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于是之快马加鞭一路奔到了章禄台前,陆清已在廊下等他许久了。
陆清上前道。
“小于大人稍等片刻,圣人正在殿里和三司里的几位大人说话。”
三司乃是,御史台,刑部,大理寺,并称三司。
若不是出了大事,这几人是不会齐齐在圣人面前露面,于是之心里微微紧张了一下,他欲言又止看了陆清一眼。陆清看出后,微笑提点了两句,“近日河南出了私收一事,不知小于大人可曾听说。”
聪明人之间说话,总是一点就透,于是之思索了片刻,道。
“按道理赋税一事该由圣人派钦差大臣去严查,与我殿前司有何干。”
陆清又笑,那小于大人就该去殿里听听圣人是如何想的了。
话毕,章禄台的殿里已走出了三人身影,于是之辨认了下,一个是御史大夫崔容,一个是刑部尚书唐简,另一个是大理寺卿裴明。
三位大人平时都是一副不苟言笑的模样,只有御史大夫崔容话还多一些。三人对着于是之行了礼,崔容道。
“小于大人快进去吧,圣人正等着。”
论官职,于是之是殿前司的副指挥使,官至从二品,比这几位官大一级,况且他还是圣人破例提拔,明眼瞧着就是圣人看重,是不用向三司的大人行礼。
出于客套于是之还是拱了拱手道,“多谢大人提醒。”随后便速速进了章禄台的殿里。
三人齐齐转身看着于是之的背影,一向话不多刑部尚书唐简,破天慌的幽幽道了句。
“年少有为啊!”
章禄台殿内,文德帝眉头紧皱看着案上的那些折子,有一大半都是上奏河南知府私自加收赋税,致使河南府的百姓,农户民不聊生。
于是之进了殿里,对着文德帝行了礼。
文德帝抬眼看了看她,随后摆了摆手让他起身,又为难的看着桌上的那些折子,十分头痛。
两人一时静默无言,片刻后,殿里响起于是之的探问,“圣人今日宣臣过来是……”
文德帝这才道。
“让你来是有事要你出京一趟。”
“是河南府的事情?”
文德帝长叹一口气,言语都是对此事的烦恼,“此事牵连甚广,百姓对此意见极大,日日在河南府衙门前示威,甚至有的百姓已经状告到了金陵,若只派三司去,以防其中有些人生出一些不该有的念头,你可明白?”
私收赋税一事已有两年,这定不是一个小小的河南知府能瞒住的,说不定还牵连了朝中许多重臣。
三司一去,必定要查个水落石出,金陵离河南路途遥远,这路上万一三司的几位大人出了什么事情,或是暗杀,或是受贿,再者那河南知府若畏罪自杀,这案子再想入手细查,便难了。
于是之的身份就是起到了一个监督又保护三司的作用。
圣人想的可谓是周全。
于是之低头躬身,沉声道。
“臣明白,一切都听圣人安排,只是……”
文德帝目光看向了他,于是之接着说:“只是臣走了,这殿前的事情……”
文德帝打断他的话,“霍朗的精神比起前几个月好了许多,殿前司一般也无大事,他还能应付的来。”
如此,于是之安了心。
文德帝起了身,从那一堆折子里离开,走到于是之身边,于是之盯着章禄台殿中的地砖,听着文德帝在耳边的话。
“让你陪同三司去,是委屈了你,但朝中也就只有你最合适了,不要辜负朕。”
这是警告也是信任。
于是之身形微微一震,想起方才章禄台廊下,陆清那抹若有所思的笑,也许那时他就已经猜出圣人心中是所何想的。
文德帝离开他身边,回到了书案前,又道了句,“今晚便出发吧!”
于是之跪下,回道。
“是。”
出了殿门,陆清面上带着笑在门口等着,身后是已经换好了衣裳的金兆言。
“小于大人得了一重任,那在下就在金陵等着小于大人凯旋而归了。”
于是之扯起一抹笑,“此番出京,凶多吉少,在下承公公吉言。”
陆清身后的金兆言,此时上前对着于是之道谢,“方才殿前司门口,多谢大人相助,那披风等我清洗干净送入大人府上。”
于是点了点头,又对着陆清和金兆言师徒两人道了别,就立刻匆匆出宫了,鬼使神差般,他在离开前回头望了一眼。
章禄台廊下,陆清与金兆言看着于是之离开,师徒两人都生着一副白净面孔,清秀温润,仿佛不是宫里的太监,说是书生也有人相信。
只是这清俊的外表下,藏着极深的成府,让人摸不透心思。
宫里的人没有一个是简单的。
于是之想着,又想起了那个清澈的眸子,让人一眼就望到底,令人心里满满舒心。
出了宫,于是之并未回府,先去了别苑找了长生。
长生正在与寻风玩着摔跤,身上的衣衫沾染了许多尘土,见于是之的身影出现在院门前,他眼神一亮,丢下寻风跑到了于是之身边,“哥怎么突然过来了,可是要带我去酒楼吃烧鹅。”
瞧着长生一头的汗,于是之从怀中抽出帕子,正要给长生擦汗,发觉手中的帕子正是周韵迟的那条,他要收回,却被长生抢走放在手中。
“哇,好漂亮好香的帕子,哥从哪里得来的,还绣着花,我也想要一个。”
寻风是成了亲的人,一眼就瞧出这帕子不同寻常,尤其是方才于是之那紧张的神情,他笑着上前,从长生手里夺回帕子,塞到了于是之怀里,“这女人家的玩意,有啥好稀奇的,等会儿去街上给你买一条就是了。”
说着,寻风对着于是挤眉弄眼。
于是之笑着又把帕子塞回了怀里,这寻风什么时候变得如此有眼色。
三人说笑间,大门处又响起一女子声音,声音颇为爽利,她道。
“若不稀罕,那你与我初婚时,离京替世子办差时,为何讨了我的帕子。”
三人望去,大门处的妇人,鹅蛋脸,身材微微丰腴,穿着一鹅黄色柔纱衣裙,头上简单扎了一个髻,只戴一简单金簪装饰,看起来气色极好,正笑着盯着院子的人。
目光所及之人就是方才说话的寻风。
这妇人是寻风的妻子,江氏。
瞧着到了中午,江氏见丈夫还不归,便来了别苑寻丈夫回家吃饭,刚到别苑大门处,就听见了寻风的话。
寻风是个长满了络腮胡的大汉,可却极听妻子的话,见妻子臊自己,也不恼,只红着脸走到了江氏身边,做小媳妇状,问:“可是午饭好了?我这就回。”
江氏笑着白他一眼,然后走到于是之身边,问道。
“世子也在,午饭好了,不如去寒舍用些饭菜?”
于是之拒了江氏,“圣人让我出京去查些案子,今晚就要离开。”
长生一听,拉起了于是之的袖子,求道。
“哥要哪,也带我去吧?”
江氏知道长生的事情,长生也经常跟着寻风去家里蹭饭,江氏把长生当成小弟一般,见长生开始闹起来,忙把他拉到自己身边,哄道。
“世子有正事要忙,嫂子家里的饭做好了,有你爱吃的腊肉,你与嫂子回家吃饭可好?”
长生不语,撅着嘴在院子里生起了闷气。
寻风也来哄他,“走,咱们去街上,让你嫂子买条帕子给你。”
于是之见状从怀里拿出一张百两银票递给了江氏,摸着长生的脑袋温言道。
“哥有正事要忙,你听话,让江嫂子和寻风带你去酒楼吃烧鹅,你不是正想着这一口吗?”
“我想哥和我一起去。”
“你也有十四了,不能这样了,等再长两年,哥去办差时,就让你跟着。”
长生面上这才带了笑,“哥那可要记得。”
安顿好了长生,于是之又骑马去了周家的胭脂铺子,他想临走前去铺子里碰碰运气,瞧瞧是否能撞见周韵迟。
铺子里依旧是那几个丫头在忙活,并没有见周韵迟的身影。
于是之失望而归。
暮色已深,金陵城门前,于是之一身黑衣,骑在马上等着与三司的几位大人汇合。
他选了十个殿前司的好手,一路上要护着三位大人周全。
城门关闭前,崔,唐,裴,三位大人才匆匆赶来。
几人碰头,依旧是崔容先开口,“此去河南查赋税一案,必定凶险,我们三人还要多多仰仗于指挥了。”
他们三人一路走来从不结党营私,一直保持中立,文德帝就是清楚一点才选这三人一齐去河南,只是仕途不易,他们三人也惜命的很,知晓于是之与他们一齐去,几人俱都放了心。
于是之听了沉声道。
“这是在下职责,圣人今日在章禄台势必要我这次护住几位大人周全,夜路不好走,几位大人,咱们还是快些赶路吧。”
三人听了,也都乖乖回了马车。
于是之与五个手下骑着马走在前头,身后跟了三辆马车和另外五个殿前司的人。
一行人就这样在夜色里行走着,一连走了五日,才到了河南府。
幸好这一路还算太平。
于是之还好,只是苦了那三位大人,都是朝中重臣,颠簸了五日,舟车劳顿,加之又是夏日,到了河南时,明显的看着比在金陵时消瘦了一些。
到了河南府衙门口,真如文德帝所言,门口做了一堆示威的百姓。
烈日炎炎,暑气浓重,那些百姓就硬生生的坐在地上。
于是之和三位大人走到府衙门口,正要进门被门口的官兵拦下。
那官兵眼拙,以为于是之几人也是示威的百姓,拿着跨刀驱赶。
陆清上前道。
“小于大人稍等片刻,圣人正在殿里和三司里的几位大人说话。”
三司乃是,御史台,刑部,大理寺,并称三司。
若不是出了大事,这几人是不会齐齐在圣人面前露面,于是之心里微微紧张了一下,他欲言又止看了陆清一眼。陆清看出后,微笑提点了两句,“近日河南出了私收一事,不知小于大人可曾听说。”
聪明人之间说话,总是一点就透,于是之思索了片刻,道。
“按道理赋税一事该由圣人派钦差大臣去严查,与我殿前司有何干。”
陆清又笑,那小于大人就该去殿里听听圣人是如何想的了。
话毕,章禄台的殿里已走出了三人身影,于是之辨认了下,一个是御史大夫崔容,一个是刑部尚书唐简,另一个是大理寺卿裴明。
三位大人平时都是一副不苟言笑的模样,只有御史大夫崔容话还多一些。三人对着于是之行了礼,崔容道。
“小于大人快进去吧,圣人正等着。”
论官职,于是之是殿前司的副指挥使,官至从二品,比这几位官大一级,况且他还是圣人破例提拔,明眼瞧着就是圣人看重,是不用向三司的大人行礼。
出于客套于是之还是拱了拱手道,“多谢大人提醒。”随后便速速进了章禄台的殿里。
三人齐齐转身看着于是之的背影,一向话不多刑部尚书唐简,破天慌的幽幽道了句。
“年少有为啊!”
章禄台殿内,文德帝眉头紧皱看着案上的那些折子,有一大半都是上奏河南知府私自加收赋税,致使河南府的百姓,农户民不聊生。
于是之进了殿里,对着文德帝行了礼。
文德帝抬眼看了看她,随后摆了摆手让他起身,又为难的看着桌上的那些折子,十分头痛。
两人一时静默无言,片刻后,殿里响起于是之的探问,“圣人今日宣臣过来是……”
文德帝这才道。
“让你来是有事要你出京一趟。”
“是河南府的事情?”
文德帝长叹一口气,言语都是对此事的烦恼,“此事牵连甚广,百姓对此意见极大,日日在河南府衙门前示威,甚至有的百姓已经状告到了金陵,若只派三司去,以防其中有些人生出一些不该有的念头,你可明白?”
私收赋税一事已有两年,这定不是一个小小的河南知府能瞒住的,说不定还牵连了朝中许多重臣。
三司一去,必定要查个水落石出,金陵离河南路途遥远,这路上万一三司的几位大人出了什么事情,或是暗杀,或是受贿,再者那河南知府若畏罪自杀,这案子再想入手细查,便难了。
于是之的身份就是起到了一个监督又保护三司的作用。
圣人想的可谓是周全。
于是之低头躬身,沉声道。
“臣明白,一切都听圣人安排,只是……”
文德帝目光看向了他,于是之接着说:“只是臣走了,这殿前的事情……”
文德帝打断他的话,“霍朗的精神比起前几个月好了许多,殿前司一般也无大事,他还能应付的来。”
如此,于是之安了心。
文德帝起了身,从那一堆折子里离开,走到于是之身边,于是之盯着章禄台殿中的地砖,听着文德帝在耳边的话。
“让你陪同三司去,是委屈了你,但朝中也就只有你最合适了,不要辜负朕。”
这是警告也是信任。
于是之身形微微一震,想起方才章禄台廊下,陆清那抹若有所思的笑,也许那时他就已经猜出圣人心中是所何想的。
文德帝离开他身边,回到了书案前,又道了句,“今晚便出发吧!”
于是之跪下,回道。
“是。”
出了殿门,陆清面上带着笑在门口等着,身后是已经换好了衣裳的金兆言。
“小于大人得了一重任,那在下就在金陵等着小于大人凯旋而归了。”
于是之扯起一抹笑,“此番出京,凶多吉少,在下承公公吉言。”
陆清身后的金兆言,此时上前对着于是之道谢,“方才殿前司门口,多谢大人相助,那披风等我清洗干净送入大人府上。”
于是点了点头,又对着陆清和金兆言师徒两人道了别,就立刻匆匆出宫了,鬼使神差般,他在离开前回头望了一眼。
章禄台廊下,陆清与金兆言看着于是之离开,师徒两人都生着一副白净面孔,清秀温润,仿佛不是宫里的太监,说是书生也有人相信。
只是这清俊的外表下,藏着极深的成府,让人摸不透心思。
宫里的人没有一个是简单的。
于是之想着,又想起了那个清澈的眸子,让人一眼就望到底,令人心里满满舒心。
出了宫,于是之并未回府,先去了别苑找了长生。
长生正在与寻风玩着摔跤,身上的衣衫沾染了许多尘土,见于是之的身影出现在院门前,他眼神一亮,丢下寻风跑到了于是之身边,“哥怎么突然过来了,可是要带我去酒楼吃烧鹅。”
瞧着长生一头的汗,于是之从怀中抽出帕子,正要给长生擦汗,发觉手中的帕子正是周韵迟的那条,他要收回,却被长生抢走放在手中。
“哇,好漂亮好香的帕子,哥从哪里得来的,还绣着花,我也想要一个。”
寻风是成了亲的人,一眼就瞧出这帕子不同寻常,尤其是方才于是之那紧张的神情,他笑着上前,从长生手里夺回帕子,塞到了于是之怀里,“这女人家的玩意,有啥好稀奇的,等会儿去街上给你买一条就是了。”
说着,寻风对着于是挤眉弄眼。
于是之笑着又把帕子塞回了怀里,这寻风什么时候变得如此有眼色。
三人说笑间,大门处又响起一女子声音,声音颇为爽利,她道。
“若不稀罕,那你与我初婚时,离京替世子办差时,为何讨了我的帕子。”
三人望去,大门处的妇人,鹅蛋脸,身材微微丰腴,穿着一鹅黄色柔纱衣裙,头上简单扎了一个髻,只戴一简单金簪装饰,看起来气色极好,正笑着盯着院子的人。
目光所及之人就是方才说话的寻风。
这妇人是寻风的妻子,江氏。
瞧着到了中午,江氏见丈夫还不归,便来了别苑寻丈夫回家吃饭,刚到别苑大门处,就听见了寻风的话。
寻风是个长满了络腮胡的大汉,可却极听妻子的话,见妻子臊自己,也不恼,只红着脸走到了江氏身边,做小媳妇状,问:“可是午饭好了?我这就回。”
江氏笑着白他一眼,然后走到于是之身边,问道。
“世子也在,午饭好了,不如去寒舍用些饭菜?”
于是之拒了江氏,“圣人让我出京去查些案子,今晚就要离开。”
长生一听,拉起了于是之的袖子,求道。
“哥要哪,也带我去吧?”
江氏知道长生的事情,长生也经常跟着寻风去家里蹭饭,江氏把长生当成小弟一般,见长生开始闹起来,忙把他拉到自己身边,哄道。
“世子有正事要忙,嫂子家里的饭做好了,有你爱吃的腊肉,你与嫂子回家吃饭可好?”
长生不语,撅着嘴在院子里生起了闷气。
寻风也来哄他,“走,咱们去街上,让你嫂子买条帕子给你。”
于是之见状从怀里拿出一张百两银票递给了江氏,摸着长生的脑袋温言道。
“哥有正事要忙,你听话,让江嫂子和寻风带你去酒楼吃烧鹅,你不是正想着这一口吗?”
“我想哥和我一起去。”
“你也有十四了,不能这样了,等再长两年,哥去办差时,就让你跟着。”
长生面上这才带了笑,“哥那可要记得。”
安顿好了长生,于是之又骑马去了周家的胭脂铺子,他想临走前去铺子里碰碰运气,瞧瞧是否能撞见周韵迟。
铺子里依旧是那几个丫头在忙活,并没有见周韵迟的身影。
于是之失望而归。
暮色已深,金陵城门前,于是之一身黑衣,骑在马上等着与三司的几位大人汇合。
他选了十个殿前司的好手,一路上要护着三位大人周全。
城门关闭前,崔,唐,裴,三位大人才匆匆赶来。
几人碰头,依旧是崔容先开口,“此去河南查赋税一案,必定凶险,我们三人还要多多仰仗于指挥了。”
他们三人一路走来从不结党营私,一直保持中立,文德帝就是清楚一点才选这三人一齐去河南,只是仕途不易,他们三人也惜命的很,知晓于是之与他们一齐去,几人俱都放了心。
于是之听了沉声道。
“这是在下职责,圣人今日在章禄台势必要我这次护住几位大人周全,夜路不好走,几位大人,咱们还是快些赶路吧。”
三人听了,也都乖乖回了马车。
于是之与五个手下骑着马走在前头,身后跟了三辆马车和另外五个殿前司的人。
一行人就这样在夜色里行走着,一连走了五日,才到了河南府。
幸好这一路还算太平。
于是之还好,只是苦了那三位大人,都是朝中重臣,颠簸了五日,舟车劳顿,加之又是夏日,到了河南时,明显的看着比在金陵时消瘦了一些。
到了河南府衙门口,真如文德帝所言,门口做了一堆示威的百姓。
烈日炎炎,暑气浓重,那些百姓就硬生生的坐在地上。
于是之和三位大人走到府衙门口,正要进门被门口的官兵拦下。
那官兵眼拙,以为于是之几人也是示威的百姓,拿着跨刀驱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