露出这份年纪的稚嫩天真。
梨锦自他朝自己跑来那刻起,留了心注意司徒幕的动向,未料他会冒出这么一句话,神情错愕。
应该说,她根本没想过这个约莫八九岁的小孩会突然拽住自己的裙角。
裙角被人攥住向下拉了拉,显出一道褶皱。
穿过花叶斑驳洒落的阳光不仅照亮了司徒幕未长开的面容,在司徒幕眼中,亦照亮了梨锦。
她逆光坐在高处,微微俯身,神色淡淡,唯一双杏眸露出略微失神惊讶的情绪。
不过片刻梨锦便想明白了缘由,眼睫缓缓低垂,掩下眸子里的思绪,神色不明。
“……”
看样子因为多管闲事,自己好像和他连上了因果。
啧。
这会儿的梨锦一直百思不得其解,为何向来厌恶繁琐的自己,会这般损己利人。
也许只是一时心软吧。
不过也算是在琐碎无趣的拾到了个乐子。
除开竺听澜和竺拂弦,司徒幕是梨锦唯一觉得无暇的人,和前者复杂难言的感情不同,他是直白的,纯粹的。
若要说清楚,应该是细雨蒙蒙里忽然袭来的微风,在孤寂无趣的日子里,悬起的心感受到了实处。
后来经世,五感清晰,梨锦才恍然大悟,这种回到故处安心的感觉为何。
情至深处无所觉,相思入骨却不知,待到恍然所悟时,心湖回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