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申时,本还艳阳高照的天,突然刮起了风。
狂风作乱,街上人寂寥寥。
周家的奴仆寻了三条街,也未瞧见自家姑娘的半个影子,便寻无果之后,纷纷回了府。
周夫人被大夫施过针后,已幽幽转醒,头戴绛色抹额躺在榻上神色焦急的等着奴仆带回来好消息。
得知没有寻到爱女,外头还刮着大风,周夫人急的立刻要去京师府衙报官。
周老爷这时已经在荷香那里摸清楚自家小女是如何失踪的,他按住了妻子的肩头,安抚道。
“夫人莫急,迟儿说不定只是出去逛逛,咱们来了金陵许久,她想出去也是常事,这段时日我瞧了,这城中每日,早,中,晚都有巡防营巡逻,治安好的很,且再等等,若到戌时还不归家,再报官也不迟。”
周夫人哪里肯听,斜睨了丈夫一眼撑着身子起身,拿了外袍裹在身上,边道。
“你不要以为来了金陵过了几天安生日子就放心了,你可忘了那金澄,这京里多的是那样的人。”
周夫人性子直快,周韵迟耳儒之下也学了几分,不然也做不出今日非要出门的事情。深知妻子的性子,周老爷无奈透出心里的担忧。
“一个未出阁的姑娘,平白失踪,若传出去,即使寻了回来,街坊四邻知道了定会在背后指指点点,迟儿脸皮薄,经不住这些闲言碎语。”周老爷点了点周夫人,又望向了屋门,希望下一刻那个花朵般的笑脸就会进来。
他的女儿,他怎会不担心。
闻言,周夫人觉得丈夫说的有理,只能在屋中焦急等待。
时间一点一滴过去,夜色降临,周家小院儿点起了灯,马上就是吃晚饭的时候了,周韵迟依旧未归。
还未到戌时,周老爷不如方才那样淡然,已经有些坐不住了。吩咐小厮拿了披风,备上马车,要去京师衙门报官。
荷香眼中禽着泪,服侍周夫人穿衣。
屋外传来王婆子的高促一声:“老爷,夫人,姑娘回来了!”
周老爷和周夫人俱是一震,连忙出了卧室屋门,急切问王婆子:“姑娘在哪儿?”
“姑娘在前厅。”
话音刚落,夫妇两人又加紧脚步匆匆去了前厅。
前厅里,周韵迟手中拿着帷帽呆站在厅内,不知所措,听着一阵急促脚步声,她抬眼去瞧,发现是父母面上带着急色过来。瞧自己母亲戴起了那条绛色抹额,周韵迟才觉自己今日的这一举动着实是吓坏了家人。
“我的儿,你可要急死我了!”周夫人一见着她的面,哽咽呼唤出声,随后搂着她的双肩不肯松开。
周韵迟听此,心中愧意更深,低下头不敢看父母。
周老爷摸摸她的头,慈爱的轻声道。
“以后可不敢这样子了,你要出门只和爹爹说一声,让家中小厮陪着你。”
“女儿知道了,以后都听爹爹的,不再让爹娘担心。”
这时一家三口身后响起一道男声。
“既然姑娘已经安然回家,那在下就告辞了。”
周老爷猛的往后看,方才来前厅时焦急,竟没有发现屋里什么时候还多了一个男人,这人身穿盔甲,是个军爷,倒把周老爷吓了一跳。
周韵迟面带无辜的看着父母,她竟忘记了这件事。
天上刚刮起风时,她与姐姐云嘉姿从别苑一起离开,云嘉姿说要送她回鱼玄胡同,她婉拒了,她解释,“周家爹娘待我很好,把我视做亲女,事事操持,我不想让爹娘知道我是云家的女儿,更不想让爹娘难过,姐姐就别送了,我自己一人回去就好。”
云嘉姿见拗不过她,只好让她一人独行。
从别苑出来,周韵迟带着帷帽一人慢慢走在金陵城的街上,往鱼玄胡同回,直到街上都燃起了灯,映的街上一片通明,周韵迟这才发觉自己竟在金陵城迷了路。
脚底板处已透着酸胀,周韵迟眉头紧蹙,以往出门都是乘马车,这还是头一遭走这么远的路,她正想找个路人问下鱼玄胡同该往何处走,身后有人问她是不是迷了路。
她想起廊州城里的金澄,打算不理,也不问路了,只闷着头往前头,谁知身后那人紧紧跟随,丝毫没打算放过自己。
手臂处被人轻轻拉住,周韵迟吓的立刻要呼喊出声,那人却温和道。
“姑娘连我也记不得了?现在跑什么,天暗了,也不怕摔了?”
记得?她初来金陵,怎会识得陌生男子。
不对,她似乎识得,她识得那个误闯她闺房的军爷,难道此人是他?
周韵迟缓缓转过头,先是往地下瞧了瞧,嗯,是一双官靴,然后才敢抬眼望去。
纵使天色已晚,还隔着帷帽,她也认出了是那位军爷。
她松了口气,好在不是坏人。
上次于是之把那贼人抓住后,交给了京师衙门,第二日,文德第就宣他进宫,给巡防营上下嘉奖了一番,说他抓贼有功。
再过几日便是文德帝生辰,金陵城上下不能出一点差错,那些偷鸡摸狗和寻衅滋事的人绝不能有。
于是之这几日让营中的兄弟早中晚都去沿街巡查一遍,杜绝这种事情。
天刚暗时,他从营中出来骑车马往家中慢慢赶去,路过铜雀西街时忽闻到一阵极淡的香气,这味道他十分熟撵,是那个姑娘身上的味道。
于是之坐在马上开始四处搜寻,街上行人不多,他一眼就认出了那个戴帷帽的女子就是她,可她似乎迷了路。
于是之勾起嘴角,翻身下马,然后牵着缰绳走近了她,谁料她一听到自己声音就往奔走,似是把自己当成了坏人,好在这次这姑娘认出了自己。
心里的涟漪一圈圈泛开。
就这样,于是之心甘情愿当起了护花使者送周韵迟回了鱼玄胡同。
只是一路无言,于是之牵着马在前头走着,而周韵迟带着帷帽紧跟在他身后,等到了鱼玄胡同,周韵迟邀他进府喝杯茶,让父母谢过之后再走。
这次换于是之就这样鬼使神差的跟着她去了。
…………
周父周母见自家坐着一个军爷,都吃了一惊。
周老爷率先反应过来,热情走上前对着于是之拱了拱手,:“小民多谢军爷送小女回家,一路辛劳,不如留下用个便饭,也是我们周家的一番谢意。”
原来她姓周。
于是之想留,但想起家中母亲还在等自己,便出言拒了,“在下瞧着周姑娘迷了路,又瞧着天色暗了,一个女子在外不太安全,只是举手之劳,不是什么大事,家中还有长辈等待,就不留了。”
周老爷呵呵笑了两下,他就说金陵的治安很好。
于是之眼神越过周老爷,看向那个依偎在妇人身边的姑娘,“周姑娘,在下告辞了。”
屋外的风刮的更大,伴随着树梢沙沙声音,周韵迟抬眸看了一眼身前的男子,上前行了个女子的谢礼,轻声道。
“今日多谢军爷相助,我们周家在长溪街开了个胭脂铺子,军爷家中若有姊妹,若她们喜欢请来我家铺子里挑选一些胭脂,都是我亲手制的,到时只说是军爷的妹妹就成。”
说完她轻呼了个气,当着爹娘的面,两人只能装作不熟悉的样子,她不擅长做戏,幸而没有穿帮,只是邀她家中姊妹来铺子是真,她没有什么可谢的,只有她家的胭脂。
还有说话间,她打量着面前军爷的表情,见他没有因为自家是个商户面露鄙夷,心里松了口气,这金陵城也不见得人人都是拜高踩低的。
于是之点了点头,她还会做胭脂,怪不得每次见她,她身上这么香。
马上就要离开,于是之突然想起自己还不知她的名字,他找个借口问:“敢问姑娘芳名,若我妹妹去了铺子里,可找谁为好?”
周韵迟笑道。
“民女姓周,唤韵迟,军爷的妹妹到了,只报上民女的名字就好,还希望军爷的妹妹不要嫌弃,一定要来。”
“必不会嫌弃,姑娘只管放心。”
心愿已常,于是之也不多留,抬脚就离开了周家,周老爷把于是之送到了大门外。
于是之上马后,对着周老爷拱了拱手,周老爷也回手拱了两下,于是之“驾”一声又夹了两下马肚子,鱼玄胡同响起马儿的蹄踏声,身着盔甲的男人很快就消失在夜风里。
爱女全须全尾归家,又瞧着她面上疲色尽露,周夫人也不忍苛责太多,只叮嘱了以后出门一定要带上家里小厮,然后就让王婆子摆上饭菜,匆匆用完后就各自回房休息了。
洗漱过后,荷香躺在周韵迟身侧忍不住问:“姑娘,好端端的,你今日究竟跑去了哪里?”
周韵迟正在想自己是侯府小姐的事情,她随意编了个理由。
“街上有马儿受惊,撞到了许多人,我去瞧瞧,但人群太多,被挤散了,后来想回铺子却越走越远了。”
“哦,原来是这样。”荷香不疑她。
荷香想起自己发现周韵迟不见后,跑回了家里,街上确实有被受惊的马匹撞了许多人。只是那时她只心急姑娘不见了,没往那人堆儿里看,原来姑娘就在那里。
“姑娘以后可别乱跑了,今日夫人急的都昏过去了,大夫施了针才好。”
荷香的话让周韵迟心中一紧,生恩和养恩,如今她心里在意的更多是养恩,云嘉姿说那个真人还未找到,那她就还继续做周家的女儿也没有什么不好,私心来讲她也是不愿去那侯府的。
耳畔传来荷香浅浅的呼吸声,周韵迟也觉得自己有些困倦,闭上眼睛很快就睡熟了。
安信侯府里,银瓶正在用梨花头油给云嘉姿梳头。
透过铜镜,云嘉姿看出了银瓶脸上的疑惑。
“有什么想问的,说吧。”
银瓶放下梳子,凑到云嘉姿耳边。
“姑娘既然已经找到了三姑娘为何不告诉夫人?”
云嘉姿面上闪过一丝不自然来,“母亲还未找到那个真人,若是被她知道了妹妹已经找到,她说什么也会把妹妹接回来,大伯母知道了妹妹的存在,又要生事了,万一她起什么坏心就不好了,这事啊,咱们现在就烂在肚子里千万别提。”
话音带着一丝严厉,银瓶也知道府里的弯弯绕绕,立马表示不会乱说。
头发梳好后,银瓶又去端热水去了,屋里只剩下了云嘉姿一人,她看着铜镜里的自己,然后自语道。
“妹妹,咱们不愧是孪生姐妹,你出现的实在及时,刚好能解我如今的困境。”
狂风作乱,街上人寂寥寥。
周家的奴仆寻了三条街,也未瞧见自家姑娘的半个影子,便寻无果之后,纷纷回了府。
周夫人被大夫施过针后,已幽幽转醒,头戴绛色抹额躺在榻上神色焦急的等着奴仆带回来好消息。
得知没有寻到爱女,外头还刮着大风,周夫人急的立刻要去京师府衙报官。
周老爷这时已经在荷香那里摸清楚自家小女是如何失踪的,他按住了妻子的肩头,安抚道。
“夫人莫急,迟儿说不定只是出去逛逛,咱们来了金陵许久,她想出去也是常事,这段时日我瞧了,这城中每日,早,中,晚都有巡防营巡逻,治安好的很,且再等等,若到戌时还不归家,再报官也不迟。”
周夫人哪里肯听,斜睨了丈夫一眼撑着身子起身,拿了外袍裹在身上,边道。
“你不要以为来了金陵过了几天安生日子就放心了,你可忘了那金澄,这京里多的是那样的人。”
周夫人性子直快,周韵迟耳儒之下也学了几分,不然也做不出今日非要出门的事情。深知妻子的性子,周老爷无奈透出心里的担忧。
“一个未出阁的姑娘,平白失踪,若传出去,即使寻了回来,街坊四邻知道了定会在背后指指点点,迟儿脸皮薄,经不住这些闲言碎语。”周老爷点了点周夫人,又望向了屋门,希望下一刻那个花朵般的笑脸就会进来。
他的女儿,他怎会不担心。
闻言,周夫人觉得丈夫说的有理,只能在屋中焦急等待。
时间一点一滴过去,夜色降临,周家小院儿点起了灯,马上就是吃晚饭的时候了,周韵迟依旧未归。
还未到戌时,周老爷不如方才那样淡然,已经有些坐不住了。吩咐小厮拿了披风,备上马车,要去京师衙门报官。
荷香眼中禽着泪,服侍周夫人穿衣。
屋外传来王婆子的高促一声:“老爷,夫人,姑娘回来了!”
周老爷和周夫人俱是一震,连忙出了卧室屋门,急切问王婆子:“姑娘在哪儿?”
“姑娘在前厅。”
话音刚落,夫妇两人又加紧脚步匆匆去了前厅。
前厅里,周韵迟手中拿着帷帽呆站在厅内,不知所措,听着一阵急促脚步声,她抬眼去瞧,发现是父母面上带着急色过来。瞧自己母亲戴起了那条绛色抹额,周韵迟才觉自己今日的这一举动着实是吓坏了家人。
“我的儿,你可要急死我了!”周夫人一见着她的面,哽咽呼唤出声,随后搂着她的双肩不肯松开。
周韵迟听此,心中愧意更深,低下头不敢看父母。
周老爷摸摸她的头,慈爱的轻声道。
“以后可不敢这样子了,你要出门只和爹爹说一声,让家中小厮陪着你。”
“女儿知道了,以后都听爹爹的,不再让爹娘担心。”
这时一家三口身后响起一道男声。
“既然姑娘已经安然回家,那在下就告辞了。”
周老爷猛的往后看,方才来前厅时焦急,竟没有发现屋里什么时候还多了一个男人,这人身穿盔甲,是个军爷,倒把周老爷吓了一跳。
周韵迟面带无辜的看着父母,她竟忘记了这件事。
天上刚刮起风时,她与姐姐云嘉姿从别苑一起离开,云嘉姿说要送她回鱼玄胡同,她婉拒了,她解释,“周家爹娘待我很好,把我视做亲女,事事操持,我不想让爹娘知道我是云家的女儿,更不想让爹娘难过,姐姐就别送了,我自己一人回去就好。”
云嘉姿见拗不过她,只好让她一人独行。
从别苑出来,周韵迟带着帷帽一人慢慢走在金陵城的街上,往鱼玄胡同回,直到街上都燃起了灯,映的街上一片通明,周韵迟这才发觉自己竟在金陵城迷了路。
脚底板处已透着酸胀,周韵迟眉头紧蹙,以往出门都是乘马车,这还是头一遭走这么远的路,她正想找个路人问下鱼玄胡同该往何处走,身后有人问她是不是迷了路。
她想起廊州城里的金澄,打算不理,也不问路了,只闷着头往前头,谁知身后那人紧紧跟随,丝毫没打算放过自己。
手臂处被人轻轻拉住,周韵迟吓的立刻要呼喊出声,那人却温和道。
“姑娘连我也记不得了?现在跑什么,天暗了,也不怕摔了?”
记得?她初来金陵,怎会识得陌生男子。
不对,她似乎识得,她识得那个误闯她闺房的军爷,难道此人是他?
周韵迟缓缓转过头,先是往地下瞧了瞧,嗯,是一双官靴,然后才敢抬眼望去。
纵使天色已晚,还隔着帷帽,她也认出了是那位军爷。
她松了口气,好在不是坏人。
上次于是之把那贼人抓住后,交给了京师衙门,第二日,文德第就宣他进宫,给巡防营上下嘉奖了一番,说他抓贼有功。
再过几日便是文德帝生辰,金陵城上下不能出一点差错,那些偷鸡摸狗和寻衅滋事的人绝不能有。
于是之这几日让营中的兄弟早中晚都去沿街巡查一遍,杜绝这种事情。
天刚暗时,他从营中出来骑车马往家中慢慢赶去,路过铜雀西街时忽闻到一阵极淡的香气,这味道他十分熟撵,是那个姑娘身上的味道。
于是之坐在马上开始四处搜寻,街上行人不多,他一眼就认出了那个戴帷帽的女子就是她,可她似乎迷了路。
于是之勾起嘴角,翻身下马,然后牵着缰绳走近了她,谁料她一听到自己声音就往奔走,似是把自己当成了坏人,好在这次这姑娘认出了自己。
心里的涟漪一圈圈泛开。
就这样,于是之心甘情愿当起了护花使者送周韵迟回了鱼玄胡同。
只是一路无言,于是之牵着马在前头走着,而周韵迟带着帷帽紧跟在他身后,等到了鱼玄胡同,周韵迟邀他进府喝杯茶,让父母谢过之后再走。
这次换于是之就这样鬼使神差的跟着她去了。
…………
周父周母见自家坐着一个军爷,都吃了一惊。
周老爷率先反应过来,热情走上前对着于是之拱了拱手,:“小民多谢军爷送小女回家,一路辛劳,不如留下用个便饭,也是我们周家的一番谢意。”
原来她姓周。
于是之想留,但想起家中母亲还在等自己,便出言拒了,“在下瞧着周姑娘迷了路,又瞧着天色暗了,一个女子在外不太安全,只是举手之劳,不是什么大事,家中还有长辈等待,就不留了。”
周老爷呵呵笑了两下,他就说金陵的治安很好。
于是之眼神越过周老爷,看向那个依偎在妇人身边的姑娘,“周姑娘,在下告辞了。”
屋外的风刮的更大,伴随着树梢沙沙声音,周韵迟抬眸看了一眼身前的男子,上前行了个女子的谢礼,轻声道。
“今日多谢军爷相助,我们周家在长溪街开了个胭脂铺子,军爷家中若有姊妹,若她们喜欢请来我家铺子里挑选一些胭脂,都是我亲手制的,到时只说是军爷的妹妹就成。”
说完她轻呼了个气,当着爹娘的面,两人只能装作不熟悉的样子,她不擅长做戏,幸而没有穿帮,只是邀她家中姊妹来铺子是真,她没有什么可谢的,只有她家的胭脂。
还有说话间,她打量着面前军爷的表情,见他没有因为自家是个商户面露鄙夷,心里松了口气,这金陵城也不见得人人都是拜高踩低的。
于是之点了点头,她还会做胭脂,怪不得每次见她,她身上这么香。
马上就要离开,于是之突然想起自己还不知她的名字,他找个借口问:“敢问姑娘芳名,若我妹妹去了铺子里,可找谁为好?”
周韵迟笑道。
“民女姓周,唤韵迟,军爷的妹妹到了,只报上民女的名字就好,还希望军爷的妹妹不要嫌弃,一定要来。”
“必不会嫌弃,姑娘只管放心。”
心愿已常,于是之也不多留,抬脚就离开了周家,周老爷把于是之送到了大门外。
于是之上马后,对着周老爷拱了拱手,周老爷也回手拱了两下,于是之“驾”一声又夹了两下马肚子,鱼玄胡同响起马儿的蹄踏声,身着盔甲的男人很快就消失在夜风里。
爱女全须全尾归家,又瞧着她面上疲色尽露,周夫人也不忍苛责太多,只叮嘱了以后出门一定要带上家里小厮,然后就让王婆子摆上饭菜,匆匆用完后就各自回房休息了。
洗漱过后,荷香躺在周韵迟身侧忍不住问:“姑娘,好端端的,你今日究竟跑去了哪里?”
周韵迟正在想自己是侯府小姐的事情,她随意编了个理由。
“街上有马儿受惊,撞到了许多人,我去瞧瞧,但人群太多,被挤散了,后来想回铺子却越走越远了。”
“哦,原来是这样。”荷香不疑她。
荷香想起自己发现周韵迟不见后,跑回了家里,街上确实有被受惊的马匹撞了许多人。只是那时她只心急姑娘不见了,没往那人堆儿里看,原来姑娘就在那里。
“姑娘以后可别乱跑了,今日夫人急的都昏过去了,大夫施了针才好。”
荷香的话让周韵迟心中一紧,生恩和养恩,如今她心里在意的更多是养恩,云嘉姿说那个真人还未找到,那她就还继续做周家的女儿也没有什么不好,私心来讲她也是不愿去那侯府的。
耳畔传来荷香浅浅的呼吸声,周韵迟也觉得自己有些困倦,闭上眼睛很快就睡熟了。
安信侯府里,银瓶正在用梨花头油给云嘉姿梳头。
透过铜镜,云嘉姿看出了银瓶脸上的疑惑。
“有什么想问的,说吧。”
银瓶放下梳子,凑到云嘉姿耳边。
“姑娘既然已经找到了三姑娘为何不告诉夫人?”
云嘉姿面上闪过一丝不自然来,“母亲还未找到那个真人,若是被她知道了妹妹已经找到,她说什么也会把妹妹接回来,大伯母知道了妹妹的存在,又要生事了,万一她起什么坏心就不好了,这事啊,咱们现在就烂在肚子里千万别提。”
话音带着一丝严厉,银瓶也知道府里的弯弯绕绕,立马表示不会乱说。
头发梳好后,银瓶又去端热水去了,屋里只剩下了云嘉姿一人,她看着铜镜里的自己,然后自语道。
“妹妹,咱们不愧是孪生姐妹,你出现的实在及时,刚好能解我如今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