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初遇
鸿恩寺内,白雪覆瓦。
禅院内一片寂静,侍女们在耳房内取暖打盹,忽然,院中树枝被雪压塌,突兀地发出一阵脆响。
禅房里,女子支着头打瞌睡,神态却有些不安。
“乱臣贼子……”
“我乃大燕皇后……绝不受此之辱!”
沈靖剧烈喘息了几声,蓦地惊醒,刺骨的痛感似乎仍然萦绕在脖颈间,她险些从榻上滚下去。
汗珠从她光洁的额头上滑落,沿着脖颈流进衣襟,带来一丝凉意,沈靖打了个激灵,终于清醒过来。
而后她意识到了什么,劫后余生一样摸了摸自己的脖颈,触及一片光滑,这才渐渐放平了呼吸,惊疑不定。
“这是……怎么回事?”
沈靖鼻间似乎还能嗅到那股令人作呕的血腥气。
她的确,应该是死了的。
沈靖思绪纷乱,逼着自己回过神打量周遭一切,越看越觉得熟悉,她脑中有种不敢相信的猜测,推开门,入目一片银白,小小院落质朴无华,石桌旁一棵梅树,枝节上绽开小小的粉白的花苞,暗香浮动。
侍女们听见她出门的动静,匆匆过来,沈靖打眼一见熟悉的面容,不由呼吸一窒,眼圈泛起潮意,快步上前,冲入她们怀中。
“朝云!暮雨!”
朝云和暮雨惊道:“姑娘这是怎么了?”
沈靖泪如雨下,半晌也说不出话来。
缓过情绪之后,沈靖得知眼下是康平二十年冬,自己惯例来鸿恩寺为母上香,却因为大雪封山,一时无法返回。
面对侍女们的疑问,她只说是做了噩梦。
沈靖压抑着有些颤抖的手,心念电转——自己竟是回到了十二年前!
记忆中,她明年三月选秀之后被选中做秦王妃,秦王生性风流多情,却偏偏不喜欢她这个强安来的王妃,沈靖只能尽力去做一个贤惠大度的妻子。
可京中局势,变幻莫测,太子和皇帝先后病逝,秦王登基,她虽做了皇后,可还有一个贵妃虎视眈眈。那时候,她尚且十二岁的女儿溺毙在荷花池中,襁褓中的小儿子高烧不治而死,皇帝竟完全不管不顾。
再然后,便是皇帝御驾亲征死在北境,举国震惊,朝中终日吵嚷,沈靖困坐凤仪宫中,对所有事无能为力。
直到三个月后,太极殿内,叛军首领挑起她的下巴,命她以皇后之名写下即位诏书。
沈靖早已心如死灰,自从叛军攻入皇城,就知道自己是死路一条了,被一路押来太极殿时也不做反抗,可亲近的侍女为了保护她,被一剑穿心,尸体被随意丢在一旁,满朝文武跪在角落,竟无一人敢言。
她如何能不恨?
叛军首领扯着她的头发就要往桌案边拖,沈靖从袖中抽出一把闪着寒光的短匕,用尽全力向他刺去。
可惜,没能得手,周遭军士齐齐拔刀,沈靖在满目刀光里难掩失望,苦笑一声,扬声道:“尔等乱臣贼子!满朝庸碌!我乃大燕皇后,绝不受此之辱!”
她反手将短匕横过自己的脖颈,一瞬血光四溅。
……
那种痛,还经久不散,沈靖脑子里一团乱麻,看外面雪还不大,就没让侍女跟随,打算自己出门走走,理理思绪。
雪地被踩出簌簌轻响,沈靖撑伞徐行,她脑中浮现许多人、许多事,可那些都与现在的她无关,也就代表着,她现在完全可以抽身,她甚至还没有入局。
只要,只要在明年的选秀中想办法,故意不被选中,不嫁秦王,她有着上辈子的记忆,大可以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天下之大,还容不下她一个小女子吗?
……不,不。
沈靖慢慢握紧了伞柄,她难以自抑地想起夭折的儿女;想起困坐凤仪宫中的那三个月;想起城外冻馁交迫的百姓;想起那些随着皇帝死在北境的官兵;想起跪伏在叛军脚下呐呐不敢言的文武百官——
她知道自己不是好人,可是……可是!
不知不觉,沈靖已经走到后山,她不经意抬眼一看,只见远处一片红梅簇簇,红云一般占了半个山头,映着雪光甚是美丽。
她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摇了摇头,正想过去看个究竟,却忽然听到一阵细碎的哭声。
什么声音?
沈靖朝小路走了几步,小心地拨开身前遮挡的枝叶,居高临下地探出头,便见小山坡下蜷缩着一个小女孩,滚了满身的雪与泥污,满脸泪痕,正在小声啜泣。
小山坡大约有一人高,若是沈靖掉下去,借着旁边的石缝说不准自己就能爬上来,但下面的女孩看着才十二三岁,身量不高,自己是上不来的,非得有人帮她一把才行。
沈靖不假思索地喊:“你等等,我马上拉你上来!”
小女孩喜出望外地仰起头,带着哭腔喊:“救命!救命!”
救人要紧,沈靖解下披帛,一头捆在身旁的树上,一头打成绳圈放下去,道:“别怕,我拉你上来!”
女孩爬起来,奋力抓住绳圈,沈靖拽了一阵,将拽上来的盈余绕在树干上,而后伏在坡上,朝下方伸手,握住了女孩纤细的手臂,额上汗珠滚落,也来不及擦。
幸好她有些力气,终于把人拉了上来。
可当沈靖看清女孩模样的一瞬间,她惊讶到险些松开了手——
女孩不是别人,乃是皇后嫡出,秦王胞妹,楚国公主赵慈。
她怎么会在这里!?
沈靖盯着面前这张熟悉又陌生的脸,心中惊疑不定。
楚国公主却顾不得满眼是泪,紧紧拉住沈靖的手,道:“姐姐,谢谢你救我!”
沈靖下意识想要抽回手,见楚国公主泪眼盈盈好不可怜,心里一团乱麻,只好从袖中抽出帕子,先给她擦了擦眼泪,明知故问:“……你是谁家的姑娘,怎么一个人在这里?”
“我是……”
楚国公主欲要开口,却被一道喊声打断了。
“阿慈——”
沈靖蓦地扭过头去,就见山道拐角处站着一个高大男子,正大步往这边走,虽看不清脸,但沈靖对他的声音动作都再熟悉不过,怎么会认不出来。
那是秦王。
秦王大步流星地靠近,不知哪来的一阵寒风,吹得沈靖心口一片寒凉,她慌忙拾起一旁的纸伞撑开,遮住她们二人身形,匆忙道:“还不快止步!”
秦王的脚步声在几步外停下,焦急道:“阿慈,你怎么样?”
楚国公主还没来得及回话,秦王又道:“姑娘,不是我有意冒犯,这是我家中小妹,我找了她许久——阿慈!”
楚国公主抹了把眼泪,沈靖稍稍抬起纸伞,她虽心知肚明,但也不好露出破绽,便问:“你认识他吗?”
楚国公主点头,委屈地喊:“哥哥!”
她跑回自己的兄长身边,秦王见她满身狼狈,手脚还有擦伤,问:“这是怎么了?”
楚国公主忙说:“哥哥,我不小心掉下去了,是这个姐姐把我救上来的!”
“原来是姑娘救了小妹,”秦王紧紧牵住妹妹的手,道,“不知姑娘名姓?日后登门拜访,再深谢姑娘大恩!”
“举手之劳,不必言谢,”沈靖仍旧举伞遮挡,她想了想,说,“只是我多嘴一句,眼下雪愈发大了,怎可叫小孩子独自一人出来乱走,若是无人发现或是晚来一步,岂非酿成大错?”
“是,是我疏忽了,”秦王点点楚国公主的头,再度道,“姑娘是客居在鸿恩寺的香客吗,我……”
伞面轻轻一颤,秦王话音微顿,就听伞后女子斥道:“公子若是真要谢我,还请不要打听了。”
秦王只能瞧见伞面上的玉兰花纹,伞后佳人只露出素色裙边,半点不肯叫人窥见她是何容貌。
他难得有些不知该如何接话,只好告罪:“是我唐突了。”
沈靖不再多言,提裙便走,纸伞转动间,秦王瞧见这位救命恩人露出小半张素白的脸与脖颈,耳边一颗白玉耳坠摇摇晃晃,摇曳出动人珠光。
而后,那点珠光骤然跃下佳人耳畔,轻飘飘地没入雪地。
楚国公主用手绢擦擦眼泪,叫他:“哥哥,我们快回去吧,我好疼……”
秦王回过神,鬼使神差地上前捡起了那只白玉耳坠,抱着妹妹从另一边走了。
——
沈靖匆匆回到了禅房,朝云见她衣衫凌乱,襟口尽是雪粒,披帛也不在身上,吓了一大跳,忙把她让进房内,问:“姑娘这是怎么了!?”
暮雨也上来帮忙,催促道:“姑娘一身的雪,快换身衣裳,若是得了风寒可怎么好……幸而咱们以防万一多带了两身衣裳,否则可怎么是好。”
沈靖先把伞放下,并不瞒她们,道:“方才我见有个小姑娘摔到山坡底下去了,把她拉上来的时候,不小心蹭了一身雪。”
暮雨小小地抱怨一声:“姑娘再热心肠,也要顾着自己呀。”
沈靖含笑应了。
房内燃着火炉,门窗紧闭,只有一扇小窗留了缝隙,沈靖换了衣衫鞋袜,才觉得手脚暖和了些,朝云给她重新梳发,惊讶道:“姑娘的耳坠怎么少了一只?”
暮雨正把换下来的裙子搭在耳房的熏炉上烤,闻言探出头来,道:“莫不是姑娘方才救那小姑娘的时候掉了?”
朝云皱眉,道:“这可不好,姑娘的东西,若是被旁人捡去了,怕是要惹是非,不成,我得去找找!”
沈靖还散着头发,失笑道:“白玉的珠子,大雪地里怎么还找得到,无妨的,日后我不戴这一只也就是了。”
朝云也知道这个道理,无奈叹息一声,只得继续回来给她绾发,暮雨也缩回去继续烘干衣裙。
沈靖抬手取下剩下的一只耳坠,低眉掩下眼中情绪。
上辈子,她不曾听闻楚国公主有过这一遭难,想必是秦王自己找到了妹妹,宫中又不曾张扬。
而现在,是她救下了这位金枝玉叶。
沈靖唇边笑意不减。
那只耳坠,她确实是故意掉的。
秦王妃……皇后。
她在心底嘲讽自己的两副面孔——还说要抽身出去、闲云野鹤呢?
承认吧,沈靖。
你就是想要当皇后,你就是想要权力,你就是要高坐明堂,做人上人!
既有重活一世如此缘法,可见上天怜我爱我,若不搏一场荣华富贵,岂非辜负自己,也辜负上天?
禅院内一片寂静,侍女们在耳房内取暖打盹,忽然,院中树枝被雪压塌,突兀地发出一阵脆响。
禅房里,女子支着头打瞌睡,神态却有些不安。
“乱臣贼子……”
“我乃大燕皇后……绝不受此之辱!”
沈靖剧烈喘息了几声,蓦地惊醒,刺骨的痛感似乎仍然萦绕在脖颈间,她险些从榻上滚下去。
汗珠从她光洁的额头上滑落,沿着脖颈流进衣襟,带来一丝凉意,沈靖打了个激灵,终于清醒过来。
而后她意识到了什么,劫后余生一样摸了摸自己的脖颈,触及一片光滑,这才渐渐放平了呼吸,惊疑不定。
“这是……怎么回事?”
沈靖鼻间似乎还能嗅到那股令人作呕的血腥气。
她的确,应该是死了的。
沈靖思绪纷乱,逼着自己回过神打量周遭一切,越看越觉得熟悉,她脑中有种不敢相信的猜测,推开门,入目一片银白,小小院落质朴无华,石桌旁一棵梅树,枝节上绽开小小的粉白的花苞,暗香浮动。
侍女们听见她出门的动静,匆匆过来,沈靖打眼一见熟悉的面容,不由呼吸一窒,眼圈泛起潮意,快步上前,冲入她们怀中。
“朝云!暮雨!”
朝云和暮雨惊道:“姑娘这是怎么了?”
沈靖泪如雨下,半晌也说不出话来。
缓过情绪之后,沈靖得知眼下是康平二十年冬,自己惯例来鸿恩寺为母上香,却因为大雪封山,一时无法返回。
面对侍女们的疑问,她只说是做了噩梦。
沈靖压抑着有些颤抖的手,心念电转——自己竟是回到了十二年前!
记忆中,她明年三月选秀之后被选中做秦王妃,秦王生性风流多情,却偏偏不喜欢她这个强安来的王妃,沈靖只能尽力去做一个贤惠大度的妻子。
可京中局势,变幻莫测,太子和皇帝先后病逝,秦王登基,她虽做了皇后,可还有一个贵妃虎视眈眈。那时候,她尚且十二岁的女儿溺毙在荷花池中,襁褓中的小儿子高烧不治而死,皇帝竟完全不管不顾。
再然后,便是皇帝御驾亲征死在北境,举国震惊,朝中终日吵嚷,沈靖困坐凤仪宫中,对所有事无能为力。
直到三个月后,太极殿内,叛军首领挑起她的下巴,命她以皇后之名写下即位诏书。
沈靖早已心如死灰,自从叛军攻入皇城,就知道自己是死路一条了,被一路押来太极殿时也不做反抗,可亲近的侍女为了保护她,被一剑穿心,尸体被随意丢在一旁,满朝文武跪在角落,竟无一人敢言。
她如何能不恨?
叛军首领扯着她的头发就要往桌案边拖,沈靖从袖中抽出一把闪着寒光的短匕,用尽全力向他刺去。
可惜,没能得手,周遭军士齐齐拔刀,沈靖在满目刀光里难掩失望,苦笑一声,扬声道:“尔等乱臣贼子!满朝庸碌!我乃大燕皇后,绝不受此之辱!”
她反手将短匕横过自己的脖颈,一瞬血光四溅。
……
那种痛,还经久不散,沈靖脑子里一团乱麻,看外面雪还不大,就没让侍女跟随,打算自己出门走走,理理思绪。
雪地被踩出簌簌轻响,沈靖撑伞徐行,她脑中浮现许多人、许多事,可那些都与现在的她无关,也就代表着,她现在完全可以抽身,她甚至还没有入局。
只要,只要在明年的选秀中想办法,故意不被选中,不嫁秦王,她有着上辈子的记忆,大可以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天下之大,还容不下她一个小女子吗?
……不,不。
沈靖慢慢握紧了伞柄,她难以自抑地想起夭折的儿女;想起困坐凤仪宫中的那三个月;想起城外冻馁交迫的百姓;想起那些随着皇帝死在北境的官兵;想起跪伏在叛军脚下呐呐不敢言的文武百官——
她知道自己不是好人,可是……可是!
不知不觉,沈靖已经走到后山,她不经意抬眼一看,只见远处一片红梅簇簇,红云一般占了半个山头,映着雪光甚是美丽。
她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摇了摇头,正想过去看个究竟,却忽然听到一阵细碎的哭声。
什么声音?
沈靖朝小路走了几步,小心地拨开身前遮挡的枝叶,居高临下地探出头,便见小山坡下蜷缩着一个小女孩,滚了满身的雪与泥污,满脸泪痕,正在小声啜泣。
小山坡大约有一人高,若是沈靖掉下去,借着旁边的石缝说不准自己就能爬上来,但下面的女孩看着才十二三岁,身量不高,自己是上不来的,非得有人帮她一把才行。
沈靖不假思索地喊:“你等等,我马上拉你上来!”
小女孩喜出望外地仰起头,带着哭腔喊:“救命!救命!”
救人要紧,沈靖解下披帛,一头捆在身旁的树上,一头打成绳圈放下去,道:“别怕,我拉你上来!”
女孩爬起来,奋力抓住绳圈,沈靖拽了一阵,将拽上来的盈余绕在树干上,而后伏在坡上,朝下方伸手,握住了女孩纤细的手臂,额上汗珠滚落,也来不及擦。
幸好她有些力气,终于把人拉了上来。
可当沈靖看清女孩模样的一瞬间,她惊讶到险些松开了手——
女孩不是别人,乃是皇后嫡出,秦王胞妹,楚国公主赵慈。
她怎么会在这里!?
沈靖盯着面前这张熟悉又陌生的脸,心中惊疑不定。
楚国公主却顾不得满眼是泪,紧紧拉住沈靖的手,道:“姐姐,谢谢你救我!”
沈靖下意识想要抽回手,见楚国公主泪眼盈盈好不可怜,心里一团乱麻,只好从袖中抽出帕子,先给她擦了擦眼泪,明知故问:“……你是谁家的姑娘,怎么一个人在这里?”
“我是……”
楚国公主欲要开口,却被一道喊声打断了。
“阿慈——”
沈靖蓦地扭过头去,就见山道拐角处站着一个高大男子,正大步往这边走,虽看不清脸,但沈靖对他的声音动作都再熟悉不过,怎么会认不出来。
那是秦王。
秦王大步流星地靠近,不知哪来的一阵寒风,吹得沈靖心口一片寒凉,她慌忙拾起一旁的纸伞撑开,遮住她们二人身形,匆忙道:“还不快止步!”
秦王的脚步声在几步外停下,焦急道:“阿慈,你怎么样?”
楚国公主还没来得及回话,秦王又道:“姑娘,不是我有意冒犯,这是我家中小妹,我找了她许久——阿慈!”
楚国公主抹了把眼泪,沈靖稍稍抬起纸伞,她虽心知肚明,但也不好露出破绽,便问:“你认识他吗?”
楚国公主点头,委屈地喊:“哥哥!”
她跑回自己的兄长身边,秦王见她满身狼狈,手脚还有擦伤,问:“这是怎么了?”
楚国公主忙说:“哥哥,我不小心掉下去了,是这个姐姐把我救上来的!”
“原来是姑娘救了小妹,”秦王紧紧牵住妹妹的手,道,“不知姑娘名姓?日后登门拜访,再深谢姑娘大恩!”
“举手之劳,不必言谢,”沈靖仍旧举伞遮挡,她想了想,说,“只是我多嘴一句,眼下雪愈发大了,怎可叫小孩子独自一人出来乱走,若是无人发现或是晚来一步,岂非酿成大错?”
“是,是我疏忽了,”秦王点点楚国公主的头,再度道,“姑娘是客居在鸿恩寺的香客吗,我……”
伞面轻轻一颤,秦王话音微顿,就听伞后女子斥道:“公子若是真要谢我,还请不要打听了。”
秦王只能瞧见伞面上的玉兰花纹,伞后佳人只露出素色裙边,半点不肯叫人窥见她是何容貌。
他难得有些不知该如何接话,只好告罪:“是我唐突了。”
沈靖不再多言,提裙便走,纸伞转动间,秦王瞧见这位救命恩人露出小半张素白的脸与脖颈,耳边一颗白玉耳坠摇摇晃晃,摇曳出动人珠光。
而后,那点珠光骤然跃下佳人耳畔,轻飘飘地没入雪地。
楚国公主用手绢擦擦眼泪,叫他:“哥哥,我们快回去吧,我好疼……”
秦王回过神,鬼使神差地上前捡起了那只白玉耳坠,抱着妹妹从另一边走了。
——
沈靖匆匆回到了禅房,朝云见她衣衫凌乱,襟口尽是雪粒,披帛也不在身上,吓了一大跳,忙把她让进房内,问:“姑娘这是怎么了!?”
暮雨也上来帮忙,催促道:“姑娘一身的雪,快换身衣裳,若是得了风寒可怎么好……幸而咱们以防万一多带了两身衣裳,否则可怎么是好。”
沈靖先把伞放下,并不瞒她们,道:“方才我见有个小姑娘摔到山坡底下去了,把她拉上来的时候,不小心蹭了一身雪。”
暮雨小小地抱怨一声:“姑娘再热心肠,也要顾着自己呀。”
沈靖含笑应了。
房内燃着火炉,门窗紧闭,只有一扇小窗留了缝隙,沈靖换了衣衫鞋袜,才觉得手脚暖和了些,朝云给她重新梳发,惊讶道:“姑娘的耳坠怎么少了一只?”
暮雨正把换下来的裙子搭在耳房的熏炉上烤,闻言探出头来,道:“莫不是姑娘方才救那小姑娘的时候掉了?”
朝云皱眉,道:“这可不好,姑娘的东西,若是被旁人捡去了,怕是要惹是非,不成,我得去找找!”
沈靖还散着头发,失笑道:“白玉的珠子,大雪地里怎么还找得到,无妨的,日后我不戴这一只也就是了。”
朝云也知道这个道理,无奈叹息一声,只得继续回来给她绾发,暮雨也缩回去继续烘干衣裙。
沈靖抬手取下剩下的一只耳坠,低眉掩下眼中情绪。
上辈子,她不曾听闻楚国公主有过这一遭难,想必是秦王自己找到了妹妹,宫中又不曾张扬。
而现在,是她救下了这位金枝玉叶。
沈靖唇边笑意不减。
那只耳坠,她确实是故意掉的。
秦王妃……皇后。
她在心底嘲讽自己的两副面孔——还说要抽身出去、闲云野鹤呢?
承认吧,沈靖。
你就是想要当皇后,你就是想要权力,你就是要高坐明堂,做人上人!
既有重活一世如此缘法,可见上天怜我爱我,若不搏一场荣华富贵,岂非辜负自己,也辜负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