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雨琼从厨房走了出来,她拿着刚刚在厨房泡好的茶。走到了客厅。

    总算忙完了一天的事情,尽管她现在对于下午干了什么只有一点模模糊糊的记忆。但是她清楚的记得,晚上本来打算和男友一起出去的计划,因为对方工作上的一通电话全部泡汤了。

    现在的她心情有点糟糕。

    她走向茶几左侧的单人沙发坐了下来。把手上的茶杯放到了茶几上,这时她看到了早上给童瑜看到的报纸。她今天早上出门很急,并没有仔细看报纸上的内容。

    闲来无事,邱雨琼翻开了报纸。

    也许是因为七月廿八的缘故,又或者是下午去了宁宅的原因,报纸上赫然写着元宁公主的话题。还真是没东西可写了,邱雨琼在心中吐槽。

    她看着报纸上印着的照片,那是一副人物画,画中的女子头戴白纱幂篱,她左手扶开幂篱一边的长白纱,露出姣好的面容。身旁画着一位高挑男子。男子手举竹伞,另一只手牵着身边的女子手。虽说是画,无法还原二人的面容,但画师还是通过寥寥几笔勾绘出了二人眼中的绵绵情意。

    七月廿八,伞篱节。和观者的七夕节一样,都是情侣过的节日。邱雨琼了解一点七夕,听后感觉和伞篱节非常相似,都是为了纪念有名的情侣而设立的节日。七夕是为了纪念牛郎织女,而伞篱节则是纪念宓氏先祖和元宁公主。

    她看这报纸刊面上最大的标题:元宁公主—爱情故事的仙子还是夺权的失败者?

    这个想法倒是新鲜,很少见人提到过,邱雨琼心中默默想。

    她接着往下看:

    在伞篱节当天里,想必所有的情侣都早早开始为彼此准备一顶崭新的幂篱和一把新的竹伞,当然大家也一定在绞尽脑汁的想出新的创意装饰这两件物品,毕竟大家都希望自己和另一半当天在夜坊可以成为最特别的那一个。但是比起这些幼稚而又重复的节日习惯,我们不妨尝试从另外一个全新的角度来了解这个古老的节日。

    这篇报道,我们请到了知名历史研究学家—林兮。林夕老师也可以说是当代最著名的九州时期皇室研究专家了,在这篇报道中,我们会一起探讨元宁公主那不为人知的一面。她当年为何要嫁给宓氏先祖,这背后究竟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原因。以及她为何在和她的表弟(成帝)的王位斗争中败下阵来。她最后由因何而死,究竟是悲愤交加,还是另有隐情,其中是否涉及九州皇室肮脏的政治阴谋?

    “若暻,当然大家更习惯称呼她元宁公主。她应该是非常受宠爱的,从文惠皇帝给她封的称号就能看出来,这个‘元’字以往是只给皇后使用的,给公主的封号使用若暻是第一个。”不仅如此,林夕老师还说道,历史上无论是公主还是皇子,给予封号的情况都并不多,元宁公主的同胞兄长就没有封号。“这个给子女或者亲眷加封号在九州皇室中还是非常不常见的,根据九州太史的《惠帝纪书》中记载,若暻也是因为军功才加封的。并且若暻不仅自己有,她的亲哥哥登基之后还给她的女儿也加过封号,当然若暻的女儿只是郡主。”

    元宁公主的受宠程度可见一斑,根据可考证的历史来看,元宁公主无论从出身还是资历,她都是九州皇室中非常优秀的存在,甚至她的出身要超过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武光皇帝,也就是她的姑祖母。但从结果上来看,元宁在自己的哥哥和侄子死后从来没有参加过皇位的斗争,她在《惠帝纪书》中拥有的最接近皇权的封号就是摄政长公主。

    除此之外,元宁公主还有非常令人费解的一点就是,她为何要嫁给一个在九州时期身份非常低下的术士,这里并没有贬低宓氏家族的意思。众所周知,宓氏先祖,宓氏晔在和元宁公主成亲之前,只是一个江湖上的修术之人。虽然九州王朝是由丹泽人建立的,对于术士的态度相对友善,丹泽人中也有修术之人。但是宓氏晔在当时只是一介平民,这和以往的皇室结亲标准相差甚远。

    “惠文皇帝时期,国家统治相对稳定,也许也是这个原因,他并没有想过拿若暻的婚配作为政治筹码。”林夕老师讲到。

    想必大多数的人还是愿意相信元宁公主和宓氏先祖是因为爱情而在一起的。

    关于元宁公主的继承权,根据历史的记载,是元宁公主本人选择放弃了皇位的继承权,但这种行为显然对于一个拥有军功和高贵出身的公主来说是不符合常理的。唯一毋庸置疑的是,元宁公主草率的选择自己婚配对象的这个决定,无疑对于她之后和自己堂弟出现的储位之争埋下了隐患,而这也被认为是她之后夺储失败的最重要的原因。

    “若暻本人对于继承权的看法当然是没有官方记载的,但她放弃继承权的事件恰好是她成婚那年,这其中想必也有一些联系。不过其实即便若暻不放弃自己的继承权,在当时的情况下她继承皇位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首先若暻有一个哥哥,而且她的侄子在她成婚不久后也出生了,可以说第一继承人也有了子嗣的情况下若暻继承皇位的可能性已经不大了,所以我才说皇位和她的关系并不大。

    但是之后的发展应该是所有人都没法预料到的。首先是如珺继承皇位后没多久就过世了,记载是死在五年后的时疫中。再然后就是她的侄子即位,但遗憾的是,她的侄子和小儿子也在不久之后过世,而她的侄子在过世前没有留下任何一个子嗣。这个时候皇位的继承就发生了争执。”

    “总之,结局就是元宁公主没能即位。她和自己堂弟之间的储争也并不激烈。因为她本人应该是还参与过堂弟的登基典礼。”

    当然众所周知,元宁公主在自己的堂弟,永安皇登基后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就过世了。

    “是的,对于惠文皇的这一脉,他们的生命都不长久,尤其是对于以长寿著称的丹泽人相比,就显得更短了。但之后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故事了,宓氏先祖在爱妻过身后,为其所作之词‘廊前沐雪共白头,岁岁年年何时休。’这句诗至今还挂于宓氏家的祖宅里,有机会的话还真想观摩一下。”

    关于元宁公主的后代,林夕先生很遗憾的表示,史书上除了记载元宁公主之女远嫁联方之外,就再也没记载了。至于现在的宓氏一族,从血缘上来说,其实和元宁公主本人并无关系。因为宓氏家谱上,先祖一脉并无人承袭。

    历史总是只记载想让人看到的一面,对于这位曾经熠熠生辉,却落寞退场的公主。她的事迹也只被用只言片语的形式,记录在了四位皇帝的本纪之中。

    而她真实的摸样究竟如何,我们现在已无从知晓。

章节目录

惠文本纪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卡里卡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卡里卡粒并收藏惠文本纪最新章节